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陕西省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陕西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监督条例》的规定,一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追赶超越”主题,按照“五个扎实”要求,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着力反映公共资金使用、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全省审计机关对900单位、项目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增收节支29.5元9亿,挽回损失10.8亿元,核减工程建设资金37.83亿元;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和重要信息1275篇批示、采用1198篇,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480项。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54篇。2016下年年以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550,件移送处理人员1227人,涉及金额20.72亿元。

一、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省审计厅主要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省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13省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3所高校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组织对省级30预算单位开展了内审自查和抽查。审计结果表明,2016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省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财税部门主动作为,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平衡财政收支矛盾,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了省人大的批复预算。各预算执行单位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预决算编报体系不完善;决算草案编报事项不规范;财政收入收缴不及时;转移支付管理不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秦税征管系统设置不完善;税收征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处理处罚不到位;违规集中下属单位资金。

对13个省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5个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4221万元,2个单位预算编制不细化2608万元,2个单位未执行收支两条线121万元;8个单位超预算、无预算列支费用577万元;3个单位挤占项目支出335万元;5个单位收支核算不实3992万元;4个单位未经政府采购816万元;7个单位固定资产计价不实7593万元。

对3所高校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所学校未执行收支两条线1366万元;2所学校收支核算不实1.2亿元;3所学校未经政府采购4864万元,2所学校未经审批处置资产3352万元;2所学校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1.58亿元。

对30个省级部门单位进行了内审自查和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个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3835万元3个单位未执行收支两条线364万元,3个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181万元;3个单位滞留闲置专项资金4.58亿元;3个单位未执行政府采购436万元;2个单位违规发放补助4万元;7个单位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1.03亿元。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后,省级各部门各单位能够严格执行,預算执行和经费管理的规范性不断提高,“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2016省级部门一般公共预算中“三公”经费支出2348万元,较上年减少4.94%,但审计仍然发现,个别单位还存在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部分单位支出控制不严格,会议超标准、无公函接待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认真整改。

二、其他财政收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一)下级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审计情况

对西安、宝鸡、商洛、西成新区和3个省管县人民政府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非税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应缴未缴财政收入;应征未征税费及基金;滞留财政专项资金;虚增财政支出;向非本级预算单位拨款。

对市、县、乡三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截至2016年底,省公车改革办共批复设区市以下8613个参改部门保留公务用车22819辆,公车保留比率48.28%,当年节支率25.44%,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批复保留车辆不规范。二是车辆移交处置不规范。三是公车拍卖款未及时上缴国库。四是改革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尚待完善,部分市、县未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保障平台。

(二)追赶超越、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对我省追赶超越目标实现情况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目标责任落不实。部分市县单位未制定追赶超越实施方案或追赶超越实施方案编制不规范。二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个别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不彻底;企业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部分项目建设缓慢,管理不规范。四是财政存量资金清理不彻底。部分市县存在存量资金未收回、资金闲置等问题。五是民生、环保等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三)全省精准扶贫脱贫专项审计情况

对周至、扶风等六县精准扶贫情况开展了审计,审计扶贫项目1790个,同时,还组织对2015年度我省移民(脱贫)搬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移民搬迁项目881个。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合规;三是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省审计厅在每季度开展的追赶超越审计中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了整改,目前大部分问题已得到整改。

(四)民生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情况

对9个设区市2015年度和2016上半年年医疗保险政策落实和改革推进情况开展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医保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13个县(市、区)尚未实施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门诊统筹。二是医保改革推进不够有力。41家医疗机构销售药品违规加价;46家立医疗机构违规收取诊疗费、服务设施费等;63统筹区存在跨区、跨险种重复参保的问题。三是医保基金管理使用不规范。5个统筹区的10户参保单位少缴医疗保险费;24统筹区医保财政补助资金未到位。

对全省201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3个市县滞留闲置建设资金;14个市县挤占挪用出借项目资金;14个市县改变资金用途等;34个市县未及时拨付或兑现财政补助资金;77个工程项目未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50个工程项目未经招投标;37个市县向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分配保障性住房、发放住房补贴。

(五)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对咸阳市、太白等“一市四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情况开展试审。发现的主要问题:30个工业园区均未进行水资源规划论证,也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矿山环境治理缓慢,生态恢复不到位;建设用地超规划;8个县(区)违规采砂、采石,占用河道、农田、耕地等;4个市县地下水超采严重,取水许可管理不到位;4个市县欠收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费等;3个市县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部分市县未实现城市雨污分流。

对宝鸡、渭南等7个市及所属县区2011年至2015年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开展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25个市县相关部门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11个县区专项资金闲置超过6个月;16个县区财政配套资金未落实;17个项目建设未及时开工;56个项目建设未及时完工;14个项目违规招投标;36个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不完整。

(六)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对6个工程项目开展竣工决算审计或跟踪审计,核减工程造价1.3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2个项目未批先占、未批先建;4个项目未招标或违规招投标;2个项目超概算或概算外投资;3个项目多列建设成本;2个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2个项目挤占建设资金。此外,个别项目还存在违规转包工程、违规出借资金、无接待函列支接待费、少缴税费等问题。

(七)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对地方金融机构业务开展、风险管控及资产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不良贷款增加,贷款质量下降。陕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近年增长明显。二是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地方经济主要依赖银行业间接融资,多元化融资渠道尚未形成。三是风险管控不够细化,责任追究机制、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四是部分县(区)农信社缴存的清算资金未按规定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五是地方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少缴税金、违规发放劳保津贴、招投标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对4户企业资产负债损益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户企业收支核算不实;3户企业超发工资补贴、多计提企业年金等;2户企业少缴税费基金;2户企业因投资对象经营不善等原因存在损失或潜在损失;2户企业未公开招标。此外,个别企业还存在违规转包工程、建设用地长期闲置等问题。

(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全省审计机关对1810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共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10人。

对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单位已基本整改到位。对2016年度預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经或正在处理。对涉及体制机制以及制度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审计建议,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审计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整改。对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线索,已按有关规定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对部分行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情况,向省政府提交了专题报告。

