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期刊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力提升备受关注。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理应大胆创新,积极提升期刊传播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论文 篇1:

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传播理念与媒介素养

摘要: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媒体行业应不断地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寻求改革与创新。新闻编辑作为媒体行业的主要工作者,直接影响着数字时代新闻媒体的发展,所以需要在新时代创新传播理念,提高媒介素养。基于此,本文就围绕数字时代新闻编辑的传播理念和媒介素养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时代;编辑;传播理念;媒介素养

数字时代,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媒体领域里,网络信息技术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广播、报纸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新概念和思想,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此大背景下,新闻编辑作为媒体行业中的重要工作者,对于新闻专题的策划、设计、呈现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新闻报道创作创新的灵魂。因此,新闻编辑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此,首先要看到自身角色的变化,其次需要了解自身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这样才能做好对新闻信息的把关和审核,在新媒体时代下发挥出自己特有的优势,做好新闻信息的传播工作。

(一)创新编辑传播理念

融媒体时代,作为编辑,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把融媒体理念融入到编辑工作中来,改变传统的传播理念。

对于创新传播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从自身定位来进行创新。传统的编辑主要是作为一个把关人,也就是对稿件的筛选、加工与整理,然后出版。而在数字时代,编辑要成为一个传播者,其工作目的是在对稿件筛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如何把新闻信息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出去。

二是创新传播形式。把单向传播改变为互动传播,更加重视受众的参与性,让其成为新闻信息中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这就需要编辑主动地去了解广大受众的思想观念和信息需求,然后针对不同的受众群对新闻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编辑包装和整理,放大传播效果,以提高传播质量。

三是重视传播效果,传统的媒体比较侧重于信息的出版,在数字时代,编辑需要注意传播的效果是否获得受众的肯定,是否符合受眾的需求,增加信息的内涵,提高信息的质量,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

(二)提高编辑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新闻编辑必须要了解媒介知识以及熟练使用媒介手段,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来发展自己。编辑作为媒介信息的传播者,面对各种繁杂信息,就必须要具有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

第一,提高政治素养,做好“把关人”。新闻编辑是新闻的第一“把关人”,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越来越快,“把关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将会使网络信息失范的现象更加严重。而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是检验新闻编辑媒介素养的更高标准。

第二,提高编辑综合能力。新闻编辑要充分认识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理念和融合能力,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对新闻信息表达形式的创新综合能力,包括技术层面与网络技术有关的操作能力,诸如对Photoshop等制图软件的熟练运用,这样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编辑的工作。

第三,高度的责任感。真实是新闻的核心,只有把真实的新闻事件展现给观众,人们才能对媒体信服。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生产内容、算法分发内容、社交平台传播内容的新模式,彻底重塑了传统时代内容生产、传播分发的流程。传播不再以真正的价值为基础,而是追求所谓的“流量为王”,追求情绪化对用户的捕捉。比如,“标题党”现象,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一味地追求点击率,做标题时往往对主要内容进行选择性放大或掩盖,甚至不惜作假。《新闻记者》每年都会评选出由媒体发布的“年度十大假新闻”,其中任何一条,在发布时都骗过了不少读者,让人不由得大呼上当。所以作为“把关人”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极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将真实性放在时效性之前。只有这样,才会守住新闻这块阵地,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作者:梁丽

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论文 篇2:

