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智慧读者

2022-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随笔智慧读者

智慧的心优美杂文随笔

清晨走在路上,我不由得回头,眼里捕捉到的画面:在工厂的铁栅栏上,悬挂着一只红色的童鞋,对面正是公交站。童鞋悬挂在那里,且不说拾到者的如何好心善肠,急人所急。只说失主会不会忆起在哪里失落的?忆起了,他会相信还找得回来么?相信了,他会因为猜测鞋子也许被扔进垃圾箱或其它情况,从而放弃走上这条寻回的路么?

一连串的问号,让我浮想联篇。

01.每个人都会有丢东西的感受:懊恼!焦急!还有一丝丝侥幸。

先讲个笑话:一个醉汉,在路灯下不停地晃过来晃过去,有人问他:“你在干什么?”他答:“找钱包!”那人又问:“是在这里丢的?”醉汉就大声答:“不是在这丢的,但这里亮,我才好找啊!”那个醉汉也真是醉了。

笑话成其可笑,是因为醉汉徒劳无功。因为连小孩子都知道:只有知道在哪里丢的,到哪里才可能找到。而刻舟求剑,永远只能望洋兴叹!

好在,醉汉尚且知道丢了什么。

02.

一次恋爱的失败,有人就割腕了。如果他知道: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他还会因为一个苹果烂了,就倒掉篮子里的所有的苹果么?他会因为别人不爱他了、放弃他了,他就连自己也不爱自己,放弃自己了么?别人只是拿回了自己的东西,而他失去的却是自己的全部。

日夜劳累,拼命工作,最后积劳成疾。如果知道即使赚得全世界,赔上性命,还有什么益处呢?我们还愿意拿健康来换钞票么?我们以为失去的是健康,其实是失去了一颗平稳知足的心。

因为一个职称,因为一次机会,多年的兄弟,多年的姐妹,恩断义绝,从此陌路。如果我们知道:幸福是有人陪在身边,快乐是有人与你分享,你还会如此狭隘,以为自己失去的不过是一段友情么?其实你失去的是你的地界。妒忌是骨中的腐烂,你为自己划地为牢。

……

等下个休息日,等这件事结束,我们不停地拖延,失去了孝敬的机会,终身遗憾。却依然安慰自己:忠孝难两全;我们嘴里这样那样地敷衍,人与人间失去了真诚,把自己凿成破漏的池子,我们还以为自己灵巧如蛇,八面玲珑,深谙人情世故。

……

人生路上,我们一天天经过,走着走着,发现人少了;处着处着,发现情淡了;忙着忙着,发现心累了。日复一日,我们走了很远,一回头,忽然发现丢了自己,丢了欢乐,丢了幸福,丢了平安……丢了本来很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时候丢的?在哪里丢的?怎么丢的?我们浑然无知。

很多时候,若真知道失去的意味,还好。

03

圣经上记着说:求你赐我一颗智慧心,好指教我如何数算自己的日子。《论语·里仁》也记载: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的日子总是在匆匆中度过,如果放慢脚步常常抬起头:望望天。我们就会明白经历的事都已远去,像云影消散。但经历的不能徒然空跑,总要成长。像泰戈尔的那句诗: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如果我们放慢脚步,常常低头看一看脚下的土地:我们就会抛开我们的矫情丶自以为是,让心中多一些温和,添无限感恩:活着就有希望!

很喜欢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知道了才会懂,懂了才会心生怜惜,才会产生共鸣。愿失去的都能在懂得中珍惜,愿我们都能够在失去的日子中回首,省悟,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踏实和美好。

第2篇:教学随笔:做一个智慧的老师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

——读蔡新新《做智慧教师》有感

2014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蔡新新编著的《做智慧教师》,读后收获很大,感慨良深。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而蔡新新编著的《做智慧教师》真正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被书中闪烁着教育智慧光芒的话语所深深地感染,一个争做智慧教师的梦想在心间油然而生。通过阅读《做智慧教师》,我深深认识到:

