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发展计划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去做好计划,以免在新的征程中困惑与迷茫,是时候为自己拟写一份新的计划了,你知道如何写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康复医学科发展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康复医学科发展计划

康复医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

【摘 要】国家对康复医学的发展日益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规范和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政策支持不够,制约康复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康复医学;基本医保

近年来,国家对康复医学发展日益重视,加大了对康复医学领域的投入,卫生部相继出台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尤其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落实将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一系列措施,大大规范和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大量伤员集中发生的残疾和功能障碍、社会关注度急剧提升成为中国康复发展的推动力。中央政府的政策要落到实处,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可能是对康复这门学科的了解不够有关。因此需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支持康复医学发展。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術进步的结果。

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的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重症、复杂和疑难的残疾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作为区域性康复医学资源中心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技术指导的科室。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宗旨是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损伤、畸形等导致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功能障碍。主要业务范畴包括:神经损伤及疾患康复(脑血管病、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骨关节伤病围手术期、骨性关节炎、脊柱伤病、骨折后、截肢、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性瘫痪、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置本《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规范》要求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1】而一般情况下,综合医院康复科以开展神经疾病康复、骨与关节疾病康复为主,内脏疾病在相应的内科治疗。由于受医保支付的限制,商业保险的限制,车祸伤、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往往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康复医学始于战争,发展于灾难,汶川大地震催生康复需求,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根据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达67183人,受伤人数达361822人,失踪人数达20790人,住院人数合计达84810人。数以万计的幸存者遗留永久性残疾(如截瘫),需要长期康复医疗服务,而幸存者在震后也会出现许多新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抑郁症、心脑血管病等),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2】“5·12汶川大地震”催生了巨大康复需求,然而,当时四川全省所有的康复从业人员不足2000人,其中有执业资格的康复专业医师563人。在灾后四川通过各种努力,培养了大批的康复人才,在全省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康复科,使大批伤员得到了康复治疗,当时卫生部长陈竺给予高度评价:“康复医疗的实施将使伤员功能恢复到最高水平并重返社会,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第一阶段的医疗救治已经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善和大爱,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要加强领导,发挥优势,全力以赴,再创康复医学奇迹”。灾后大量伤员的康复需求和政府的资金保障推动了四川康复医学的跨越式发展。

然而,攀枝花市的康复医学发展却落后于四川整体发展水平,各大医院康复人才流失严重,目前攀枝花市从业的康复医师不足40人,有高级职称的不足10人,人才的缺乏本已制约我市康复事业的发展,而市医保对支付康复治疗项目的限制更是阻碍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使大批病伤残患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尤其是中风偏瘫患者,工伤、骨折患者因支付不起康复费用,不能进行康复治疗而留下后遗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如果此时,面对有如此康复需求的患者,医保在治疗费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他们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康复医疗的重要性勿容质疑,它在预防残疾、治疗残疾、改善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减轻临床医疗负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康复措施如何才能落到实处,给病、伤、残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呢?如果有专业的康复机构和康复人才,有医疗经费的保障,康复医师早期介入,将治疗前移,就能发挥作用,并挑起重任。早在5.12地震灾害中,一套灾害康复临床模式也随之初具雏形。在地震伊始,华西医院就派出从事康复的医务人员进入到骨科等病房进行早期康复,打破了学科之间界限,多学科共同协作,完成对地震伤员的抢救与治疗,事后据统计得到早期康复的伤员预后比没有得到早期康复的伤员恢复情况要好。这一经验也值得我们在中风偏瘫病人和普通骨伤病人的治疗中推广。首先对偏瘫患者入院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在住院过程中及出院时也进行评估。住院期间根据患者损伤平面及残留功能,确定康复训练目标,针对Barthel指数涉及的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及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步行、轮椅操作、上下楼梯等10个方面制定训练计划,治疗师、护士、医生在治疗上互相配合,使用传统的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尽可能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凡是偏瘫患者、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康复治疗的比没有治疗生活质量要好,通过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的比传统康复治疗的更好。因此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作业疗法、神经发育疗法、吞咽功能障碍检查及训练、言语能力评定及言语训练、关节松动训练等都应该纳入基本医保,取消限制,造福于广大患者。

我市的康复治疗项目对职工医保、对工伤患者是完全受到限制的,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职工都不能享受现代康复治疗,这对广大参保职工来说是绝不公平的。

虽然地震灾害对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四川的康复医学也走到了全国的全面,但是各种挑战还是存在。首先是国家对康复医学建设投入方面不足,康复场地和康复医学设备不足,康复人员和技术难以进入社区。地区间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攀枝花市的康复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医院还没有像样的康复病房,而我院的三十多张病床往往不能满足患者对康复的需求。还有就是相关政策制定滞后,康复医疗没有纳入社保体系,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同时对康复医学发展也极为不利。康复治疗项目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医院会认为投入康复科建设,是无利可图的,因为大多数患者是支付不起自费康复治疗的,患者也放弃康复治疗,医院就不愿加大对康复科的投入和建设,造成患者想康复治疗而没有能力支付费用而放弃治疗,医院想投入而又害怕没有病人而不敢投入康复科的建设,以致于我市各个医院的康复科建设都不成规模,限制了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已不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试想一个关节附近骨折的患者,骨科医生将骨折固定愈合以后,而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这个病人算治好了吗?如果此时有康复医师介入,对其进行恢复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是另一番景象。国家已经在2012年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医疗能力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四川省在2013年成立了省级康复质量控制中心,以指导康复学科的建设和质量控制,省内的成都、南充、德阳已将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攀枝花市是否可以在国家大的政策启示下,先行调研,先行一步,借鉴外地的经验,将康复常规项目纳入医保,将工伤患者纳入综合医院的康复治疗,支持康复医学的发展,体现康复治疗的特色,使康复医学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三医学,造福于广大患者,同时也将减轻临床医疗的压力,节省医疗经费,促进社会和谐,康复医学在攀枝花的发展必将赢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同时也将造福于广大伤病患者。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 何成奇 杨霖 汶川地震对中国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华明

