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提 要]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主要从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来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从激发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来制定,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主体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宏彪(1979—),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税收理论与实践。(江西抚州 344000)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一类专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如何依据创新驱动型国家战略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来制定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这类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的核心问题。当前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什么样的差异,怎样构建创新创业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工商管理類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十个专业。其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也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培养目标从专业需要的基本素质、需具备的知识及能力、培养人才的目标等三个方面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多共同共通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本素质。大部分专业要求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少数几个专业虽然没这样进行描述但也规定了需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2.知识及能力。要求掌握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及实践与沟通能力;3.培养目标。要培养相应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当然,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从知识及能力方面来体现,除需具备共同的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还需掌握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现了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差异化。

(二)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主要从专业毕业生需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来提出要求。

1.共同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差异化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是以职业为导向。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思维模式上提出新见解、新思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或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社会价值的行为,其涵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类创新。从层次上划分,创新包括基础性创新、支撑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三个层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基本都聚焦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而这些创新都属于应用性创新。创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实践活动,是创新主体通过创新手段作用于创新客体而获得某方面绩效的创造性活动。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目的和创新能力,掌握为完成创新任务,达到创新目标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创业是不局限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创业包括创业者、商业机会、技术、资源、组织和产品服务等要素,其中机会、团队和资源为创业关健要素。因此,创业的过程可划分为机会识别、创办新企业、新创企业成长管理等三个阶段。所以,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对培养对象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既不单纯等同于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也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它需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学生专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注重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对自我以及人生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事业心与创新精神,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创新创业行为。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

依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要求中除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外,还需获取以下知识与能力。

1.掌握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创业法律法规、创意与创新思维、新产品开发等创新创业基础知识;2.掌握商业计划书编写、项目策划与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融资决策、创业团队、股权设计等创新创业基本技能。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差异

从对现有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可以看出其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很少提及,也没有相应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着重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目标与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制定目标的定位不同

因人才培养定位不同,一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重于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该专业服务的具体行业岗位以及大学生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前提条件来制定适应社会一般素质需求及专业对口岗位特殊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着重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所需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其实质还是对人基本素质的培养。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侧重点不一样,所以现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对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有提及但不明显,不能达到创新创业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目标不同导致培养要求不同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其培养要求除需具备基本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之外,着重是依据行业岗位的需求来进行要求。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同样是依据其培养目标来构建其要求,以达到培养目标。由于目标的不同,自然在要求方面存在着差异。

四、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的构建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主体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標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相结合。因此,在制定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应面向创业与创新竞争的需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规划、基本流程、方法和技能且能够支持企业持续创新与再创业的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在基本素质、具备的知识及能力、最终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达到三点要求:1.基本素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创新创业思维、开拓精神;2.知识及能力。掌握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创新创业管理、创业法律法规知识、具有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3.培养目标。具备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及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

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此类人才除具备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外,更加突出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做到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思维的融合、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融合、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融合。要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学生需获取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体现在:一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四是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五是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信息收集与辩析、创意与项目策划、风险预测能力;六是具备进取心、意志力、创新力、受挫力、决策力、情绪控制力等基本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推进,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应依据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彭迪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

[3]戴贵芬.创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4]张项民.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创新科技,2015,(12).

[5]金成林.基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的管理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4).

[6]韩小花.基于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责任编辑:黄贝如]

作者:李宏彪

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篇2:

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初探

摘 要: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文章针对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多采用传统计划任务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专业系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方案,即确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育目标,创建“专业引导—理论学习—创新实践”的全过程培养模式,旨在为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改革;本科教育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市建设及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院校一直发挥着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1]。目前,在我国2600多所高校中,地方院校占95%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地方院校承担了主要的扩招任务,本科招生规模大幅上升[3],目前,管理类本科招生规模居地方院校前列,可见,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我国地方院校而言具有较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4]。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推行十多年,但大多数地方院校本科生教育继续沿袭传统计划任务型教育模式,各教学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分工负责制,模块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人才培养分散化、随机性较大[5],尤其是地方院校师生比例小,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不到位,尚未建立起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

(一)改革目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功能[6]。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层次与水平。人才培养责任重于泰山,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高校要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用人单位负责,不能让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必须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合格人才。我国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是解决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全过程培养监控与管理体系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我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二)改革思路

