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光辉历程党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的光辉历程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历程、逻辑与启示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积淀了党的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构建了深化党的政治建設的政治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遵循。70年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演变遵循了逐步确立“统领”“首位”地位,始终贯穿于党的指导思想中,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演变逻辑。在新时代,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坚定政治信仰为前提,强化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以加强政治领导为核心,贯彻政治路线,站稳政治立场;以提升政治能力为关键,突出政治属性,夯实政治根基;以净化政治生态为基础,严明政治纪律,涵养政治文化;以构建政治保障为任务,明确政治责任,健全制度机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

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18AKS002)。

作者简介:梁静(1994-),男,四川仁寿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8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张新华(1959-),男,重庆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释放出了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的强烈信号。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布局中处于统领地位和首要地位,具有决定党建效果和方向的根本作用,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和政治本色的根本要求。建党后,我们党就把讲政治作为政治优势和优良基因来发扬传承,不断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围绕如何巩固长期执政的基础,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基于不同阶段的不同形势,与时俱进地推进着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随着时代主题的更迭和时代任务的变化,党的政治建设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特点,有其内在的演变逻辑。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梳理其历程,厘清其发展逻辑,探究其路径遵循。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向全国执政,要求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基于党史党建的视角,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各有重点指向,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积淀党的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的历史纪元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掌全国政权,而新的形势和历史重任也随之而来。如何巩固新生政权、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刀刃向内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净化党内风气。在这个阶段,摸索与尝试、调适与瘫痪是党的政治建设阶段发展特征,全党积淀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1探索与尝试:从在整党整风中正风肃纪以巩固执政基础到在制定贯彻党的政治路线中强化政治领导,再到在维护党的团结中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克服党内骄傲自满的情绪、官僚和命令主义作风,经受住各方面的严峻考验,整党整风运动在全党开展起来。1950年4月,《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强调:“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1]同年5月,《关于在全党和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的发出,标志着全党以整顿党的作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党群关系为主要任务的整风运动在全党展开,有力地整顿了党内居功自傲、命令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化、堕落颓废等不良作风。在对党的组织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之后,党中央又发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强调要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强化政治教育工作。1951年3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要把思想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共产党员的首要标准和条件,指出要克服党内思想和组织不纯的现象,必须对党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此后,为自查和惩治党内的贪污浪费现象,全党紧密结合整党工作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以及“新三反”运动,从而构建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面临的时代课题。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完整阐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明确了“一化三改”的政治路线,为党在过渡时期的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尔后,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19536)和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19539)上,党中央动员全党务必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发扬党内民主、严守党的纪律,提升政治能力和党的战斗力、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对各大区组织人事进行重组和安排。但是,在两个会议上及其前后,高岗和饶漱石动机不纯、借题发挥,企图制造分裂、篡夺权力。为此,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揭露了“高饶反党联盟”的阴谋野心,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规定了党的高级干部的工作原则,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必须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其中,《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对高饶事件进行了政治定性。1955年,毛泽东在全国代表会议开幕词中强调,要彻底粉碎高饶反党阴谋,使党更加巩固团结起来,“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继续反对个人独裁和分散主义两种偏向。”[2]党在吸取了“高饶事件”的深刻教训之后,组建了以董必武为书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旨在强化党的纪律建设和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巩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调适与瘫痪: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调适党的政治建设到党的政治建设在错误思想指导下偏离正轨(1956—1978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重大命题。1956年4月,毛澤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巩固党的领导,符合国情地建设社会主义,强调“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 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 是不允许的”[3]37,充分论述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重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1956年9月,党的八大总结了党的七大以来党的各项工作的经验,界定了国内主要矛盾,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了系统布局。关于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指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方针政策上对于一切工作起领导作用”[4]90;《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强调要贯彻集体领导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践行群众路线、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扬党内民主、提高民主生活水平,强调要自觉维护领袖的地位,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也从来没有否认领袖人物对于政党的作用”[5]234,“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5]235,明确“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4]122。1957年,继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之后,党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这次整风运动以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为重点,以整顿思想意识、工作作风为目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后来形势转变,党内整风向反右派斗争急转。党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导致错划“右派分子”,造成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党的政治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在忽视经济客观规律、对客观形势判断失误的情况下,确立了“左”倾错误总路线,迅速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并强调要继续反右。庐山会议,“彭黄张周”受到错误批判,在政治上破坏了党内民主生活和民主集中制,造成党内政治生活的非正常化。因而,党的政治建设步入曲折期。但是,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全党反思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会上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6],号召要健全民主集中制、恢复党的优良作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集中统一。这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起了促进作用,也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党和国家遭受严重损失。这场所谓的“大革命”实质上是破坏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内乱。在错误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党的各级组织陷入瘫痪,领导干部遭受错误批判,组织生活停滞,政治生活极不健康,个人崇拜、专断之风盛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被抛弃。党的政治建设在此阶段处于病态失衡的状态,其中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构建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氛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进入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重新回到正轨。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吸取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破立并举”到“巩固完善”,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新时代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构建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氛围。

1恢复与新生:从实现政治路线的反正和发展、恢复党的政治建设到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1978—1989年)

1978年11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为恢复党的政治路线、政治建设,确保党的政治方向作出重要贡献。他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7]141,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要恢复健全民主集中制,尊崇党章党规;必须“加强党的团结,特别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7]148。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重回正轨,并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统一领导”[8]9,“一切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的做法应该坚决纠正”[8]12。全会选举以陈云为代表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求有力保障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7]164,必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政治方向。1980年,邓小平在论证实现四个现代化与政治路线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强调“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7]248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7]194。此后,党的十二大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上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雏形。

虽然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内涵及外延尚未明确,但是在党的作风和思想建设中政治建设的要求已是呼之欲出。一方面,整顿作风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克服改革开放初期党内滋生的不正之风,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9]的著名论断,指明必须整顿党的作风,要把党风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上来审视。1983年,《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明确要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此后,为了整顿作风、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政治能力,改善党的领导,党中央陆续制定《关于坚决纠正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1984)、《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1985)、《关于整党的基本总结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1987)等重要整风文件。为期三年的全面整顿在整顿党的组织、作风方面成效明显。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标志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有利于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净化党内政治生活。邓小平在会上强调要贯彻党的决定、改进工作方法、紧扣政治路线,专心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7]276。另一方面,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保证党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强调:“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7]396这是对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新老干部的平稳交替是提升党的政治能力和活力的重要保障,是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

