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现实主义理论

2022-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析新现实主义理论

浅析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经成为遭受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为中国产品走出国门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文章围绕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唤起出口行业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推行所带来的出口壁垒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战略性;地区经济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家之一,我国的出口商品面临越来越多的新贸易保护障碍。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把控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走向,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新贸易保护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国外学者早期主要从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方面提出了其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加拿大经济学家巴巴拉·斯潘塞和詹姆斯·布朗德认为政府原则上可以通过变更博弈的规则赚取超额的利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国内企业进行补贴,可以阻止国外竞争对手投资和生产,而由此产生的国内利润会超过补贴的数额。在此基础上,一些经济学家立足于不完全市场竞争状态、规模经济、社会福利、绿色环保等角度研究国际贸易。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国内对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晚,张溉鸿(2003)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管理贸易论和战略贸易论有关。管理贸易论主张各国的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他国的反应和动向,战略贸易论则强调本国贸易利益的追求作为贸易管理的基本出发点。陈传兴(2006)则指出一国政府凭借其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和经济外交来保护国内市场,扶持本国产业的成长,保护国内市场,其实质就是运用新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来维持一国的竞争力。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在继承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发展,逐渐形成特色,并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背景。旧贸易保护理论关注的重点在于经济问题,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除了经济问题,更关注政治、社会、环境等综合问题,更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具有强烈的人文化导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隐蔽性。西方贸易保护论者积极寻求和提供理论依据为了使贸易保护措施“合理”、“合法”和更具隐蔽性。因此,与此相关的贸易保护理论,便成为新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方面。

二、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

在传统贸易理论描述的完全竞争的世界中,有多个行为主体而且各个行为主体的规模比较小,因此经济结果无法决定。在这种市场上,商品价格、质量和特点等变量作为主要依据决定着经济决策。而在战略环境描述的不完全市场中仅由少数几个大行为主体组成的卖方寡头,强有力的行为主体可以对市场结果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战略环境只有几个重要参与者构成,要求每一方要非常重视其他各方的政策和反应。战略性贸易理论断言:“积极的贸易政策”比自由贸易政策更有益于国家,此论点向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发出了挑战。首先,积极的国家政策能夺取卖方寡头环境产生的“租金”,并能帮助本国公司获得规模效益或其他类似利益。其次,由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创新,而比较利益基本上是人为的,以及已经存在的从一个工业到另一个工业的外溢效应;同时,一个部门创造的知识可以使其他部门从中受益,并使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所以政府应当支持和保护这些产生租金工业部门,这些工业部门被认为对国际竞争具有战略价值。战略性关税政策有两个基本模型:一是由布兰德(Brander)和斯宾塞(Spencer)于1981年提出的“夺取进口商垄断利润的关税政策模型”。他们认为,当外国垄断厂商控制本国市场时,一国可以运用关税的政策限制外国厂商销售的垄断高价,迫使这些外国厂商自动吸收部分压低下来的价格;同时关税政策还可以激励本国潜在生产者进入已被占领的市场,打破外国垄断厂商控制本国市场的局面。此外运用关税政策还可以从外国垄断者手中提取垄断利润或租金,防止租金流失。二是由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的“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关税政策”模型,他认为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利用关税和其他贸易政策来对市场进行保护,不但可以攫取垄断租金,还可以充分发挥国内企业的“干中学效应”,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壮大,最终“使国内产品潮水般涌向国外市场”。

三、新福利经济学

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具有表面上的合法性,重要的支撑之一就是认为能够增进国民福利。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单靠自由竞争不能达到最大的国民收入量,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对边际私人纯产值大于边际社会边际纯产值的部门增税,使经济福利增加,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新福利经济学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庇古的方法论基础和“最大社会福利原则”,但对其中的一些思想进行了继续探讨,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并不存在,原因是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同时会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新福利经济学所持有的观点是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允许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要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大于损失的福利,为此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损失方给予补偿和救济,如对受益者征收特别税、对受损者给付补偿金,使受损者的福利保持和原来相当水平。如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在立法授权总统或贸易代表降低关税的同时,又设立了某些“保护”条款或免责条款,这些免责条款便成为保护国内产品市场的依据。

四、地区经济新贸易保护理论

地区经济主义贸易论是很多国家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timlang)和科林·海兹(colinhines),他们的著作《新贸易保护主义》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面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也就是意味着自由贸易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反而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如自由贸易政策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可以使全球性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这样一部分产品自然会流入不发达的贫困地区,缩小贫富差距。但是蒂姆·朗和科林·海兹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会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短期利益进行掠夺性的资源开采,廉价出口,国家通过削减社会开支来鼓励出口,从而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挤占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因此要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由地区经济新贸易保护理论取代自由贸易理论。这样既可以使发达国家的资源充分被利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负效应带来的不经济,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而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就是以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为核心,实现贸易平衡,强化贸易规则。

五、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这些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对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西方国家出现了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大理论基础。最早完整地提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其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限制。如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Allais)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认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那么如果西方各国不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实行限制,其结果将是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会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美国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也认为,在过去,世界被分为高工资、高生产率的富国和低生产率、低工资的穷国。因此从单位成本来看,发达国家劳动力仍是极具竞争力的,但目前已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了高生产率和低工资的现象,导致产品的成本很低,发达国家的产品很难同发展中国家的该类产品竞争。这必然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施瓦布认为这已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美国的另一著名智囊机构“经济政策协会”也持有这种观点,据该机构估算,仅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就会使美国失去50万个就业机会,此种观点提出后,很快获得西方许多政府的赞成,其中尤以欧洲反响最大。如1993年1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发表的白皮书《经济增长,竞争,就业》的报告中,就将当时欧洲的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主要归罪于“那些正在兴起的国家以我们根本无法比拟的低成本”。

