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工作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以合肥学院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绩为例,从组织领导、人才选派、智力帮扶、志愿服务、产业扶贫等方面,探索精准扶贫新要求下,地方高校在定点帮扶工作中的路径和方法,为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服务地方提供参考建议。

第一篇:扶贫工作论文

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对策建议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想达到扶贫工作的预期目标,需要正确处理好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间的关系。能力扶贫作为保障贫困群体自身权利的一种手段,在实践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地方政府轻“能力扶贫”而重“产业扶贫”的情形较为突出。然而,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正视“能力扶贫”的重要性,协调其与“产业扶贫”的关系对进入总攻阶段的脱贫攻坚而言极为重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

“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要让扶贫工作更精确、更准确,对此王思铁曾下过一个更为详细的定义。他认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贫困问题不是铁板一块,往往会因致贫原因的不同,呈现出多维度与周期性的特征。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漫灌式扶贫”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其成效已渐显疲弱。早先的贫困大多是因为生产条件落后、地方经济欠发达所导致的普遍性贫困,以保障生活、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为主的扶贫手段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下,在大规模的“漫灌式扶贫”之后,涌现出了新的问题,由于导致贫困发生原因繁杂多样,从而导致无法彻底根绝贫困的现象出现,这不仅使得返贫压力骤增,还可能导致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难以实现。现在的情况是常规型“一刀切”的扶贫手段在当下也难以继续发挥理想的效果,而扶贫成果在返贫的压力下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亟须注重扶贫工作的“靶向性”,有针对性应对不同的贫困发生原因,更加注重贫困户的个体需求,关注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地推行下一步工作,是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必然要求。

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分批分类的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总体来看,“四个一批”反映了精准扶贫的两个基本面向,即“民生面向”与“发展面向”。前者主要通过政府引导的产业扶持政策,创收增收,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引擎,加速脱贫步伐,也称为“产业扶贫”。后者则通过完善既有的社会救助制度,通过为贫困群体编织社会安全网,保障其生活、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需求,改善其自身的生存环境,通过降低贫困群体所应对的必要支出与健康风险,促使贫困群体拥有能力自发的摆脱贫困,也称“能力扶贫”。

能力扶贫一词源自于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理论,而这套理论已成为世界诸多学者研究能力扶贫时所引用的理论依据。森认为即使在基本必需品集合和贫困线被确定下来之后,贫困的定量化分析似乎也需要把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结合起来考虑,绝对贫困度量必须由相对贫困来补充。[3]换言之,即便在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识别标准订立后,仍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对贫困发生的原因进行甄别和判断,从而达到根治贫困发生的效果。“可行能力扶贫”理论的提出,为分析贫困发生原因及扶贫手段提供了新的方向,传统观念认为,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力的落后,即“外部条件”不足所导致,生存物资的匮乏导致贫困个体无法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在他们辛苦劳动后的支出仅能果腹,没有盈余,甚至还可能负债累累,从而导致贫困的发生。近现代大多数的扶贫都在“给予物资救助”这一方向上下功夫,通过满足贫困群体的物资需求以期他们能够逐渐摆脱贫困。然而,扶贫的根本问题不是扶“物贫”,而是“扶人、扶能力、扶创新、扶创造”,[4]“可行能力扶贫”理论更关注的是贫困个体的特殊需求,如求学、就医、工作能力、公平竞争能力等等,这套理论认为,如果无法保证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很难获得较好的扶贫效果。这就意味着,对于贫困群众的扶助不仅需要关注其“外部”需求,还需要解决其“内部”需求,通过二者的相结合,综合性地解决贫困问题。外部条件可能表现为由地域经济条件落后而引起的贫困,地理位置不佳、自然条件不好而导致的贫困等,这类“外部”条件通常指向贫困的表层共象,即物质资源的匮乏。以“外部”条件作为识别贫困成因与解决贫困的“线头”,容易导致一种错误的思维,即通过不断增加其物质资源、不断改善其生存条件,通过“给”的方式,就能够彻底摆脱贫困。而可行能力导向型扶贫则与传统的扶贫理论不同,其更为关注贫困发生的“内部”因素,例如,工作能力的有无,受教育权利的有无,生存竞争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有无等等,强调扶貧不仅需要从改善“外部”条件着手,要想彻底摆脱贫困,杜绝返贫现象的发生,更需要的是从导致贫困的“内部”因素着手。通过关注扶贫对象的差异性,针对其特殊需求对症下药,确保扶贫对象拥有实质性的自身权利保障与扶助,有较强的能力应对或抵御各种风险冲击,最终达到帮助扶贫对象拥有内源性脱贫能力的目的。但是,仅强调能力扶贫,则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扶贫资金投放在为贫困户的特殊需求“买单”上,陷入了“兜底买单”的误区,能力扶贫的目的是帮助贫困群体以其自身能力摆脱贫困,而非在政策的投入下减轻负担,仍需要与地方经济条件等因素相结合,地方与地方间财政所能负担的能力扶贫支出并不一样。同样,仅强调产业扶贫,不断提高地方经济条件,增加就业岗位与创收,如不能保障贫困群体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公平竞争的能力、解决其就医、求学支出等特殊需求,又可能使贫困群体陷入一个循环怪圈,无法脱贫,也可能导致已脱贫的群众重新返贫。因此,必须注重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相结合,有目的性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达到“精准”的扶贫效果。

