写景状物的散文作文教学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往往呈现板块化、碎片化状态,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思维过程不能向纵深发展。而以问题链的形式来建构课堂教学,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达到对文本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以期促成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以《昆明的雨》为例,探索“问题链”教学方法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作文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景状物的散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1: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操上收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目标必然是在培育学生听、说、读、学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篇论文要从美育的重要意义、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密切联系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三方面来论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其中,以第三点为核心,从品词析句、媒体运用等六各方面来阐述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情操,判断美。

吴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结晶。”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真、善、美与假、恶、五的斗争史,是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追求美好理想生活,创造美好世界的奋斗史,对美的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许多流芳百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以其美的语言、美的理想和追求,充满激情的在其传世之作中传播美、讴歌美、从而启迪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斗志,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推动力是前进,而教育活动始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紧紧相连。当今美育作为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培育新一代的历史重任。(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任务。语文教学可分为三方面,认知、伦理、审美、即真、善、美。有位哲人说“知识的缺陷可由道德弥补,而道德的缺陷不可由知识弥补,同样语文知识弥补不了审美。不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用美学原理培养、增强年轻一代的审美能力,培养和造就文明、健康、向上的新一代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重要任务。

一、 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对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广义讲,美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中一

美的形式给人们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已达到净化人的心灵,完善人们的行为、体态,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智慧的教育活动。狭义讲,他一方面只培养人接受、理解、评价、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指个体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美的鉴赏的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体验,选择、判断已达到对美的肯定和对丑的否定,使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道德情操得到陶冶。美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育状况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社会文明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总体水平。

美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美育状况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社会文明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总体水平。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原始社会的壁画;石器、陶器制品;封建社会的诸多文学、工艺成就;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都说明了人类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进行着各种各样美的创造外,还通过美育来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心灵,树立美好的理想,展示美好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形成青少年的审美观和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形成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品德、增强青少年创造幸福生活能力的教育活动。

语文课中的各种直接的感知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审美感受的重要心理形式,审美情感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基础,是从审美感知过度到审美想象的必要环节。儿童是从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审美对象中获得的表象,由于情感的融入而获得新鲜的生命,出现‘浮想偏偏’‘神采飞扬’的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情感。审美情感被认为是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

语文课中可以通过众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来塑造学生多方面的审美情感。在不同文章所表现的思想类容和审美情趣中教会学生做人的

标准和崇高的追求,从语文教师的语言美,板书美,行为美中影响学生良好的德行和审美情操。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朴素美;‘冬天只美’的自然美;‘最后一次演讲’中闻一多正义凛然的崇高美等等,都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阅读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判断指定神没评价。审美评价是对审美价值的主观认识,审美评价既受审美主体本身的个性、审美能力、审美需要的制约,又受审美对象的制约。儿童的审美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形成对事物的丑美、善恶、真假的初步判断能力。

读,能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怡情怡性,陶醉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领读、默读、串讲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的品德得到升华,使他们沉浸在作品的审美境界里,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励。比如(琵琶行)中教师可以刻意突出诗歌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富有艺术性、音乐性的演奏技巧的范读,来传达出作者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及自我身世的感叹,体会到同是天涯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惨际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热爱美的心灵。比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诗,首先要体会作者的心胸之美。其次体会诗人笔下景物之美。诗人虽然只从视觉这一层面上看到景物,但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既有近景又有远景。第三,体会诗人的文字之美。诗人用词之精当、优美、形象、极富表现力。

此外,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追求美的能力。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常常凭借黑白、明暗来表现艺术的美。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是一首几年鲁迅的诗。诗人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和专吃人肉喝人血的剥削者作对比。这种剥削者虽然活着但却是行尸走肉,没有人性,在人民心中早已死了,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鲁迅虽然死了,但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战斗思想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把鲁迅的形象塑造得极为高大美好。学生学习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人格后,会自觉不自觉的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生甘愿做野草,甘愿做人民的孺子牛。

