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德国历来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科研方面,德国高等教育有着极高的能力和水平,但这些都是要有充足的财政经费投入来支撑。充足的财政经费投入是保障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论文 篇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的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资金需求急剧膨胀,而我国财政收入并不宽裕,高等教育在财政支出序列中已越来越靠后,因此分析财政经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财政支出

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

1.1 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由“基数十发展”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

所谓“基数+发展”。即由政府财政或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及日常开支的需要,核定一个拨款基数,此后各财政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即在上年基数上,根据财力状况增加本年度的发展经费。这种拨款方式简便,但不易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校的拨款基数,也不利于纠正不当开支行为。因此,从1986年起,高校拨款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费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包括本年度计划招生数)核定的,“专项补助”则根据学校的特殊需要,经学校申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拨给。

1.2 高校经费由政府包办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过渡

197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98%来自国家财政拨款。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可知,国家财政性资金逐渐减少,由1998年的64.16%减少到最低为2005年的42.77%,虽然2006年所占比例又略增至48.96%,但整体发展趋势说明政府逐渐改变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财政性经费变化趋势相反,学费和杂费比重逐渐提高,从1998年的14.29%增加至2006年的33.33%,日渐成为高校经费中除财政性经费以为的另一重要来源,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也上升了9个百分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下降。

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倍。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1738.8万人,也比1998年增加了4倍}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9313人,比1998年增长约1.8倍,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6.16:1,比1998年提高了92%以上。这种发展速度,一方面使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同时也使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十年来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净增约1398万人,但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6年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01%;与2002年公布的3,41%相比,减少了0.4个百分点。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如果按照每增加100万在校生、生均4万元基础设施投人要求计算,仅因规模增长所需的高等教育建设性投入10年累计就要4000亿元,今后10年高等教育发展性投入的经费缺口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

(2)经费筹措中政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再拓展的潜力已不大。

首先,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欠账很多。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短缺,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弥补;基础设施薄弱,需要财政大规模投资;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急需政府加大投入。相对于上述各方面,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并不经常居于优先地位。

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教育部分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1990年为4.6%,2006年达到33.33%。从国际来看,国外公立和国立大学的学费水平一般没有超过人均国民收入的20~25%。

3 高等教育在财政教育经费分配中的差异分析

在公共教育经费既定的条件下,如何确定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问的比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各级教育的适龄人口,教育结构规模等。

3.1 我国三级教育公共财政经费的差异

(1)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分配:从政府高等教育一个可行的视角。

2 供给学派的研究范式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流派,提出了减税减支、增加供给、刺激储蓄和投资的政策主张。其政策核心是减税,具体分析了减税的效应、原则、时机、规模和方式等内容。毋庸置疑,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的效应在于供给边即商品与劳务的供给数量和效率。扩大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的增值税转型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成本将会刺激新的投资进入和促进固定生产设备的更新,较高的投资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支出指标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共经费规模逐年增长,由1998年的356.7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259.57亿元;从三级教育在公共财政经费中的比重来看,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21.54%增长到2006年的24.18%。从这个变化看,笔者认为,公共财政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在25%左右是合理的,而且是可以较为稳定的,指望继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2)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分配:1998年我国用于中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为599.26亿元,2006年增长到1259.57亿元,其分配比例在37.61%~35.18%这个很小的区间上下浮动,近几年又呈慢速上升,笔者以为这个趋势是合理的,因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受到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也会更多。需要提高财政预性教育经费对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2006年我国将37.61%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给中等教育,与中等水平国家38%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3)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分配比例:1998年,我国用于普通小学的财政性经费为699.99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1990.07亿元,增加了1290亿元。1998年~2006年,初等教育的比重从42.27%下降到38.21%。这些年我国新生人口减少,小学学龄人口下降,导致了小学总体教育规模下降趋势,与我国小学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趋势是相伴的过程。

3.2 三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差异

从绝对额看,生均财政经费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中均是上升的,而高等教育生均财政经费由1998年的10465.06元下降到最低为2005年的6984.49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三级教育生均经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三级教育生均公共经费比较来看,高等教育在1998年和2006年分别约为初等教育生均公共经费的20倍和4倍。

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得到两个矛盾的结论: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绝对额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占三级教育公共经费的比重来看,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规模都在增长,但从生均经费来看,高等教育生均公共经费的数额和三级教育生均公共经费比都在迅速下降。规模分析结论矛盾的症结在于高等教育经费增长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更难以满足时代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