7月7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胡和平省长、梁桂常务副省长听取了省审计厅关于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的汇报。胡省长充分肯定了全省审计机关一年来的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认真整改。目前,有关部门单位和市县正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整改。省审计厅将跟踪监督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报告整改结果。

三、加强预算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使用的意见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预算管理行为。各级政府要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预算的精准和细化程度,要加大推进政府“全口径”预算的统筹力度,逐步建立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应统筹使用的资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项目库,切实推进专项资金的实质性整合,完善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和绩效考评机制。

(二)强化责任抓落实,全力保障追赶超越工作。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追赶超越”科学定位和“五个扎实”明确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实现“追赶超越”。二是夯实责任紧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对“追赶超越”的各项任务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务求各项工作有责任、有进度、见实效,确保“追赶超越”扎实有序推进。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重点查处追赶超越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三)精准施策求实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局性工作和头等民生大事来抓,深入研究扶贫开发新理念、新模式、新成果,切实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要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要严格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严肃查处脱贫攻坚政策执行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重大违纪违规、损失浪费、风险隐患等问题。

(四)认真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严格执纪问责。一是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财政资金全过程监控,加大对滞留、挪用、骗取财政资金和侵占国有权益等行为的问责力度。三是认真整改审计查出问题,尤其是屡查屡犯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在审计过程中要按照“三项机制”的要求,实事求是的分析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要鼓励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

作者:李健

第2篇:关于陕西省200g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陕西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监督条例》规定,全省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去年下半年至今年6月底,共对8112个单位和项目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违规金额193.96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16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78.06亿元,应上缴财政资金24.37亿元,已收缴财政5.79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72亿元,审计核减工程建设资金8.67亿元。向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21件。促进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651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78项,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85篇。

一、去年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省财政厅制定了财政资金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四挂钩”管理办法,对未缴的财政收入已收缴入库;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增强预算约束力,强化了财政管理。省地税局完善了基金、社会保险费征管制度和税收减免审批手续。省民政厅、水利厅、文化厅等9个部门已拨付滞留资金,调整账务,归还挤占挪用的资金,退还了违规集资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滞留的社会保障基金已转入财政专户。省公安厅和省交警总队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并完善票证管理制度,推进了执收单位与财政部门和代收银行间的信息联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建立了有关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与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管理。省安监局、文物局等36个开展内审自查的部门和单位上缴了预算收入,调整了相关账务,及时拨付了滞留资金,停止了违规发放补贴和奖金等行为,部分单位建立健全了内控监督机制。

安康市、宝鸡市和留坝县已将应缴未缴的财政收入分别缴入各级国库,拨付了未及时下达的财政专项资金,收缴入库了延缓和少征的税费。省国土资源厅及榆林等5个市将滞留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和采矿权价款收入已解缴入库。咸阳、杨凌等市(区)体育部门已按规定开设体彩公益金专用账户,并从2009年开始对公益金年度收支实行计划管理,纠正了超范围使用体彩公益金的问题。

部分国有企业少计利润、虚增销售收入等已进行了账务调整,补缴了税费。19户农村信用联社已回收非农贷款和关联多头异地贷款,办理了抵押手续。6个建设项目多计建设成本和多列决算已作调账,归还了截留挪用的项目资金。18个国外贷援款项目落实了配套资金。

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具体整改情况,省政府于去年12月底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省审计厅同时发出整改情况通报,并于今年3月首次向社会进行了公告。

二、200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一)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省财政厅具体组织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预算还不够细化,有的批复下达不及时,支出进度不够均衡。二是部分支出管理不规范,部分省级预算单位财政拨款资金结余量大,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支出当年未能实现。三是以前年度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调节基金、行政性收费等未缴入国库;一些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纳入预算管理或未缴入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四是应配套资金未全部落实。五是部分单位会计核算、会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财务收支的整体情况;预算内外资金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一些应实行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改变为其它采购方式。

2.对省外办、省新闻出版局、省体育局等13个省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3个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调整不规范,涉及金额1.2亿元;8个单位少计收入1038万元;4个单位违规收费等599万元:2个单位账外设账2960万元;3个单位违规发放奖金补贴等129万元;7个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2540万元;4个单位非税收入未上缴财政6480万元;6个单位少缴税费232万元;7个单位未经政府采购购置固定资产1765万元;6个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3059万元;招待费超支806万元。

3.省审计厅组织对省政府办公厅等22个部门开展了内审自查,并抽查了9个单位,发现的主要问题是:4个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金额2187万元;4个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金额220万元;3个单位虚列支出336万元;6个单位超预算支出2737万元;11个单位长期挂账1亿元;9个单位资产账实不符639万元;2个单位会计信息不完整。

(二)省地税局税收征管审计情况

2009年,税收征管和税收政策执行总体情况是好的。存在的问题:一是税收计划编制不够规范;部分基金计划制定不合理。二是减免税审批有待完善,财产损失税前扣除不够规范。三是个别地方税收项目存在省、市多头管理和纳税人多头申报的情况,增加了税收成本和纳税人负担。四是社会保险费多头征收的状况仍未改变。

(三)市级政府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对榆林市、延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财政收支进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3个市区应缴未缴财政收入,影响了省级收入;2个市无依据、违规收费,人为调减财政收入和支出;2个市区虚增财政收入和虚列财政支出;3个市区未及时下达拨付财政专项资金,以及改变专项资金用途;2个市区出借专项资金;2个市区未落实项目配套资金。3个市区地税部门违规开设过渡账户,年末滞留税款和社保费,延缓和少征税费等。

(四)政府债务审计调查情况

对全省各级政府性债务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县(区)政府债务增长较快,偿债压力较大:二是各级融资平台举债债务增长过快,债务率偏高;三是省属高校债务、二级公路建设债务较重,借新还旧率较高或缺乏直接还贷资金来源:四是部分市、县尚未建立较完善的债务管理制度,有的未建立偿债准备金,有的债务底子不清,存在清偿风险。

(五)涉农资金审计情况

对2007至2008年度农村税费改革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县级财政少安排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资金;7个市的15个县相关部门及17个乡镇,滞留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2个县的相关部门挤占挪用资金:3个市的财政部门少配套村级组织运转补助;543个乡(镇、街道办)违规使用村级运转补助。

