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式作文场面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奥运会开幕式作文场面

关于奥运的作文:奥运会开幕式作文参考

是倒计时表演。二千零八个鼓手,用手敲击着似鼓又不是鼓的乐器,还能发出白色的亮光。这个方阵好似多米诺骨牌,一下子从这边亮到了那边,又在一瞬间从那边亮到了这边。突然,整个方阵从上空看变成数字倒计时。三

十、二

十、

十、九„„每一下都是那么令人激动,令人吃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闪闪发光的数字呢?

看!那天空中出现了二十九个脚印,象征着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举办。这时,在场地中心,出现了一张画卷,真是一个奇迹。这幅奇妙的画卷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水墨山水画、古诗、茶、文房四宝、太极、四大发明,都一一展现。最有趣的是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一个个小盒子,上面刻着中国最早的文字。后来,一个个小盒子上下伸缩,成了从古至今的三种“和”字。最后还冒出了一朵朵桃花,绽放着笑脸,美极了!

当二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后,是最为精彩的圣火传递。当李宁拿着奥运火炬,“飞”上了天,在铺满祥云的“路”上奔跑着,他跑过的“路上”,是火炬在各地地区传递的许多精彩片段,李宁把火炬台点燃,熊熊圣火在燃烧时,全场一片欢呼

奥运会开幕式上,还有刘欢与莎拉·布莱曼一起唱的《我和你》,那歌,好似山泉真动听。

开幕式,是奥运会的一大亮点,接下来让我们为奥运健儿们加油吧!

第2篇:奥运会开幕式作文

这一晚是全中国实现百年梦想的时刻,是中国二零零八年最精彩的一晚。八点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多么激动人心呀!

“咚咚咚„„”这是倒计时表演。二千零八个鼓手,用手敲击着似鼓又不是鼓的乐器,还能发出白色的亮光。这个方阵好似多米诺骨牌,一下子从这边亮到了那边,又在一瞬间从那边亮到了这边。突然,整个方阵从上空看变成数字倒计时。三

十、二

十、

十、九„„每一下都是那么令人激动,令人吃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闪闪发光的数字呢?

看!那天空中出现了二十九个脚印,象征着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举办。这时,在场地中心,出现了一张画卷,真是一个奇迹。这幅奇妙的画卷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水墨山水画、古诗、茶、文房四宝、太极、四大发明,都一一展现。最有趣的是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一个个小盒子,上面刻着中国最早的文字。后来,一个个小盒子上下伸缩,成了从古至今的三种“和”字。最后还冒出了一朵朵桃花,绽放着笑脸,美极了!

当二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后,是最为精彩的圣火传递。当李宁拿着奥运火炬,“飞”上了天,在铺满祥云的“路”上奔跑着,他跑过的“路上”,是火炬在各地地区传递的许多精彩片段,李宁把火炬台点燃,熊熊圣火在燃烧时,全场一片欢呼。』

奥运会开幕式上,还有刘欢与莎拉·布莱曼一起唱的《我和你》,那歌,好似山泉真动听。

开幕式,是奥运会的一大亮点,接下来让我们为奥运健儿们加油吧!

经过百年轮回,世界开始进入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一个令炎黄子孙难忘的一天,我们承载着伟大复兴的希望……

经过百年轮回,世界开始注意北京身姿。2008年8月8日,一个令亿万儿女铭记的日子,我们秉持着奥运圣火的精神……

经过百年轮回,世界开始骄傲北京成就。2008年8月8日,一个令华夏民族振奋的时刻,我们澎湃着勇创历史的激情……

国人难以忘怀,一个古老帝国在迟暮残年中的忍辱负重,被环伺的西方列强予取予求。多难的民族,把一份对胜负的敏感带进竞技体育中,企盼激情的胜利抚慰历史的创痛。1908年5月23日,当时的《天津青年》为了介绍伦敦奥运5 1论文网会,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人何时能够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何时能够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中国人何时能够主办奥运会?这些一针见血的问题,曾深深地在千万有识国人的脑海中不断萦绕,这盘旋于历史的天问,竟与国族兴衰的命运扣合,在时间的风中无处停伫。

