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会商协调制度

2023-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充满活力和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使用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和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要求。什么样的制度是有效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医联体会商协调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医联体会商协调制度

医联体总药师制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实践与探索

中圖分类号 R95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06.18

摘 要 目的 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联体总药师制度。方法 在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健康局领导下,依托区域药学专科联盟建立医联体总药师制度,由总药师负责统筹策划医联体内药学服务工作;设立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组织医联体内药师培训,建立区域性审方中心,实现医联体内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处方审核,开展“互联网+”居家药学服务,面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科普宣教。结果 经系统性培训和考核,已在医联体内成功组建3个药师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审方、科普宣教以及家庭药师服务;区域性审方中心成功拦截的不合理处方占比为17.17%,减少不合理用药金额累计656万元;审方系统的干预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处方合格率≥95%,合格率平均提高了6%;科普宣教部举办了35次科普及义诊活动,其中71.20%的居民认为该活动提高了其对药物的认知水平;药师团队为111例患者提供了居家药学服务,患者对药师干预的接纳度为91.89%。结论 在“新医改”形势下,推行医联体总药师制度切实可行;此举可有效提高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能力以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不合理用药支出,减轻医疗负担。

关键词 医联体总药师;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专科联盟;合理用药;区域性审方中心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by the general pharmacist system of the medical consortium

HUANGFU Tianran1,HE Binghong1,DENG Yanhui1,WEI Meidan1,ZHENG Xiaoxia2,FENG Huancun1,       WU Liyao1,LU Weitao1,CHEN Wenying1(1. Dept. of Pharmac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2. Dept. of Pharmacy, Guangzho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general pharmacist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METHOD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ianhe District Health Bureau of Guangzhou, relying on the region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alliance, general pharmacist system of medical consortiu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general pharmacis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the medical consortium. The joint management office of pharmaceutical car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pharmacists in the medical consortium was organized. A regional audit center was established to realize the prescription review of 13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the medical consortium. “Internet plus” home pharmaceutical care was carried out,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was provided for communities,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RESULTS After systematic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hree pharmacist teams had been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the medical consortium to provide prescription review,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and family pharmacist services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regional audit center successfully intercepted 17.17% of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reducing the amount of unreasonable drug use by a total of 6.56 million yuan.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prescription review system, the qualified rate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was≥95%, and the qualified rate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6%.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held 35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free clinic activities, of which 71.20% of the residents believed that the activities had improv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rugs. In addition, 111 cases patients serviced by home pharmaceutical care were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by pharmacist team, and the patients’ acceptance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was 91.89%. CONCLUSIONS Und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 it is feasible to implement a regional general pharmacist system within the medical consortium, which improves the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capabiliti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medical consortium,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and reduces the medical burden.

KEYWORDS   general pharmacist system of medical consortium;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alliance; rational drug use; regional audit center

随着分级诊疗模式的逐步形成,更多的患者回归社区接受治疗,但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人才队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合理用药率偏低等现象[1-3],加之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药学队伍建设缓慢、药事管理人才缺乏,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4]。医联体的成立虽有利于促进药学服务的下沉,但医联体各组成单位之间缺乏沟通,缺少药学服务统筹规划和实际执行者,医联体工作推进存在一定难度。2018年11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品控费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医联体实行总药师制度。广州市天河区积极响应省卫生健康委的号召,于2019年7月在天河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建立了医联体总药师制度,并依托药学专科联盟,构建了区级闭环式区域合理用药体系,为社区患者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笔者拟在本文中予以报道,旨在为有条件的地区医联体实施总药师制度提供参考。

1 医联体总药师制度的实践

1.1 总药师制度的建立

1.1.1 组建药学专科联盟,聘任医联体总药师 2018年7月19日,在区级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在医联体的基础上,成功组建了由3家区级医院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天河区药学专科联盟。2019年7月,天河区卫生健康局成立了天河区药学专科联盟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担任组长,区卫生健康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信息科科长、区级医院分管副院长等同为小组成员,同时聘任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醫三院”)药学部主任为天河区总药师,在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统筹推进医联体内药学相关工作的开展。

