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并购国际态势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并购重组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银行业并购浪潮,并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对银行业的重新洗牌,银行业并购已成为金融系统改革重组的重要方式。当前,中国银行业处在并购重组的初级阶段,总结国际银行业尤其是欧美国家银行业的并购特点,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并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行业并购国际态势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业并购国际态势论文 篇1:

银行业并购可分三步走

中国银行业并购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金融法律的调整、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世界银行业的竞争态势,来设计并购方案。根据我国实际,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整合并购,以实现降低成本,集约化经营。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整合就是要按照效率原则,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格局,撤并或出售银行的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以尽量降低业务成本。

第二步是国有银行之间及与新兴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并购及跨国并购。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以实现强强联合,组成超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是指四大国有银行在内部整合、促进产权改革和建立股制的基础上进行银行间的跨地区产权交易,实行强强合并,组成超级银行,目的是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扩充资本实力,充分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的好处。强强合并还可以促进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益,参与世界竞争。例如,日本的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后,由于三菱银行擅长于日本本土的零售业务,而东京银行作为外汇专业银行,其国际业务和批发业务居日本各银行之首,所以两家银行的合并可以相得益彰,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并购,以实现壮大规模,优势互补。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合并,既可以转换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又可以加速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而新兴股份制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业务领域,迅速实现金融资源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例如,目前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工行与中信银行、工行与深发展、工行与中信银行、工行与深发展、工行与招行的合作都囊括了零售业务、公司业务、结算等核心业务,实现了优势互补。这有可能是实现未来并购的前奏。十大股份银行的《苏州协议》,也有可能是实现未来的10变1的并购现实。三是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并购,以实现跨国并购,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除中国银行外,普遍较低,要提高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除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外,还可以参照国际大银行的经验进行跨国并购,即通过参股、控股的形式并购国外的商业银行,以发展海外业务。这样既可以减少经营成本,迅速进入经营稳定与正常期,又可以满足所在国法律与金融机构监管的要求。在进入的形式上,可以考虑组建银行集团或与跨国公司形成合力,联合进入。在市场进入目标的选择上要做好充分的论证,可选择金融中心和大都市作为进入目标,也可以选择与中国经济贸易往业密切、经济增长较迅速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银行并购。

第三步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混合并购。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以实现多元化经营,拓展业务领域。综合银行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潮流,中国银行业要参与世界银行业竞争,向综合银行发展已是必由之路。因此,将来可以考虑通过银行控股集团向周边产业渗透,包括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等,建立业务多元化的金融超市,提供品种齐全的金融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分散银行经营风险,增加盈利,提高整体竞争力。银行并购能增强证券业的实力,我国银行业目前可以并购海外的证券、保险业,这为中国商业银行法所允许。目前,中国银证、银保的广泛全面合作,为证券、保险的结构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可以形成多元化经营的“航空母舰”,跻身国际市场,参与世界银行业竞争。

作者:金 宏

银行业并购国际态势论文 篇2:

从欧美经验看中国银行业并购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并购重组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银行业并购浪潮,并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对银行业的重新洗牌,银行业并购已成为金融系统改革重组的重要方式。当前,中国银行业处在并购重组的初级阶段,总结国际银行业尤其是欧美国家银行业的并购特点,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并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欧美国家银行业并购特点

最近几年,美国的三大银行——花旗、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争先恐后”通过并购巩固和扩大自身地位。美国银行的优势在于零售银行业务和银行卡业务,摩根大通则以投资银行和公司银行为主,花旗以投行、另类投资和保险业务见长。近年来,三大金融机构争相通过并购,增强了综合经营能力,如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的业务资产,增强了零售业务实力;美国银行收购世界最大的独立信用卡发行公司——美信银行,一举击败花旗成为美国最大的信用卡运营商。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逆势而为,趁花旗积重难返之际收购美林,总资产超过25000亿美元,不仅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银行,也赶超摩根大通和花旗,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合并后的美国银行的证券经纪业务也大大超过竞争对手,并再次将摩根大通“甩在身后”。至此,在美国的大规模金融机构重组,以美国银行胜出暂告段落。