第2篇:走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发展道路

摘要我国康复医学广泛吸取各国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融入中国传统医学的康复方法,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本文指出我国康复医学现状的几大问题,探析解决途径。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国特色 康复教育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的、独立的临床学科,它以有关伤、残病者整体功能康复的理论为基础,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大原则,采用综合的康复技术和方法,对各种程度不同的功能缺陷者,进行功能诊断和评估、功能治疗和训练、功能的代偿和替代、功能适应和调整等处理,使身心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得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从这一意义上说,各国都应该按照这门学科所特有的规律来认识和发展康复医学,这已经是各国康复医学学者的共识。然而在对待病伤残的问题上各个国家有不同的侧重对象和一些特殊的技术方法,一些观点和经验有独到之处甚至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由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康复医学中的学科体系中,会出现各具民族传统特色、或社会文化传统特色的康复医学的独特体系和流派。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就是属于这样一种在康复医学中的学科结构中有中华民族和社会传统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他有自己一套关于功能康复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从古代到现代几千年的实践中,已经证实对伤病残的康复具有宝贵的价值,是东方康复医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运用中西医结合而形成的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等,各自成为一个新的系统,內容更加丰富,疗效得到提高。

现代康复医学自19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开始发展迄今已经有70年的历史,当今康复医学在世界各国向着多元化发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康复医学发展现在走在世界前列。上个世纪80年代康复医学传入我国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康复医学广泛吸取各国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融入中国传统医学的康复方法,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但在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并且成为限制我们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瓶颈。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西方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对于我国的康复医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好的发展自身优势,走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发展道路。本文指出我国康复医学现状的几大问题,探析解决途径。

1 中西方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

1.1 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呈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有一套完善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加拿大、澳大利亚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寓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1.2 东方国家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东方国家的康复医学的发展主要是中国和日本,而日本的康复医学发展遵循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路线,其发展概况和西方国家类似。以下主要探讨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

1.2.1 我国康复医学的机构设置问题

目前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基本分成两个系统,分别由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领导,卫生部门里又分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这两个学会和民政部门都管康复医学,三架马车拉着跑,各使各的劲,彼此难以沟通协调。①

卫生部门下属的医院康复医学力量较殷实,主要分布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综合性医院康复科虽与内、外科等临床科室同为二级科室,但很大部分医院对于康复科发展不重视,当做一个只是为了医院评级、可有可无的科室,有的甚至当成了“养老院”。学科地位低下和医生待遇低是康复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且大部分康复费用难以纳入医保支付范畴,进一步限制了病人来源。

民政部门下属机构和中国残联经济底子较殷实,且覆盖面广,分布于各级县乃至社区。各地残联均建有直属的残联康复中心,是非营利、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各地康复事业的示范窗口和技术资源中心。②然而残联康复中心在机构建设、功能设置、业务水平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姚志贤③认为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技术人才匾乏,康复服务业务开展单一,康复技术含量不高,对外协作薄弱,与卫生、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不够等问题。

大型专业康复机构及民办康复资源近年兴起不少,这些康复机构主要存在于北京、上海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康复水平较高,服务全面,但服务对象主要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

1.2.2 康复医学的中西结合问题

康复医学自19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开始发展,80年代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理论和技术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康复医学价值观方面也有了新的观点,西方康复医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经验较为成熟的肢体残疾康复转向失语、失认、失用及认知康复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西方的康复医学更注重肢体局部的功能恢复,而对其全面康复涉及的并不多。中国传统医学先后传入日本、欧美等国,对世界医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等认为,在欧美流行的医疗体操,就是在五禽戏等中国传统保健运动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传统的康复医疗的优势在于整体康复和辩证康复相结合,养生康复和临床康复相结合,自然康复和药物康复相结合,但对肢体局部的功能恢复缺乏探讨。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康复对象,因此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必须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如何将中西医康复方法更有机、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值得每位康复医学工作者深思。

1.2.3 康复医学的教育问题

康复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国外一直没有任何争议,但在国内康复医学教育发展仍然很不平衡,临床医护人员康复意识模糊,康复医学专业人员严重匮乏,迫切需要在医学院校包括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中开设康复医学必修课,以普及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满足社会对康复医学的需求,适应当代医学的发展。不少医学工作者对于康复医学的功能和定位的认识还是很模糊,没有真正理解康复医学的概念和内涵。不少人依然认为康复和物理治疗、针灸治疗一样只是一种治疗手段,甚至还有人认为康复就是按摩。

近年来国内对康复医学的教育得到愈来愈大的重视,我国的康复医学的正规高等教育更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快速发展,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康复医学或康复治疗学的本科、专科生教育,部分院校如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还设有康复医学或相近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一些中医院校还开设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但是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中开设了康复医学必修课,多数院校只是选修课甚至没有设置该课程。中山大学等国内康复领域的先驱每年都举办康复医学(治疗学)培训班,并接受全国各地康复人员的进修学习。专题讲座和短期讲习班也在全国各地开展,并经常聘请海外专家讲授国际康复医学新的动向及新治疗方法。

业界许多专家认为,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在30万人左右(参照美国20世纪末的标准)。④然而在卫生部的组织协调下,中国康复医学会在2007年的调查表明: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左右,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也就意味着每1万残疾人或1万老年人才0.4名康复治疗师,这个数值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70人/l0万人口;⑤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1:10,按我国卫生部标准,康复治疗师人数应为康复医师人数的2倍,⑥而在很多医院真正合格的“康复医师”更是凤毛麟角。问题不仅仅只是供不应求,专家们还指出,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目前主要还存在“起点低”、“不规范”、“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康复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也因此远远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总的来说,康复医学在我国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康复事业的进步,不过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还得继续加强。康复医学的教育问题不仅仅在于医学工作者,康复同时是一种理念,全社会对于康复医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 对中国特色康复医学道路的思考

2.1 康复机构建设

(1)卫生部统一管理与协调。我国的康复医学由“三架马车拉着跑”,那么如何更紧密更有机的将三者协调起来,更好的利于当地康复医学工作的开展,是未来康复机构建设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康复医学属于第三医学的范畴,本质上应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并驾齐驱,因此由卫生部统一管理与协调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充分发展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我国康复未来发展主流,是基层卫生组织和残联康复的最有效结合点,是普及康复资源、节约经费的最有效手段。我国现有康复资源主要被一些工伤、公疗、医疗保险及经济状况良好的患者享用,大多数普通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村患者,很少享用康复资源。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基本手段。只有社区康复的发展和推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享受康复治疗”的目标。