1.1.2 设定总药师工作职责 作为医联体内药学工作的引导者,在区卫生健康局明确医联体内药学服务能力提升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总药师负责制订和落实医联体药学工作年度实施方案;负责医联体内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落实相关药物政策,统筹推进医联体内药事管理工作;负责医联体内合理用药监管工作;负责制订药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及药学人才培训计划;负责拓展药学服务范围,尝试开展社区居家药学服务、药学门诊、远程处方审核等药学服务新模式。总之,设置总药师旨在协助区卫生健康局建立垂直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药学服务体系,实现药政一体化。

1.1.3 设立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 天河区药学专科联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由总药师负责统筹整体工作,成员包括医联体各医疗机构内具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人员。该办公室下设6个部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部、药事管理部、合理用药监管部、区域性审方中心、家庭药师服务部和科普宣教部(图1)。总药师负责管理办公室的日常运作,各部门工作范畴分别为:(1)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部负责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药学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水平;(2)药事管理部负责收集、反馈用药信息及药品质量问题;(3)合理用药监管部负责监管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绩效考核指标达标、处方点评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情况;(4)区域性审方中心负责通过互联网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实行处方审核;(5)家庭药师服务部通过家庭药师签约方式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家庭药学服务;(6)科普宣教部负责组建讲师团队,面向患者,深入社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合理用药宣教,促进公益文化建设。

1.2 总药师制度下药学专科联盟工作的开展

总药师制订药学专科联盟的年度工作方案并负责实施落实:2019年药学专科联盟致力于药师队伍的建设,持续推进药师培训工作;2020年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天河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处方审核;2021年启动了“互联网+”天河区居家药学项目,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 建立“线上+线下”培训体系,分层分类开展药师培训 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不同岗位需求,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部对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师实行分层分类培训,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包括:(1)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通过举办基本合理用药论坛,进行药物管理及合理控费培训;(2)针对调剂岗位药师,2019年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天河区药学专科联盟处方审核能力培训班”,课程包括处方审核基本要素和质子泵抑制剂、高血压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等审方要点,共开展培训21次,学员达97名;(3)针对临床药师,2019年开始每半年举办1次学术交流会,内容涉及合理用药培训、病例汇报等;(4)针对处方点评药师,2019年开始每季度实行总药师或相关负责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场点评带教活动;(5)针对审方药师和处方医师,自2020年11月起,总药师或相关负责人每月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审方培训,以提高医师、药师对处方审核系统及审方过程的认知水平;(6)针对家庭药师,2021年4月开始实行为期3个月共42个学时的家庭药师理论和实践规范化培训;(7)2021年5月份开始搭建药师网上学习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为药师提供医学内容查询、题库练习、模拟考试、知识分享、课程直播等服务。

1.2.2 建立区域性审方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审核 2019年6月,在实现天河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基础上,区卫生健康局建立了天河区区域性审方中心,总药师所在医疗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及处方审核工作。2020年6月,天河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处方审核,审方中心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诊断、药物与病理/生理等多个维度维护审方规则库,通过系统拦截、药师审核等方式实现对患者安全用药的事前监控、事中干预及事后分析(图2)。

1.2.3 全区推进居家药学服务,提供“互联网+”优质药学服务 2019-2020年,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开始探索居家药学服务,服务模式为药师参与到医联体家庭医师团队中去,并针对糖尿病患者提供电话随访、重点患者实行上门用药指导等服务。在此基础上,自2021年4月份起,全区开始推进居家药学服务,并成立居家药学服务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设于总药师所在的医疗机构内,并由总药师牵头负责组建涵盖区内所有级别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药师队伍,制订天河区居家药学服务工作规范,统一服务流程、服务项目和工作表格,并协助技术工程师开发小程序(图3),运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家庭药师服务,为患者提供网格化的家庭药箱整理、用药提醒、用药咨询、科普宣教、预约上门服务等远程个性化药学服务。