受制于欧债危机的持续深入,欧洲银行业在对希腊债务减记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不同程度加剧了自身资金的紧张态势。虽然不少银行都表示已在事前对减记带来的损失有所准备,但欧洲银行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仍显而易见。尽管欧洲央行已开始向欧洲银行业注入部分流动性,但并不能改变整体局势,银行业流动性问题日益严峻。而在收入大幅减少的同时,欧洲银行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攀升,额外支出更是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欧洲银行业很可能会加速剥离一些非核心资产,对打算通过并购重组完善业务结构、实现综合发展的银行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总体来看,最近几年欧美国家银行业并购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并购规模和金额的不断扩大。以往的并购基本是资金雄厚的大银行收购和兼并中小银行,目前的并购除表现为大银行对中小银行的收购和兼并外,突出特点是大银行间的并购。二是国际并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荷兰国际银行收购巴林银行,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芬兰商业银行与瑞典北方银行两家,以及荷兰商业银行与比利时布塞尔银行两家的合并等。三是跨行业并购渐成潮流。全面、均衡的业务模式及对风险的控制逐渐被业界认可,全能型综合经营已成为银行业并购发展的新趋势。此次金融危机中,很多银行控股公司通过并购完善自己的业务结构,增持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板块,这种并购使得银行广泛涉及证券、信托和保险等业务,综合业务日益多元化。

相对于欧美国家以完善业务结构、实现全方位发展为目标的并购,我国银行业并购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吃小、强并弱”,主要目的还在于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银行业并购经历扩大规模、分割市场阶段后,也可能会迎来各大银行争相追求业务全面发展的局面,彼时,我国银行业并购或转向类似目前欧美银行业并购之动机与目的。

我国银行业的并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银行业并购,产生了像花旗、摩根大通和东京三菱银行这样的“超级银行”,推动银行业向业务全能化和服务全球化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兼并与收购也逐渐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

1998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的并购案拉开了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大幕。该起并购是典型的“水平整合”。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并购,获得了原中国投资银行在各省的分行机构(牌照、人员、组织架构),以及总行和分行机关的大部分员工,迅速搭建起在全国的分行网络。光大银行获得了原中国投资银行的所有资产负债业务、部分省级分行、所有支行业务人员和业务网络。原中国投资银行则被注销,人员分散进国家开发银行和光大银行。

此后,十几年来,先后出现兴业银行收购佛山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银行并购“破冰”,建行收购美银亚洲的国有银行扩张,以及南京市商业银行以并购为目标的入股其他商业银行——日照市商业银行——的城商行间的整合。2012年,平安银行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则成为截至目前我国最大的银行并购案,该起并购不仅仅是两大股东间上万亿资本的整合与交易,更关系到数以几十万计的小股东利益(平安银行的1555个小股东和深发展的252420个股东)。这次合并与此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投资银行的并购有着显著不同,此次并购是按照现行法律规范和监管规制,通过购买股票的市场化手段操作完成,已从“计划”并购过渡到了“市场”并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放缓和银行业信用周期下行,我国银行业或将迎来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未来几年,资产排名前50大银行的信用弹性将遭遇考验。随着经济放缓和信贷损失的螺旋上升,银行将更难维持足够的利润水平。为维系和促进自身发展,小型银行未来几年或將通过整合增强发展能力,大型银行则迎来通过并购弱小银行增强市场地位的机会。全国性银行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可能“带头”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整合。

此波“并购潮”与21世纪初的农信社并购重组有所不同,彼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而即将到来的则是“市场主导型”,即在市场压力与利益驱动下进行的商业性并购重组。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开始“抱团取暖”。如2012年5月,中国民生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等33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的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亚洲金融合作联盟”。这已经释放出信号:尽管现阶段的合作还只是在资金业务、风险缓释层面,但随着市场压力的增大,最终或将走向并购层面。

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趋势展望

大型银行将加快并购“弱小”银行。资产排名前50位的大银行,尤其是全国性银行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可能率先进行一波大规模的市场整合,并购“弱小”银行,增强自身的市场地位。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具有包袱轻、资产质量好、发展速度快的优点,是我国银行业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部分。但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业务缺乏特色,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中处于弱势,始终存在危机感和做大、做强的扩张冲动。与此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普遍较为分散,较易成为并购对象。

城商行将成为并购重组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区域限制是城商行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并购扩大业务范围是规模扩张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城商行通过并购整合资源是发展趋势之一。根据资产质量和业务管理水平,城商行的并购重组可分为上市、横向并购、重组出售和外资人股。主要的形式则有二类:一是“横向并购,组建集团”,即在城商行内部,以资金为龙头成立“松散型”城商行企业集团,实现资源共享、资金结算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内外结合,由国内外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并购重组个别城商行,兴业银行并购佛山商业银行即是典型案例。