作者:陈丽娟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论文 篇2:

德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德国历来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科研方面,德国高等教育有着极高的能力和水平,但这些都是要有充足的财政经费投入来支撑。充足的财政经费投入是保障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本文立足于德国教育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对德国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进行分析,总结德国在高等教育財政方面的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高等教育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1 德国高等院校分类

根据德国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德国现有各类高等院校392所,其中大致可分为四类: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艺术院校以及行政管理院校。①

综合大学(Universitten)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这类大学学科较多、专业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其中包括师范大学、理工大学、神学院、医学院等。相较于其它三类大学而言,综合大学更注重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由此也导致综合大学每年的教育支出资金远远高于其他三类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FH)较综合类大学而言,学科较为集中,一般仅面对几个较为专业的领域,如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专业。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更注重实用性,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n)也包括音乐学院、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等。艺术学院主要开设造型、雕塑和建筑等专业;音乐学院主要培养从事音乐舞蹈职业的人才,也承担培养普通中小学音乐师资的责任。这类大学一般实行小班教学或个别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行政管理学院(Verwaltungsfachhochschulen)致力于提高和发展管理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开设的课程以管理学、管理法为中心设置,理论与实用相结合,专业性较强。

2德国高等院校支出

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德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位于前列。而高等院校财政支出反映了一定时期该国教育投入的质量与水平。本文以2015年德国教育部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支撑,对德国高等教育支出和收入分别进行了数据分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从纵向来看,自1995年到2014年,德国高等教育支出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在1995-2000年和2000-2005年两个时期共10年期间,德国高等教育支出从249.96亿欧元增长至275.09亿欧元,再增至309.74亿欧元,高等教育支出处于缓慢增长中;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即2005-2011年期间,高等教育支出迅速增长,从309.74亿欧元快速增长至436.66亿欧元,这使得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较为迅速,出现繁荣时期;2011年以后,高等教育支出又逐渐变缓,从436.66亿欧元缓慢增长至482.1亿欧元,呈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来看,自1995年至2014年,德国高等教育支出从249.96亿欧元增长至482.1亿欧元,增长了近一倍之多,德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方面的资金支出金额数量之庞大,充分说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努力实现每个公民公平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发展。同时,高等院校也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通过大量资金支出的投入也给了高校繁荣发展的良机。

纵向来看德国四类高等院校的教育支出,整体上都是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综合大学教育支出整体趋势同德国高等教育支出总趋势大致相同;应用技术大学增长总趋势大致与综合大学一致,但增长幅度较大,在1995-2000年和2000-2005年两个时期共10年期间,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支出不断攀升,2011年以后,虽增长幅度有所减缓,但同其他三类高校相比,增长趋势依然乐观;艺术学院和行政管理学院整体增长幅度较为缓慢,艺术院校教育支出甚至还呈现出减少趋势,这也与该种类型的高校性质有关联。

综合大学的高等教育支出虽然没有应用技术大学增幅大,但是综合大学的资金支出金额数量基数大。自1995至2014年,综合大学教育支出从222.29亿欧元增长到416.27亿欧元,教育支出增长了193.98亿欧元;而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支出从21.31亿欧元增长到56.24亿欧元,教育支出增长了34.93亿欧元。从增长金额数量来看,综合大学有着绝对优势;但从增长幅度、比例来看,自1995年至2014年,综合大学教育支出增长近1倍,而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支出增长了1.5倍以上,发展前景更为光明。整体上来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十分迅速,但综合大学仍占据核心统治地位,在德国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2014年各类高等院校支出的统计数据为例,作横向比较,德国四类高等院校以综合大学为首,综合大学高等教育支出高达416.27亿欧元,而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支出为56.24亿欧元,艺术院校为6.05亿欧元,行政管理学院更是低至3.55亿欧元。综合大学高等教育支出是应用技术大学高等教育支出的7.4倍,艺术院校的68.8倍,行政管理学院的117.2倍,综合大学的教育支出远远高于其他三类高校,主导地位显而易见。由此可见,政府和社会虽然逐渐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视和支持,但相比较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言,国家政府更加重视由综合大学主导的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工作。

