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台支付结算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纵深发展以及大数据对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作用日益凸显,支付业务以其巨大直接价值以及带动多元业务发展、助力数据积累与应用等无穷间接价值,再次被推到金融竞争的最前沿,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商平台乃至证券保险等行业都大力布局和发展支付业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柜台支付结算财务会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柜台支付结算财务会计论文 篇1:

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建设

摘要:《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高职学校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银行柜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对银行柜台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基于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以实训为主导的课程开发建设研究,以完善课程内容与实训体系建设,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就业导向 课程开发 建设

一、引言

根据高职教育办学定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面向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一线岗位,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从事银行一线临柜业务操作;从金融业务发展看,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各家银行临柜业务岗位已全部转变为柜台综合服务,对学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高职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训主导型课程,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对银行柜台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度。

基于上述原因,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了《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建设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课程整体框架与课程的实训体系建设,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开发建设目标及内容

(一)课程开发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柜台组织形式、柜员的基本技能操作、综合柜台业务的主要管理规定、现金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等基本规定和业务规程。

项目的开发建设,形成培训的相关资料:1、编制形成银行各项柜台软件使用手册。2、开发出商业银行柜员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个人存款业务处理、个人贷款业务处理、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处理、个人代理业务处理、个人外汇业务处理、电子银行业务处理、商业银行柜面突发事件处理、金融综合业务技能练习等九个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模块,形成实训教材。3、开发、编写出适合学生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训练使用的案例集。4、形成适合实训项目培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5、准备相关银行综合柜台专用材料、工具。6、制定形成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相关规章制度[1]。

(二)课程开发建设内容

1、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建设

基于工作任务划分模块,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整个课程由九大教学模块组成。构建了以金融保险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模块化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按照银行一线柜员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实施“模块教学+项目训练+实践操作”分层叠加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模块化

基于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工作任务划分模块:商业银行柜员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个人存款业务处理、个人贷款业务处理、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处理、个人代理业务处理、个人外汇业务处理、电子银行业务处理、商业银行柜面突发事件处理、金融综合业务技能练习等九个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模块,教学形式完全采用项目模块导向的案例教学。

(2)实训教学过程与银行柜台业务对接

实践教学中紧密结合商业银行柜台实务操作,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模拟银行、金融综合实验室进行各项业务训练,通过银行综合业务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校内实训在仿真的职业工作环境中进行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必须要有职业工作的环境,分院建立了模拟银行和综合技能实验室,购买了综合柜台业务的实训软件,可以完成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模拟实训的全过程。依据商业银行临柜工作岗位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开发了金融综合技能实训项目,强化了学生对银行临柜业务处理的熟练程度。

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模拟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氛围;实训项目的操作便于学习掌握,与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的实际工作做到了无缝对接。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设计、实训方式和实训内容较好的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此外与商业银行、信用社等机构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就业前进行实际临柜上岗实习。经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训,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基本核算规程和基本技能,提高银行综合技能水平[2]。

2、课程结构设计的开发与建设

依据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建立银行柜台劳动组织和柜台业务管理、银行柜员基本技能 、银行柜台业务规范与服务、现金和重要单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银行柜台安全防范、综合技能实训等知识模块。开发了金融综合技能实训项目,该项目将本课程主要业务项目的具体操作点,作为单项的技能操作练习项目,强化了学生对银行临柜业务处理的熟练程度。

3、注重教学方式的更新

根据职业定位的能力目标,通过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理论归纳和社会实践和实习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基本业务实训,使广大学生掌握各项业务的基本规定和基本业务规程;通过基本技能实训和综合业务技能实训,使广大学生提高银行一线临柜业务操作能力,能很快适应银行临柜岗位的工作需要。

4、教材建设

在研究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运行实际,收集整理分析各家银行培训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模拟教程》,学生使用后反映教材体系合理、实用性强。

三、课程开发建设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课程开发建设特色

1、注重实训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按实训主导型课程进行改革,增强实训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占比66%以上,课程内容安排紧贴岗位要求。

