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行基金管理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攀升,但是,社会保险基金在待遇保障、各地保险衔接、经办服务水平方面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分别从“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全民参保基金征缴体系;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体系;加强社保基金内外监管,建立基金安全运行体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建立防范化解基金风险体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运行基金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运行基金管理论文 篇1:

精细化管理在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中的应用

摘要:青州市连续实施新农合制度8年来,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加大新农合基金管理的力度,落实责任追究,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2003年青州市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新农合试点县(市、区)之一,连续9年来,通过科学制定方案,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加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1 管理机构设置细

健全的管理机构是保证基金安全运行的前提。试点伊始,青州市就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人员编制3人,2006年增编3人,2009年增加到12名,实际工作人员16人,根据工作需要分设了4个科,制定科室制度和岗位职责,并严格加以落实。

1.1分设科室 2006年,随着新农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青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下设了综合管理科、督导检查科、基金核算科和信息统计科。综合管理科主要负责规章制度的草拟、公文处理、信访处理、转诊审批、档案资料的保管等;督导检查科主要负责定点医疗机构审批及督查,慢性病、住院分娩、急诊急救管理等;基金核算科主要负责账务处理、运行数据分析、补偿凭证复核等;信息统计科主要负责新农合网站维护、新农合管理系统维护、信息外报等。此外,各科还负责补偿凭证审核及定点医疗机构督查。

1.2落实职责 根据各科室情况,分别设立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制订了岗位职责,做到了以岗定人、竞争上岗,在岗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青州市确定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柯35处,镇级定点医疗机构21处,村定点医疗机构级629处。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全部实行了“包干管理”,将市:镇、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按的服务参合农民数和年出院人数等分解到市合管办的每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督查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规定执行和为民服务情况,分析医药费用变化、收费标准执行和病人就诊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参合农民利益,维护了基金的安全。

1.3落实问责 卫生行政部门将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作为问责对象,充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对在新农合管理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以致影响服务质量,造成基金损失,损害参合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对发生违规行为的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按照《公务员法》、《执业医师法》以及山东省《关于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行政处分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和刑事责任等不同层次的问责和经济处罚,同时对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立即取消定点资格,一并追究经办机构管理人员的责任,直至调离工作岗位。

2 规章制度制定细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基金安全运行的基础。从2003年试点开始,青州市就制订了新农合实施方案、基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规定、就诊及转诊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运行中不断完善、’细化,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保证参合农民享受到公开、公正、公平的报销补偿,将参合病人受益资格审核、费用公示及入户随访形成制度化。

2.1资格审核制度 对因病需要住院治疗的参合农民实行住院资格审核制度。参合人员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后,首诊医师及主管护士为第一受益资格审核人,详细审查病人的参合信息和确定病种是否属于补偿范围,为病人出具《受益资格审核表》。同时,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工作人员将参合住院病人的信息输入新农合管理系统,参合病人户口所在地的镇级合管办收到信息后,安排参合病人所在村的卫生所进一步核实病人身份,避免冒名就医现象发生。

2.2费用公示制度 为让参合农民做到明白消费,增加基金支出的透明度,青州市实行了新农合基金支出的市、镇、村及定点医疗机构公示制度,每季度公示1次。市级报销支出在《青州通讯》刊登、电视台播出,同时报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成员单位;镇级报销支出公示明细到村,按住院报销、门诊报支出销分类,在镇政府的政务公开栏和镇合管办张贴公布;村级报销支出公示在村卫生所和村委的政务公开栏张贴公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月1次公示在本单位住院的参合病人费用、报销费用、目录药品使用率、每床日费用等情况,让参合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2.3入户调查制度 有针对性的入户调查是发现基金漏洞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杜绝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必备措施。随时对医药费用及报销数据进行选择性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按人按病种及费用进行细化分析,对存在问题的,立即深入参合农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定点医疗机构虚开发票、伪造病历等违规行为,及时按协议书规定对定点医疗机构追究责任,有效地杜绝了基金的跑冒滴漏,保证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3 管理措施落实细

各项管理措施的认真落实是基金安全运行的保障。青州市通过对医疗机构的为民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认真细致地审核上报的每份补偿凭证,督查每一份住院病历。