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的数据显示,所有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整个陕西省因病因残(合并统计)导致贫困的比例也达到48%,特别是患大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人口疾病负担沉重。2017年,陕西省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健康扶贫新规,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对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调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016年的5000元下调到3000元;为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补充保险;实行贫困人口就医“一站式”即时结算。而在未来的工作部署中,加强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的培养、加强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的招聘,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普及,等等。这些新规进一步提高了陕西省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了贫困户应对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以保障扶贫成果与确保如期脱贫。

但是,地方政府在推行精准扶贫的具体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重产业扶贫,轻能力扶贫”的工作倾向。究其根本在于“产业扶贫”能够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更便于在短期内“交成绩单”。能力扶贫作为对贫困群体兜底性的权利保障(如健康、教育、公平竞争能力),以期促使其具有自发型的脱贫能力,呈现长期性、稳定性等特征,对于一项任务而言,效果并不“显著”。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产业扶贫更多的表现为“收入”,而能力扶贫更多的表现为“支出”,产业扶贫与能力扶贫没能打通其中间的壁垒,无法形成对贫困群体有利的扶助循环,能力扶贫的效果在预期上显得更不稳定。“产业扶贫”作为改善贫困地区经济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许多因经济条件落后、收入不足而引发贫困的地区。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工作后,不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并因此得益,从而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大规模效仿。但是,若仅以经济收入、物质条件保障作为识别贫困的标准,则容易引发“数字脱贫”的风险,效果并不稳定,一旦产业扶贫停止,一切又可能回到原本的模样,而当下的产业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典型的现象,那就是扶贫工作对形式重视有余,对效果却关注不足,大家更关注的是将该项目进行落地实施,但是至于项目的最终结果如何,则少有人关心。[5]在产业扶贫所能产生的效益逐渐进入平缓阶段时,单一的产业扶贫所能带来的收益并不如从前。

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相融合的必要性

产业扶贫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增加部分贫困人口的收入,却不能增加其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不能惠及所有的贫困人口。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因、无工作能力无法脱贫等等现象成为了导致贫困发生的新难点、新问题。返贫与脱贫的压力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况且,在实际的产业扶贫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扶贫资金在管理过程中的擅自挪用、漏出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仍旧突出,[6]依然一味地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或许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进入脱贫攻坚战的新时期,能力扶贫更成为不可忽视的扶贫工作切入点,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到精准甄别贫困发生原因,从注重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到增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的能力,巩固扶贫取得的成果。将“产业扶贫”和“能力扶贫”二者相辅相成,能有效地应對贫困成因多元化问题,有助于形成长效、动态的扶贫机制,防止返贫现象、数字脱贫现象的进一步蔓延,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赋权提能,是基于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强调以“机会均等”和“公平共享”为核心反贫困理念,要求减少与消除权利和机会的不均等,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来治理贫困。精准扶贫政策是对这一理念的发展,强调采取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措施赋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个体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发展能力,让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脱贫致富。[7]近年来,“能力扶贫”即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体的人力(健康、教育)保障与建设,日益引起国际政策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拉美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中,已通过“综合各类因素识别贫困人群”“根据可行能力的缺失情况进行分类救助”“设置领取救助的附加条件以激励可行能力的发展”等手段展开扶贫工作。[8]在我国,受传统“救济”观念的影响,地方政府长期将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定位在“温饱线”(也称兜底扶贫)的低水平上,忽视了对贫困群体健康与教育能力的保障与投资,也没能重视这方面支出对贫困群体造成的影响,使得贫困甚至非贫困群体的健康与教育支出风险成为诱发“致贫”、“返贫”危机的断层线。

首先,“能力扶贫”不到位会极大弱化贫困群体抵抗“灾难性支出”风险的能力,不仅使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因庞大“药费”“学费”开支而付诸东流,还会导致贫困边缘群体不断扩大,增加目标人群精准识别的难度,一场自然灾害,一次市场风险,一次疾病支出都有可能导致贫困边缘群体一夜之间回到赤贫状态;甚至可能形成“黑洞效应”,贫困群体将自身仅有的资源、精力大量投入在抵御“灾难性支出”的风险上,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庞大的“生存成本”蚕食着贫困群体、贫困边缘群体仅有的资源,不断削弱其生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导致这类群体返贫或阻其脱贫的可能性,使得贫困在代际间流动。