六、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再一个突出表现是借保护世界环境为名,实则限制他国产品进口,保护国内处于劣势的产业。所以发达国家的环保主义者极力主张尽快采取严格的贸易限制条件,抵制破坏环境的产品进出口,进而抵制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并提出了国际贸易应优先考虑保护环境,而且任何国家都有权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控制甚至禁止污染环境的产品的进出口,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应遵守非歧视原则,市场的公平原则,增加市场透明度。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这样除了可以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而且有利于解决企业消除污染的资金来源,真正反映产品的价值。在环境的资源成本内在化中,任何国家不能以自己的环境标准计算成本,应以国际环境标准为准,确定产品新的成本。另外,他们还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对企业进行“环境补贴”,发展中国家也不能享受特殊待遇。为此,他们还采取了一些列具体措施。如实施PPM标准,PPM标准是对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美国曾规定不能进口用没有装有海龟逃生装置捕捞的冻虾,欧共体曾限制从残酷诱捕野兽方法的国家进口毛皮等。总而言之,发达国家提出的“环境优先”贸易保护论的目的是要保护本国贸易利益,但由于它是建立在人类生存环境在不断破坏的背景条件之下,因此有着牢固的现实基础,而且实施的产品、地区都将不断扩大。

自由贸易和国家利益的对立冲突不可避免,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会引起不同利益集团的反应。分析以上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可以看出,很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具隐蔽性,采取更加隐蔽、合法、灵活的手段逃避世界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创立正好符合很多国家贸易保护的需要,为其推行经济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从本质上讲是从根本上削弱了一些国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伟.经济全球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所面临的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02(1).

2.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王佃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

4.李轩.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7(5).

5.任泽洙.面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优先”贸易保护壁垒我国国际营销企业的应对策略[J].经济师,2010(8).

*本文属2009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sy09019。

(作者单位:上海杉达学院)

作者:金缀桥

第2篇:浅析“大健康”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摘 要:大健康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新型疾病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整体性思想。其不但要求保证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涉及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发展、环境因素等各种因素,公立医院承担着国家卫生任务,政府应该做到充分放权。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大健康;新公共管理理论;医药卫生;现实意义

大健康理论要求个人管理自己的健康情况,不但鼓励人们享受健康生活,而且还支持人们合理消费。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借鉴成功企业的正确做法,为社会民众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认为政府应该控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方向,而不应该干涉经济发展。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订公共卫生政策并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发达国家意识到公共行政运行缓慢,自身财务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且还需承担沉重的社会服务成本等,在政府部门引入企业的做法以后,鼓励不同部门间开展合理竞争,重视考核政府部门的运行绩效与权力下放,以及为社会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情况,这就是新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首先引入企业做法,应用商业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并重视考核政府部门的运行绩效及公共服务的生产情况,以此推动公共部门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强调集权、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而关键也是最具有质感的口号是用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来代替受结构羁绊的官僚政府。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1.医联体和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在我国医疗制度改革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政府部门的参与下,最近几年我国各级医疗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2018年底,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已经涉及超过二千家的三级公立医院。再有,因为医联体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大量医联体不具备较强的建设积极性,各个成员单位还不能实现全面合作,其发展速度也不均衡。

开展分级诊疗首先要解决病人的就医方式问题。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人生病后大多会去大型医院,如当地最高级的医院等,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同于中国过去的三级医疗网络,病人生病后首先会找家庭医生,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上级医院,所以,中国医改分级诊疗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果,首先要改革中国当前医疗服务就医方式。

2.政事和管办分离

政事分开指的是将“决策”与“落实”分开,利用分别赋予行政部门与事业部门不同的责任,使公共服务组织者与执行者的关系发生变化。

在研究政府关于医疗行业的责任时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那么在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中,政府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也需重新审视,即只负责控制改革的总体方向,而不负责一些具体事务。在明确政府部门在我国医疗服务过程中地位的同时,其掌握的权力進一步下放,政府部门不再干涉一些事务性工作,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大量社会资本,鼓励卫生事业开展合理竞争,政府在卫生行业改革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国家卫生行业发展的支持者与出资者。

自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管”主要针对政府做出决策与进行监督而言,“办”则指的是政府在落实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管办分开”指的是监督部门与执行部门要分别设置,并分别赋予不同的责任与权力。在政府监督与落实分开后,政府监督部门则主要承担制订政策与标准、明确程序,并负责决策落实的监督,而不再干涉一些具体性事务的管理工作;执行部门主要是指公立医院,其主要责任是保证政策落到实处,并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合理的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政府不再完全负责医院的支出,也不再完全负责医院的管理工作,而鼓励公立医院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政府要认识到不能全面管理医院的一切事务,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想法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必须要重视审视自身职责。

3.现代医院管理

医院承担着健康卫生服务的主要责任,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推进医药卫生制度创新,保证健康中国建设的稳定实施,国家医疗卫生制度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涉及全国各级农村。2016年,在国家卫生与健康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全国健康是实现全国小康的重要指标。要坚实不移地落实医疗卫生制度,继续加强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国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督等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所以国家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重视创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建设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果。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指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本着为全体社会民众服务的原则,利用制度分别明确政府部门、所有者代表、医院部门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是基于医院构成的日益合理,逐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证医院稳定运行,为社会民众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重要制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界定权力与责任,政府不再负责一些具体事务性工作,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不但涉及政府治理制度的制度工作,而且也与医院创建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4.创新医院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企业管理措施引入到公共行政领域当中。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写入了一些企业的先进做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审核、过程控制等,在政府管理中引入上述措施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如在医院发展中对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进行创新,基于原有的工资总量不变,落实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做法,分别赋予医生、护士、管理人员不同的工资水平与激励政策,保证医院内部合理竞争的稳定实施,推动医院的高速运行。所以公立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当前的先进做法与管理措施进行全面分析,争取利用最短时间创建一套与市场经济运行相一致的管理理论,以保证我国公立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公共部门治理中应用还不多,其核心内容要求在政府部门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与企业的管理措施,这与过去较长时期内政府管理模式显著不同。当然新公共管理理论也具有一定的不足,而且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应用于发达国家当中。所以在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只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与方法,才能保证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日益科学与合理,新医改工作才能稳定运行,才能在“大健康”背景下有效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静, 姚静, 时孝春.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背景下江苏省中医院的发展现状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 40(9):791-794.

