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有线电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一个有着9000多萬户、上10亿受众的数字电视市场等待开发,而且政府部门还制定了数宇电视转换时间表以大力推动,然而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投资商似乎却无动于衷。文章从数字电视核心竞争力出发,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分析了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数宇电视运营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字电视有线电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字电视有线电视论文 篇1:

浅析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技术维护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已基本完成了由单向网相双向网络增值业务的转变,给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但是在长期使用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过程中,一些故障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对故障进行检修与维护,从而保障其正常使用,已成为当下技术维修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技术维护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维护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应用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其在电视广播中的应用,直接改变了传统的电视广播形式,促使了当下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形成。与传统电视广播形式相比,其内容更为丰富,并且网络更新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宣传效果,对我国电视广播行业的發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使用的过程中一些故障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因此想要保证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正常使用,相关的技术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概述

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主要运用了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将传输过程中的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处理完毕后以有线网络为主要载体进行信号的传播,最后以机顶盒为接收工具,对收集到的电视信号进行解码,从而转换成电视信号。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是当下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工具,同时也是众多信息载体中最为便捷的一种,是我国逐渐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因其可以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技术维护

(一)检查维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有线电视、数字电视进行检修与维护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维修人员具有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对其整体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一些容易引发故障的部分要给与高度重视,避免存在隐患问题,对于已经存在的故障,要耐心寻找其发生原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例如由于信号线不合格引发没有信号等情况,那么维修人员要及时对不合格的信号线进行更换,值得注意的是,在信号线选择时,必须要选择合格、耐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信号线,避免出现欺瞒客户现象的出现。如果在观看节目过程中,因使用了不合格的分支分配器或各种线缆缠绕的情况导致节目类型较少,那么维修人员维修时就要注意选择合格的分支分配器和保证机顶盒连接线的直观性,尽量采取单一的线路来与机顶盒进行连接。由于梳理缠绕线缆的方式可以暂时的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但是经过一定时间后,这种故障还会反复出现,降低了人们对维修人员的信任度,因此这也是维修过程中不采取此种维修方式的关键原因。另外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还要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及对人们的高度责任感,做到诚实、诚信维修,尽量满足用户需求。

(二)常见故障的技术维护

(1)搜索出的频道不全面

电视机最常发生的故障之一就是搜索出的频道不够全面,因此针对此类故障,维修人员一般通过以下流程来进行故障排除与维修:第一,更换一台各方面性能正常的机顶盒,将其与电视机进行连接并搜索,观察搜索频道的状况。如果搜索出来的频道正常,那么可以确定是机顶盒的高频头出现故障。如果在更换机顶盒后仍然出现同样故障,就要对用户家中的连线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接线不合理或连线接头松动等情况;第二,要检查用户分支分配器的使用情况,看是否存在接头缠绕等情况。由于不合格的分支分配器以及采用接头缠绕对接等情况都会导致阻抗不匹配,这也是数字电视搜索频道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利用上述检查,维修人员可以轻松找出故障发生的直接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2)电视机画面呈黑白色或无图像

用户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电视机画面忽然变成了黑白色或者忽然出现无图像显示的情况。由于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所以维修人员就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在检修时,维修人员要对机顶盒和电视机的音视频连接线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接口脱落等情况。同时,检查机顶盒的信号输出接口是否与电视机的输入接口对应连接,并检查电视机的工作方式是否成功设置到视频输入模式、以及电视机的基本设置,将电视机的制式进行调整,使其处于自动或PAL制。在故障确定后,采取准确并有针对性的检修,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

(3)数字电视出现马赛克情况

电视机忽然出现马赛克情况也属于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来讲,出现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机顶盒的信号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线缆连接问题或者分配器、分配网络电缆接头问题。因此维修人员要对电视信号接收情况进行检查,并查看用户电缆接头,看其是否存在氧化、接触不良以及接线不合理等情况,从而完成故障排除。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目前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娱乐的重要工具,为了提高人们的观看质量,使其具有的信息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相关技术维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维修技术,并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田野.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技术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2015(19):213-214.