2巩固与完善:从在新的伟大工程中改善党的领导到提出思想政治建设、突出讲政治的政治要求,再到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1989—2012年)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全党迫切需要树立新一届党中央的权威。邓小平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后的多次讲话中都强调要形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必须树立党中央的权威、抓好党的建设。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中告诫全党同志:“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江泽民同志……注意树立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10]310 1989年,《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提出要聚焦抓好党的建设,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坚决惩治腐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时讲到:“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10]380,阐述了始终要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核心论点。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巩固党的政治领导、提升政治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

1995年,江泽民首次提出针对党员干部教育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此后,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11],“我们要求领导干部讲政治……是为了创造更加充分的政治条件和提供更强有力的政治保證”[11],并明确了讲政治的丰富内涵。在同年12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任何时候在讲政治的问题上都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自觉性。”[12]这更加突出了讲政治的重要性。将党的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统一起来,将政治建设并入思想建设,彰显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的新认识。1996年,全党开展“三讲”党内教育活动,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活跃,巩固了党的团结。这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建设一次成功实践和创造性探索。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并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明确了党步入新世纪的政治方向。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断增强党的活力”[13],为新世纪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开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总目标,不断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就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布局新时期党建重点。《决定》提出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4],其中涉及了诸多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虽然没能明确提出政治建设的概念,但是在内容上涉及到党的政治建设的诸多方面,体现了党对党建规律和特点的深刻把握。正因如此,胡锦涛多次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政治意识、遵守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15]。在胡锦涛同志执政期间,党建理论实践以提升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重点,为新时代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形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托,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总布局的首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实现重大创新,全面布局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基本遵循。

1前奏与布局: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加强党员的政治纪律和政治意识;以党内集中教育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和宗旨意识;锻造核心,维护权威,坚定“四个意识”(2012—2017年)

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和根本行为规范。习近平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16]全党学习尊崇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环节,更是全党养成纪律意识、营造良好政治氛围的应有之义。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党内开展三次党内教育活动。这三次党内教育活动是全党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内教育活动的认识逐步深化。厉行党内教育从针对党的领导干部、突出“关键少数”,到向广大党员拓展,是一个纵深发展的过程,使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有效增强,整饬了党内政治生活,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明显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从严治党管党为出发点,以反腐败斗争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集中整顿党风,使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呈现出新气象。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着力强调“两个维护”,是党心民心军心所向,是对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现实问题的回应。《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称《准则》)提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7]418,回答了全党如何建设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四个意识”,明确习近平同志在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地位,要求全党同志以《准则》为基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内民主、践行群众路线,这为党的十九大鲜明地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2成熟与升华:从鲜明提出党的政治建设到突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功能,再到形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遵循(2017年至今)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8]。这些重要表述从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规矩等方面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严格标准和要求,还从尊崇党章、贯彻民主集中制、价值观念、党性修养等方面对全党同志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性贡献,也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的积极应对,更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地位和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首次深刻阐述“为什么”“怎么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问题,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时代命题提出来,初步勾勒出部署这一重要命题的着力点。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作用是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展了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19]习近平的讲话意蕴丰富,从彰显政治属性、发挥政治建设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角度上充分论述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功能和重大意义,深化了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走出了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一步。

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立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从政治路线、政治领导、政治理论、政治信仰、政治生态、政治能力、政治立场等多个维度和视角充分阐述了在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是党的历史上首次专门对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的文件,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历史和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意见》提出要聚焦当前的突出政治问题,全面协调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各要素,体现了政治性、系统性、统领性、针对性四个鲜明特点,实现了客观实际和历史逻辑的统一,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从坚守政治方向、凈化政治生态、夯实政治根基、强化政治领导、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升政治能力七个方面强调要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彰显了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决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20],凸显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释放了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的强烈政治信号。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演变逻辑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党建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有的政治属性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讲政治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始终。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革命时期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基于70年党的政治建设的演进历程和阶段特征,从战略、思想、制度上厘清其演变逻辑,有利于在新时代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党的政治建设命题不断推进,“统领”“首位”地位逐步明确

从战略层面看,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中国化的党建学说虽然没有鲜明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在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中作出过诸多充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讲过:“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21],“无条件服从统一意志是绝对必要的”[22]。中国共产党特有的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讲政治贯穿始终。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党的七大提出了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的重要论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3]303;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强调任何时候我们党都得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更是被摆在了尤为突出的位置上。从历史进程来看,党的政治建设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并且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深。二是党的政治建设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中逐步剥离出来,被摆在党的建设总布局的统领和首位地位。就政治学术语而言,政治建设内在地包含了党和国家层面的关于政治、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不仅是从党的建设的政治视角来讲的,也是中国话语、中国气派的彰显。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话语体系上没能鲜明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但是其党建思想内在地糅合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讲政治、集中统一领导等诸多内容;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提出了“思想政治建设”的党建观点,指明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单列出来,将其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剥离”,并赋予其在党建总布局中的崇高地位。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提出到深化体现了“剥离—凸显”的逻辑生成过程。

(二)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始终贯穿于党的指导思想中

从理论层面看,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始终贯穿于党的指导思想之中,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演进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但总的来看,70多年来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呈现出不断丰富发展的特征,与党的政治路线、基本路线、政治目标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本质上来说,党的政治建设的重点指向与不同时期党的建设的导向和布局相契合,与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相一致,还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相符合。而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回应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而产生提炼出来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确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基本沿用了革命时期以整党整风为主要方式的党建方式,其发展指向在于如何服务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于如何巩固执政基础。在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重点和运行方式带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特征。党的八大之后,党对党情和国情、社情的准确判断决定了党的八大制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性。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在正确政治路线的指导下得到不断发展,党的政治建设实践仍然以整党整风的形式加以推进。由于形势的变化,党的判断出现偏差,党的政治建设走向了曲折。“文革”期间,党的政治路线完全错误,党的政治建设陷入瘫痪。改革开放后,全党实现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经过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全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正确思想指引下,党的政治建设得以恢复并不断巩固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着力解决党内的突出问题,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形成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新局面。实践有力证明,当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正确的时候,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就能顺利推进;反之则不然。党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阶段要回答不同时代之问,其中包含的党建思想的指向也各有侧重点。因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属于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所以其必然会立足实践、突出问题,始终贯穿在党的指导思想之中,回应党的指导思想要回答的时代课题。