其次,忽视“能力贫困”,会降低扶贫工作目标定位的精准性。以陕西为例,全省贫困户中普通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达到62.61%,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分别为5.95%、30.53%。其中,对于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群体,可通过既有的低保及社会救济制度“瞄准”兜底,降低他们对家庭的负担和生存的成本。但对于更大一头的普通贫困劳动力来说,改善其人力资本(健康、教育)的投资与保障状况,通过能力扶贫使得这部分困难群体能够有稳定的收入与社会的保障,使其逐渐具备内源性的脱贫及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无疑对于解决此类困难群体的贫困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根据调查经验,在西北落后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很高,陕西省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比重高达40.91%,居各项致贫原因之首。不可忽视的还有部分边缘性群体,如患慢性病的群体,他们长期承受着高昂医疗费用的支出,因病返贫的可能性很高,却难以被精准识别出来。如果在这些地方片面强调产业扶贫,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从长远来看,产业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人的发展,精准扶贫凸显“以人为本”,如果贫困群体自身健康水平与教育水平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提升,那么产业扶贫就是“无本之木”,扶贫成果也将大打折扣,不仅无法充分调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能动性,且更容易受到贫困群体个人或家庭健康与教育风险的冲击而难以为继。

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融合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首先,增加中央特别是省级财政对“能力扶贫”的支持比重与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安全网对贫困与弱势群体“灾难性支出”的预防和保障水平。截至2012年,我国已普遍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五保供养)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落实精准扶贫目标,强化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与既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牢牢锁定以“低保群体”为基础的贫困基本面,完善目标定位动态调整机制,逐步覆盖贫困边缘(脆弱)群体,并通过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提升其自身的健康与知识水平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在医疗救助领域,一方面要通过资助贫困人群参加新农合(资助参合)的方式,促进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制度衔接,让贫困群体能够享有更好的门诊与住院服务。另一方面,要将精准扶贫救助资金与大病救助有效结合起来,逐步降低或取消大病救助起付线,提高资助水平,增强贫困群体抵御“灾难性支出”风险的能力。

第二,推动“产业扶贫”与“能力扶贫”的有机结合,突出产业培训在整个产业扶贫工作链条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推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动员社会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对于那些产业发展禀赋较好的地区,要结合产业投入、运营、销售等环节的具体需求,建立较为系统的技能与管理培训办法,提升贫困群体的自主意识,增强其产业自主组织与管理的能力,真正让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特色产业扎下根去;对于那些自身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或产业开发成本过高的地区,可根据周边产业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由政府牵线,有针对性地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输出劳动力。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救助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对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或在校学生,通过教育救助,资助其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或高等教育,防止出现代际间的贫困流动。

第三,创新精准扶贫资助与服务递送模式,减少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福利病”问题。精准扶贫不仅要求对贫困群体实现精准“覆盖”,同时还要形成动态管理,实现对已经脱贫的或自身实际不符合救助要求的群体的精准“退出”。根据调查发现,在很多地区,由于被纳入扶贫范围的“困难户”能够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及社会的现金资助与信贷优惠,使得扶贫政策成为一种“变相福利”,致使不少人已经脱贫却不愿摘帽,不少家庭將本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赡养与抚养)转嫁政府,甚至出现因贫困资格认定不公而聚众闹事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对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完善档案卡登记制度,逐步探索有效的贫困退出机制,对于已经脱贫或不符合救助要求的要及时摘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创新精准扶贫资助与服务递送模式,建立能力扶贫为导向的扶贫“服务包”制度,即除强化低保兜底功能外,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减少对直接的无条件现金转移项目,改为按人头补贴供给方(比如公立机构、民营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本,向贫困户发放服务券,提供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扶贫服务包”(医疗保健、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根据目标群体服务包使用情况及效果,评估其能力贫困状况与脱贫意愿,并作为是否提供进一步救助的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

[1]宋扬.坚持扶贫大格局,坚持打赢扶贫攻坚战[EB/OL].http://theory.gmw.cn/2017-10/24/content_26592249.htm,2017.10.24.

[2]公衍勇.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03):75-78.

[3]王磊,张冲.能力扶贫:精准扶贫的发展型视角[J].理论月刊,2017,(04):157-161.

[4]李楠.把能力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21+23.

[5]邢成举,张森.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九个突出问题[EB/OL].www.snzg.cn/article/2017/0809/article_41909.html.

[6]徐龙顺,李婵,宋娜娜,黄森慰.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菏泽两个村庄的调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1-45+61.

[7]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03):289-295.

[8]杨帆,章晓懿.可行能力方法视阈下的精准扶贫:国际实践及对本土政策的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06):23-30.