30年前,中国开始了开放步伐,也同时打开中国人的胸怀,体育成了中国人昂首挺胸、赢取尊严的绝佳战场。举国之力,众志成城,金牌之路、奥运梦想,百年现代奥运,数千年古国文明,在共同等待一个完美猜想。美没有世界标准,但和平友好却是人类始终的诉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今夜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圆梦奥运。

体育竞技壮志,奥运承载梦想,中国寻求自我肯定,更寻求被世界肯定。自1841年鸦片战争以来饱受欺凌的历史,累积了几5 1论文网g w9080.c om选编百年的心理创伤,需要一次全民族的集体治疗,北京奥运的举办正是对民族自信的心理复位,今日我们举办奥运,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更愿意敞开胸怀搭建一座全人类共叙友情的平台。

七年前的承诺,三十年前的热望,一百年前的梦想,在被奥运即将拉开帷幕的这个时刻,喜悦和期待涤荡着所有人的心。今夜预计全球超过40亿人,都会将目光投向这座有着逾三千年建城史的古都、这座快速国际化的年轻的大都市,我们梦源东方,同乐寰宇,祝福奥运、祝福北京、祝福中国!

100年的梦想,100年的等待,13亿中国人的期盼,奥运火炬终于在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鸟巢点燃。这一刻,让中国欢呼,让世界铭记。

缶阵倒计时惊艳。

缶是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由陶土或青铜制成。场地上由2008名打击乐手组成的缶阵让人记忆非常深刻,尤其是在倒计时的时候,让人震撼莫名。开幕式的前半段都是中国文化的古老元素和现代表演形式的结合,但是倒计时也能这么结合的完美,并且突破了以往开幕式以大屏幕短片表现倒计时的惯用手法,这种另辟蹊径让人记忆太深刻了。

29个脚印。

燃放焰火《历史足迹》时,一共有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从任何一个角度上看,这29个脚印焰火都堪称震撼。

8月8日晚上8点,世人瞩目、举国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我喜欢的灯光,但8号今晚的灯光,神奇的变幻,让我惊呆了,首先展现时光的流逝,那么多人共同的表演,整齐的让人折服。。。

我爱烟火,但开幕式的29个脚印的烟光让我迷离,无法让人相信,它们就那样快步自信的走向了北京,走近了我们…… 然而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型文艺表演独具匠心,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宏大的场面之中,蕴含着史诗的韵味,是一场以文明魅力为内容的视觉盛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公文有约药四大发明,到书法、昆曲、京剧、国画,从海上丝绸之路到现代“星空”,以史为经,以璀璨的文化遗产为纬,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精华动人之处,几乎鲜有遗漏。焰火组成的巨型“足印”,沿着北京古老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天安门到国家体育场,象征了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历史足迹,寓意深长。

最最让人振奋的还是圣火点燃的那一刻。体操王子李宁,在空中飞跑,点燃圣火。直到李宁点燃圣火那一刻,全场响起响彻夜空的“中国加油,奥运加油”,而那一刻我也真的为中国而骄傲,为祖国加油。。。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出色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和为贵、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理念展示得非常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之声”。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把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艺术地告诉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

当我看到北京上空绚烂的焰火,看到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汇集到国家体育场,心中的自豪之情难以表达。

2001年7月13日,晚8点30分,萨马兰奇老人轻轻的一声Beijing,唤醒了神州大地漫天冲雷般的欢呼声;激起了亿万中华儿女内心的狂喜。为什么一个关于体育的消息,使每一个百姓立刻想到中国,想到民族,想到世界?因为我们一直怀抱强国的梦想!

早在上世纪的1980年,我国体育先驱者就立下梦想,有朝一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梦想。不只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老人特意的安排,那一年距今整整一百年,百年的沧桑与耻辱,百年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中国人等待的太久,太久。2001年7月13日,当欢呼声响彻神州深邃的夜空,全世界中华儿女的自豪中孕育着多少动人的情怀。

几乎所有居住地球的人们都会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将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56个民族和5000万海外华人华侨大家庭举办的空前盛会。 古希腊神话的光芒,在圣火点燃的那一刹,又一次把奥运的精神照亮。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北京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更会显出我们泱泱大国的大气与辉煌!梦幻神奇的开场,昭示着奥运精神将在这里升腾飞扬;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在这里弥漫重光!

