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2023-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走进乡村 写出特点

冰之波

【习作要求】

可以说说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可以谈谈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或趣事,等等。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把要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到的优美词句,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习作指导】

田园生活就是乡村生活。柳枝青青,鸟鸣声声,山道弯弯,羊儿咩咩,河水清清,鱼儿游游„„多么美的田园景色。草儿青青放牧忙,稻穗黄黄收割忙,柿子红红采摘忙;还有那赶大集,舂年糕,杀年猪,舞狮子„„多么惬意的乡村生活。下水会摸鱼虾的娃子,巧手编制篮筐的姑娘,科学种田养殖的小伙,有手传统绝活的大娘大爷„„多么让人佩服的乡村人物。走进田园,睁大双眼,你会有自己的发现;走进田园,放飞心灵,你会有新鲜的感悟。这些发现,这些感悟就是你习作的材料;写自己的发现,写自己的感悟就会得心应手。

要想有发现,有感悟,就要观察。观察要有序,要细致。观察田园景物一般有如下几种顺序(作文时的材料安排也可以照此顺序):①方位顺序,以一个观察点为中心,或由远到近,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反之也行。②移步换景,随着脚步的移动,走到哪儿,看到哪儿,一步一景,感受景物的特点。③时间顺序,在不同的时间里,景物所表现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如,一天里日出日落,田野里收割前后,一年四季同一处的景象都迥然不同。有序观察时还要细致,不管是田野,还是村子里的景物,都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静态、动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乡土”特点。如,课文《乡下人家》一文中,“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里,作者抓住农家小屋前的景物,不同于城里高楼前的景物的形状和色彩特点,采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小屋亲切可爱、质朴自然的乡土气息,是作者仔细观察的结果。

观察有了结果,作文时还要动静结合,描写生动。写田园景物不仅要写出乡土特点,还要把景物写得有生气,感动人,这就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如《乡下人家》一文中,“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是对农家小屋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藤蔓的静态描写;“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是对母鸡、公鸡守护自己“家园”的动态描写。然而,景物一般是静止的,要让景物有生气,你就得展开合理想象,用比喻、拟人等方法让景物“活”起来,“动”起来。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句中的“探”将春笋拟人化了,让我们感到嫩笋长势快,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天勃勃的生机。还有动态描写时,如能把人的活动穿插在一起写,文章就更有生气了。如《乡下人家》中,树荫下边吃饭边聊天的情景,是多么自然、和谐的活动场景,也是乡村生活特有的场景。

写完之后,你要边读边想边改:看看有无错别字和病句,看看意思是否连贯,看看想象是否合理,比喻、拟人句有无恰当,看看描写的景物是否突出“乡土”特点。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例文]

秋 天 的 田 野

沈颖婵

秋天的田野是美丽的;秋天的田野是迷人的。

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兴致勃勃地回老家去欣赏秋天的田野。远远望去,黄澄澄的稻田,翻腾着滚滚金波,好像灿烂的彩霞飘落在田野。近了,我看清稻谷快成熟了,沉沉甸甸的,压得稻子直不起腰来。可是,它们还是使劲地随风摇摆,好像在为金色的秋天舞蹈。我踏着田间小路一边前行,一边闻着稻谷的清香,仿佛看到了人们挥镰收割的情景。

忽然,我的眼前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白色,像是白云飘落田野。我立即跑过去,原来是淘气的棉花桃焦急地裂开了大嘴,争先恐后地吐出自己雪白的棉花,迎接人们的采摘。你看,棉田里,年老的、年轻的、年少的,个个腰系竹篓摘得多欢哪!姑娘和小伙嘴上哼着丰收小调,两手穿梭似的摘个不停,一朵朵棉花纷纷落

入竹篓。几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顽童,一会儿摘棉花,一会儿在棉花丛中捉迷藏,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沙沙,沙沙„„”多么富有节奏的音乐啊!原来,我到了玉米地,是秋风在指挥玉米叶演奏《丰收之歌》。吐着红缨的玉米棒子,在绿绸带似的玉米叶间时隐时现,多么诱人„„

“颖颖,来看奶奶啦!”奶奶家的邻居王大妈一边在玉米林里喊我,一边掰下几个玉米棒子,扔了过来,“带回家去烧着吃吧!”眼前的大玉米棒子,早就馋得我直流口水,我不客气地捧起玉米棒子,说了声“谢谢!”就向奶奶家走去„„ [简评] 小作者按移步换景的顺序进行观察,精心选取了秋天田野最有典型性的稻谷、棉花、玉米,具体地描绘了秋天田野景色的特点,深情地抒发了热爱之情。描写时,小作者展开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从而加深了感染力。其间,还有人物活动的描写,真是绘声绘色,富有情趣。文章的结尾以小作者带着秋天的收获——玉米棒子去奶奶家作结尾,引人回味,其趣无穷。(冰之波 评)