作者简介

杨江海 陕西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西安北大助企商会副会长,陕西爱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杨江海

第二篇:精准扶贫,让扶贫工作更高效

【摘要】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他对当前中国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长期的高度的关注,本文结合习近平同志精准扶贫的教育理念,从五个方面对民办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关键词】民办高校 精准扶贫工作 有效开展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及扶贫方式,自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准扶贫”这一理念以来,对于彻底解决目前仍旧处于贫困的几千万人口来说,确实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扶贫工作的后续开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扶贫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程之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精准扶贫是我国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提出的扶贫战略,这也是我国今后若干年扶贫工作的一个指导方向。

时光追溯到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结合多次的调研,在多个场合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并在他的调研下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安徽金寨考察时提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打好扶贫攻坚战,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

二、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开展探索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民办高校,扶贫工作一直以来也是一项重点的管理内容。扶贫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仅仅是通过给予的方式吗?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精准扶贫工作的理念,我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

对于很多高校贫困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自尊心比较强,因为自己家境不好遭到同學的讥笑、嘲弄、排挤等等,很可能出现心理方面的偏差。所以在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我认为首先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树立“我贫穷,但我坚强”的精神,为实现贫困生问题首先帮助这些学生解决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让贫困生意识到磨难和贫困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二)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

感恩教育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看,国家、社会的筹措帮助体现了对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从贫困生角度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个人关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积极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回应,以感恩教育作为突破口,引导贫困生克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

(三)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

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大学生在享有申请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获得助学贷款等相应义务。”当前也有不少高校是按照捐赠人意图设置助学金的同时,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工作作为学生受助的条件之一,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他们在受到关爱的同时,应当将爱传递下去。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也应当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倡导者。

(四)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

有不少贫困生,由于自身心理上遭受了挫折,这种挫折感带来的消极情绪,促使这类学生成为了学困生、后进生,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这样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实施改革,很有可能促使这类学生成为“问题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学校要培养贫困生坚强的意志,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引导贫困生成为校风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可以设置一些专项奖学金,例如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等,通过这类激励措施,促进贫困生不畏困难、奋发成才。

(五)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基金,在全校范围内设置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深化勤工助学的思想内涵,渗透“助人自助”的指导思想,力促广大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经济报酬。贫困生还可以通过协助学校科研部门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總之,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后努力着眼于“精准”二字,开启更为全面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雨晴,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与反思——对K基金会扶贫模式的个案研究,[J],学术论坛,2016年2期

[2]虞崇胜、余杨,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行政论坛,2016年1期

[3]洪名勇、洪霞,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6期

作者:陈飞

第三篇:精准扶贫要求下的地方高校扶贫工作路径探究

摘 要 以合肥学院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绩为例,从组织领导、人才选派、智力帮扶、志愿服务、产业扶贫等方面,探索精准扶贫新要求下,地方高校在定点帮扶工作中的路径和方法,为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服务地方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合肥学院

1 贫困村基本情况和特点

作为贫困村,均存在贫困发生率较高、无集体经济收入、基层党建软弱涣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等基本特点。合肥学院帮扶的泗县陡张村位于皖北平原,由17个自然庄组成,全村2052户,总人口7887人,土地面积14680亩,现有党员17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52户,859人。村里在帮扶前无特色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的种植,无规模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中年妇女和孩童。帮扶村在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还存在党建薄弱、教育落后、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产业发展落后等自身独特的特点。

2 合肥学院的做法

(1)合肥学院确定以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校办公室负责协调、督促落实学校扶贫工作部署,校办下属的扶贫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系(部),协助分管及联系本系(部)院领导,落实好具体的帮扶任务。

(2)通过激活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肥学院直接落实单位各项扶贫措施。驻村干部以扶贫工作为统领,依靠地方,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帮扶内容,稳打稳扎,落实好扶贫工作,全面参与基层党建、乡风文明、环境整治和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树立了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驻村干部形象,得到了地方的肯定和大力支持,连续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等次,并获得各类荣誉称号。

(3)针对帮扶村是软弱涣散村的局面,合肥學院经过实地调研,制订了基层党建结对帮扶项目。单位协调捐赠10万元建立了陡张村村部文化广场,使陡张村办公有场地、党员活动有阵地,并协调资源改善陡张村的办公环境,给村里带来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通过驻村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使用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信息办公水平和业务能力;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带头上党课,注重后备干部培养和党员发展,帮扶村于2016年顺利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党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善。

(4)合肥学院结合自身拥有上千名教职工,18000多名学生,积极开展“农校对接”帮扶工作,实施种养帮扶项目和农产品捐购活动。学校还建立销售网页,由学校在种子、运费等方面提供补贴,收购贫困户的鸡蛋、蔬菜等农产品,在提高贫困户收入的同时,拉近了与贫困户的感情,精准帮扶效益明显。建设贫困户分散经营、企业集约管理、校企产销对接的“农校对接”扶贫示范产业园,以泗县农产品龙头企业作为载体组织农产品货源,在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就食堂采购的品种、价格机制、检疫、接送和结算达成共识,使定向采购变成现实。学校食堂设立爱心菜窗口,专门销售泗县的农产品菜肴,实现食堂与农产品企业满意,贫困户和师生也都受益的良性运转。

