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基础知识答案

2023-03-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汉语言基础知识答案

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412;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名词解释 1.耽思:所谓“耽思”,主要是在主体对内部世界的自我展示、审度、调整、反思过程中,将“瞻物”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朦胧的、不清晰的、不具体的体验或思想,提炼成清晰、具体而富于创造性的文本思想。

2.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表达方式:所谓表达方式,是由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所要求的语言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一般认为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

4.诗歌:所谓“诗歌”,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它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

二、简答题 5.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

(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6.追求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特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1)要注意辨析词义;

(2)要注意区分词语的褒贬色彩;

(3)要注意掌握词语的搭配关系。

三、分析论述 7.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四、写作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有人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就以上材料,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选材合理;

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书写规范,文面整洁。(3)不少于1000字。

第2篇: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412;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判断题 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答案]对 2.写作如果不具有精神创造性和交流性特征,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和价值。[答案]对 3.文本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基本的意旨或者倾向。[答案]对 4.一般来说,材料的价值和意义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最终显示出来。[答案]错 5.真正的辞藻美来源于语词的恰当使用与文本的整体表达效果的相互融合。[答案]对 6.第一人称,我们通常称之为“万能人称”。

[答案]错 7.从本质上来说,抒情的基本表现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答案]错 8.要进行准确的表达,主要在于正确地选用词语。[答案]错 9.实用性文体的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答案]对 10.诗歌根据其表现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答案]错 二、简答题 1.思想提炼要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可以从若干方面努力。请简要阐述。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2.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答:(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3.简述散文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选材自由,题材广阔;

(2)手法灵活,形式多变;

(3)结构独特,形散神聚;

(4)文笔优美,个性鲜明。

三、分析论述 分析并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一)在新闻写作中,除了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时效性;

(二)在理论文章的写作中,除了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

(三)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写作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数万元的财富,岂不快哉? 也有人说,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的一生就有价值了,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请就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自选角度,文体不限,题目自拟I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选材合理;

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书 写规范,文面整洁。

3.不少于1000字。

第3篇: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412;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名词解释 1.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2.段落:所谓“段落”,就是自然段,是文本内容外在表现秩序的结构概念。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就是“换行”。

3.场面描写:所谓“场面描写”,是将人物描写与景物描鸟梧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人达到有机融合。

4.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小说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的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二、简答题 5.思想提炼要达到真实、探刻、新颖的途径,可以从若干方面努力。请简要阐述。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答:(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三、分析论述 7.分析并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一)在新闻写作中,除了特别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时效性;

(二)在理论文章的写作中,除了特别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

(三)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写作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记·大学》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大学》中的“大学”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学,但这一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却永远是大学教育之精神所在。

大学是追求人生至善的“圣地”,是通过精神自由交往,提升人性的“精神之都”。

请就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选材合理;

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不少于1000字。

第4篇: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B.士封羊,无血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D.“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 A.国别体 C.编年体

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 A.微言大义 C.质朴平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1页 共9页

B.辩丽恣肆 D.详赡生动 B.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 A.气势磅礴 C.奇幻诡谲

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 A.论体 C.骚体

B.赋体 D.七体 B.铺张扬厉 D.冷峻峭拔

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 A.离骚者,犹离忧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 A.刘向 C.桓宽

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 A.笔法谨严 C.各篇相对独立

B.气盛情切 D.前后连贯成篇 B.刘歆 D.桓谭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D.离,别也;骚,愁也

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 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C.长篇巨制,偶含劝诫 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 A.《鹏鸟赋》 C.《洞箫赋》

B.《杨柳赋》 D.《鹦鹉赋》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 D.愤世嫉俗,质朴自然

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 A.枚乘

C.班固(《咏史》)

B.苏武 D.张衡

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 A.《涉江采芙蓉》 C.《迥车驾言迈》

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

A.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3) 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2页 共9页

B.《迢迢牵牛星》 D.《明月皎夜光》

C.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D.刘宋泰始二年(466)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 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 A.阮籍 C.应璩

B.何晏 D.嵇康

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 A.“弘丽妍赡” C.“缛旨星稠”

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 A.曹植 C.陶渊明

B.郭璞 D.谢灵运 B.“文采高丽” D.“文典以怨”

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 A.元嘉时期 C.建安时期

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 A.江淹 C.谢胱

B.沈约 D.王融 B.永明时期 D.正始时期

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 A.庾信 C.温子升

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 A.吴歌 C.南朝乐府

B.西曲 D.北朝民歌 B.宇文毓 D.徐陵

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 A.曹植《登楼赋》(王粲) C.左思《三都赋》

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 A.东汉 C.西晋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3页 共9页

B.建安 D.南朝

B.王粲《洛神赋》(曹植) D.江淹《芜城赋》(鲍照)

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者郦道元(杨炫之) C.属于地理著作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 D.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兴间(东魏孝静帝时期)

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 A.重气质 C.重文采

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 A.“六对”、“八对”说 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