对2006至2008年全省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54个县滞留良种补贴;8个市、县相关部门挪用种粮农民补贴;9个县的农机部门违规搭车收费;15个县的65个乡镇改变机动耕地补贴资金用途。

对2007至2008年度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配套资金不到位;6个市的20个县财政部门滞留欠拨资金,5个市11个县的林业部门滞留欠拨资金;17个县林业部门挤占挪用资金,用于下岗人员专项补助费、养老保险及行政经费等。

(六)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对全省2008年度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的征收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7个市的财政、劳动部门滞留失业保险费和就业再就业资金;3个市的县(区)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7个市的县(区)劳动部门挤占挪用就业再就业资金;8个市的企业欠缴失业保险基金。

对咸阳市2007至2009年6月政府投资的保障性廉租住房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主要问题是:市财政预算少安排廉租住房建设配套资金;挪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建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楼:将上级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用于廉租住房建设项目。

对全省2008年度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调查了35个县151个文化站和34个县农村电影放映站。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9个乡镇用已有文化站重复申报或以旧顶新;10个乡镇将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挪用于乡镇办公楼和宿舍建设;1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未按时开工;13个乡镇文化站超建设规模,形成投资缺口;44个乡镇的文化站项目建设未进行正式设计或未按规定招标;3个市违规从电影放映补贴专项资金中计提费用。

对36个“5.12”地震受灾县(未含西安市3个城区和周至县)2008年度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个县卫生部门改变专项资金用途;3个县的财政部门滞留欠拨卫生专款;7个县(区)未落实配套资金;3个县的7个医疗机构违规向职工和社会集资;5个县的13个医疗机构药品超标准加价。

对陕南三市2006至2008年省级旅游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主要问题是:14个县(区)地方配套、企业自筹资金不到位;9个县(区)财政、旅游部门滞留旅游专项资金,3个县将省级旅游专项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4个县财政部门违规拨付贴息资金。

对渭河流域53个污水处理厂、117个用款单位2006至2008年的污水处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1个在建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差;12个在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展缓慢;2个试点污水处理厂自2007年11月运行以来,污水排放不达标:6个县(区)和污水处理区域内的污水处理费尚未开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配套资金不落实,截留挪用和建设资金闲置等问题。

(七)工程建设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审计情况

全省审计机关对2547个建设项目和施工单位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超计划、超标准建设5.44亿元,多计工程价款1.84亿元,审计共核减工程款8.67亿元。

省审计厅对神木化工二期甲醇项目、冯家塔煤矿工程、金泰氯碱化工等5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主要问题是:3个项目部分费用超概算;2个项目概算外列支费用;2个项目挤占挪用资金;2个项目少缴税费;2个项目招投标不规范;2个单位超标准或无依据支付工程款和征迁补偿费:3个项目经审计核减工程资金1.02亿元。

对14个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赠)款项目的213个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审计。主要问题是:个别项目资金拨付存在延缓现象;2个项目4个执行单位超概算:6个项目的配套资金未到位:2个项目少缴税费。

(八)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对咸阳市14个县(区)农村信用联社信贷资产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查出的主要问题是:8个信用联社虚拟票据贴现,调节贷款规模:其他信贷挤占农贷指标;违规发放关联、多头、异地贷款,抵押不实贷款;未清理党政机关及干部个人贷款。

对金堆城钼业集团、铜川铝业公司、华山创业科技开发公司等7户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5户企业及下属公司由于投资决策失误、不良债权回收困难等造成资产损失或潜在损失;5户企业及下属公司损益核算不实;5户企业少缴税费;5户企业及下属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往来款项长期挂账。

(九)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全省审计机关共对1403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市厅级干部7人,县处级干部184人,乡科级干部1212人。查出违规金额14.86亿元,其中属领导干部主管责任金额14.39亿元,直接责任金额4682万元。审计后,有关部门参考审计结果,撤职、降职、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16人。

省审计厅对省监狱管理局、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西安工程大学等7个单位的8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3个单位未经政府采购购置固定资产:2个单位违规集资;2个单位挤占挪用专项经费;2个单位在建工程、维修改造、设备购置未实行招投标:4个单位投资及借款管理不规范;2个单位少计收入、虚列支出,3个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十)扩大内需项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玉树地震捐赠款物审计情况

对我省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共调查项目3497个,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项目未按规定时间开工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未经审批改变项目建设性质、用途和标准;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不规范。

省审计厅组织汉中、宝鸡等汶川地震受灾市、县审计机关,对939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11个县(区)896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主要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3个市的部分县(区)未及时拨付重建资金;11个项目超计量或无依据支付工程款,14个项目使用不合规票据核算,个别项目资金违规直接汇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个人账户;1.68个项目多计工程造价。

(十一)审计发现经济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情况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向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21件,涉及68人,涉案金额1.02亿元。其中省审计厅移送案件线索4件,涉及32人;查处“小金库”46个。

7月15日,省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了关于200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完善审计整改跟踪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将预算单位审计整改情况与单位年终考核相结合,深化预算单位内部审计自查与审计抽查工作,使审计报告所反映问题得到及时整改。目前,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审计厅的审计决定、审计建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加强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的意见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保增长、调结构各项措施。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带头执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在扩大投资、调整经济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和发展区域经济中,增强法纪观念,严格财经纪律。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八大工程投资监管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预防经济领域的犯罪和腐败行为发生,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办事水平。

(二)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健全预算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健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部门、单位定员定额经费管理,促进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公益性和保障性领域的投入,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对政府性基金、社保资金和国有资本收益的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理顺征管关系,加大税收征管和稽查力度,堵塞税款流失,保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三)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防范财政风险。各级财政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完善准备金制度,防止发生政府债务危机,防范财政潜在风险。要清理整合融资平台公司。对融资平台公司举借债务和其他内外债务加强集中管理,规范其融资行为。

(四)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监督与管理。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对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加强项目库管理,及时下达和拨付专项资金。改进专项资金配套办法,合理确定配套要求。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挤占挪用、胡花乱支以及损失浪费等违规行为,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完整,专款专用,切实发挥专项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屈方方