(三)党的政治建设机制不断健全,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从制度层面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机制不断得到完善,与党内法规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展趋向呈现出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征。

其一,党的政治建设的系统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全面设计和导向主要是围绕政治路线、政治作风、政治局面、政治团结来展开的;改革开放后,党的政治建设的涉及面更有广度和深度,重点指向党内政治生活、政治能力、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纪律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吸收了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结合党内的突出问题,整合党内法规制度,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系统设计、协调推进,致力于提高党的政治建设水平。党的政治建设的布局更加系统,新涉及到政治属性、政治信仰、政治生态、政治功能、政治规矩、政治责任、政治巡视、政治作用、政治导向、政治本领、政治标准、政治本色、政治监督等,遵循了规律性、逻辑性、协调性的统一。重大改革和创新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把握全局、综合考虑、协调推进。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进行系统设计、联动共振,提高科学化水平。

其二,党的政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探索前进到巩固完善,再到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从标准和要求的一元到多元多重,党的政治建设彰显了规范化的特点。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关系形同“孪生兄弟”。规范化和制度化是相互配套的,但规范化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制度化。制度化是规范化所要实现的更高层级的目标;规范化要最终通过制度化来固定和贯彻。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从这个意义来讲,一以贯之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统一。新中国70年来,涉及党的政治建设的党内法规非常之多,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有:《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1950)、《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5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律和总要求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突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化。党的政治建设有了更为科学系统的要求和标准,其基本遵循得以形成。可见,规范化、制度化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导向,更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向。

三、新时代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启示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讲政治这一根本政治要求和政治优势内化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不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重要命题的发展。从积淀党的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到构建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氛围,再到形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基本遵循,实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继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必须以坚定政治信仰为前提,强化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政治信仰是服务于特定政治秩序和政治形态的心理状况。习近平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永葆崇高的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政治信仰的缺失就会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就会导致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24]所以,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首要前提,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勇于实践,活学活用,学透笃行,筑牢思想基础,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指导。二是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坚决抵制和反对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坚信马列、信奉真理。三是坚定“四个自信”,用历史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深刻理解、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促进党员干部主动学习理论、提升党性修养、提高理论素养。从思想建设来看,坚定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深化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与思想建设紧密结合,将两者协调推进,在夯实思想基础中凝心聚力,形成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必须以加强政治领导为核心,贯彻政治路线,站稳政治立场

习近平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26]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导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执行政治路线,把握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中国实践和中国国情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和最本质特征,是符合实践依据和历史依据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必须抓住政治領导这一核心要求,把握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两个维护”的逻辑关系,抓住最关键的点,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在思想上提高认同感,在行动上拥护核心,增强自觉性,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同时,要注意改善党的领导,从完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入手,不断巩固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基础。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改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要求我们牢牢坚持基本路线,牢牢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三是要以党的政治路线为出发点,自觉进行对标对照,围绕新时代基本方略、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来部署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政治立场事关根本。”[25]全党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贯穿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方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党的宗旨,走好群众路线,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根本旨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把握人民性和党性的高度统一。

(三)必须以提升政治能力为关键,突出政治属性,夯实政治根基

提升政治能力这一重要命题是针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而言的。习近平对政治能力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凝练概括,认为政治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驾驭政治局面的能力,就是把握方向、全局、大势的能力。“提升政治能力,是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使命提出的紧要课题。”[26]提升政治能力的主体是集体组织、党员干部。一是从集体组织来看,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基准,推动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党组、党的各级纪委、党的工作机关、国家机关、群团组织、国企事业单位自觉遵守党章,明确政治责任,彰显政治属性,树立“四个意识”,积极向党中央看齐,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开展好、落实好各项工作。二是从党员干部来看,要以党的组织建设为依托,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和观念;厉行党内教育,推动经常性和集中性教育的紧密结合,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通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锻炼和培训,提升其政治本领,提升业务能力要以政治能力的提高为前提;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本领、防范重大政治风险的能力。新时代,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问题并未完全消除,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依然重大,必须以提升政治能力为关键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组织建设的始终,以紧密联系群众、夯实政治根基为目标,形成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强大组织合力。

(四)必须以净化政治生态为基础,严明政治纪律,涵养政治文化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推进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17]408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党员干部从政行为、价值取向和党风政风民风的集中反映。没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党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党的政治建设更是不能取得实效。一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首要前提。首先,以《准则》为根本遵循,立足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四性”,推动组织生活的制度化、严格化、规范化、系统化;以政治教育为重点,强化政治引领,清除政治灰尘,提高的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创新组织生活、组织活动的方式和载体,打造“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平台;传承党的整风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员“出出汗”“揭揭底”。其次,要严明政治纪律、突出政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要以纪律建设为依托,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推动党的纪律建设的制度化建设,明确“两个维护”的首要纪律要求,严守“五个必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彻查“两面派”“两面人”。另一方面,涵养健康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从政观、政德观,开展好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教育;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德思想,大力宣传革命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圈子码头文化;坚决抵制不正之风,防止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正风气。

(五)必须以构建政治保障为任务,明确政治责任,健全制度机制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各方、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习近平强调,要“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7]。在此背景下,全党要构建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保障机制,牵住问题“牛鼻子”,着眼于实际问题,干出成效。一是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抓好组织实施。各地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合于一切工作中。二是紧抓“关键少数”,明确政治责任。突出重点,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责任,让领导干部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自觉加强政治锻炼、积累政治经验。三是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不断推进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健全,以构建长效机制为目标,整合规范的机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以《意见》为指导,把握基本遵循;明确好政治“高线”和“底线”,从严制规、从严执规,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四是构建监督问责机制。以政治巡视为根本,强化巡察和督查,将党的政治建设实效纳入党组书记党建述职和考核之中,量化权重,把关考核,及时追责问责。

结语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永葆政治底色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讲政治的历史。新中国70年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牢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只有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始终,系统协调推进,才能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深化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全党步调一致、集中统一,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地更高效地推動党的自我革命,才能不负复兴重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3.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90.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江泽民.关于讲政治[J].求是,1996(13)∶2-4.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6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91.

[15]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7.

[16]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11-20(01).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 28(01).

[19]習近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N].人民日报,2018-07-01(01).

[2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97.

[2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1.

[23]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5-06-12).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5/0616/c117092-27161 773html.

[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09).

[2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2-28(01).

[26]刘云山.领导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N].学习时报,2017-09-11(01).

[27]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J].求是,2019(14)∶4-9.