(5)合肥学院投入近百万元,连续四年向泗县教体局捐赠电脑机房和图书馆,帮助地方改善教学设施,同时,利用职教中心等平台,积极帮助泗县环保工程学校提升办学能力,改善学校实验条件,为环保专业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环保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同时,累计投入20多万,培训泗县中小学教师和干部1200多人。合肥学院每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社区募捐和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有近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入贫困村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如开展的“筑梦远航”爱心结对活动,学校110个团支部、8个公益学生组织结对帮扶147名贫困家庭学生,已有5200多名大学生参加该项活动。合肥学院还通过联系海恒等社区、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和各类企业来为扶贫点筹措更多财力、物力,并引进与地方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创业扶贫项目等,达到多渠道、多方式的扶贫效果。

3 完善高校扶贫路径的思考

3.1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扶贫工作是前提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较广,帮扶单位是否重视,直接关系扶贫工作的落实和成效,只有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统一思想,才能凝心聚力,发挥效应。要紧密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充分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论证,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因地制宜、又突显特色的要求,以贫困户增收致富为目标,以产业扶贫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依托,以改变地方思想、转变作风为突破口,结合单位优势,做到全面对接包保,深入精准帮扶。着重完善五个工作机制: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动开展走访调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有关措施;二是明确部门分工,由具体部门牵头,各系部等相互配合,保障有效运转;三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把各部门的定点帮扶工作,作为学校对部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以固化,激发和提高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四是设立专项扶贫资金,为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五是畅通沟通渠道,在校政搭桥的基础上,通过微信群、驻村干部和走访调研等及时建立对接平台,确保需求与帮扶一致。

3.2 转变思路,勇于担当责任是要求

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社会服务能力、科研实力决定了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基层。脱贫攻坚作为时代主题和地方当下重要任务,应强调参加扶贫工作不是学校的负担,而应是学校负责任的表现,是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方面和大局意识的体现。要注重转变帮扶工作思路,把“要我帮”变成“我要帮”,积极拉近与贫困户的关系,在具体帮扶过程中,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强调扶贫而非养贫,是“造血”而非“输血”,应主动帮助解决问题,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

3.3 组织保障,选派优秀人才驻村帮扶是关键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选派驻村干部时,应通盘考虑选派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肯奉献的干部,尤其是对农村和农民充满感情的干部。学校组织部应加强对扶贫干部的指导和关心,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确保驻村干部沉得下、干得实。全力帮助扶贫干部成长,应明确“扶贫点就是培养干部的一线党校,是锻炼干部的熔炉”,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作为提拔党员干部的重要参考,对优秀干部及时给予提拔。

3.4 帮扶基层党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是核心

“农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是党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在帮扶过程中,高校应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投入资金和精力,利用驻村干部,坚持抓党建促脱贫,重视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提供村干部交流学习的机会,注重对村干部的培养,从党员阵地建设、党建制度规范、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上入手,从思想和作风上改变基层党员干部。

3.5 开展农校对接,助力产业发展是路径

脱贫不是把贫困户“抬”起来,而是帮贫困户“站”起来,让贫困户“走”起来。改变传统的送钱送物“输血式”帮扶模式,高校应充分整合自身需求,根据帮扶点的种养习惯和惠农政策,围绕增加贫困户收入,转变贫困户思想的主题,把产业帮扶工作做细、做实、做准。

发挥高校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优势,通过校政搭桥,把精准产业扶贫到户和面向采购等农校对接方式结合起来,探索模式打通从田间地头到学校食堂、教职工的直通車,在产业帮扶模式上从短期数量型向长期质量型转变,实现点面、量质的结合,促进贫困户的增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

3.6 用好智力资源,提升地方发展动力是根本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困先帮技和艺”。高校有平台、有资源,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大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帮扶体系,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人才交流培养、产学研融合、投入扶贫资金、媒介宣传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既有利于激发地方自身发展动力,提高地方人力资源素质,也可以实现高校特色帮扶效益最大化。

争取社会资源投入扶贫工作也是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的地方,高校与社会各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扶贫不应局限于校内现有资源,还要放宽视野,搭建各类平台,以高校作为媒介积极宣传并争取社会上的各方资助,调动社会上的部分力量共同参与到扶贫中。

高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须。扶贫工作中强调的“地方性、精准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可以深度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参与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高校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部分办学质量较高的地方高校,则会利用此契机,提升产学研能力、培养教育党员干部、打造学校名片,成为当地文化教育和产业技术领域甚至是对外合作交流的引领者和平台搭建者,高校扶贫模式的探索实际上也是高校服务性、应用型的一种探索,意义非凡。百校百面,每一所高校优势资源各异,只有科学决策、分类施策,才能在路径上突出特色,推动高校帮扶工作深入,从而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有效。

项目:本文为2017年合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 翁庆余.略议新世纪高等教育职能[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2] 王立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3] 张文基.关于农校对接的思考[J].经济师,2012(11).

