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技术工程施工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房屋工程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被普遍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板施工技术也不断创新。本文就房屋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进行展开讨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模板施工技术工程施工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模板施工技术工程施工论文 篇1:

建筑模板及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很多技术、工艺也会迅速的发展和创新,而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其施工建设过程中使运用的很多工程技术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和创新。建筑模板及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展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建筑模板与脚手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讲解建筑模板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期望可以对于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经验。

关键词:建筑模板;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在建设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下很多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优化和创新,而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最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施工技术,建筑模板与脚手架展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迈进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建筑模板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

有效的把控这两项工程施工技术,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解析

(1)模板施工工艺

在进行建筑模板的搭建过程中想要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那么就必须要保障模板轴线的位置没有出现偏差,同时对于构件的几何尺寸也要有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模板的搭建。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模板的搭建的要求主要是对其稳定性以及强度等级以及刚度等级的要求,而建筑模板是需要承载重力和压力的,所以其称重性和稳定性对于整个施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浇筑施工操作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模板的称重支架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开展有效的检查,并且还要对其一些起连接作用的小零部件进行稳定性的检查,对建筑模板的组装要有一定的把控,确保组装误差处于相关标准的合理范围之内,如若组装误差超过了标准范围那么施工人员必须要及时的做调整工作[1]。

(2)角模施工工艺

单论组成材料与组织构成的角度来看角模施工工艺与大钢模板非常相似,两者的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与相邻的模板加强连接与稳定性,而连接的阴角零件一般情况下运用的都是50cm*50cm规格的,所以,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只使用穿墙螺栓那么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精准的定位的。而这个施工工艺的操作原理其实在阴角模、阳角模的整个过程中也有类似的使用,例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即使施工人员确保了角模与模板之间的位置的统一性,但是连接以后依然会存在一定的缝隙。所以,施工人员在针对阴阳角开展施工操作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模板的有效使用,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起到合理连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极大的增强角模的施工质量。

(3)柱模板施工工艺

柱模板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柱体较小但是柱高很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其这一特点,在柱模的实际安装前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其交叉纵横线以及相关的边线位置,并且还要在柱断面的位置有效的融入板材,从而规划出起到定型作用的模板,这样才能很好的保障柱模板的施工质量[2]。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柱模的钉柱阶段,必须要保证两个板面的连接处有海绵条,这样可以很好的起到以防以后灌注砂浆出现漏浆的情况。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柱模的底部必须保持清洁的状态,如果有杂物的情况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工作,并且在做完清洁工作以后在模板的外侧加强柱箍以确保柱模的稳定性。

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解析

(一)脚手架搭建工艺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施工技术,普遍运用的是双排扣件结构模式的钢管脚手架,但是如果建筑层高超出标准层高的情况下,那么超高的楼层的脚手架则选择悬挑式钢管脚手架[3]。悬挑式钢管的支撑梁正常情况下都是运用18a型号的槽钢进行搭建操作,并且还必须保障在建筑主体的周边以每个间隔1.5m为距离进行设置,这个时间的悬挑长度应该保持在1.6m,而固定长定应该保持在1.4m的距离。

(2)横向斜撑施工工艺

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主体的高度超过了24m的话,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拐角以及每六个跨间的距离的情况下需要特别的添加横向支撑,并且还要依照每一节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以及保证以之字的状态进行连续的配置[4]。在连接横向支撑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运用旋转扣件,从而将横向支撑的两个端口进行有效的固定,确保整个横向支撑的连接处的牢固性。值得关注的是,施工人员在进行横向斜撑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旋转扣件的中线必须要与主节点保持在最多15cm的间隔距离。

(3)连墙件施工工艺

连墙件的施工工艺是由建筑工程施工主体的第二层开展操作的,其位置设置在与主节点平行并且还要和墙面保持垂直位置进行连墙件的搭建操作,此时应该特别注意是相邻的两个楼层之间的连墙件的位置节点必须要错落开,并且还要严格的遵守两步三距的连墙件施工标准以及原则来进行施工操作[5]。连墙件的施工初期首先要在再梁上进行钢管的提前埋设施工操作,并且有效的完成水平杆与外立杆的连接工作,在完成这个操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于主节点的距离把控,必须要把控在30cm的范围之内,并且还要保证连墙点与连墙点间的距离为450cm。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该保证旋转扣件与脚手架之间连接端的水平角度,如若发现这个角度出来了极大的偏差,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整个脚手架的安全系数过低。