3.1适时监控 全市共有13家市直定点医疗机构的35处报销窗口、21处镇级合管办500余处村卫生所和2家潍坊市级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与市合管办的中心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每个医疗机构在院病人的适时治疗、药品使用、收费情况和每位门诊病人报销资料随时上传到市合管办,市合管办工作人员通过调阅资料,能够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超标准收费、目录药品使用率低等情况及时调度,确保了医疗机构为参合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3.2凭证审核 审核每份报销补偿憑证和每份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是青州市合管办每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对上报的所有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报销补偿的凭证全部审核,每月审核凭证400余卷,原始单据近20万份,做到审核每一份原始单据和每份补偿凭证的真实合法性,确保基金支出的合规合法。

3.3病历督查 由于住院报销标准逐年提高,参合农民的住院率也逐年提高,为防止冒名就医、超范围报销等违规情况的发生,青州市合管办每月对所有出院报销病人的病历逐一审核,全年审核病历5万多份。同时对病历的医嘱、处方、微机报销记录全部核对。随机抽查病历的目录内药品使用情况、医疗收费及治疗方案等,确保每位参合农民的治疗方案合理,收费合理,目录内药品使用率高。

4 运行数据分析细

对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掌握基金运行规律,有利于调整基金支出结构,有利于发挥基金最大的效益。

4.1医疗费用分析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后,市、镇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增长幅度较大,这既有农民合理医疗需求的释放,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医疗机构诱导病人过度医疗消费。为此要时刻对参合农民人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日均费用、人均门诊费用、住院率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增幅超过前3年平均增长比例以上的,将作为监控分析的重点,适时分析,及时警示。

4.2基金支出结构 按照山东省新农合规定,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含健康体检费用等)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一般不高于35%,住院统筹基金和当年提取风险基金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65%。连续几年来,青州市新农合基金的门诊支出和住院支出都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这样既能保证参合农民的“广受益”又能解决“因病致贫”,又能促进了新农合制度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3农民受益程度 农民受益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农民参合积极性,也决定了新农合制度的能否持续发展。青州市连续5年参合率都达到了100%,人次受益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户受益率稳定在90%以上。

总之,通过精细化管理,青州市新农合基金沿着健康、科学、安全的轨道运行,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农民受益程度逐年提高,促进了这项惠民制度的持续发展。

作者:程英华 邓永新

安全运行基金管理论文 篇2:

科学构建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体系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攀升,但是,社会保险基金在待遇保障、各地保险衔接、经办服务水平方面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分别从“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全民参保基金征缴体系;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体系;加强社保基金内外监管,建立基金安全运行体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建立防范化解基金风险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科学构建社保基金持续运行体系。

关键词:构建;社保;基金;体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加大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攀升,但是,社保经办工作中在待遇保障、各地保险衔接、经办服务水平方面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全民参保率不高。现有的社会保险政策并没有调动广大年轻人员的参保积极性,尤其是年轻人参保意识不强烈,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不用考虑社会保障这么长远的事情,同时还在顾虑职工保险缴费太高,压力比较大,居民保险待遇又太低,等岁数大点一次性补缴上。

二是社保基金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实现社保基金全国统筹,全国各地社保政策不统一,参保人员工作、居住流动性比较大,由于各地经办操作流程不统一,社保基金在调动衔接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参保人员与单位解除合同还要多次来回跑保险接续。

三是经办服务水平不到位。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大多是在户口所在地参加保险,长期居住外地人员在缴费、报销、待遇领取等手续办理上比较麻烦,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需要返回老家或者到处跑着盖章办理;生病住院需要办理转诊手续;报销药费不能联网结算,需要先自己垫付钱再回原参保地报销等。

四是部分省份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全国连续12年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也逐年提升;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逐渐扩大;老龄化趋势加重等。各项社保基金支出不断加大,部分地区社保基金当期收不抵支。

目前社保经办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保基金的长期平稳运行。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科学建立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体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全民参保基金征缴体系

1. 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研究制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征缴工作考核意见,成立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到人,并建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征缴工作定期调度制度,定期抽出时间对这项工作进行科学调度,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2. 多方联动,搞好一体执法。与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协调,在办理工商登记、安全生产年审时,把是否参加社保、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作为考核的必要条件,督促用工单位先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再给予年审。与劳动监察部门配合协调,以开展工伤预防为突破口,对工伤事故发生较多企业的用工人数、工资、工伤处理情况等事项进行审查,杜绝工伤隐患。