[4] 马丽文.高校,新阶段扶贫攻坚生力军[J].中国扶贫,2013(11).

作者:张伟颀

第四篇: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扶贫工作研究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农村扶贫战略,坚决执行党的精准扶贫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目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思想扶贫成为战略重点,为提高基层扶贫干部对思想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激发和调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应从扶志扶心、教育引导、理念深化和方法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帮扶。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想扶贫;贫困地区;扶贫干部

精准扶贫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思想和精神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任职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1]。因此,必须从科学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扶贫方略,让农村贫困群众转变思想、坚定信心、主动参与,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让基层扶贫干部以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具体行动做表率,从根本上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1 思想扶贫工作以扶志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2]。总书记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总体上,当前贫困地区的群众信心满、号子齐、干劲足,但也有一些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的错误观念,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帮扶就要从扶志重点抓起。

1.1 扶志关键在“扶实”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指导工作要避免脱离实际、政策不落实的现象,要注重提高脱贫实效,促进真抓实,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2]。一方面,基层扶贫干部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扶贫方案,激发群众内生力量,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扶志既是励志,励志不是坐而论道、凌空蹈虚,而是浃髓沦肤,是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脱贫效益上,给群众以实际帮扶。广大扶贫干部要经常和扶贫对象保持联系,了解情况,倾听意愿诉求,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合乎群众意愿和实际能力的扶贫方案,并积极推动政策落地生根,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实惠最能激发群众干事创业斗志,从而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3]的观念。另一方面,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基层扶贫干部要做到权责清晰、心中有数、手头有办法。为确保扶志工作见实效,基层扶贫干部要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资料、脱贫村、扶贫项目、产业扶贫资料心中有数,要对具体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健康状况、营收状况心中有数;基层扶贫干部还要做到手头有办法,根据每家每户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扶贫工作务实、扶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进而增强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获得感和持久力,也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扶志基础在“扶心” 扶贫先扶志,攻坚先攻心。一方面,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进取心。基层扶贫干部要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唠唠嗑”、“看看戏”、“发发奖”等形式,宣传帮扶政策和扶贫扶志的重要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进取心,激发他们勤奋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要主动了解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踩准贫困群众的真正需求,帮助贫困群众养成与脱贫志向相适应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能力;要真实走进群众生活,跟群众交朋友,促膝谈心,真心为贫困户办实事,充分调动贫困户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4]。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5]。为此,广大基层扶贫干部要始终如一地坚守岗位,与群众一起拼搏奋斗,进一步补齐短板、打牢基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要定期组织开展总结大会、道德模范和脱贫典型表彰大会,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创新理论成果、扶贫脱贫政策,重点宣传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以坚定的决心决胜脱贫攻坚。

2 思想扶贫工作以教育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准施策要深入推进教育扶贫,要加强教育引导,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2]。思想扶贫需要教育为支撑,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也要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教育辅导,凝心聚力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2.1 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努力改变命运[2]。一方面,加强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觉悟。思想统一是提升精准扶贫战斗力的前提。扶贫干部要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宣传社会扶贫工作,发扬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贫困户拼搏奋进,积极投身到脱贫致富路上;要做好贫困群众子女教育工作,努力从思想上改变贫困地区群众“读书又不能当饭吃的”的错误思想,积极引导贫困地区群众树立“知识改变命运,信息打开通路,技术创造财富”的观念,同时要注重将社会教育资源尽可能平衡地分散于贫困地区,让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公平。另一方面,在贫困地区要深入开展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教育,增强观念,增加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老区扶贫要授之以渔”。扶贫干部要变“输血”为“造血”,以技术和产业帮扶来实现真扶贫。要遵循“长短班結合,以短班为主”的原则,组织开展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和实用技能技术培训,使贫困群众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借助新型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远程+现场”等模式,重点讲解种植、养殖、护理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劳动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为进一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加强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带头致富和创新创业帮带本领,坚定广大群众的脱贫信心。

2.2 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教育辅导 扶贫干部先要“思想脱贫、作风脱贫”。虽然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部分干部的扶贫工作套路化、片面化、简单化等问题。有的干部对扶贫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能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的进程;有的则是个人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影响脱贫效率。因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思想教育,增强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广大基层扶贫干部要自觉接受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群众才会积极配合干部工作。具体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干部要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脱贫工作中,要把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户到人,解决贫困地区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群众看到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要强化基层扶贫干部业务能力辅导,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应从组织保障、师资保障、资金保障和责任保障4个方面重点着手,加强对扶贫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辅导,进一步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和路子,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持续增强干部贫困帮扶的决心和毅力。