现在距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还有60天,但朝思暮想北京奥运的我,恍然乘做神舟N号时光飞船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现场----

那人大概就是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面金牌的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吧,手持从奥林匹斯山采下的火种,他以优美的姿势跃上升降平台。忽然,一团滚动的火焰被巨龙吸入口中,此时,欢腾的巨龙随即喷出一串晶莹剔透的火珠,连续准确地落入巍然耸立的盘龙火炬里面,此刻,欢呼声顿时响起,奥运圣火熊熊燃烧……

我看到,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它透明闪亮,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容纳20多万观众,它的金色外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除了美观的 外形外,还有多种功能,如能观测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精确无误地测量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对于突发安全事件安全系统也能第一时间作出反映,筛选最佳应对措施…… 。

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期而至,开幕的钟声响遍神州!伴随着动听的乐曲,运动员们英姿飒爽地迎面走来,等候已久的观众立刻起身欢呼、鼓掌……。 那似乎是巨人姚明,“过五关斩六将”带领中国男篮挤进了四强;那好像是郭晶晶,纵身一跳又获一金;那好像是飞人刘翔,“骏马奔驰”飞身跨栏,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奥运魂,中国印!相信第29届奥运会,会给奥运史上留下一个不可抹去的辉煌,我们将让烙上中国光辉印记的奥运成为有史以来最辉煌、最成功、最出色、最雄伟的盛会!

奥运魂,中国印!既然世界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中国一定会还给世界一个奇迹!到那时的北京的天更蓝了,北京的草更绿了,七彩的气球飘满了整个天空,绚丽的鲜花铺满广阔大地!

奥运魂,中国印!华夏龙在逆境中奋勇翱翔,九州凤更比雅典神韵欢畅!泱泱中华杰出的奥运健儿,骄傲在十四亿人们的心上!五星红旗在北京上空飘扬,威武雄壮的国歌豪放激荡。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精英把她一遍又一遍地唱响;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热血沸腾、泪水盈眶!成功的一刻永恒的凝固了,拼搏的豪气将让我们成为浴火凤凰!这一切的一切,鼓舞我们拼搏成长;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展翅翱翔。

奥运魂,中国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豁然展现我国的华夏文明与现代的灿烂芬芳!

第3篇:关于奥运的作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摘要: 当最后一名火炬手李宁。他高举火炬跨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当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此时此刻,我坚信本届奥运会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次„„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2008年。这天,北京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今天,要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八年前,我们走过一段艰辛的申奥之路,在“五环”精神的激励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今天我们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瞧,两个金牌歌手演唱了奥运之歌。那洪亮的歌声将振奋人心的节奏传达给在场的每位观众,传达给世界。后面有几千个演员跳广场舞,每个人动作都是那么矫健、利索。一曲过后,又上来几个老年人,他们打起了太极拳。一眨眼,又多了几个,又多了几个„„人数达到好几百。几百人一起在台上打太极拳。开始,动作很慢,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席上的观众,也随着他们渐快的动作心情也激动起来。馆内鸦雀无声。不一会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响起的同时,又上来七八个男的,他们叠起了罗汉。接着,又上来了一群人,一眨眼叠起了三个罗汉,像三根木桩一样,立在那是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像接受了命令一样,三根“木桩”一起扭动起来。哦,这时候看上去不像木桩而是被风轻轻拂过的柳丝,是那样柔,那样飘然,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当最后一名火炬手李宁。他高举火炬跨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当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此时此刻,我坚信本届奥运会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次。

让我们共同凝集今晚快乐的中国,绚丽的北京,百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中华民族奥运之梦的灿烂实现。这一刻属于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才刚刚奏响。这一时刻,新北京,新奥运凝聚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未来的16天,我们将用亿中国人绽放的真诚笑容,明媚在北京的奥运旅程,未来16天,用13亿中国人热烈掌声喝彩你2008年的拼搏征程,祝愿各国健儿顽强拼搏,在北京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续写世界的奥运魅力,祝愿中国英雄奋勇阵线,在北京这块博大温暖的土地上烙印中国的奥运传奇。