一、教师只有对教育倾注满腔的热爱,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对教育满腔的热爱是关键。有了对教育满腔的热爱,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对教育满腔的热爱,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爱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

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不用说出的自觉行动,如:送给学生一个明媚的笑容,一个轻抚肩膀的手势,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席推心置腹的谈话如此等等,一抬手一投足都会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面对学生,如同在照镜子,当你露出笑容时,学生也受宠若惊,变成一只只可人的小鸟。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对教育满腔的热爱,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二、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学习,多方积累,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积累。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是种积累,而与时俱进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每天都上各种语文论坛,论坛上有好多的知名人士,他们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智慧,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流,你会觉得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会让你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经常阅读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如此日积月累,满腹经纶,知识储备丰厚了,遇到问题就能巧妙处理,闪现出教育智慧。

三、教师只有养成勤于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勤于教学反思的好习惯,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学习、实践、反思、提高。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要我们把每天的教育活动都进行计划实施并及时反思总结,就能出成果。这些年来,我除了坚持记读书笔记,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坚持写教育教学随笔。其中有一些点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教师只有融入教育团队之中,发挥群体优势,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意浓。我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日常工作中,我们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外,还要与其他教师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只有在与同行们的相互切磋交流下,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产生智慧碰撞。 总之,蔡新新编著的《做智慧教师》这本书让我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也让我认识到智慧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通过学习,我更加感悟到,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

——读蔡新新《做智慧教师》有感

归宗小学 张雯

第3篇:小菜园里的大智慧随笔文章

小菜园里的大智慧自初春伊始,心血来潮在阳台开辟出三尺菜园,大半年来,翻土、育肥、间苗、采摘,不单是园艺有所长进,更为餐桌上多添了几道有滋味的菜肴,也不必为菜价的涨浮而滋生抱怨,每每看到瓜菜茂盛地生长,便不由心生喜悦,

想起初涉农事时,如初为人母般小心谨慎,不敢懈怠,日日浇水施肥更是勤勉有加,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幼苗多是徒长或烂根,满眼破败,哪有半点欣欣向荣的景象。

亲戚中一位常年打理自家果园的叔伯便打趣我:“田里的庄稼汉都像你这般大姑娘绣花的心思,怕是一年到头都要闹饥荒的。”[由整理]

叔伯笑话之余,也指教我一二:“你种菜好比我种树,若是日日水浇得太勤快,树就愈发偷懒,不肯把根往土里深处扎,都浮在表面,一遇到干旱缺水,没多少日子就枯死了,若是大风一来,根都露在外面,必是一吹就倒。即使勉强活下来了,树的根系不粗壮,树干瘦弱不堪,也难长得成材。”

我于是放宽了心,从容了许多,日子久了,也慢慢琢磨出:如果全用自来水浇灌,不只菜的长势弱,而且水费都贵过菜价,不如效仿日本人在阳台置一大桶收集雨水,雨水富含氮肥,环保又省钱,胜过自来水数倍。

每天的早晨、黄昏,我和小儿在三尺阳台上精耕细作,除草、松土、浇灌,活动筋骨,解了劳乏,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许多踏实的成就感。

看着亲手播下的种子一日一寸长,等待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可惜时下种菜的农民早已失去了等待庄稼自然成熟的耐心,滥用激素摧熟、增甜显然已司空见惯,令人惊骇。

每每感叹之余,也警觉为人父母者不也应当时时自省,少一点拔苗助长的冲动,多一些等待花开的耐性;少一点处处小心的呵护,多一些大胆放手的决心;不攀比、不迁就、教养有序,收放有度,使孩子真正体格健壮、内心充盈。

有经验的农夫懂得看天吃饭,有心的父母也必是不忘初心,静待花开。

第4篇:读者文摘经典中的经典,优美文章,读者,读者经典

瞳 孔

●屠 岸

幼小的时候,我爱看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脸,那就是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我爱看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脸,那就是我自己。 母亲瞳孔里的孩子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爱人瞳孔里的青年也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