第2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guāi qiǎowéi qúnchú chuāngyìng bìzhàn

()()()()()墨水piě zuǐchōu yēróu zhòuliâ fângcuō xǐyī

() ()()() () ()人

二、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手好闲闻()未闻鱼()而入落荒而()满不在()天()海角与世()绝沾沾自()郑重其()知足()命重()天日不()之地

不可思()()以自慰衣衫()()

三、按要求填空。(5分)

1.如果你不知道“璀(càn)”的“càn”字怎么写,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2.《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挠”和“饶”在字典中的位置是:()在前,()在后:“应接不暇”四个字的先后顺序是()。

3.“片”是()结构。

四、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16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表达了()。本文是丹麦童话作家()写的。

2、《凡卡》一文的作者是(),这篇课文通过

()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中凡卡在写信过中主要回忆了()和()这两件事。最后,文章以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

3、除了本单元的文章,我还读过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如《》,作者(),作品中的主人公是()。

五、日积月累。(11分)

正直是()之本。

眼泪无法洗去()。

人是为了()才活着的。

最伟大的见解是()。

只有那些()的人,才能(),迎来()。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百年孤独》 使卵石()完美的,并非()的打击,而是水的()。

六、句子练习。(10分)

1.王梅站起来说:“我要去书法组练书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请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做报告。(连成一句话)

3.我们经常在教室里讨论数学题。(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4.他问:“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句)

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悲剧。(用不同的句式把意思表达得更强烈些)

七、阅读园地。(28分)

(一)小音乐家扬科(9分)

一天傍晚,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扬科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屋里墙上的小提琴,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门口移动。

扬科进了食具间,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扬科不小

心触动了琴弦。琴声惊动了管家,把他当小偷惩办。管家让更夫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妈妈把他抱回家里。第二天,他没有起床。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跪(ɡuìkuì)弦(xiánxuán) 惩(chěnɡchénɡ) 恐(kǒnɡkǒu)

2.用横线画出体现扬科喜爱小提琴的句子。(1分)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从这个比喻句中你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你认为凡卡和扬科有哪些共同之处?(3分)

(二)不识字的老师(19分)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

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2分)

长()者边缘()yán()续yǒu()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2分)

温柔——粗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3分)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3分)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3分)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3分)

八、习作园地。(30分)

课余你读过哪些外国文学名著?选一篇你印象深刻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作简单介绍,并紧扣住人物性格对其进行点评。

第3篇:人教课标版四数下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

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 教授新课

1、 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 小数点对齐

1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 复习巩固:

1、 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 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 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 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 解决问题

1、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 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4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 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二、新课:

1、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 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 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 小组合作要求:

(1)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 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

5 (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

(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6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口算:(投影片或口卡) 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 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 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 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 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 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 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 复习巩固

1、 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

7 ⑵指名汇报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 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 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 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 简算练习

1、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 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 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提问: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

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的: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 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 (2).9.09+11.1-19= (20 1.1 1.19)

10 (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 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列式计算: (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 (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教学反思:

第4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乐园一、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jiē lòu jùn xiù lú shān shuòguǒ

( ) ( )( ) ( )

diāo zhuó bùxiǔ wèiwèn dǐcháng

( ) ( ) ( ) ( )

二、判断,在正确的读音(或字)下面画“√ ”。

英俊(jùnzùn) 不朽(xiǔ qiǔ) 提供(gōnggòng) 避免(pì bì)

(拨 拔)萝卜 (构 沟)造 (戴 带)帽子 (漂 飘)流

三、组词语。

牧( )揭( )搞( )颂( )旗( )

枚( )喝( )稿( )项( )棋( )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钧( )发 ( )( )动听 ( )谋( )计

( )土成( )( )少( )多 聚( )成( )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迷人的( ) 古老的( ) 慰问( )

动人的( ) 光辉的( ) 提供( )

灿烂的( ) 壮丽的( ) 携带( )

不朽的( ) 伟大的( ) 收集( )

智慧的( ) 美丽的( ) 雕琢( )

六、找朋友。(8分):

金碧辉煌的 驮马 葱郁的 大海

光荣而艰巨的 宫殿 慈祥的 故事

霞光万道的 任务 浩瀚的 老人

胆小性躁的 天空 动人的 树丛

七、选词填空(4分)

充分 充实 充满 充足

1、无论植树种草,土壤中必须有( )的水分。

2、现在要过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又想起那位老大爷说过的话,心里( )了力量。

3、他们知道惟有今天,“乡亲”的口袋是( )的。

4、这篇文章( )显示了他敢于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

第二部分阅读舞台

八、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邮票齿孔的故事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哪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1.填空

( )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 ),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 )裁开。

( )年,英国发明家( )发明邮票打孔器。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邮票 一( )打孔机 一( )发明 一( )别针

3.从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器这件事上你体会到什么?

