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生意识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领导干部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意识层面的一致性、对象层面的一致性、目的层面的一致性、现实层面的紧迫性、历史层面的长期性等五个方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民生意识历史教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民生意识历史教学论文 篇1:

高校民生幸福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促进和提升高校民生幸福,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国高教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改革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各项服务,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是促进和实现高校民生幸福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高校 民生幸福 内蕴 实现路径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民生幸福”施政理念的应时而生,是党和政府施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学有所教”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五有”之首,“教育是第一民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校民生幸福,乃“教育是第一民生”的内在要求。

1、高校民生幸福的重大现实意义

1.1 促进高校民生幸福,是民生幸福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诉求

(1)高校民生幸福是社会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信息、物质、文化资源,是社会文明和社会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社会民生幸福,必然要下大力气解决高校内部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努力实现高校民生幸福。另一方面,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全国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可为实现社会民生幸福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高校民生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是衡量和谐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没有高校民生幸福很难说会有社会民生幸福,更谈不上有幸福美好的和谐社会局面的形成。实现高校民生幸福,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有助于带动社会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1.2 促进高校民生幸福,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现实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学校要以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且关注师生的主观感受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为师生服务、关注高校民生幸福是高校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高校先后实施了包括“阳光工程”、“质量工程”在内的许多重要改革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教育资源配置渐趋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等都有了全面改善和提升。所有这些,既维护和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和人才发展观,共同构成了实现高校民生幸福的主体内容。

1.3 促进高校民生幸福,是我国教育“第一民生”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第一民生。切实解决高校内部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升高校民生幸福指数,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我国高教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顺利转变,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促进和实现高校民生幸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竞争实力,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

2、高校民生幸福的内蕴与要素

幸福,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后产生的愉悦状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相对一般社会成员,高校师生高层次需要的心理体验要求更强烈,高校民生的改善生活质量、保障发展权的要求更高。维护和实现高校内部个体或群体的切身利益和各种神需求,使高校师生员工在物质利益、个人价值、情感安全及社会承认等方面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是高校民生幸福的基本蕴涵。在安定有序、民主高效、公平正义、友爱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中,广大高校师生感觉到有安全、有快乐、有满足、有希望,是高校民生幸福的基本要求。

2.1 保障高校民生物质需要,满足师生幸福的客观利益要求

就业、乐业是民生之本,是人生存和安全的根本保障。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和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个体发展、幸福的前提。安于本职,乐学乐教,保障高校师生的基本利益,是高校民生幸福的基本物质基础。

2.2 提升高校民生精神享受。满足师生幸福的主观心理体验

(1)民主高效,和谐友爱。压抑、枯燥、消沉是校园生活的大敌。在基本生存、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会产生更高层的社会需要,希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并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得到承认。归属与爱的需要是高校民生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它促使校园内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师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满足高校师生归属与爱的需要,要求健全学校民主制度,丰富学校民主形式,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师生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促进学校的高效运转,进而营造校园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提升广大师生的归属感。

(2)科学评价,公正分配。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实现,是一种理性上的充实,是注重精神需求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满足。尊重的需求贯穿人的各个需求层次,也是各项需求是否满足的反映。正义公平的评价和分配,是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民生幸福的必要前提。创新有效的教师、学生考核机制,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得,得到客观满意的评价;完善公正的教师分配制度,使教师劳有所得,得到相对平衡、满意的待遇。这是满足高校师生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的制度保障。

(3)持续发展,前景美好。自我实现,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目标是谋求广大师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大师生的民生改善才有坚实基础,也才能拓展师生成长、完善、自我实现的空间和平台,给广大师生带来对美好前景的愉悦期待。

3、高校民生幸福的实现路径探索

提升高校民生幸福感,增强高校民生幸福创造力,是高校民生幸福工程的核心和着力点。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引,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各项服务,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是促进和实现高校民生幸福的关键举措。