1.2.4 科普用药知识,促进公益文化建设 天河区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科普宣教部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广泛宣传普及疾病相关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合理用药知识等,发放科普资料,积极向大众宣传药学科普知识,树立药学专科联盟品牌形象,促进公益文化建设,使更多人群获益。

2 医联体总药师制度实施成效

建立医联体总药师制度,在总药师的统筹推进下,采取各种举措,有助于短期内快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药学服务和药品供应同质化。

2.1 组建医联体内多个药师队伍

2019年至今,经系统性培训及考核,目前已在医联体内成功组建了3个药师队伍,包括:(1)审方药师队伍,由总药师所在医疗机构的2名专职审方药师和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27名具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审方药师组成;(2)科普宣教队伍,由具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药学工作5年以上的32名药学专业人员组成;(3)家庭药师队伍,由具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药学工作1年以上的88名药师组成。

2.2 审方中心顺利运作,有助于降低处方不合格率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天河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行處方审核,数据显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题处方量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5-6]。区域性审方中心共完成328 963张处方的审核工作,其中自动审方261 654张,人工审方67 309张。自动审方不通过直接退回医师端的处方47 834张;人工审核直接通过与退回医师端二次修改后人工再次审核通过的处方共58 657张,人工审核未能通过的不合理处方8 652张。成功拦截的不合理处方占比为17.17%[(47 834+8 652)/328 963],减少不合理用药金额累计656万元。经过审方系统干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处方合格率≥95%,合格率平均提高了6%。结果见图4。

2.3 科普义诊初具成效,有助于提高居民合理用药意识

科普宣教部定期开展科普宣教活动,科普的具体内容包括家庭药箱整理、中药煎煮与服用、糖尿病/高血压用药、孕产妇/儿童用药等。2019-2021年,天河区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科普宣教部共开展了35场次科普及义诊活动,参与人数不低于2 000人次。每次科普宣教后均向参与者发放调查问卷,至今共回收662份。分析结果显示,90.25%的居民对讲座及义诊感到非常满意,5.75%认为内容一般,4.00%认为不满意;71.20%的居民认为讲座及义诊可提高其对药物认知的水平,26.90%的居民则认为提高比较有限,1.90%的居民认为没有帮助。上述结果表明,科普宣教部开展的科普义诊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

2.4 试点居家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2019-2020年,在总药师的带领下,药师团队共为111例患者提供了家庭药师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共发现229个用药相关问题,其中75例患者(67.57%)需要改进健康相关行为,43例患者(38.74%)用药依从性差,23例患者(20.72%)忘记服药,19例患者(17.12%)自行增减药物或药量,12例患者(10.81%)服药观念不正确等。家庭药师团队均对上述问题给予及时干预,患者的接纳度为91.89%。

3 讨论与展望

3.1 我国总药师制度的开展形式

总药师制度是“新医改”中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有助于补齐医院运行管理结构短板。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从国家层面提出探索建立医院总药师制度[7];2020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立总药师制度[8]。随着“新医改”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部分省份陆续开始探索推行总药师制度,且形式多样,如河南、福建、广东等省份探索医院总药师制度,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建立总药师委员会,湖北省试点区域总药师和县域医共体总药师制度,深圳罗湖区尝试医疗集团总药师制度。上述举措均有效延伸了药学服务的内涵与功能,对推动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9-13]。

3.2 医联体总药师制度的重要性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通过医联体模式来促进医疗服务的下沉,由三级医院带动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医联体的运行更多侧重于急慢分治、上下转诊等医疗服务行为[14]。若需实现医联体内合理用药水平的整体提升,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药学服务体系以及组建系统的药师队伍不可或缺,而此举措迫切需要优秀的药学专业人员来牵头引领、统一筹划以及沟通协调。