(3)加强医院康复科的建设。加大医院对于康复科室建设的投入,争取医院对康复科的重视。康复科并不是一个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室,过去认为:医院总收入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但现在开始强调医院净收入,强调医院投入产出比、社会占用率等。康复科建设需要的成本相对低廉,没有什么损耗,几乎不存在医疗风险,并且能收到相当好的患者口碑和社会效益。

在现有投入资源规模下,如何更有效分配康复资源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残联和卫生组织可共同协作在省级共建一至两所大型康复中心或者大型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同时着重社区康复中心的建设。上级医院康复科指导下级医院康复科的建设,定期专家指导工作的开展和转诊等。

(4)发展民办康复资源。可以考虑由社会团体或私人出资建立康复设施,国家可以采用免税或减税方式鼓励。民办康复资源是近年来国际康复设施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疗效为生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2.2 中西结合构建中国特色康复医学

在我國,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应当而且也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用于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各个层面。

“治未病”是中医所特有的指导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在用于指导康复预防时“未病先防”可预防病残的发生,“既病防变”则可通过早期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防止病残的恶化和再次致残。“治未病”可以防止先天致残、防止后天因病致残、防止病复再次致残及残势恶化。

采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观来评定患者,与现代康复的功能评定相结合,能制定出一套因人而异更完备的治疗、康复方法。

针灸、推拿、拳操、药物熏洗等是中医所特有的康复治疗手段,国内不少专家都表示这是我国康复医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切入点,临床中不少研究表明中医的这些治疗手段与现代康复治疗配合,对于康复科病种能取得良好效果,且优于单一治疗手段。

中医最大的特点在于中医认识外界的整体观和辩证观,因此中医康复也以整体康复和辩证康复为基本原则。中医康复认为所有技术和方法,都从整体观念出发,在充分考虑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与自然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制定的康复治疗措施。

中西结合治病在我国提倡并运用于临床几十年了,然而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中医院系统中除了个别省市级中医院外,大多数康复科室,由于人才的不足和对中医康复学特色认识的失误,往往将以往推拿科、针灸科等科室整合组成。这些医务人员虽然有能力完成部分中医康复技术操作,但因为没有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结构,中医康复手段也仅仅是按摩、针灸、内服、外敷、药物,因此,治疗手段单一。⑦在大部分二级西医院及部分三级西医院同样存在以上的情况,此外在西医院的康复科治疗中,西医占据了绝对地位,中医仅仅只是参与治疗手段中的很少部分,而且受我国医师资格注册的规定,中医医师不能在西医院执业,因此西医院康复科的中医康复手段特色没有完全展现出来。⑧

康复医学是一门应用一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跨学科应用科学。中医的针灸、推拿、拳操等是很好的治疗手段,现代康复医学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也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如在现代的运动疗法中加入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在物理疗法中加入针灸、按摩,在现代的作业疗法中加入中国书法练习、国画、民族音乐、手运健康球,在现代心理疗法中加入气功治疗等,康复手段更多元化。

2.3 加强康复医学教育

社会在进步,康复的概念在不断革新,康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总揽全局,康复教育应从以下三个层次突进:(1)加强全社会康复理念的认识。可以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相关单位面向全社会定期举办康复知识普及讲座等方式进行。(2)规范化教育。这方面国内不少专家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主要以医学教育的方式实行。(3)加强在职人员培训。不仅仅只是康复医学工作者,对于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应当加强康复教育。

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兴未艾,让我们共同携手,乘东风,顺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发展道路!

注释

①李玉衡.康复医学的发展被什么捆住了手脚?首都医药,2008.4:20-22.

②汤小泉.省级康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2):707.

③姚志贤.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残联康复中心的管理机制.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9(11):2346-2348.

④马烈光.中医临床康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6(21):82-84.

⑤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15):96-98.

⑥何红晨,熊恩富.康复医学发展与康复医师角色的转变.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14):11.

⑦梁润英.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应突出中医特色.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171-172.

⑧潘敏,陈命家,陈辉.高职高专临床学生康复医学教育现状和对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66-367.

作者:蒋 璘 何 可 张 泓

第3篇:论现代康复护理理念指导康复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连续康复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涵盖医院、社区以及家庭的多主体、多站式护理模式,一经应用便受到广大医患的青睐。目前,在我国连续康复护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外发达国家,连续康复护理已全面普及,为广大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为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当代康复护理理念在知道康复医学科的护理工作,为以后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关键字】现代康复;护理理念;康复医学;护理工作

引言

最新《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今后的护理事业发展过程中要树立长期护理理念,提升各级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有效地将护理服务拓展至社区与家庭,进而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连续护理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而康复医学科的连续护理则主要是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从医院延续至社区的一种护理模式。

1 现代护理

美国护理学会对护理学定义是: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这一定义反映了现代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4个基本特征:第一,对现象进行了解: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需要通过收集患者资料,观察患者对现有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第二,运用护理理论解释现象:运用现代护理学理论对收集到的资料作进一步分析,加深认识,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前提。第三,在护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通过护理手段和方法协助医生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第四,健康评价:通过一系列护理活动来评价患者对健康问题反应的效果。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第一,主动服务:包括新患者入院时,科室护理人员主动热情,为患者安排好入院事项,介绍同室的患者、责任护师、主管医师等人员;在查房、护理操作中,面带微笑,注重细节操作,保护患者个人隐私,提醒患者注意保暖等,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面带微笑,嘱咐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与细节等。第二,主动观察:包含仔细巡视查房,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有侧重的观察并记录,应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微妙变化,做到未病先防,尽可能处理在发病前,并及时向医师汇报,取得合作;根据不同时期的病情侧重,用心为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第三,主动为患者着想:同患者沟通要态度随和、言语轻柔、明了易懂,交谈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观察其心理需求。第四,延伸服务:对常住院的患者建立护理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等。

