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电视数字电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节目娱乐化模式下高清电视业务营销探索

摘要:数字电视技术的成熟并且已经成为我国高清电视行业的产业技术升级方向,2003年我国就制定了具体高清电视数字化时间表,开始大力推广高清数字电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各地相继完成了模拟有线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完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支撑平台,高清电视也开始全面走向市场,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回顾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用无线设备将电视节目发射到用户家庭中的电视机接收机,到后来的有线电视系统通过光缆、电缆等有线传输介质将电视节目传输到用户家庭电视机,到现在的整个电视信号传输系统数字化整体转换与升级;另一方面,从我们家庭中的接收终端看,从一开始的黑白电视接收机到彩色电视接收机再到背投、投影、液晶电视接收机发展到现在3D电视接收机,我们不难发现广播电视产业的历次产业升级和终端电视接收机生产、制造、研发产业均向着屏幕更大、图像更清晰、质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满足用户的收视体验。电视是一种技术,更是一个家庭娱乐终端。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的市场化营销,是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满足用户娱乐化需求作为切入点,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高清电视节目产品、围绕娱乐性高清电视业务打造系列的资源整合、媒介合作、服务、定价策略等营销体系,实现有线数字电视高清业务的快速发展。 本文利用媒介消费理论、消费行为学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服务产品的7Ps理论和关系营销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营销实例,分析了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产品的类型及营销现状,讨论了建立以用户娱乐生活需求下电视节目为核心产品的高清数字电视营销体系,架构了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的推广营销体系,并提出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清电视;娱乐电视节目;市场营销;数字电视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 本论文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媒介消费理论

2.3 服务营销的7Ps

2.3.1 产品要素

2.3.2 价格和其他的服务成本

2.3.3 渠道和时间

2.3.4 促销和教育

2.3.5 服务环境

2.3.6 过程

2.3.7 人员

2.4 关系营销理论

2.5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2.5.1 消费者行为定义

2.5.2 研究方法

2.6 产业价值链的理论

2.6.1 产业链理论

2.6.2 价值链理论

2.6.3 产业价值链理论

第3章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类型及营销现状分析

3.1 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的定义

3.2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的类型

3.2.1 高清电视节目频道

3.2.2 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

3.2.3 高清电视机

3.3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现状分析

3.3.1 较高的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价格对市场发展形成阻碍

3.3.2 高清频道处于导入期,消费者对高清电视节目概念认知度很低

3.3.3 目前高清频道的节目内容不能让消费者满意

3.4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营销现状

3.4.1 政府主导免费发放的推广模式

3.4.2 以旧换新的换购模式

3.4.3 合作组合捆绑销售模式

第4章 娱乐化模式下的电视节目与高清电视业务核心产品分析

4.1 什么是娱乐性高清电视节目

4.2 为什么会出现娱乐性高清电视节目

4.3 电视娱乐化的必然趋势

4.3.1 电视的家庭特色影响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4.3.2 电视声画结合的媒介特点决定了娱乐化的可能性

4.3.3 电视的生存环境要求电视向娱乐化发展

4.3.4 丰富的画面语言是娱乐性最佳的表现语言

4.4 娱乐性高清电视节目受众心理分析

4.4.1 "铁杆"收视群体心理分析

4.4.2 以消遣为目的收视群体心理分析

第5章 娱乐化模式下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的营销体系建立

5.1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营销流程的建立

5.2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营销体系构成

5.2.1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营销体系框架

5.2.2 高清数字电视核心产品

5.2.3 附加服务

5.2.4 定价策略和用户成本

5.2.5 促销和沟通

第6章 "让刘谦的那一枚硬币无所遁形"营销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

6.2 案例策划目的

6.3 案例选题策划

6.4 案例执行

6.5 案例效果及评价

第7章 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营销体系实施策略

7.1 加快推进娱乐性高清电视节目内容的制作

7.2 统一高清机顶盒技术标准配合产业发展

7.3 促进高清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

7.4 技术、营销、策划等全方位人员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第8章 结论

8.1 本论文的总结

8.2 本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音乐表演心理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五四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