第3篇:省审计厅厅长李健作陕西省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李健在7月28日召开的省人大第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作了陕西省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4年 7月至2015年6月底,全省审计机关对8319个单位、项目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97.87亿元,核减工程建设资金54.06亿元;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和重要信息2020篇,被批示、采用1256篇,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729项。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1003篇。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178件,移送处理人员62人,涉及金额2.44 亿元。

报告认为,2014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省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决策部署;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各预算执行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条例,完善内部控制,严格预算约束,行政运行成本明显降低。2014年度省本级“三公”经费较上年减少1.1亿元,降幅达23.9%,其中出国费下降12.3%,车辆购置运行费下降18.1%,公务接待费下降42.3%。会议费较上年减少1.31亿元,降幅达56%。

但审计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支出进度不够均衡。

——部分财政收入未及时缴库。

——部门预算管理有待完善。

——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有待规范。

——财政票据管理不规范。

——全省地方税税收计划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税收征管不规范。

——税务执法不严格。

——税收征管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9个省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组织20个省级部门单位进行了内审自查和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5个单位预算管理不规范2470万元;5个单位挤占挪用项目资金813万元;3个单位会议费超预算51万元;2个单位违规收费595万元;6个单位违规列支1593万元;9个单位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1551万元;4个单位少计固定资产8375万元;6个单位未经政府采购1324万元;5个单位少计缴税费117万元。

下级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审计情况

对榆林市、安康市和扶风县等9个财政省管县人民政府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般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应缴未缴财政收入;应缴未缴各项基金;虚增财政收入;滞拨专项资金;改变专项资金用途;向非本级预算单位拨款;未落实配套资金等。

宏观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2014年9月以来,省审计厅先后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2013年以来我省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13年以来,省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先后6次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使省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1056项减少到500项;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保、农田水利、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和预决算公开,促进重大政策落实到位。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不及时;部分重大建设项目进展缓慢;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落实工作检查情况

省审计厅对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检查。作为全国第一个上报公车改革方案并首批通过的省份,我省公车改革效果较为显著。同时,我省公务用车网络拍卖竞价方式,为全国公车拍卖处置开辟了一个全新模式。截至2015年5月底,省级121个部门参改车辆3083辆,车改后保留1090辆,保留比例35%;截至6月底,省级共拍卖399辆车,成交总额2149万元,较评估价增值103.4%;截至6月30日,全省十個设区市、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和韩城市已经对计划取消车辆全部封存,比中央规定时间提前半年完成。

民生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对陕南地区移民搬迁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管理不规范,财政部门滞留欠拨项目资金,13个县(区)挤占、挪用、套取移民搬迁专项资金;二是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县(区)移民搬迁工程未招投标或虚假招投标,个别县擅自改变项目计划,个别县(区)违规使用土地指标;三是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县擅自扩大安置房面积,部分县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违规向搬迁户收取房屋协调费、管理费等。

对全省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市县虚报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二是项目资金管理不合规,个别市县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等;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2个市县存在违规享受保障待遇问题,3个市县存在未及时发放保障对象住房补贴问题;四是部分市县的部分项目因规划不当、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致使一些保障性住房未入住;五是部分市县土地供应和使用不合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不完善,房租收入管理不规范等。

省属高校审计情况

对4所省属高校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2所高校违规收费;3所高校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所高校违规发放奖金、补贴等;2所高校未及时发放奖学金等;2所高校未进行政府采购;2所高校少缴税费。

对8所民办本科院校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收支核算不规范,8所学校少计学费等收入,3所学校经费支出不实;助学政策落实不到位,5所学校少提助学金,5所学校未按规定使用助学金;4所学校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货物未经政府采购;2所学校擅自增加注册资本。

对省属22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科研经费预决算管理不规范,43个纵向科研项目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496个科研项目未按规定结题结账;二是违规扩大经费开支标准和范围,2所高校自行提高差旅费标准,3所高校以8%至28%的比例提取发放“特支费”、“劳务费”等;三是虚报冒领科研经费,6所高校以虚假经济事项报销科研经费,5所高校在科研经费中报销家庭消费;四是有的高校未经政府采购,违规采购。

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对10个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或跟踪审计,核减工程造价9.06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超概算或概算外投资;违规招投标;挤占、挪用、滞留资金;出借资金;少到位项目资本金;损失浪费或资产闲置等。

对全省党政机关374个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全省各级各部门能够认真贯彻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停建和压缩了一批建设项目,但还存在建设项目超标准、超面积,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停建项目善后处置不到位等问题。

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对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及涉农信贷资产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多头贷款;向非农企业发放涉农贷款;向高风险企业、不合规主体发放贷款;向党政干部发放经营性贷款;违规支付保险业务手续费;损益不实,多计利润。

对3户国有企业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收支核算不实1.15亿元;公款私存327万元;建设项目违规分包2295万元;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3.27亿元。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全省审计机关对1615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83.23亿元,其中:属领导干部直接责任金额1.91亿元,主管责任金额10.75亿元,领导责任金额70.57亿元。审计后,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1人。

7月7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省审计厅关于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汇报。娄勤俭省长在充分肯定預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正确认识审计结果,对发现的问题从严从快予以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政策,坚决杜绝各类问题的再次发生。目前,有关方面正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采取措施,认真整改。省审计厅将跟踪监督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及时向省政府、省人大报告整改、纠正情况。

针对上述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省审计厅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认真贯彻新《预算法》,切实推进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把政府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健全和规范全口径预算。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条例,规范津补贴发放,有效控制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加大行业部门监管力度,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省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所属二、三级单位的监管力度,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部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公务消费和公款支出,严禁以各种名义乱发奖金、补贴、私设“小金库”等。

(三)强化重大政策落实监督,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对稳增长、调结构的积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不落地的问题;要完善政绩考评和问责机制,将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严格落实财经法纪。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财经法纪执行情况的问责机制,逐步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大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

第4篇: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护理实验室建设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项目单位概况

二、项目立项情况

(一)项目决策情况。

该项目的硬件设备类型和数量是依据本学科的几个重点研究方向的科研内容及使用该实验设施的学生人数来确定的,项目预算是通过市场调查,根据现行设备的市场价格及优先使用顺序做出的合理计划。