[2]邵雨良.浅议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技术维护[J].中国新通信,2017,19(21):56.

[3]汪文松.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技术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2018(07):245-246.

作者:翟伟

数字电视有线电视论文 篇2:

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数字电视运营

[摘 要]一个有着9000多萬户、上10亿受众的数字电视市场等待开发,而且政府部门还制定了数宇电视转换时间表以大力推动,然而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投资商似乎却无动于衷。文章从数字电视核心竞争力出发,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分析了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数宇电视运营策略。

[关键词]数字电视产业;价值链;按心竞争力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许彦淳

数字电视有线电视论文 篇3:

文化共享工程正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文化共享工程是面向农民群众的最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手段送到农村,送到基层,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好,开拓方便快捷的渠道送达人民群众的面前,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相当艰巨的工程。文化共享工程是面向农民群众的最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手段送到农村,送到基层,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的目标。前不久,文化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了《2007-2010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可以说,文化共享工程正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为此,我们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有关问题专访了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

老百姓可以多渠道享受文化资源

《中国报道》:大家对文化共享工程还不是很熟悉。周部长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文化共享工程是什么样的工程?大家还很关心政府为什么要建设这么一个工程,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预期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周和平:文化共享工程是利用先进技术提供文化服务的工程。这个工程由文化部和财政部2002年4月启动,到现在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了。具体讲,这个工程是对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就是通过互联网、通过卫星、通过数字电视、通过移动硬盘、移动光盘来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启动这个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通过这个工程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从而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报道》:请问周部长,您说的文化资源具体有哪些来源?

周和平:这些资源来源于各大图书馆、博物馆、表演艺术团体,包括一些电视台,以及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的专业数据库,根据各地的需求,特别是农村的需求,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这些资源都是解决了版权问题,可以在共享工程使用的公共文化资源。

《中国报道》:您能不能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人民群众通过哪些渠道可以享受到这个工程提供的服务呢?

周和平:一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也有共享工程的网站;还可以通过卫星,在边远地区、网络条件不太发达的地区是通过卫星传输的,现在这个卫星基本上是通过中央教育台的卫星传输频道向基层传输,这就需要在基层有一个接收天线,同时有一个接收器,通过这种方式为基层提供服务;同时,各地还创造了很多新的模式,比如通过IPTV模式,也就是利用宽带的网络电视,群众可以通过机顶盒加电视机就可以看了,可以把电视机作为计算机的终端来使用,群众就靠一个电视机的遥控器就可以使用这些资源,是非常方便的。

有的地方搞了数字电视。据了解,我们国家已经有25个城市开始推行数字电视,在进行数字电视转换的地方就通过数字电视这个平台进行播出。有的地方还通过有线电视,因为电视是播出性的,在有线电视播出的时候可以从中挑选优质的资源播送这些节目。有的地方网络条件不太具备,我们就通过移动硬盘或者光盘。有的地方还把这些资源打印成材料,向群众发放,通过这种形式向基层提供服务。

总之,各地都是根据群众的需求传送和播送这样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资源内容包括的面很广,比如农业科技信息,现在已经有了3000多部多媒体的农业科教片,教农民如何科学地种植、养殖、加工;还有法律常识、保健常识,这些内容也是很受农民欢迎的;还有文化方面的信息,已经整合了600多部电影、2000多部戏曲、几十万册的图书;另外还有一些专题的知识讲座等等。资源总量现在已经到了6万多小时。这些资源量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中国报道》:我感觉文化共享工程里面的信息已经很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呢?是不是一个向上的增长过程呢?

