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中媒介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图像时代中的图像以数量上的优势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得图像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受到后现代文化思潮、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以及消费社会生产模式等影响,文学的审美空间得以重建,在文学审美空间的形态、层次、心理距离和体验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转变。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转变对审美价值的多样性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业时代中媒介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工业时代中媒介论文 篇1:

后工业时代中的媒介与时间

关键词:媒介;时间;媒介遮蔽;媒介素养

摘要:时间是人乃至人类最内在的存在结构与生成依据。在未竟的现代性的进程中,媒介不断影响和塑造着人的时间意识与观念。媒介化时间的涌现与时间化媒介的膨胀,构成了后工业时代媒介与时间的复杂关系。媒价化时间带给人们以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遮蔽与异化。对这一挑战的应答方式之一是进行有效的煤介素养与识知教育。

时间是人乃至人类最内在的存在结构与生成依据。关于时间,大体可理解为物理时间与非物理时间两种系统。前者是自然状态的时间,人们以度量的方式予以把握;后者是人的精神视野与主观意识中的相对性的时间。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机构,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与特定时长的物理时间紧密相连,同时又在这种联系中深刻影响乃至塑造着人的时间体验、时间意识与观念。现代媒介与时间的关系,既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指向,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实践性。

一、敞开的时间:媒介与人的现代性互动

时间历来是哲学家们运思的重要命题。西方传统中,时间长期属于物理学视域中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先哲们常常被称为物理学家,因为他们所要讨论的主要是自然,而physis最初就是自身涌现的东西。涌现者是如何涌现的?物理学对于自然根基的追问带来了一种时间观念,这从追问伊始就遮盖了本源时间。譬如,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定义为一个现成的现在之流,它自在地流失着。在他眼中,整个物理世界的生灭就受到这种自在之流的时间支配。然而这种观念受到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质疑。他在《忏悔录》一书中表达:“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在他看来,时间不是“什么”,“时间只存在于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奥古斯丁对于时间的理解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时间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是心灵或思想的伸展”;二是“过去、将来统一于现在,通过现在而存在”。这种对于时间心灵化的理解颇具现代意味,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得到回应。海氏从生存论角度解释时间,认为时间是时间性的到时。时间性有三种到时样式,即“将来”、“已在”和“当前”,并据此划分三种视界:“走向自己”、“返回自己”和“让……来相遇”。海氏时间沉思的指向是存在论的,他要以此唤起人们对于时间结构中的自身存在的一种自觉。他认为存在的人有三个特征:必然性,它是被迫抛入这个世界中;可能性,它面临着各种可能性,不断筹划,不断超越自己;现实性,此在的本质总是被现实遮蔽着,被沉沦于日俗生活之中。

在海氏思维的观照下,我们可以知道,现代人的个体时间已经被卷入到社会时间之中。而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表征和结构功能要素,又与现代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媒介通过声音、图像、文字为现代人提供了对时间社会性的多元解读,并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随着对现代人生活方式介入的深入,媒介逐渐消解了钟表时间的意义,将现代人生活时间重新予以安排,建立起新的时序观念,使得现代人对时间体验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人”,既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定量判断,更主要的则是一种定性的价值判断——对于人的现代性的确定。按照卡林内斯库的观点,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新的时间观念的确立——“否定循环时间而赞成一种线性不可逆的时间”。在这种时间观念确立的历史中,媒介的参与与推波助澜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形形色色的、不胜枚举的以“新”来标榜的媒介名称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世界上第一张日报《新到新闻》的命名就是这样,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性刊物《新青年》也是如此,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是有数不清的媒介以逐“新”为指归。由此看来,媒介就构成一种(现代性的)时间性的社会元素。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开放的宏伟工程,它远未完成。因此不言而喻的,作为现代性表征的线性不可逆的时间观念,同样也在现代性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发生着深刻的调整与嬗变。时间的复杂性在于个体时间与社会时间的复杂关系。在媒介高度膨胀的时代,在人的媒介化程度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张的时代,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与其说是线性的,不如说是立体的,它不再是可以清晰勾勒的轨迹,而是多维度的空间。基于此,曾有论者提出“媒介时间”的命名,但并未对此作出界定。本文认为,“媒介时间”不能简单理解为媒介的时间,而应该以媒介作为技术手段和内容呈现两个方面对时间进行考量,这包含双层含义:一是对于时间判断的媒介化,即媒介化时间;二是媒介对于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时间化媒介。

二、渗入与塑形:对于时间判断的媒介化

对于时间判断的媒介化,主要体现在时间度量的媒介化、时间分配的媒介化上。

(一)时间度量的媒介化

对于时间的度量,人类经历了自然化和机械化两个阶段。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诸如潮涨潮落、草木枯荣、昼夜更替等建立起对时间的感受,并据此安排自己的劳动和生活,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目的在于能够建立起基本的规律认识以维持生存。这种方式对时间的把握是笼统的,误差较大。之后人们做了积极的改进,根据日影变迁发明日晷,通过铜壶滴漏、燃香计时发明水钟和火钟。但这些原始的计时设施仍然存在很大局限,譬如若是阴天就无法使用日晷。

机械化钟表的出现使人们对时间的掌握精准而量化,于是出现了精确的时间度量:一天24小时,每个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这使得生产生活有了具体的参照,也为劳动量的计算提供了精确的标尺。时间在生活中的警示和防范作用愈发凸显出来,提醒自己不能偏离生活轨道,应当循规蹈矩地遵守制度和行为准则。然而恪守时间同时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的机械化,人也因此变成了工具人。人的主体性开始丧失,变成了被时间切割的对象。时间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旦离开了钟表,人们仿佛跌入深渊,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甚至产生紧张和焦虑。这正是早期工业文明的产物,许多学者对此提出批判和进行反思。