广东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及传播力提升

摘 要 近年来,期刊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力提升备受关注。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理应大胆创新,积极提升期刊传播力。文章基于访问期刊数据库、期刊门户网、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现状,并提出期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传播力的对策:加强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深入开展数字化工作;重视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与营运,实现“自媒体化”多元传播方式;整合全省期刊资源,创建区域刊群公共数字出版平台;加强编辑数字化新媒体应用能力,促进期刊传播力提升。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办刊;新媒体平台;传播力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联合20多家高校图书馆及相关单位,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Web下载率、被引量等21个定量评价指标评估,以及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定性评审确定的[1],刊载某学科(或专业)论文较多,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使用率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受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不仅是知识创新成果的传播载体,更是知识创新和产出的体现。广东省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广东的期刊出版事业也发展蓬勃,科技期刊承担着科技强省的特殊使命,人文社科期刊肩负着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巩固舆论阵地、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2017年广东省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期刊有近400种,是我国第五大期刊大省,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有63种[1],大多是80年代前创刊的“老牌”期刊,办刊历史悠久。近年期刊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力提升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2-5],中文核心期刊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理应大胆创新,积极提升期刊传播力。

本文以《产经评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球化学》《电镀与涂饰》《分析测试学报》等广东省63种中文核心期刊[1]为调查对象,采用访问期刊数据库、期刊门户网、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对期刊的出版现状展开调查。通过中国知网出版来源检索功能收集整理全省中文核心期刊的基本出版信息;调查各刊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网国内四大期刊数据库平台合作的情况;调查各刊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平台,以及采用微信公众号、期刊App等新兴数字化手段的情况等。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发展较好、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的办刊现状与数字化转型情况,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期刊数字化转型提升期刊传播力,并为其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促进全省期刊出版事业健康发展。

1 百家争鸣:广东中文核心期刊基本概况

1.1 学科分布较广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报道范围覆盖各大学科领域,其中医药卫生科技类期刊16种、社会科学类期刊12种、工程科技类期刊10种、基础科学类期刊9种、经济与管理科学类期刊7种、哲学与人文科学类期刊3种、农业科技类期刊3种、信息科技类期刊2种等,属科技类期刊的有38种,属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有25种。

1.2 主办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主办单位有高等院校、科研院、 行业/专业学会等,其中以高等院校为主,有28种、占比44.44%,行业/专业学会主办的有17种、占比26.98%,科研院所主办的有13种、占比20.63%。

1.3 创刊时间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36—2008年间,在2000年前创刊的有59种,其中1936年至20世纪70年代创刊的期刊有23种、80年代创刊的有29种、90年代创刊的有7种;2000年后创刊的有4种(《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电网技术》《公共行政评论》)。

1.4 出版周期以双月刊为主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中,双月刊有35种、占比55.55%,月刊有24种、占比38.10%,半月刊有4种、占比6.35%。

2 与时俱进:期刊数字化转型与集群化办刊现状

2.1 重视与大型数字化平台紧密合作

当前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网四大数字化平台推动着我国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这些大型数字化平台聚集了单个期刊无法比拟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促使期刊实现数字化传播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利益诉求[5]。积极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是当前期刊实现数字化传播首选的既简单又高效的途径。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均与国内不同大型数据库进行合作,其中除了2种期刊(《中国职业医学》《广东社会科学》)没有被超星期刊网收录外,其他61种期刊均被四大国内数据库收录、占比96.83%,实现了纸刊的数字出版。但近年来,数字化背景下读库的人越来越多,读刊的人越来越少,纸刊存在感下降,期刊出版单位主体性丧失。

2.2 网刊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门户网站是期刊自主宣传、内容管理和发布的渠道,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标配”。目前除《花城》《现代哲学》《证券市场导报》外,广东有60种中文核心期刊建有门户网站、占比95.24%,其中有23种期刊网站设有英文版(科技期刊2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3种),说明對国际交流比较重视,有意为收录进国际检索系统创造条件。引入数字采编系统,能方便期刊数字化管理,更大程度地吸纳稿源,为作者提供便捷服务,而且通过期刊论文开放获取可实现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目前有53种期刊开通了数字采编系统、占比84.13%。其中,玛格泰克采编系统应用最广,有19种期刊采用;其次是勤云、腾云采编系统,分别有11、8种期刊采用;其他商业采编系统还有西安知先、三才、仁和汇智、博思汇文等;《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5种期刊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数据采集、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编辑加工、内容发布全流程的数字化。仍有部分期刊虽构建了门户网站,但仅提供简单的在线投稿方式甚至还采用邮箱投稿形式;一些期刊网站仅提供目录或摘要浏览,而全文须购买或需权限才能浏览、下载,仅31种期刊网站免费提供全文开放获取(OA)服务。