(4)脚手板、档脚板和安全网搭建工艺

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在安装脚手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确保蒿竹得以平整均匀的状态铺设在横向的水平杆之上的,可以利用钢丝将两个构件进行固定操作,以此来保证脚手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在搭设档脚板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运用20cm高、0.5cm厚的胶合板来搭设档脚板,并且利用铁丝有效的将胶合板放置在脚手板与外力杆的相连之处并且进行固定操作,以此来达到档脚板的固定目的[6]。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层相邻的脚手架间的外部施工人员必须要设置钢管进行护栏保护作用,并且还要利用安全网将整个钢管都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安全网内的空间,这样对于施工人员来讲可以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保证整个安全网的网面是处于平整的状态,这样还可以很好的起到以防杂物或者是施工人员从脚手架坠落的情况发生。

总结: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模板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都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施工工艺,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每一个施工流程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施工标准。不过,虽然建筑模板与脚手架的施工工艺非常复杂、并且其施工流程也非常繁琐,但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挖掘其施工细节,从而确保建筑模板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娟,郭宇宏,李明伟,蒋建立.探索建筑模板脚手架协同共享的发展路径[J].城市住宅,2020,27(02):134-135+137.

[2]张凌飞.建筑模板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管理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39-140.

[3]姚秋生,胡宁.相关规范对于建筑施工模板及支架安全计算要求的对比分析[J].建筑安全,2019,34(06):4-8.

[4]那俊杰.混凝土梁板模板施工技術及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08):108-109.

[5]夏园江.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结构施工操作关键点[J].建材与装饰,2016(21):34-35.

[6]史年强.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搭设安全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35.

作者:陈小丰 陈俊 吕广贵

模板施工技术工程施工论文 篇2:

房屋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房屋工程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被普遍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板施工技术也不断创新。本文就房屋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进行展开讨论。

【关键词】房屋施工 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业

随着模板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与房屋施工当中,模板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施工的一项主要的应用技术,同时,为了增加房屋施工的经济效益,弥补施工过程中的缺陷,模板施工技术还要不断完善,因此,才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模板施工技术概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国家建筑部出台了新技术以钢代木的政策。在此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模板技术逐步的从散支散拆的木模板与定型的木模板转变成了新型的模板技术,并在之后的时间里突飞猛进地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层建筑在我国逐渐增多,建筑结构也从砖混结构进化成现浇混凝土的结构,所谓现浇混凝土的结构一般都具有很好地整体性,抗震性能较强,而且刚用量较少等优点,所以具备较高地性价比,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使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相关科研人员把握了以新代旧的趋势,努力开发新型模板技术,并且分别针对水平与竖向结构的构件施工特征与工艺要求,研发出工具式模板与永久式模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我国模板施工技术也不断的多样化,标准化,系列化与商品化。模板施工房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模板施工的目的,是保障工程结构与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同时确保对应位置的精确性。所以,模板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刚度与强度,充足的稳定性,并且方便安装与拆除。此外,还需要具备表面整齐光滑,拼接缝隙严密不漏浆的特点。在高层建筑的房屋施工中,对模板施工技术的要求会更多,也更加复杂,所以,建筑相关人员必须对模板施工技术有足够的重视。

二.房屋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1模板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不管在房屋工程的施工中或者施工前后,最终追求还是用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不过,这些也要确保在房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都过关的前提下。因为,房屋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房屋用户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同时影响房屋的使用年限。在房屋施工中,要应用模板施工技术,首先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房屋施工中的模板安装位置和尺寸要与施工图纸中的一致。第二,模板的稳定度与强度要可以承受房屋结构所用的混凝土重量,控制模板的承受力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第三,在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还要考虑模板拆装问题,在模板施工的构造进程中,要尽量采取简单操作,以便模板拆装,并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

2模板配置技术应用

模板配置,要结合房屋施工图纸上的具体尺寸进行相应的配置,特别是结构相较简单的某些构件,可以直接的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来配置。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构件,则要在施工图纸要求的基础上,在地面的对应位置画出与其构件相等地实体形状,然后再根据施工图纸和实体形状的尺寸比例,精准的计算模板配置的实际尺寸。

3楼梯模板的安装

安装楼梯模板,是房屋施工模板安装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用房屋工程的施工图在按照楼梯模板的过程中控制楼梯休息平台梁。按照楼梯模板可以遵循已有的施工步骤,首先是安装房屋施工的基础梁,平台梁,和平台模板。其次是安装楼梯底部地底板模板,在安装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楼梯支撑底板格栅的间距,并且在格栅的下方用横托给予支撑。最后,将在楼梯中使用地模板绑在一起,并且要保证捆绑牢固性。捆绑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质量验收,结果合格后才可以继续在木板上装踏步侧板,并且要确定侧板要在一条直线上,还要控制侧板左右的距离在合理的范围内。