在后工业时代,媒介的高度发展开始带来新的变化。首先表现为时间的获知途径更加便捷,有电脑图标的时间显示,广播电视节目中也有整点和半点时间的提示;其次是时间获取的空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移动媒介(如公车上的移动电视、广场上的巨大显示屏、站牌电视等等)都随时告诉你现在是几点几分。特别是手机不单有通讯功能,还发挥了钟表的作用。这些不能被简简单单地理解为对钟表功能的取代,而是赋予了一种深层社会意义,即人处于通讯的时间中。这种状态下,人们把对时间的自主性感受建立在对媒介的依赖上。人们对于时间的掌握是与通讯和交往密切相关的。这样的结果是钟表作为时间工具的意义被弱化而成为装

饰品或身份象征。

对于时间的度量标准的嬗变反映了人们对时间需求和对时间意义理解的变化过程。自然化时间体现了人们对通识规律的掌握,时间意味着循环和轮回。机械化时间反映人们在工业生产中对自身角色的承担,时间意味着效率和线性发展,媒介化时间传递出现代人之间不断强化的互动交往的新的生存状态,时间意味着立体化交流与空间扩张。

(二)时间分配的媒介化

时间度量的媒介化,无形中会使得人们对于时间的分配也趋于媒介化,按照媒介时间来安排生活。这当中呈现出互为因果的有趣现象,譬如电视节目安排的原初意义是为了适应人们的工作生活,结果却是人们按照电视节目的时间制定计划表。又如球迷为了不耽误看球赛直播,往往会提前把其他要做的事情处理好。人们生活的节奏也随着节目起伏,听着早间新闻吃早饭,午休前看午间新闻,晚饭时观看新闻联播,晚饭后的黄金时间欣赏两集精彩的电视剧,之后是晚间新闻,然后休息。结果是电视代替人的主动思考,把人们的闲暇时间进行安排,人反而成为了懒于选择的节目接受者。收视习惯因此而形成。

如果说前面所举事例仅仅是针对人们闲暇时间而言,那么,网络出现带来的商务电子化,使人们每天用于接触媒介的时间蔓延到八小时的工作日内,甚至是整个办公时间。人们通过QQ、E-mail进行即时联络和讯息传递,以便于更加有效和快捷地工作。此外,社会交往也由过去的面对面的交流部分地向虚拟空间转移。如QQ家园、BBS论坛、小区业主天地等等。媒介接触频次和接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如果失去媒介,人们会觉得时间漫长,无法打发,孤独无依,寡淡无趣。

三、配置与开发:时间资源与媒介经营

根据上述分析,人们因为对媒介的依赖造成的个体时间已经和媒体融合,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媒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时间可以作为人类无差别的度量单位衡量人的劳动价值。因此,商品的交换,本质上就是时间的交换。这非常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价值。时间的价值生成的内在逻辑在于,它一定要通过个体的人来呈现,而个体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耗时或节时因此就必然成为一种价值性的活动,时间成为经济诉求的重要资源。时间价值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一定时间里所创造的经济效果和生产力。而媒介产业的任何产品,作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产品,天然地与时间的占有或消耗联系在一起,时间因此成为媒介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

据此,需要将时间资源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和标价。这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价值所产生的利益大小并非与时间占有的长度成正比,其计算方式与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密切相关。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吸引眼球,往往是媒介间竞争的焦点所在。媒介先向受众售卖媒介内容,再向广告商售卖注意力。通过二次售卖,以期获得利润回报和良性发展。黄金时间无疑成为媒介抢夺的重点。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费往往按秒数计时。一个5秒钟的广告意味着巨额的广告费。而许多地方台整个下午的广告时间往往以很廉价的价格卖给一些做直销产品的商家。但是这两者在传播的效果上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如果没有建立与媒介有关的长效合作,曾经是央视标王的秦池酒和爱多VCD也会被人们遗忘。同样,一档作为强档推出的大戏或是电视节目,如果没有精彩的剧情和精心设计的内容,会使得媒介蚀本。

时间价值的媒介化并非仅仅是要与经济效益挂钩,同时也承担着社会效益。对此,西方媒介推行的“黄金时间行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这项活动可以追溯到1988年哈佛大学的杰伊·温斯滕(JayWinsten)教授推行的“指定驾驶员”概念的活动。“指定驾驶员”就是在一群朋友参加晚会时,推选其中一人不喝酒,这个人要负责在晚会后开车把所有的人都送回家。随后的四个星期里,无数观众看到的160个黄金时间段节目中,被指定的驾驶员成为这些不同节目的一部分。这种将信息穿插在娱乐节目中的做法成功了。1988年到1997年间。因为酗酒而造成的事故降低了32%。温斯滕教授指出,在黄金时间段节目中植入公共服务信息“不是一个魔弹,而是一个更大战略的组成部分”。在黄金时间段植入公共服务信息,是对时间价值的意义升华。

媒介内容产品可以依托时间资源开发的不同方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消耗时间资源的“耗时产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另一类是以节省时间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节时产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搜索引擎,它是嵌入到“耗时产品”中的“节时产品”。媒介在对时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而言,对于时间资源的媒介经营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展望式与回顾式延展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展望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料想和盘算,通过预告和提前呈现的方式,预先获得注意力,实现时间期货效应。譬如电视台会在播出节目下方以字幕滚动的方式插入下一节目的预报,或是在节目尾声直接播报下期提示,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而受众在不知不觉中预支了自己的注意力,这就为收看下一节目提供可能性。回溯是对以往的重新检视和追寻,通过回述和再现的方式,使观众能够将节目前因后果实现对接。如东方卫视“说旧闻”节目,就是以新的视角对旧闻进行反思,其历史价值得到了提升。如“翻阅日历”这档电视节目就是将展望式和回溯式有效结合起来,使这档15分钟的日播历史节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以全新的话语进行历史解密,立足真实,将古往今来众所周知的事件以独特的方式加以整合,让“以史为鉴”有了新的注脚。通过每天翻阅一页日历,结合历史谈未来,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札记·大学》)的良好传播效果。