2.3 微信公众平台、期刊App新媒体平台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有49种、占比73.02%,有41种期刊集中在2013—2017年注册开通,38种期刊微信公众号已通过机构认证。可见近几年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期刊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49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构建情况五花八门,主要服务包括信息推送、稿件查询、过刊全文浏览以及微店、广告、在线支付等,部分功能与期刊门户网站重合。其中,17种设有稿件查询功能,26种设有过刊全文浏览功能。一些期刊只简单地设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及时性,甚至还未设置菜单;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忽视了用户需求,未设置用户关注的服务功能,如稿件查询、过刊全文浏览等;绝大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号忽略了微信即时交流互动的功能,这致使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流于形式。期刊App的开发应用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只有“中华医学期刊”App和“镀涂学堂”App两款。期刊App可汇聚各种类型的网络受众,期刊可以借助App平台获取流量,进一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期刊新媒体平台不能仅止步于搭建,应充分发挥其传播交流的重要功能。

2.4 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采用有待重视与积极尝试

在采用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方面,DOI码是今后实现信息资源互链及共享的发展趋势之一,可凭DOI码抢先发布论文内容,为优先出版打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期刊的传播力。OSID码技术是首创的一种媒体融合新技术,以OSID码为媒介,期刊可得到丰富的媒体融合应用,实现轻量化转型。知网推出的“网络首发”可以更快地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但目前除了超过半数(48/63)期刊采用了文章DOI码外,不到半数(29/63)期刊实行知网网络首发,仅有《南方水产科学》采用了OSID码。可见,总体来看,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采用者寥寥。这些新型数字出版方法、技术需要时间检验,也需要出版单位予以重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尝试。

2.5 个别期刊实行集群办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5种期刊加盟中华医学期刊网(http://medjournals.cn/index.do)实行集群办刊。中华医学期刊网汇集187种医学期刊,是目前我国集群办刊的优秀典范,是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科协关于科技期刊做优、做大、做强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性期刊集约化出版平台,以最大程度团结国内优质医学期刊,提升中国医学期刊的生产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医学论文发表和发现平台,吸引我国学者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科技成果应用。通过提供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出版工具(期刊发布平台、期刊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App等数字产品),中华医学期刊网开创了“科学策划、协同采编,多重标引,多元发布,互动服务”的新型出版业态,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携手并进,有序发展”的期刊集群化新局面[6]。

3 锐意进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期刊传播力提升对策

广东绝大多数中文核心期刊出版单位均具有数字化办刊意识,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紧密,并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其他数字化形式,如构建期刊门户网站,采用数字采编系统,启用微信公众平台,个别期刊迈出探索期刊App等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一步。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出版单位简单追求数字化形式的转型,局限于工具性的简单应用,而未与提升传播力有效对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期刊应着眼以下方面提升期刊传播力。

3.1 加强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深入开展数字化工作

一直以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网等网络数据库平台为我国纸质期刊提供数字出版平台服务。目前网络数据库平台仍是期刊数字化传播的主要渠道,期刊若想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与成熟数字化平台合作,改变办刊发展理念,为数字化读者优先更新等,甚至可将数字化的学术期刊先于纸质期刊发表,实行网络首发,大大缩短论文刊发时间,既能保障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又能加速研究成果的傳播。以大型数据库平台为主导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工作正向纵深发展,广东期刊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数字化工作,多尝试其开发的不同数字出版综合技术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期刊的深度传播。