3 思想扶贫工作以深化创新为动力

当前,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脱贫工作宣传力度还不够深入、特色不明显、方式单一等,极大影响了思想脱贫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加强思想扶贫工作中必然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扶贫理念,紧密结合新的宣传手段,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才能使农村贫困地区思想脱贫发挥实际效果,精準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3.1 深化思想扶贫理念 深化思想扶贫理念能够为思想扶贫工作拓宽新的工作路径。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扶贫工作,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化思想扶贫的内涵和外延。按照习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树立“人心齐,泰山移”和“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脱贫品质,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扶贫目标,紧扣“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扶贫标准和“授之以渔”扶贫要求,调整和优化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干事态度,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依赖思想,提高群众脱贫的志气和智慧。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推出一批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的扶贫脱贫思想理论成果。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包容共享理念融入到扶贫产业发展战略中,从一开始就引导群众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农业经济产业,实现思想文化减贫与产业脱贫。同时,广大扶贫干部应注重宣传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随时掌握精准扶贫尤其是思想扶贫工作动态,把握好思想扶贫工作的风向标,动态优化思想扶贫工作理念。再者,注重在推动思想扶贫从理念走向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其成效,在总结扶贫行动和成效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扶贫的认知,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这无疑是对思想扶贫理念的深化认识。

3.2 创新思想扶贫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来进行,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3]。一方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化利用资源,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做好思想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农村黑板报、宣传栏、显示屏、大喇叭、写标语等习惯的文化艺术形式,营造脱贫攻坚浓厚宣传氛围;通过最美劳动者评选、事迹宣讲、主题报告会、现场展示、专题活动、办节办会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积极脱贫。以联企业、联社区、联项目为契机,不断提升思想扶贫宣传效果;利用互联网+创新模式推进思想脱贫宣传行动,如通过“App”、“四微五端”、音频、视频、线上答题闯关等新手段,传播思想文化脱贫声音。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扶贫干部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培养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2]。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统一起来,积极开展思想扶贫工作。

物质扶贫一时,思想扶贫一世。激活内力、用好外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主体和外力助推2个方面作用,让农村贫困群众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主动参与,让扶贫干部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倾情帮扶,使思想扶贫工作步步深入,真正做到精准识贫、精准发力、精确帮扶,改变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60.

[2]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4/30/c_1125923810.htm,2020-04-30.

[3]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9-50.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01).

[5]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6(01).

(责编:徐世红)

作者:毛宽海

第五篇: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路径研究

摘要:文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重点文化工程网络建设为基础,通过技术手段和平台建设,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是实现文化扶贫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找到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精准扶贫 文化扶贫 公共图书馆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高寒地区,共有9056个行政村。农村收入基本以种植为主,由于气候寒冷,农作物产量低,使得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在全省人口中长期处于较大的比例。黑龙江省共有贫困县28个,贫困村1765个,贫困人口211.58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1.87%,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文化部等七部委《“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省政府全面部署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文化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了“文化精准扶贫”和“精准减贫”的基本战略[1]。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黑龙江省图书馆多年来一直坚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直坚持对文化扶贫、文化脱贫工作的研究探索,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黑龙江省文化扶贫现状

黑龙江省图书馆充分发挥省级中心馆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项文化扶贫活动,通过技术创新、移动数字服务和远程数字资源服务等方式,着眼提升農村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门槛、无障碍。

1.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提档升级

《“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使我省20个贫困县进入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升级的范围。黑龙江省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起文化扶贫的重担。在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完备的情况下,针对贫困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提档升级活动。2017年,先后针对望奎县、泰来县、龙江县、林甸县等四个贫困县,共投入设备和资金累计420万。并以贫困地区人口数量、服务半径作为布局依据,在公共文化服务空白区域设置数字文化服务点(数字文化驿站)共建设完成45个乡镇服务点、80个数字文化驿站,实现数字文化服务范围全覆盖。2018年将完成后续14个贫困县的投入和建设,保障贫困地区群众数字文化资源获取途径无障碍。

2.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提升活动

2015年年初,黑龙江省图书馆结合国家县级图书馆资源提升活动,在全省129个县区部署了4TB的数字资源硬盘,内容包括200种中文期刊、5000余册中文图书、6000余集视频讲座和记录片、52000余张各类图片和260000余条网络热点资源。

3.“结对子、种文化”活动

2016年,黑龙江省图书馆充分利用本馆购买的海量数字资源,通过覆盖全省的五级服务网络,在省文化厅的总体指导下,深入贫困县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累计结成帮扶对子1345个,直接受益人群十二余万人次,为提升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4.建设公共文化云平台,提升远程数字服务能力