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 A.初唐四杰 C.吴中四士

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D) A.清稳闲适 C.平淡自然

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 A.山水游记 C.变文

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神话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发展方向的特征有(ABCE) A.主题 C.情节 E.想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4页 共9页

B.情感 D.形象 B.讽刺小品 D.俗讲 B.刚健爽朗 D.奇崛幽峭 B.文章四友 D.大历十才子 B.提倡风骨和比兴 D.“象外之象”说 B.重骨力 D.重思理

32.下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有(A、B、D、E) A.陈琳 C.阮王禹 E.刘桢

33.宫体诗的特点有(A、C) A.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 B.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C.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 D.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E.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34.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A、B、E) A.沉雄气质 C.文采华丽 E.以骨力取胜

35.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A、B、C) A.文以明道 C.不平则鸣 E.声律严整

B.唯陈言之务去 D.用事绵密 B.慷慨悲壮 D.清新自然 B.孔融 D.王粲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7.墨翟

---即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5页 共9页

38.上官体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39.长吉体

---长吉体(cháng jí tǐ ),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的“李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一.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 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41.简述《九歌》的内容。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42.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曹操诗歌宏伟的气魄,强劲的力度,阔大的境界,在建安诗坛上无与其匹。他不仅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而且以他大气弥满的笔力使逐渐僵化的四言古诗重现生机,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43.简述唐传奇小说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

一、从创作上来讲,唐传奇作品一反汉魏六朝小说的纪实法,大都采用虚构法;

二、从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技巧方面来看,唐传奇小说叙述宛转委曲,描写细腻多样;

三、从体制上看,唐传奇小说已经由笔记体发展为传记体; 唐传奇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长处。它从汉魏六朝的小说雏形中破壳而出,并使小说“至唐代而一变”。从此,中国古典小说从子、史脱颖而出,成为叙事文学中一种独立的文体,开始用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样式,反映社会生活,展示真、善、美,在形象塑造及叙事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和定型。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6页 共9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以《史记》中人物的塑造为例,论述司马迁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参考:《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色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第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例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写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例如《李将军列传》,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受压抑的经历,主要表现李广一代名将的风采及其遭遇的坎坷。司马迁在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上郡之战,突出李广的“善射”本领和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大将风度;雁门之战,显示李广的机智和应变才能;右北平之战,凸显李广的胆识和神威;从卫青袭击单于之战,则重点叙述李广遭遇的坎坷。四场战役写出李广与程不识不同的带兵方法,写出他冶军宽缓而得力的特点;杀霸陵尉,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的性格;“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则表现了李广的疏财爱士;与才能不及中人却封侯拜相的李蔡的对比,揭示了统冶者的奖励不公和李广对自身偃蹇命运的愤郁不平。这些描述,又在李广的主要性格之外,增添了丰厚的血肉。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相互配合,详写和略写相互结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

第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正反对比。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两个人先后都入驻秦都咸阳,刘邦听从张良、樊哙的谏议,不入秦宫室,封存其资财府库,与地方父老约法三章,约束兵士。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烧掠,得其财宝、美女而东归。这样,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而出。

除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鲁莽的项羽,《高祖本纪》中经常从容不迫的张良之与时时窘迫栖皇的刘邦,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第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是司马迁写人艺术的又一特点。 《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表现。

第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项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7页 共9页

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高祖本纪》写刘邦被项羽射中后谎称“卤中吾指”。《陈涉世家》写陈涉辍耕慨叹,《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乡人均分社肉,《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而叹息,《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等,都十分传神地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拔,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如《郦生陆贾列传》通过郦生与陆贾的对话,把尉佗的傲气与豪气,陆贾的不卑不亢和使臣气节都表现出来了。

此乃吾之愚见,仅可称谓一家之言,可《史记》艺术的特色美,却是客观的,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果然魅力无穷,怎能叫人不荡气回肠呢!

45.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参考:以《登高》为例分析杜甫诗歌 沉郁顿挫的特点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8页 共9页

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诗整首诗都是绝句,因而称为“七律之冠”。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第9页 共9页

第5篇: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范文)

绝密★考试结束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封羊,无血 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D.“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 A.微言大义 B.辩丽恣肆 C.质朴平实 D.详赡生动 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 A.气势磅礴 B.铺张扬厉 C.奇幻诡谲 D.冷峻峭拔 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 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 A.刘向 B.刘歆 C.桓宽 D.桓谭 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 A.笔法谨严 B.气盛情切 C.各篇相对独立 D.前后连贯成篇 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 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 C.长篇巨制,偶含劝诫 D.愤世嫉俗,质朴自然 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 A.《鹏鸟赋》 B.《杨柳赋》 C.《洞箫赋》 D.《鹦鹉赋》

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 A.枚乘 B.苏武

C.班固(《咏史》) D.张衡 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 A.《涉江采芙蓉》 B.《迢迢牵牛星》 C.《迥车驾言迈》 D.《明月皎夜光》 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

A.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3) 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 C.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D.刘宋泰始二年(466)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 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 A.阮籍 B.何晏 C.应璩 D.嵇康