3.2 重视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与营运,实现“自媒体化”多元传播方式

目前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主要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期刊App建设等,多元的传播途径是提高期刊传播力、提升论文显示度、促进期刊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各平台既要重创建更要重运营,不能流于形式,须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数字化出版和传播工作,积极推动期刊“自媒体化”,如利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将论文加工成适合各种媒介发布的数字版本,通过平台网站、微信、App等新媒体进行精准推送、传播[7];加强OA服务,提高获取阅读资源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能够加快出版传播时效[8];开通RSS订阅、Email-Alert订阅等个性化服务,为读者用户提供较为有针对性的专项定制内容等。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必须加强基于传播力提升的平台建设、管护及有效利用[5]。

3.3 整合全省期刊资源,创建区域刊群公共数字出版平台

广东期刊集群化发展薄弱,目前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加入了中华医学会期刊群集群办刊,大多数期刊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仍是孤军办刊。中华医学会期刊群自主开发数字采编系统、移动终端系统等,并作为产品进行推广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期刊传播力得到有效提升[9]。该刊群掌握主动权,形成竞争优势,这值得广东期刊借鉴与学习。建议基于行业/专业或主管机构集群办刊,加盟或是创建期刊集群,互惠互利互促共赢,打造数字化、集约化、精品化的高水平期刊运营平台[9],可汇集全省期刊编辑和各学科的审稿专家,高效发现、编审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促使科研成果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及时、灵活的传播,有利于期刊传播力的提升。

3.4 加强编辑数字化新媒体应用能力,促进期刊传播力提升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及媒體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要促进期刊高水平创新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编辑新媒体素养,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数字化、社交化、移动化和互动化趋势,融入新兴媒体,革新多渠道传播。但目前相当部分的编辑对期刊数字出版、新媒体应用掌握不多,缺乏运用数字出版技术、新媒体提升出版和传播的能力[7]。期刊数字化建设需要既懂学科专业内容又懂计算机、新媒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适时提供相关培训,使编辑更好地应用数字化出版技术,更好地对数字化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可适时引进具备互联网思维、有创新意识、掌握微信等新媒体发展规律、擅长文案写作、美工设计、运营推广的复合型人才,为期刊数字化转型及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建龙,朱强,张俊娥,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陈晶晶.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及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7):137-141.

[3]王小琴.数字化大背景下科技期刊出版攻略[J].编辑学报,2018,30(S1):86-88.

[4]陈晓利.论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盈利模式创新[J].出版广角,2018(20):45-47.

[5]张志强.刍议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传播力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8(12):64-69.

[6]刘冰,姜永茂.奋力推进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9,31(2):119-123.

[7]黄浩海.福建省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3):51-55.

[8]付雅静,钱俊龙.数字出版时代提高科技期刊显示度途径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62-1266.

[9]安珍,周小潭,许炳.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9(2):102-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媒体融合下广东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调查及传播力提升研究”(2017A030303039)。

作者简介:崔建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期刊出版、农业传媒与传播。

通信作者:张辉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期刊出版、农业传媒与传播。

作者:崔建勋 张辉玲

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论文 篇3:

新时代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指基于黄河文化元素内涵,创作出数字化艺术作品,并借助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当前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亟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根据SMCR模型,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应增强信源传播力,实现精准传播;加强数字化艺术传播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炼形态化符号语言,注重数字化艺术转译;利用新技术通道,打造沉浸式体验。

关键词:黄河文化;数字化艺术;SMCR模型;精准传播;艺术转译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根源,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关于宣传、弘扬黄河文化强调:“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2]2020年不到一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黄河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不仅要传承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更要深挖黄河文化的新时代的内涵,弘扬新时代黄河文化精神。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背景,运用数字传播手段,以创新推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新的生命力。“讲好黄河文化,传播好黄河声音”成为新时代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学界对于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较少,探讨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化的再创造尚未深入。

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内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运用SMCR模型,确定其构成元素,并借此探讨其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数字化艺术传播