3.1 保障充足稳定的教育财政投入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远低于本来就不高的GDP4%的水平。政府需加大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遵照《教师法》,参照公务员标准,提升高校教师工资收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优质人才安于从教、乐于从教;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切实抓好高端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高校出成果、出大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另一方面,加大高教财政投入,维持或降低大学生入学费用,建立健全“绿色通道”,为困难学生家庭排忧解难,让任每位优秀青年不会因贫困而止步于大学校门,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本质。

3.2 树立民生幸福的办学治校理念

高校要把“民生幸福”上升为思想共识和核心理念,要把高校师生幸福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战略和管理制度框架。坚持以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确定发展方略和思路、设计规章和制度、创新体制和模式的基本出发点、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同时,完善以师生幸福度为主导的办学评价标准,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避免双重指令下的混乱等,使“民生幸福”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真正内化为高校自身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使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得以真正落实。

3.3 明确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方向

高校民生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和实现高校师生及学校事业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把培育高素质人才作为永恒的主题,始终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其次,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给有特长、专长的中青年教师更多的信任和重任,从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三,尊重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独立和自由精神,使高校每个个体和团队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位置和目标,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3.4 创新科学公正的评价分配机制

科学公正的评价分配机制,能真正有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应把建设民主高效、安全有序的和谐校园,保障民生幸福的实现纳入学校各单位的职责、职能范围,并作为考核业绩、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努力用科学的体制和机制来保证和维护民生幸福。对教师的评价要充满正义;教学、科研是教师本分,是教师考核的重点;奖励和表扬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出类拔萃的教师,激励不断提高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进取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讲科学,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创新考核方式,不局限于知识识记的考查,不拘泥于闭卷考试的形式。

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休养生息的源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完善和落实高校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在收入分配上向一线教师、中青年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倾斜,让更广大的高校教师得到公正待遇,生活质量普遍得以提高,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分配的正义与公平。

3.5 完善规范周到的学校服务体系

将学校行政机关的职能转变到为师生、为教学科研服务上来,充分实现高校对内服务职能,健全和完善高校服务体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教育事业和促进师生发展上来,认真研究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推动教师自觉地走专家引领、行动反思、共同互助的道路;为教师的进修研究提供最好的服务,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享受到从事教育事业的幸福;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增强学校后勤系统的服务意识,全面关心师生生活,让全体师生享受到周到、规范的服务:要完善资助体系,调动校内外力量实现共建共享,互惠互利;要加大力度促进就业,从学生素质、竞争实力、就业指导、市场拓展等方面多下苦功,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3.6 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

(1)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学校行政权力监督和约束机制,推动民主再进步,将各种矛盾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尊重师生人格、保障和维护师生的正当利益、合法权利,健全学校内部矛盾纠纷处理的申诉制度,为师生排难平纷;加强学校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增进高校师生的安全感。

(2)加强道德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净化校园环境,提高校园生态质量。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促进广大师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术科研道德风尚的良好发展。维护校园中师生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的和谐。

(3)突出校园特色文化。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和特色学科文化,突出学校特点,弘扬学校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经常组织开展多形式的集体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李贵成,重视民生幸福:凸显中国社会发展新理念[J],晋阳学刊。2009年(5)

[3]周光明,高校民生幸福的意义与实现[N],光明日报,2009-5-27

[4]沈杰,从“GDP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发展理论视 野中发展观的几次深刻转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熊 英

高校民生意识历史教学论文 篇2:

论高校领导干部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的辩证关系

【摘 要】高校领导干部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意识层面的一致性、对象层面的一致性、目的层面的一致性、现实层面的紧迫性、历史层面的长期性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 民生意识 廉政意识 廉政 反腐

“改革”和“反腐”是我国当前社会的热词,“改革”事关民生问题,“反腐”事关廉政建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和廉政意识决定了这两大工作的推进。为此,本文试分析高校领导干部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高校领导的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一、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