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 A.“弘丽妍赡” B.“文采高丽” C.“缛旨星稠” D.“文典以怨” 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 A.曹植 B.郭璞 C.陶渊明 D.谢灵运 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 A.元嘉时期 B.永明时期 C.建安时期 D.正始时期

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 A.江淹 B.沈约 C.谢胱 D.王融 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 A.庾信 B.宇文毓 C.温子升 D.徐陵

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 A.吴歌 B.西曲

C.南朝乐府 D.北朝民歌

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 A.曹植《登楼赋》(王粲) B.王粲《洛神赋》(曹植) C.左思《三都赋》 D.江淹《芜城赋》(鲍照) 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 A.东汉 B.建安 C.西晋 D.南朝

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者郦道元(杨炫之)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 C.属于地理著作 D.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兴间(东魏孝静帝时期) 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 A.重气质 B.重骨力 C.重文采 D.重思理

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 A.“六对”、“八对”说 B.提倡风骨和比兴 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 D.“象外之象”说 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 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 C.吴中四士 D.大历十才子 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D) A.清稳闲适 B.刚健爽朗 C.平淡自然 D.奇崛幽峭

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 A.山水游记 B.讽刺小品 C.变文 D.俗讲

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神话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发展方向的特征有(ABCE) A.主题 B.情感 C.情节 D.形象 E.想象

32.下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有(A、B、D、E) A.陈琳 B.孔融 C.阮王禹 D.王粲 E.刘桢

33.宫体诗的特点有(A、C) A.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 B.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C.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 D.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E.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34.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A、B、E) A.沉雄气质 B.慷慨悲壮 C.文采华丽 D.清新自然 E.以骨力取胜

35.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A、B、C) A.文以明道 B.唯陈言之务去 C.不平则鸣 D.用事绵密 E.声律严整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7.墨翟

---即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38.上官体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39.长吉体

---长吉体(cháng jí tǐ),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的“李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41.简述《九歌》的内容。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42.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曹操诗歌宏伟的气魄,强劲的力度,阔大的境界,在建安诗坛上无与其匹。他不仅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而且以他大气弥满的笔力使逐渐僵化的四言古诗重现生机,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43.简述唐传奇小说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

一、从创作上来讲,唐传奇作品一反汉魏六朝小说的纪实法,大都采用虚构法;

二、从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技巧方面来看,唐传奇小说叙述宛转委曲,描写细腻多样;

三、从体制上看,唐传奇小说已经由笔记体发展为传记体; 唐传奇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长处。它从汉魏六朝的小说雏形中破壳而出,并使小说“至唐代而一变”。从此,中国古典小说从子、史脱颖而出,成为叙事文学中一种独立的文体,开始用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样式,反映社会生活,展示真、善、美,在形象塑造及叙事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和定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以《史记》中人物的塑造为例,论述司马迁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参考:《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色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第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例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写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例如《李将军列传》,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受压抑的经历,主要表现李广一代名将的风采及其遭遇的坎坷。司马迁在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上郡之战,突出李广的“善射”本领和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大将风度;雁门之战,显示李广的机智和应变才能;右北平之战,凸显李广的胆识和神威;从卫青袭击单于之战,则重点叙述李广遭遇的坎坷。四场战役写出李广与程不识不同的带兵方法,写出他冶军宽缓而得力的特点;杀霸陵尉,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的性格;“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则表现了李广的疏财爱士;与才能不及中人却封侯拜相的李蔡的对比,揭示了统冶者的奖励不公和李广对自身偃蹇命运的愤郁不平。这些描述,又在李广的主要性格之外,增添了丰厚的血肉。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相互配合,详写和略写相互结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 第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正反对比。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两个人先后都入驻秦都咸阳,刘邦听从张良、樊哙的谏议,不入秦宫室,封存其资财府库,与地方父老约法三章,约束兵士。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烧掠,得其财宝、美女而东归。这样,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而出。 除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鲁莽的项羽,《高祖本纪》中经常从容不迫的张良之与时时窘迫栖皇的刘邦,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第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是司马迁写人艺术的又一特点。

《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表现。 第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高祖本纪》写刘邦被项羽射中后谎称“卤中吾指”。《陈涉世家》写陈涉辍耕慨叹,《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乡人均分社肉,《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而叹息,《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等,都十分传神地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拔,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如《郦生陆贾列传》通过郦生与陆贾的对话,把尉佗的傲气与豪气,陆贾的不卑不亢和使臣气节都表现出来了。 此乃吾之愚见,仅可称谓一家之言,可《史记》艺术的特色美,却是客观的,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果然魅力无穷,怎能叫人不荡气回肠呢! 45.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参考:以《登高》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诗整首诗都是绝句,因而称为“七律之冠”。

第6篇: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390;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献;

信仰。

7.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0.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2.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4.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

今义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

追赶上;

本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

通“矫”,矫正;

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1.今也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收到惊吓。

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原文: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9)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10)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化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上一篇:党支部纪检委员发言稿下一篇:小学生自我反省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