本科教育是地方院校发展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对社会、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负责的战略高度出发,运用逆向工程的思想方法,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专业引导—理论学习—创新实践”的全过程教育模式;定位专业系为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由专业系负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承担专业教学,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监控责任;学院级业务型领导应回归专业系参与专业研讨活动,指导和支持专业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对专业教师、辅导员及教辅人员进行重新定位,优化以专业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辅导员按年级配置的惯例,根据专业配置辅导员,通过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促进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明确专业系的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根据现代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确立专业系为本科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专业系负责提出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从入学教育到毕业答辩的全过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责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各教学模块与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实施全过程专业引导,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践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确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组织运行机制

1.建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分工协作培养体系。以专业系为核心,建立专业系与有关院系进行教学分工协作,以及与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导师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培养体系。专业系负责全方位人才培养;任课教师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心态、专业意识和学习引导;辅导员侧重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侧重学习、学风引导;专业导师负责专业引导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协同配合和工作衔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完善专业系教学活动制度。明确专业系教学组织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规范各专业教学活动计划安排和内容,要求将学生培养进程和有关问题纳入专业系日常教学研讨活动范畴,使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专业系教学活动不仅要讨论专业课教学进程及教学效果,教材选择与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创新,课程考试改革等情况,而且应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引导、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专业意识、学风考风建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实施方案与措施。

3.健全班主任制度与专业导师制度。由于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规模较大,师生比例小,因此在学生大一、大二年级配备班主任,加强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和自主性引导,培养良好的学风,使其尽快转变角色;有条件的院校大三、大四年级可以设置专业导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负责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4.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专业系要負责对毕业生情况的跟踪,一方面,掌握毕业生发展动态,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经验交流及信息反馈;另一方面,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其对管理类人才的专业、规格及素质的要求,建立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有利于提升学校及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及影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QQ群、飞信、微信等通信工具建立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和知名校友的互动交流平台,支持毕业生反馈其就业与发展、职场经验、职业规划和有关建议等信息。

(三)增设专业引导与社会实践课程

由于多数地方院校管理类学生对专业认识滞后,且对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管理类本科专业在1—7学期可增设“专业引导”和“社会实践”课程,并将其纳入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实施。各专业系可在每学期期中对各年级的专业引导课内容以及社会实践主题等进行专题研讨,可指定责任教师(班主任优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增设专业引导课。专业引导课主要包括入学教

育、专业认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社会责任、感恩教育、就业指导等,旨在充分发挥其方向标作用,加强对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分类引导与节点控制。专业引导课宜采取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充分体现管理类专业情境依赖的特点。

2.增设社会实践课。为提高学生专业意识、认识社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管理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要求出发,让学生充分利用1—7学期的7个假期的时间,针对社会经济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专题调研、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并在下一学期社会实践课上做专题报告,取得成绩。通过社会实践课以加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增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提高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设计能力,明确个人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在大一期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鼓励学生自主规划,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

(四)改革辅导员配置模式

目前我国地方院校辅导员通常是按年级配置,这使辅导员同时面对一个年级多个专业的学生,无法关注某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只注重发展党员、奖贷困补、评优等综合性学生工作。按年级配置辅导员,不利于优秀的管理经验在其他年级间传承,也无法有效配合专业系开展全过程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建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辅导员专业化配置模式,有利于将学生工作有效地融入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1.按专业配置辅导员。打破辅导员按年级配置的传统模式,按照本科专业进行纵向配置,以保证学生工作的连续性和经验积累与传承,尤其是在以专业系为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的条件下,按专业配置辅导员,促进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有效配合,形成了學生工作与专业教学的协同效应。

2.建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互动机制。辅导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系的教学研讨、实习活动,结合专业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互融合,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辅导员要不定期听课,以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听课状态、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并加强与任课教师的配合,改善学风。学院可开展如“文明课堂”和“健康生活”主题等专项活动,文明课堂倡导学生准时上下课,上课不玩手机,尊重教师,认真听课,教与学互动;健康生活是引导学生规范作息时间,课余不恋寝室,不上网吧,积极参与锻炼,该活动开展可形成专业系、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齐抓共管的局面。

3.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敏感问题和特殊人群跟踪、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化等有效措施,推动学生工作科学、规范和高效发展。注重建立和完善各具特色的专业—班级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专业系及专业教师一票否决制,专业系及其任课教师对学生入党、评优、奖贷困补评定等工作拥有“一票否决权”,这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以提高学生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4.开展专项学习与交流活动。结合管理类专业特