2、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训过程、实训环境真实感强。

3、行业专家参与的教学过程:本课程1/4课时有行业专家教学或辅导。

4、多元素构成的考核体系: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建设完善实训教学考核体系:课程考核的分数比例为3∶3.5∶3.5,即平时成绩30%、实训考核35%、期末理论考核35%,体现了实训主导型课程的教学特点[3]。

(二)课程开发建设创新点

1、探索1+1+1(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订单培养或个性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银行业务模块化教学改革,使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更适应岗位和社会需求。

2、进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训主导型教学改革,大幅度增加了学生实训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成立课题组,进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技能课程方案设计”课题研究,探讨商业银行一线临柜业务操作技能,强化对学生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

4、实行双证制,即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鼓励取得多项金融基本技能项目证书。

5、积极探索和实践“课证融合”,即课程与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结合。要求学生必须取得包括银行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银行风险管理等从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开发建设效果

(一)对于教师而言

通过对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的开发与建设,在授课时使用基于项目模块的教材,使得授课过程既规范又有效。

(二)对于学生而言

通过在银行综合柜台岗位的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深入、全面了解银行柜台的基本业务模块,熟悉银行综合柜台软件,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业务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度。

1、在银行综合柜台实训项目中,引入银行综合柜台模拟软件系统。通过软件的使用培训,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一套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软件的操作。

2、项目开发的各个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模块,形成实训教材,学生可以利用教材进行银行各个柜台业务的操作训练,教师可以按照教材进行实训指导。

3、银行综合柜台专用材料、工具的使用,使得学生对银行柜台岗位有感性的认识,提高对这些材料、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

4、通过银行综合柜台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按照银行实际工作要求进行业务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严谨的、踏实的金融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董瑞丽.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M]. 浙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黎贤强.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昌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1(9)

〔本文系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项目模块开发研究”成果之一〕

(杨海燕,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作者:杨海燕

柜台支付结算财务会计论文 篇2:

大型商业银行商户收单业务综合价值评价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纵深发展以及大数据对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作用日益凸显,支付业务以其巨大直接价值以及带动多元业务发展、助力数据积累与应用等无穷间接价值,再次被推到金融竞争的最前沿,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商平台乃至证券保险等行业都大力布局和发展支付业务。在所有支付业务中,商户收单业务以其同时连接B端商户和C端客户的独特位置优势,以及深入实体经济、同时服务经济“大动脉”并濡养经济“毛细血管”的能力,成为上述支付服务提供商发展综合服务、拓展新市场、进入新区域的入口和重要基础设施,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价值链不断延长。本文将基于工商银行商户发展中心成立一年来的实践探索,系统阐述新形势下商户收单业务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要评价以及怎么评价其价值、如何应用价值评价结果,为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商户收单业务提供新的启示、新的思路。

商户收单业务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深刻变迁

传统意义上的收单业务是商业银行特约商户发起的支付受理业务,伴随2010年央行《非金融支付机构管理办法》出台,收单机构正式被监管机构认定为包括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内的各类主体,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收单业务是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目前国内主要收单机构已经多达千余家,其中银行类收单机构90家、非银行类收单机构200余家,收单业务也因为线上和线下、POS和MIS、普通终端和智能终端、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有卡和无卡等渠道、模式、手段的不同演化为多元化的商户支付服务。

由于收单业务具有“一手托两家”的特性,以及各类商业主体谋求商业生态闭环的内在需求,收单业务在提高支付效率、提升消费者体验乃至助推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6年央行等十四部委《关于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收单机构创新,提供综合支付方案,为收单业务进一步演化升级提供了政策依据。可以说,目前商户收单业务已经从单一的支付服务华丽升级为涵盖会员管理、营销、信用、数据、金融、安全的综合性服务,其价值自然也不再是以支付结算手续费收入为主的单一价值。