【责任编辑:张亚茹】

作者:梁静 张新华

第2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历程回顾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弘扬民间文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促进各民族团结、保护不同民族文化多样性、不断满足各少数民族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文化发展战略定位不准、资金投入不够、理论创新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队伍素质欠缺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等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历程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极力保护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時期,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认识不足、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构体系和功能联动研究不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辐射力、影响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各民族在文化建设方面共建共享共赢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化解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重要手段,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教育、弘扬民间文艺、保护与修复绿色环境、交流和融通不同民族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党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时期:1949年—1977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成就(1949年—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局势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政策、法规和制度,并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第一,大力普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为普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方面,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办少数民族中小学校,国家在基础教育经费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在少数民族地区招生政策方面采取适当放宽分数线和优先入学的关照。第二,建立了少数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并完善制度。1951年9月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要求民族地区设置一定数量的教育行政机构;1952年4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对少数民族教育机构的职能职责、人员编制与分工做了具体规定。第三,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干部。为了更好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不同的民族地区设立了民族学院、高等学校和干部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充实民族地区行政机构队伍和提高行政人员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第一,尊重少数民族沿袭或改革风俗习惯的自主权利。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地方政府机关应教育民族成员相互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从法律上保障了聚居或散居的少数民族保持和改革风俗习惯的权利。这对于维护民族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颁布了有利于少数民族保持生活习惯的特殊政策。例如,1949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制定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允许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各级政府根据当地民族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放假时间;1950年通过和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允许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婚姻法》进行变通执行或补充规定。第三,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方针。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提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因社会改革而被任意干涉;允许民族群众对宗教信仰的选择权,并对宗教信仰的时间段不作硬性规定;对宗教人士和宗教信仰群众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给予同普通公民一样的保障。

3.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语言文字和传统媒体事业。第一,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语言文字。为了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字交流和民族文化传播,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文字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和调查研究,设立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帮助原来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本民族文字,帮助虽有文字但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完善其文字。探索出了适合少数民族书面语言交流的文字体系。此外,规定少数民族在政治、法律、行政、教育和司法等领域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民族语言或汉语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和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党和国家成立了高等师范院校和专科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的民族语言文字人才。第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媒体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组建专门的媒体机构。新疆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等民族出版社纷纷成立。为了贯彻党的民族语言平等政策,政务院明确提出可用本民族的文字出版书报和翻译著作。尽管新中国财政经费吃紧,但国家对各少数民族图书、报纸和期刊的出版给予了大量的经费补助,少数民族的著作、报刊等在各地纷纷涌现,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4.注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工作的传承、发展和交流。第一,重视挖掘、传承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原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保留民族传统技艺和文艺形式特点的情况下,允许对少数民族的文艺进行加工、改造和创新。坚决反对只重视汉族文化而轻视少数民族文化的观念、行为。第二,推动各少数民族之间文学艺术方面的交流。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改善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央通过组织文工队、摄影队、放映队到各民族地区进行文艺巡回汇演,将各少数民族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艺交流制度化、有序化。1950年国庆节还邀请各民族文工团在北京参加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为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相互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情况(1957年—1965年)

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全面建设时期,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满足群众文化根本需求为目标,纠正了妨碍民族关系的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错误倾向。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在这一时期的中后期受到“左”倾思想的深刻影响,文化建设与根本目标之间出现了偏差。

1.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学校教育为重点,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为了加快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党和国家建立了一大批民族高等院校,同时大力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形式办学,并采取了汉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学制更加灵活,对民族学生的入学年龄和升学录取标准等放宽政策。继续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并通过广播、报纸和图书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传播。国家对发展民族教育补助了大量的经费,并要求单列指标、专款专用。为了进一步挖掘、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958年出版了《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和各民族简史、简志等民族文化书籍。

1957年,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一些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艺上的阶级对立严重扼制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58年后由于受经济“大跃进”的影响,文化也出现了“大跃进”现象,提出了“人人搞创作、人人能表演”的不切实际的要求。1961年到1962年,为了纠正将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党中央出台了新的政策和规定,要求正确区分文艺、学术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正确划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但1963年再次将文艺理论与修正主义联系在一起,“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指导思想被再次打上了阶级斗争的烙印。

2.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的状况。1957年1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少数民族干部需要更加熟悉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各种政策,不能因为生产关系所有制的改变而忽略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立性。这一时期,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少数民族干部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为了更好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坚持“方针坚定、步骤稳重”的原则,不断提高自治区域机关中民族干部的比例。可是,随着反“右”斗争扩大化,原来正确的民族干部政策一度被中断,民族干部队伍受到严重打击。

3.关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发展状况。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艰辛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宗教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继续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党把宗教信仰问题看成是思想信仰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只要能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就不会强加干涉。但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广泛影响,少数民族宗教问题阶级化、政治化色彩明显,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也出现了严重失误。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随之出现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思想,并对未公开划定阶级成分的少数民族群众重新划定了阶级成分。这导致民族宗教文化建设工作出现了偏差。

4.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推行风俗习惯的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延续了新中国初期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这一指导思想的同时,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适应的风俗习惯,但同时反对强制改变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大汉族主义观念。1957年,周恩来明确指出,如果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就很容易刺激民族感情;1958年,国家民委副主任汪锋在会上强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条件而发生变动;1961年9月,李维汉在《关于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要区别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社會生产、不利于人民健康的、有害的风俗习惯要逐步去改。196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勤俭持家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中一些问题的通知》指出,少数民族群众喜庆、节日活动不应当挥霍浪费、脱离群众;反对封建并不是排斥民族传统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并非不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三)“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情况(1966年—1977年)

“文化大革命”对文化领域的破坏力强、影响程度深。1966年4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成果给予了全面否定,大批学校被撤销、合并,很多文艺界著名人士被划入“文艺黑线”的圈子而遭受批斗甚至被迫害致死。1969年“斗、批、改”,国务院文化部所属单位、文联、各种艺术家协会中的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干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再教育。传统的文艺形式和剧目被当作“毒草”而勒令停止演出,文艺“双百”方针被当时所谓的“三突出原则”所遮盖。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设施遭到破坏,多数图书馆、博物馆被停业闭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强令少数民族更改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把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非法活动、迷信活动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将宗教活动定为反革命活动。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二、党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年—201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阶级路线进行拨乱反正,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重新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平反冤、假、错案,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