2 现代康复护理

虽然现代康复护理是现代护理中的一个分支,但是现代康复护理较现代护理有着其特殊性:第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对象多为功能障碍者及老年人,他们不仅躯体存在功能障碍,行动不便,而且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大,沟通交流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精力。第二,技术层面的特殊性: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患者既有需要康复的残疾人,又有患有其他慢性病的普通患者,故要求康复中心的护理人员既要具备临床护理技术,又要具备康复护理理念和技术如康复护理评定、临床康復护理、康复技术应用知识等。其特殊性决定了对康复医学科护理人员具有新的要求:第一,康复式护理是疾病治疗中从一而终的过程: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由于康复医学涉及多个学科,是综合性特别强的护理工作,因而康复护士从本质上认识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和熟知康复医学的知识,和掌握康复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将所学所知。运用到每个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现整体康复护理。第二,以一般护理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应以各个专科护理常规为基础,以康复护理技术为主。康复护理同时涉及到护理与康复两个专业,长久以来一般的基础护理模式往往采用“替代护理”来照顾患者,患者自身并没有得到参与其中,这样对患者的恢复和患者以后的生活日常并没有帮助,康复护理倡导的是:“自我护理”的形式康复护理的护患关系存在的是,参与、帮助、指导和学习的过程;第三,功能恢复是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减轻病痛促进康复,并解决功能和精神心理方面重建问题。最终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活动力;第四,重视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康复护理质量:由于我国目前治疗师配备不足,大量的康复治疗工作需要由康复护士来完成或参与,因此,康复护士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的功能训练技术,康复护士的专业素质培训应倡导专业培养与在职进修、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多个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康复医学教育,以利于康复护士的知识更新及专科技能的加强。

3 基于现代康复理念开展康复医学科护理工作

由于现代护理及现代康复护理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在我科常见疾病的康复及护理当中,需要以现代康复护理学理念为基础。在针对所有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患者所具有的共性进行护理时,由于康复医学科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所以需要针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工作重点在于以患者为核心,积极关注康复需求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满足病人康复护理需求。人文关怀的提升是加强康复护理工作的重要体现之一。改善康复需求患者的医疗环境和休息之处,以及了解康复患者心理活动都是作为一名优秀护理工作应该应有的责任。这也是医院执行人性化、人道化的重要体现。康复医学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在获取相应康复护理知识后,最大程度的回馈于患者;使得有康复需求的患者达到减少疾病疼痛所带来的困恼,并在心理上给予适当的疏导。上述的护理方式可以给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带来人文关怀的体现在针对具有特性的疾病康复护理时,例如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当中,脑卒中患者在经过康复护理及治疗后,其运动和感觉等功能可以有所恢复,但大部分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不可逆的受损且后遗症明显。因此,有康复需求患者在出院后更加需要社区及家庭上长期的照料和看护。脑梗塞后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康复护理和康复医疗相辅相成,作为康复团队的支柱,康复护士起着重要作用。护理康复可以很大程度上协调好患者康复需求的保障以及社会支持的沟通。为康复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在此住院的频率。在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例如肩手综合症中,运用现代康复护理技术,运用悬吊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结语

康复医学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只有在充分学习和掌握现代康复护理理念后,才能按照现代康复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现代康复护理理念随着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的不断进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的贴近疾病的本质,按照这种与时俱进的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在疾病中的不良体验、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康复医学科护理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吸收最新的康复医学知识和信息,才能更好的掌握现代康复护理理念和知识,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的病痛。

参考文献

[1]黄翠丽.现代护理理论人的整体观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5(12):21-23.

[2]郭嵬嵬.创新服务举措,提高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8,14(18):344

[3]王波.康复中心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与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17(8):780-781

[4] 许川月,陈黎明,江 莹.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2):116-118.

[5] 王 凯,李丽红,宋 平,等.深圳市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管理模式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17(1):157-159.

作者:谢艳敏

第4篇:康复医学科135计划

康复医学科13.5发展规划

康复医学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全科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业务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规划好科室发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发展计划

未来5年目标发展:首先,科室业务在重点发展神经康复及骨科康复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疼痛康复、亚健康状态干预、以及中医传统康复。其次,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逐步设置病区,床位数达到20床左右,以收治神经内外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

二、业务计划

工作重点从常见病多发病康复,心脑血管急性、亚急性期康复,逐渐深入到疑难病康复。指导社区康复,康复科研与康复临床等方面在州内起领头作用。

三、人员配备

1、医师逐步增加到

5、6名,届时我科医师组将分成2组:神经康复组、骨科康复组。

2、康复治疗师,逐步增加到15名左右,届时我科治疗师组将分成2组:神经康复组、骨科康复组。

四、设备规划

1、运动疗法: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等

2、理疗: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等

3、其他:作业治疗设备、言语治疗设备、认知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等等。

五、科室人员继续教育

重视人才培养,吸纳优秀人才。坚持每周的科内学习,每年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我院讲课培训1-2次,并指导我们进行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的科研活动。每年派遣1-2名医师、治疗师到国内、国外优秀医院进修学习及参加学术活动,造就出一支具有较高医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技术队伍, 以保证不断提高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六、加强康复宣传,树立品牌发展意识

一个团队如果只是在默默的工作,患者不认识,同行不认识,社会不认识,我们怎么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呢?我们科室通过印刷宣传册,典型病例的电视报道,以及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康复医学,加强患者及医务人员对康复医学的认识,更新人们的康复观念,使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康复,选择康复。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品牌意识,拓展业务范围,开展特色治疗,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康复品牌。

康复医学科

2015.10.26

第5篇:康复医学科2013年工作计划

康复科成立于2013年10月,在今后的三个月中,根据《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结合我院三乙达标工作要求,从我科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工作计划如下:

1. 成立康复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考核标准,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

2. 制定康复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并按规定严格执行。

3. 按康复医学科设置要求,改进与完善门诊、病房、治疗室的规范布局。

4. 制定康复患者诊疗流程。

5. 制定符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康复常见病诊疗指南及常用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6. 建立与临床相关科室协作的工作模式,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7. 制定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

8. 定期对全科人员开展三基三严、核心制定、医院感染、患者安全目标、康复诊疗指南、操作规范等内容的培训并组织考核。

9. 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10. 积极参加、准备我院三级乙等医院达标工作。、

康复医学科

2013年10月

第6篇: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计划

1、 政治素质培训目标: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康复医学专业, 具有奉献精神。

2、 综合素质培训目标: (1) 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创新意识,对医疗技术精益 求精的科学态度 (2)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 (3)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4) 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5) 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3、 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1) 医疗: ① 掌握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 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康复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 际工作。 ②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康复专业临 床技能(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等),能独立处理康复学科 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工作。 ③ 掌握一门专业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康复专业的外 文书刊。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阅读因特网上的文献资料。 (2) 科研: 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并写出具 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病例分析、综述等)。 (3) 教学: 了解或熟悉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 (4) 管理: 了解康复医学的工作模式及管理。