二、 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密切联系

在以智育为只要任务的各类学科中,语文教学是与美育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的学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即以美育为主线,把美育贯穿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以美的形式、美的手段作为知识的载体,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美育也要以语文教学为基本内容,以实施教学计划为目的,通过一篇篇情景并茂,曲折生动的语文课文来达到美誉的效果。美育既是语文课的形式也是他的目的,而语文课既是美育课的具体内容,也是美誉的主要材料和依据,美育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无可置疑。

(一) 语文教学充满美的灵性

语文教学可以借助语文教材通过老师的领导,运用教学技巧达到美育的目的。其中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它适应国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蕴涵丰富的美誉思想,主要表现为:

在内容上:①人物美。作者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揭示人物性格、品质和内在思想感情的美。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产生一种向善向美的内趋利,达到人格的逐步完善。教材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这些闪耀着人类崇高精神的光辉形象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是道德的象征,是实现德育的途径。当然教材中也有对丑的揭露,美丑衬托对比,可以达到摒弃善恶、完善人生的效果。②、环境美。有江山如画的自然美,有亲情、友情、爱情的社会美,还有景物与主观感情相铸的意境美,通过意境窥见的是作者的灵魂。③理性美。清晰的调理和严厉的推理使人折服,从而产生明快、严谨与愉悦的美感。比如一些富有哲理的散文和议论文《白杨礼赞》《爱莲说》《荔枝蜜》用“自然的人化”传达出美学的意蕴

在形式上:①精巧的结构与主题情节的和谐,表现为一种美。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明暗交错的双线结构,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严密的论证结构,这些都闪现着美的智慧。更不用说诗歌辞赋的结构,散文的形散神聚。②语言美。语言美包括汉字自身的美,它凝聚着汉民族的智慧,或象形、或形声、或会意等,汉字还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放射着奇异光彩。③组合美。组合的词句合成文段,形成意象,或绘形、或造境、与音调气势相辅相成的千变万化又形成流动的音律美、绘画美、雕塑美,营造出美的及至。④节奏美。表现为语言文字等疏密浓淡。小说情节的快慢;散文情感的波澜;议论文的层层深入;说明文的主次分明;这些都表现为一种悦人心目的节奏美。

在风格上:①壮美。表现为雄伟壮观、豪迈、刚健的阳光美,《观沧海》《听潮》都给人一种崇高向上的激情。②优美。表现为柔静、精巧、妩媚的阴柔美。《爱莲说》《海滨仲夏夜》都给人清晰怡人的抚慰。

如果把墨香飘逸的语文教材比喻成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的话,教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拔涉攀登。语文教师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中,从而形成忧郁而强烈的美感力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拔出学生的心灵之弦。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美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的同时,孜孜以求真理,教会学生做人的标准和崇高的理想追求。从而形成学生良好德行和审美情操。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美在语文教学中可具体体现为美的开端、美的提问、美的板书、美的课堂节奏、还有教师美的仪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各项心理能力和体力的作用,并以发挥脑力的作用为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诞生美的因素。

(二)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具体内容

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誉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良好的品德教育。品德是人的灵魂,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孔子的六艺中“礼”是首位,即指当时社会思想政治和伦理道德。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教诲,都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其次是美好的语言教育。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求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引起感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是优美的行为教育。它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最终表现。其内容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中优美的文学作品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能付诸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各项活动中。

三.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文字美

作者在写文章是,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的精炼和准确。

“推敲”一词是唐朝诗人贾岛和韩愈在诗词炼字上的一段佳话: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又成了千古美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比如《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诗人用词之优美,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一个“万”字写出了山之多,一个“遍”字写出了地之广,“染”字写出了枫叶颜色之绚烂,“漫”字写出了江面之宽阔,“透”字写出了江水之清澈。在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有“手抓(捧)黄土我不放”一句,要求学生比较两个字,结论是“捧”显得庄重虔诚与诗的意境不符,一个“抓”字吧黄土紧紧贴在心窝上,十分传神的写出了诗人与延安间的深厚感情。教学时应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从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中领悟到祖国优美文字的优美。