(二)国庆专题邮票收藏价值刍议

新中国的国庆专题邮票始于1950年的纪4《开国纪念》,以后在新中国成立

一、

十、十

五、二十

五、三

十、三十

五、四

十、五十以及五十五周年又分别发行纪念邮票,共19套。其中,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庆时发行的《民族大团结》,更是创下了一套邮票枚数最多的世界邮票发行纪录,可称是盛举。

因为是纪念新中国成立之盛事,这些国庆专题邮票上处处洋溢着祥和、欢快的热烈气氛,且不说以《欢庆》、《庆祝》等为主题的票面,即使是以《国旗》、《国徽》、《国歌》等内容为主图的票面上,设计者也同样能把浓浓的欢快之情透过票面传递给世人。在这些邮票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当属纪71选用著名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颇具收藏价值;而纪106和J47都采用了画面图案相连的连票形式,让人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纪106邮票为新中国第一套票面图案相连的连票形式;再者就是1999年发行的枚数最多、面值最高的套票版张纪念邮票《民族大团结》了,以中国画工笔重彩画法设计,每个画面均选用祖国各民族最富特色的服饰,由男女二人组成的各种舞蹈构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确实令人喜爱。

如果今天有人想要收集到全套的国庆专题邮票,恐怕已经不是一件容易事了。因为这首先是由邮票本身“量”所决定的,1964年发行的纪106M《国庆十五周年》小全张仅为4万枚的发行量,建国初期发行的纪4《开国纪念》、纪6《开国一周年》的发行量也只有80万套和50万套,这两套邮票经过了数十年的使用消耗,今天的存世量该用“珍稀”两字来形容了。其次就是“价”的缘由了,纪106M小全张为连票且票面相连处不打孔,如今已近万元;《开国纪念》和《开国一周年》的价现各为800元左右,其它如J45M《国徽》、纪71《开国大典》也都在250-280元;尽管后期发行的国庆专题邮票的市价尚低,但若想集齐全套,对一般的集邮爱好者来说,非常困难。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J47《欢庆》,理由如下:首先,J47《欢庆》与纪106《国庆15周年》都是很受欢迎的票面图案相连的连票,发行量为1500万套的J47,仅高于纪106的630万套发行量的一倍多,但J47目前的市价仅8元,远低于纪106的800元的市价,而且J47发行于1979年,当时集邮还远未进入投资领域,估计消耗了不少,实际存世量不会很大;其次,1997年邮市高潮时,J47曾有过22元的最高价,现在其价格已跌了许多,可说是真正到了底部区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独特的投资价值决不会让投资者失望。另外,堪称低价潜力品种的J163《国庆四十周年》邮票也值得关注,其1859万套的发行量以及目前仅1.50元的市价,与后几年动辄数千万套发行量的邮票相比,更显其被低估的投资价值。

最让集邮爱好者感叹的国庆专题邮票当属1999年发行的《国庆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版票了,尚未露面曾一片叫好声。8年后的今天,其市价竟还在面值之下苦苦挣扎!应该承认,《国庆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的画面效果无愧于当年最佳邮票的称号,但其56枚集于一版所形成的特大版面,也确实增加了收藏保管的难度;又是几乎完全进入收藏领域的2827.5万套的发行量,在眼下这个还不很红火的邮市里,如此大的存世量,想指望其有非常上佳的表现,也太勉为其难了。

1.填空

新中国的国庆专题邮票始于( )年的纪4( ),以后在新中国成立

一、

十、十

五、二十

五、三

十、三十

五、四

十、五十以及五十五周年又分别发行纪念邮票,共( )套。其中,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庆时发行的( ),更是创下了( )的世界邮票发行纪录,可称是盛举。

2.文中提到的国庆专题邮票有哪儿种,写出它们的名称。

3.你喜欢集邮吗?《国庆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为什么令人喜爱?