如今,我想再看母亲的瞳孔,母亲已经不在了。如今,我想再看爱人的瞳孔,妻子已经衰老了。我努力睁眼去看妻子的瞳孔,却看不见任何人的面孔,因为我的眼睛已经昏花了。有一个声音说,何必睁眼呢?把眼睛闭上吧。 我闭上眼睛。顿时,我看见了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笑脸,那就是我自己。顿时,我看见了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笑脸,那就是我自己。我看见母亲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慈祥。我看见爱人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美丽。 于是,我也笑了,笑得那么傻气。

庆 幸

●汪 蘅

很庆幸在欢笑之余还有泪水,要不满心忧郁不快岂不是无处排解?于是有泪就流。很庆幸在得意之余还有失落,要不从十六岁到六十岁岂不是平淡无奇?于是接纳失落。很庆幸在热闹之余还有孤寂,要不纷乱的思绪岂不是难以梳理?于是忍耐孤寂。很庆幸在理解之余还有误解,要不一切都被知道得那么清楚,自己岂不是成了无味的空虚?于是善待误解。很庆幸在名著之余还有闲书,要不全是高深莫测岂不是难以呼吸?于是常看闲书。

很庆幸在动口之余还有动手,要不迂腐的字句岂不是灭尽青春的野气?于是偶有动手。

很庆幸在晴天之余还有雨天,要不生活岂不是缺乏浪漫清新?于是深爱雨天。 很庆幸......

很庆幸在庆幸之余还有不尽人意,要不我的心将会只求庆幸而不思进取。于是,我珍视不尽人意。

(摘自《时代青年》)

情感的力量

●凌 波

情感是火,只有把它投入炉中,才能温暖我们,而不至于灼伤我们。情感是水,只有把它贮于坝内,才能滋润我们,而不至于淹没我们。情感是灯,在暮色笼盖四野,我们陷入迷途,它是亲人的一道目光。情感是鸥,在波涛阻断陆地,我们精疲力竭,它是爱人的一声呼唤。在都市钢铁车流水泥森林中,情感是黄昏夕阳下一条花木掩映的小径。在人心日渐沙化温情流逝时,情感是黎明日出前一串不肯干涸的露珠。感情,是两颗星体的碰。

感情,是两颗心灵的焊接。感情,是两条溪水的交汇。 感情,是两对翅膀的比翼。

当孤独已极,香烟把寂寞焚烧成灰的一刻,情感是破窗而入的蝴蝶。当白发没顶,岁月把皱纹谱成一曲晚唱时,情感是一卷无字的天书。

没有情感,花无香,蜂无蜜。没有情感,路无车,河无舟。 没有情感,日无光,月无华。 没有情感,山无林,鸟无歌。情感是什么—— 是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中, 是把你的心放在我的心底,是披荆斩棘之后温馨的抚摸,是你和我的故事——珍藏灵魂深处永不曝光的底片。

(摘自《女性研究》)

希 望

●何永都

人生被一串的希望支配着,希望成全了人生。因为一个人有希望,生命就有了交代,活着才觉得有意义,才感到有趣味;希望如一颗太阳,有了它就有了光,有了光就有了热,有了热才能发出活泼的生机;希望又如一泓溪水,流到了河,流到了江,流到了汪洋大海,将生命的一切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忠实于希望的追求者,不知道什么是老之将至。

希望决不是一个吝啬的给予者,但也不是一个慷慨的孟尝君。你流汗就有流汗的代价,流血就有流血的收获,只是你的眼睛有时看得太近了,才一迈步,便妄想得到希望的光芒。试问:没有黑暗怎会有光明;没有恒心,怎会有成功的一天?

