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 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 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 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 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 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审计也可分为这四个阶段, 同时结合自身的特殊要求, 运用本身特有的方法, 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

(一) 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 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 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 系统软件的选用, 应用软件的范围, 网络结构, 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5.分析审计风险。6.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中除了对时间、人员、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等方面做出安排以外, 还要合理确定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 以及测试时的审计方法和测试数据。

(二)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 进行取证、评价, 综合审计证据, 借以形成审计结论, 发表审计意见。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 不值得审计人员信赖, 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 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 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比较高, 则应对该系统给予较高的信赖, 在实质性测试时, 就可以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须依赖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 如果符合性测试结果得出的审计风险偏高, 而且委托人有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舞弊的动机与可能, 并且委托人又不能提供完整的会计文字资料, 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 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

注册会计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 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后, 整理审计工作底稿, 编制审计报告时, 除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 做出审计结论外, 还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 异议和复审阶段

被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若有异议, 可提出复审要求, 审计部门可组织复审并做出复审结论和决定。特别是被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了新的改进时, 还需组织后续审计。

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内容

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 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工作和维护人员组成, 所以电算化会计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电算化会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

一方面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如输入、输出的授权控制, 业务处理的审核等。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评价, 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在何种程度上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误及经营过程的舞弊。

(二)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计, 也可称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 在这部分里主要审计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会计软件程序的审计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

(三)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的审计

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 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所以这一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 注册会计师可采用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相对比, 抽查打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相核对等方法, 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 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四)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质量的审计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及系统维护等。电算化系统的质量, 运行水平, 一方面依赖于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过程的质量。一旦在开发过程中产生错误, 则在系统运行后, 将影响到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且在运行后, 对该错误进行修改也极其困难, 所以, 应该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审计保证其质量, 防止计算机舞弊, 保证系统运行后的可靠性、效率性。

上一篇: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与发展途径分析下一篇: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