在传播学中,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以此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换的过程[3]。依据传播学对传播的界定,可以将艺术传播理解为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作品或艺术信息传达给受众的过程。显而易见,艺术传播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传播媒介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媒介推动艺术传播的历史”[4]。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再到如今的信息传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催生了数字化模式,也深刻影响着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

作为数字化艺术与艺术传播相结合的新领域,数字化艺术传播泛指新媒体背景下,以数字科技为介质,通过数字化传播平台所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数字化艺术传播是呈现多种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融合现象的统称[5],主要由数字化艺术作品、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传受关系等要素构成。其中,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可以依据媒介的功能分为两类:一是将艺术交流等活动作为目的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如移动终端、互联网平台、数字博物馆等;二是以媒介技术本身为创作内容的艺术作品,如一些虚实艺术、装置艺术、互动艺术等。

2.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

黄河文化是以黄河流域的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元素综合体[5]。从地域上来看,黄河的上、中、下游都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类型,如河套文化、先秦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从时间上来看,黄河文化涵盖了上至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直至今天的现代文化,并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最为发达;从文化属性上看,黄河文化包括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丝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等。黄河文化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包罗万象,呈现出连续性、根源性、正统性、包容性、创新性的特征[6]。总体而言,黄河文化是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开展各种与自然进行交互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拥有更丰富的内涵。

文化元素是指传统文化或文化遗产的基础构件和象征符号[7]。黄河文化元素是象征化、意象化和提炼化的符号,反映了黄河流域历代人的集体记忆和相近的情感,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在数字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泛指基于黄河文化元素内涵,创作出数字化艺术作品,并借助数字化艺术传播媒介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

使黄河文化在当代以一种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形式传播下去。这有利于高质量弘扬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引领文化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由“自塑”到“他塑”的跨越,助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在数字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以移动智能手机、门户网站和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共同构建了新的数字媒介环境,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介异军突起,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新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信息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8],使文化的存在形态不断向数字化转变。

近年来,一些旨在传播黄河文化的手机移动程序、影视艺术、电视综艺、动漫游戏等各种数字化艺术形式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代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并且为黄河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联合腾讯文旅推出首个河南非遗数字馆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9],其应用设置多个融合黄河文化元素的趣味线上互动体验板块,可使用户感受“科技+文化+艺术”带来的移动数字化非遗交互体验。“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以移动交互软件等为主的新兴艺术传播渠道为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新路径。

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涌现出一系列以黄河为主线的电影,电影节还特别策划了三部公益主题短片《你好吗》《一颗种子》和《云上致富路》[10],这三个发生于黄河岸边的故事分别对应“抗击新冠疫情”“黄河精神”“脱贫攻坚”三个主题,黄河文化元素贯穿始终。浙江卫视推出的人气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黄河篇》以黄河生态经济带沿线地区为依托,跑进黄河上中下游沿线重要城市。该节目将黄河文化元素与游戏、直播带货扶贫等相结合,以明星和综艺流量带动更多的人去了解黄河文化,展现黄河流域的重要地位,描绘黄河生态经济带城市文化之美[11]。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自身的特殊性、当下的快速发展、变革的新技术和新的社会形态等原因,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缺乏对目标受众的传播培育和分层,目标受众对黄河文化认知不足;黄河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但整体来说黄河文化资源较为分散,虽近年来已开展了保护、传承、展示等活动,但尚缺乏对相关图片、影像、非遗代表作品的系统的数字化整理;对黄河文化的特色缺乏足够认识,其数字化艺术传播发展不均衡;对黄河文化的经济、文化价值挖掘不够,

其数字化艺术设计及艺术产品的转化质量不高;

受众与文化元素间的信息交互力度不够,其交互、体验、反馈与二次自主传播的参与性较弱,无法形成完整的传播链条。

三、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构成要素

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本质上是信息传播,在这里我们引入美国传播学家贝罗的SMCR 模型来分析其构成要素。该模型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理论,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构成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信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12],这对理解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构成元素和探讨黄河文化信息傳播策略有很大帮助。