[2] 杨婷.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国企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13).

[3] 王雷, 温媛媛, 王硕, et al. 大健康背景下山东省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8(28):214-216.

作者简介:

贺璠,出生年月:1991.9.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精确到市):山西大同,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医药卫生公共管理.

作者:贺璠

第3篇:浅析建构主义理论

摘 要 近年来,建构主义以其独特的观点在国内外盛行,并且已经作为一种主流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以及教学观的分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同时对于人们更科学、合理地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新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对我国当下课程改革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 主体性

建构主义起源于l8世纪,哲学家维柯被认为是最先提出建构主义的。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在美国兴盛起来,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近年来,也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我国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及其教育影响作出全面深刻研究的却为数不多,多数研究成果只是对建构主义的其中一方面进行研究,并没有对建构主义作出系统、清晰的梳理和全面、深刻的解读。因此,难免会造成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误解和滥用,“建构主义”一词几乎随处可见。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师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重视学生的建构能力,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下将对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观进行分析,对于人们更科学、合理地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新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对我国当下课程改革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1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的非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在具体使用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知识是通过主体的不断建构而产生的,只有与他人交流、协商,才能逐步丰富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生成性的、主观的、不稳定的。知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人脑内部对客观世界提供的信息材料的主观创造,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是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的系统,是个体在出于各种目的而试图理解所生活的社会或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的认知建构或创造的过程。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主体建构性,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调知识是个体经验的合理化,要求学生学会个性化学习;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图超越外部世界(物质实体的)和内部世界(心里世界、认知的、主观的)“二元论”的方式重新看待知识。具体来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以下特点:知识的建构性;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的情境性;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缄默性。②

2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③建构包括运用已有经验来建构地理解新信息和建构记忆系统中原有的信息本身。建构主义把学习定义为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④强调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学习者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主动丰富已有认知经验,进行意义建构。⑤

3 建构主义师生观

建构主义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并非知识传递者。有学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师观中,教师是:学习任务设计者;学习环境创设者;学习过程参与者;学习方法指导者;学习结果评判者。⑥也有学者从教师角色定位、角色认知和角色转换、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师观使教师去权威,走下“圣坛”,教师的角色从前台走向幕后,教师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任务,尽可能地充分了解学生,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保持自主性,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目标就是使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教师自己建立一种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及知识获取观。⑦还有学者从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基本主张以及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三方面,对国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进行了分析,⑧对于我们国家的教师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是自主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的角色,⑨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学习者应该树立积极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树立主动的学习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⑩建构主义否定了传统理论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意义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身经验,主动去建构知识,通过教师的指导、与他人协作,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达到学习的目的。

4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首创精神,重视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提倡协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学习者面对新事物时,主动以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知识。 教学既是传授知识、调动学生注意和动机的过程,也是传授生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会生成的过程。促进意义建构有三种教学方法:随即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观区别于其他教学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首先,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学”。其次,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并非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注重学生的主体主用。第三,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教学要结合实际的情境,教师要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第四,建构主义教学观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适合用师徒式传授法,而在学习良性结构知识时应该强调生生间的讨论,相互学习。第五,建构主义教学观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

5 小结

目前,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时兴的观点在国内得到推广。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和教学观有一定的先进性,对于教学实践甚至是教育改革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建构主义的师生观,在当前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学生主动性的形势下,是非常有帮助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也为当前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建构主义并非完美。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太绝对,有些知识是可以传递的,比如,一些已经被证明了的原理可以直接传递给学生。而且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学生自学或者协作学习,对于非良构知识来说,是有困难的,还应该采取教授型教学。引用某学者的话,“有多少研究建构主义的人,就有多少建构主义,如果我们不加区分,不分场合,机械运用,肯定会不伦不类”。 对待建构主义,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既看到其先进的部分,也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合理批判吸收,理性地去思考,同时必须警惕主观唯心主义倾向,真正地去建构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发挥建构主义的作用,也才是学习之道。

注释

① 陈梦稀,谭敬德.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

② 杨红梅.试析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③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④ 刘长青,杜凤秋.传统学习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7(17).

⑤ 杨玉春,温勇.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⑥ 关宏.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⑦ 张桂春.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J].教育科学,2006.22(1).

⑧ 张奎明.国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⑨ 杨玉春,温勇.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谢徐萍.师生心理的充分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关宏.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魏祥迁,朱红.论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4(8).

唐卓.建构主义辨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7(11).

作者:于静

第4篇: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浅析我国社区存在的问题

摘要: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益严重的郊区化问题,在美国产生了一股反思城市规划问题的思潮,新城市主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在历史上看新城市主义理论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一条优越的发展之路,为很多城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因此基于该理论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我国社区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社区 问题

0.引言

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我们的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由于社区直接关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区问题变得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益严重的郊区化问题,在美国产生了一股反思城市规划问题的思潮,新城市主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新城市主义理论已经走向成熟,对于众多城市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关于社区方面的内容更是引导了现如今社区规划建设的潮流,因此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更容易发现我国现阶段社区存在的问题。

1.新城市主义理论

1.1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城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整体发展走在世界其他城市的前面。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由于市中心整体环境的破坏以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中的部分居民逐步向环境质量高且地价较低的郊区搬迁,产生了城市蔓延的现象。这样的一种城市蔓延进一步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这种蔓延实质上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而土地的粗放式利用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空间上的蔓延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同时增加了大量的通勤交通,进而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人口与就业的流动造成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败。