3 德国高等院校收入

高等院校收入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保障,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再发展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以2014年德国四类高校收入为例,综合大学收入高达235.47亿欧元,而应用技术大学则为15.03亿欧元,艺术院校和行政管理院校则分别低至0.77亿欧元和0.32亿欧元。综合大学收入金额数量分别是应用技术大学的15.6倍,艺术院校的305.8倍,行政管理院校的735.8倍。通过四类高校收入横向比较可以看出,综合大学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三类高校,优势十分明显。

德国高等院校的资金收入来源大致分为四部分:校友捐赠、经济活动和资产收入、第三方资金以及拨款和捐赠。由于德国高等院校的主体是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因此重点选取这两类大学的收入进行分析。

德国的综合大学是以经济活动和资产收入、第三方资金为主,校友捐赠、拨款和捐赠为辅的收入模式。德国综合大学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高校能够将其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本搞创收,通过经济活动积累的资金再次促进高校的科研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科研成果也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也促进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高校通过科研回馈社会,这本身也是它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综合大学的性质和现状共同促成了当前的收入比重。

应用技术大学的收入以校友捐赠、第三方资金为主,经济活动和资产收入、拨款和捐赠为辅的收入模式。前面介绍大学类型的时候有提到,应用技术大学一般仅面对几个较为专业的领域,更加注重学科的实用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强,毕业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理想工作。并且由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专业技术较强,薪资收益也相对较高,相比较综合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更高,工作能力更强,校友回馈学校的周期更短。这些毕业的校友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他们也有能力和资金来为学校的建设“增砖添瓦”。因此,校友捐赠成为了应用技术大学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应用技术大学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为第三方资金。德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此情况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就得到了来自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这些来自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就是第三方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直接投资和资助也是第三方资金的组成部分。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出来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也是很多企业长期以来亟需的人才,因此,他们也愿意与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给学校投入教育经费,以期培养出适合自身企業发展的应用人才。企业与高校合作,这本来就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

关于第三方资金,在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的资金收入中都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第三方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来自州政府、联邦政府的投入,德国研究基金会(DFG)的资金支持,欧盟、各类基金会的支持以及一些商业经济企业的赞助。2014年,为支持高等院校的发展,德国研究基金会投入23.53亿欧元,占第三方资金总投入的34%;州政府投入18.84亿欧元,占第三方资金总投入的27%;开展商业经济的企业投入18.84亿欧元,占第三方资金总投入的20%;欧盟、各类基金会、联邦政府各投入6.56亿欧元、4.76亿欧元、1.77亿欧元,分别占第三方资金总投入的9%、7%、3%。德国科学基金会给高等院校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强力的资金支持,州政府、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德国的教育机会公平提供了一定保障,企业的资金投入更是促进了高校应用型人才的转化。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德国一所著名综合性大学,其2014年财政预算为12.57亿欧元,预算收入分为三大类:州政府投入、大学自身的经济活动收入和第三方资金。其中,巴伐利亚州政府对高校投入比重最大,为5.64亿欧元,占总收入的44.9%;高校自身的经济活动收入4.15亿欧元,占总收入的33%,比重较大;第三方资金来源也为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资金投入。

慕尼黑工业大学科研实力较强,拥有多个科研中心,与德国科学基金会合作的研究中心就有23个,其中8个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处于领先地位,其余15个研究中心的项目也参与其中。因此,在第三方资金来源中,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投入资金8670万欧元,数量相当可观。慕尼黑工业大学强大的科研能力也吸引了私人企业、欧盟、各类基金会的上千万欧元的资金投入,这为高校的科研发展添加了动力。

4 对我国启示

第一,重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鼓励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德国综合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较高,并且能够通过经济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资本进行再生产。我国可借鉴德国综合大学的相关做法,政府应该给高校以鼓励和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经济上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使高校无后顾之忧,专注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力争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收入使得高校发展更具活力。

第二,重视学科专业的实用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出了一批批应用技术人才,他们毕业后发展前景较好,而且他们也能够积极回馈学校,对培养自己的学校提供人力、资金等支持,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启发。我国的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与国内其他综合类院校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所差异,高等职业专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培养实用性人才。

我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应该积极借鉴德国模式,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根据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向人才市场靠拢,并且鼓励和支持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在实际工作中发掘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真正培养出社会适应力强、技术过硬的实用人才。