此外,一些风险较高的城商行具有较高的“壳资源”优势,“陪嫁”而来的还有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间的“融洽”关系,对于急于扩张的其他银行企业来说,颇具吸引力。对于这类城商行,并购重组或是必然选择之一,也是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城商行青睐有加的重要方式。可以预见,城商行或并购联合,或被并购,或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将构成今后几年银行业并购重组的重要内容。

更多战略投资者将入股中国银行业。通过入股中资银行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进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是众多外资金融机构的发展战略规划。这一方面是中资银行加强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以及监管部门支持鼓励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外资金融机构的积极主动方向。可以预计,外资金融机构的战略投资额还将继续攀高,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这也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并购大趋势的重要内容。

利用资本市场是未来银行业并购的重要融资手段。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并购重组力度。未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将是银行业并购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过,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并购在制度建设、机制运行方面还存在改进和完善之处,并购的质量、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防控和打击内幕交易的力度和措施需进一步加强。

国际并购将逐渐成为我国银行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在此次金融危機冲击下,国际大银行放缓了国际并购的步伐,在最近时期内“只卖不买”。我国银行相对拥有较充裕的现金和外汇资产,在“现金为王”的市场规则里,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此外,相对国外银行,我国上市银行目前的平均市盈率较高,具备进行国际并购的有利条件。此外,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银行国际投资有着强劲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融合,随着产业扩张潮流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

作者:关一濛

银行业并购国际态势论文 篇3:

银行业的并购、集中与可竞争性分析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并购重组浪潮的作用下,美国银行业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资产、存款和经营场所日益集中于少数大型银行机构,银行业市场的集中度显著提高。但是,若干指标显示,美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本文试图以实际证据为支持,运用市场可竞争性理论对美国银行业市场集中与竞争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集中;市场可竞争性

一、当代美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浪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经历了持续的、前所未有的收购兼并活动。1980~2003年,美国银行业共发生了9000多宗银行并购,被收购资产高达4万多亿美元,单宗并购的规模也时常创出美国银行业并购历史的新高。

美国银行业并购重组浪潮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10国集团的金融部门重组报告(Group of Ten,2001),Berger、Demsetz和Strahan以及Pilloff和Santomero等都对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各种推动因素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美国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对银行经营地域限制的逐步放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各州开始逐步解除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包括跨州银行设立限制和分支设立限制。以1994年国会通过的《里格尔-尼尔州际银行和分支效率法案》为标志,美国银行业经营地域限制最终解除。根据该法案,1995年6月以后允许银行机构通过银行控股公司(BHC)设立全国性州际银行,1997年9月30日以后允许跨州设立银行分支。银行经营地域的管制放松,使美国的银行机构能够通过在州内和州外进行并购,扩张其经营规模和地域空间。美国各州和联邦当局对银行业地域扩张限制的逐步解除,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银行业并购运动的基本推动力,为银行并购的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

1980~2003年期间,美国银行业平均每年进行392起并购,平均每年收购资产约1732亿美元,平均每起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为4.41亿美元,形成汹涌的并购重组浪潮。其显著的特征是:小并购数量居多,大并购资产规模惊人。

根据美国银行业并购统计中常用的并购大小划分标准,被收购方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并购为小并购,被收购方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上的为大并购。美国银行业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了9418起并购,其中小并购多达8970起,占并购总数的95%多,这里被收购银行资产规模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并购就有4158起。另一方面,1980年以来美国银行业发生大并购448起,在并购总数中仅占4.8%,而并购资产却高达30015亿美元,占总并购资产的72%,但就是这不到5%的并购却深刻地影响着美国银行业结构的变化。以1994~2003年的情况为例,被收购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共有296起,仅占这一时期并购总数的8.4%,但收购的资产却高达25566亿美元,占这一时期并购资产的83%。再如,仅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并购等美国银行业10大并购的资产规模就高达8503亿美元,占到考察期美国银行业总并购资产规模的20%。

二、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并购重组具有根本性重构一个行业的潜势,使得行业中的厂商减少,行业的产出愈益集中于少数的大厂商。经过20多年持续的大规模并购重组,美国银行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种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为: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在内的银行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银行资产、存款和分支网络日益向少数超大机构集中。

伴随美国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发展,其银行机构数量也在持续减少,1985年末,美国共有银行机构14772家,到2003年末,下降到7840家,美国银行机构减少了6932家,下降幅度达46%。几乎减少了一半。