(2)以时标式媒介事件引起集中关注。媒介事件是在社会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又与特殊的日子紧密相关。时标式媒介事件往往选取一个时间点将其扩大化,使其报道能够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譬如今年央视对于清明节的报道,不仅介绍了清明节的历史由来和相关风俗,还提出了环保祭奠的概念,并针对扫墓中以燃烧纸钱和草纸造成的空气污染,提倡用环保的方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又如对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报道,就以动态追踪式持续展现在国人面前。再如对假期概念的阐释,毕福剑主持了“过年七天乐”、“国庆七天乐”、“高考七天乐”,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对人们的假期时间的开发。七天中,通过邀请嘉宾和观众围绕选定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加以娱乐化元素,使节目轻松休闲。许多选秀节目结合青少年假期的时间,总决赛放在暑期档,以期获得广泛的关注。其中运作比较成功的有2005年的“超级女声”比赛。

(3)以立体式的方式打破时空三维,最大限度实现媒介接触。这种方式力图打破时间之墙和接触障碍,使信息更为自由迅捷传递到受众面前。如《都市快报》周末版的手机报,就是突破纸质媒介的

局限,向手机用户传递信息。网络则可以使人们在同一时间打开多个信息窗口浏览新闻,实现信息的并置选择。前沿的动态可及时以头条和标题图片的形式推出,供人阅读;在页面漂移的文件框如飞信一般即时汇来最新消息。网络虚拟世界有对真实生活的模拟成分,而作为网络虚拟家园的时间计量与真实世界的时间又截然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网络的零度时间取向上。生活在网络中的人就如《桃花源记》所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网络时间与真实的时间并不对应,它可以用于储蓄,其长短直接涉及到增值的多少。再如QQ用户,是以电脑打开并且登录后为有效使用状态,当挂满一定的小时数,将会赢取有标志性身份的小太阳。此外,可以用Q币领养QQ宠物蛋,并将其孵化养大,还可以用Q币为代表自己的QQ形象购买衣服,美化自己的容貌,但有着失效期的限制,一旦过时,一切又化为乌有。一切清零意味着重新开始,于是新一轮对于网络的接触再次展开。 无论是展望式、回溯式、时标式还是立体式,都应该注意对人们闲暇时间的开发和利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新晚报》的主编罗孚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点。他发现香港人对于一场源于武术门派之争的擂台赛热衷的背后是有大把的闲暇时间而无消遣方式,于是他请来梁羽生写了《龙虎斗京华》于《新晚报》上连载,一时间人人争读,销量猛增,赶上了老对手《星岛晚报》。这对于我们现今的媒介经营策略仍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四、挑战和应答:反思媒介时间中人的存在

前文论及,媒介内容产品有“耗时”和“节时”之分。一方面媒介通过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为人们节约时间。搜索引擎,百度百科都是为了方便人们查找资料,查阅信息和资讯。各种名目详尽的公交网,城市电子地图,使得人们能最快地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行目标锁定,实施行动。另一方面,媒介为人们节约下的时间又促使人们有空继续投入到媒介使用中。于是,工作之余继续玩玩游戏,上上网,看看电视,发发短信。更有甚者,一批都市的“宅男女”完全沉溺在媒介中,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反思媒介时间中的人的存在尤为必要。

(1)媒介遮蔽与人之沉沦。“媒介即人的延伸”,这句麦克卢汉的名言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人在空间上的延伸。其实,空间拓展只是表象,更深层次体现为时间上延伸。“地球村”概念的提出缩小了时空参照系,显示的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紧密关联。媒介在时间的延伸上遮蔽了作为个体人的生理有限性,使得他们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时间有的是,因此陷入“沉沦状态”中。“沉沦状态”是海德格尔描绘的个人丧失于普通人中的日常生活状态,表现为“闲谈”、“好奇”和“踌躇”。具体来说,人们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丧失自己的判断,盲目地跟风和附庸;人们通过信息搜索不断满足个人的好奇心理,在一个个的链接中迷失自我,沉溺于新的刺激中,而把个人的本质、责任抛置脑后;人们的一切生活都依赖于媒介,受到媒介的制约,成为“容器人”,“电视人”。这样虚度光阴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人们只能处于生活的表面,而不能达到本己的存在。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有一系列表现“软钟”形象的作品,如《永恒的记忆》、《时间的贵族气息》、《时间的轮廓》等。在他的画笔下,原本是金属材质的钟表却好像融化的乳酪一般瘫软着。表意暖昧的构图,以“时间的软化”这一意象揭示了人的时间主体性的弱化和异化。如何摆脱这种异化状态?海德格尔给出的回答是“畏”。人一旦意识到死的大限,就会把握此在的意义,进而产生“忧”,这就会促使他们不再挥霍大量的时间在媒介上,而是选择更为有意义的思考和学习。

(2)媒介认知与媒介素养。鉴于对媒介遮蔽和人的沉沦问题的反思,如何提高正确的媒介认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媒介素养教育是由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1933年英国出版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的。他们鼓励学生去“甄辨与抵制”,通过这种教育,使得学生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这种教育强化学生具备甄辨和批判意识的方法被后来的批评家们称之为“免疫法”。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中学就广泛开设了电影教育课程,被称之为荧屏教育。艾伦·鲁宾对学者提出的各种媒介素养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可将它们分为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能力模式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引入我国后,立刻成为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两点:一是侧重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介绍和分析,二是关于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如对于青少年、大学生等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本文认为在研究中有两点稍显不足:一是缺乏提出积极有效的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二是提出的建议很多没能超越保护主义的框架。媒介素养教育是持续性的,如何培养媒介素养技能,由英国BBC Channel Four、英国电影理事会、英国电影研究院制定的《媒介素养发展章程》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参考。该《章程》提出具备媒介素养的人需要掌握四种技能:第一,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做出明智的选择;第二,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第三,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第四,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就媒介与时间这一论题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要在提高人们的媒介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帮助人们确立合理的媒介时间观念,不是沉溺于媒介,而是有效的利用媒介。而在今日不可改变的(也不能改变的)高度媒介化的现实中,这一过程同样需要通过媒介来展开。因此,经营时间、塑造时间的媒介所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所必须予以重视的。