第三,重视第三方资金来源,重视校友捐赠和企业的资金投入。我国在校友捐赠方面,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几所著名高校外,其他高校在接受校友捐赠方面的管理则较为薄弱,甚至并没有重视此方面工作。我国高校教师应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播本校的校园文化,增加学生对母校的心理认同感,从而提高本校学生的向心力。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在毕业就业后回馈母校,积极为学校出谋划策。

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的庞大的资金投入可以促进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培养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可以解决长久存在于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高校还要加强校校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国内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类型不尽相同,同行之间可以走访调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同时,我国还应该走出国门,向教育发达的国家,比如分别到德国的综合类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访学,以学者、学生、学校等多个角度来观察、参考、借鉴。尽管国家的性质、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各个国家的教育还是有很多经验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5 总结

德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誉盛名,我们通过分析德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可见一斑。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德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努力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院校,使我国不仅能在科研创新上迈进国际舞台,还能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批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注释

① 2014年德国教育部统计年鉴,根据德国201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分类,可将德国高校分为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艺术院校以及行政管理院校四类,也便于下文的财政分析。德国教育部统计年鉴中的这种分类与网络搜索的分类结果略有差异。

参考文献

[1] Finanzen der Hochschulen, Bildung und Kultur[J].Statistisches Bundesamt, Wiesbaden 2016.

[2] Deutschland und Internationales, Statistisches Jahrbuch[J].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5.

[3]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Facts & Figures 2015/16[J].TUM,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Center.2016.

作者:刘艳枫 马静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论文 篇3:

我国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研究

摘 要:实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高等教育财政不均衡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本文从高等教育外溢性补偿的角度出发,设计适用于我国的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认为,实行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对平衡地区间高等教育财政水平的差距、引导和调动地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横向;外溢性补偿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间高等教育财政水平在总量和生均经费上都表现出不均衡的状态。现行的中央对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为主要途径,且专项转移支付大多用于一次性或临时应急性的教育项目,表现为随意性较大,造成了“穷者更穷,富者越富”的现象。另外,中央政府以基数法来确定财政转移支出的数量依据,虽然在调动地方高校积极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助推了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同时,高等教育本身的外溢性使高校毕业生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使后者既节省大量人才培养开支,又获取更多的综合效益。若生源流出地区得不到成本补偿,则这些地方的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在客观上会受到抑制。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外(德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经验[1]并据我国实际情况,初步建立能合理测度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的模式。

二、模式设计目标

设计出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应达到两个目标。其一,通过地区间财政的横向转移可以均衡地方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水平,使获得财政纵向转移的地区,因大学毕业生外流造成地方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外溢得到程度不同的补偿;其二,可有效规避地方政府获取的纵向财政转移经费因高等教育外溢性导致的资金效益下降现象,确保经过地方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后,地方政府不再担心因毕业生外流导致的投资收益下滑,使地方政府主动增大高等教育的投入。

三、模式设计思路

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的设计思路:在因素法的基础上,分别计算我国各地方政府需承担的生均预算经费的最低标准和实际的财政供给量,两者相比,若大于1,说明该地有能力进行横向转移资金支付,反之则不能。同时,对比各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净流入率,若为正值,表明该地区有义务为净流入率为负值的地区进行必要经费补偿。另外,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大于1且净流入率为正值的地区有义务给财政自给能力小于1且净流入率为负值的地区一定程度的外溢性补偿。模式建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测算各地最低标准生均经费调整系数(D)以及地方政府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差异调整系数(Y),它们分别表示各地区高等教育财政需求和当地政府的供给水平。最低标准生均经费的调整系数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对高等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相关,其中,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可用GRP与人均GDP(QGDP) 的比值来表示;地方对高等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可用地方普通高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值 (Ti) 比地方普通高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比值的平均值 (T) 表示。

计算公式为:D =■+■

经回归分析,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差异调整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选择三个参数:高校财政供养人口差异、高校工资差异、地区性差异。其中,高校财政供养人口系数(K) 由地方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Ni) 与地方普通高校生师比(Pi) 的乘积比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N) 与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P) 的乘积所得;高校工资差异系数(M) 由地方普通高校人均工资(Gi) 比上全国普通高校人均工资(G) 所得;地区差异系数(J) 由地方人均财力(Ci) 比全国人均财力(C) 所得。三者之和即为地方政府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差异调整系数。[2]