由希望到达最终的目的,这期间有着相当的距离,希望的目标愈大,所走的路愈曲折,所遭遇的困难也愈多;因此更需要坚强的意志,耐心的努力,迈着英雄的步子,向着希望的前途,不停歇地走去,这样,终有一日会尝到希望的东西。 展现真实

第5篇:图书馆与读者座谈会读者发言稿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叶美燕。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就“书香校园,悦读人生”第九届读书节的大型读者交流活动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感受与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读者,我像在座的你们一样由衷的喜欢我们的图书馆。我是大二的学生,转眼就要大三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时,青涩懵懂的我第一次步入图书馆的情形。我记得,行走在4楼报刊阅览室时,那清脆的声音;我记得,穿梭在书架旁,看到的那一本本让我怦然心动的书籍;我记得,古铜色的座位中,一个个沉浸于书海的学长们„„那时,图书馆的一切都让我那颗单纯、平静的心填满希望与追求。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知识拓展、知识创新,给我们提出了迫切的学习任务。每一个人都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接受终身教育。而图书馆就是教育资源的保障基地。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因为有它,我们才能博览群书,才能获取精神的食粮,进而充实自己的头脑,充当现代化教育的导师。孙中山因读了洪秀全的书而成为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因读了马列的书而完成了从唯心论到唯物论,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邓小平也是因读了马列主义的ABC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相信我们都能像伟人们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绚丽未来。图书馆给予我们读者如此之多,作为读者,我们应该用以下行为来呵护我们的家园:

1. 阅读完书后放回原处,保持书架的整齐;

2. 离开座位时,把凳子移回原处,带走自己的垃圾和阅读的书,保持桌面整洁;

3.爱护好我们所借的图书,不损坏、不折叠、不涂画书籍,及时还书,不超期,不丢失;

4.不占座,手机调成震动,不在室内讲电话、喧哗,做个文明读者;

5.提出好的建议,完善我们图书馆的建设。

另外,作为勤工助学图书部的一员,我对图书馆持有的主人翁意识就更加强烈。领导、老师们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器官,而图书部是图书馆的血液,我们的读者朋友们就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部是因图书馆的存在而存在的!经过同学的发言,老师们应该也清楚了我们图书部的工作范围。而我一直都在想,我们图书部能否能进一步为图书馆做些事情,扩大我们的工作范围为图书馆增添更多的生命力。比如:大一新生的馆前教育,有关图书的更高层次的管理工作,更多服务于读者的工作„„我们图书部的每一成员都志愿为了图书馆的完善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图书馆和读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让我们共同协作,服务他人,提高自我,师生共建,共建和谐校园!!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_^

图书部叶美燕

第6篇:读者言论摘录

《读者》言论摘录001 取少量学生于试管中,加足量作业,溶解,过滤,得到学霸和不溶解于作业的学渣。向学渣中加入过量试卷,学渣溶解并产生大量起泡。再向学霸中加入过量试卷,无明显现象。 ——如何萃取学霸

《读者》言论摘录002 高考前,老师教导我们说:“你们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找对象就是填空题,现在好好学习,以后找对象就是选择题„„” ——高考的意义之一

《读者》言论摘录003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林徽因

《读者》言论摘录004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心是生命的根本。

《读者》言论摘录005 能驱使一个成年人在每周一到周五的清晨,全然不顾外面寒风凛冽、白露为霜,准时挥别温暖被窝,离开家门的,或许只有贫穷了。 ——网友江上渡

《读者》言论摘录006 爱是永恒不变的力量,能够穿越所有维度,当我归来,你已垂暮,我一次呼吸划过了你一辈子的岁月。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台词

《读者》言论摘录007 排队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打发寂寞。 ——西安市梨园路一食品交易中心,数百位老人拿着一张上面印有5元代金券的彩页,上面注明:本代金券盖章后方可生效。有老人排了5个小时才盖上章,面对采访,有老人说。