面对上面的一些列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建筑师及规划师开始探索新的城市规划理论来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由此产生了新城市主义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其核心内容即通过城市的紧凑、集约发展,来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趋势,同时增强基础设施的可利用性,建设具有多元性、包容性的社区环境。 1.2新城市主义理论的目标及策略

新城市主义理论其实就是指通过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公共交通的综合发展,提升各种设施的利用效率,该理论主要就是追求良好的社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所要到达的目标和相应的策略分为以下几点。 1.2.1土地的混合开发利用 就土地利用方面,新城市主义理论追求高密度、高混合度的土地开发模式,强调在社区范围内多种功能共生的特性,这样就可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社区的范围内通过步行的方式进行,进而减少了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通勤带来的种种问题。对于这一点来说,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应对策略是:主要利用小尺度的邻里、多家庭住宅、尺度宜人的街道和底层商业等设计手法,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宽路、环路和尽端路的现象,加强内部的交通联系。 1.2.2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在新城市主义理论中,特别注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关注,寄希望于通过一定的规划设计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这样才能使居民更好地生活,更愿意在社区范围内完成日常生活的必要活动。为了到达这一目标,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应对策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步行范围)合理布置商业、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提升这些设施的服务水平,使其较社区外的公共服务设施更具有吸引力。

1.2.3社会群体的多元混合

美国在二战后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了社会空间隔离、邻里冷漠以及住房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新城市主义理论更加追求社区范围内社会群体的多远混合,追求社区内不同人群的和谐相处,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对社会公平性的质疑。为了能够达到社会群体的多元混合,新城市主义理论提出的应对策略是:在社区中划分不同开发密度地块,把独栋住宅、多家庭住宅以及集合公寓住宅等混合起来,提供多种住房,同时在社区内部设置满足各种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排斥低收入者,此外还应增加居民交流的空间和场地,增进不同人群的交流,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

2.浅析我国社区存在的问题

上文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目标和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描述,接下来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国社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土地功能的单一化

现阶段,在我国的社区中,土地的混合利用效率较为低下,功能上较为单一,在老城区中这种现象还不是非常明显,但在城市新区的社区中这种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在我们的城市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社区居民的工作、居住、购物、休闲等的活动地点常常分布比较分散,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增加了城市中的交通负荷,另一方面大大削弱了社区应有的功能效应。产生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土地的开发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社区的开发建设应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居民就业等多个方面综合进行,而在我国这几方面的错位使得在一定范围内功能的单一化,进而导致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低下。 2.2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低下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而在我国,有些社区(如新城的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比较低,经常出现设施空置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首先由于设施布局的不合理性,有的设施过于偏僻使得居民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而有的设施介于社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不同社区的共有设施,进而降低了服务水平,同时对于设施的维护不力也是产生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2.3存在一定的社会空间隔离现象

在我国城市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社区之间的建设水平差距较大,这使得不同社区之间的社会群体异质化,而社区内部同质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进一步产生了社会空间隔离的问题,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社区本身并不具备排斥不同群体的特性,在新城市主义理论中也倡导社区内社会群体的多元化,因此社区内应当是多元融合的现象。而在我国产生社区间社会空间隔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着开发建设条件的不同,使得不同社区间的价格存在差异,而这种价格差异使得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居住在不同的社区内,同时在社区内部存在着住宅类型的单一化,别墅、高档住宅、经济适用房等不能在同一社区内存在,这也就失去了社会群体多元化的物质基础。

3.展望

新城市主义理论自提出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年,诸多实践已经证明其理论的实用性与合理性,而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的来看,各种问题的背景及产生的原因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新城市主义理论很好地引入我们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当中来,利用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及核心要点来解决我们国家城市社区存在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毕竟时代背景和国家性质不同,因此在引入利用过程中我们也应当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将新城市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J].国际城市规划,2002(17). [2]刘铨.关于“新城市主义”的批判性思考[J].建筑师,2006(3). [3]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J].国际城市规划,2000(15). [4]唐相龙.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J].城市问题,2008(1). [5]宋彦.美国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再审视[J].国际城市规划,2013(1). [6]郑晓东.从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谈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J].中国房地信息,2004(11).

第5篇: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田坝桥镇党政办公室:吕绍学

2011年7月20日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容村貌整治,也不是只建新房,而是要以生

产发展为前提,努力实现新农村群众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综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为我国农村发展描绘出了美好新蓝图。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容村貌整治,也不是只建新房,而是要以生产发展为前提,努力实现新农村群众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综合协调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关键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只有农民富起来了,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一是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普及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二是要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三是要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增强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二“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加大农村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建立健全各项社会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专家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乡风文明”就是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

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这些都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变。

四、“村容整洁”就是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所谓农民生存状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农民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包括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环境在内的状况与趋势,直接表现为农民的政治权利、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等指标。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因此,在新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五、“管理民主”就是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与农民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农村兴起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这一体制改革相联系的是国家力量逐步从农村社会的许多领域退出,中国村民自治制度是于198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几头被盗的耕牛发端的。于1982年被先发正式确定,从1990年试点开始,其在我国示范运行已二十年了,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已建立了931716个村委会,实践证明,村民自治制度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内涵实质上就是要求农村建设要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实现乡村的管理民主。

总的来说,建设社会主义信农村是一项复杂、长期而艰巨得任务,我们要把握好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划,坚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到“四个要”:

一是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那种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造房子建新村,修大路排店面的认识是片面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涵盖到农村的各个领域和诸多方面,规划新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二是要正确对待招商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外商或企业家。要坚持基层组织民主决策,农民群众自愿的原则,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采取招商引资或以小团体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的拆旧造房建新,切勿搞企业发财、干部受益、百姓买单的做法; 三是要“破冰”前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财力短缺使新农村建设面临难题,村干部压力加大。存在着“等观望”和“慢慢来”的思想。建设新农村需“破冰”前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目前要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群众急需且最盼解决的热点问题,一件件地抓好落实;四是要有科学的规划,不能一哄而上搞运动。建设新农村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新农村是与时俱进的,没有具体标准。因此,应避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一哄而上搞运动。各村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抓好村建规划,适宜旧村改造的就重点抓旧村改造,适宜新村建设的就抓新村建设,需要环境整治的就从“脏、乱、差”入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定推进建设新农村。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部署,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分依靠农民,不违背农民意愿,不侵犯农民权益,将“为民谋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求实创新、奋发开拓、扎实有效,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6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文章

突出区位特色建设郊区新农村(2005年12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为我们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途径。近年来,我们xx区充分发挥踞城围城的区位优势,突出郊区地域特色,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为扎实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确立建设郊区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就其本质意义来讲,不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就xx区来讲,近年来,我们根据“优势在城、潜力在农,出路在工、关键在人”的基本区情判断,提出并实施了“抓三促二带一”战略,着力建设“三产大区、工业强区、城郊型特色农业区”。尤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调整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全区城乡差别、工农业差别、农民与市民差别仍然较大,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趋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所有“三农”问题,在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情况表明,巩固农村本文来自改革、发展、稳定成果,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政权建设,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五个统筹,推进农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解放、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进一步跳出“三农”抓“三农”,以“非农”的办法解决农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之,需要我们大力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用大战略指导农村大建设,破解“三农”大难题,赢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为此,区委、区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定位到建设郊区新农村上。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是: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区情实际,坚持完善既定战略,坚持规划先行、逐步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着力推进农村

二、三产业建设,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村镇建设,加速融入中心城市;着力推进社会文化事业,实现协调发展;着力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加速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郊区新农村。+

二、抓住关键,突出特色,落实建设郊区新农村的各项任务建设郊区新农村,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要努力在“新”上下功夫,做到如下几方面:

1、壮大新产业,发展郊区经济。以农民增收、财政增强为目标,围绕xx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特色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特色农业为基础、旅游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物流业。以西部郊区为重心,抓住市批建xx工业物流园区的机遇,进一步完善规划、制定政策、大力实施,带动原有的xx工业小区、xx工业小区发展,力促xx、xx等原有企业扩规模上水平,xx等建成企业健康运营,加快钢材市场、宁西铁路物流港规划建设进度,力争吸引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工业物流项目入驻,形成以312国道为轴线的xx工业长廊和新的经济隆起带;加快xx工业小区、xx工业小区的开发和建设,引导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团化发展,形成产业优势,促使城市工业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果草牧沼一体化产业链,发展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业;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生产,促进xx、xx食用菌、xx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进一步壮大规模、提高品质、打响品牌、广占市场,带动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近郊旅游业。开发利用北部郊区丰富的山水林资源,发掘利用楚文化、汉文化、玉文化和xx等历史名人价值,启动并扩大建设“四区、四园”,即xx风景区、x风景区、xx风景区、xx风景区,x高新技术示范园、xx采摘园、xx园、xx园,通过招商引资、宣传推介、高标准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xx城市“后花园”。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一方面发展农村新型物流业,通过深化农村供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建立一批区域性的农资、农产品批发市场,搞活流通,繁荣经济;另一方面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建立工作机构,加强职业培训,规范劳务中介,设立驻外劳务基地

,加强引导和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吸引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员返乡投资创业。

2、建设新村镇,推进城乡一体。把加强乡村规划,改善村容村貌,作为改变农村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把郊区村镇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区乃至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体系。在规划上,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建立xx等七个“样板”城镇,编制和建立区、乡、村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努力实现规划的长效性、统一性和导向性。在建设上,要根据现阶段综合实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力促xx三镇早日进入全市“50强”,全面提高集镇建设水平。在管理上,重点解决村镇环境卫生脏乱差、马路市场乱摆乱放、设施功能不健全以及乱搭乱建等问题。要通过产业支撑、多方投入、高标准建设,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村镇发展格局。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道路建设,“十五”期间共投资1.28亿元,修建道路470公里,完成“村村通”357.88公里,遍及208个行政村;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200万元的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投资2000多万元的xx水库工程;加强生态建设,植树造林数十万亩,种植牧草数万亩,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供水供电设施和条件。实践证明,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只有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才能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夯实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基础。三是加快城郊村镇融入城市步伐。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位于城区xx、xx等乡的“城中村”,实行撤村建居、撤乡建街,建立城市新型社区,全面实现城市化;对xx等距城较近、产业集中、经济发达的村镇,按照城市化标准建设,逐步实行市民化管理,承接城市拓展;对xx等远郊村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村镇,逐步减少自然村,实现适度集中居住。

3、推行新模式,加强农村服务保障。一是加强协会服务作用。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及综合服务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开拓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三级预防保健网,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认真解决农村扶贫、济困、救孤、养老和失地农民救助就业等问题。三是增强政府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要求,转变职能,完善功能,全面落实建设郊区新农村的任务。

4、造就新农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通过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努力造就致富能力强、专业技能强、守法意识强的郊区新型农民。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普九”成果,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对农村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挥xx科技园、xx园、xx农庄等一批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三是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新村的创建水平,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加强村镇文化设施和群众性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新风,破陋习,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树立新作风,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亲民、爱民、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村组干部服务农民群众、加快推进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选拔“双强”干部,配强村组干部。要深化“三级联创”、“双联双培”活动,加大对农村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的整顿力度,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活动,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建设郊区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确保郊区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郊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必须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持久高效的工作机制。为此,xx专门成立了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机构,统一指导协调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基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加强中心镇、重点镇的领导力量,优先满足其人才需要,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村任职或挂职锻炼,倡导乡镇干部到村担任领导职务,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指导帮助。