3.3 医联体总药师工作开展的难点和创新点

在区卫生健康局领导下,广州市天河区依托药学专科联盟实行医联体总药师制度,聘任总药师统筹医联体内药学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医联体内合理用药管理平台。与医院总药师制度相比,医联体总药师制度的难点在于医联体由多个医疗机构组成,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药学服务能力不均衡、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差距大;与紧密型医联体总药师制度(如县域医共体和医疗集团总药师)相比,本松散型医联体总药师制度的建设难度在于区内各医疗机构之间仅以技术作为连接纽带,尚未形成人、财、物统筹管理;与北京市总药师委员会相比,本医联体的制度难点在于医联体内仅有1名总药师,但其需负责药事管理、合理用药、人员培训等多个工作范畴。

为解决以上难点,天河区卫生健康局成立了天河区药学专科联盟工作领导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负责明确医联体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能力提升战略规划;总药师负责制订和落实年度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医联体内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工作;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负责协调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信息科科长负责信息化建设并实现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一体化。同时,天河区设立了药学服务联合协作管理办公室,由总药师负责组织和日常运行,办公室下设6个部门,分别负责知识技能培训、药事管理、合理用药、区域性审方、家庭药师服务和科普宣教,形成了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横向联系机制,推动了医联体内各项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随后,更是通过信息化建设顺利搭建区域合理用药平台,在基层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患者健康档案和用药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性审方中心,并通过推行“互联网+”居家药学服务,进一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推动药学发展新生态[15]。

3.4 医联体总药师制度运行模式切实可行

广州市天河区成功建立了依托药学专科联盟的医联体总药师运行机制,通过各种举措整体提高医联体内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水平,实践结果显示此运行模式切实可行,可促进医联体区域内药学服务资源的联动和整合,并可显著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合理率,减少不合理用药费用,保障社区患者会用药、用对药。

随着各地区医联体工作的推进,医联体总药师制度适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天河区建立的医联体总药师模式可作为今后药学服务发展的参考,为我国分级诊疗的持续推进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今后,各地区可进一步尝试对医联体总药师运行模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明确总药师定位及任职目标并建立合适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更有利于医联体总药师制度的推行。

参考文献

[ 1 ] 华学珍,许建中.我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与提升药学服务的思考[J].中国药房,2015,26(7):1006-1008.

[ 2 ] 符练崇.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

[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0):189- 190[2021-08-0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WX201890141.htm. DOI.10.1628/j.cnki.jocml. 2018.90.141.

[ 3 ] 刘诗泆,刘素兰,衷奕.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481-11482[2021-08-0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WX201758106.htm. DOI.10.1628/

j.cnki.jocml.2017.58.100.

[ 4 ] 杨镖,王勇,陈孝,等.县级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今日药学,2020,30(3):209-212,216.

[ 5 ] 冯焕村,朱江尉,唐美珍,等.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性审方中心不合理用药及干预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12):1512-1515.

[ 6 ] 冯焕村,陈文瑛,郑晓霞,等.建立区域性审方中心实践探讨与初期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8):1992-1997.

[ 7 ]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醫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3):66-81.

[ 8 ]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20(2):1-4.

[ 9 ] 裴婕,闫岩,赵志霞,等.我国总药师制度发展现状及启示[J].世界临床药物,2021,42(2):155-158.

[10] 贾俊,李元奎.某省总药师制度执行策略及成效分析[J]. 医药前沿,2019,9(26):217-218.

[11] 孙茜.北京“总药师制”新尝试[J].中国医院院长,2016(12):48-49.

[12] 曹伟灵,叶陈丽,刘江,等.罗湖医院集团建立总药师制度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20,24(9):56-58.

[13] 余丽,舒成仁.总药师制度在提升PIVAS专业服务能力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133 .

[14] 殷建忠,马红燕,蔡卓倩,等.医联体内药学服务推广应用的实践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4):191-192.

[15] 束雅春,江志伟.“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房,2021,32(17):2149-2153.