点,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各种学术型研究会,开展专业文化活动,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班主任和辅导员参与专业座谈、专业研讨,有针对性、分阶段地对学生交流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每年可按专业开展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专项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和数学竞赛等,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也为其考研及专业课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完善能力培养体系

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新一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独特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此通过对管理类人才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分解,明确其人才的专业业务规格要求,从学生知识链和能力优化视角对不同专业进行知识模块重构,不仅可完善各专业教学计划,而且可加大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改革力度。

1.改革课程考试制度。我国地方院校现行课程考核大多采取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然而,大多数专业课程不仅包括记忆型知识,而且包括各种技能型知识,要掌握专业课知识需要记忆和理解,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进行相关技能培养,这可以通过课程论文、实验和调研报告等来实现。因此对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即优化课程考核机制,增大技能培养过程的考核比重。例如“创业学”课程考核可由期末一次性考核改革为“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其考核分值分布为:课堂出勤10分、案例分析10分、课程作业10分、商业计划书30分、课程笔试40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课程考核分值分布为:课堂出勤10分、课堂表现10分、课程论文10分、案例分析20分、课程笔试50分,课程考试改革有助于实现期末对其书本知识一次性考核向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综合考核的转变。

2.完善专业实践体系。由于管理类专业特点,安排其专业实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多数地方院校专业实习改由学生自主安排,有实习单位的实习证明即可,实习效果较差。因此,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加大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力度。一是加强管理类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建立管理综合实训实验室;二是加大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以保障各管理专业学生能有机会到相关企业进行规范性实习和训练。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专业“情景依赖”特点鲜明[7],要求管理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8],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增加创新活动学分,以制度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ERP大赛、电子商务大赛和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活动(大赛),申报或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六)建立教育教学改革配套制度

为保障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的实施,地方院校应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配套制度,包括: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系教学研讨制度、专业文化建设制度、学院领导参与专业系教学活动制度、班主任制度和专业导师制度、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制度、督导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专业研究团队培育制度、课程建设与考试改革制度、示范课程建设制度、教材建设制度、实习基地建设制度以及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奖励制度等。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地方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人才培养责任重于泰山,地方院校要树立为社会负责、为家长负责和为学生负责的理念。本文设计以专业系为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对于推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创新型人才支撑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 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黄先开,杨鹏,冯爱秋.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1,(5).

[3]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 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4]刘友金,廖湘岳,向国成.经管类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 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0,(3).

[5]胡建,宋克慧,彭庆文.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 式的突出问题与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6]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 大学出版社,2011:21-28.

[7]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 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

[8]安宁,王宏起.理工科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及 启示——基于多案例分析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6).

作者:李玥 王宏起

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教扩招后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数量急剧扩张,地位更加重要,但其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方式有待改革、学术情节重和涉农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为此,地方二本院校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外引进和内培养力度、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涉农人才培养特别未来农场主的培养。

关键词:地方二本院校;应用型人才;涉农人才培养

1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现有地方二本院校中,有较大一部分是从原来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因为是师范类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以前是没有的,这些学校此类专业大多是从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才有的,特别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原有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纷纷升格本科院校,追求专业多样性和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大力需求的双重作用下,经济管理类专业如雨后春生般出现,就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量也是大量增加,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教育部水平评估或审核评估的压力与自身发展的动力下,必然会导致整体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同时,由于新办专业,基础与积累较少,这类新办的本科专业在教学基础、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验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相对落后,必然给经管类应用性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

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大的培养模式方面,大多数地方二本院校按照“1+2+0.5+0.5”或“1+2+1”设置,前者即第一学年为通识教育,第二、三学年为专业教育,第7学期为专业实习或教育实习,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育研习(专业研习)、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后者与前者大同小异,还更强调校外实习和创新创业,并为就业打好基础。