新形势下商户收单业务有什么价值

2016年,工商银行为了全方位谋划线上线下整体化发展的“大棋局”,形成支付融资一体化发展的“大合力”,以现代化的支付技术、专业化的经营理念、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推动方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在国内商业银行率先成立了商户发展中心。商户中心成立一年来,工商银行依托互联网化的二维码支付产品,从原来单一的线下实体商戶迅速延展到线上线下全覆盖,商户收单业务突飞猛进,目前商户规模已达376万户,年收单交易额达10万亿元,对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工商银行的实践,以及国际国内知名收单机构的经验和数据,本文将商户收单业务价值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创造大量的中间业务收入。国际著名信用卡机构的盈利模式有循环利息主导型和回佣手续费收入主导型,其中回佣收入主导型模式抵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更强,因此,商户收单业务在大型商业银行得到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越来越高。近十年,工商银行商户收单业务稳步发展,市场规模从小到大,累计实现回佣收入45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近25%,在全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约4%~5%,其中最高峰值达到5.6%,是推动中间业务收入有序增长的主要业务之一。

二是形成持卡人增值服务闭环。通过利用商户资源及交易数据为持卡人提供支付、特惠、分期、会员、理财、促销、积分兑换等增值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持卡人粘性,实现发卡收单的良性互动。美国运通即采取了以商户回佣为主要收入的服务型盈利模式,通过自行发卡、自行发展商户形成独特的封闭式网络,能够为商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强大的支付受理系统再加上高素质的持卡人,使得美国运通的商户回佣率达到2.5%左右,远高于美国信用卡行业1%~1.6%的平均回佣水平。

三是促进交叉销售和多元服务。商户收单业务是体现大型商业银行整体优势、整体利益的重要黏合点,能够同步带动对公结算、个人金融、消费信贷、代发工资、电子银行及供应链融资等多个业务版块的联动销售,并将银行的营销服务“柜台”延伸至商户,形成获客引流、产品销售及客户服务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紧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和互动。以工商银行二维码支付为例,在2016年7月推出该服务到目前不足一年时间里,受理商户已突破220万户,带动法人客户新增80万户,存款、贷款新增数百亿元,商户收单业务的辐射作用充分显现。

四是支持大数据精准营销。收单业务蕴含丰富的资金流与信息流,工商银行以庞大的商户规模为基础,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支付链条沉淀的海量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小微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积极构建数据化、多维度、纯信用的小微商户授信模型,为其中的优质商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降低小微企业获取融资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已为1.5万家小微商户提供了21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提升了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能力,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级难题”上做了积极的探索。未来两到三年工商银行商户总量将突破1000万户,按照户均贷款10万元测算,理论上可为小微商户提供上万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

五是助推普惠的无现金支付服务。无现金支付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是提升社会经济效率、造福百姓民生的重要力量。银联分析报告显示,“使用无现金支付的交易成本比使用现金的交易成本低约1.09%,无现金渗透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5~0.8个百分点”。在推动这一利国利民的普惠服务工程中,工商银行商户收单业务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工商银行收单受理机具已达118万台,全部支持非接支付。无缝嵌入消费者购物、用餐、娱乐等各种生活场景,既支持安全大额的非现金支付,也深耕便利快捷的小支付、微支付,收单交易额占据四大行半壁江山。

不可否认,在我国的互联网支付市场中,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非金融支付机构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C端个人客户拥有量上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两家支付机构用户总量分别达4.5亿户和5亿户,而大型商业银行在B端商户拥有量和管理能力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合作日趋深入,优势互补,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得商户者得天下”的重要意义日益明显,发展商户收单业务已经不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其价值也从某种意义上讲具备了战略价值。