2、积极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依靠项目撑起郊区新农村。坚持创优环境,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你投资、我支持”的市场意识和诚信守法的公民意识,自觉创造、维护和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开放搞活,主动走出去,加大外引内联力度,争取各类项目,特别要注重争取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六小”工程类的各级政策性项目,巧借外力,加速发展。

3、坚持典型引路,积极探索实践。建设郊区新农村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必须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和实践,实施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典型培育上,重点培育一批具有

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农业、农村、农户典型,要按照既定安排,继续培育十大农业法人、十大文明新村、十大产业大户,整合项目、集中扶持,搞好服务、提升档次,增强其示范带动能力。在典型推广上,建立激励机制,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使先进典型真正起到示范带动和鼓舞士气的作用,带动郊区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全面开展。

4、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建设郊区新农村,必须发挥城区优势,实行城乡联姻、城乡共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干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各级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的力量,组织区直部门对口支援、对口服务,鼓励引导企业帮扶村镇,支持科技、卫生、文化、法律下乡,加强军民共建和警民共建,强化“农商对接”和“农科对接”,建立公务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推动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建设郊区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

第7篇:浅析新时期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与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精神与文化的建设,因此在当代社会中,新时期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开展新时期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将从基层(大学生村官)角度出发,浅析新时期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措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下简称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属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1]。各届党的领导人也认识到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需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1]。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再次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是口号式传达,而是要贯彻落地落实。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基层,人民群众分布在基层的广阔土地上,街道、社区,镇、村等基层组织担负起传达重要精神,贯彻落地落实的重担。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效是推动整体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增强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新时期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

1.1存在的机遇

1.1.1重视度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总书记多次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并提出了今后几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这为基层工作者继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信心,也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机遇。 1.1.2有一定的建设基础

在前期的发展中,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基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有些地方设置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核心价值观办公室等一批配备专职人员的办公机构,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开展。细化类别,出台各类方案,让工作有了详尽的行动指南;设立标准,执行奖罚制度,规范了工作人员行为,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现在正处于一个成熟、稳定的发展时期,对于继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3人民需求日益旺盛

随着经济的快速,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始把需求放在提高精神文化追求上。这些年,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一些中老年退休人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有需求,便能更好的根据人们的需求,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1.2面临的挑战

机遇是可喜的,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其中存在问题,面临的挑战。 1.2.1认识不到位,合力难形成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工作者把精神文明建设只是当作工作的一个任务,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只依照上级文件办事,上级要求开展什么活动就只开展什么活动,没有结合当地实际,缺乏工作的创造性,有些甚至胡编乱造,蒙混过关,实际上很多工作并没有落实。局部的疏忽,影响工作合力,也会影响整体的效果。 1.2.2任务较繁重,工作难推进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多而繁重,特别是随着工作类别的进一步细化,各方面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繁重与人员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工作多,任务重,很多时候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进而也会影响工作质量。加之很多时候上级部门的任务下发到了基层,但是工作经费及相应力量却没有下去,加剧了这样的状况。 1.2.3缺乏创新力,群众难吸引

随着新时代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新时期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内容丰富而且还要形式多样,有创新,有吸引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创新不够的问题,活动形式单一,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变,但大多仍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枯燥无味,不具有吸引性。

2改善措施

2.1充实内部力量

2.1.1提高综合素质

基层工作者是开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执行者,加强基层工作者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有助于整体工作的提升。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强化,技能培训,参观取经的方式,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2.1.2合理分配 针对基层工作繁多的情况,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同时要积极充实内部力量,可以通过增加工作人员数量或者积极引入外部力量的方法,如积极招募志愿者、与所在地区社会组织合作等等。

2.2强化价值观引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价值观的建设,强化价值观引领,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将神文明建设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在叫响做实上下功夫[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围绕这24字主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树文明新风。 2.2.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当地实际,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共建联谊等多种方式,联合板报、标语、宣传资料、公益广告、户外LED、义演等多种宣传载体进行宣传等,同时注重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中的应用,利用微博、头条号、当地一些知名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全面的进行宣传,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2.2.2整合资源,增强引导作用

习近平在《知之深爱之切》一文中曾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当然需要许多群众欢迎的好方式。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离开了形式,内容也就不能存在[2]。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丰富形式。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整合各类活动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利用道德讲堂、法治大讲堂、各种政治性节日等大力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居群众投身道德实践,自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大讲堂、观看法治电影等进行法律知识知识主题教育,提升群众法律知识水平;运用榜样带动力量,通过道德讲堂、百故事会等大力宣传推广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的活动,实现以点带面,引导居民群众学习身边的道德模范;加强国学教育,加强家风家训建设,提高群众道德素养,传承中华美德和国学知识,形成健康审美情趣。 2.2.3重点突出,发挥载体力量

有些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打造了颇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基地。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打造“一街一园一院落”主题景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茶楼,内容上全面化、形式上多样化、视觉上多彩化。让群众可娱乐可学习,做到了让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喜闻乐见“有看头”,将社会主义核心融于脑、融于心。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们各地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结合当地特色,深入挖掘,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亮点的主题景观,推动辖区精神文明建设。

2.3推动未成年教育

未成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明日的希望。因此要把加强和提高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工作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推进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提升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整体水平。 2.3.1加强联系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结合青少年德育要求,优化青少年活动内容,在各节庆日、纪念日等主题日联合开展志愿活动进学校、宣传讲座进学校、实践活动进村社区等活动,引导辖区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了解法治、防邪、应急等各项知识,不断增强其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认知感。 2.3.2强化载体

对于城市社区,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有更多可供利用的载体和资源,同时,家长工作较繁忙,对于未成年的教育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社区就承担起未成年在学校以外的教育。有些社区引入外部力量,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四点半堂,在放学后辅导未成年功课,同时开展丰富的活动,对未成年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开展暑期公益托管班,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社工开展教学,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开展权益保护讲座、公益诊疗志愿服务、红十字急救课堂、法治小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通过舞蹈课书画课、声乐课、英语课等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生活,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4发挥志愿力量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体现,借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自身行动为影响,向群众口口相传,既快捷又有效,一种双赢的精神文明建设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6]。 2.4.1深入挖掘志愿服务力量