文化扶贫,技术先行。省图书馆多年来坚持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突破。通过云计算与VPN网络技术相结合,建成省域云平台专网,实现数字文化资源传输的零门槛[2]。使得省内每个基层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服务点都能无障碍地获取省图书馆近440TB的海量数字资源。

5.虚拟读者证与统一资源检索平台

针对偏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开展现场服务的实际情况,省馆开通了虚拟读者证注册系统和一站式资源检索平台。贫困地区的群众,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即可注册成为省图书馆的认证读者,就可以无障碍地使用黑龙江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同时,针对贫困地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电脑操作水平差的情况,开发了一站式资源检索平台。不管读者是要找图书、期刊,还是视频、讲座,只需要输入一次搜索词,就可以获取所有和关键词相关的资源,真正简化了资源获取的难度,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扫清了使用上的壁垒,做到了数字资源的使用无障碍。

二、文化扶贫措施效益评估

为评估文化扶贫活动的实际效益,了解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省图书馆于2017年6月面向全省贫困村发放了600份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调查表。结果表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开展虽一定程度地缓解了贫困地区数字文化需求,但还远远不够。具体情况如下表(截取部分内容):

通过对调研表的归纳汇总和实际考察,农村文化扶贫实际效果不理想。

1.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无专业人员管理

农村基层服务点自2009年整体建设完成后,因缺少相应文件规定,政府各职责分散,缺少专门管理人员,基层服务点管理效率低下。服务点基本由村政府工作人员兼职管理,开放时间不确定,一些甚至常年不开放,农民没有养成利用基层服务点的习惯。自2009年建成,至今已满8年,当初投入的电脑、投影等设备基本都已老化或损坏。虽然后期陆续又投入移动易播宝、边疆文化一体机,但群众已经缺少参与感。

2.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效果不理想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缺少精准性。以农家书屋为例,其资源的投放方式为从上到下由国家统一配置[3],缺少对基层的需求调查,所投放的书籍多以哲学、党史资料为主,导致农家书屋的利用率极其低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以边疆文化一体机为例,其资源的灌装也是全省统一配置,缺少针对性,对不同的使用环境的适应性不好,无法提供有质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3.村民观念陈旧,缺少精神层面追求

贫困地区的农民多数观念陈旧,农闲时很少有人会到农家书屋或基层服务点去阅读书籍或浏览数字资源,多数都聚集在一起打扑克或麻将,甚至赌博,缺少对获取文化知识的兴趣,尤其是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使得一些人等靠心理越发严重,更加缺少对知识文化追求的动力。

三、文化扶贫路径的优化

1.落实政府职责,引导文化扶贫有序发展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4]。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才是人脱离贫困的先决条件。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规定,承担起文化扶贫的相关软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文化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保障贫困群众自由公平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以文化扶贫来促进精准扶贫。

2.公共文化服务应重视精准识别,实现个性化资源定制

改变以往粗放化的资源投放方式,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的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贫困地区群众的资源需求,实现个性化信息资源定制服务。文化精准扶贫,资源采购内容不求数量大,但要质量高,资源内容要精要细,真正满足贫困地区用户的需求,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服务模式,增加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同时保证资源的稳定更新,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真正为贫困户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3.打造多样化服务终端,完善共享服务模式

黑龙江省图书馆结合省共享工程的五级服务网络,将服务器设置在省图书馆,研发针对贫困地区的软件APP和数字资源,并以县级图书馆为主体,推进远程数字服务和移动端数字服务,贫困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或平板远程访问服务器地址即可获取文化扶贫专属APP。同时,可能将平台连入国家图书馆的贫困地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获取贫困地区专属数字文化资源。同时开放栏目供基层图书馆后台操控。县级图书馆可以上传包括各级政府或图书馆对于文化扶贫活动相关的报道、政策等资讯信息,以便于省内其他地区互通有无,相互借鉴。

4.组织文化志愿者参与文化扶贫活动

培养一批基层文化志愿者,配合文化精准扶贫理念,推广优质数字资源。策划文化志愿者“走千村、进万户”活动,对贫困户实施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根据贫困户需要,现场提供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发放读者卡、数字移动阅读平台账号,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多种数字文化资源及阅读方式选择。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精准文化扶贫,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的新任务、新职责。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文化精准扶贫的契机,善作善成,有效地保障贫困群众无障碍、均等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为我国扶贫攻坚工作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和文化保障。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文化厅2016年度文化扶贫工作完成情况》,[2016-11-15].

[2]高文华:《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促进公共文化平衡充分发展——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7(12):77∽79.

[3]胡侦,李辉婕:《精准扶贫视阈下农村文化扶贫体系构建与路径优化——基于T镇的案例研究》[J],《南都學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99∽105.

[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2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图书馆)

责任编辑 王彩君

作者:李春晶 王雪松

上一篇:高中数学应用论文下一篇:国际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