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电算化的思考——“五个加强”提高会计电算化培训效果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中来。因此, 培养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就十分重要了, 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进行论述。

1 英德市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现状

从1995年起, 英德市会计电算化开始起步和推广, 在这将近15年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中,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财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会计电算化人员, 已经掌握了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 具备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知识, 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英德市会计电算化培训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而导致英德市会计电算化普及率偏低、技术明显落后。

2 英德市会计电算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过于简单

目前英德市举办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班, 是在市财政局会计股的组织与行政干预下, 组织会计人员利用双休日等时间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一般为100个课时左右培训内容分为电算化理论和电算化实务操作两大部分。培训中都是用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员个体进行培训。这样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感到内容过于简单, 在思想上产生一种会计电算化也不过如此的错误认识;而对于以前从未接触或使用过计算机、年龄偏大、基础较差的这部分人来讲, 学习起来就感到很困难、很吃力, 形成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 使培训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

2.2 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师资力量不强

会计电算化师资力量不强。一方面,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师比较稀少, 而许多会计人员由于知识老化, 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 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 培训班为了节约教学成本, 不配备专业专职的电算化教师, 每次培训班开班时, 临时聘请兼职教师授课, 过多地考虑外聘教师的报酬问题, 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这显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

3 加强英德市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建议

3.1 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须方向, 是新经济信息时代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全方面的改进, 对会计核算的模式、数据的处理、数据的保存形式都进行了改善, 同时还对会计内部的审计与控制方法进行了完善, 大大的推动了会计技术和理论的发展, 加快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是新时期会计领域的一次革命。但是, 在培训过程中发现许多学员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大部人只关注考试的内容, 对计算机实际的操作运用不重视, 为了获得会计电算化证书而学习, 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自身的帮助, 不清楚培训的真正意义。因此, 应加强学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使学员明确学习的目地, 端正学习态度, 将学习的重点真正放到掌握会计电算化上,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培训, 提高培训的教学效果。

3.2 加强培训教材内容的更新

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 软件操作系统升级也非常快, 而在教学培训中往往学习的教材内容过于沉旧, 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的电算化培训教材与现实需要相分离, 远远落后实际的需要, 造成的后果是学员通过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回到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工作的需求, 加上学时少, 内容复杂, 学员培训后仅仅是拿到一张结业证书, 而没有学到工作需要应用的技术。

这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 熟悉掌握社会中流行的信息技术, 更新旧的材料, 提高材料的质量, 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内容与时间, 修改现在教材中不合理的内容, 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最新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技术, 让学员掌握最先进、实用的软件, 以便学员结业后回到工作岗位中更好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3.3 加强培训考核工作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促进学员的学习。当前会计电算化培训与大多数计算机等级考试相似, 内容大多是关于会计电算化概念性的一些东西, 缺少对会计电算化操作方面的考核, 即使有上机操作也是非常简单, 往往是在课堂上学习了什么, 就考什么, 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员进行操作分析, 这就影响了培训效果, 往往是学员感觉学到了一些东西, 却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又感觉到吃力, 似懂非懂, 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就对培训考核内容提出了要求, 要针对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可测试, 考核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相接合, 更好的检测学员学习情况。

3.4 加强会计电算化师资力量的培养

复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 直接制约了培训学员的质量, 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效果。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加强会计电算化师资力量的培养, 挑选一些优秀教师对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进行岗后在培训定期举办学习班, 拓展视野学习新的知识定期进行考核, 力争培养一支专门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师队伍, 解决当前没有专业教师的问题。

3.5 加强培训方法的改革

当前大多数的培训方式还是停留在班级授课式的方式, 仅仅是在课后增加了上机的实习。这种培训模式不适合会计电算化这种实践性强的学科, 落后的培训方式直接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理想, 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 要求改变现有的培训方式, 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学习操作技术, 方便与老师进行信息交流,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

4 结语

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必须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又懂会计业务处理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只有不断在会计电算化培训中更新思想, 不断探索, 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我国进入了信息社会, 传统的会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 本文就当前会计电算化培训进行分析解读, 提出了加强提高会计电算化培训效果的办法, 希望能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网络,信息

参考文献

[1] 刘志权, 李怀继, 王燕美.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5) .

[2] 张建波.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3 (3) .

[3] 赵俊.企业财务人员电算化培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科技, 2007 (5) .

[4] 朱丽萍.浅谈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6 (5) .

上一篇:邮政机构在法院专递中面临的挑战下一篇:《全国好公文优秀作品集》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