广泛开展志愿者工作宣传,借助开展活动的时机或者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招募、宣传,扩大志愿服务服务覆盖面、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让当地居民群众充分认同志愿工作,增强群众主体参与志愿服务意识,调动了辖区内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2.4.2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为了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非常重要。把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作为推动志愿者活动开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在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扶老助残、慈善救助等方面,整合优化服务资源,精心设计服务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注重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发现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因地制宜地开发志愿服务新项目,通过重点和特色项目来赢得社会各界支持,为志愿服务提供人力、智力、资金、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帮助。 2.4.3规范志愿队伍建设机制 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志愿服务登记、评估、志愿者激励、培训机制。同时加强注册管理,壮大志愿服务力量。采取了自愿报名为基础,项目招募和活动招募为主的志愿者招募方式,可以发挥网络作用,通过微博、微信或者建立APP,实现网上对志愿者个人信息建档,全面掌握每一名注册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服务特长和服务意向等情况,完成对志愿者的管理、跟踪、评定、考核;帮助志愿者合理、规范、长期地开展服务。引导志愿服务队伍从“专业化”到“大众化”转变,努力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末端,实现服务零距离。将地方党员志愿者、单位专业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整合成为基层志愿服务队,服务于居民院落和家庭。 2.4.4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制度

志愿活动在于志愿者,为了更好的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制度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嘉许激励有助于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提高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进街道志愿活动的有效进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7,8]。充分整合各类志愿者队伍,纳入基层志愿服务站科学化管理;为志愿者提供保障的优惠措施和配套制度,对优秀的志愿者在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优待,对生活困难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扶,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实行评优激励制度,每年评选优秀志愿者,评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年底开展总结会,对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及志愿者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大力宣传优秀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志愿服务中的居民,使得志愿服务建设有市场、有关注度。

3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当前建设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内容,基层工作者针对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不良因素,需要制订有效对策并加以完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环境,不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做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奏响全面发展协调曲-如何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出版社, 2016:42-62. [2]习近平.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战略方针来抓-知之深.爱之切[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5:17-20.

[3]杨贵丽. 基层街道办文化站长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研究[J]. 大众文化, 2017(10): 2. [4]王敏.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群文天地, 2011(22): 31. [5]盈再付.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艺术科技, 2016(04): 335. [6]何凤转.关于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2014(20): 27. [7]张焕新.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式[J].大众文艺, 2011(10): 201. [8]黄洺.浅析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 2013(11): 5.

第8篇: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作者:江智明 论文整理:胜法网

论文摘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发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缺陷,有针对性地加强立法、法制宣传和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制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加强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虽说,我国的农业立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达2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而且各级涉农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整顿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将行政执法本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的状况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而且整体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在立法方面,有些急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有些法律、法规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强调政府管理职能,对保护农民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体现不够;有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执法方面,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以及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比较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司法方面,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监督方面,目前监督机制也还不够健全;各种监督力量各自为战,相互间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必然性

1.法制建设可以保障农村生产发展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目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其他需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依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但是,有关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相互间难免发生冲突.不仅这种冲突的根本而有效地解决要靠法制,而且现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步入加工、生产、经营等第三产业,涉法事务也随着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多而增多.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才能形成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长效机制.

第 1 页 共 1 页

2.法制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目标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现代化农村.为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在水利、房舍、道路、饮水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同时,应该增加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投入,改变农民落后的行为习惯.但是,要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必须依靠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健全.法制既可以明确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可以为处理不履行责任者提供依据.此外,法制的一些内容可以引导村民赡养老人、抚育儿童、抵制赌博、克服迷信等,本身就具有倡导文明乡风的作用.

3.法制建设可以推进农村管理决策的民主进行.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目标,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才能根据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的民主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法制的作用.只有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其获得应有的权威,才能抵御各种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实践中,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推动农村民主政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按照法制的要求,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的管理民主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当前新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我国农村农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够强"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协调器,也是民主和效率助推器"[1],但是"徒法不能自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较淡薄,严重影响了农村法制的现代化进程,抑制和影响了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生活、积极创新谋求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以主体理性自律精神为内核的法律崇拜和法律信仰,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如果没有内生性的法律信仰,中国现代法治将寸步难行.[2]然而,在中国,情义本位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农村法制建设,中国人历来憧憬"和谐",讲求"仁爱",因而举整个社会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3]同时,农民受封建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严重,接受现代的知识和民主精神较慢和晚,所以部分农民的"法律即义务"、权力本位、家法族规神圣观念和思想仍然严重.因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法制建设.

(二)立法上仍然存在空白和缺陷目前,我国农村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善.首先是立法上存有空白,有些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农民的权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等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

其次是立法层次低,不少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而有些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利法、农业法和水土保持法等,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强调政策管理职能的成分较多,而保护农民的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制提供服务体现不够.再次是内容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难

第 2 页 共 2 页

以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有些法律、法规中的条款既无大错,亦无大用,被百姓戏称为"豆腐法",不能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性冲突.[4]

(三)执法操作混乱,司法效率不高农村立法虽然重要,但执法工作也不能轻视.良好的法律必须通过规范的执法行为来体现.当前我国农村的执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乡村基层干部的依法治农的观念淡薄,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农村,而更习惯于依靠行政命令,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是执法部门路远人少,事多面宽管不过来,以及加上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农村仍然存在.因而,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执法混乱的现象.