二、 姓名 性 别 年 龄 学历 职称/职务 本专业临床 工作年限 基地主任 陆廷任 男 59 大本 主任医师/科主任 36 年 基地副主任 谢青 女 42 硕士 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20 年 基地兼职管 理人员 蔡海鸥 女 51 硕士 副主任医师 24 年 带教老师 陈凯敏 女 46 大本 副主任医师 23 年 陶泉 男 39 硕士 副主任医师 19 年 范国华 女 34 博士 主治医师 15 年 王美芬 女 52 大本 主治医师 25 年 督导员 杨佩君 女 68 大本 主任医师 44 年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培 训医师的联系手册,安排专人与培训医师的沟通、协调并做好服 务工作,及时解决培训医师在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 工作日、假期安排:临床住院医师的工作日每年应为240 天。因 事假、病假及其它是由耽搁的工作日,须在此年内补足。假期应 在本年内根据情况酌情予以安排。

3、 请假2 天以下(含2 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基地 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记。2 天以上者, 还需要 由医务处签字后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培训基地(医院)超 过3 天者,培训基地应尽快报告医务处;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培 训基地(医院)超过5 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与包括终止培训等 处罚。

4、 专科医师培训期间每天应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 训工作量化登记表上,由指导教师(逐项)签字,培训基地兼职 管理人员每月审核,并将结果汇报,培训基地主任审核签字后报 送医务处。 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康复医学科细则》执行。 第 1 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参加相关临床学科的业务学习。第

2、3 年在康复医学科内专科培训,内容、时间及方式如下:

(一)、业务学习内容及时间

1、康复治疗学科/室 (6 个月)作业治疗(1.5 个月) 要求:掌握作业治疗的分类、作用、内 容、注意事项。神经康复(6 个月) —— 脑血管疾病 康复病例数20 例以上。 ⑴掌握神经定位检查方法。 ⑵掌握脑血管疾病的CT、MRI 特点。 ⑶掌握功能障碍评估方法,如运动障碍可选用 Fugl-Meyer,失语症 可选用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目标。 ⑷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开出康复处方,如运动 障碍采取神经发育疗法、作业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等。 掌握康 复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⑸熟悉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特点、诊断和神经科 治疗常规。 ⑹熟悉瘫痪肌肉的解剖学特点。 —— 颅脑外伤 康复病例数8 例以上。 ⑴掌握颅脑外伤的影像学。 ⑵掌握颅脑外伤后功能障碍的评估。 ⑶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开出康复处方。 ⑷掌握颅脑外伤的后康复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⑸熟悉颅脑外伤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 周围神经疾患 康复病例数5 例以上。 ⑴掌握周围神经疾患的神经肌肉解剖特点。 ⑵熟悉周围神经疾患的发病原因、诊断和神经科治疗常规。 ⑶掌握周围神经疾患的康复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内、儿科康复(3 个月) 要求: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 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定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及治疗方法;掌握 儿童脑瘫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定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 ——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 康复病例数4 例以上。 —— 不同类型的冠心病 康复病例数4 例以上。 —— COPD 康复病例数2 例以上。 —— 糖尿病 康复病例数4 例以上。 —— 风湿性关节炎 康复病例数6 例以上。 —— 不同类型的脑瘫 康复病例数6 例以上。 3. 康复门诊(3 个月) 掌握神经科、骨科、内儿科常见疾病的门诊康复评定和治疗;掌握 疼痛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订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神 经阻滞疗法和各种类型的疼痛治疗10 例);掌握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方 法(操作 3 例);掌握假肢佩带的原则和方法,能开出假肢、矫形器 处方(不同类型5 例)。

(二)学习方法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学习方式。 1. 培训基地学习形式 — 病例讨论会(集中/小组) — 病例报告会(根据讨论的内容写出总结,选出代表在班 会上报告) — 理论课(专科医师理论课/康复医学专业课) — 现场模拟课(亲身体验患者/组织诊断、制定方案及采 取措施等) — 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 — 文献报告会 — 科研讨论会 2. 上述学习形式每周均有,时间为 0.5 小时/次~2 小时/ 次。 1.轮转考核 : 专科医师第一年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培训 基地主任组织有关带教医师组成考核小组, 按照培训内容及考核项目 的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在培训档案上做好记录。 2.考核 : 专科医师培训期间的考核由培训基地主任组 织相关带教导师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 果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3.考核形式 : 依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口试、笔试、病历书 写、论文、报告书、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4.评分标准: 思想政治素质 (劳动纪律、工 作态度、群众评 议等) 口试 笔试 ( 理 论 部 分) 实践技能操 作 结业论文 (结合具体病 例制订一份完 整的康复方案) 10 分 20 分 30 分 30 分 10 分 5.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推荐国内外深造;不合格者, 应予补考。 6.对培训基地的评估:由培训医师、督导员及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进 行。

第7篇: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P.96-98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

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3、通过运动训练,可以学会生来不具有的运动方式;

4、通过训练可使一个系统承担与本身功能毫不相干的功能;

5、通过训练不仅恢复功能,而且在脑的相应部位也发生相应的形态结构性改变。 上述5点,雄辩说明脑功能可塑性和施行功能康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周围神经损伤康复研究进展

对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ural system;PNS)损伤,下列康复治疗可加速神经再生和功能康复:

1、神经营养因子(NTF)既有神经营养因子特性,又有促进轴突再生作用。

2、神经生长因子(NGF)能刺激交感神经及背根神经节未成熟神经元蛋白合成,可使神经元体积增大,增殖过程加强。

3、神经节苷脂有人报道应用神经节苷脂,能增强神经发芽,促进肌肉神经再支配。

4、脉冲电刺激疗法(EST)作用方式、脉冲频率、宽度和作用时间。 实验研究证明,电刺激能促进轴突再生。发现电刺激作用有: ①能使损伤神经缝合区以下或导管内再生轴突量增加; ②轴突再生速度加快;

③运动轴突数目增加,并与肌肉建立相应联系; ④神经传导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三)康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1、根据神经生理学原理,利用特殊运动模式、反射活动、本体和皮肤刺激,可以抑制异常运动,促进正常运动;遵循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规律,

以治疗神经肌肉,特別是中枢神经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生理疗法〔NPT〕,诸如Bobath疗法、Rood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 muscular Facilitation;PNF〕等,在长期康复临床实践中,对其理论和方法学研究均较成熟,临床应用疗效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确认。