《读者》言论摘录008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里的一句话

《读者》言论摘录009 当我们自发性地删减所有杂物,让身边存在的多是必需品时,你会发现生活顿时简单了许多,人也跟着清爽起来。且惜物的感觉真的很好,会让人心生感激,深情相待你所拥有的一切,那如黑洞般的物欲及莫名的恐慌,也随之不药而愈了。 ——腾讯网《大家》朱天衣的文章《想要与需要》最后一段 《读者》言论摘录010 多年来,我得出一个结论:好人坏人的主要区别是,好人是有所不为的,例如他不能说谎造谣,不能设计害人,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吹牛冒泡,他做事是有底线的,而坏人的特点是无所不为。

——王蒙《坦荡荡与长戚戚》

《读者》言论摘录011 养心不等于寡欲,养生不全是避腻,养肤不同于画皮。 ——不可以误解的道理

《读者》言论摘录012 在消费社会中,所有商店与服务网点都像是药店。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在论消费主义时认为,获得商品时人总在幻想这样能够抚慰不适或痛处,无论待售商品的表面用途是什么

《读者》言论摘录013 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调整情绪,或许是克服孤独的一个简单办法

《读者》言论摘录014 所谓人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没有价值的人脉是一种短暂的求助关系。

——王利芬提醒职场人不要忙着建什么人脉,把专业做得精彩是根本,有了本事就有人找,也就有了人脉。

《读者》言论摘录015 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

——电影《低俗小说》台词

《读者》言论摘录016 “扫”墓

——网友感慨,逆天的科技时代来临了,以后的墓碑上只刻二维码,路过时拿出手机扫一扫,墓主人一生的故事就出来了:爱过谁、恨过谁、还牵挂着谁„„

《读者》言论摘录017 这个冬天会很冷吧?因为我的小棉袄被人穿走了„„

——网上热传的一组女儿婚礼上父亲泪崩的照片,网友配词让人动容

《读者》言论摘录018 你来美国,那你之前病人的后续治疗,你给安排好了吗?

——医生夏凯莉赴美进修,美国导师的提问让她发蒙。她和很多中国医生一样,习惯于5分钟内把患者打发掉,不再有关系

《读者》言论摘录019 老屋已拆,我在田头搭了个棚等你。

——四川老父担心失联12年的儿子回来找不到家,拒绝搬离被规划的村子,搭窝棚等待,并在路口立下指示牌。

《读者》言论摘录020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不久前,网络上的一个提问“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在网上引起热议。对此,清华大学教授晋军博士表示,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

《读者》言论摘录021 好大学必须有个性,而那些与众不同的部分,恰好无法纳入评价体系。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认为,大学排名将导致大学越来越趋同,一个大学最具创造性的地方,可能在排名过程中被抹去

《读者》言论摘录022 大学所学的专业90%都是没有用的,大学所谈的恋爱90%是不能成的,大学所交的朋友90%是靠得住的。

——互动百科CEO潘海东应邀作为校友出席北京科技大学2014级新生的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他说了这三句大实话

《读者》言论摘录023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 ——马寅初

《读者》言论摘录024 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不过就是匆匆浮云。 ——电影《怦然心动》台词

《读者》言论摘录025 道德一作假,其他作假就挡不住。

——易中天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八个字:守住底线,不唱高调

一个有信誉的人,面容上有自尊,目光里有自信,行动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 ——某同事桌面玻璃下夹着的座右铭

爸爸,请不要再早到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10-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张小娴

(素材运用:和儿女约会,父母不会嫌自己到得太早,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不会觉得太深。如此换位思考,“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要挟,而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心。)

很怕跟父母约会,他们总是到得特别早。

约好了一点钟在酒楼饮茶,十二点十五分已经收到他们的电话说:“我们已经到了,你不用急。 ”

结果唯有匆匆赶去。

跟年老的父母约会,压力无比沉重。

人老了,睡得特别少,时间好像过得特别长。儿女整天在外头,难得见面,一旦跟儿女约会,老人家便特别兴奋,心情犹如年轻时跟情人约会。

约他们喝早茶,意思是早上十一点钟,他们凌晨五点已经起床等候。约他们吃午饭,他们清晨七点钟就起来准备。约他们吃晚饭,他们下午三点钟就准备出去。说好回家吃晚饭,更不得了,他们前一晚就开始煲鱼翅。