在银行机构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中,主要是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巨减。1985~2003年期间,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下的社区银行由14064家减少到7335家,减少了近48%;中型银行总数由683家减少到480家,减少了30%。

在银行数量减少、银行分支增加的同时,美国银行业的资产与存款规模有一倍以上的大幅度提高。其中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由1985年的近4万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9万多亿美元,平均单家银行的资产规模从2.7亿美元提高到11亿美元以上;同期美国银行业的存款规模由2万多亿美元增加到5万多亿美元;银行经营场所数量由57710个增加到75159个。但是这种增长不是各银行类别之间的均衡增长,增长的程度在25强银行、中型银行和社区银行之间差异巨大(见表1),银行业资产、存款和经营场所日益向超大型银行机构集中。

第一是银行资产的集中。在考察期内,25强银行持有的资产增加了367%,市场份额由28%提高到58%;社区银行的资产额仅增加了19%,市场份额从26%下降到14%。

第二是银行存款的集中。在存款份额上,25强银行在1985年时仅占全部存款总量的1/4,而到2003年所占份额已经超过1/2,增长幅度高达114%。而同期中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的份额则分别由46%和29%下降到30%和17%,份额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

第三是银行经营场所的集中。如前文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数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经营场所或分支的数量却是大幅度增加,但这种增加主要是超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所产生的分支增加,而且超大型银行机构分支的增加尤为惊人。1985年时,25强银行在全美银行经营场所总数中仅占9%,远远低于中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的份额,但经过十几年并购重组的发展,超大银行的占比几乎达到33%,与另两类银行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且随着并购重组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均衡很快就会被打破,银行经营场所将继续向超大机构集中(当然这种集中并不是无限度的,原因在于:一是分支扩张的经济性问题;二是某些超大机构可能受到美国反垄断法律的限制,即合并一个银行机构后,收购方存款在行业存款中的占比不能超过10%)。

三、美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

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中,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减少、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导致行业市场竞争度的降低。众多学者对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研究认为,银行并购的重要动机是获得市场力量(market power),取得市场价格支配权,并购将导致并购后银行市场力量的提高,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支付更低的存款利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利差(interest margin)。因此,研究者一般将利差的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情形下

竞争程度降低与否的依据之一。但是,我们的研究和其他学者的实证检验显示,美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并没有随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我们根据美联储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和付息存款利率统计数据,计算1985~2004年期间美国商业银行的利差,结果见表2,与FDIC的统计在趋势上基本是一致的:首先,商业银行的利差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992~1994年的3年,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差都在5%以上,最高达到5.51%,之后呈下降的趋势。其次,利差的大小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呈明显的反向关系,利差水平由高向低排依次是:资产规模排名1000以外的小银行,排名101到1 000的中等银行,排名11到100的大银行,10家最大的银行,而且10大银行的利差水平还低于商业银行整体的利差水平。表明资产、存款市场份额最大的银行并没有因为市场份额大而形成能控制价格的市场力量。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也能反映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状况。在此我们以美国商业银行贷款利息收入相当于资产的百分比与非利息收入相当于资产的百分比来进行比较。从商业银行整体看,贷款利息收入相当于资产的百分比已经从1985年的7.22%下降到2004年的3.42%,而非利息收入则由1.23%提高到2.39%,其中10大银行贷款利息收入相当于资产的百分比下降最大,下降了3.37个百分点。随银行规模变小,该比例的下降幅度也缩小,如排名1000以外的银行仅下降1.47个百分点。这种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重要性的下降固然有银行贷款/资产比率下降的因素,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美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中的市场力量下降,而非利息收入重要性的提高则反映出银行迫于竞争压力而不得不开拓新的业务范围与收入来源。这种收入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银行业市场可竞争性的提高。

Bikker and Haft(2002)使用银行层面的数据,运用经过修改的PT方法(Panzar andRosse,1987)估测了若干国家1991~1997年期间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变化,即H-统计值的变化。H-统计的值从0到1是一个连续性的竞争度水平度量,H的值越高表明竞争程度越高。当H≤0时,银行业处于垄断均衡状态,每家银行独立地经营,如同在垄断利润最大化条件下(H是预期需求弹性的递减函数)或完全卡特尔的情况;当0<H<1时,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自由进入均衡的状态(H是预期需求弹性的递增函数);当H=1时,银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处于自由进入均衡,具有有效的能力利用。