第三部分练笔天地

九、笔下生花

许多人爱好集邮或喜欢集邮,因为设计精美的小小邮票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无限的乐趣。任选一项,写下来。

* 邮票中的(历史、自然风光、伟人名人、科学、文学作品等)

* 我和集邮

* 为某张邮票写说明

第5篇:六文下第四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班别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5分)

róu zhòudònɡ jiānɡchōu yēɡuāi qiǎoyìnɡ bì

() () () ()()liâfânɡtián mìxiázǐchúchuānɡpiězuǐ

()()()() ()

ɡuāi qiǎoshânɡ dàn shù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鲁宾孙在荒岛上生活了()年才回到英国的。《海的女儿》是被称为“”的安徒生写的。和汤姆最“臭味相投”的是

三、反义词填空。(5分)

1、()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这件事根本不是什么(),早就公开了。

3、他看上去一点也不(),显得很镇定。

4、一切()都不存在了,鲁滨孙终于安全回到了祖国。

5、两个孩子性格各异,小姑娘乖巧可爱,小弟弟却()极了。

四、选词填空。(7分)

盼望渴望指望失望希望绝望愿望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五、把下列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5分)

1、正直是()之本。迈哈福兹 《》

2、眼泪无法洗去()。拉克司内斯《》

3、()是最朴实的。戈尔丁 《》

4、人是为了()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

5、()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马尔克斯《》

6、我劝天公龚自珍《》

7、使—泰戈尔 《》

六、用直线将相关内容连起来。(4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安徒生

《鲁滨孙漂流记》俄国契诃夫

《卖火柴的小女孩》英国马克?吐温

《凡卡》丹麦笛福

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30%)

(一)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他的旧 wãi qún()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yìnɡ bì()。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 在文中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2、 “乖”字的部首是(),音节是();“兜”字的部首是(),共()笔。(2分)

3、 “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她注意的是;她注意这些是因为

(3分)

4、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的用法,分别在括号中标上序号。(3分)

破折号用法:①用于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②用于话题突然转变;③用于声音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5、《凡卡》一文结尾写了凡卡做了个美好的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说明2

第6篇:六语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kāng

biàn

wéi

xié

jùn (

) 慨 (

)论 (

)一

抵(

)

(

)作

(

)俏 (

)复 (

)别 (

)幕

监(

)

威(

)

(

)马

2、看我七十二变!(一字多义)。3分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

“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3、趣味词语。仿照例子,根据词的不同意思,补充上一个字。4分 例:狼藉(形容乱七八槽,杂乱不堪的样子。) (1)蜂_______ (形容人多,朝一个方向走去。) (2)雀_______ (比喻活泼,蹦蹦跳跳。) (3)雁_______ (比喻守纪律,有秩序。)

(4)乌_______ (比喻无组织无纪律地在一起。)

4、选词填空。2分

典型

典范

(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

),他们合作最真诚,合作时间最长,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2)赵本山在他表演的前期小品中,穿的是(

)的北方农民服装。

5、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1)(

)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

),可以说交响乐团是合作的典范。

(2) 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

)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海洋(

)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

6、我会创作。1+2分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办好。

什么是宽容呢?顾名思义,宽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2分 (1)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文传真。8分

(1)《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间实验,了解了 ___________ 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___________来__________,确认目标的!

(2)“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________________,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_______________。”我觉得现代人除了要学会合作,还要学会____________,学会_____________,学会____________...... (3)从斯帕拉捷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我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还有一些科学家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欣赏。

(一)《海洋―――21世纪的希望》节选

19分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

)船只,(

)海堤,(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 “望洋兴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3分)

近:诞生(

)

便利(

)

回眸(

)

反:密切(

)

慷慨(

)

丰富(

)

2、把下面的词语正确填写到短文中的横线上。(3分) 毁灭

掀翻

冲垮

3、按要求写词语:4分

描写海水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海面宽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抄能够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一句话:2分

5、海洋的“喜”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海洋的“怒”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计2分

6、“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分

7、“望洋兴叹”出自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写出“望洋兴叹”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分 用“望洋兴叹”造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参考答案:

一、

2、F

(1)(6)(5)

3、涌

4、典范

典型

5、(1)因为

所以

(2)只有

8、(2)蝙蝠

听觉

辨别方向

二、

(一)

1、近:出生

方便

回首

反:疏远

吝啬

贫乏

2、掀翻

冲垮

毁灭

3、汹涌澎湃

波峰浪谷

巨浪滔天

波澜壮阔

一望无涯

无边无际

碧波万倾

广阔无边

4、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5、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掀翻船只

冲垮海堤

毁灭沿海城镇

6、解释说明。

7、《庄子.秋水》

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造句:看着电视上一个个优等大学的招生广告,再看看自己的成绩,他只得望洋兴叹。

上一篇:对学校领导的感谢信下一篇:免费家长会邀请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