(一)加快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发展

1980年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经费、文化基建资金的支持力度,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善于发现和培养文艺工作人才,进一步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艺交流和借鉴,对失散的民族文艺作品要全面收集并加以整理研究。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于1980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1年在内蒙古举行。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融通,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于2001年在北京成功举办。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指出,每五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加快建设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加大图书出版和流通的工作力度。1993年颁布《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进一步强调了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政府机关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设立文化馆和图书馆。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和文艺事业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地区文化干部。1981年中央转批《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议纪要》指出,民族干部比例和当地各民族人口比例要大体相当。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公务员录取工作应对少数民族报考者给予适当照顾。从1977年到1998年,全国范围内分布在党政、科技、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数由78万人猛增到270多万人。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5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以及2009年9月实施的“西新工程”指出,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实行通电、通广播等措施,让广播电视覆盖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至2010年底,所有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

(二)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和古籍整理工作

国家对少数民族期刊、报纸的创办以及图书印刷等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扶持。198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的报告》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应重视本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工作,中央出版社和民族院校要加强编译队伍建设,培养编译人员;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印刷文字图书的能力,各级政府需要在技术人员和印刷设备物资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198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经验交流会议纪要》进一步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设备技术、民族文字编译和印刷技术人员培养给予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帮助。1996年“全国民族出版工作会议”提出对少数民族图书出版增加财政补贴,对优秀图书出版社设立民族出版基金。2007年《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指出,党和政府要在少数民族新闻出版资源的分配上给予多方面的倾斜和帮助。

1979年后相关部门展开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1985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要求解决民族地区古籍整理工作中的机构组织、专业人才和经费补给问题,要求各地建立五年(1986—1990)计划,极力抢救、搜集、整理古籍文化,加强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协作。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抢救、搜集、整理和编撰民族古籍资料,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出版工作。2006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解》,共收录古籍书目4000余个。2010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图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三)保护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物古迹,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出台了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具体制度并设置了文物管理机构。从1989年至今,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大批重点文物古迹的维修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1998年《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工作的意见》规定,民族地区应当建立健全如民族博物馆之类的民族文物管理机构,保护好民族特色村寨。1980年,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做好当前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做好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对已经散失或即将散失的民间艺术要抓紧抢救。2000年,云南省颁布《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首次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作了具体规定。2003年,我国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许多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抢救和保护。2004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提出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07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4000万元用于第一批国家级169个重点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其中59个少数民族项目获得1770万元补助资金,约占补助总资金的44%。2011年,国家财政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达4.15亿元,其中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大约占总资金的四分之一。

三、党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完善与繁荣时期:2012年—2019年

(一)加大对民族教育资源的投入,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1.1亿,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出台了一大批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法律、措施并卓有成效地贯彻实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把民族聚居区、边远农牧区和贫困地区作为教育支持和文化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办学经费的投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民族教育发展进行专门论述,提出要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教育资金困难和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国家还颁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等政策法规,提出通过中央财政拨款和金融手段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和支持民族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民族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下,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力度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不同类别的教师规模不断扩大,学历达标率远远超过了预期,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民族教育质量、学生入学率和就业率都稳步上升。2016年4月,教育部等部委正式启动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成为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扎牢少数民族文化道德基础

习近平指出,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弘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各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当前,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思潮盛行,国际民族分裂势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明显抬头,正确引导少数民族青年的价值判断势在必行。各民族地区要结合本民族青少年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入学、入队、入团、入党等多种形式,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繁荣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涵方面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民主、公正、和谐、爱国等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守诚信、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基层延伸,廉政文化建设对提升少数民族干部行政道德水平和行政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三)深化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同志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两会”期间强调,搞好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既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机整合,打造出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文化宣传作用,利用APP网络平台加强政治文化学习,并通过微博开放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把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制度和民族理论融进课本和课堂,并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和民族理论相融合的教育实践基地。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共同构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要加强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和交融,拉近各民族人民相互间的情感距离,构建文化繁荣、共建共享的民族文化共同体。

(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用少数民族智慧践行生态文化建设

新时代,各少数民族地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发掘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政策,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摒弃不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不利于尊重和保护自然的落后文化。为了改变少数民族群众落后的生态价值观,党和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法治手段和科技手段,从“内源调节机制”入手整合各少数民族群众生态文化观,通过选择、更新、挖掘、恢复、改造等方式对各民族地区原有生态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五)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艺,构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少数民族文艺工作做过多次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推动少数民族文艺的繁荣兴盛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求不断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求进一步满足他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少数民族文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不但满足了本民族成员的精神生活需求,而且对促进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从8月16日至9月14日各少数民族共有7000多名文艺演员演出了43台优秀节目。这对增进民族感情、构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民间文学、手工技艺等被越来越多的各族人民所喜爱和赞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的基石进一步筑牢。

参考文献:

[1]沈沫.学校教育视域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J].民族教育研究,2018(4):38-45.

[2]刘源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3.

[3]宁军.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交融方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34-39.

[4]青觉,王伟.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文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45-51.

[5]杨春蓉.建国后少数民族村寨脱贫与文化保护的政策引导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199-204.

[6]巴玉玺.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与实践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172-175.

[7]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12.

[8]李尚旗,姚文静.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与文化适应能力提升[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52-157.

[9]胡继艳.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传统手工艺传承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43-50.

[10]张琦,张涛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7-104.

[11]赖水平.西南贫困地区“交通+旅游+扶贫”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3-78.

[12]谢治菊.西南地区双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49-53.

[13]张劲松,张筱倩.民族关系和谐性调控机制及其框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1-7.

[14]谷宇.生态建设与海南黎族生计适应过程中的文化重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77-182.

[15]陈云霞.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立法的理念与路径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92-97.