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大部分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大都可分为三大类:首先是理论教学体系,这是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具体包括通识教育课程、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经管类专业方向课程、经管类专业职业技能课程,这体现通识教育—经管类学科基础教育—经管类专业教育的层次递进。其次是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经管类实训课、模拟实验课、相关企业见习、专业实习,这体现经管类专业人才基本技能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递进。再次是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2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地方二本院校按照“1+2+0.5+0.5”或“1+2+1”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而言,这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是传统理论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一部分学生不想学教师很难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二是实践教学中,不少地方二本院校把校外实习定为一年,但校外实习过程无论是集体还是分散实习均存在一些难题,如果大范围的集体实习虽然便于管理,但很少能有企业一次接纳太多的实习生,即便能接纳的企业也可能与学生的期盼有差距而陷于困境,学生的这种期盼不能得到很满足就带来一系列问题,甚至造成三方不满意:学生自身不满意、实习单位因学生的消极也不满意,这样学校方因这两方的不快而不快;如果分散实习,确实能有效解决上述的部分问题,找到学生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即便找不到也不会向学校抱怨,但是会带来有部分学生借实习之名根本不出参加实习,从而影响了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外,地方二本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对社会实践重视情种有待加强。通过调查与查阅大量的地方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发现大部分二本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热门课程外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外,其他职业能力课程严重缺失,除非是特殊专业需要。几乎很难找到,或者部分仅作为选修的形式,对于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地方二本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学方式有待丰富。地方二本院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系)在师资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地方二本院由于地理位置和待遇问题,进而引致更多深层次问题,导致高水平的师资很难引进,现有的师资一旦做出成绩,就很容易被好学校或好地域挖走,“大學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如果没有大师地方二本院校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成效必然大打折扣。另外,对师资的再培训方面,经费支出较少,只有少数教师被派遣出国内与国外访问学习,虽然有些学校经管类有教师表示愿意到企业一线锻炼,但学校的政策与支持力度不够,从企业中来的师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在企业工作经历,这样必然会造成大学教师的“纸上谈兵”,应用型的人才培育就不能做好。

地方二本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浓厚的学术情节,但确难出成效。地方二本院校在办学过程总有一种办大而全的“学术型”大学心节,在当前状况下,如果没有学术作为支撑二本院校更被瞧不起,但真正要把学术做好发现其实太难,学术氛围不够强,教师教学任务重,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同名校相比差距大,地方二本院校的团队及其基础较差,必然导致学术上很难走在国内外学术前沿,一旦重学术又很容易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了脱节现象。但客观而言,地方二本院校在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如国际前沿研究相对存在差距,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定位又使其人才培养跟不上要求,将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很有必要。

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专业涉农创业就业人才培养有待加强。作为地方性本科服务地方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不少此类院校将其作为办法的重要目标,但相关涉农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确不尽人意。“民以食为天”,现在的老百姓对农业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虽然农产品供给总量不缺,但农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很突出,高品质的农产品不仅市场前景好,而且附加值高。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由于路径依赖,向生产有机与绿色农产品转型存在诸多制约与瓶颈,因此地方二本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育方向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无论是对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还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都是巨大的贡献。

3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要建立地方二本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的体系。以经济管理类精品课程、主干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团队为起点,以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课题等教学质量工程为纽带,以“经济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 “起点+纽带+目标”三位一体的经济类人才培养体系,并开展长期的跟踪实践,在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与创新。这种模式主要特点如下:首先,树立了现代经济学先进教学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协同创新,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拓宽国际化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其次,构建多样化培养体系。实行“3+1”和“3.5+0.5”等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并实施体现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學计划;再次,强化教学的开放性与实践性。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入,建立内容源于企业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完善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设计要优化,这将更有利于地方二本院校经济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把经济学的知识与方法论相结合;在实践实践教学方面实行“3+1”、“3.5+0.5+0.5” 、“3.5+0.5”等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并注重“课内+课外”与“校内+校外”结合,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即把校外的专家和企业请进校内来,把学生送企业见实、实习,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等应用能力。

要有针对性加强涉农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造就新一代家庭农场主和新型农民企业家。地方院校就业与名牌院校有差距,但地方院校中农村生源比例更大,与农村农业有着天然地联系与深厚的感情,地方二本院校的这种优势应要好好发挥,为此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农业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如在课程设计方面可把创业学、农村创业纳入课程体系,在平时各种创业、创新比赛中要加强对农村创业能力与思路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去涉农类企业,为将来的家庭农场主和农业企业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镕基. 供给侧视角下农业“悖论”化解的路径选择与体制机制构建[J]. 经济问题探索,2016,(08):150154.

[2]周镕基. 地方院校“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城乡一体化人才培育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6):131132.

作者:周镕基 肖黎

上一篇:演讲稿:我的教育故事下一篇:规划院办公室主任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