(收稿日期:2021-09-26 修回日期:2022-01-24)

(编辑:刘明伟)

作者:皇甫天然 何炳洪 邓艳辉 韦美丹 郑晓霞 冯焕村 吴丽瑶 卢伟涛 陈文瑛

第2篇:医联体联席会议制度

银川市中医医院医联体联席会议制度

为建立银川市中医医院医联体信息传达和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保障医疗体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1、联席会议领导机制

联席会议设立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各成员单位院长为副组长,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为成员。

2、联席会议办公室

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要职能有:负责联席会议的会务筹备工作;协调拟定联席会议的议题;起草联席会议的通知、督办函件、工作报告等各种文字材料;记录会议内容,起草会议纪要;研究各部门请示联席会议的问题,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报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了解、跟踪和督促联席会议商定事项的落实;与各部门进行联络沟通;对联席会议文件、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工作。

3、联席会议组成部门及人员 根据工作需要,召开联席工作会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护士长组成。

(二)会议程序: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会议一般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也可以授权副组长主持。

联席会议的主要议题由医联体成员单位填写《提请联席会议讨论议题议案表》,并经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审签后交联席会议办公室,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安排召开。

每次联席会议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议题和牵头成员单位。负责中心议题的成员单位对需要研究协商的议题,应事先向理事会汇报,并形成书面材料,提出建议和措施,提前报送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席会议办公室收到中心议题后,应认真审查,及时请示理事会作出是否召开联席会议的决定。

(三)反馈督办机制

经联席会议协商同意后所形成的决议、决定等,要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定签发,并印发至各成员单位贯彻执行。会议纪要的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报送工作领导小组。对涉及多个成员单位的日常性事务,由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对会议纪要的落实情况应及时向联席会议报告。

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对会议纪要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办。对于超过合理期限仍未落实的,办公室应以督办函形式通知承办单位限期落实,由承办单位办理并按时报告结果。承办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无合理理由未报告办理进展情况或办理结果的,在联席会议上予以通报。

第3篇:医联体建设管理制度

一、为全面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保障医疗联合体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院实行由医联体领导小组组成的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三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小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开展工作,对医联体建设工作事项进行协调、研判、推动。

三、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联体内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策层,负责全面分诊诊疗的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省、市医联体建设有关精神,市、区医联体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要求、规定、办法、措施等,制定医院医联体管理新模式。院长是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第一责任人,其他院领导参与制定、监控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等职能科室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层,全面负责分级诊疗质量与安全的控制工作,落实医联体工作目标,依据分级诊疗标准、要求,实施各个环节质量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监督、点评、总结及反馈。组织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坐

1 诊、查房、讲座等,负责规范业务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组织本院医务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医院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科长、主任是管理控制层第一责任人,履行环节质量与持续改进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责。

五、各临床科室对应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科室医联体管理小组。科室医联体管理小组是医联体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执行层,全面负责科室分级诊疗质量与安全的执行工作,根据上下转诊标准、规范和流程,制定科室管理控制目标,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转诊病人的接待、指引、交接工作,完善记录,开展质量与安全监控、持续改进。科主任是科室医联体质理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履行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执行、监控、持续改进职责。

2018年4月16日

第4篇:医联体办公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

2、认真学习并掌握新农合及医联体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报销制度,杜绝任何人情报销。

3、实行主任人员负责制,主班人员负责接受需报销病人的一切手续。

4、副班人员负责接待、解释等工作。

5、热情、耐心、细致对待每一位患者及亲属,并积极协调医联体区域内的各项工作。

6、主班人员负责每日安全防盗和清洁卫生。

第5篇:医联体协议

医联体协议书(修订)

甲方:............医院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 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建立康复联合病房,用于收治甲方下转的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由甲方下派1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康复联合病房科主任,并统筹安排相关科主任定期到康复联合病房查房,开展病例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康复联合病房的收益分成由甲乙双方另行确定。

