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校教师思考题

2023-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010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

1、

2、

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

3、

4、

5、6题)

1. 试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2.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试论三型校园理论的内涵、关系及启示。

4.试析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5.试析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6.试论高等教育功能失调的原因与调试的方略。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

1.试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向。

2.谈谈您对高等学校就业制度改革未来发展问题的认识?

3.简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4.怎样认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第2篇: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答:(1)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尤其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高等教育更受其影响,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卷入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促进本国发展。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更是将经济学原理用于教育决策,在努力使高等教育满足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夸张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这种夸张在一定程度上掩蔽甚至抑制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使大学沦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丧失了大学“学术自由”和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生活典范的品格,但我们仍然能看到经济学思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2)除了以上比纵向上影响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神学思潮,启蒙思潮和经济学思潮以外,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正在从各个侧面影响着当下高等教育的功能翻译。其中,全球化浪潮,绿色环保运动,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彼此混战,相互咬合,形成了一个无形而强有力的巨网,遮蔽或彰显着今日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答:(1)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

这一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那些被动招待课改的区域和学校。当课改的内在动力不足时,一些学校为了迎合或讨好上级,势必会选择做些表面文章,其结果也必然使课改出现"夹生饭”。

(2)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

这些年,高等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不少课改典型,各种经验可谓此消彼长,于是,各地掀起了典型学习之风,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人采取拿来主义,盲目照抄,不知变通,拿来主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盲目跟风,只关注经验本身,而忽略了经验背后的核心精神,只关注别人,忽略了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的研究。

(3)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

快是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也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经济发展要快,交通工具要快,课改推进也要快,快速启动,快出成果。今天的课改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

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风,才会走的更远。 (4)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创新成就了课改,而盲目创新却正在扼杀着课改。第一批课改探路者敢为天下先尝到了作为后来者如果依然去复制,可能是没有出路的。于是,创新成了作秀,也可能造成更多的课改假象。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

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要提出精品意识。教学资源建设要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从教学主体来说,按照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整合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发挥教学主体的科研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推动团队授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说,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探索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教学信息化的系统探索,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从教学平台建设看,突破教室为授课主要场所、固定上课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方式变化的新趋势。

(2)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是强调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从教学资源共享意识的突出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强化双向的资源共享意识。从高等学校的未来发展看,随着大学生生源的逐年减少,高等学校的功能必然要进一步调整。因此,教学资源的共享是适应社会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的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和直接参与者,课程改革只有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才会把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内化,并付诸于实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从自我做起。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2)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改革不只是技术的工作和行政手段,必须关心教师对创新的认同感,情绪和理解。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是教师能够做到也愿意去做。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改革中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是否得以发挥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课程改革中无论是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还是课堂教学手段方式的转变都需要教师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发展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及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4)改革考评制度促进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

健全学校的评估,考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将教师完成教学职现和任务的情况作为业绩考证的主要内容。而且要通过学生评课的方式进行。

第3篇: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

1、

2、

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

3、

4、

5、6题)

1.简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2.如何理解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3.论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新思维?

4.试分析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5.试论国外教师考核制度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6.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

1.试论述改进我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迫切性是什么?

3.高校德育新目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试论高校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第4篇:2010高校教师思想汇报

2010年秋期思想汇报

姓名:冯研所在系部:土木系所在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春去冬来,随着如火如荼的学校灾后重建,我校又迎来一个丰收的金秋。随着2011年的一场鹅毛大雪,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望着学生们远去的背影,我回忆这个学期教学生活,心中不仅有着辛劳后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感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仍与前辈们有很大差距,教书育人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经过仔细的回顾和总结,我将这个学期的情况按以下几个方面向党组织作出汇报:

一、思想方面:我以我党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积极阅读党刊党报,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做到与时俱进。通过深入阅读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论著,进一步在哲学范畴内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从而了解到资本主义以及科技极权社会对人性本质的压抑,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