(责任编辑:杨 珊)

作者:李 蓉

工业时代中媒介论文 篇2:

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

【摘要】 图像时代中的图像以数量上的优势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得图像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受到后现代文化思潮、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以及消费社会生产模式等影响,文学的审美空间得以重建,在文学审美空间的形态、层次、心理距离和体验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转变。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转变对审美价值的多样性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

一、图像时代的文化内涵与文学审美空间的重建

图像是与世界具有相同时空结构的组合体,作为表现世界的重要方式,图像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精神、w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图像本身作为文化形态的代表形式,其表现性和象征性的特征反映了图像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和指示性的特点,同时也突出了图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图像的表现性依附于图像的形式之上,这种表现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文化氛围和传播方式下呈现出不同的表现风格。图像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某种固定的含义,在各种表现方式的背后是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性。图像的表现性和象征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它们在图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占据着不同的位置,组合成图像复杂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像在世界中的位置越来也重要,世界逐渐进入到图像时代。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写道:“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899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揭示了图像时代的重要特征,即图像包含了表现性和象征性。图像作为世界存在方式的重要表现,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息息相关。但是建立在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等新型传播方式上的图像时代充斥了大量的图像信息,人的视觉有意无意地被图像所占据。图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最重要途径,人们对图像的依赖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图像对社会形成数量上的占据,世界成为无数细小图像构成的巨幅图像。

但是,图像时代的到来并不仅仅是图像在数量上的占据,更主要的是图像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了转变,图像正逐步取代语言文字而成为社会文化表征的主要方式。正如周宪在讨论视觉文化时指出的,视觉文化研究就是要关注“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图像时代关注的不仅仅是图像本身,还关注图像背后的各种权力、欲望和意识形态的交织与作用,关注着背后有哪些无形的手操控着图像的形式与内容,与此同时的还有观看者的观看行为和方式以及图像时代整体的审美原则。因此,图像时代的到来是形式上的巨幅图像和图像背后的社会文化表征方式的转变。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这一文化形态成为文化表征的重要载体,图像的视觉性和空间性文化意义的建构过程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列斐伏尔出版了《空间的生产》一书,在该书中,他对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以及表征空间分别进行了界定和表述,在此基础之上他强调了社会实践空间性以及文化意义表征层面上的空间。同时期的福柯也对空间问题进行了探讨,福柯指出:“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与时间的关系更甚。时间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许多个元素散布在空间中的不同分配运作之一。”[2]18在图像时代的整体文化语境下,空间维度与空间问题得到重视,形成了思想范式转型上的“空间转向”。

而对于文学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与重建则要追溯到莱辛。自莱辛提出“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文学与绘画则成为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代表形式。实际上,文学是时间空间维度交织的综合体,但在这个观点的影响之下,文学空间性一直存在于文学之中,文学研究一直注重文学史的演替、叙事时间的发展、情节的演进,却忽视了文学文本之中的空间性。直到20世纪中期弗兰克在《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明确提出了文学空间,文学的空间性才逐步浮出水面。

在空间转向的转型下,文学审美空间性重现在视野之中,甚至图像时代的整体社会语境中。由于图像的视觉性与时代性的特征,再加之技术层面的操控,图像的审美内涵和文化表征在时代中凸显出来,使得美学原则和审美体验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因此在审美空间层面,文学的审美空间与以往的空间性具有了新的特征。

二、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方式

文学审美空间是区别于现实物理空间的在审美意义上建构的空间,它是充满想象性的空间创造,是虚实相生的空间,既是现实空间的映照与生成,又是精神空间的探索与延展。文学审美空间表现的是现实与精神的空间立体形态。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审美空间发生了如下的转变:

(一)审美空间形态的转变

宇宙世界浩瀚无垠,人类的精神世界深不可测。与宇宙相比渺小的人类却通过文学这种艺术方式来追寻人生终极的人文关怀和宇宙间的永恒存在。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追求的这种空间意蕴的永恒性,是通过时间性的艺术和空间性的艺术相互的融合而得到的,这种永恒性的审美空间反映了人类精神结构之中某种价值追求。当然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张力进行了扩展,这种扩展与整体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氛围是相关联的。传统的文学艺术在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审美要求下追寻现实与想象的特定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学审美空间的建构指向是永恒性的空间,通过文字的空间表现出现实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内容。

但是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永恒性形态却慢慢让步于瞬间性形态。具体来说,在现代社会,速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过快的速度不仅在知觉层面上消弱了我们与周围空间的那种亲近关系,而且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也使得人的自身物质化了。”[3]368这种速度过快的社会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复制的影像与电子媒介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与现代社会的形态相吻合。现代的传播方式和复制的影像最大的特点就是瞬时性,这种瞬时性实际上是另一种空间性的表现。与之相对应,文学在影像化的语言文字的表述下,所传递出来的审美空间与传统的审美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它偏重于对瞬间性的把握,以瞬间性的图像感知来把握整体性的内涵。并且当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关注碎片化的情感与生活,这些变化都凸显了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这种转变表面上是文学自身内部的某种变通,但追根究底实际上还是受到碎片性、影像性和图像性的影响,与整个社会偏爱的感性直观、追求快感的美学原则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