他们估测的结果表明:检验时期内美国银行业整体和各规模银行市场的竞争度水平都有提高,其中大银行市场的竞争度水平提高最多,其H统计值由1991年的0.68提高到1997年的0.72。他们的研究还发现,集中度并不是与H-统计负相关,而是在统计上有意义的正相关,即更加集中的银行体系竞争程度更高。Claessensand Laevent也使用同样的方法对若干国家的银行业市场竞争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中对美国的检验结果与Bikker and Haft的结果基本一致。

四、美国银行业市场可竞争性的提高

鲍默尔等人(Baumol,Panzar,and Willig1982)的市场可竞争性理论表明,行业的竞争度不能只由市场结构指标如机构数量或赫芬指数与其他集中度指标来度量,新竞争者的进入或进入的威胁也是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他们的观点,银行体系的竞争度应该从银行经营的实际行为角度进行度量。实际行为不仅要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相联系,还要与进入壁垒相联系,包括外国所有权进入壁垒,以及业务限制的严厉性,因为这些都能限制行业内竞争的程度。此外,来自其他形式金融中介(资本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的竞争程度在决定银行业市场竞争性方面也起作用。前面部分的证据表明,美国银行业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竞争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而其原因在于美国银行业市场具有比较好的可竞争陸。

美国银行业市场之所以具有比较好的可竞争性,一方面是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比较宽松的银行准入管制,以及战后以来美国信贷市场机构与工具的变化;另一方面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可竞争性。

第一,由于长期以来实行州和联邦二元银行管理体制,美国银行业的准入限制就相对比较宽松,1980年时商业银行数量多达14000多家就是一个证明。每年新成立上百家的银行必然对市场中现有的银行构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直接影响其经营行为。

第二,战后美国信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信贷机构与工具日益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对传统银行业不断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及其贷款在美国信贷市场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全然不同于欧洲大陆国家企业融资高度依赖银行的情况。从美国信贷市场存量角度看,商业银行在金融部门所持有的信贷余额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32%下降到2005年的24%。而同期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部门信贷资产持有中的占比却大幅度提高,由1985年的46%提高到2005年的66%。比较突出的是共同基金在美国信贷市场的发展,1985年仅持有信贷资产1299亿美元,2005年已增加到17511亿美元,在美国金融部门信贷资产持有中的占比也由2%提高到近6%。其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人寿保险公司、ABS发行商等等,所持有的信贷资产也不断增加,在金融部门信贷余额持有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从一个方面表明商业银行信贷在美国信贷市场的地位不断降低。从主要的信贷市场工具角度看,商业银行贷款在非金融企业信贷市场债务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呈下降趋势,银行贷款在非金融企业信贷市场债务中的占比1985年时为21.6%,之后逐年下降,虽然1994~1998年期间有所回升,1999年开始又继续下降,2005年下降到14.3%。而同期,公司债券的占比却持续提高,由22.4%提高到36%,2003年曾高达39%多,成为美国信贷市场最重要的债务工具。

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开放与金融放松管制的不断深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其在银行业中的广泛应用、金融市场的进一步的深入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美国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从不同方面进一步提高美国银行业市场的可竞争性。

1.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信息的供给,降低了信息的成本,使新进入者能够获得和加工信息;信用评分技术的发展以及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多,使新进入者能够无须通过多年管理借款人账户获得经验,降低了银行传统上拥有的范围经济优势。例如互联网对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就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1)交易的边际

成本几乎为零。(2)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的距离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和经济意义,更便利跨境竞争。(3)进入费用一般由消费者承担。(4)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金融性公司开设网站建立主页,消费者搜寻竞争对手服务和产品的信息成本非常低,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压力。(5)在竞争者之间转换的交易成本降低,可能侵蚀消费者的忠诚性。(6)进一步减弱建立分支网络来提供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侵蚀进入壁垒。如随着互联网革命的兴起,美国涌现出一批互联网银行。像Etrade Bank、Netbank、Bank of InternetUSA等等,到2002年12月末,纯互联网银行的资产已经达到35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家中等银行的资产规模。

2.银行业放松管制。银行业的管制经常实施限制性做法以及反竞争的工具,而且总体上具有限制价格竞争的效应,使银行业的利润受到了合理的保障,银行特许权一直有比较高的价值。美国银行业长期受到管制与保护造成了相当大的能力过剩,也就是银行业受保护时有生命力而没有保护时就难以持续的能力。尤其是经营地域管制的放松,使原来50个相对封闭受保护的银行业市场逐步走向一体化,州外银行设立分支或收购形式的进入直接对州内银行形成竞争威胁。