周和平:是的,我们首先对资源的建设做了整体的规划。就是按照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按照基层群众的基本需求进行这些资源的加工。首先确定这个方向,然后着力处理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能够上网的一定要解决好版权。再一个就是资源内容的采集,根据总的大纲的要求采集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长期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源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可以补充互联网上的优质文化资源,也可以通过基层各个文化部门,图书馆、文化站、基层点等各种设施提供信息资源服務。可以说从整个平台搭建和基层建设上它是一种长期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的工程。

《中国报道》:共享工程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么样的?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周和平:这个工程是依托于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各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实施的,除了在文化部建立一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以外,往下就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室进行。国家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到省里就叫某某省的分中心,到地、市这一级叫某某市的支中心,到市这一级依托于县图书馆就叫某某县的支中心,乡镇以下的就都叫做基层服务点。

文化信息工程建设使图书馆面貌得到大大改善,建立的电子阅览室,都是按照国家要求的配置标准采购的;建立了机房,机房中有存储设备、服务器、光盘刻录等全套的设备。还有就是所有的服务窗口,比如说外借、采编等这些业务管理部门也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这就从一个传统的、落后的、只是借还书的图书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读者人数日渐增长。

《中国报道》:从统计数据上能发映出文化共享工程实施后带来的变化吗?

周和平:原来的统计都是传统的模式,现在上了计算机管理就由计算机统一统计了,人数增长是明显的。这个叫图书馆流量统计。以前主要是书的借还和阅览,而现在增加了通过网络、电子阅览室进行阅览的。应该说共享工程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非常好的机遇,使图书馆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

工程建设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中国报道》:文化共享工程对农村文化建设将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农民在工程建设中能得到哪些实惠和好处?

周和平:我到山东走过很多地方。我觉得这个工程一个是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这个工程有电影、地方戏等很多文化艺术方面的资源。在山东这个工程搞得很好,已经普及到村这一级,有的村是一个点,有的是两个点,有的还配置了广场,比如放电影,天天可以放,

有的时候一天放几部电影。像山东的地方戏,如山东的莱芜梆子、吕剧、柳琴等这些演出,非常受观众欢迎。大家觉得通过共享工程可以享受到这么多的东西非常高兴。

这些资源中有大量的农业实用信息,通过网络可以看到种田的知识、养殖业的知识包括加工业的一些知识,因为他们在实践中也碰到了比如植物的病虫害、家禽病害的防治等。山东农民也谈到这项工程在促进农业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农民通过看科教片就提高了产量和收入,这点是非常实在的。再比如农民打官司、咨询法律问题、农民权益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网上的法律知识解决,都很受大家的欢迎。

就总体目标来讲,这个工程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服务项目。按照中央的要求,到20lO年的时候全国也都会像山东一样实现全面覆盖。按照规划,从现在开始,2007、2008、2009年每年完成30%的县级支中心建设,乡镇和村基层点建设同步推进,到2010年扫尾,到20lO年的时候要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城乡全覆盖,也就是“村村通”。为此,中央财政最近决定要下拨将近25亿元来开展这项工程,加上各级政府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这项工程的各项措施也会逐步得到落实。

《中国报道》:9月17日,文化部举办了文化共享工程签约会,在签约会上签订的《2007—2010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责任书》,对各地政府的相关责任进行了哪些约定?对于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和平:刚才咱们也谈到了一个总体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所以我们就采用签约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的责任。作为文化部,我首先说一下我们自己的责任,一是组织协调各地政府开展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建设;二就是负责落实钱,特别是落实中央支持中西部建设共享工程的专项资金;三是制定技术标准,网络建设、资源建设等标准;四是会同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对中央投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是督促验收各地的建设情况,并对共享工程建设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表彰。

对地方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责任要求,一是在2010年以前按照中央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县、乡、村三级基础网络建设,实现基层全覆盖;二是负责落实本地区承担的资金。因为我们是分级管理,除了中央拿25个亿,地方也有配套资金,这由地方政府负责落实;三是根据规划建设基层服务点,达到建设的标准;四是搞好服务,使这些已经建成的点能够很好地为群众服务;五是加强对工程的管理、资金的管理、服务网络的管理等等。签订这么一个文本,责任明确了就比较好去评判、督促、验收,能够确保这个工程按期完成。

