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央储备粮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摘要:当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矛盾复杂,旧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频发,打赢粮食去库存的攻坚战任重道远。与此同时,部分中储粮高层利用陈粮原地“空转”,套取巨额补贴,2011年河南挖出110名官仓“硕鼠”。贪腐问题频发不仅损害了农民利益,更损害了国家利益,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中储粮监管机制薄弱。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江西省中央储备粮监管机制的实地调研,从管理学的角度去探究江西省中储粮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给予全国中央储备粮监管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中央储备粮监管问题的博弈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HM模型分析可得,中储粮公司更愿意执行盈利更高的商业性任务。要解决现阶段中储粮的许多腐败问题,就要将中储粮政策性收粮与商业性收粮两种工作剥离开来;要真正实现剥离,就要加强地方政府、地方粮食局、农发行、审计局的多方监管,多管齐下,依法严控,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2.通过小偷—警察模型分析可得:惩罚概率与企业违规概率成反比,惩处力度越大,代储企业越不敢违规。因此要加大分公司对于承储企业的监管力度。3.通过中储粮江西分公司与承储企业合谋博弈模型分析可得:分公司与其关联企业合谋概率与惩罚力度成反比,其在总公司惩处力度大的时候越不敢合谋违规。2和3的博弈结果都说明了:违规处罚力度越重,分公司违规成本增大,其就不敢违规,也不敢和其他代储企业合谋。因此要使中储粮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必须建立完备的内外监管体系,推进信息化监管进程,加大惩罚力度给予其震慑。根据如今现实状况看,中储粮仍维持两线经营,故分立账户,加强外部多元化、多维度、多方位监管很重要。4.通过对江西省中储粮相关公司的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我国粮食行政部门对中储粮监管力量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因此,我们要完善中储粮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外部行政部门监管力量,健全相应的粮食管理法律法规,从而解决中储粮因为监管机制薄弱导致我国粮食不安全的隐患。

关键词:粮食安全;江西省中央储备粮;监管体系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央储备粮监管的理论分析

2.1 理论依据

2.2 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的定义

2.2.1 粮食安全的定义

2.2.2 粮食储备的概念与构成

2.2.3 粮食安全储备水平

2.3 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2.3.1 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3.2 总供求旳基本平衡

2.3.3 粮食储备通过择机吞吐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4 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储粮调控目标体系分析

2.4.1 中储粮的作用

2.4.2 中储粮的本质

2.4.3 中储粮调控目标的总体分析

2.4.4 中储粮调控目标的具体分析

2.4.5 中储粮服务于粮食安全

3 我国中央储备粮管理现状的一般分析

3.1 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3.1.1 管理主体与资金来源

3.1.2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3.1.3 组织构架与管理职责

3.1.4 中储粮仓库管理机制

3.1.5 储备粮轮换与代储机制

3.1.6 储备粮托市收购管理机制

3.2 中央储备粮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 江西省中央储备粮监管现实的调查分析

4.1 江西省中央储备粮调研过程基本说明

4.1.1 调研对象与样本选择的原因

4.1.2 调研过程及数据来源

4.2 中储粮江西分公司的总体概况

4.2.1 基本情况

4.2.2 组织机构

4.2.3 内部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4.3 江西省中央储备粮监管工作基本运行

4.3.1 制定监管工作配套制度

4.3.2 初步建立粮食库存监管体系

4.3.3 开展粮食库存专项检查

4.3.4 改进完善粮食库存监管手段

4.3.5 依法查处粮食库存违法案件

5 粮食安全视角下江西省中储粮监管问题的博弈分析

5.1 江西省中储粮内部监管的问题

5.1.1 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

5.1.2 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

5.1.3 托市收购“转圈粮”频发

5.1.4 内部监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5.2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量不足

5.2.1 监管机构尚不健全

5.2.2 专职监管人员不足

5.2.3 案件查办力度较小

5.2.4 监管力量薄弱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5.3 中央储备粮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5.3.1 江西省粮食储备规章制度不健全

5.3.2 部分法规政策时效性不强

5.3.3 没有赋予粮食行政部门实际处罚权

5.3.4 不健全的法律法规难以保障粮食市场安全

6 落实中央储备粮监管工作的措施

6.1 规范中储粮企业内部监管制度

6.1.1 剥离混合性业务,保障粮食安全

6.1.2 加强内外监管,推进信息化进程

6.1.3 控制关键业务点,试行全面预算监控

6.2 加强粮食行政部门监督意识

6.2.1 合理规划中储粮监管机构

6.2.2 加强中储粮监管工作队伍建设

6.2.3 认真做好涉粮案件的查办工作

6.3 健全中储粮政策法规体系

6.3.1 完善中储粮运行与管理政策

6.3.2 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

6.3.3 赋予地方政府实际处罚权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医药行业市场营销策略论文提纲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