责任编辑:杨   静

作者:蔡扬波 徐承英

第3篇:试析党的执政思维方式转变的逻辑历程

[摘要]党的执政思维方式的转变,既符合思維发展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只有随着实践发展和现实要求而不断转变执政的思维方式。我们党才能保持先进性,才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执政思维方式;革命思维;执政思维;建设思维;科学发展思维

[作者简介]周玉东,中共茂名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广东茂名525000

[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由该时代人们的存在方式及社会实践所决定的。而党的执政思维方式指的是党领导和建设国家的基本理念。随着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发生转变。从革命思维到执政思维,从执政思维到建设思维,从建设思维到科学发展思维,无不体现出党的执政思维方式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实现转变。党的执政思维方式的转向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展开,更主要的是对党的执政方式实现转变的一种高度自觉的理论回应。

一、从革命思维向执政思维的转变

革命思维与执政思维是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完成首要任务而形成的不同思维习惯,它虽是一种心理文化层面的东西,却与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领导体制、工作方法、制度设计密切相关,是党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总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取得了政权之后,成功地实现了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执政党的地位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仍然离不开革命斗争式的思维定势。这种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思维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因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暴力革命,执政后手中又握有高度集中的权力;但另一方面执政的实践一开始就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状态中进行的,既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执政经验,又面临本国封建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封锁挤压。这种种的历史情境既给党实现自己的目标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是也给党带来了历史的惯性——易于把过去战争年代、处于不合法地位时期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带人到执政活动中,产生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

比如,为了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习惯性地开展大规模群众运动,并把大规模政治运动运用于经济建设领域;在执政多年后仍然把党的建设的目标定位于阶级斗争,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把党的领导当作可以在任何领域都可以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干预,等等。而这些问题,典型地反映了“革命”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随着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继续用革命思维来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行不通的,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在执政思维上的根本性的拨乱反正。从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到十三大提出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应该说,执政党思维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实现从革命思维向执政思维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对形势变化、时代发展的一种自觉回应。执政思维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把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进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执政思维方式一个新的转折,也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0多年来,中国社会虽然历经艰险,波折重重,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始终没有改变和动摇,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因为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已经相对集中并且日益凸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这些都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模式必须作出适应性变革。尤其是党的执政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使党的执政思维必然发生转变。

首先是法治环境的变化,在党执政后,将领导人民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义不容辞的职责。但由于受到缺乏民主法治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权大于法”、“党的决议大于法”、“领导的意见就是法”等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是政治环境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而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执政来实现。但是在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现象严重,对人大、政府、政协等有关机构的工作不够重视;二是人大、政协等机构对自己的职能理解不够,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正之风。影响了党的形象。

最后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执政之后,我们党虽然反复强调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但由于过去武装斗争年代所产生的压力消除了,而且权力意志本身就具有强迫性,所以出现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

因此,实现从革命式的、运动动员式的思维向执政思维的转变就是一种内在的逻辑发展,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是对党的执政环境变化后思维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执政思维的核心内容及相互关系

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设计、组织、开展各项执政活动。要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断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充分表明了我党的民主执政意识在不断地增强。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各级党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依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的高度自觉。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们党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二、从执政思维向建设思维转变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我们党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提供了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明显变化。但是任何思维方式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都需要不断更新与转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我们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从执政思维向建设思维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一种现实体现。

但是要明确一点,就是执政思维方式与建设思维方式并不是质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它们各自与特定的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实现从执政思维向建设思维的转变并不是否认了党的执政地位,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接近社会心理,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从执政思维向建设思维转变的现实情境

1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党必须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放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来。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但它却是发展的核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主要的任务。

2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改革不断取得成效、不断深化的时期。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加快发展,由于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并存,面临的转型任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更加复杂艰巨,能源、资源矛盾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虽然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但也增加了就业和城市建设的压力。二是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群众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社会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化主体逐步形成。一部分群体,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三是社会消费结构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而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全面增长。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特别是人们对日益迫切的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

3 我们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8年的历程,也有了60年的执政历程,党面临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力不适应,发展的本领不大,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领导方式、领导体制、领导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三是基层党组织工作薄弱、软弱涣散;四是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仍然存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等等。 所以,用建设思维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就成为了我们党的必然选择。

(二)新世纪党的建设思维解读

1 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关键是与时俱进,这都是执政党永保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本质要求,它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党的执政思维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中国共产党建设思维的核心支柱。

2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建设思维的典型特征。作为执政党,要以“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安乐、社会文明祥和,这是执政党理应担负的历史任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既符合党的执政思维方式的一般要求,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特殊要求,反映了当今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愿望。

3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党的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党的建设思维的具体化。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党的历史责任。全面的小康必须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小康社会的设想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满足全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的建设思维特点。

4 “四位一体”的建设新格局。“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格局的形成,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思维的核心体现。

在经济建设上,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的问题;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文化建设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在社会建设上,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党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时代要求,为我们党在坚持执政党思维的前提下,牢固树立建设党的思维奠定了逻辑的基础,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断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从建设思维向科学发展思维转变

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新的发展,作为执政党应更着重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又一次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执政自觉,是党执政思维方式上的又一重大转变。

(一)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建设思维的又一理论升华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

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它的提出一方面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党的执政思维方式从建设思维向科学发展思维发展就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理论回应。

(二)科学发展思维是三个层面发展的高度统一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自身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三个层面,因此科学发展思维的核心正是要实现这三个层面的发展:一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实现党自身的发展;三是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1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思维的立足点。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思维的立足点,它反映的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全面协调可持续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全面,指的是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二是协调,指的是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三是可持续,指的是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维,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为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只有依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才能更好化解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的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 党自身的发展:科学发展思维的现实依托。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利益格局更加复杂,这既给我们党领导的事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也给党的建设带来新情况和新考验。

我们党从建党初期只拥有几十名党员,到今天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与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是分不开的。不同历史时期,党之所以始终能够带领广大人民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大业一个又一个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党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于我们党能够自觉地根据时代变化、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的要求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来不断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实现党的自我更新和自身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保持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是与它的执政能力建设相伴渐进的。树立科学发展思维,就是要在以下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治党治国治军水平。

二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党的执政能力切实体现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三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能力和有力措施,正确应对和处理改革发展实践中一系列复杂问题,正确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基本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展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思维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历史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个陸”阶段。人的“自由个性”阶段,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普遍化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直就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科学发展思维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

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条件: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保障。经济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深刻的基础。人只有在生存问题上花费的时间少了,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求得在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实现全面地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民主、平等、公平、自由,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只有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真正实现民主、平等、公平,才会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文化的极大繁荣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文化前提。一定的文化环境是人的各种能力、关系和个性生长的基础。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对人性的熏陶、教育和发展,涵容人的道德、理想与精神。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需求。

责任编辑 白 云

作者:周玉东

第4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想信念

(宣讲提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8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88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88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8年。这88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呼声不断高涨。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

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多,又受到苏联的影响,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一些失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以致使得本来应该更加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全面认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改革开放开始起步。从改革来说,首先是在农村创立并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开放来说,这一阶段首先是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从而打破了过去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由农