(二)项目主要工作内容。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搞好项目建设

2.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报帐提款手续

在财务管理上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 3.严把工程改造关

认真配合施工方做好监理、准备工作,使工程开工、验收、备案规范化。工程开展时,对隐蔽工程实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质量问题消除在验收之前。对本环境改造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工序,应采取全过程跟踪。本工程施工面广,施工点多,应不定期现场巡视,把一些比较突出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暴露出来,及时得到改正。同时,密切监督工程进度是否按原计划发展,如工期拖延应查明原因,及时汇报、协调。总之,必须使专项资金得以有效利用,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4.推行设备招投标制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招标。招标申请严格按项目申请的内容提出,经过财务、审计、主管领导、学校招标委员会主任的审查签字。招标办按照招标法,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过程中组织多方面专家组评审。在三家投标公司中,从价格、质量、服务三方面考虑,最后确定武汉恒福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联袂复兴义齿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中标。中标单位确定后,及时签订供货合同。设备到货和学科实验室改造完成时,均组织了由多人参加的验收。所有资料均建立了档案。

5.认真做好设备验收、调试工作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管理员会同设备厂家人员、档案室资料员及护理学院有关人员开箱验货。验货准确无误后,将技术资料交资料员保管、存档,设备交护理学院部门保管使用,随机备件由设备科清点后按备件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设备调试,设备调试由设备科负责组织协调,由供应商负责调试,护理学院配合。调试期间的材料及物资领用由护理学院配合人员负责领取,工程管理科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工程管理科科长审核,费用列入项目费。设备调试试用期间,护理学学科实验室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参数记录。设备调试正常后,由设备科负责组织技术科、财务科、安保科、设备供应商以及护理学学科实验室等共同验收。设备科负责设备运行效率、设备运行参数资料的搜集整理;护理学学科实验室负责设备使用情况的资料整理。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总目标。

目标就是监督资金的使用,提高产出效能。具体如下:

(1)本项目将建成仪器设备配套齐全、运转良好、管理规范的护理学学科实验室,为护理研究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争取未来2年内获得省部级科研课题3-5项,资助经费达15万元,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篇,为我院护理学走向全国同行业前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本项目建设,更好地顺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彰显中医护理的优势,培养出理论基础牢、实践技能好、中医特色浓、信息素养高、创新意识强,富有团队精神的复合型护理人才。进一步增强师生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

(3)通过本项目建设,形成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逐步丰富实验室网页的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护理教学与科研。

2.项目分年度阶段性目标。

(1)2013.5-2013.12完成实验场所的改造。

(2)2014.1-2014.12月完成设备的购进、安装与调试。 (2)2015.1-2015.12月设备投入使用并统计、分析产出效能。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一)业务管理情况。 1.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实行校、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共同负责学科实验室的建设。 2.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规范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科学编制年度预算;经费开支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规范经费支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完善学校内部专项经费监督体系,对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建设期末,对学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3.项目采购情况及招投标情况。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招标。招标申请严格按项目申请的内容提出,经过财务、审计、主管领导、学校招标委员会主任的审查签字。招标办按照招标法,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过程中组织多方面专家组评审。在三家投标公司中,从价格、质量、服务三方面考虑,最后确定武汉恒福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联袂复兴义齿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中标。中标单位确定后,及时签订供货合同。

4.项目质量控制情况。

学校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遵守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项目合同、验收报告齐全并及时归档,项目实施人员、场地设备落实到位,制定项目质量要求以及标准,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措施。

5.项目调整情况。

项目按期完成,未出现调整。

6.项目验收情况。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管理员会同设备厂家人员、档案室资料员及护理学院有关人员开箱验货。验货准确无误后,将技术资料交资料员保管、存档,设备交护理学院部门保管使用,随机备件由设备科清点后按备件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设备调试,设备调试由设备科负责组织协调,由供应商负责调试,护理学院配合。调试期间的材料及物资领用由护理学院配合人员负责领取,工程管理科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工程管理科科长审核,费用列入项目费。设备调试试用期间,护理学学科实验室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参数记录。设备调试正常后,由设备科负责组织技术科、财务科、安保科、设备供应商以及护理学学科实验室等共同验收。设备科负责设备运行效率、设备运行参数资料的搜集整理;护理学学科实验室负责设备使用情况的资料整理。

(二)财务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

本着逐步更新设备,稳步推进改革的原则,2013年申请经费450万,当年资金全部及时到位,为设备的采购提供了保障。

2.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财务管理按照学校的财务制度严格进行,所有付款手续均有经手人、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和主管校领导的审查签字。在财务管理上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 3.项目资金实际使用和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实际开支情况。

2013年申请经费450万,当年资金全部及时到位。2014年项目支出395.84万,2015年项目支出50.78556万,项目余额3.37444万元。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在资金管理上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所有付款手续均有经手人、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和主管校领导的审查签字。

4.其他。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招标。招标申请严格按项目申请的内容提出,经过财务、审计、主管领导、学校招标委员会主任的审查签字。招标办按照招标法,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过程中组织多方面专家组评审。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产出完成情况。 (1)实际完成情况。 项目按计划全部完成。 (2)项目完成及时性。

项目按期完成。

(3)项目质量达标情况。 全部设备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

(4)项目成本控制情况。

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

2.项目效益实现情况。 项目绩效目标按计划完成。具体体现如下: (1)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在“首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为护理学院研究生及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平台。护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等工作。多数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担任医院、护理学院院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有的毕业生在国外深造及就业,他们以优秀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

(2)拉动纵向或横向项目经费支持

协助护理学科先后获得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资金100万元。借助此平台获得省部级资助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2015年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15项),资助经费多达百余万元,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十余篇、SCI源科研论文多篇。

(3)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4)有利于人才引进

我院拥有一支以知名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学缘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担任护理实验指导的教师27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5人,中级职称者11人。博士8人、博士在读3人,硕士1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凭借此平台2015年又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引进客座教授3名。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护理学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按预定计划进行实施,实施的程序、措施、手段都符合相关政策和规章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成果得到本学科师生的应用。特别值得借鉴的是:

1.本项目立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项目紧紧围绕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进行。服务于本科教学,仪器使用率高,收益大。