(二)审美空间层次的转变

文学内部是多层次复杂的综合系统,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内容,在其内部构成中既包括时间序列层面,也包括空间建构层面;既包括审美层面,也包括文化层面;包括理性层面,也包括情感层面等等。这些不同的层面构筑成文学内部丰富的空间,同样,在文学审美空间方面,也包含着不同层面的形态。文学审美空间层次转变是随着社会文化形态转变而发生的历史动态化变化过程。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层次开始由深层建构逐步向浅层建构转变。

文学是情感的艺术,是反映人类精神世界的艺术。在文本构筑的审美空间中,文学艺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故事和人物的表现,阐释出人类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内在进行本质上的探寻与追问,这种探寻和追问是主体意义上的自我认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之下来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文学上的这种审美空间层次是深度纵向的,通过语言文字的能指和所指充分调动读者的思维,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深层意蕴通过思考逐步生成出来。这种深度纵向的文学审美空间带给人们的是抽象的、审美的、想象的空间表现,但同样需要投入深层的情感与思考,这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学审美空间对社会、现实、人生的构建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复制描摹,而是通过运用了表征、象征、隐喻等不同的方式重新赋予现实以审美意义上的空间重构,这种审美空间是从深层来表现出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如果说文学审美空间的最终指向是永恒性的空间形态,那么在通向文学审美空间这永恒形态的过程则是逐步深入,不断向内建构生成的。

在图像时代,图像的表现方式,解除了语言文字的权威性,通过图像的清晰性、简单性和浅层次性代替了语言文字的抽象性、所指性与逻辑性,图像时代的这种文化表征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多重视角,多元化、浅层次、多重话语系统成为了图像时代突出的文化表现。在文学审美空间的内部构成中,受到图像时代多元化和直观化的表现,文学内部审美空间出现了浅层次化的影响,文学审美空间在构筑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将感知的触角深入到平常生活和平常人物中,描绘出日常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日常生活关注也延伸到了美学层面,引发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4]166因此,在图像时代的整体氛围之中,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文学审美空间内部层次也逐步向浅层次转换。

(三)审美空间心理距离的转变

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在题为《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的文章中提出了“审美距离”说。这种审美距离说主要是指审美心理距离,就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关系。本文所探讨的审美空间心理距离是指文学中创造出来的审美空间与审美主体心理之间保持的距离关系,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主体对于欣赏理解文学审美空间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对空间感知的心理距离不可太远,亦不可太近,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5]25这种审美距离保持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比较合适。

主体内在的心理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空间之间的距离看似是静止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两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这种距离把握一方面需要“审美静观”,跳跃出工具理性的束缚,保持非功利的欣赏状态;但另一方面,这种“审美静观”又无法完全脱离人们的情感经验。因此,这种距离的把握是在不断地调整适合过程中确立的,是主体个人审美自主性的表现。

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在语言文字时间序列排列的遮蔽下,注重故事情节发展的演变,或者是深层意境的表现,空间表现的直观感较弱,正如苏珊·朗格指出的:“诗歌意象根本不同于绘画意象……它可以说明非视觉艺术——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其他让人产生美感的设色置彩之画面的替代物——真正艺术的特点。”[6]58-59这就是说,虽然文学中意象也具有形象性,但是这种形象性是为了营造出诗歌的意境,是文学审美空间的内在化表现。因此,作为主体与文学审美空间的心理距离需要通过“审美静观”才能认真仔细体会其中的内涵。

但是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与主体心理之间的距离却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图像时代,受到影像的影响,视觉的作用超越其他感官,文学审美空间本身在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影像被视同于被摄物,所以面对影像的审美,既是对‘有意味形式’的欣赏,同样也是对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这是一种减弱甚至消弭了审美距离的审美,是一种带有现实功利性和象征性占有欲的审美。”[7]33虽然在文字影像化的影响下,文学审美空间性得到了增强,但这种审美空间性开始从高远向平实转变,这种转变对审美距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图像趋势的文学审美空间与主体的距离突破了“不即不离”的适中位置,这种距离的缩短使得主体对文学审美空间的欣赏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功利性、实用性、消费性的审美方式,这种审美方式会落入到现实生活的功用性之中。

(四)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

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还表现在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上。审美空间的体验是文学审美空间接受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就是在对审美对象空间性的感知和体验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体验方式和审美效果,这种对文学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也体现出了图像时代新的价值追求和美学原则。具体来说,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性在体验方式的转变表现在从诗性的体验方式转向视性的体验方式,视性体验即是通过视觉对审美对象的空间性进行感知。

相对于图像时代,之前对文学审美空间的体验是诗性体验方式,文学的审美空间的这种诗性体验是建立在文学审美空间的营造方式上。邓伟龙在《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中认为中国古代意境这一古代诗学核心范畴意境可以说成是“‘意的空间’或‘由意形成的空间或空间性’”。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空间性的具体表现方式体现了文学审美空间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理解文学审美空间的方式多是诗性体验,诗性体验即通过悟的方式去体验文学审美的空间性,因为传统文学借助于语言文字创造出的空间具有创造性和想象性,而读者需要通过静观和感悟的途径来体会文学语言所营造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