1.信源——信息传播者

在黄河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源即信息传播者,其包括黄河文化的相关保护部门、各地文化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普通大众。根据SMCR模型,从信源的传播技术上看,新时代黄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必定要与科技相融合,数字化的采集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从信源的态度上看,信息传播者能否主动、自觉、充分了解自己的传播内容、传播目的和传播对象,是黄河文化传播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从信源的知识和文化上看,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的文化程度对黄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影响很大;从社会系统上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影响黄河文化传播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提高传播者的传播意识,强化传播效果。

2.信息——传播内容

在SMCR模型中,信息作为传播的客体主要包括内容、符号和处理。在黄河文化元素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者需要将其“编码”,将黄河文化的内容、结构与成分予以艺术化呈现。信息传播者可根据不同的文化载体,如语言、图像、视频、音乐等,呈现出黄河文化元素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更加具象化的形态激发接收者的共情效应,促使其理解黄河文化的内在价值。当然,信息传播者对内容、符号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3.信道——传播渠道

信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通道,主要指文化传播的技术通道与表现形式。早期黄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因时间、地点、空间、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新时代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则可打破这些制约,通过数字媒体,打通受众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通道,从而使黄河文化得到全方位的有效传播。

4.受传者——信息接收者

受传者是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受传者的传播技术、态度及其黄河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文化与社会背景等,对其接收黄河文化信息并做出相应反馈具有重要影响[13]。而且,受传者除被动获取信息外,还可对信息进行反馈和再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会受损,也可能会被再次“编码”,原来的受传者就会变为新的信源,原来的信源则会变为新的受传者,实现信息交互。所以,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应注重大众对于信息的感受程度,加强与大众的互动联系,激发其主动吸收和传播黄河文化。

四、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根据贝罗的SMCR模型,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信源传播力,实现精准传播

新时代数字化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及时性、兼容性和延展性等特点,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更加紧密地相连,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传统关系由过去的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交互传输,传播模式也由“中心化”的传播转变为“去中心化”的传播,受传者的社会传播力量正在不断加强。

其一,增强传播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者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传播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者中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有热爱传统文化并具备一定传统技艺的艺术家,如书法家、国画画家、设计师、戏剧大师等。他们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使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在视觉图像上得以完美呈现,应增强其传播黄河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在当下社会语境中进行现代化传播的能力。

其二,对受传者进行精准传播。在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中,应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充分了解受众,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细分,以进行精准定位和传播,并结合互联网的多维传播特性,激发受众主动进行再次传播,从而更加广泛和有效地进行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

2.加强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传播者“把关人”的重要作用。在大众文化的制作与传播中,传播者有权决定让受众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有权决定制作什么,不制作什么;有权对信息资源进行取舍[14]。在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需要对以数字化艺术形式呈现的作品能否展现出黄河文化元素的视觉符号精髓,是否表达出其代表的丰厚文化意蕴进行审核和把关,从而决定其能否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入公众视野。例如,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主要传播者,单霁翔正是坚守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开发出了故宫的数字化展览、VR体验、网络游戏等数字化艺术产品,促使故宫文化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喜欢的传统文化大IP。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需要这样优秀的传播者,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强化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力。

另一方面,应建立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推动黄河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就是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将有关黄河文化的历史、造型、艺术等各项元素以数据形式储存起来并展示在网络“博物馆”中。数据库具有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讯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优势,可以使大众不受时空限制进行浏览,还可以自由表达意见、有效互动。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的构建,一是可通过二维、三维扫描技术将平面类、立体类艺术作品采集保存为数字化信息,二是可使用图形处理软件、3D技术修复和完善有所破损的文化遗产,三是可通过数字动画、影像、数字化衍生产品等方式推进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的建设。与此同时,各个相关机构应协同合作,建立起包括文物资源、非遗文化、古都文化、红色文化等要素的黄河文化元素数据库,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真正实现“让黄河文化资源活起来”的目标。