2.实行校、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共同负责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学校严格按照《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规范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科学编制年度预算;经费开支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规范经费支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完善学校内部专项经费监督体系,对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建设期末,对学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3.在项目建设方面,按照实验室发展目标,科学制定计划,稳步推进;在经费使用方面,执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经过学科实验室及学科负责人签字、学院审查、财务处审核等程序;购买仪器设备时,经过学科建设分委员会论证,设备与资产管理处和招投标办审核,严把质量关,最后由财务处执行相关的资金使用规定进行报销。将建设经费用在刀刃上,力求是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方面:首先是“智能综合模拟人爱因斯坦”用于本科学生的实训和考核,但由于这些仪器相对比较昂贵,加上学生数量多,仅仅1套这样的设备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其次,护理学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以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科实验室科研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成效,因此学科实验室建设绩效在短期内难以评估。

政策建议:1.继续加大对护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护理学实训室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加强护理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另外,在学科实验室人才引进方面学校给予政策倾斜。2.更多的关注对实验室建设一个周期(如3-5年)的评价、考核,短期内的考核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三)其他。

改进举措:1.进一步加大护理学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与共享力度,建立护理学科研实验室对外开放机制,实现资源共享。2.加大对研究人员的引进力度。3.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4.合理分配实验室投入资金。护理学实训室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加强护理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使之与护理学实训室齐头并进,为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第5篇: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篇一: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 目 执 行 情 况 报 告

工程名称: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日期: 2011 年 11月 28 日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概况

(一)建设依据及项目实施办法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省道路面改建计划的通知》(闽路计[2009]8号)和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闽交建[2006]53号)进行建设。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江滨南路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南部,本次施工段南起城关大桥下,南接205国道和泉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口,施工全长约2.08公里,属城市二级主干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等级:城市ⅱ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主要工程数量:沥青混凝土路面7.23万m2/2.08km

4、路面等级及宽度:机动车道采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期15年,路面红线宽度为33米,路面结构及宽度如下图所示: 说明: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000---k0+560、k1+547.957---k2+128.9775地段。

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560---k1+547.957地段。

(三)工程进度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原定工期三个月,因受设计图纸总体变更的影响(台江接线处平交变更为下穿)及征地拆迁的影响,该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

(四)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设计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监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设管理情况

本工程办理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

(一)前期工作 1.设计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2.施工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三明市公路局养护改造工程时行招标,根据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招标 。本次招标由三明市公路局进行招标,邀请三明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且具有公路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公路二级及以上的企业参加投标,参加投标单位的有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盛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永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永安燕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恒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沙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开标过程由三明市交通局监察室和三明市公路局纪委全过程监督。 3.监理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监理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万安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三明市公路局李昌瑞同志为该建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黄启林为该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的管理工作。

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派端木辉为城投业主代表,全面负责拆迁及相关的协调工作。 2.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市公路局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篇二: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是由十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承担,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草地站、郧西县畜牧局、竹山县畜牧局等相关单位合作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项目于2005年6月申报,2005年9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批复实施,2007年12月结束。现将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马头山羊是驰名全国的肉皮兼用型地方良种,已载入国家品种志,十堰市年饲养量为112万只,年出栏52万只,为农民养殖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杂交的效益远比饲养地方品种高,致使地方品种保护愈来愈困难,为了较好地兼顾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同时改变常规方法保种耗资巨大的缺陷,本项目采用《马头山羊标准》(db42/t244-2003)成果和胚胎冷冻保存、基因标记辅助选择、计算机辅助选择等高新技术,对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中试与示范。转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⑴依据《马头山羊标准》,选择特、一级初产每窝3羔或经产每窝4羔马头山羊母羊为胚胎供体,进行超数排卵,收集胚胎,采用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进行冷冻保存。⑵利用马头山羊适应性好、产羔率高和波尔山羊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开展波尔山羊与马头山羊冻精配种杂交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以优良的波尔杂交一代羊作为培育马头山羊新品系的基础群,为新品系培育奠定基础;⑶采用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和计算机辅助选择技术,培育马头山羊快速生长品系和高繁殖力品系。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下达后,省科技厅、畜牧局、十堰市畜牧局、科技局等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十堰市畜牧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部署。一是以十牧发

[2005]27号文件组织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包括资金、人员、车辆等后勤支持。以十牧发[2005]26号文件组成项目实施课题小组,项目承担单位十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牵头,抽调全市畜牧系统副高以上职称业务骨干,与华农大动科院及省畜牧局专家教授20余人组成技术专班,并与项目合作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协调和整体推进。二是迅速制定项目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落实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和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强化了工作责任。三是落实项目地点和项目区域,确定郧西县马头山羊种羊场作为超排和胚胎冷冻保存地点,和高繁殖力品系及快速生长品系核心群场,郧西、竹山、房县作为示范区域,建立波尔山羊鲜精人工授精配种站点25个,开展波马经济杂交和育成杂交工作。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建立了无菌操作实验室1个,胚胎冷冻保存间1个,改扩建实验羊栏50间,新建了饲料贮备库150平方米,工作生活区200平方米,购置了超排、胚胎冷冻保存和山羊冻精制备所需的液氮、药品和各种器械、设备,完成了基础群建设和良种引进工作。四是制订落实各项技术规程和操作程序,如《马头山羊超排日程表》、《波尔山羊颗粒冻精制备及输配技术》等,较好地贯彻项目技术路线。五是认真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以华农大动物科院教授、博导杨利国同志及华农大博士生、硕士生为主,培训山羊同期发情、超排、采胚、检胚和胚胎冷冻保存及胚胎移植技术,开展技术培训50余人次,培养技术骨干20余人。以十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和畜禽品种改良站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重点培训山羊采集、稀释、冷冻、解冻和输配技术,开展培训4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1000余人次。