(二) 在媒体运用中感受意境形象美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产生“内心视像”,使学生读到文字时和生活联系起来,具体领会它的意蕴和情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深刻感受意境形象美。“意”就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境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而要再现意境,就必须用现代媒体的教学手段。如教《渭城曲》,先让学生反复听诗歌录音感知内容,然后运用实物投影仪投影诗歌主题插图,让学生细致观察:平日路尘飞扬,路旁的杨柳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晨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显出那青翠的本色,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总之,晴朗的天空,洁净的道路,翠绿的杨柳,青青的客舍,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最后播放《渭城曲》录音带,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这样就十分形象逼真地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深挚的离别之情,让学生尽情地陶醉在美的艺术气氛中。

(三) 在朗读训练中体会音乐美

朗读是课文教学最经常最主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受语文的情感美。如教《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读着,听着,那如真似幻的夏夜荷塘月色,便彬彬如生地展现在师生面前。此刻,文学语言无可比拟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及给人形象逼真的美感一下子就被感受到。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审美体验,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中“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绿色,联结着,交错着,变化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风不凉爽,波不高,船缓缓的走,,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风不凉爽,波不高,船缓缓的走,燕低低的飞等。”这一段行文流畅,物象具体鲜明、生动,运用对偶句、层递性的排比句,语句较为整齐,声韵极富节律的起伏变化与重复,产生了自然和谐的韵律美。教学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文中轻重、缓急的语言变化,从而不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绿的逼人气势,还让学生切实感受声情并茂的音律美。

(四) 在板书设计中显现篇章结构美

在语文教学中,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为配合教学的需要,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一种形式。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更能显现文章的篇章结构美,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板书设计美:

地点 事件

问(开端) 潘家酒楼 倾听血泪控诉

救(发展) 鲁家客店 救护金氏父女

打(高潮) 郑屠肉铺 三拳打死郑屠

走(结局) 渭州南门 一道轻烟走人

这篇小说是按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文章结构的。教学时,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情节发展各阶段内容“问,救,打,走”,这样不仅理顺作者的思路,还让学生领略文章的脉络结构美。一帧精美的板书,犹如一幅图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板书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在引发共鸣中品味思想情感美

情感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贯穿于艺术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与艺术形象之中。因此我们要善于挖空心思挖掘课文蕴藏的丰富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充分领悟语文中思想情感美,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如《岳阳楼记》,它不仅由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凡响,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由于它所体现的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时时敲击着读者心弦,因而成为千古不朽的美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真情只能在实感中产生,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在教学时,学生对“一阴一晴”两种不同景色所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心情的理解和认识是有现实生活基础的,容易产生共鸣,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感情的着力点。这样学生对“迁客骚人”因环境的好坏,以跟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便会产生认同和共鸣。这是学生理解作者一生追求“古仁人”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襟和作者咋文中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再次引发学生的共鸣。可设置一组提问:作者与“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有什么区别?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苦乐观?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继而对作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产生共鸣。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六) 在实践操作中创造美

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把握美,追求美这两个层次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实践操作同审美教学结合起来,“按着美的规律来创造美”(马克思语)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呢?

1、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去亲身感受美,创造美。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美的事物比比皆是。清晨,朝霞的绚烂;夜晚,繁星的闪烁;乡村,田野的宁静;城市,高楼的耸立;湖边,倒影的金柳;公园,晨练的老人等,真是美不胜收。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发现美的心灵。所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并使其具有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灵。这样的观点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参看图片,观看电影电视录像和戏剧演出等,来给予学生审美教育和思想的升华。

2、 让学生在作文创造么

语文教学为使学生把学到的文字,语文和文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就以作文的形式呈现。作文是学生创造美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创造美的重要途径。在学生体验观察、构思的表达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思想和审美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内容蕴含的美。文章是用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反映客观事情的。所有景物美,艺术美,生活美,人格没皆为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出学习材料的各种审美因素。法国罗丹推崇“大自然总是美的”这一箴言。的确如此,不管是“骏马秋风冀北”式的壮美景色,还是“杏花春雨江南”般的优美画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悦目后赏心,产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从而把这种情感付诸笔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可以让学生写《我的父(母)亲》,《美的瞬间》,《故乡的美》,《校园一景》等作文,引发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而塑造美的形象。还可以启发学生讴歌社会中那些舍己为人的勇士,甘为人梯的无名英雄,救死扶伤的劳动者等。

