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赏识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赏识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然而现实是在应试教育并未真正改变的大背景下,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而初中生物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低,某些地区甚至不参加中考,初中生物失去了中考的目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低,态度懈怠。为了改变这个现实,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标准》的要求,笔者一直在思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动机、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呢?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成长规律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不是简单地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好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詹姆斯·多伯森的“补强法则”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充分把握初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着眼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以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初一两个普通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赏识教育对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前后测结果表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方法前,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两个月的赏识教育后,两个班之间的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班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班,说明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物的平均成绩;在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上,实验后两个班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赏识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自信心上,实验班的学习自信心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班,两个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信心;在学习动机这方面,后测中对照班与实验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班在实验前后的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显著高于实验前,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赏识教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中实施赏识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原则进行:把握好赏识时机,及时施赏;因人而异,因才施赏;持之以恒,长期施赏;赏识要有度,不能言过其实;表扬要发自内心,真诚实意;赏识教育应与其他方法的合理结合。赏识教育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语言文字赏识;行为动作赏识;简单物质奖赏。

关键词:赏识教育;初中生物;赏识教育方法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及方法

2.1 研究理论

2.1.1 赏识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2.1.2 赏识教育的概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3 赏识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3.1 实践设计

3.2 实践过程

3.2.1 利用课堂时间实施赏识教育

3.2.2 利用作业批改实施赏识教育

3.2.3 利用课后与学生交流实施赏识教育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成绩变化及分析

4.2 非智力因素变化及分析

4.2.1 生物学习的兴趣

4.2.2 生物学习的信心

4.2.3 生物学习的动机

5 赏识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5.1 赏识教育的原则

5.1.1 把握好赏识时机,及时施赏

5.1.2 因人而异,因才施赏

5.1.3 持之以恒,长期施赏

5.1.4 赏识要有度,不能言过其实

5.1.5 表扬要发自内心,真诚实意

5.1.6 赏识教育应与其他方法的合理结合

5.2 赏识教育的策略

5.2.1 语言文字赏识

5.2.2 行为动作赏识

5.2.3 简单物质奖赏

6 初步结论

7 实践反思

7.1 实验对中等生和后进生更有效

7.2 小班制更有利于赏识教育的进行

7.3 赏识教育的滞后效应

7.4 在生物课堂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局限性

7.5 班主任工作更有利于赏识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上一篇:物流成本会计论文提纲下一篇:新课标下教学方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