4墙体模板加固和细部处理

在房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墙体模板进行加固和细部处理,这项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要对房屋的门窗口处实施加固处理,避免墙体模板在房屋施工中或安装后发生变形或松动的情况。其次,对房屋的外墙进行加固和细部处理。在施工完成加固工作后,为了更加强化房屋外墙地垂直感,就可以在房屋的外墙上安装一道螺杆。除此之外,可以使用焊线拉钢筋地方法控制墙体截面的尺寸,并在这个过程中,预留相应的控制线,用以保证模板安装能够准确定位。

5柱模安装的施工工艺

这项工艺,首先要在模板的外侧设置立楞,一般会选择木枋作为立楞材料,并结合房屋工程的实际情况控制立楞的间距,把双水平钢管设立在立楞的外侧,使用拉螺杆连接钢管,以此保障柱模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柱模的安装施工中,避免柱模歪斜和倾倒的发生,可以在模板之间使用水平撑和剪刀撑进行拉结和固定。此外,在柱模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柱模的下方预留小孔,用来清理柱模内的杂物和垃圾。

三.完善模板施工技术具体措施

1为模板施工技术制定对应的安全措施

房屋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作为一项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按照相关的施工流程进行严格的安装和操作。为了可以在根本上提高模板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根据模板施工的特点来制定对应的技术安全措施,同时安排有关的工作人员对施工进行监督,以保证模板施工技术的安全可行性,并保障模板施工的质量。

2强化模板施工的现场管理

房屋工程施工人员在操作模板施工前,要仔細检查施工中能用到的支架钢管的质量,如果存在变形或磨损的钢管,坚决不能用于施工中。当模板支架进行搭设和拆除时,要首先通过各项审批,在施工前,操作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还要互相交接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要严格的遵照相关设计方案来施工,如果发现模板施工的设计出现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设计进行相应的更改,但更改后地模板施工设计要通过审批才可以投入应用。

3加强模板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地执行力度

建筑单位对于模板施工都有乡音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过在房屋施工中却存在于安全管理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使得模板施工的安全制度只是形式化。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真正做好模板施工,就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的执行力度,确保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是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并且在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时,保证安全技术的交底签字足够完整,同时监理单位还要参与模板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必要时对模板施工采取现场监督,彻底避免在模板施工过程中产生违章情况,保障模板施工的质量。

结语

房屋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工程的模板施工技术,所以,科学的施用模板施工技术不仅可以让模板施工操作更加规范,也同时可以提高模板安装的质量。目前,我国的模板施工技术已经在房屋工程的施工中不断的完善和加强,模板施工技术也不断的系统化,多元化,商品化,但如果只是不能仅仅依靠模板施工技术来提高房屋工程的整理质量还远远不够,还要得到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等等有关的工作人员一起大力配合,落实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使房屋施工有序进行,才能够保证房屋工作的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单位的施工收益,并对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光明.谈谈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226.

[2]舒英.小议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J].陕西建筑, 2013,(01):27.

[3]汪兆勇,曹长仪,李优.探析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 2014,(13):256.

作者:曾庆娇

模板施工技术工程施工论文 篇3:

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

【摘 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本工程为厦门市某住宅楼1-1#和1-7#办公楼,楼层的支模标高13.80-14.55,支模高度已超过8m,该工程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基本情况如下。1-1#楼~1-7#楼均为住宅楼,设一层地下室,为设备机房,车库及人防空间;地下室层高为5.9m,工程建筑高度21.3,局部高度23.7m,一到三层5.5m,四层高4.8m;办公楼的地下室一层层高4.3m,工程首层高5.8m,局部高度11.3m,二层层高5.5m。该工程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中,最大梁断面为700mm×1600mm。

1.材料选用

该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全套采用投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选用钢管和50×100mm方木作为背楞方木,18mm木模作为底模。钢管规格全部为标准件Ф48×3.5mm。钢管规格全部为标准件Ф48×3.0mm。

2.材料技术要求

(1)模板支撑体系材料(钢管、扣件和顶托等)应具有与现场批次一致的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2)“U”顶托长度应使其螺杆伸出立柱顶部不大于200mm, 螺杆伸入立柱内不得小于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大于3mm。(3)进场材料应把好检查检验关,实测实量,保证其良好的承载性能,保存抽检记录。(4)不同材质、尺寸注意甄别、隔离、分类及标示,防止混用。

3.模板的计算

本工程施工单位原报送的施工方案中,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工程计算中借鉴了《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的部分内容,施工方案审核的主要审核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数据的采用是否正确,是否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是否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建议采用专用软件计算。