为什么要评价商户收单业务价值

2016年9月6日,我国实施新版刷卡手续费标准,根据银联测算数据,收单业务总体费率水平下调了40%~60%,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对于一些“强势”商户,收单机构甚至已经出现收益成本倒挂现象,收单业务到底该不该做、怎么做再次成为热点问题,有的商业银行在发展收单业务上也出现了“战略摇摆”。与此同时,收单业务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承担什么角色,也少有明晰定位。为此,我们认为应该将商户收单业务上述几个方面的价值进行具体化甚至量化指标评价,从而用直观的数据辅助决策层走出战略上的迷茫,帮助执行层坚定发展的信心。概括起来,价值评价的必要性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借鉴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经验、挖掘收单业务贡献的需要。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汇丰控股、富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全球排名前列的主流商业银行均是收单业务大行,证明收单业务是国际化大银行的“标配”,重视发展确有必要。总体上,这些银行发展收单业务同样具备上文所述五个方面的价值,但在中间业务创收价值方面与国内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国际市场收单业务直接收入包括回佣收入、动态货币转换(DCC)收入、商户年费、POS租金等,其中回佣收入占比达90%以上,费率远高于国内市场,而国内收单业务仅有其中前两项直接收入。鉴于商户收单业务具有高产出、高关联度、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等特点,国际大行纷纷通过并购或联盟方式,建立了专门的收单子公司,在全球排名前10的收单机构中,银行控股的合资公司或子公司占到8家,其中美国银行与第一资讯合资成立的美国银行商户服务公司、摩根大通旗下的收单子公司大通支付技术公司已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收单机构。具体评价收单业务价值,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找准方向,有针对性地向国际大行借鉴发展经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收单业务发展道路。

二是洞悉国内收单市场,释放收单业务价值潜力的需要。10年来国内收单市场重要变化之一就是主体由商业银行扩展到第三方支付机构,而且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全新的金融科技(Fintech)架构与超前的互联网创新理念和机制,在创新收单模式、挖掘收单业务多元化价值方面创造了奇迹,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包括互联网获客、互联网融资、互联网征信、互联网理财等,产品快速迭代、服务轮番升级,形成了支付引流、多元化发展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甚至以支付为原点,既顺流而下,也逆流而上,不但使商业流程上下游各环节得以润滑地运转,还以支付为突破口发展跨界服务,使原有商业流程或模式得以颠覆性革新。其中,诞生于2004年的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服务1000万小微商户;财付通依托微信社交平台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商户规模近千万户,2016年收单交易额高达12.1万亿元;以综合支付见长的银联商务成立14年来致力于专业化商户营销及服务,商户总量达643万家,成为国内重量级专业化收单机构。

纵观第三方支付机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收取商户渠道费、利用资金存留进行规模投资并获得收益、向用户推荐理财产品抽成获利、收取增值服务中介费、发放贷款或虚拟信用产品收取利息和获得海量用户数据拓展跨界业务。可以说,第三方支付机构深耕收单业务并从中开拓出了多个赢利点,商业银行具体评价自身收单业务价值,有利于找准切入点,从国内各主体、各种类的收单业务发展模式中汲取有益经验,进一步纵深推进商户收单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深化精细管理,再造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体系的需要。当前,各大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收单业务的重要性,但重视程度、投入程度差异较大,收单业务作为横跨零售与公司金融业务的重要纽带,以什么姿态和角色嵌入到银行转型发展中,需要以其价值评价体系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实践证明,支付业务是金融体系中对大数据、PC互联、移动互联乃至物联网等金融科技等新技术承载能力、吸收能力最强的业务,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技术最先在支付领域落地生根,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推出创新型的收单产品和服务方案,在部分领域第三方支付机构还占据了领先地位,然而,商业银行收单业务依然是市场的“基本盘”。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商户收单业务不仅直接带来存贷款及结算等业务,还往往通过直接降低收单回佣来支持存款、结算、信贷业务发展,这也是市场竞争下的一种常态,但是在最后的经营业绩评价中应运用管理会计的方式以及数据模型的支持,客观展现商户收单业务的价值贡献,明晰各业务板块的真实贡献、理顺业务板块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形成合力,将会强有力地推动商业银行公司金融的全面发展。