二、教学方面:由于时间安排关系,本学期我担任的课程主要以设计和实训为主,在实践环节中,我总结了之前的经验,对设计任务和设计指导进行了改进;重点放在降低入手难度,提高训练效率上,争取使学生在一周的设计中掌握设计的方法流程、公式及规范的使用方法。相比过去来看获得了一定成效。在系领导和同专业老教师的帮助下,我获得了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我会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我校的发

展腾飞作出更多的贡献。

三、科研及学习方面:本学期我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了“成绵乐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基沉降分析”的科研项目,通过现场埋设仪器和数据分析资料调研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修养。同时也参与了由我院周和荣教授主持的“爆扩桩施工对周边油气管道震动影响的安全评估”科研项目,从而对爆扩施工方法和特殊管道安全规范有了进一步了解。在规范的学习方面,我学习了《岩土工程勘查规范》《铁道工程地质手册》等铁路工程、岩土工程方面的规范,从而提高个人的知识面,为早日成为一名双师型人才而努力。

四、生活方面:团结同事,与人为善,与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向长辈们学习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礼节和道理。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依然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以上是我2010年秋期的思想汇报,虽然在这个学期在党和领导的教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与我院科研骨干、名师前辈们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在我党纲领的指导下,全心全意地继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与综合能力,努力为四川建院的发展与腾飞贡献自己绵薄之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付出我的微薄之力!

2011-1-17

冯研

第5篇:2014黑龙江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

1、

2、

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

3、

4、

5、6题)

1.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

明确分类体系和标准的指引性、多元化和适应性。其次,在具体问题上要格外关注两种分类。一是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分类。(2)以“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转变。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而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方式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问题的关键路径。具体而言,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方式重点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进行分类评估和吸纳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体现多方利益诉求,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高校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与素质。(3)以“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首先,只有使“学术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正确处理好政府、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其次,必须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去行政化主要是去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防止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而不是去必要的行政管理,更不能动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有那些?

(1)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增加“功能”释放的机会经济因素是解决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根本因素。因为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应用平台,也才能促进人们娱乐消遣。(2)构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夯实市场基础。(3)健全就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权益得以平等合法实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使高等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充分释放,需要完善的法规作为保障。(4)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岗位管理,促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人岗匹配”(5)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救急思维”,着力高等教育规划,宏观把握人才的供需关系科学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6)深化高校课程及教学的内涵和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7)引入“经济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对促进个体功能的持续释放具有重要作用。(8)加大工资福利政策向西部、基层的倾斜力度,

降低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西部和基层人才缺乏的实际,已经影响其发展。而东中部人才持续拥挤也加剧了当地社会压力和人才浪费问题。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1)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尤其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高等教育更受其影响,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卷入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问世,使得世界各国都将教育看作是一个国家强国战略的根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促进本国发展。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更是将经济学原理用于教育决策,例如,扩张高等教育以拉动内需,评估高校发展主要看效率,提倡教育产业化等等(2)除了以上从纵向上影响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神学思潮、启蒙思潮和经济学思潮以外,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正在从各个侧面影响着当下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其中,全球化浪潮、绿色环保运动、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彼此混战,相互咬合,形成了一个无形而强有力的巨网,遮蔽或彰显着今日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这一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那些被动执行课改的区域和学校。当课改的内在动力不足时,一方区域也好,一所学校也罢,为了迎合或讨好上级,势必会选择做那些表面文章,做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情,其结果也必然使课改出现“夹生饭”。