(2) 作文教学利用媒体创设情境美。好的教学过程本身就体现丰富多彩的美。课堂教学中运用实物和幻灯等直观手段可以呈现出美的情景,写景作文教学可配上一幅由色彩线条、形状组成的画面,或者播放一段动态的教学录像,播放一段与内容相关的曲子,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教材的静态美,动态美,受到审美陶冶。写状物类文章,讲台上放置一盆花或一缸鱼,在教室里巡回展示一番,激起学生的观察欲望,这样写出的形象彬彬如生,跃然纸上。

教师应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采用故事吸引法,对比评讲法、事实震撼法等,如即兴表演简单的环保小品,描一幅幽默讽刺的黑板画,配上激情洋溢的讲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写起“环保地球”一类的文章自然得心应手。

另外。教师要把握好教学速度,做到快慢适度,繁简有致,对作文教材处理应有起有伏,创造张弛有序的课堂节奏。作文预备课宜舒缓,例如《树林、森林、气候》一开始讲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逐渐增强节奏感,把学生带入节奏之中,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此时教师再讲述从自然现象到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把教学推向高潮,用课堂节奏的力量达到教文育人的作用。

(3) 作文思维过程展示的美。文章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有些学生作文思路闭塞,文笔僵硬缺少生气,觉得“作文难”,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们信息传入的通道受阻碍或失灵,教师应在课堂上刺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求异思维,感悟思维,想象思维能力。例如许多成语格言,“熟能生巧”换一个角度思索,“熟不一定能生巧”能立出新意且能自圆其说。从常见的现象中顿悟出饱含哲理的闪光思想,从“花与刺生于一枝”,中想到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既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文评改更是一种在创造的思维活动,在评改中,要注意文章思维的顺序是否连贯,思维的角度是否有所创新。如评改记叙文可以在以下方面训练思维。所叙事件是否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跳跃,事件安排是否曲折回环,谋篇布局是否可以求工,首尾是否点题呼应等。坚持这样的训练,就会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迹。潜移默化中,学生作文和评改的立足点就会站得高,思维也具有了深刻性,审美情绪也得到了感染熏陶。

(5)最后是作文教学行为表现的美。我想这不仅包括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的其它环境中也应注意。语文教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姿势也可以表现深刻隽永丰富多彩的美。

结论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论题。审美性语文教学要求我们以审美核心获取真知和思想,以人的素质为目标,使广泛的审美性成为i学生掌握知识的先导。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他还形象的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我们应积极创造和利用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掘和发挥语文教学的灵性,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深化教育改革。总之,要善于运用美育原理去指导语文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作者:刘锦宝

写景状物的散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2:

用“问题链”设计建构散文阅读教学

【摘要】传统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往往呈现板块化、碎片化状态,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思维过程不能向纵深发展。而以问题链的形式来建构课堂教学,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达到对文本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以期促成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以《昆明的雨》为例,探索“问题链”教学方法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昆明的雨》

谈起汪曾祺的散文,众人必说汪老的散文“淡而有味”,其文白夹杂、雅俗共赏的妙语“如话家常”。谈起他的经典散文《昆明的雨》,众人也必定被那淡而雅的文字所营造的景美、人美、情美所深深打动。“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间”,这篇散文的“至味”,学生如何能品尝得到?又能品尝到何种程度?笔者以《昆明的雨》为例,对用“问题链”设计建构散文阅读教学加以探讨。

一、文本解读概述

《昆明的雨》于2016年被选人统编教材,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与《背影》《白杨礼赞》等一起组成散文单元。散文是抒情性的,它一般都是作者内心深处情感的外化。笔者以为,《昆明的雨》在情感的抒发上,有汪老散文的一贯风格: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背后,掩藏着的是真挚深沉的情感。作者对昆明的雨、雨季以及这座城市的喜爱和想念是显性的,而隐性的、更深沉的情感却是对当年昆明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这种生活状态所折射的心境的一种审美与赞赏。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中既有小欢喜,如干巴菌“这东西这么好吃”的惊喜,也有小哀伤,如房东寡妇与养女可能遭遇了生活的不幸;既有日常生活的人间烟火,如吃菌子、卖杨梅、送缅桂花、喝小酒等,也有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如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若园巷带雨的缅桂花的清香,小酒店院子里大木香花树上半开的白花和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等事物营造出的盎然诗意。这种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彰显的是一种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是一种“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生命力。