总之,商户收单业务价值是巨大的、多元化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纵深发展,商户收单业务还会呈现出更大更多的综合价值,然而这些价值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现的主要方面及价值量大小是不同的,深入评价收单業务价值,有利于各类收单服务主体找准发展定位、明晰发展路径。当前,商业银行收单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政策和政府定价的束缚、内部条块分割以及协作困难的掣肘、业务模式固化和效率低成本高的制约,以及产品创新流程复杂、迭代开发周期长的影响,客观上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特定细分市场、特定历史时期占据发展主动权提供了可乘之机。商业银行应该调整战略、优化策略,在金融科技创新和市场手段应用等方面积极向第三方机构学习借鉴,但同时要珍视并用好、用足、用透自身的比较优势。比如,业务管理更为严格规范,风险防控体系更为完善缜密,客户资源更丰富,综合服务实力更强。更为关键的是商业银行掌握B端商户和C端客户的实际资金账户,承担资金清算职责,是唯一能真正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经营主体。因此,无论支付技术如何发展、支付市场如何变革,商业银行发展收单业务要用好实力、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基于“价值”这个核心来改革收单业务组织架构、摆布业务资源、理顺发展机制,切实以收单业务为抓手带动一揽子金融服务的强劲发展。评价商户收单业务价值的最终目的正是为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在现有体制下摸索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并且连接金融科技应用、市场化运作和商业银行固有优势的新型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如何评价商户收单业务综合价值

开展商户收单业务价值评价工作,需要多角度入手、多方法应用、多数据支持,在最大限度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补充定性评价,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收单业务的市场价值与发展定位。有鉴于此,笔者拟抛砖引玉,综合考虑收单业务直接和间接价值,选取一定数量的指标,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尝试建立一套商户收单业务价值评价体系,为下一步纵深研究收单业务价值以及应用收单业务价值评价结果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以商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以商户为核心打造全渠道金融服务,依托数据驱动提升获客效能,优化商户体验,加快构建全链条、跨专业、分享型的综合价值评价体系,推动商户收单业务成为大型商业银行联动营销、协同发展的市场入口和互联网转型发展的新平台,实现商户价值最大化、银行收益最大化、社会效应最大化的综合发展目标。(见图1)

二是实施“定量+定性”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学方法,通过数据采集和计算直接量化计价方式,计算商户收单业务产生的各类业务收入贡献,包括中间业务收入贡献、信用卡联动贡献及商业银行跨专业联动贡献。定性评价是指通过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商户收单业务产生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衡量,包括数据库运营、市场影响力和风险控制水平。(见图2)

三是采取“直接+间接”的贡献计量标准。直接贡献是指由商户收单业务带来的银行直接收益,包括信用卡专业和其他专业收益。其中信用卡专业收益包括商户回佣收入、分期付款(商户贴息)手续费、小微逸贷供应链融资收入;其他专业收益包括借记卡消费回佣、商户存款结算收入(含个人和对公存款)、贷款融资收入、现金管理收入以及私人银行收入等。间接贡献是指由商户收单业务带来的银行间接收益,包括信用卡消费回佣、积分抵现转换收益、代发工资收入;以及由于联动营销而覆盖的银行成本支出,包括经营性费用支出和人力性奖励费用支出。其中经营性费用支出包括业务宣传费、渠道建设费;人力性奖励费用支出包括个人客户获客奖励(含借记卡、信用卡、电子银行客户)、对公客户获客奖励、电商平台商户拓展奖励等。

四是梳理全维度的综合价值评价指标。具体见表1。

五是建立多应用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商户收单业务价值计量模型建模方法、变量选取、权重设定、定量与定性价值转化系数确定等既无一定之规,也无先例可循,笔者根据业务实践,拟以多元函数的方式建立评价模型。具体思路是:以商户收单业务综合价值(V)为因变量,以定量评价的中收贡献(M)、信用卡联动贡献(C)、跨专业联动贡献(T)及定性评价的数据库运营(D)、市场影响力(I)、风险控制水平(R)为自变量,建立大型商业银行商户收单业务综合评价模型。各自变量的值,取其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的和。对于评价指标考核标准区分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的变量,在直接部分加下标Z表示,间接部分加下标J表示,并给间接贡献部分乘以相应权重(权重系数根据产品关联性分别确定),各部分加有下标的分变量仍为其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的加和。