村转向城市,从局部转向全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渐展开。从对外开放来看,这一阶段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放局面继续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推进、配套完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加快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规模也继续扩大,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了加入WTO的过程,由此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

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近七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88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只有五十几名党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小党,到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从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8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长期以来,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巨大功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领导核心,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

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臵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中国社会空前活跃起来,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迸发出来。

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进入世界贸易大

国行列。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了124倍。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24亿美元。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超过30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超过德国,目前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连连提高。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1元,1987年上升到1112元,1992年上升到2311元,2003年则提高到10542元,2008年达到了22698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761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我国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广东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给予了广东“灵活政策,特殊措施”的优越条件,广东充分发挥政策、地缘、人缘等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闯敢试,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来,广东

经济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前列,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5.8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5696.46亿元,GDP占全国1/8,税收占1/7,外贸出口占1/3,累计吸收外资占1/4,经济总量相继赶超了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台湾,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短短30年,广东成功实现了从落后农业省份到经济强省的跨越,顺利完成了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尤其是2008年以来,广东在奋勇抗击历史罕见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全力以赴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以及应对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广东全年进出口总额6832.6亿美元,全省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310亿元,人均GDP达37588元(折合5369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8%和49%,已总体实现了小康,正向宽裕型小康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迈进。

3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全局,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提升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赋予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这必将开启广东改革发展的新航程,引领广东再创新的辉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昭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发展和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权益,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

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保持长治久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模式”的实质内容,它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是一条与全球发展既相联系而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发展模式,为全球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健康、鲜活的因素,必将为人类文明不断走向繁荣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改革开放是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出崭新姿态和蓬勃生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源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首先,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

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能够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旗臶鲜明地反对多元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呈现出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特点。但是,这并不影响对起全局性、根本性指导作用的科学理论的客观需求。在当代中国,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创造性系统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

的基本结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国人民冲破了长期禁锢的思想障碍和陈旧观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国家彻底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转变成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初步走向繁荣、富裕、强大的国家,展现了崭新的形象,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一步实现了从领导革命的党到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党的历史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民主,党的执政能力更加增强、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旗臶鲜明地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当前,社会关系深刻变革,社会思潮激荡,各种诸如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言论甚嚣尘上。无论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本质都是主张经济上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多党制。历史经验与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 14

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将肩负一系列的艰巨任务,仍将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仍将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因此,必须始终保持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继续奋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四个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政治基石和活力源泉,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和总体战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决不动摇。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1、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民主形式。一种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即选举民主,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种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

充分协商,即协商民主,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所在,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方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远比“三权分立”更适合中国实际,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可靠保证。在中国搞“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和阶级基础,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导致民主倒退、社会大乱和人民遭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政治协商作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予以坚持,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进行广泛协商,更好地促进了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只有始终

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才能更广泛更牢固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阶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在中国搞西方的多党制,既不符合国情,也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不懈探索,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物质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是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决反对走私有化道路。任何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私有化主张,都是离开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是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歪门

邪道。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问题,光靠国家和国有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长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有很大提高。30多年来,我国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以其实实在在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但在前进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怀疑和责难的声音。这些声音归结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

本问题。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从实践上看,上世纪70年代初,十年内乱导致中国国力衰弱,而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度拉大,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使得我们清醒地发现了体制上的弊端,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30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被窒息的活力进一步迸发,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注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社会进步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势。通过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承载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课题,在国际风云变幻、

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中国不仅没有重蹈覆辙,而且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2、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的,走出这条正确的道路相当不容易。面对种种怀疑和责难,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3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气象。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参与这一进程才能发展壮大。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在广泛的对外交往合作中不断吸收借鉴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回头路,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3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吃得饱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从穿得暖穿得美再到穿出个性,从住筒子楼棚户区到现代化住宅区,从期待满足温饱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解决生存问题变为追求全面发展。这些历史性变化正是来自改革开放。

不走回头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赢得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是如何着力解决好。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走过的路程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艰阶段,许多旧有矛盾不断加深,许多新问题不断显现。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长

21

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又面临一系列新困难新挑战。主要有: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外经贸形势十分严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生产经营面临很大困难;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转变政府机关作风任务艰巨;体制机制改革仍需加大力度等。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发展中的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当前要把深化改革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努力开创广东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2009年7月

22

第5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__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1]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坚定党的信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这90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呼声不断高涨。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我们经验不多,又受到苏联的影响,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一些失误,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被窒息的活力进一步迸发,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2、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是如何着力解决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第6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弘扬党的丰功伟绩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90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经坎坷,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文化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洛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7篇: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心得

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学习,使我从更深的层次重新解读了党的成长史,从而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个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与国际环境中确立起来的;对这堂课的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并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

跟随着田老师的讲解,我们似乎回到了共产党刚刚建立的年代,同党一同走过了九十余年的历程。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荆棘而坎坷,却又那样辉煌。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拥有近7400万名党员、执政5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它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会吸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是中华民族获得了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特别是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后,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帮助了人们走上安稳、富裕的生活。这就充分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之所以能如此强盛,全体现在她的先进性上。她总是能够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顺应形势变化和世界进步潮流趋势,她总是敢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她总是善于把握全局、锐意改革、完善自我,切切实实地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宗旨。每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一个基本的启示就是: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三十年改革的动力因素有许多,其中思想是最重要的因素。思想先于改革行动,思想引导改革行动,思想决定改革行动,思想是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我国改革开放历经三十年的洗礼,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思想解放,以重新凝聚改革的共识,形成改革的新动力,促成开放的新局面,以实现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提供思想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新年贺词中一再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全国展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率先发展、富民强市”的大讨论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机遇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放意识,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

中国共产党在这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中所取得的伟大的成就,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有目共睹的。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是党在过去的九十年的最好写照;同时,共产党及共产党人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而且很艰巨,甚至有发生一些曲折的可能,但是,共产党前进的步伐坚定不移,不可阻挡。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党,因为只有党能带领我们走向辉煌。

作为一名党积极分子,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在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体现出来。

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真正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

三、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抓紧学习专业技术、法律、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掌握本职岗位所需的各种知识。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增强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四、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组织上布置什么任务,就义不容辞地去完成什么任务,树立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无论干哪项工作,无论做哪件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干,实实在在地取得成效,时时刻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何为自己正确的人生之路恐怕是当下我最该考虑的问题。走好自己的路,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这即为我们当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的仅有之力 上下求索任重道远,继往开来再铸辉煌。风雨中走过的、用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结出了丰硕成果,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还很漫长,共产党肩负的责任还很重大,我们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属于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奋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使它从只有五十多人的党发展到有近八千多万名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上最大的党。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出路。从而也侧面客观的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党,不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理论。