计算公式为:Y=K+M+J;K=■; M=■; J=■

第二,计算成本差异调整系数与最低标准生均经费调整系数的比值,若比值大于1,说明该地政府有能力提供资金用于外溢性补偿;比值小于1的,说明该地政府应得到补偿。同时,对比各省的大学毕业生净流入率,若为正值,说明此地区有义务对为负值的地区提供外溢性补偿。

第三,将上述两比值对比,即可知,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大于1且净流入率为正值的地区(A),以及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小于1且净流入率为负值的地区(B)。A类地区有义务且有能力为B类地区提供高等教育外溢性补偿。

第四,分类确定接受或付出财政横向转移支付资金的地区以及数额。参照德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不足0.9的B类地区可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中得到补偿,以达到0.9的水平;自给能力在0.9-1.00之间的地区可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中得到其中不足1.00部分的30%;财政自给能力在1.00-1.20之间的地区,财政上自求平衡;财政自给能力在1.20-1.50的地区,要从其超过1.20的部分中拿出70%的财力作为横向转移支付资金支付给财力不足的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在1.50以上的地区,则要将其超过1.50的部分全部用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

在实践中,应依据上述计算结果,每季度末按要求向应接受转移支付的高等教育财政困难的地区划拨转移资金, 年终汇总清算。 年末,中央政府与各地区计算确定下一年度地区高等教育财政平衡水平的数额。

四、模式的实际验证

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研究选取2009年为样本年。

第一,测算各地最低标准生均经费的调整系数(见表1) 以及现有财政能力下地方政府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差异调整系数 (见表2)。已知2009年全国人均GDP(QGDP)为25575.00元,全国地方普通高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比值的平均值 (T) 为2.19%,全国人均财政收入 (C) 为2165.27元,全国普通高校人均工资(G)为34053.00元,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N) 为1295248人,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 (P) 为17.27:1。

第二,计算各地区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即成本差异调整系数与最低标准生均经费调整系数的比值。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各地区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见表3。此外,2008年各省的大学毕业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情况见表4。

将上述两个比值相比较,选取出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大于1且净流入率为正值的地区(A),见表5;高等教育财政自给能力小于1且净流入率为负值的地区 (B),见表6。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北京、上海、浙江、云南、江苏和天津等6个地区为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资金的支付地区;广西、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以及江西等8个地区为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资金的接受地区。

经过上述分析,对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资金的拨付有以下建议:(1) 河南、河北、吉林、湖南、江西等5省可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中得到补偿,以达到0.9的能力水平;(2) 广西、黑龙江和湖北可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中得到其中不足1.00部分的30%;(3) 云南和江苏财政上自求平衡;(4) 浙江和天津要将其超过1.20的部分拿出70%用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5) 北京和上海要将其超过1.50的部分全部用于横向转移支付资金。

总之,基于外溢性补偿的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有利于均衡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财政水平。

五、结论

在高等教育投入上,全球主要有两种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与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3][4][5]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单一纵向的转移支付模式,即先由中央政府部门将各地区的财力集中起来,再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基数加发展的模式分配给各地区,以实现财力配置的均等。这种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导致地区间的不均衡不但没缩小,反而变相加剧。因此,进行地方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实际上就是将财政能力强的地区的收入转移到财政能力弱的地区,修正了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不能完全考虑各地财政需求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导致的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间外溢程度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对口援建就是一种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本文还认为,我国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式。首先,明确各地方高等教育财政需求,调整地区间高等教育财政差异,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其次,对高等教育外溢程度高的地区实施地方间的横向转移,由中央政府提取净流入率高的地方的经费用于补偿净流入率低的地区,通过横向的二次转移,弥补高等教育财政纵向转移不均情况。同时,定期考察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情况,及时调整受转移支付地区及经费额度。这样就提高了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缩减了地区间高等教育财政水平的差距,确保了各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平衡以及公平。

参考文献:

[1] Hans N.Amblivalence and the poliyics of knowledge: The struggle for change in German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2005,(49):23-30.

[2] 陈上仁,李兵.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7):59-63.

[3] Lawrence, Edward C. Financial Practice & Education[M]. Spring/Summerv 94,(4):90-99.

[4] S. Schwartzman. Brazil: Opportunity and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1999,(17):99-199.

[5] Karola Hahn. The Changing Zeitgeist of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Gats[J].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003,(7):20-28.

(责任编辑 陈志萍)

作者:王鹏 李明

上一篇:镇工作总结暨工作打算下一篇:年财政局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