二、教学方法择定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单元说明指出,《昆明的雨》是作为写景抒情类散文的代表性篇目被编选进入散文单元的,具有独特的教學价值。王荣生教授在《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书中指出:“散文阅读,即鉴赏文学性的散文,其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领悟的人生经验。”那么,《昆明的雨》与《春》《济南的冬天》等篇章同为写景抒情散文,它作为“这一篇”的独特教学价值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阅读《春》等写景抒情散文,更多地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但阅读《昆明的雨》,显然还需要深入挖掘“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领悟的人生经验”,也就是文本隐含的深刻意蕴,即语言材料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人文性等。

对于散文阅读教学,在“教什么”上,大多数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指导学生学习文体知识、写作手法,精细解读关键字词、句子,品析文本的个性化语言。在“怎么教”上,很多教师则选择“板块式”教学模式,先以品味和剖析文章中的景物美、滋味美、人情美等丰富多样的素材引导学生抓“形”之“散”,再以这些“美”点赏析归结出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怀念的“神”之“聚”,最后品析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这三个步骤分别指向文章的内容、情感、语言三个板块。余映潮老师对于“板块式思路设计”的定义是:“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的,它又可叫作分步组合式思路。”板块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各板块教学内容集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明朗,教师易于把控课堂节奏。但笔者认为,板块式教学易造成对文本的肢解,板块与板块之间相对独立的联结方式不利于学生整体建构文本内在的情感逻辑,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机械化和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而以“问题链”的形式来建构课堂教学,则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过程完整性、深刻性的发展;尤其在散文阅读时,特别有利于学生触摸和发现作者使用“零散”的写作素材时的内心情绪,并将作者融注于“这一篇”的情思情感特征完整地提炼出来。

那么,什么是“问题链”设计?“问题链”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层层递升,引领学生探究文本内在情感逻辑、领悟文本核心价值的一种链式过程设计。这种设计既关注文本的内在逻辑,又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笔者以《昆明的雨》的课堂教学为例,探究基于散文阅读的问题链设计教学的实施策略。

三、“问题链”设计与教学实施

基于上述文本解读与教学方法选择,笔者在此文的阅读教学中采取以问题链的形式来建构整个课堂教学,以期在阅读审美的同时,兼顾学生思维水平向更深层次发展与提升。问题如下:1.文题是《昆明的雨》,但作者并没有用大量笔墨正面写昆明的雨,而是写了昆明的雨季、仙人掌、杨梅、苗族女孩、缅桂花、房东等凡人小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文中诸多的凡人小事叠加组合,就是昆明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3.这样的生活折射出人们一种怎样的心境?4.当时正处于1939年~1946年抗日战争的大动荡大灾难时期,为什么人们还有这样的心境?

这四个问题不同于通常的板块式教学的问题设计,它们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既还原情境,引领学生在平淡有味的字里行间再现昔日的生活原貌,又理性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

第一个问题是基于学生有前置性学习的发问。笔者在预习单中有设计“文章除雨之外,还写了哪些景、物、人、事”一问。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检索、内容梳理,相对简单。课堂上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大量写除雨之外的其他凡人小事”,则指向对作者创作缘起与动机的深入探究。作者是应朋友之约作画,然后写作此文。如果还原作者作画和作文时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他的情思被索要画作勾起,然后自然联想起了昆明的雨、菌子、果子、花等,随着回忆一步步加深,他又悠然想起了女孩卖杨梅、房东送缅桂花、雨天和友人小酌……往日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画卷慢慢打开,是多么恬淡宁静。由此可以推断出:作者要写的不是昆明的“雨”,而是昆明的“生活”。他是用“雨”串联起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人,借此来表达对过往昆明生活的自然追忆与想念,对人间平淡生活的喜爱与珍视。

既然作者本意不在写景而在表现生活,那么第二个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自然就被牵带出来。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深思,抓住许多细节作出了个性化解读。

生:这是一种闲散惬意的慢生活,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美好。你看,卖杨梅的女孩穿着民族服饰、羞羞怯怯地、“声音娇娇的”,因为有了她们,“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生:这是有滋有味的生活。作者写“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茵子色、态、味俱美,还家家饭馆都炒,就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这真是人间最有滋味的烟火啊!