3.提炼形态化符号语言,注重数字化艺术转译

其一,应提炼黄河文化元素的形态化符号语言。为加强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力,应筛选出具有典型性、传播热度高的元素符号,并对筛选出来的黄河文化元素符号进行再创造;结合不同的数字媒体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提炼出现代化的形态化符号语言,即通过艺术设计等创新手段将内在的、抽象的信息融于数字化艺术作品之中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全过程。

其二,应针对黄河文化元素内容进行数字化艺术转译设计。应基于符号学的认知,通过对不同类型黄河文化元素符号蕴含的主题文化准确地解析、转译、再设计,建立传统文化与数字信息的联结关系,探索黄河文化元素图文资源数字化表达、传播的更多可能性。其包括有目的地对黄河文化元素视觉符号的提取、加工,对用户交互行为的解码、编码,以及对黄河文化元素精神和情感的挖掘、演绎。

其三,应将原型叙事与交互叙事手法有机结合起来。原型叙事手法是在对黄河文化元素原型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文化题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应用,营造出具有浓郁的黄河文化元素氛圍的原型情境。这对于加强数字化艺术作品的文化感染力和激发大众对黄河文化热爱的情感共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交互叙事手法是以互动推动叙事发展的一种叙事手法,其充分强调了在“去中心化”的传播变革中普通大众的关键性作用,并在人机的互动反馈中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使其产生沉浸式的使用体验,从而找到感同身受的超强的代入感,增强其对黄河文化传承的认同感。

4.利用新技术通道,打造沉浸式体验

其一,利用新技术,实现情景交互。AR、VR、MR、3D 扫描与重建、动作捕捉等新技术为情景交互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可以将其运用到黄河文化元素数字化艺术的传播中,以此来重新发掘、整合传统文化,促使新颖、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的产生。

其二,注重碎片化语境,实现信息快速获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受众对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束缚的传播诉求,其以便捷高效的传播优势在获得受众更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信息以碎片化方式进行传播和流动。因此,应充分利用受众的碎片化时间,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使受众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五、结语

文化的传承发展是要经过媒介传播来实现的,如果失去传播的空间,其只能默默无声地消亡,带来群体的文化失忆症。当今时代,艺术与数字的“联姻”越来越紧密,传统文化可借助新媒介(如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对人们生活进行全方位、深入渗透,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传播好黄河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新时代,黄河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11):5.

[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资源导刊,2020(1):6.

[3]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06.

[4] 曾繁仁.文艺美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9.

[5] 胡巾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特性[J].新媒体研究,2019(5):115.

[6] 侯宗辉.甘肃黄河文化传承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甘肃政协,2021(1):52.

[7] 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21(A04).

[8] 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

[9] “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非遗数字馆上线[EB/OL].(2020-12-23)[2021-04-13].http:∥www.rmzxb.com.cn/c/2020-12-23/2744233.shtml.

[10]莫韶华.取材取景河南,徐帆、姚晨和赵薇监制三部公益主题短片点亮电影节[EB/OL].(2020-09-23)[2021-04-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655268111204445& wfr=spider&for=pc.

[11]跑男团花式打卡黄河地标,《奔跑吧·黄河篇》官宣定档[EB/OL].(2020-11-23) [2021-04-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167963700563124&wfr=spider&for=pc.

[12]郑燕林,马诗婧,刘爽. SMCR模式视角下MOOC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 2014(10):36.

[13]柴昊,赵跃.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策略研究:基于SMCR模型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41.

[14]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

[收稿日期]2021-04-26

[基金项目]

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0BSJJ090);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ZZJH-145);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 (212400410284)

[作者简介]张博文(1990—),女,河南省开封市人,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设计;孟晓辉(1982—),女,河南省濮阳市人,开封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新媒体。

作者:张博文 孟晓辉

上一篇:一份商业计划书下一篇:音乐欣赏教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