通过两年来的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完成了项目设计的实施内容:一是选购买优良马头山羊供体母羊450只,采用同期发情、超排技术,收集胚胎6426枚,冷冻保存6300枚,平均每只母羊获有效胚胎14枚,最高达26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植100枚,成功31只。该研究使马头山羊优良品种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永续利用,不必担心品种资源灭绝,也不必再划定保护区域,广大养羊户可以利用优良肉用品种波尔山羊自由进行杂交,促进农民养羊增收。二是从省波尔山羊种羊场引进特、一级波尔种公羊50只,投放到郧西、竹山、房县等主产区的25个重点乡镇和养羊大户,开展波马杂交试验,并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共采集制备波尔山羊冻精523680份,年杂交改良马头山羊26万只,生产36万只波马杂交一代商品羊,占全市2006-2007年肉羊出栏总量99.86万只的36%,通过对2000余只波马杂交肉羊统计分析,杂交一代羔羊初生重达2-2.5千克,比马头山羊初生重提高50-100%,10月龄波马羊日增重比纯种马头山羊日增重增加50克,出栏重增加7.5千克,只平增收可达125元。杂交改良直接经济效益4500万元。三是在全市范围内选购初产每窝3羔或经产每窝4羔以上母羊采集血样500余份,开展马头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研究,分析马头山羊母羊fecb、feex基因、抑制素a亚基因、褪黑激素ⅰ型受体aⅰ亚型基因、促卵泡素β亚基因在扩增序列位点c-a的突变,通过分析该突变引起haeⅱ酶切位点的变化,判断产羔数变化,该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据此组建了5只种公羊和55只基础母羊的高繁殖力新品系核心群。同时根据体尺、体重测定,从波马杂交羊群中选择体型外貌与马头山羊接近、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一代羊作基础母羊,组建了快速生长的马头山羊种公羊25只、波马杂交一代母羊230只的快速生长新品系核心群。以上三大主要内容均圆满预期目标。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成果熟化程度:该项目成果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品种资源保护和品种经济杂交利用之间的矛盾,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保种方式的种种不足,成功地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经过两年的转化实施,技术成果的熟化程度很高。

2、项目技术水平:一是马头山羊、波尔山羊经济性状分子标记筛选取得重大突破。为克服传统山羊育种周期长、见效慢、花费高的缺点,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进行马头山羊、波尔山羊早期和超早期选择,用以培育高繁殖力品系和快速生长品系。采用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共筛选到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17个,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7个,微卫星标记10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16个,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2个,微卫星标记14个。利用筛选到的分子标记进行山羊早期选择,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和计算机辅助育种,大大提高了选择准确性,加速了遗传进展,缩短了育种周期。该研究项目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1篇(if=2.168),核心期刊论文2篇,会议论文9篇(2篇论文被评为会议优秀论文),另有6篇论文待发表。二是应用超数排卵和胚胎冷冻技术保护马头山羊品种取得了研究成果。通过对马头山羊的超数排卵、胚胎冷冻及对冻胚质量检测等研究,探讨了一种最优的建立胚胎冷冻库对马头山羊进行品种保护的方法,并培养了数十名技术人员和5名研究生,其中3名均顺利毕业,并提交了研究成果。

试验从处理方法、配种方法、母羊体况、冷冻和解冻方法等方面研究马头山羊超数排卵和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及冻胚移植,进一步检验胚胎冷冻效果及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选择上胎产羔数多、膘情中等的母羊,同时运用lhrh-a3与p4进行超排,每隔84h本交或人工授精均能取得良好的超排效果;细管玻璃化和ops玻璃化冷冻均可用于胚胎的冷冻保存;进行大规模同期发情时,建议选择经产母羊做受体,用费用较低的孕酮海绵栓处理,可提高移植妊娠率。目前各技术人员均能掌握这一方法,并能熟篇三: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

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申报了《农业物 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由桐乡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经过近一年精心实施,项目已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现对项目做总结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针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人工漫灌、渠灌导致费工、费

水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通过硬件设施的改造,配上相应的控制设备及软件对作物生态环境实施远程网络查询和控制,实时察看每个测试区域的各种土壤、环境和光照等生态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实现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控制和网上展示,以达到农业生态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精确的肥、水、药等数字化使用管理的目的。 本项目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运行良

好,基本完成项目原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设计、安装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及具备远程控制及网络共享、电磁阀控制线路系统、节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流程等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达到了精准控制作物需水量,减少人力投入的目的。

二、项目指标完成情况2.1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至2014年9月,项目共布臵农业物联网应用作物栽培精准控制

系统设备亩,其中龙翔街道元丰村亩,洲泉镇马鸣村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xxx亩试验基地聘用管理和技术人员共3人,全年共支付工资 万元。项目实施前种植基地共

需要x名工作人员,每年支付人工工资 万元,每年可节约管理成本 元。 由于信息反馈及时,管理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科学、措施得当,

水肥灌溉适合,植保防治迅速及时,试验基地种植的西甜瓜平均亩产xxx公斤,较之前提高产量xxx%,且品质能得到有效提升,按今年市场平均售价2.5元/公斤计算,xxx亩试验基地共增收 元。

2.2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情况

项目推广试验基地面积(精确)亩,通过农业生态信息采集及智

能管理技术应用,营造相对独立的作物生长环境,摆脱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品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明显提高单位产出经济效益,每亩平均可增加经济收入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同时项目推广肥水同灌、精准施肥,显著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有

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每亩平均可节肥公斤,明显减轻了种植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对于我市农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2.3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对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及具备远程控制及网络共享、电磁阀控制线路系统、节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流程进行功能原理介绍,例如这样通过项目实施,红地球应每亩留果穗1600穗,每亩留枝2500个,每枝留主稍叶13个,副稍叶12个为最佳,全年施全氮15公斤、全磷15公斤、全钾30公斤效果最好。农场78亩红地球种植区共产葡萄162240公斤,经抽样统计,平均穗重1300克,单果重15克,以2012年红地球平均售价 7.8元/斤计算,实现了亩产效益32448元;以现代信息技术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监测及智能控制技术的结合应用,通过相应的电脑软件集成控制,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处理、监控和物联网管理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自动化管理。

2、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项,包括 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名称: ;软件著作权10项,专利号: ,名称: 。

3、编写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论文一篇。(发表期刊、期号)

三、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计划投入总经费167万元,实际投入资金万元,比计划投资减少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已于年 月日到位,其余由公司自筹。