而在图像时代,借助于新媒体网络等新兴传播平台,文学本身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图像化、视觉化和交互化等倾向。文学的语言表达功能增强,追求视觉快感,图像空间性明显,影像符号泛滥。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性本身也与之前的形态表现不同,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性的体验方式也呈现出视觉化转向,即通过视觉来体验文学审美空间。具体来说,这种视性体验本身对审美对象的空间就存在视觉上的互通,通过对形象化的语言剖析出文学的审美空间,它不同于诗性体验的感性沉思方式,它凭借快速直观的方式构筑出对文学艺术和美学的感知。这种视性体验也伴随着欲望化倾向。图像时代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产生了新兴的社会群体,他们遵循着新型的审美理念,使得文学也成为了消费文化。在消费文化中,消费的对象是图像,不再是具体的实用价值,这种消费本身就具有视觉性因素。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文学中内在空间的审美性在不断削弱,欲望性在不断膨胀,文学空间的体验成为消费文化中欲望宣泄的出口。另外在图像时代,社会的多元化产生了艺术的多元化,同样,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在相互碰撞,文学审美空间体验的视觉性体验拓展了传统的感悟体验方式,成为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体验的重要方式。

三、文学审美空间转变的成因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达到鼎盛。后现代主义既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对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结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为资本主义科技和理性快速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人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中心就是打破规则和理性,提倡世界的多元化。其思想基本上是对世界充满怀疑、否定,并且对其进行解构。后现代主义在产生之后就风靡了整个世界,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凭借着网络这个平台更是扩大了它的影响力。第一,在图像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消解了文学的理性和深度,追求图像的感性和直观。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对深度的消解和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削平深度就是:“消除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立,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能治走向所指。这实际上是从真理走向本文,从为什么写走向知识不断地写,从思想走向表述,从意义的追寻走向本文的不断代替翻新。”[8]27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削平深度的重要特征正好可以在图像中得以完美的体现。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中写到:“大多数后现代理论家都赞同,后现代的区别特征之一是图像的支配性。”[9]10图像与生俱来的直观性使它成为后现代主义很好的宣传工具和文化载体,后现代主义在图像中可以很全面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这种对深度和理性的消解在文学审美空间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文学审美空间层次由深层建构转向了浅层建构。第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是大众文化的立场。后现代主义消除了界限,是在破除理性主义、等级主义和精英主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文化思潮。这种文化思潮与大众文化在关注对象、审美方式和文化立场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大众性和日常性等突出特征呈现出与以往文化范式不同的审美品位,实际上大众文化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两者之间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大众文化的立场使得文学审美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文学审美空间不仅依据文学的意境建构作品内在的空间性,也开始追逐商业上的视觉性,因此文学的审美空间建构在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必定会发生变化。

(二)网络新媒介的出现

图像时代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以往的传播媒介开始发生变化,新型的电子媒介开始崭露头角。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这种多元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波斯特曾写道:“在诸如电脑这样的表征性机器中,界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为人/机分野的每一边如今都开始具有自身的现实存在;监视器屏幕的这一边是牛顿式的物理空间,而那一边则是赛博空间(cyberspace)。高品质的界面容许人们毫无痕迹地穿梭于两个世界,因此有助于促成这两个世界差异的消失,同时也改变了这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类型。界面是人类与机器之间进行协商的敏感的边界区域,同时也是一套新型的人/机新关系的枢纽。”[10]18

电脑的发明和网络的出现成为了新的传播媒介,而这些传播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网络对世界进行了虚拟,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形成两个相似又不同的“对岸世界”。现在的人则在这两个世界之中生存,呈现出多线性的生存状态。同时,传播媒介也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网络的出现使得时间和空间的依互性变弱,空间的独立性增强,从时间性的控制中独立出来。电子和网络等传播媒介从中介工具性质开始转换,成为具有一定决定性和改变性的工具模式。图像时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播媒介的转变形成的,超强的复制和快速的传播使得图像在网络时代取代文字成为统治性的文化形态。新型的传播媒介以影像化素材为向导,形成图像化的表述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学作品在创作和表现方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图像化倾向,并且通过网络媒介形成了新的文学载体,网络文学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学魅力。在这种网络新型媒介快速化、图像化的影响下,文学在创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追求感官、直接、快速的审美体验,创作出符合图像时代和网络媒介审美趣味的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在审美空间自然也表现出这种追逐瞬间感、图像感的建构方式。

(三)消费社会的兴起

消费社会是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传统的社会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消费社会是以消费为中心的,消费者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这种消费不是单个个体的消费,而是普遍的大众消费。消费社会的组织原则、交换体系和文化建构都以消费为核心理念。总体而言,在消费社会中,社会的价值理念就是从消费出发,其延伸的一切经济文化都从属于消费这一范围。根据鲍德里亚的理论,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被商品、服务、消费这些“物”所包围,人变成了“官能性动物”。人类在社会中生产出来的物应该为人服务,但在消费社会中,人却被自己所产生的物所束缚,消费社会中所讨论的正是在被物包围下的人异化的生存状态。另外,消费社会打开了日常生活的边界,消费、娱乐和休闲不再是社会边缘生活方式,而是跃居社会生活的主流地位,消费成为了自我构建自身价值和社会满足感的重要途径,金钱消费、物质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内心的欲望在消费社会中也被不断地放大,在物质的外化作用下人们不断追求感官刺激来满足内心的欲望。

消费社会与图像时代息息相关,图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消费社会内在的需求是相互呼应的,再加上现代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播方式,三者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消费社会以消费活动为社会主导活动,人们由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在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中,重视消费与商品的价值,消费社会所追求的快感文化与图像所具有的直观表现性相关联,消费的行为受到图像或形象的影响。例如在消费社会对商品的外观越来越重视,这些都与图像时代图像的数量和其文化表征意义紧密相连。“视觉文学在消费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其复杂的、强有力的象征功能和符号表意功能……传统的消耗物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行为,在当代消费社会中有所变化,那就是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交换价值和象征价值的消费,是一种意义的生产和交往,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消费行为或消费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化的表意实践。”[11]103-105周宪通过视觉图像的象征表意功能来阐释消费社会的意义流通。实际上,图像的文化表征与消费社会所追求的象征价值与交换价值都具有内在一致性。