二、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三、抓紧学习各种知识,提高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不断夯实自己的能力。

四、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义不容辞地去完成组织上布置的任务。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干,实实在在地取得成效。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理应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相联系,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8篇:用心讴歌党的光辉历程

“七一”前夕,榴岛处处洋溢“红色”氛围

------------------

作者:曾一知 邱 兵 赵梦琦 陈岳玲 林剑啸 谢冰清 陈维益来源:今日玉环2011-06-30 06:57:00

播放器打开

注:观看视频需要 Media Player 9.0,如果您的浏览器不能正常播放,请点击下载

6月27日下午,玉城街道小礼堂内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红歌嘹亮响玉城,创先争优促发展”红歌赛。红歌赛的每支参赛队赛前都积极准备,在当天予以展示。

红歌比赛在越剧表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拉开帷幕,随后,由大学生村官表演的《红旗飘飘》,展示了他们青春可人的气息。一首首经典的红歌曲目引起全场大合唱。最后,比赛在小普竹村选送的歌伴舞《和谐中国》中结束。坐在台下的评委认真地结算分数,最后,由海上梨园俱乐部和城关派出所选送的节目获得一等奖。

本次红歌赛歌颂了玉城广大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平台建设及创先争优等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建党90周年来玉城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气象,以此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推动新一轮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

6月28日晚,坎门街道坎中社区群众在社区文体广场,激情共唱经典红歌,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来自社区的红歌爱好者们及社区文体俱乐部成员,演绎了一首首嘹亮而又动听的红色经典歌曲,以深情的歌声回顾了峥嵘岁月,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了光辉历程。《今天是您的生日》、《祖国颂》、《祖国您好》,每个节目都表达了对90周年党庆的深深祝福。

6月26日上午,在清港镇中赵村,76岁老党员蒋祖琴的家中来了清港镇团委的团员们。他们不仅送来了大米、油、牛奶、饼干等生活用品,还认真聆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

当天,清港镇团委20多名团员还走访了当地家庭比较困难的老党员,送上晚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敬。随后,团员们前往潘心元烈士墓,敬献花圈、聆听战斗故事,追忆峥嵘岁月。

据了解,清港镇团委将开展以“追寻红色记忆、重走革命道路”为主题的纪念建党90

周年系列活动,推动“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其中将重点走访建国前后老党员,详细记录老党员们的光荣事迹和革命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红色记忆故事库。

6月27日下午,烈日当空,但却丝毫不减芦浦镇广大党员和全体机关干部的热情,芦浦镇纪念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暨表彰大会在玉环大剧院隆重举行,全镇近千名党员参加大会并观看了演出。

文艺演出节目包括合唱、舞蹈、鼓乐、越剧等,其中独唱《我属于中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快板《玉环新城写巍峨》道出芦浦人民对新城美好未来的向往,对早日实现芦浦发展和腾飞的迫切希望。最后,演出在大型舞蹈《激情飞扬》中圆满结束。

大会还授予红山村党支部等6个单位“先进党组织”,娄昌福等6名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并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

6月28日晚,鸡山乡戏台灯火辉煌、歌声嘹亮,掌声、喝彩声连接不断。以“知党史、忆党情、颂党恩”为主题的鸡山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晚会在鸡山乡全体机关干部演出的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拉开序幕。学校老师们一首深情的配乐诗朗诵,满怀激情地回顾了90年来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道路上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热情讴歌了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独具地方特色的三句半《庆祝七一》赢得了观众阵阵欢笑声和鼓掌声,将整台晚会推向了高潮。节目之间还穿插党史的有奖答题活动,在娱乐中提升了群众对党的了解,普及了党史知识。

据了解,整场晚会吸引了海岛500多名群众观看,给海岛群众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让他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

6月27日晚,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组织,县旅游行业参与的“为党旗添光彩,为旅游作贡献”纪念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正在玉环大酒店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全县旅游行业的15名优秀选手,围绕“为党旗添光彩,为旅游作贡献”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用生动感人的事迹、慷慨激昂的演讲,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多样的形式、饱满的热情、鲜明的时代感,阐述了玉环旅游行业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精彩的演讲不时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评委的高度评价。最后,来自玉环漩门湾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江晨虹选手,获得了一等奖。

昨天上午,县供电局在玉环公园举行“党员奉献日”活动,供电系统党员职工自发上街,向过往群众宣传供用电知识,传播“你用电,我用心”理念。

活动现场红歌响起,咨询台前市民络绎不绝,供用电形势分析、智能电表、电动汽车等宣传资料成为了抢手货。供电部门在现场设立了电力调度、有序用电、安全用电等6个方面的咨询服务台,党员职工对市民的咨询给予了热情的答复,累计发放了宣传资料600余份。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丰富趣味的电力知识竞答,引来市民广泛参与,现场高潮迭起。

据了解,作为该局党委党庆活动的一部分,“党员奉献日”活动旨在集中展现供电系统党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供电系统党员立足城乡,全面投身现场咨询活动,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生日。

第9篇: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心得

这次能够参加院党组织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同时也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无论是在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是在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上,我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的学习并积极思考,细心聆听了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其中,第一节课老师讲的党的光辉历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课上全面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历史不断进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领导全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勇敢探索。在这过程中,虽然几经曲折,但终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通过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解放和发展。从而也侧面客观的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党,不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如今我们学习了党的历程。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之后,我深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作为一名国旗下的当代大学生,看到党的组织及领导能力越来越大,我感到格外自

豪和敬畏,并更加坚定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为做一名党员努力奋斗。现代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环境,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荆棘坎坷,看不清的路口,辨不明的黑夜白昼……党额成长史,奋斗史,曲折史,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个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与国际环境中确立起来的,是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所确立的。那么,我们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最好的拥护党的途径便是树立远大的理想,肩负起建设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即将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体现 。

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三、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抓紧学习专业技术、法律、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增强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四、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组织上布置什么任务,就义不容辞地去完成什么任务,并且树立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何为自己正确的人生之路恐怕是当下我最该考虑的问题。走好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相联系,这即为我们当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的一己之力。

新一代的我们,肩负着党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无所畏惧,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未知的明天扬帆起航!

上一篇:1长江之歌教案下一篇:班级管理民主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