3. 加大稽核工作力度。坚持把稽核工作冲在各项工作前面作总抓手,以书面稽核和实地稽核相结合,严格稽查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和人数的企业,对于查出的问题,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同时,要充分利用劳动监察部门内部自上而下进行网络化建设、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申报、企业评先选优、建筑行业资质检验、外资企业验厂之机,积极协调配合,把参保不充分的企业及时通报曝光,通过联合执法,促进扩面征缴工作的开展。

4. 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注重舆论诱导的作用,紧紧围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续保工作,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材料、咨询点等有效载体,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对部分重点企业,召开职工座谈会,现场了解他们对参加社会保险的看法,面对面的解释企业职工提出的问题。

二、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体系

目前各地社保基金统筹层次比较低,各险种基金统筹层次不一致,最多实现省级统筹,各地政策、操作流程都不统一,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是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平稳运行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体制改革的需要。只有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完善基金调剂机制,统一社保基金信息,才能增强社会保险抵御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1. 统一基金筹集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应当实行‘大数法则’和‘平均准则’”。参保人员越多,社会保险覆盖面越大,从社保基金源头上最大限度的集中社会力量,才能化解和防范少数人或者少数地区发生的风险,保障基金安全。全面实现基金统筹可以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统一预算、分级核算,统一调剂、分级平衡,统一考核、分级负责”办法,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接转手续,方便参保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健全异地协办机制,跨省市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由费用发生地经办机构进行监控和结算,相关经办机构之间进行统一核算;将经办服务向镇、街道和社区延伸,建立统一的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和调剂金制度,合理控制统筹基金结余,调剂金分别按各地当期缴费的一定比例计提,基金节余较多的市、区可以适当提高计提比例。

2. 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社保基金可持续平稳运行也必须实施网络战略,建立统一的社保基金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各险种“一卡通”结算,规范社保业务经办规程,上一级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对下一級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实现保险经办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整合社保基金信息管理资源,规范信息管理,努力实现数据共享、可控;集中管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数据,对社会保险的各项业务经办、基金征缴、待遇拨付、参保人员信息变更、基金支付能力等实行全程监控,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使用社会保障卡,不断探索拓展社会保障卡功能,尽快实现“一卡全国通用”。以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社会保险数据准确和基金的安全,为全体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社保基金内外监管,建立基金安全运行体系

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使用、管理和运营等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和健康运行。

1. 加强基金内控管理。建立政策与经办、待遇审核与基金支付、科室职责与岗位设置相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基金管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内部自查自纠活动,查疑点、找漏洞。合理设置各科室的经办岗位,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换,严格落实三方责任,要求每笔业务必须经过初审、复审两个环节,做到经办职责明确、程序详细、相互制约监督,杜绝一人即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从细节操作上抓规范,抓管理,抓落实,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 严抓基金对帐制度。明确社保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对账程序,规范收支管理行为,加强监督和管理,基金管理人员坚持每月与银行对帐、与业务科室间对账、与财政对账。同时会计、出纳要坚持日对账,每日基金管理会计、出纳对当日收缴基金、拨付基金与系统信数据相核对,确认无误后编制收入拨付日报表;每月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每月月末基金管理人员与财政核对财政专户帐目,及时查询收入、支出户,核实财政拨款到位情况,并填写台帐备案。

3. 加强基金外部监管。当前,社会保险工作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社保经办业务在系统上运行,基金在银行中流动,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无疑也必须借助信息系统的力量,研究探索制定社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社会保险业务—基础信息档案—基金一体化的经办管理模式,将基金管理风险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从静态监督转变为动态监督,从现场监督转变为现场与远程相结合监督,从源头信息数据上杜绝经办工作的风险点。经办机构设立稽核机构,配备专职稽核人员,制定统一的稽核核算流程,日常稽核、专项稽核、重点稽核相结合,保证基金安全使用。

四、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建立防范化解基金风险体系

1. 提前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在完善社会保险自身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与公安、民政、法院、经信等部门的数据,了解掌握人口老龄化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预期寿命、人口增长率、老龄化增长率,通过年龄统计以及发展趋势与社保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老龄化对基金的影响以及年龄对待遇调整和基金收支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户籍地参保人数、就业从业年龄人数、参保单位类型分布等指标,了解掌握全民就业参保基本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安排,积极探索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积极稳妥分步实施。