4.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垫板、底座布置→放纵横水平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杆,低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水平拉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拉杆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再全面检查一遍支架质量,确保支架质量要求后在进行第二步水平拉杆安装…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力撑。

5.支撑架构造要求

5.1 立杆

(1)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水平拉杆步距1.5m。

(2)立桿接长严禁搭接,且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3)立杆与水平拉杆要用直角扣件扣紧,不能隔步设置或遗漏。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5~60N·m之间。

(4)每根立柱底部必须布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5.2 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3 剪刀撑等杆件设置

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接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格构柱式”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设置为4~6m,现场每道剪力撑按6跨立杆间距设置。

5.4 表1见搭设验收方法及质量控制

表1

6.重要部位中混凝土浇筑应用

6.1 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先浇筑好外墙,再浇筑内墙。外墙为抗渗混凝土,内墙为普通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模板底部与楼板混凝土之间用密封条贴牢,下口用砂浆封堵,以防止漏浆。

6.2 地下室柱混凝土浇筑

柱子混凝土施工工艺同剪力墙,柱子必须振捣密实。当柱和梁(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柱头处的混凝土,且在柱头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6.3 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混凝土浇筑采用由跨中向两端对称扩展的浇筑方式,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m。板混凝土浇筑应用由中间对称扩展两端的浇筑方式。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

6.4大梁混凝土浇筑

大梁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浇筑层高度一般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且不超过50cm。浇筑时,浇筑与振动必须紧密配合,第一次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每层均匀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测部位要注意振实,振动时不得触动钢筋。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抽,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欲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动上一层应插入下层5cm,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一振点得延续时间以砼表面呈现浮浆为准。

7.支撑架构系统稳定

问题:立柱基础未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架构系统杆件虚设漏设;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不落实。

(1)底层立柱基础按施工方案基础承载力要求施工和验收,基土分层夯实,相对密实度大于90%,地面做素混凝土硬化,基础外围设20cm深排水沟或集水井组织排水。

(2)立柱安装在楼板上,下层楼板应能支撑上层楼层荷载的能力。

(3)立柱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沿基础纵向或横向铺垫通长跳板。立柱悬空未落地的局部位置,如:后浇带、预留洞口、电梯井等,应设工字钢或槽钢卸荷。

(4)模板工程竖向施工荷载采用100*100mm方木和“U”型顶托向竖向钢管支撑有效传递。这是落实支撑有效传递及保证分户验收中主体结构净高的重要措施。“U”顶托与楞梁两侧间的间隙必须楔紧,安装时上下同心。

(5)立柱间距垂直度符合规定及设计要求,立杆的总垂直偏差不超过±100mm。

(6)立柱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扣件应沿竖向错开的距离应大于500mm布置,且扣件接头距离主节点不大于步距的1/3。严禁搭接,不得将上端的立柱与下端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不得采用扣件向钢管支撑传递竖向施工荷载。

(7)框架边梁斜支撑与内部立杆“一对一”拉结,不得使用旋转扣件连接。

(8)立柱底和顶分别对应设置扫地杆和水平拉杆。

即:在距地面上200mm立柱上,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设置扫地杆。在可调顶托底部的立柱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9)每步距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首层步距不大于1.5m。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

(10)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之字斜撑应在方案中预先画出布置图。布设时,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建筑结构)顶紧,角度宜为45o-60o,与纵、横向水平拉杆和立柱连接固定,增加固定点的数量。剪刀撑的连接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

(11)在三维剪刀撑体系薄弱位置及荷载较大处节点,在模架内设成格构柱形式,使之形成双向几何不变框架单元体系,增加模架稳定性和抗侧移刚度。

(12)墙柱与梁板分开浇注,所有扫地杆及纵横向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提高模架支撑稳定性。

(13)扣件的拧紧扭力矩按45-60N.m控制,施工、监理对关键部位的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有抽检记录。

8.模板拆除技术

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后方可拆除。

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表2后,方可拆除。

板、梁悬壁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 表2

9.安全施工

(1)高大模板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应选择白天工作,灯光不够的地方应配备足够的灯光照明,作业中检查员应在场监督。

(2)拆除模时理应搭好相关的脚手架,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規定进行,当设计没有特别规定,可选用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必须要从上而下开始拆除,拆下的模板禁止随意抛扔,要堆放在制定的地方。

(3)拆除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禁止随意通行。

10.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工程实施本方案前作了反复论证审查,根据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支架设计要达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要求,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加强施工中的通病治理。通过严格按照我国现行施工规范,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设部,2009.6.

[3]建设工程现场施工重大危险源督查暂行办法,厦建质监[2009]13号,厦门: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009.2011-7-13.

作者:陈志锋

上一篇:学生会信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财政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