当今社会是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消费社会,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形态之下,时空关系发生了转变,时空发生了分离。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建立在商品的符号交换基础上的,这种符号交换建构了虚拟的交换世界,空间不再意味着真实的地理环境,空间从时间的背后独立出来,成为消费社会中流动的空间。另外在消费理念的波及之下,图像的多元化符号系统较语言文字能够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适合消费社会的特性,文学艺术和审美方式也会必然受到其影响,“在消费社会中,艺术生产的价值取向倾向于艺术活动被简化为审美——娱乐形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12]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形象化的表现、空间的虚指以及符号的交换,文学的审美空间也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是建立在整体的社会文化的链条之中的。

四、文学审美空间转变的影响

(一)审美价值多样性

在图像时代,由于图像的空间性以及社会空间性的强调,使得文学审美空间在文学时间性的遮蔽之中重现,这种空间性的重现以及审美理念的转变使得文学审美价值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图像时代成为文学共有的重要维度。

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是隐性的,审美是通过文学对时间性的表述方式进行的总结与体验,这种隐性的空间处于被动的位置。就文学本身来说,在文学审美中,这种空间性的立体感、形象的直观性都隐藏在叙事的时间结构之中,即使叙事过程中营造出的地理空间、叙事空间和想象空间也被认为是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另外,就整体的审美价值而言,由于传播方式有限,审美自身的属性使得传统的审美价值整体是非功利的、精英化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价值的受众面较为单一,审美价值取向也较为平面。

在图像时代,受到消费社会的消费原则的影响,审美不仅仅属于精英阶段,审美开始面向大众,面向现实群体,关注当下社会的文化事实和日常生活的美学形态。空间的社会性的重建开启了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空间性的结构构成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支撑,传统的时空序列被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慢慢消解,新型的时空分离的理念与社会的发展倾向具有内在的相似形,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同样,文学审美空间的重建,对于审美价值的多元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审美价值的多元化在于肯定各种审美价值的意义,审美价值不仅包括高雅的审美享受,还有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感受。在图像时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文学审美空间并不仅仅局限在纯文学之中,商业性的文学中也包括文学的审美空间,要发现其内在的审美价值,不能因其具有商业性而一味否定。“只要我们还承认广大读者的需求作为时代文化心理素质的基本表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那就不应对此妄加指责和否定;只要我们还承认广大读者的趣味和水准也总是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的,那我们也就必须承认,文艺作品的商品性特征恰恰是对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应以大众为标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它并不意味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丧失,而是对其特定的要求。”[13]9实际上,对各种形态的肯定和包容也是图像时代审美价值的多元化的表现之一。

(二)认识世界的方式

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在图像的影响下,从时间和空间两重维度重新审视世界存在的方式,返回到了人类最初认识世界的图示之中,肯定了视觉认知的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语言文字的局限,具有了直观和抽象多种思维方式,对世界的体认也更为明确和清晰。

通过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转变进行延伸,空间这个维度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在世界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空间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后现代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空间的概念由单纯的、物质的、自然的、静态的、清晰严格的术语,逐渐走向了复杂的、多元的、精神情感的、社会的、动态的、边界模糊的综合性概念。”[3]83空间概念的转变突出了空间形态和空间内容以及空间意义的转变,这种变化对世界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型的时空观开始出现,这种时空观是处于分离的时空观,空间可以与时间分离,在真假之中成为符号的文化表征。

自古以来,视觉和图像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的重要方式,但在语言文字逻辑性和理性的强调之下,视觉被认为是感性的、直观的、浅层次的认识方式。但随着对视觉研究的深入,视觉所具有的理性组织功能也逐渐被人们发现,视觉在认识世界的方式上也逐步被人们认可和加以运用,再加上图像时代中视觉和图像具有的文化表征意义,人们认识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确实发生了转变。

在图像时代,受到消费社会、传播方式以及后现代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范式发生了“空间转向”,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定会在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上留下痕迹,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正是这种痕迹之一。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6]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7]高字民.从影像到拟象——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陈华明.消费社会中的艺术生产与大众文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

[13]李益荪.论“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J].当代文坛,2000(1).

作者:鲍士将

工业时代中媒介论文 篇3: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路径探析

摘 要: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式愈发多元,但个人精神内涵与思维能力却并未得到质的提升,因此在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阅读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高校圖书馆应当充分认识到全媒体时代带给阅读推广工作的契机,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互通便利性去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目的,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置于图书馆工作的首位,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多种经典阅读推广服务方式的创新,去吸引更多高校学生主动阅读经典,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路径

阅读是人类接收知识、提升自我涵养的基本手段,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中,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而现如今的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有了全新变化,其信息的获取途径也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传统的阅读推广工作难以吸引当代高校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借阅量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推广经典阅读活动中,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认识到全媒体时代对该项活动的推动作用,并积极探寻有效的推广路径去发挥出图书馆的价值,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探讨。

一、全媒体时代的内涵与影响

在社会时代的发展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逐渐呈现融合之势,全媒体时代也就此诞生。虽然全媒体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并无准确定义与统一共识,但在传播行业业内普遍认为,全媒体即是媒体机构采取图文、影像、网页等媒体表现形式,透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基于广电网络、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传播,最终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终端能够接受的媒体内容。不难看出,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当前的出版界、数据公司、图书馆以及读者等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其中,全媒体时代对于图书馆的影响尤为明显。现阶段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对于经典读物的借阅行为已逐渐边缘化,所以也就对图书馆的建设、服务以及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高等学府中信息传播与服务提供的关键载体,应当准确把握住全媒体时代的脉搏,实现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创新,提高阅读推广工作效果。