抽空回去跟父母吃饭,本来觉得自己很孝顺。他们过早的等待和热切的盼望,却忽然使我觉得自己不孝。

父母余下的日子应该比我少,我的时间应该是比他们多的,但是每次见面,总是令我觉得,我的时间太少,而父母的时间太多。

有一回,约好爸爸吃晚饭,因赶不起稿,打电话给他说要改期,他在电话那边说:“不要紧,不要紧。”原来他特意去剪了一个发。

有时候,我宁愿爸爸像年轻时一样,我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家。

英国的网络生活弱爆了

(为了保护古建筑,英国人宁愿对网络生活说不。在没有网络的日子里,你可以漫不经心地散步,可以和家人围坐在火炉边聊天,可以潜心工作学习,而不用担心泛滥信息的侵扰。这种慢生活会渐渐酝酿出好的教养和风度。)

初到英国,沉醉于只有明信片中才得一见的风景。更要命的是,这样的美景,你只能用眼睛捕捉,不能用相机留念。我们行驶在乡间小路,时速不低于70公里,罕有堵车,亦没有多余的地方容你小驻拍照,那些稍纵即逝的美景,只能停留在记忆中。

英国人的性格很奇特。他们要么是以历史为荣,要么是生性古板,墨守成规。一路开车北上,经常看到一些村庄维持着几百年前的模样,外观看起来摇摇欲坠,墙面斑驳风化,时不时就有拯救性修护工程正在进行。可能是气候宜人,让这里的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即使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今天,英国的夏天还要盖被。否则多伟大的建筑,都能被挂满外墙的空调机给糟蹋了。

但这种对历史的精心维护,也有要人命的地方。

那就是英国的网络建设一塌糊涂。

我一出机场即买了一张无线上网卡。

对我这样一个现代的中国人而言,我可以没有电话,但我不能没有手机上网功能。我所有的支付、运动、朋友圈、工作圈、信息交互台,全靠移动互联网。

这玩意,英国没有!

我付了35英镑买无线上网卡,然后用两天搞明白,这其实是一张去掉“线上”二字的卡,也就是“无网卡”。本来用着谷歌地图导航中,导到荒山野岭关键时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突然没网络了!对我这样来自国际一线大都市万事问百度的人来说,简直崩溃。突然就被从现代人打回原始人,想起来还有一个未升级功能叫“用嘴问”。

然后就挨家挨户敲门,被主人无比热情地迎进家中,基本都是老头老太,先跟人扯天气,扯从哪来,扯家族历史,扯风土人情,最后等老人家过足了聊天的瘾才张口问路。这时候才知道,英国是不需要网络的,因为当地人会热心地带你去你要去的地方。

我从一个做啥都要趁热,不然就没了的地方过来,被时光穿梭机送回慢生活时代。有时候看看当地人与世隔绝,不知啥叫“周边快查”、“咕咚运动”,“美图秀秀”,更勿提手机淘宝、一号店送货上门的生活状况,各家门口都开着菜园,后院养着牛马猪,我忍不住怀疑他们饭桌上吃的食品都是自产,电脑手机都不用的。

事实上,真不用。

我现在在酒店的休息室里写文章,一会儿好发回中国。因为屋里没有网。我曾去前台请求:“如果没有无线网,给我根网线也行啊!我接电脑上。”前台回答:“没有。我们这里都是古建筑,不能到处凿洞,所有设备就接到大门口。”

中国落后了几百年,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才终于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当我在英国租车公司现场,用微信支付快速还款提高限额的时候,当我按着对讲键安排万里之外的员工合同发来我E签送回的时候,当我指着手机屏上实时传递的字,告诉收银员“这笔钱你没刷上,你得再刷一遍,不然你就吃亏了”的时候,英国人充满疑惑地问我:“这是什么?”

上一篇:环境安全管理协议书下一篇:海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