生:这是有诗情画意的生活。李商隐的诗、莲花池、满池清水、陈圆圆的雕像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朦胧的氛围。小酒店、木香花、檐下站着的几只鸡等事物渲染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我”和挚友一边听雨,一边闲聊赏景,真的充满“诗情画意”。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同时,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让学生关注到那些深沉的情感正是掩藏在淡而有味的语言之中。比如“这种东西也能吃?!”“这种东西这么好吃?!”两句,使用口语看似闲谈,但两个标点的连用极有艺术表现力。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此处不——赘述。

前两个问题紧密相连,层层深入的探究已为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处搭好了支架。第三个问题紧承第二个问题而来:“这样的生活折射出人们怎样的心理状态?”学生极易想到“恬淡”“安宁”“从容”之类,汪曾祺也曾有“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之语。但须要注意的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极度动荡的时期,昆明也是“三天两头有警报”,形势危险;然而在偏处西南一角的昆明,人们仍然是“诗意地栖居”,至少在作者心里大致如此。这样一来,本文表现出的“从容之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出现了矛盾点,即第四个问题:当时正处于1939年~1946年抗日战争的大动荡大灾难时期,为什么人们还有这样的心境?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隐含的深刻意蕴。由于学生课外没有阅读过汪曾祺的其他作品,学生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卡壳。这时,教师适时给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补充《跑警报》一文中的两段文字:

文段一: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作“跑警报”……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文段二……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至此,学生结合两段文字,联合教材的“阅读提示”,使思维活动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通过思维碰撞,自然得出结论:作者在《昆明的雨》中所写的美好生活和《跑警报》中所反映的动荡生活都是真实存在的,美好与苦难的交织才是生活的立体再现。那些大动荡、大灾难、大悲痛并不是生活和生命的全部,保持“皮实”的、“不在乎”的精神,保持“难得最是心从容”的心态,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里还有许多小琐碎、小温暖、小美好,而这些细碎的、真实的“小”,就像昆明的雨,明亮着、丰满着我们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的平凡生活,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而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散文阅读教学形式多样,但任何一种形式都不应形成一种僵化的套路。用“问题链”设计建构散文阅读教学,可以引领学生思维活动链式推进,层层深入。在这种更有宽度、更有深度、更有效度的散文教学实践中,不同散文作品的個性特征和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彰显。一线语文教师不妨利用问题链来设计散文阅读教学的程序,引领学生向散文阅读的更深处漫溯。

作者:任莉

写景状物的散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3:

把“教学目标”具化为“教学点”

【摘要】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备课环节仍存在“教学目标”散乱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提出“教学点”这一概念,从单元整体教学、“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课型以及学情(生源层次)等角度,精准地确定“教学点”,实现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点”的聚焦和转变,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点,统编教材,备课

长期以来,将语文课程目标错误地等同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师的教案及教学实践中比比皆是。根据所谓的教案撰写规范,老师们每节课教案的“头盘大菜”往往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散乱不集中,已经成为制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原因。

随着统编教材的深入使用,如何确定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然为广大教师熟知:遵循单元说明,紧扣预习提示,结合课文注释或旁批,落实课后练习,等等。但显而易见的是,简单直接或本本分分地遵循统编教材备课特别是确定教学目标,还不足以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效课堂。毕竟“目标”这一词语的含义(“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仍不够精准,不够聚焦。因此,王荣生教授建议将“教学目标”改为“教学点”,很有道理。

既然是“教学点”,“点”的数量一定不多,一两点足够,三四点嫌多。既然是“教学点”,“落脚点”一定要准确、鲜明、凸显、聚焦,而且具有因地域、学校、班情、师情、学情而异的适切性和灵活性。在统编教材背景下,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精准的“教学点”,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备课、上课。