2. 精算分析基金收支平衡。保险精算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与原理,去解决商业保险与各种社会保障业务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项目,如死亡率的测定、生命表的构造、费率的厘定、准备金的计提以及业务盈余分配等,以此保证保险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现行政策相关规定,加强对基金分析的探索和预警,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平稳运行。近两年有的地方企业养老保险收支压力比较大,这些地区要把确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作为经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基金累计结余可以按月支付的地區,要及时精算分析基金情况,制定预警分析方案,及时报告和做出应对措施。同时综合考虑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投资收益率,适时调整社会保险相关政策,实现个人缴费与待遇享受终生精算平衡,为做好基金预算、精算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

作者:姚桂芝

安全运行基金管理论文 篇3:

关于加强我国社保基金监督和管理

摘 要: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多头監管制度。这种监管制度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出现监管成本 增加、监督效率低下、监督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往往会造成 社保基金管理部门疲于应付各部门的检查,无法集中人力、物 力、财力抓好社保基金的日常营运工作。同时没有专门的监 管机制是现有基金监管制度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督;管理

1.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的问题

1.1基金监管制度多头监管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多头监管,这种制度最大的缺点是是监管成本增加,且管理效率不高,从而监督质量无法保证,各部门的检查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部门也会带来工作压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社保基金的日常运营,同时监管制度没有专门设立的基金监管机制。

1.2健全的法律保障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已有的社保监管方面的立法,还不能保障基金实现安全运行。基金社会监督工作的开展,监管主体反应社保基金问题也缺乏法律保障,由于欠缺法律保护因而会受到打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监管主体的有效监督。我国还未出台有针对性的社保基金收支、使用的相关法规。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相关的法律规定是2001年5月8日出台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从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规范和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的出发点制定的,一部专门性的社保基金监管大法缺失。

1.3社会监督主体较为单一

社会监督包含社会各界代表,除此之外,还应有新闻媒体、法律专家、审计专家等的监督,定期检查监管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同时定期向公众发布检查结果,对社保基金的运营监督会更加公开透明,然而,我国社会监管通常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部分数据信息,参加主体比较单一。

1.4高素质专业监管人员缺乏

社保基金数额巨大,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基金实行有效地监督管理,我国社保基金有政府部门掌控,社保基金基本存放银行管理,政府熟悉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不善于投资运营。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的专业知识,这也影响了监管的效率。基金的监管主要是基金财务会计处理、金额的保管,没能从基金的保值增值角度,提升管理层次。

2.强化社保基金监管的措施

2.1 强化专门监管

整合监管资源,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必须建立社保基金监管协调机制。各监督主体要相互配合,形成统一有序富有合力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基金的征缴、基金的发放及使用的各个环节的监督,形成专业化的监督体系。

2.2健全立法保障

我国应建立和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基本法律,明确社保基金监管的立法层次,可以给予社保基金监督和管理强有效的法律保障,实际操作性方面需要提高。尽快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此前相关立 法的漏洞与空缺,保证社保基金在法律的保障下安全运行。

2.3健全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运营

基金管理机构是独立部门,但不可独立于监督部门的管理,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在加强内部监督控制的同时,也应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运营使用相关信息。制定社保基金社会监督整体协调制度,建立协调制度,社会监督机构与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内部控制机构等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同时,有必要制定权威的社会监督的支持制度,国家权力需为社会监督机构提供支持,建设相关举报途径和部门,加强对相关检举及控告的处理,严格惩处违规行为。另外,在为社会监督机构提供支持时,需保证社会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保证社会监督结果的客观性。

2.4提升监管人员素质

基本监管人员的准入门槛和高素质监管人员的素质都要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需要保险精算、审计稽核、金融投资、法律等高精尖专业素质的人才,应公开选拔专业化社保基金人才,另外审计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增强审计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反腐教育,避免滋生腐败。完善的审计审查监管制度,还需要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的防止腐败滋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http:// www.molss.gov.cn

[2] 曹春.略论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0(4):30- 31.

作者:寻琳涵

上一篇:高速铁路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酒店营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