第4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感作文300字

一个美丽的早晨——对于英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傍晚,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盛大开幕,我觉得着这是一个精彩、搞笑、创意的开幕式。

其中最精彩的片断是五环相扣。一开始,我们运动场内有许多稻草房,人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搬稻草,还有的在田地上东张西望。慢慢地,场景转化为工业时代,场内竖起了无数个大烟囱,人们在忙着铸铁。这时,天空中悬挂的五个大环慢慢地聚拢在一起,环环相扣,一转眼,金色光斑从圆圈撒落,优美的音乐响起,美丽极了。

其中最搞笑的就数憨豆先生,他一边弹琴一遍做梦还忘了谱子。憨豆先生的动作、表情特别古怪,全场观众都被他逗乐了。

其中最有创意的是点火仪式,有八名少年每人手上都拿着火把,点燃八个红花瓣,圣火迅速在每一片花瓣上传递,点燃圣火的红花瓣慢慢地合拢,汇集成高高耸立的火炬台,圣火带着人们的欢呼与微笑,燃烧,燃烧.......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盛会,这是一次竞技与友谊并存的盛会,这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盛会。

第5篇:场面作文

第一次升旗

五年三班时硕

一个一年级的星期一的早上,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开始,我还以为自己的作业出了问题,心里忐忑不安的,心想:“我到底又有什么作业做得不好呢?老师竟然要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进了办公室,老师对我说:“这个星期一年二班升国旗,下个星期轮到我们班升国旗。你去挑选班里学习好的同学来,然后,我们讨论一下具体的任务。”我定下了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挑好了人员来到了办公室。而后,老师组织我们进行讨论。最后决定付国桐担任主持人,主持整个升旗仪式。当时,我们都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因为只有一周的时间准备。

时间好象闪电一样迅速过去。星期一很快就到了,早晨,我和大家一起来到操场作好准备。做操的铃声响了,我的心“怦怦”地跳得更快了。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我看到大家在操场上集合好了,主持人就对着话筒大声说:“2009-2010学,第一学期,第十周升旗仪式现在开始!”说罢,全场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掌声过后,我们一起大声说:“出旗,奏乐。”国旗班同学踏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等他们进入位置,主持人大声说:“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少先队员敬礼!”这时,全场学生都举起了右手,老师行注目礼。两位升旗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将国旗慢慢地升上旗杆的顶端。接着,主持人大声说:“请一年三班同学上台演讲。”于是我和同学们在大家的阵阵掌声中走上主席台,开始了长达五分钟的演讲。演讲过后,大队辅导员大声说:“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全场少先队员大声呼应:“时刻准备着!”在这惊天动地,响彻云霄的呼号声中,升旗仪式结束了。

第一次升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们的表现并非十全十美,但是认真的,我们都很认真。因此,我们的做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字数:731

第6篇:怎样描写场面作文

大处入手,小处用力

—怎样描写场面

 首先,请同学们看下面一段文字: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摘自《开国大典》)

这段文字中运用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文手法: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场面描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如上面我们引用的一段文字中,描写的就是开国大典上的一个场面。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们在高呼万岁,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其中还有特别突出的人物:毛主席。毛主席的活动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



 场面描写既然是对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描写,它就具备了描写中的三要素:场面中的人、场面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展开的情节。那么,正确处理其中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场面描写最基本的技巧。



人的活动。场面描写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物的活动。试看上文,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的热烈、振奋的气氛正是由于其中在兴高采烈地进行庆祝活动的人烘托起来的。假如我们试着去掉其中的人物活动,那么,不论用多少形容词来描述,那一派热烈的、昂扬的场面也不可能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

 环境和情节。特定的场面必定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的,具有特定情节的。所以,场面描写的另一个着眼点就是场面所发生的环境及其中的情节。上文是对开国大典中的群众游行所作的一个场面描写,这次游行发生的地方是天安门广场,是千万朵礼花齐放的天安门广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也就决定了这是一次喜庆的游行。尤其是人群通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人们“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时,整个气氛也被托向了最高潮。



动态。场面描写所要注意的极重要的一点是:动态。场面中的人、情节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这样,这个场面才是有声有色的。