(二) 技术指导

1.甲方定期派驻1名主治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原则上连续服务3-6个月。期间,派驻的全日制医师除负责日常诊疗工作以外,需在基层开展不少于每月1次的业务讲座和技能培训。

2. 甲方根据乙方工作需要,甲方科室与乙方相应科室形成一对一对口关系,帮助乙方建设1~2个重点专科(或专病),开展特色专业,逐步建设成常见病中具有特色的专病医治点。

3. 甲方医生选择乙方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并在双方(或多家)机构登记执业注册。

4.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每年选派2~3名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到乙方领导班子中任职,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5.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 (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乙方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 2.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 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转出)。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转出)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康复联合病房日常医疗、护理由乙方负责。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安排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到甲方医院进修。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年初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 (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开具医院检查检验申请单,到甲方医院完成缴费后可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再办理挂号、开单等手续。

三、协议的终止:

1、合作形式与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违背。

2、甲、乙方在医疗服务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甲、乙方提出退出申请,经大足区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终止合作。

四、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2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第6篇:中医医联体总结

**县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中医联体”)是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医药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医联体建设方案》(*市府办字〔2017〕9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于2019年9月正式成立由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11个乡镇卫生院签署协议成为成员单位的“**县中医医疗联合体”。为了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更好地推动中医医联体工作,成立中医医联体工作领导小组,以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方仕萍同志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组员。

中医医联体工作坚持分工协作、服务为本、循序渐进等原则。通过建立中医药服务分工协作机制,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县中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纵向资源流动,促进分级诊疗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通过建立重点中医专科扶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机制,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首诊比例,促使县级大医院逐步回归疑难杂症诊断和科研教学;派驻全日制医生加强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下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高群众就近就诊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挥中医医联体牵头(县中医院)单位组织专家下基层成员单位业务、技术指导投入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2.

中医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基层卫计人员定期选送至医

联体牵头单位(县中医院)系统培训中医药和适宜技术工作需加强规划。

3.

县卫健委挂靠在县中医院的中医药培训基地组织各项中医药培训专项需财政资金专项保障。

下一步建议:

1.

县中医院加强对基层中医院业务指导、交流。

2.

县中医药培训中心组织更多有利于提高我县卫计人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培训活动。

3.

做过合理预算用于培训基地组织各项中医药培训。

4.

5.

第7篇:医联体协议 - 副本

医 疗 联 合 体

合 作 协 议 书

医 联 体 合 作 协 议

甲 方: 乙 方: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市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等 “互联网+分级诊疗”惠民医疗服务配套方案的通知》(**办文[2016]43号)精神,充分发挥**市中医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发展,通过签约组建医疗联合体,促使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纵向流动。按照医联体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一)搭建信息平台。完善和整合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和继续教育等协作服务,探索“基层检查、医院诊断”的有效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二)完善资源纵向流动机制。甲方医师按规定注册后可到乙方执业,开展日常诊疗活动。甲方定期安排一定数量专家到乙方开展教学查房、培训讲座、技术指导或兼任学科带头人,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提高乙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甲方医务人员晋升高级职称优先到乙方工作6个月。

(三)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按照首诊病种目录、诊疗规范

及双向转诊细则规定,遵循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原则,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科学开展上转和下转服务。

(四)开展人员技术培训。甲方为乙方提供医务人员定期免费进修培训服务,积极指导乙方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新理念的指导与培训。甲方对乙方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五)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指导乙方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传播健康知识,让群众享受便捷的“网上诊疗”服务。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

(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遵照国务院医改政策的要求,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结合“三堂一室”建设,不断完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七)促进互利合作共赢。甲、乙双方要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协调配合,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管理等多层面的紧密联合,逐步形成设施共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同步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探索利益共享和个人绩效分配机制,加强绩效考核与管理,实现医联体长期可持续发

展。

二、其它事项

(一)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201 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二)本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医改办留存一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 (盖章): 乙方 (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签 订 日 期: 签 订 日 期:

上一篇:20世纪战争与和平下一篇:公交车车体广告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