《中国报道》:现在农村各种“工程”很多,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加上文化共享工程,会不会产生重复建设?如何实现有关资源的共享?能否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周和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从现在网络的发展来看,中央对于基层、对于农村的文化共享工作非常重视,很多部门的工作都在向农村延伸。各部门重视的一个好处就是都开始向农村投入,资源向农村倾斜,但是容易出现重复建设,而且资源的建设是要花钱的。所以我们首先在部这一级有一个协调机制,将按照各自的分工,确定共同的主攻方向,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从文化系统来讲,我们文化部的资源建设和各地的资源建设有一个通盘的规划,文化部建的资源省里就不建了,山东建的资源河北就不建了,为此,在这个共享工程网站上也开设了一个查重目录的项目,而且各地资源建设要首先报一个目录,以避免重复。这样可以使国家有限的经费花到刀刃上,花到群众急需的资源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

《中国报道》:文化共享工程已经实施5年,这5年来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多少人受益?

周和平:一是网络的发展比较快。从网络的情况来看,每个省都建立了分中心,一批地(市、县)也都建了分中心,到基层县、乡两级,特别是农村这一级,现在我们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共建基层点达到35万多个。二是资源得到不断丰富,已经达到65个TB(1TB相当于近1000个小时),所以65个TB是6.5万个小时,其中国家中心建了13TB,地方中心建了52TB。三是传输方式不断拓展。原来我们设想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移动硬盘、光盘等方式,而最近几年各地有很多创新,一个创新就是利用IPTV模式,所谓IP是计算机宽带网络,所谓TV是电视,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宽带网络传输信息资源,终端利用电视机加一个机顶盒接收。这个模式在一些省推广以来,由于操作比较便捷,图像清晰,效果很好。再一个就是数字电视模式。数字电视已经有25个城市1267万户在搞数字電视整体转换,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播出,信息量很大,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还有一种模式是通过有线电视模式进行播出。四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像上海,共享工程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城市的宽带网传输这些资源,为基层服务,效果也是比较好的。随着我们国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还会创造出很多新的模式。

《中国报道》:目前,有些地市州图书馆已开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但由于设备资金有限,各县市图书馆仅能在本地图书馆接收观看文化信息,真正亟需要这些电影、戏曲、农业知识的广大农民却不能观看到和利用这些知识,而且总体感觉科普知识等方面的资源陈旧。影视资料及其他视频资料也太老,农业基础知识等较为陈旧,缺乏科学性等,总体感觉共享工程资源广而不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周和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基层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像新疆这样的地方以及西部其它地区,我们规划一个县级的支中心资金是68万,中央财政要直接拿其中80%的钱,也就是说一个县可以得到54万多的支持。乡镇一级我们的规划是3万块钱,而像西部地区可以得到80%的支持,也就是2.4万块钱,到村这一级也可以得到五六千块钱的支持。全国对西部地区国家财政可以支持80%。中部地区按照规划,中央财政是支持50%。随着资金不断到位,我觉得硬件设施会有重大的改变。

资源建设内容的丰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会不断地征求基层的意见,使这些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我们还鼓励各地建立一些地方特色资源。同时,共享工程通过网络的开展,可以逐步地开发出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就可以在网上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当然,这也是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中国报道》:您刚才所说的中央财政的这些钱,到基层大概是什么时候?

周和平:应该说是陆续到位,今年

的资金很快就要到位了,今后每年都会有资金的支持。 《中国报道》:共享工程有近万个站点,那建一个基层站点要花多少钱? 周和平:如果是一个计算机终端配上卫星的接收设备,那要花1.5万到2万元:如果只是用1PTV的模式,几千块钱就可以了,买一个大屏幕的电视,几百块的机顶盒就可以解决问题。这要看各地的模式而定。如果是卫星接收的话,那花钱要多一点。

《中国报道》:在資源建设方面,尤其是娱乐方面,像电影、戏剧、各种地方戏剧等相对贫乏,如果牵涉版权因素,像这等惠民工程,国家是否应该解决?