(2)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盲目跟风,只关注经验本身,而忽略了经验背后的核心精神,只关注别人,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拿来主义的结果是,原本好的经验却学得四不像或者水土不服。(3)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教育是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课改不是一场运动,“慢”实际上是一种“快”。今天的课改需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风,才会走得更远,更从容。(4)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 创新成就了课改,而盲目创新却正在扼杀着课改。课改需要创新,但拒绝伪创新,更不能陷入创新的泥沼,在创新中迷失方向。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教学资源建设要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从教学主体来说,按照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整合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发挥教学主体的科研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推动团队授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说,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探索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教学信息化的系统探索,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从教学平台建设看,突破教室为授课主要场所、固定上课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方式变化的新趋势。(2)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是强调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从教学资源共享意识的突出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强化双向的资源共享意识。进一步,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拿来的阶段,各高校必须要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如果你只满足于从外拿来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不能推出优质的教学资源,这意味着在未来的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你将失去话语权,失去必要的竞争力,失去吸引学习者的基本条件.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应当进一步突出学习范围的社会化。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有: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以下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和直接参与者,课程改革只有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才会把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内化,并付诸于实践。 (2) 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充分分析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之间的距离.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发展计划,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向老师们提供在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在职短期或长期深造、培训、发展的机会,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及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4)改革考评制度促发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不仅要向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培训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还要健全学校的评估、考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一)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地化进程,立足中国本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形成结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二是要强化对象研究。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

(二)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四)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根本。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的重中之重。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二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充分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原则。(2)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心,德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德育功能的完善与彰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关系。(1)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样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标的一致性是双方相互融合的大前提。(2)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二者都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因此二者具有文化同质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基础。(3)高校

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 (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这种压力只能够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而不可能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所以,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适当补充社会教育知识,如运用各种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知识.(2)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但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更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并能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

(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显形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而隐形教育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因此,学校教育应在重视显形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善于把教育意图、目的深藏在与之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育的境地,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6篇:2014年黑龙江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

1、

2、

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

3、

4、

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有那些?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3. 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尤其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高等教育更受其影响,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卷入国家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促进本国发展。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更是将经济学原理用于教育决策,在努力使高等教育满足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夸张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这种夸张在一定程度上掩蔽甚至抑制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使大学沦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丧失了大学“学术自由”和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生活典范的品格,但我们仍然能看到经济学思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2)除了以上比纵向上影响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神学思潮,启蒙思潮和经济学思潮以外,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正在从各个侧面影响着当下高等教育的功能翻译。其中,全球化浪潮,绿色环保运动,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彼此混战,相互咬合,形成了一个无形而强有力的巨网,遮蔽或彰显着今日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

这一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那些被动招待课改的区域和学校。当课改的内在动力不足时,一些学校为了迎合或讨好上级,势必会选择做些表面文章,其结果也必然使课改出现“夹

生饭”。

(2)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

这些年,高等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不少课改典型,各种经验可谓此消彼长,于是,各地掀起了典型学习之风,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人采取拿来主义,盲目照抄,不知变通,拿来主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盲目跟风,只关注经验本身,而忽略了经验背后的核心精神,只关注别人,忽略了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的研究。

(3)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

快是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也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经济发展要快,交通工具要快,课改推进也要快,快速启动,快出成果。今天的课改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风,才会走的更远。

(4)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

创新成就了课改,而盲目创新却正在扼杀着课改。第一批课改探路者敢为天下先尝到了作为后来者如果依然去复制,可能是没有出路的。于是,创新成了作秀,也可能造成更多的课改假象。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

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要提出精品意识。教学资源建设要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

从教学主体来说,按照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整合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发挥教学主体的科研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推动团队授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说,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探索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教学信息化的系统探索,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从教学平台建设看,突破教室为授课主要场所、固定上课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方式变化的新趋势。

(2)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

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是强调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从教学资源共享意识的突出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强化双向的资源共享意识。从高等学校的未来发展看,随着大学生生源的逐年减少,高等学校的功能必然要进一步调整。因此,教学资源的共享是适应社会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的

必要举措。

(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和直接参与者,课程改革只有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才会把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内化,并付诸于实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从自我做起。

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2)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改革不只是技术的工作和行政手段,必须关心教师对创新的认同感,情绪和理解。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是教师能够做到也愿意去做。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改革中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是否得以发挥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课程改革中无论是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还是课堂教学手段方式的转变都需要教师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发展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及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4)改革考评制度促进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

健全学校的评估,考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将教师完成教学职现和任务的情况作为业绩考证的主要内容。而且要通过学生评课的方式进行。

上一篇:学校行政干事岗位职责下一篇:职工之家建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