要了解民生意识,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热点话题。何为民生问题,目前有不少学者从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按照诸多学者的观点,民生问题一般可以从两个视角去理解,即狭义和广义两个视角。狭义的民生问题是指和基本生活、生存相关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关于吃、穿、住、医、行等方面的问题。广义的民生问题则把与生存和发展相关的问题均囊括进来。笔者也基本同意这两种视角,不过主观上更加赞同广义的民生问题观。

广义的民生问题观与本文所谈论的民生意识是有联系的。因为要解释民生意识,用广义的民生问题观比狭义的民生问题观更有概括度和说服力。所谓民生意识,其实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就存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是民生意识的一种重要体现。不过从文献综述情况来看,有关民生意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笔者试对民生意识做个界定。民生意识就是对民生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所持有的一种理念。也可以说,民生意识就是我们应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民生问题,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和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意识的主体,小到个人、家庭和单位,大到社会组织、国家和社会。个人、家庭和单位的民生意识分别决定了个人、家人和单位的发展,社会组织、国家和社会分别决定了社会组织、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不仅决定了其个人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按照前述关于民生意识的界定,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就是高校领导干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持有的一种关注其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当前改革大环境下,研究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

要了解廉政意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廉政。在古代,“廉”为官德,“政”者“正”也,“廉政”的涵义与“廉正”相同。笔者认为,“廉政”一词从词性来看,可以为名词,也可以为动词。“廉政”若为名词,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将其与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意识、廉政教育、廉政风险等联系起来。“廉政”若为动词,其实就是廉洁从政、廉洁行政的问题。经过对“廉政”一词进行词性分析,关于廉政的界定就比较容易和清晰了。廉政既包括制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廉洁从政、廉洁行政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廉政建设是我国当前及今后应当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而用何种廉政理念去指导廉政建设,这就涉及执政者廉政意识的问题。

基于上述关于“廉政”一词的论述,笔者认为,廉政意识其实就是执政者、施政者在制度安排、行政实践中所具有的一种理念,具体表现在廉洁公正、诚实有效等方面。廉政意识的主体不仅包括执政者,也包括施政者。廉政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当中,更应体现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廉政意识要求执政者和施政者要既要廉洁,又要公正;既要诚实,又要效率。

廉政意识是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要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意识则体现为廉洁意识。高校领导干部既承担一定的行政性工作,也承担非行政性的教育工作,这个群体相对于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就是指其对学校师生、学术、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管理应坚持廉洁公正和诚实有效的一种施政理念。因此,在当前反腐的大环境下,研究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高校领导干部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就是高校领导干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持有的一种关注其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的理念。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就是指其对学校师生、学术、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管理应坚持廉洁公正和诚实有效的一种施政理念。二者在意识、起点、目的、现实、历史等层面具有一致性。因此,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意识层面的一致性: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都强调“内修”。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层面,即高校领导干部对于自身发展所具有的民生意识。另一个层面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工作层面,即高校领导干部在管理高校过程中所具有的民生意识。二者相互交融在一起。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层面,即高校领导干部对于自身发展的要求。另一个层面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工作层面,即高校领导干部对具体工作的要求。二者同样也是相互交融在一起。从高校领导干部两种意识的两种层面来看,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对高校领导干部本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俗表达就是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素养。而这种素养的获得是需要靠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内修”才能获得的。

(二)对象层面的一致性: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都强调“为民”。高校领导干部民生意识的主要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学生。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第二,教师和教辅人员。学校教书育人功能的发挥需要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教辅人员协助、保障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的大政方针最终都需要教师和教辅人员的一线工作才能予以实施。第三,学术。教学和科研好比人的两条腿,二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学术的深厚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高低。第四,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决定着学校前进的方向以及前进的路线。如何制定符合学校、符合师生等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同民生意识的对象一样,高校领导干部廉政意识的主要对象同样也包括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学术和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当然,无论是民生意识,还是廉政意识,高校领导干部本身也是其对象之一。