2、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目前康复医学研究重点,正在从经验较成熟之肢体残疾康复,转向失语〔aphsia〕、失认〔agnosia〕、失用〔apraxia〕,及认知〔cognetion〕康复方向发展,即语言、记忆、思维等中枢神经残疾的领域研究。

(四)康复功能评估的进展

1、近几年康复功能评估理论与实践,运动生理评估,运动功能评估,步态分析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神经心理评估,神经肌肉电诊断评估,运动控制分析生物力学评估研究等,均有较多进展。

2、康复评估不仅是有关康复数据收集、整理,更为重要是通过数据来确定康复过程,患者能否从康复干预中获益以及获益的程度。因此,虽然有关残损(Impairment)数据、病理过程得到较多反映、临床上也较适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反映功能后果(Outcome)的改善。

3、不同患者或不同疾病,功能恢复过程不尽相同。因而,在施行康复治疗或训练过程中,采用功能后果评估方法能较好反映康复效果。

4、由于影响康复功能后果因素很多,因此专家们建议:不要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评估患者康复管理的效果。这就意味着,必须建立起较大规模的康复数据系统,才有可能进行多因素、多层次分析。

四、康复医学价值观 ㈠康复医疗价值观

1、目前人类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除外急性死亡,大部分患者可以存活下来。如何提高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就有赖于康复医学发展。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36.8%。

2、在脑血管意外存活患者中,积极康复治疗可使90%患者重新获得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30%患者恢复工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者仅为6%和5%。

3、在癌症患者中,据统计40%可治愈,60%可存活15年。这些存活者,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癌症需要在手术、放化疗之后,诸如慢性疼痛、身体衰竭、放化疗反应等,给予心理、整形、作业和物理治疗等康复措施。

4、在创伤方面,以截瘫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1950年前截瘫后只能存活2.9年,50年后延长到5.9年。采取了积极的康复治疗后,1976年已有53%截瘫患者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1980年达到83%。正是康复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严重残疾者重获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

(二)康复经济价值观

1、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对康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发展康复医学,同样面临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迎接挑战。

2、人们承认康复医疗社会效益,却怀疑、误解康复医学经济效益,这种怀疑误解源于医院经济效益分析误区。过去认为:“医院总收入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现在不同了,开始强调医院净收入、强调医院投入产出比、社会资源占用率等。这样一来,康复医学的明显优势,低投入和高产出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康复医学社会资源占有率,包括医院后勤、管理资源占有率,也相应减少。

3、纵观发达国家发展康复医学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发展康复医学是件利国利民好事,不仅可以减少国家公费医疗支出和家庭负担,还能提高残疾患者、慢性病人群,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我们国家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康复医学与临床之联系

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极为密切,临床的内、外、妇、儿、预防保健各科,均有康复医学涉猎。近几年,不仅在偏瘫、截瘫、脑瘫、四肢瘫等康复临床与护理方面取得进展,而且对很多常見病、慢性病、亚健康、精神心理康复等方面也取得可喜进步。

2、康复与临床治疗如何正确整合?综合有效应用大有讲究。就整体而言,临床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当进行综合治疗时,多种方法如何优选?如何正确选择、有效应用?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康复治疗方面,也有康复治疗时机、治疗方法、治疗剂量、康复疗程等具体方法问题。目前对诸如此类关系康复与临床效果的研究,均有待更多关注和提高。

3、美国杰佛逊(Jefferson)大学医疗集团,为适应美国公立保险体系保干医疗需要,提出康复单元工作模式,如:门诊康复治疗单元、住院康复治疗单元、神经康复治疗单元、骨科康复治疗单元、普通内科康复治疗单元等,每个单元均有独立的PT、OT、ST、PS、RE等,工作使用面积在500m2。这些康复治疗单元,在大医院中统一由康复医学科领导管理。实践证明,康复治疗单元模式,既适合大型医院加强康复与临床联系,方便患者就诊医疗;又适合在中小医院、乃至社区开展康复治疗。国内心脑血管病康复单元、骨科疾病康复单元、专科疾病康复单元等都在兴起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康复医学之未来

一、服务对象之扩展:

康复医学服务对象,从历史发展阶段看,有三个不同时期:

1、康复医学发展初期:

康复医学发展初期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战伤、车祸、意外事件,导致残疾和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功能障碍残疾者。

2、康复医学发展近期:

隨着社会需求发展,康复医学发展近期服务对象,则扩展为久治不癒慢性病、生活方式病、中老年病、心理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群体服务。

3、康复医学发展远期:

同样是因为社会需求发展,康复医学发展远期服务对象,将扩展到城市社区、以及占社会人群总数70%的亚健康群体。亚健康状态评估、康复医疗与康复调理,将对疾病预防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康复服务社会化:

1、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全方位社会化医疗服务。中国医院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向数字化医院的进程迈进,而目前医院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打破医院的围墙,使医院从医疗型向保健医疗型扩展,从点向面辐射,向社区延伸,从而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全面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

2、社区康复医疗工作对象,除了残疾者,更多的还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癌症等患者,以及其它老年病患者等。社区医疗的人文化关怀,将把社区康复、保健、医疗、预防融为一体,担负起家庭康复医疗、康复护理、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这将成为社区康复医疗发展的趋势。

3、“残疾者人人享有康复”目标由谁去实施?当然不是几家大医院,必须依靠社区康复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农村及基层医疗单位。大医院对社区康复医疗机构有指导、帮助、培训、提高责任和义务;社区康复工作重要性已经初见端倪,并已引起了国内外普遍重视。

三、康复服务人性化:

1、康复医学服务人性化内容包括:以患为尊,从提高患者机体质量出发,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实施个性化全程康复追踪服务和管理。

2、康复医学涉及危重医学、临床治疗、临终关怀,还要担负社会责任,关注伦理、自律,坚决贯彻“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原则,在保护个人权益和隐私方面,康复医学应该成为表率。

3、我国传统康复医学,以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和谐统

一、协调发展为主线,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重视人文因素,特別是对“情志”心理因素, 全面考虑预防、预测和个体化医疗服务。

四、康复预防优先化:

1、21世纪医学任务,将从“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之发展,整个社会卫生资源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研究中心服务。