一、精准的“教学点”来自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众所周知,統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元”结构,所选的课文大致按照内容类型组合,围绕一定的知识点及能力点,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针对统编教材的这一特点,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换言之,要想精准地确定每篇课文或每节课的“教学点”,就必须突破之前的单篇教学而牢牢确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让每一个“教学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承载单元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编排了四课五篇不同类型的散文,共同支撑起“情感哲思”这一单元人文主题。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单元说明”中第二段所列三点:一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二是“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三是“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但从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角度来看,第一点、第三点显然比第二点更“实”。因此,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来说,本单元的“教学点”可作以下调整和处理:

教学点1:反复品味、欣赏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应牢牢树立“品味、欣赏语言”的意识,学会“品味、欣赏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点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教学重点之一,立足“了解”,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应对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哲理和写景抒情这四种散文类型有基本认知。

教学点3: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教学目标之一,无论是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还是对作者哲思的理解,都应随文展开,不要“抽出而讲之”(叶圣陶语)。

在此调整和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地确定每篇课文、每节课的“教学点”。

第一篇课文《背影》,教材在编排时先在“预习”中明确提示:“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阅读时要注意反复咀嚼,仔细品味。”这里既明示语言特点,又点拨阅读方法,且单独成段,以示其要。另外,教材还特地在课后练习“积累拓展”中精选了四个句子,以“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为题强化训练,加深并落实本单元“品味语言”这一重要“教学点”。作为单元首篇的教学,教学生树立“反复品味、欣赏语言”的意识且学会“品味、欣赏语言”的基本方法,正是《背影》需要聚焦的“教学点”之一。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并落实本单元两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点”。一是《散文二篇俄为什么而活着》之“文章篇幅短小,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有许多语句都值得认真揣摩”。二是《昆明的雨》之“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这样,《背影》的示范作用及两篇自读课文的迁移拓展,事实上形成了合力,而非单打独斗地完成本单元“教学点1”的教学任务。

至于“教学点2”,则可以分解如下:

《背影》:找出并分析父亲的两处语言细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和一处动作细节(爬月台),体会并学习用细节描写作为叙事线索,贯串全文,刻画人物形象,抒发情感。

《白杨礼赞》:找出并分析描写高原景象和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体会并学习变换关键句的句式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写法。

《散文二篇》与《昆明的雨》:初步感知哲理散文语言凝练、意蕴深刻和汪氏个性化散文的“独特韵味”。必须要明确的是,作为两篇自读课文,其教学基准点一定是“初步”,建议作为前两篇教读课文的比较对象来处理,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展开教学。

如此,通过四篇课文的比较阅读,最终以整体认知的形式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点2”,即让学生对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哲理和写景抒情这四种散文类型形成基本认知。见下表:

再加上随文落实的“教学点3”,本单元四篇课文由此整体性地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精准而高效地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

二、精准的“教学点”来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不同课型的密切配合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构建了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与这一体系相对应,语文课堂自然地形成了教读课与自读课两类课型,加上“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课内阅读、单篇阅读的状况”的“课外阅读”,这对“教学点”的精准选择与确定产生重要影响。

以教讀课和自读课来说,教读课的“教学点”分布于“预习+思考探究+拓展积累+读读背背+知识卡片”中;自读课的“教学点”相对简单,分布于“批注+阅读提示”中。随着教读课学“法”、自读课用“法”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精准地确定不同课型的“教学点”及使之互为支撑,对高效课堂来说尤其重要。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编排了一篇教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和一篇自读课文《一棵小桃树》,共同完成“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的单元教学任务。结合单元说明和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紫藤萝瀑布》作为“教方法”的课文,“教学点”至少有以下两点:

1.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运用想象由物及人,借用紫藤萝来寄寓情思,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在《紫藤萝瀑布》的示范引领下,作为“用方法”的自读课《一棵小桃树》的教学点也随之确定为:

1.运用《紫藤萝瀑布》中所学的方法,品析、欣赏《一棵小桃树》生动形象的写景状物的语言。

2.运用《紫藤萝瀑布》中所学的方法,理解、体会《一棵小桃树》中“我的小桃树”与“我”的密切联系,即由物及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这样,教读与自读两种课型“教学点”的选择与确定,既呈现出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又实现了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教读课《中国石拱桥》与《苏州园林》的“教学点”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而自读课《蝉》和《梦回繁华》的“教学点”也应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对自读课《蝉》的教学点应补充和强化。在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只有《蝉》是科普作品,其教学点除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外,至少还要补充以下两点:一是“体会本文有情节,有描写,文学性强的特点”,二是“体会文中体现的科学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因为《蝉》作为自读课,一方面要紧承前面的教读课,完成“教读—自读”的教学使命;另一方面还要为“三位一体”中的课外阅读课打下基础,起到“自读—课外阅读”的桥头堡作用。统编教材的“课外阅读”主要由整本书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整组文章的拓展阅读等构成。本单元的整本书阅读选择的是科普作品《昆虫记》,作者法布尔即是《蝉》的作者。《昆虫记》也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还与《蝉》一样体现了“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这样,教读课加自读课,再加课外阅读(一部名著阅读《昆虫记》和两部自主推荐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三种课型的“教学点”形成层次上的逻辑关系,前后呼应,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任务。

三、精准的“教学点”来自教师对学情(生源层次)的清醒认识

随着近些年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从生源层次的角度看,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对自己所在的区域(城镇还是农村)、学校(优质生源校还是薄弱生源校)以及执教班级(实验班还是平行班)等缺乏基本的认识。对所教学生层次的认识不清,导致“教学点”偏差、课堂低效。反言之,只有对学情(生源层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教学点”的精准;因为针对不同层次的生源,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点”,或者即便“教学点”相同但侧重点也会不同。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按照教材的编写要求,本课的“教学点”可设定为:

1.学习默读。

2.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句,厘清作者思路。

也可根据课后“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将以上“教学点”补充、细化为:

1.学习默读。

2.归纳各段要点,明确课文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厘清作者思路。

3.学习第2、3段的对比手法。

4.体会作者严谨、有力的议论语言特色。

以上“教学点”,作为中等生源校或薄弱生源校来说,可谓中规中矩;但如果是优质生源校,经典课文《纪念白求恩》就此滑过,显然尚未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针对优质生源校的《纪念白求恩》教学,至少还应增加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点”,即初步感知议论文的语言风格和议论结构。为落实这一特殊“教学点”,教师应当给学生补充介绍,《纪念白求恩》系毛泽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的文章,最初题目为《学习白求恩》,新中国成立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由此,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纪念白求恩》的议论文结构特点就非常明显了,即

论点:我们要学习白求恩。

论证: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结论:只有这样(学习他),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另外,《纪念白求恩》以议论为主、穿插与记叙文有较大区别的概述的语言风格,正好是学生由学习记叙文转向学习议论文的最佳过渡材料。尽管统编教材七年级未作文体教学的要求,但对优质生源校的学生来说,适当加大教学容量,让教学内容的价值最大化,显然是选择与确定“教学点”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教学时如果适当地引导学生感知《纪念白求恩》的语言风格和议论结构,就能更好地为优质生源校学生的八年级议论文阅读及议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理,在确定七年级上册教读课文《散步》的“教学点”时,生源层次则直接影响“教学点”的难度。如果是薄弱生源校,其“教学点”有:

1.强化朗读,通过朗读把握文章感情,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文章的情味。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文章通过平常生活琐事抒发的亲情和温情。

3.品味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如果是优质生源校,“教学点”基本上也是这三点,但难度一定要有所加大。以文章主题为例,“亲情”这一主题一望即知,薄弱生源校的学生就仅仅止于“体会文章通过平常生活琐事抒发的亲情和温情”;而对优质生源校来说,还应当继续深入挖掘这“内容好像比较浅”的文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比如“责任”:母亲无条件地“信服”、年幼儿子的乖巧,越发地加重了作为中年人的责任,但即便这样的责任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仍旧义无反顾地迎上前去,主动承担。比如“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与表达生命的传递,是对这篇文章从思维层面的最高认知,即便经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也只有优质生源校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才能抵达。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几十年过去了,这一教学理念还远远没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今天,本文对“教学点”的探索,期望能成为陶行知先生“一课一得”教学理念的当代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得得相连”,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谢贵荣

上一篇:新媒体传播蒙古民族文化论文下一篇:演讲稿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