此模型架构中,—自变量对综合价值的贡献比例,分变量对综合价值的贡献比例。以定性评价中的数据化运营(D)为例,D=精准营销支持+服务质量提升。

同时,定性评价中包含的自变量D、I、R中各项评价指标则为虚拟变量,例如数据化运营(D)中的精准营销支持,若有专业提供的大数据支持则取值为1,没有专业提供的大数据支持则取值为0。以此模型带入具体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商户收单业务综合价值。

如何推进并应用商户收单业务价值评价

商户收单业务价值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组织保障、翔实的数据支撑、有力的技术支持。要在总行内部由财务会计、人力资源、银行卡、产品创新、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等相关专业组成柔性工作组,就数据提取、指标设定、计算方法和公式权重确定等达成一致,并就工作实施步骤等形成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评价工作。积极做好系统改造,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集约化运营,以及商户收单业务各类收益的自动计价与分润,真实地将各项经营成果转化为实际业务数据,充分调动各个条线、各个层面、各岗位员工发展收单业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综合考量商户收单业务的投入产出,做好商户收单业务的资源投入,在科技研发、设备投放、市场促销、人员配置、外包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同时,统筹规划商户收单业务的顶层设计,根据业务属性、产品贡献、业务关联度等指标,将商户收单业务统一纳入相关业务板块发展计划和营销方案,切实发挥商户收单业务营销切入点和综合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并且通过机制和产品创新不断释放活力,激发动力,助推商户收单业务规模、质量和效益协同发展。

总之,商业银行在发展商户收单业务道路上既不能循规蹈矩,也不能完全照搬金融科技公司的模式,应借助商户收单业务综合价值评价体系,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推进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快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商户收单及线上线下支付业务的互联网创新发展之路,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多元化市场竞争。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执行副总裁、中国工商银行商户发展中心总经理)

作者:周万山

柜台支付结算财务会计论文 篇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摘 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商业银行不仅在开展资金融通、结算支付、理财收益面临改革压力,而且内部人员配置也应因时而变。论文通过对X商业银行S分行人力资源配置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未来转型模式的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提出相关的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

1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生产品,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具备互联网的属性和特征,其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互动性更强、交易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便捷,所带来的规模效用更大[1]。

2 X银行S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本文针对湖南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S支行展开问卷调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S分行管辖全省14个二级分行,资金实力雄厚、客户群体广泛、经营网络庞大、服务手段先进、社会信誉优良,与全省各大中小企业均有良好合作关系。

人力资源是该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资源,也是实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目标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力资源战略性工作,本文通过样本抽查与筛选,调查全行人力资源分布状况。截至2018年12月底,从X银行S分行岗位分配情况看,在岗员工总人数为333人,分为前台、中台、后台。前台岗位员工人数最多,主要包括柜台专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大堂经理等各类人员,人员配置达230人,占比分行总人数69.07%。其次是中台岗位,S分行中台岗位员工共计84人,已超过全体员工总人数的25.23%,中台岗位主要人员为分支行领导、财务会计、营运专员、筹融资专员、风控专员、人事专员等人员。而后台岗位共计达19人,包括行政职能人员、系统维护与管理人员、劳动者工会等各类支持性人员,后台人数最少,占比全分行总人数的5.71%。统计数据表明,中后台岗位人员数量偏多,占比总人数达30.94%。

3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X银行S分行的影响

3.1 商业银行金融中介角色减弱

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起着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的媒介作用,但这一职能遭受着支付宝、微信、京东白条等各网络支付手段的互聯网金融企业的冲击。X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银行电子端面临着挑战。由于互联网支付方便、快捷、高效、经济,且能够在线支付,这一运作模式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地位削弱。