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难和有错不纠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三农"方面的矛盾和纠纷调处不及时,农民与政府、企业和村社的矛盾纠纷一般偏向后者,对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

(四)司法监督不力司法监督是我国司法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农村更为甚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现行的宪法和法律有缺陷,监督立法滞后等原因造成了监督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对监督对象造成实质上制约作用.我国的监督体系看似广泛、完整,但各监督主体的相互推脱,各种监督力量很难形成合力,不能形成有效的、有力的监督.而且,监督的手段不够强硬,形式单一,造成监督效果不明显.从而造成了对影响新农村建设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政行为、司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有效的监督.

三、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一些设想

不断加快农村法治化进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强化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切实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利益纳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环境之中.[5]

(一)加强立法,完善农村法律体系立法是法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进行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就要: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空白领域进行立法.首先加快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以切实做到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快完善农业投资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的监督问题.[6]再次,要加快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制度.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有关规定,制定诸如粮种补贴、种粮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补贴制度.另一方面,就要完善现行法律,要结合、吸收农村的一些现实而有益的习惯,使之更切合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生活,而更利于执行.要改变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的缺点,同时,注意不同部门法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法律体系.

(二)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

第 3 页 共 3 页

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7]在农村更需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与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法制宣传教育要与维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各执法机关要在查处危害农民利益案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用法意识.其次,法制宣传教育要与维护农村稳定相结合.各机关、部门要在建设平安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最后,法制宣传教育要与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针对农民关心的土地、计生、税费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公证、律师和人民调解员进村入户,在宣传法律的同时开展法律服务,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能力建设,首先要强化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执法为民"的执法观.执法观念不正确、不牢固,就不能正确的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真正做到在执法过程中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处理好农民遇到的法律问题.其次,要提高农村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政策的宗旨和精神,并将其融入执法的过程中.再次,要加强执法机关内部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机制和错案追究机制,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最后,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可以对农村的执法体制作出相应的改革.比如建立巡回人民法庭,对农民间的一些简单的案件就地审理、判决和执行等机制.

(四)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促进执法、司法公平与公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既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法主体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8]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要加强法律监督力度.目前,我国有一个广泛而全面的法律监督体系,但是发挥的作用没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因此,首先,必须在健全现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促进各法律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的行使其监督权.其次,提高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能力,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对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诸如乱收费、乱摊派或变相收费等现象,进行监督,予以禁止和惩罚.再次,丰富其监督的手段和形式.要围绕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汇报、执法检查、执法评议等形式,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进一步完善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制度,加强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工作的监督,督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督促政府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阳光作业,兑现服务承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庆立.那么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EB/OL].[2006-8-7] 2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6). 3 **.梁漱溟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J].中外法学,1988 ,(6). 4 当前农村法制环境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EB/OL].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律思考[EB/OL].三农中国网.

第 4 页 共 4 页

6 j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先行[EB/OL].[2006-3-8] 7 靳生玺.坚持五个创新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J].《甘肃经济与信息》,2006,(10). 8 王占红.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EB/OL].

第 5 页 共 5 页

第9篇:浅析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 “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阐述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的?

这本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G.W.F.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著作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著作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指出, 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

以下就是《费尔巴哈论》中体现出来的一些实践的观点。

第一,实践是驳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恩格斯极为有力地论证说:“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 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实践之所以是驳倒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是因为:首先,实践能够使人的认识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只要实践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其次,实践能够不断创造出人工的认识工具,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的不足,扩大和增强人的感知能力。其三,实践的锻炼能够不断地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凭借人脑的思维,使人们能够日益深

入地、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由于根本不可能有脱离实践的所谓“先验”的认识能力,因而唯心主义先验论也是不能成立的。[①]

在这里,恩格斯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说明实践标准是证明世界性的根本依据。

第二,实践是推动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前进的主要力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实践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一,从理论上讲,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哲学也是一种认识,所以,哲学的前进动力必然是由实践推动的;其二,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讲,实践既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不论从笛卡儿到黑格尔的唯心论,还是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都向前发展了。在这一时期内,推动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力量,决不是哲学家们的主观思维,而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生产斗争的新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论学说,就是唯心论哲学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而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加进了唯物主义的内容。例如,黑格尔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唯心主义庞大体系中,充满着大量的社会历史方面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实内容,他把这些内容纳入“绝对观念”的辨证发展过程之中,并力图揭示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不自觉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

第三,没有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也就不可能揭示自然界的辩证规律,形成辩证的自然观。在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方面,恩格斯的特殊贡献是指出了这种唯物主义的非辩证性,即它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旧唯物主义为什么会有这种缺陷呢?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使得旧唯物主义有这种“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样,恩格斯在原著中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时,主要归罪于费尔巴哈没有掌握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这位在乡间过着孤寂生活的哲学家怎么能够对科学充分关注,给这些发现以足够的评价呢?”恩格斯的分析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这种现象,难道我们不可以再问一下更深刻的原因吗?即为什么费尔巴哈会脱离社会实践去过一种孤寂生活,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不去过孤寂生活而投身于社会实践呢?为什么费尔巴哈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恩格斯重视呢?这是由于他们对人的感性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之所以缺乏辩证性质、之所以具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从社会实践出发去考察人和自然的关系、去考察人对自然界的认识。马克思就明确指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②]马克思认为,只有把人的感性世界理解为实践,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人对自然的关系、“自然和历史的对立”这种重要问题,才能认识到历史的

自然和自然的历史,才能达到对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辩证的理解。

第四,实践活动的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恩格斯在原著中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需要作为人的客观本性,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当人产生某种需要,并被意识到而形成一定的意向和愿望,指向具体的物质对象时,这就形成了人的活动的动机。如果说需要是人活动的最终动因,那么,动机便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力。如果实践结果符合实践主体的预期目的,并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会促使实践主体迸发出更高的积极性,再投入到新的实践中去。[③]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之中。以上几点只是《费尔巴哈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一些表现,但是这些零星的实践观点对我们理解原著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

上一篇:感谢爸爸妈妈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讲座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