2、未来康复医学,康复预防将占主导地位,那时人们不只是进行被动康复评估与康复医疗,而是将相当康复医疗资源用于康复预防。未来康复预防体系,将运用医学最新成就,研究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调控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发人体与生俱来的“天然自愈力”和“潛在功能”,开发人体功能辅助装置和系统服务装置,从而调动人体的主动康复行为。

3、未来康复医学,将与健康医学紧密结合“人人享有健康”和“残疾者人人享有康复医疗”,将成为健康医学与康复医学发展之崇高目标。

五、中西医药学之融合:

1、西方医药学,自18世纪以来,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以实证论和还原分析为主要认识手段,在防治疾病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尤其人类基因图谱诞生,促进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在人体成功运用,以健康基因置换出致病基因。然而,人类还是不能百分之百,医治好自身全部疾病。进入21世纪,面对健康与疾病,西方医药学似乎遇到难以逾越障碍,临床医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等。这些难题,使人们悟出一些道理:化学治疗并非是解除病痛万全之策;有创肝穿、放化疗、激光、伽马刀、移植术等,使不少人视为畏途;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所导致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我国老百姓抱怨看病难、看病贵;欧美西方大国,也不堪医疗费用重负;所有这些,都预示着西方医药学“盛极而衰”时代到来。

2、我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具有蕴义深邃而有广博概念和范畴体系。无论是内容和深度、广度,以及反映的科学思维水平,足以与西方现代医学并列。中医学最大特点是:研究对象始终是人,强调精神对生命之特殊意义和作用。它所把握不是器官实体,而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和功能结构关系。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是“助人抗病”,调动和激发人体“天然自愈力”和“潛在功能”,即帮助人体恢复和提高自身免疫和调节能力,从而实现祛病健身目的。

3、人类医学进步正处在一个历史与未来的转折关头:一方面,西方医学对人体组织形态结构体系研究,从基因图谱完成就已标志到达顶峰;而另一方面,对人体功能结构体系研究,则表现明显滞后。中医学在千百年实践中,与西医学恰好相反。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医学之发展,寄希望于中西医药学之融合,两者可以取長補短。中医学对现代医学是補充、完善、提高与发展,对发展中的未来康复医学,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六、高新科技之应用

1、在未来康复医学中,由于人类寿命延长和生命质量提高,有赖于医学科学和技术整体水平之长进,所以人类对高新技术应用则有更多期盼。人类希望应用最新前沿技术对“疑难杂证”、对生活方式疾病、对中老年病、对影响人生活质量之骨关节病、精神心理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防治等等,能提供更多实用之康复手段和解决办法。

2、在医学领域里引进和采用更多新技术,对传统康复医学思维和工作方式,提出挑战。比如采用生物反馈技术、全新数字摄影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微电子脉冲技术,以及分子设计和模拟技术等,将促进生物能量信息技术成熟,作为整合医学最重要之技巧,被全球思想前卫医生接纳,并在使用中构建中西医融合新的高架桥和快速通道。

3、生物能量信息技术,由20世纪后期,仅限于对于诊断之重要贡献,迅速发展为当今临床医疗之整合运用。对帮助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身心功能障碍者,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对人体功能测定、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对通过恢复运动、语言、心理、认知,以及个人自立所需之其他功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都将带来不可替代之巨大推动作用。

4、医疗科技之应用与发展,在上世纪帮助日本和加拿大康复医学,走进全球康复医学前沿。本世纪,随着传统医学与生命科学突破性发展,随着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整合实践,人类将获得集成度高、运行速度快、成本低、方式方法多样之更多智能系统。在未来可预计的年代,谁把握住这个趋势和机遇,谁就能在提高康复评估和康复医疗效果方面,在提高机体生存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走到世界康复医学前沿,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

结束语:人们可以预见,康复医学将从人体功能康复需求,逐步由现代康复医学上升到未來康复医学之美好境界。未来康复医学,不仅深入到文化、艺术、美学领域,还会与美术、书法、音乐、歌舞、武术、美食、药膳、健康旅游、模拟环境等融为一体。康复手段不仅更人性化,还更加高科技化,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参与。康复内容不仅更加丰富多彩,还会更加有效率和有质量。

让我们期待一个更绿色、更人文、更科技的康复医学新未来吧!

第8篇:康复医学科院内感染控制计划与措施 Word 文档 (2)

二零一三年康复医学科院内感染控制计划与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制定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如下:

1、成立以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院内感染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科院内感染工作。

2、院内感染小组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科内医院感染及感染环境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院感质控小组对科室院内感染落实情况每周检查一次,每季度汇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组织本科室学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原则。

4、发现院内感染病历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历调查表》,按院内感染病历上报制度、流程要求准时上报。认真学习抗生素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控制感染的发生。

5、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各治疗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桌、每床按院感原则执行一人一消毒制度。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6、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科主任为直接监管人;医疗废物分类标示、记录完整,去向明确,与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当面交接并记录。

7、每季度召开一次感染质控小组会,对上级、科室在感染质控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写出书面材料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第9篇:我国康复医学工程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张济川金德闻

康复医学工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康复医学作为完整的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由于战后救助伤病员的需要,当时康复医学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伤病员安装假肢、矫形器和提供各种辅助支具。随着1969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康复医学以第三医学的面貌矗立起一座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战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重视,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康复医学工程产业在欧美得到了快速发展。康复医学工程是一门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十分广泛,除工程学科本身的传统专业,如机械、电子、计算机、声光技术和材料学等,还涉及康复医学、生物力学、解剖学、生物控制论和生物材料等生物医学类专门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工程仿生理论和人-机-环境一体化,其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满足病残者康复的工程原理和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微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命科学的兴起,推动了上述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现代康复医学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新成果武装康复医学工程技术,以满足广大病残者和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形势,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使得康复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质量,在发达国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康复医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从而,作为康复医学组成部分的康复医学工程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仅有一些疗养院和一些简单的物理疗法和中医疗法,医院里还没有正规的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工程的内容也只有新中国成立时原有的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假肢工厂,为截肢者安装简易假肢,而且与医院脱节。直到1983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康复医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我国医学领域,康复医学工程作为二级学科被正式纳入康复医学的学科范畴,开始了学科发展的历程。