3.银行业产品和服务可分解性提高。分解的过程(将银行产品和服务分解成不同的成分,每种成分由不同的厂商供应)意味着新的银行服务供应商可以进入一个市场而且无须从事特定产品所涉及的所有过程,它还意味着新进入者能够在起步时不发生大的固定成本就提供银行业服务,降低进入某些银行业市场的壁垒。美国有限目的银行(Limited-Purpose Banks)就是利用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可分解性提高,聚焦于相对狭窄业务线。专门发放一定类型的贷款,或专门服务于某一消费者群体,或提供创新性产品。作为聚焦于有限业务集的小参与者,这些机构能快速地开发其特定业务线的专业经验成为有效率的生产者。虽然从数量上看这些机构仅仅是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很小一部分,但其独特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吸引了相当多的注意力。其中,信用卡银行通过提供可用作支付手段和即时信贷来源的金融产品,给予其客户方便性和流动性;次优贷款机构(subprime lenders)专门向信用记录不佳的人群贷款的银行机构;纯互联网银行则利用互联网作为其交付银行业务的惟一手段。到2003年末,美国已经有36家信用卡银行(资产97亿美元),纯粹互联网银行15家(资产35亿美元),次优贷款银行116家(资产40亿美元)。

4.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发展。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全球化的发展,众多外国银行机构大举进入美国银行业市场,到2005年有60个国家的208家银行在美国设立了446个机构(高峰时的1995年曾有67个国家的353家银行在美国设立了888家银行机构),在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中的份额达到19.7%,存款中的份额达到16.3%。1999年皇家苏格兰银行21亿美元收购美国美隆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形成进入美国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强有力基础。汇丰集团2002年末收购美国的消费者贷款银行家户国际(Household International),家户国际是美国第八大银行卡发行银行、第二大第三方私人标牌卡发行商,通过这次收购汇丰集团增加了5300万客户,直逼花旗集团的全球陸地位。外国银行的进入对美国本土银行形成了相当大的竞争压力。

5.消费者趋势的变化。随着金融机构的日益多样化,美国消费者的预期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日益认识到银行业中的竞争压力,而且在寻求从中获得利益,对更高标准和更大灵活性的需求增加,越来越要求方便性和更快地获得金融服务和产品。同时,消费者也更加愿意将银行产品分解(即:将每个产品看作是独立的交易而不是总的银行打包产品的一部分),这使银行业市场更加可竞争,因为新竞争者能够聚焦于很窄范围的产品而不需要提供全部范围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因此,消费者进行银行业务和购买银行产品与服务时对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机构类型(包括超级市场这样的非金融厂商)也更加开放,能够接受各种新型的金融服务供应商。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家庭在申请住宅抵押贷款中主要接受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等传统的银行机构,对专业的抵押或房地产贷款公司的接受度比较底,1989年时在美国家庭债务中的比例仅占13%,1998年时就占到35%,超过商业银行的比例,到2004年时更是提升到近40%,比商业银行高出近5个百分点。

6.不对称竞争的作用。由于监管的作用,美国银行业向金融业以外的分散化非常有限,管制对银行向金融业以外分散的限制多于对非金融公司向银行和金融服务业分散的限制。这种竞争不对称性使银行为应对传统市场缩小和传统业务价值降低而扩大银行特许权范围的战略受到阻碍。例如,沃尔玛连锁超市可以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广泛金融服务,而美国的银行如美洲银行就不能在银行里卖男女服务用品和食品;通用电气的消费者金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甚至全球性零售银行服务供应商,而威尔斯法戈银行则不可能开设电气公司和其它制造业公司。

五、结 语

中国的银行业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集中度非常高的市场,但是由于严格的准入管制、信贷市场机构与工具的单一以及历史形成的四大国有银行网络广泛等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可竞争性相当低。由此,使我国几家大银行拥有巨大的市场力量,自2004年借国际惯例之名对银行卡收取年费开始,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接踵而至,就是其滥用市场力量的明显表现。当前,我国的《反垄断法》立法进程已经启动,这将从立法方面对遏制中国银行业垄断力量的蔓延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银行业高垄断陸的问题,还需要借鉴美国与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丰富完善我国信贷市场的机构与工具,放松银行业准人管制,发展多样的满足市场需求的银行业机构,从而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可竞争性,推动我国银行业高效、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 于振荣

作者:国 娇 于 葳 郭 威

上一篇:护士年终总结三篇下一篇: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