二、全媒体时代对于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由于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导致“全媒体时代制约文化传承与知识培养普及”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直接指责全媒体是“人均阅读量持续下降”的“元凶”。实际上,全媒体时代不仅缩减了人们的阅读成本,让人们能够通过各类载体工具展开信息接收,降低物质与时间成本,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阅读效率,使人们能够自主选择更便捷的方式去吸收信息,并且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全媒体时代中,信息生产、传播与消亡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所以许多人会对经典读物的传承有所担心。然而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经典读物之所以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在于其自身品质中优异的普适性、权威性与耐读性,在于其对本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而许多问题不管在哪一时代中都具有探讨意义,可见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得益于时间的成就,而非传播媒介。而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中,我们需要关注的现象与问题更多,我们对问题的思考途径也更为多元,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典作品便能为我们打开思路、指引方向。由此可见,与其在经典阅读推广中对全媒体时代抱有抗拒心理,不如主动迎合全媒体时代且利用时代优势去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采取更符合时代特色的经典阅读推广策略,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师生的人文素养。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路径探析

要想积极引领高校学生投入到文化经典阅读活动中来,纯粹依靠口号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得到高校领导者的重视,且从多方面综合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经典阅读推广效果。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已认识到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更应牢牢把握契机,为高校经典阅读推广工作路径进行创新探析。

(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高校学生走近经典阅读

在当前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当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去进行经典阅读推广的宣传工作。比如:可采取互联网宣传,通过校园官网、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以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桌面等不同路径去向学生读者推送经典阅读活动的宣传文案与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采取广告宣传,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台、海报等途径让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信息;可采取入馆教育宣传,每年新生入学都可举办入馆教育活动,向新生推荐如王余光的《阅读,与经典通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等书籍,让学生对于何谓经典以及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使其能够自主走近经典阅读,激发其阅读经典的主动意识。

(二)转变思想观念,更新高校学生对经典阅读的认识

在当今时代,会有部分人认为全媒体时代会对经典阅读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觉得全媒体时代导致人们阅读时间碎片化,难以对经典展开深入研读。实际上,这种思想观念我们需要予以重视并积极转变,认识到全媒体时代为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的契机,牢牢把握住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知识共享的便利性,不可被“碎片化”“浅阅读”等字眼所模糊,而对全媒体时代抱有负面偏见。此外,在经典阅读推广工作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接受度更高,高校图书馆既要强调“应该读”,还应解释“为何应该读”,阐明经典文化作品历久弥新、盛久不衰的原因,才能有力说服高校学生投身经典阅读。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打破以往对读者的等待做法,完善阅读导向功能,除了保留传统的书目推荐做法之外,还可利用全媒体时代中信息传播优势去做好经典阅读引导工作,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的构建去发起经典阅读的话题,如“我与经典阅读”“某一经典作品对人的影响”等等,从而提高高校经典阅读的话题讨论热度。

(三)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高校学生经典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高校学生对经典读物进行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極营造经典阅读氛围,在校园内进行传统经典文化的渲染,比如在宣传栏中张贴与传统经典文化相关的字画、语句等,利用电子显示屏对经典文学著作进行播报,通过氛围的营造去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作品的兴趣。此外,还可充分运用先进的全媒体技术去强化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阅读功能,比如在电子阅览室、自习室等区域增加外网接口,能够为自带电脑的学生提供阅读方便。同时,高校图书馆的阅览环境也应逐步优化,比如增加座位、摆放绿色植物、提供茶水等,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四)组织导读队伍,指导高校学生阅读经典

高校图书馆还可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导读服务,尤其是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中,应当重视两点工作。其一,问卷调查。采取发放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的方法,对当代高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行为进行调研,从而以此作为依据去制定针对性的阅读计划,并且在计划落实的过程中与读者建立长期性的指导关系,从而判断导读效果如何,为其指引正确的阅读方向,使其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进而明白经典读物能够反复阅读的重要性,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体会。其二,专家辅导。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邀请在经典读物研究方面有一定声望的专家、教授,与其建立良好的阅读辅导合作关系,让高校学生在专家辅导之下,对经典作品能有更深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五)创新推广方式,提升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效果

在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时,除了较为常规的读书会、专题讲座、世界读书日等活动开展外,还需积极创新经典阅读的推广方式,而全媒体时代也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契机,可利用各类信息传媒去实现这一目标。比如:可利用图书馆自动化办公系统定期对推荐的经典书目进行定向推送;图书馆读者服务部门可建立专属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每天发布经典读物的阅读体会、资源及活动信息,与读者形成实时交流。此外,全媒体时代中的各类新技术、新手段能够有效突破经典阅读推广中的传统方式,比如可按照某一类目书籍去搭建阅读沙龙,类似于文学阅读沙龙、自然科学经典读物阅读沙龙等等,从而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对经典读物的深入探讨当中。尤其是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这种阅读沙龙的搭建并不依存于实体方式,可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并且所有讨论的内容都能以文字方式实时记录,形成更具特色与传承价值的推广模式,从而强化高校读者对经典读物的认同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在推广经典阅读工作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全媒体时代中需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牢牢把握住如今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态势与特征,在经典阅读推广工作中予以适当运用,逐步创新与调整推广服务方式与路径,从而引领高校学生加入到经典阅读活动中来,实现文明传承与发扬的目标。因此,笔者相信高校图书馆准确把握中全媒体时代的契机去推广经典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提升经典文化审美水准,从而助推经典文化成为主流、大众的审美文化,进一步凸显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羽凌.高校图书馆在全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推广分析[J].山西青年,2018(12):230.

[2]肖楠,李国磊,孙宏波,张效贞.“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助力推广全民阅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4):55-56.

[3]李长虹,高源.高校图书馆利用全媒体推广阅读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4):22-23,56.

[4]杨晚潜.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之路径探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6(3):149-152.

[5]陈卫萍.基于全媒体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1):37-38.

作者单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高丹丹 王艳平

上一篇:行政主管试用期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教师个人业务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