社会需求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源泉。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康复医学工程和相关产业在原有落后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我们所取得的进展主要是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档产品方面,而且,无论在品种和数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广大市场的需要,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产品很少。少量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档技术和产品,还处在少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研究阶段,而且由于缺乏政府和企业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研究无法持续,进展缓慢。高校本身,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制,也无力给予必要的支持。根据产品形成的客观规律,从科研成果到产品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有力的中试环节,连接研究成果向产品转化。根据实践经验,中试阶段所需的经费,往往是研究经费的十倍以上。由于体制上缺乏这一重要环节,没有政府或大企业的支持和参与,研究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很难实现,致使很多研究成果长期滞留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中。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虽然在中低档产品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填补了一些空白,但与国内庞大的社会需求和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高技术产品方面,比发达国家大致要落后20年,这是我国康复医学工程技术面临的极大挑战。

21世纪初,我国已迈入13亿人口的大国,由于疾病、交通、工伤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病残人员中,需要借助康复医学工程手段实现康复的人数巨大,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我国6700多万残疾人中,多数人可以通过康复治疗、配备康复器具和康复训练,部分或全部地改善或恢复其丧失的功能。但由于康复医学工程手段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均满足不了需要,他们中多数人还未能得到必要的康复治疗和服务。在1122万肢体伤残者中,有89万截肢者,其中约三分二的截肢者尚未安装假肢;有近1033万由于各种疾病造成肢体功能障碍者,因缺乏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设备,其中多数人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而影响了康复效果。另外,在1300多万听力语言障碍者中,有96.7%需要通过配装助听器或利用语言训练设备进行康复治疗,但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助听器和语言训练设备而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治疗。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均寿命明显提高,200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8827万人,到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亿。因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康复医学事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老

年,活跃老年”的目标所需要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系列康复设备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群体需要的康复设备和辅助器械的研究和开发几乎是空白。以上是康复医学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来自国内巨大社会需求的挑战。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由于我国康复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水平低,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均满足不了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敏锐地看到了这一巨大市场商机,纷纷打入我国康复工程产品市场,致使国内技术含量高的高档康复工程产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外国公司占领,国内许多相关企业和厂家变成了外国企业的代销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这是当前我国康复医学工程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

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令我国康复医学工程工作者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康复医学工程事业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机遇。首先,为了规范国内康复医学工程产品的生产,分别于1993和1995年建立了国家假肢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无序生产和产品质量实施了规范化管理;2001年5月,卫生部、教育部、中残联等六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要求全国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基本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要求根据各种残疾人的特点,开展康复训练。2002年8月,国务院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中残联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2004年10月,针对专家们关于建立国家康复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议,温家宝总理批示:“我国有六千万残疾人,要高度重视康复事业”,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委提出的要求和拟采取的措施,特别是温总理的批示,说明国家对我国康复医学工程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我国康复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使我们深受鼓舞。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如何把握时机,落实和实施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发展要求,是国内广大康复医学工程工作者极为关切的问题。从总体上讲,康复医学工程事业,是为我国广大病残人员和需要扶助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的社会服务性事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应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康复医学工程事业的经验,有些是可以借鉴的。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工业企业、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相结合的道路,在康复医学工程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和设备可以为康复医学工程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持。例如美国退伍军人部(VA)下属位于各州的康复研究与发展中心,均与高等学校有密切合作关系。其中有与Stanford大学密切合作的VA康复研究与发展中心,与Pittsburgh大学合作的VA康复研究与发展中心,与Missouri-KC大学和Emory大学合作的、位于乔治亚州的VA康复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通过多年持续的合作研究,在康复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康复设备与装置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美国推动康复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的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国家设立的专项基金组织,如国家卫生研究所、退伍军人部和国家康复工程研究所等基金管理机构,专项资助医学和康复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由基金组织统一管理,由专家进行评估和验收。日本通产省和厚生省也采取过类似的方式引导和支持康复器械和装置的研发。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普遍采用大学和研究机构与大企业密切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促进学校的研究成果通过企业强有力的中试能力,顺利的实现产业化。有一些大型企业,本身就拥有强大的智囊团和研发中心,如占有欧洲和北美假肢、矫形器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德国奥托博克假肢矫形器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随时跟踪本领域科技和产品的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国情的不同,我国不能完全仿造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康复医学工程事业的道路和模式。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像美国卫生研究所、退伍军人部那样国家级的专项基金组织,专门支持医学和康复医学工程领域的科研项目;已有基金组织的相关学部中,没有针对康复医学和康复医学工程的支持部分;国家还没有面向全国的、实力雄厚的康复医学工程方面的工业研究机构;国内康复医学工程领域的工业企业大都规模不大,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都很薄弱,可以说尚未形成规模型的产业。国内许多重点大学在康复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有很大的潜力,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有待向产品转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走什么样的路,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康复医学工程事业,

是从事康复医学工程研究和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为了推动我国康复医学工程事业的发展,应在机构建设和经费投入上采取重大举措。

1.希望能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尽快建立国家康复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大学、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组成。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大,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分散,建议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在重点大学和主要科研机构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根据分支机构的特点和优势,研发项目可有所分工。鉴于目前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成果的商品化问题,是影响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工程中心及其分支机构应具有中试和产品化能力。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资源,采取“嫁接”方式,也就是把发展康复医学工程的“芽“嫁接到已有研究基础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树“上,资助这些单位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建立地区性的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的分支机构。工程中心还应与康复服务部门相结合,形成研究、开发、生产、服务“一条龙”的发展机制。这样做的好处是1)见效快,国家无需投入大量经费去搞基建和设立整套行政办事机构。2)与产业和服务结合起来,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提出研发方向,使研发成果及时为社会服务。

2.建议在国家已有的主要基金项目和科研计划中,建立与康复有关的基础技术研究和产品

开发的专项经费。面向病残者、老年人和需要康复服务的各类患者的康复工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事业,服务对象的个体性强,所采用的技术又是多学科的融合,如果与其他传统学科领域混在一切,很容易被忽视或被挤掉。

3.鉴于目前国内康复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希望除建立国家康复工程研究中心外,能大力支持有希望的现有企业与大学合作的立项。支持的力度,不应仅停留在研究阶段,而且要支持中试和产品化全过程。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正视我国康复医学工程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珍惜国家为推动康复医学工程学科和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宝贵机遇,团结奋斗,知难而进,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我国康复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的落后面貌,为改善广大病残者和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多的贡献。

――――――――――――――――――――――――

清华大学康复工程研究中心,100084

作者简介:张济川,男,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上一篇: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下一篇:培训部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