有的场面描写以刻画人物为主,或勾勒,或描摹,或衬托,以各种方法让人物形象在场面中鲜活起来;有的场面描写则偏重于情节的制造,或造成悬念,或预设伏笔,或制造冲突,

从而帮助主要事件的发展;有的场面描写则刻意渲染、烘托气氛,以展示特定的心理活动或特定事件。但无论哪一种场面描写,都要学会截取场面。从而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

 截取场面是个长期观察积累的技巧。在写作中,所选取的场面中,既要有对整个环境的概括,又要有特定的环境要素和人物活动,既要有“大”的环境,又要有“小”细节,从而将整体描述与细节刻画综合运用,做到点面结合、宾主分明,才能写出场面的丰富和动态,从而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

【范文赏析】 请看下面一段描写:

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

(引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

【赏析】这段场面描写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是对面的描写,是总的交待。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整个场面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全文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

场面描写要做到:

1、有条不紊,主次明晰。

选好角度,分别主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写一点不及其余;

2、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又要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

3、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场景的气氛,才能感染读者。

在场面描写中也要写人的神情、语言、心理等,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生动的生活画面。

举例:

场面描写举例:

上课铃响以后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静坐在教室内,等待老师的到来。教室里时而传来几声咳嗽声,时而传出班长的吼声:“不准讲话!”呵,真威严!几声轻快的脚步声,“啪!”班长回位了。当然,老师也走进了教室。“就要像这样嘛!”老师看了挺满意。的确,今天的课堂纪律非常好。“上课!”……师生上课的见面话——互相打招呼,但很严肃。老师习惯地推了推眼镜,巡视了一会儿,脸上流露出满意的微笑。不久,校园里传出了有规律的读书声,非常悦耳。现在,同学们正寻求着知识,老师们正传授着知识。上课就是这样:轻松、愉快,但又是那么严肃。

简评:

此文抓住上课铃响了以后这一特定时刻的场面来写,有学生的活动,也有老师的活动,有概括介绍,也有细腻刻画。

在阅览室里

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

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

简评: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

扳手劲比赛

扳手劲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都围在队员陈秦和肖陈乾周围观战。‚预备——开始!‛随着崔老师一声令下,陈秦和肖陈乾紧紧地抓住对方的手,眼睛紧盯着对方,嘴唇也闭得紧紧的,准备全力以赴压倒对方。我们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只见两只紧握的手在微微颤抖,这时教室里一阵又一阵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同学们有的跪在桌子上,有的拍着桌子,还有的有节奏的跳起来,为双方运动员加油助威……

扳手劲比赛第二轮开始了,由肖陈乾和胡睿对抗。肖陈乾笑了笑,好像在想:我已经赢了陈秦,这次同样能赢胡睿。胡睿也笑了笑,好像在想:我会赢肖陈乾,为陈秦‘报仇’。双方握起手,鼓足了劲,开始对阵起来。慢慢的,他俩的脸都憋红了,肖陈乾胳膊上的筋都鼓起来了。他肩膀一耸一耸的,看得出他连吃奶的劲也使出来了。他们相持了好一会儿,脸上从浅红变成了深红,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看肖陈乾要输了,他的助威团便扯开嗓子喊起来:‘肖陈乾加油!肖陈乾加油!’ 肖陈乾听到了喊声,咬紧嘴唇,嘴巴都有点歪了。胡睿的手越来越有力气,就在肖陈乾的手差点儿被压下去的时候,胡睿的助威团也高兴地喊起来:‘胡睿加油!胡睿加油!’教室里像开水一样沸腾了。最后,肖陈乾坚持不住,手被胡睿压倒了。大家为胡睿高兴,也为肖陈乾感到惋惜。

简评:这一段场面标写形象生动,从人物外貌、心理、神态多方面着手,把两个主要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早读—板报风波

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过了好一会,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回来。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笑。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书挡住了脸。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知是怎样是好。

点评:

这是一篇叫《板报引起的风波》的文章的片断。它具体描写了早读时同学们的惊疑不定和关注的心态及班主任的神情。如果把上面的描写改成“大家心里都很紧张,密切注视张老师的一举一动”就显得无味了。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的要求,从个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学习,认真备课,以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情况,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备好课堂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好课堂教学,使讲解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关注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做到老师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上一篇: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方案下一篇:农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