(三)目的层面的一致性: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都强调“发展”。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首先体现在要关注民生。具体来说,一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关注学生的培养计划设计情况、学生的毕业及就业情况、学生的日常管理情况、关于学生的后勤保障情况、学生的安全管理情况等方面。二要关注教师的现实情况。关注教师的薪酬待遇情况、职称评审情况、职级晋升情况、住房情况、家庭情况等方面。三要关注学术的现实情况。关注学校的学术创新机制、学术委员会的设置情况、学术奖惩机制、学术日常管理等方面。四要关注学校的整体情况。关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实困难等方面。其次体现在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是第一步,重视民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关注的基础上,切实重视学校各项民生问题。当然,关注民生也好,重视民生也好。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民生。也就是说,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其最终目的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民生水平的发展。廉政意识其实也一样,强调廉洁行政、诚实有效,最终目的都是强调“发展”问题。民生意识和廉政意识在目的层面是一致的。

(四)现实层面的紧迫性: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都是当前现实的“呼声”。当前,我国正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种转轨的大环境下,各种问题和矛盾都逐步显现出来。高校相比政府部门而言,虽然问题和矛盾相对少一些和缓和一些,但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是不少。比如科研和教学的矛盾、纵向和横向课题管理上的问题、教师福利待遇问题、师生矛盾问题、招生和就业上的矛盾、专业设置上的问题、腐败问题、官民矛盾等。在这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需要高校领导干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和发展民生,真正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而且,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和发展民生的过程中,必须廉洁行政,诚实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减少官民矛盾和改革的阻力。因此,民生意识和廉政意识都是当前现实的“呼声”。

(五)历史层面的长期性:民生意识与廉政意识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本质就决定了我国各项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民生意识,以民生为本。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阵地,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校领导干部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民生意识。并且,高校领导干部要把这种民生意识传导给广大教师,再通过广大教师传递到学生中去。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腐败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大毒瘤。为促进学校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遏制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领导干部必须树立良好的廉政意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和廉政意识必须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云南日报,2013-01-14

[2]黄义英,秦馨.廉政、廉政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J].前沿,2010(9)

[3]刘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生教育探析[J].广西教育,2015(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高校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研究”(2012ZZZ047)

【作者简介】刘 伟(1984— ),男,湖南邵阳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管理系教师。

(责编 黎 原)

作者:刘伟

高校民生意识历史教学论文 篇3:

地方历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机制分析

摘 要: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育人实效。遵循导向性、真实性、实践性、整体性、实用性等原则将地方史中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思想文化、历史文化遗存和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公共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大有裨益。

关键词:地方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

地方历史文化指的是相对于国家历史而言,区域范围较小的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这一地域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传统、革命遗址的记叙等,地方历史文化带有独特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乡土情味。地方历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1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地方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纷呈,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括起来,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下功能。

1.1 有效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然而,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或漠视,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不佳。大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轻视或漠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生动、教学方法较滞后、考核方法不科学等,但归根到底教学内容不生动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突出的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缺乏针对性等,这些必然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索然。因此,要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在教学内容改革上下功夫,而将地方历史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是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的有效措施之一。地方历史文化所涉及的人、事、物、思想文化等发生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区域之内,具有具体、直观、亲切、便于观察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对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1.2 有效提升大学生爱国爱乡热情

“思想教育的经常性课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地方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因此,可以说爱家乡是爱国的直接表现和基石。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岁月积淀也养成了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优秀心理品质。正因如此,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显得格外关注和偏爱。通过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使学生们深入了解乡情、国情,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1.3 有效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匮乏,大多数学生在文化结构、认知能力和思想境界方面均存在着诸多问题。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突出的效果。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地方史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本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机构;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真、善、美进行宣讲,有利于大学生调节自身认知能力;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中的伟大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进行宣讲,对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大有裨益。可见,地方史对于大学生构筑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说具有独特的作用。此外,将地方历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大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裨益。

1.4 有效推动区域历史文明传承

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地方历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推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传承来说是一条佳径,而这也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职能的突出表现。

2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其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归纳起来,大概包括重要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思想文化、历史文化场所和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缩影。这些地方历史文化以书籍、报刊、图片、视频、网络、实物、实地、当事人等形式存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的去挖掘它们、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缺乏合理规划而过于随意,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以达到最好的育人效果。总体来说,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導向性原则

