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性的光辉带来的浪漫——《集结号》影评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艺术归根到底是“人”的艺术, 艺术家创作出艺术作品由观众进行艺术鉴赏, 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没能脱离人而存在, 即使在现代社会的电影院中, 观众买票走进影院其实在潜意识中也是去寻找电影作品中“我”的影子, 一犹如原始社会洞穴里人类的祖先背对着火把朝向墙面自己的影子而欢呼雀跃。

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艺术形式, 电影反映现实, 但又超越现实, 而“人”则是反映现实的最佳载体。冯小刚执导的影片《集结号》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作品, 一部剧中全是“人”的作品。《集结号》不仅将视角聚焦在了生活中的“人”身上, 更是将围绕在“人”周围的社会语境、个体意志比较客观的呈现在观众眼前。以往冯氏喜剧中的人间温情在影片《集结号》中发展成为一种浪漫, 这份浪漫是理想与现实擦出的火花;这份浪漫是人性在执着中的那份责任;这份浪漫是冰冷世界中的那一抹红色。在这份浪漫中, 个人的价值得到认可, 个人的生命得到尊重, 尊重之下, 是这部电影作品永恒的魅力。

1 历史之中的人, 人的主体性问题

新历史主义领袖人物, 美国著名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认为, “自我”通常指自我意识, 强调人能进行自我对象化和自我区分, 在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中具有主体的作用。人的主体性是在生命活动中力图塑造自我而实现真正的善, 自我意识将自身和一定欲望相统一, 就产生了行为的动机, 而动机是行为中的意志。人之所以具有意志, 就是因为人不满足现状, 力图通过自我塑造而取向完善。

《集结号》中的谷子地可以说是典型的具有自我意志表现的文本形象。在格林布拉特看来, 自我塑造是在自我和社会文化的“合力”中形成的。其主要表征为:1) 自我约束, 即个人意志权利;2) 他人力量, 即社会规约、精英思想、矫正心理、家庭国家权力;3) 自我意识塑造过程, 即自我想成“内在造型力”。而“造型”本省就是一种本质塑形、改变和变革。这不仅是自我意识的塑造, 也是人性的重塑和意欲在语言行为中的表征。

《集结号》中谷子地的“自我塑造”便是在个人和社会文化的“合力”中形成的。中国以往的抗战题材影片往往因其传达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歌颂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典型正面形象而被冠之以“主旋律”之名。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因其主角的高大全形象而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饱受诟病。新的历史条件下, 一批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在新的语境之中彰显了其自我意识, 也使得其电影作品更具思想冲击力。

谷子地的自我约束表现在其要为兄弟们“正名”的意愿表达与追求中, 其性格中的“粗”与“真”更是其个人意志权利的表征, 平实、简洁、不做作甚至带有脏话的语言第一次出现在了电影作品中英雄人物口中。然而谷子地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体制与文化之中。军人的职责、无法撼动的制度作为家庭国家权利的表征, 对谷子地这个个体的矫正心理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谷子地面对的不是敌人, 却是比敌人还要难以对付的周遭环境。当环境强大到足以淹没个体的时候, 放弃是一种无奈, 而坚持, 更像是一种抗争。虽然由于某些客观的原因, 导演冯小刚不得不刻意弱化这种抗争意味并设计一个美如海市蜃楼般的结尾以期上映, 但谷子地就是在这种个体的个人意志权利与家庭国家全力的抗争与合力中实现了自我意识的塑造过程, 在多次报告上级未果之时, 只能选择靠自己一人微不足道的力量日复一日的在煤场挖掘, 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片中煤场工人称之为疯子) , 确实自我意志与国家权力“合力”的结果。影片的第一重浪漫便是在谷子地人性的重塑和语言行为的表征中形成了内在造型力, 实现了“人的主体性”。

2 现实之中的人, 人的个体性分析

影片一开始第一句话就是连长的自我介绍, 谷子地从此出场。从此在影片的123分钟里“谷子地”便成为了一个符号, 一个可以代表全连、可以代表死去的弟兄们的符号, 影片结尾处伴随着连长谷子地那一次回望与离开, 字幕渐渐显现“一九八七年谷子地病故与汶河荣誉军人疗养院, 享年七十一岁。三个月大时父母饿死在逃荒路上, 一个鞋匠在谷子地里拾到他, 见他没名没姓, 取名:谷子地。”与其说《集结号》是一部回忆的影片, 倒不如说是一部铭记的影片更为恰当。铭记的是那些人名, 影片中数次出现“姜茂才”“吕宽沟”“焦大鹏”等名字, 观众也许对不上号, 但却不会忘记它们。

名字的重要性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指导员王金存为连里的战士写信都要署上名字, 不断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战死士兵的名字。谷子地耳朵不好使, 但就是因为听见了“王金存”三个字找到了王金存的遗孀孙桂琴。在无名烈士林中, 谷子地更是痛心的说出一句心声“爹妈都给起了名, 怎么全成了无名的孩子了”。名字是个体存在过最重要的标志, 更是一个人拥有归属的重要标志。

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一部关于“名字”的电影, 影片对于这些战士名字的重视可见一斑。名字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的最重要也是极易被忽视的标志之一, 现代社会中, 人们更多的在看经济的宏观增长率有多高、社会的犯罪率有多低等等, 各种各样的指标、数据证明着这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 本片却反其道而行, 舍弃了对于集体的大面积刻画、聚焦在一个个单个人的身上, 四十七个人, 每一个人的牺牲都呈现在镜头之前。这或许是影片所要传达的对于现代社会的另一种思考:追求数据的增长和关注个体的状态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孰重孰轻?对于这个问题, 讨论过程的意义大于结果。

3 影片中的人, 角色分析

影片整体风格上影调偏暗, 尤其是战争场面的戏份更是使用黑白摄影, 除了那条围在指导员王金存脖子上的围巾。那是一抹极具造型性的红色。围巾是未婚妻送给他的, 红色象征着爱情的热烈, 影片中孙桂琴在遇见邓超饰演的团长赵二斗之后, 其脖子上的围巾顺其自然的从白色换成了红色。

红色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性格和热情的精神面貌, 影片结尾, 在非常仪式化的烈士追认现场, 漫天的黑白冷调之中, 象征着军人荣誉的红五角星是那么的显眼, 却又那么的稀少, 镜头最终指向的还是那冷色调的大环境。

谷子地的右眼几乎失明, 从一开始就暗示了其寻找的艰难, 如同半个瞎子般的乱闯, 其暗合了当年无数个寻找失散人员家庭的艰难, 最后的成功靠的更多的是他的坚持, 抑或是运气。

“现实”在影片中的点到即止实属难得。导演冯小刚将笔触着重于将生活化人物进行理想化处理:理想化的诉求和理想化的结局。这一份浪漫见诸于历史、见诸于现实, 见诸于那一抹红色。愿那一抹红色能够温暖历史中的过往。

上一篇:重交通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下一篇:论民办高校的公共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