周和平:至于版权问题,我们是在国家现行的版权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解决,当然也鼓励著作权人向文化共享工程捐赠版权。我们这个工程开展以来,很多知名的学者、科学家也都争相向我们捐赠版权。像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演出,原则上应该无偿为共享工程提供服务,由共享工程使用,这样能够不断地把资源丰富起来。

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会不断提高

《中国报道》:目前文化信息传播已经采用了很多传统手段。为什么还要增加如此多的投入?使用高技术手段是否能适应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需求?

周和平:应该说共享工程确实是利用现代技术服务的工程,它的优点就是比较便捷地提供服务,传输的资源量大。这些资源也都能体现时代的特色。中国这么大,用这个工程就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使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作为一项现代技术工程,我们追求的是在使用端越简单越好。如果能够用电视机来看就更方便了。电视机的操作是简单的,中国80%、90%的家庭可能都有电视机了。我们也要逐步地使这个工程大众化,在操作层面上、操作界面上越简洁越好。

《中国报道》:在这个工程中,传播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互联网。文化部准备如何更好地使用好这个渠道?

周和平:我首先要说一下,这个共享工程是基于互联网来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的优点一是传输速度快,再一个它的传输资源量大。和电视还不太一样,电视是播出式的,播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而互联网则是有很多资源库的支持,想看什么点什么,可以实现双向的和个性化的服务。我们这个工程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所以也就有了这个优点。

利用这个工程的平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国家投入4亿。在数字图书馆工程建成之后,大量的解决完版权的资源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提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大家知道,就图书馆的发展而言,纸质的图书阅览之后又拓展了计算机的阅览,这个工程也支持了很多计算机上的阅览方式,就使很多公民可以不到图书馆就可以享受图书馆的资源。除了看书之外,图书馆将来还会提供一些参考咨询等专项的课题服务,开展双向的服务。

另外,各级文化部门还有一批文艺表演团体,这些表演团体每年都会生产出不少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精品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进行展示,大家可以借助这个工程看戏、看表演。

再一个方面,就是各级文化部门还有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其中有很多的藏品,过去没有网络的时候你只能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去看,现在有了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你可以随时了解他们藏品的有关情况。另外,文化部还通过和其他领域的共建,形成了一批农业、科技、法律、卫生、保健常识等其他方面的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供服务。这个共享工程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的、利用现代技术服务的公益性工程,所以随着它的资源量的不断扩大,这个工程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中国报道》:文化共享工程目前发展很好,但是全国从事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图书馆技术部的兼职人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更没有专门的人员、专门的经费,这必然造成管理和服务上的欠缺。国家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要在全国建立一支专门的队伍?如何建立?

周和平:共享工程的建设是依托于各级公共图书馆进行的,我们不再另外设机构,所以搞好共享工程的服务就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责。过去不大熟悉的图书馆员都要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很好地提供服务。我们各级中心都是建在各级公共图书馆,所以各级公共图书馆已经陆续配备了专业人员。我们将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图书馆就是为公民服务的,是公民的终身学校,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公民增加了一个受教育的手段。实际上这个工程对图书馆也是一次革命,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机遇。

《中国报道》:城市居民应该如何使用共享资源呢?

周和平: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享受共享资源,特别是开通数字电视的地方,可以借助于电视机来共享这些资源。现在一些城市的社区、街道的文化站,一般都能够接收共享工程的资源。

《中国报道》:我国的农村地区。网络、电脑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一下子就给他们用上了卫星装置这样的高科技,他们能有效利用吗?

周和平:我们有一个共建共享的机制。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大篷车、全国妇联的美德在农家等活动都是结合起来进行的,这些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是一个花钱少、见效快,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思路。

《中国报道》:最后想请周部长谈谈文化共享工程在文化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

周和平:中央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非常重视,今年8月27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特别是对于共享工程提了原则性的要求,这个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是一个新型的服务手段,又能够提供丰富的、优秀的内容,所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对农村来讲,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城市而言,在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市民方面都会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中国报道》:非常感谢周部长回答了我们提出的这么多问题,通过周部长的介绍,我们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也相信这项工程会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丛 桦

上一篇: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精选2篇)下一篇:小学师德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