导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功能,即通过教育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服务这一原则。贯彻这一原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历史文化都适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只有那些具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地方历史文化可以达到这些效果。既要从大处着眼,利用历史上影响力大而广的教育资源教育学生,也要注意从小处着手,发挥学生身边先进典型的感染示范作用,使学生有新鲜感,有近距离感。如果不强调地方历史文化育人的导向性,那么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

2.2 真实性原则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其真实性,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严格区分客观历史事实和神话故事、传说、演义故事等之间的界限,不能把虚假的、杜撰的片段拿来作为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对待本地区的历史,尽量做到尊重事实。只有强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历史文化的真实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2.3 实践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靠理论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道德是人的品格、素质、修养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它离不开社会的土壤,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更需要参加社会实践的考验和锻炼。因此,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原则,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诸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切身直观的感受地方历史文化,身临其境,使其身心得到熏陶。因此,实践性原则是有效提升地方历史文化育人实效的捷径。

2.4 整体性原则

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还必须强调其整体性,也就是说,要把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贯彻其中。这要求高校在运用地方历史文化时一方面要把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紧密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校内育人体系;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育人目标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外育人体系。通过构建地方历史文化育人资源的校内外体系,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2.5 实用性原则

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注重其实用性,即增强大学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风土人情等内容的宣讲,强化大学生注重地方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引导他们去思考,提升他们建设家乡的意识,这是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性之所在。

3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高校应积极探索,挖掘探索,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地方历史文化育人体系。而这一体系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3.1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必然是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并发挥其育人功效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学术性和地域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实效的效果。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将地方历史文化在相关课程中进行穿插讲解或案例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可以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将地方历史文化中的人物、事件、文化、思想等融入其中,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第二,按照相关课程内容,开展研究教学。地方历史文化对学生来讲是比较熟悉的客观上具有很大的直观性、搜集资料相对比较便利的研究性学习的对象,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教学提供了便利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要求大学生根据布置调查内容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按照课程特点,开展参观见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安排有实践教学课时,本地红色旅游资源或文化场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参观见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均可结合本地红色旅游基地来进行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实地参观见学的过程中视野得到开阔、思想得到升华。在实践中,通过把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之中,实现了富有实效的教学内容改革,开阔了大学生视野,提升了大学生素质,明显改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3.2 开设地方历史文化公共选修课程

高校大多开设有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在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河南高校就可以开设《简明河南史》、《中原文化概论》等公共选修课程,为对地方历史文化有较大兴趣的学生能够较为系统的了解河南地方历史文化提供课程平台,学生通过选修地方历史文化相关课程可以全面感受河南地方历史文化,进而在学习河南地方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3.3 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可以通过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起到育人效果。主要措施有三:一是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讲座来加深大学生对地方史的了解和认同。二是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利用清明节组织大学生进行扫墓活动,到烈士陵园或爱国人物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或历史人物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利用青年节或国庆节开展以本地历史名人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演讲比赛活动。三是举办专题展览,通过在校园内部进行本地爱国名人事迹展、重大历史事件图片展、思想文化专题展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多方面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吮吸地方历史文化的育人精华。

3.4 嵌入高校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也具有极强的育人作用,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环境育人的功能,科学合理规划校园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可以将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爱国历史人物、重要思想文化等通过名人雕塑、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等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校園环境之中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

3.5 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还可以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如学生的寒暑假实践活动、大学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等。要求学生通过拍摄有关家乡历史文化的照片、制作介绍家乡历史文化的视频短片、研究解决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这样不仅仅增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也增强了大学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为以后报效家乡树立起了思想基础。

总而言之,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逐步探寻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提供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姬秉新.历史教育学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徐建,李新华,周宪斌.加强地方史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高教论坛,2009,(4):1416.

作者:王鑫宏

上一篇:上半年政法工作总结2篇下一篇:县水利局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