3.2 逐渐影响银行人员用工配置

通过与银行高管面对面的交流,认识到S分行人员数目是影响人力资源配置效能的重要内部因素。一方面,用工成本在S分行的经营成本中占据着居高不下的地位,影响S行的财务利润收入,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S分行岗位人员配置存在着结构性剩余与结构性短缺,中后台人员占比达30.94%,超过规定的人员配置比例20%的要求。客户经理和柜台专员的比例不平衡。目前,S分行主要招聘渠道为校招大学生,人员来源渠道单一。

3.3 减少银行收入来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冲击了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面的收入来源、利润模式。典型表现为利差缩小、收入层级结构改变。而互联网时代其他电商收益更高,更便捷快速。远远优于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这样会分流商业银行大量中小型客户,也使商业银行的收入大大减少。即使央行出台了相关金融政策来限制余额宝的投入,也无法改变银行存贷款客户的逐步流失。

4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X银行S分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

4.1 约束人力资源规模

在计划落实的过程中,要确保建设一支稳定充实的基层员工队伍,X银行S分行应实施对各级区域支行机关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原则,须严格监控银行内部人员的流动情况,特别是从基层转到机关的“逆向流动”,用制度文件约束各分支行的机关人员数目占比总人数上限比例,使人员结构合理化、规范化。对各个部门实行部门成本预算管理,如人力成本、物资物料成本,使部门预算固定化,坚持“减人不减资,增人不增资”的管理原则。严格把控各部门人员编制情况,使各部门既能遵守部门内部编制限制的规定,又能确保基层业务人员的及时供给。

4.2 科学的网点布局和优化方法

首先,要意识到网点布局的重要性。在深入分析银行内部战略和外部市场环境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银行网点布局与优化方法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重新配置和调整低效率的机构,积极改善银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这是提升S分行盈利水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次,及时更新优化银行网点服务范围,整合区域间的重叠部分,提升银行单个服务网点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避免过去因两行间服务范围重叠而造成的管理混乱局面。最后,对客户群密集的区域实行产品和服务组合策略,充分利用中心区域银行网点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布局主要节点城市。

4.3 重点培训发展复合型人才

由于互联网企业与金融学科的融合与发展,须重点培训和发展职业能力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S分行也需要发展多种技能、互联网金融业的方向敏锐度高的优秀员工。因此,对X银行S分行来说,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必须重视银行内外部的人岗匹配工作。外部招聘时,强化人员甄选环节,提升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素养,对内部管理人员来说,其在晋升之前须在横向部门轮岗工作,扩大对银行业务的了解以及建立更为广泛的同事基础。日常情况下,普通员工轮岗可获得多种技能,挖掘各岗位需要的人才。只有着力打造一支迎合市场竞争并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为X银行S分行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后盾。

4.4 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须对S分行的业务模式、经营方式、产品特色等各个领域进行创新,增强客户黏性。开通网络交易,尽快将传统线下产品进行线上布局,如车贷、房屋抵押贷款、个人借款等从线下迁移到线上两种交易模式。由于央行主导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逐步完善,未来银行内部的信用体系以及互联网平台数据的整合将会构建一体化的云数据系统。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银行需要拥有强大的数据系统,提升银行从风险控制到产品设计再到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前中后端的綜合实力。大数据应用所提升的信用定价能力,会极大地促进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更加信息化、数字化、便捷化。

5 结语

本文创造性地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产业有机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作为背景,分析S分行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剖析了S分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优化整合自身人力资源配置,以顺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商业银行应在严格遵守企业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加强外部甄选环节把关,招聘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这一潮流和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内部员工的互联网金融知识技能培训和开发,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增强员工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从而激励员工提高绩效才能使X银行获得更大的利润。总之,商业银行必须重新配置人力资源总量新模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规划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安置人才,加快银行自身的业务转型,提高其资源配置的效率,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金融时代。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罗明忠.商业银行的特点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J].华南金融研究,2003(03):36-4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C0667。

【作者简介】蔡小华(1977-),女,湖北钟祥人,讲师,从事金融财务研究。

作者:蔡小华 彭艳容 叶伊琳

上一篇:乡镇创优点评工作报告下一篇:基础课程教学高职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