四、推广应用前景分析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地增长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设施农业势在必行,通过摸索出一整套适合本地区生产的、行之有效的,能实现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的系统,优化资源配臵和生产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主动性,减轻盲目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所应用的技术成果将适用于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化果蔬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及广大果蔬种植大户生产基地,推广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10月18日

第6篇: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 目 执 行 情 况 报 告

工程名称: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日 期: 2011 年 11月 28 日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概况

(一)建设依据及项目实施办法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省道路面改建计划的通知》(闽路计[2009]8号)和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闽交建[2006]53号)进行建设。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江滨南路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南部,本次施工段南起城关大桥下,南接205国道和泉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口,施工全长约2.08公里,属城市二级主干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等级:城市Ⅱ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主要工程数量:沥青混凝土路面7.23万m2/2.08km

4、路面等级及宽度:机动车道采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期15年,路面红线宽度为33米,路面结构及宽度如下图所示:

说明: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000---K0+560、K1+547.957---K2+128.9775地段。

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560---K1+547.957地段。

(三)工程进度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原定工期三个月,因受设计图纸总体变更的影响(台江接线处平交变更为下穿)及征地拆迁的影响,该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

(四)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设计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监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设管理情况

本工程办理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

(一)前期工作 1.设计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2.施工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三明市公路局养护改造工程时行招标,根据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招标 。本次招标由三明市公路局进行招标,邀请三明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且具有公路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公路二级及以上的企业参加投标,参加投标单位的有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盛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永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永安燕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恒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沙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开标过程由三明市交通局监察室和三明市公路局纪委全过程监督。

3.监理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监理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万安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三明市公路局李昌瑞同志为该建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黄启林为该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的管理工作。

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派端木辉为城投业主代表,全面负责拆迁及相关的协调工作。

2.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市公路局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 市公路局及项目部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

④加强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要求各施工单位、驻地办严格履行合同承诺,认真执行合同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涉及设计不完善和错漏现象,业主、驻地监理办都能按工程变更程序要求认真执行。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江滨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全线完工,总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安全是工程建设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为了确保江滨南路(台江段)路面改造工程健康、顺利进行,业主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与施工劳务队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规范了安全生产的合同管理,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各施工单位在进场初期,都对各自的劳务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并在施工中不定期地开展对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了其安全意识,提高了参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各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各个路口、弯道、单行道等路段都设臵了安全标志、标示牌,并配备了专人指挥、疏导交通,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自开工至今,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进度管理。 为使开工初期施工单位能在短期内走向正轨,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同监理工程师一起,组织检查主要人员、机械设备进场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情况。针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改正,使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基本达到投标书要求,工程很快进入正轨。

根据工程总体计划,下达年度计划,各合同段按工期要求和下达的年度计划,做出月施工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执行。为保证各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克服了行车干扰大,季节不利,资金到位率低,工期紧等困难,自我加压,日夜奋战。市公路局领导不定期突击检查项目的落实情况,经常抽调人员进行质量抽检工作,特别抽检夜间施工中的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加大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最终保证了主体工程按期竣工。

5.工程变更

业主、驻地监理办制订了严格的变更程序。先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再由监理单位和设计代表签认,最后由业主审查签认、审批。在变更审批过程中,对不合理的变更,我们坚决不予上报。由于对工程变更把关严格,有效控制了预算,杜绝了不合理、超规模、超投资现象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了国家建设资金的流失。本工程为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相对较为简单,路面施工除部份地段因受房屋拆迁限制无法施工(如台江口路段),数量与图纸出现了少量的增减外,路面结构层均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无变更发生。

6.工程造价控制

为了严格控制投资,公路局制订了严格的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控制程序,建立了施工单位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台帐。工程伊始,就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对合同段的工程设计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复核,并报批;复核后确认的数量在未产生设计变更时即作为工程结算的最终数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再做变化。在计量支付时,要求各承包人应附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计量凭证和试验质检资料。未附相关试验质检资料的不予计量支付;试验质检资料不合格者,不予计量支付。坚持尊重设计,变更设计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级把关,严加控制。

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减少工程投资,节省每一笔费用,对工程资金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一是认真细致地对待每次支付,严格审核,做到了每支付一项费用,原始资料齐全真实,有根有据。

二是严格管理变更设计,防止产生漏洞,实行了施工单位、监理、业主联合现场办公,大小变更,业主必须深入现场一杆插到底,制定变更方案,核定工程数量,审批上再严格把关,变更工程完成后,三方再到现场具体量验。

三是精打细算,坚持建设标准不降低。

四是为了保证到位资金全部用于此项目,防止施工单位资金调用于其它工程,规定施工单位为本工程项目建立一专用的银行帐户,大额资金及材料款的拨付受业主的直接监督,以保证业主提供的资金能专款专用。在资金结算和拨付及时方面,业主尽了最大努力,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江滨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至目前为止完成工作量1.03亿元,而目前该项目实际落实资金700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7.廉政建设(包括措施建设和执行,有无人员违法、违纪,以及因不廉政被处分或被起诉)。

廉政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江滨路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管理中,我们建立健全工程廉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双合同”管理,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廉整建设两手抓,把守合同、重信誉,全面落实施工、廉政合同条款,建立“质量责任卡”,严格计量支付,严格变更程序,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作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效益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并在全体管理人员中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工作,增强了全体参建人员的廉政意识,规范了从业行为,有效地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建立健全工程廉政管理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在廉政建设方面,我们抓好了三项工作,有效预防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是建立廉政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制度管理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2009年11月中旬,项目办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展开了驻地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对工程廉政制度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和项目负责人廉政责任制,监理单位法人代表、项目总监廉政责任制,施工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廉政责任制等六项廉政管理制度,并将各项制度装框分发给各施工、监理单位,实现了工程廉政的制度化管理。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强化廉洁奉公意识。

(二)、订立合同,严格履约,规范了工程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我们积极推行“双合同”管理,与施工、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我们还督促施工单位与各自的施工劳务队签订了《砂石料供货》、《机械租赁》、《劳务合作》三大协议,并督促施工单位与水泥、钢材等供应厂家签订了水泥、钢材供应合同,规范了工程廉政建设的合同管理。同时,项目办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条款规定投入管理力量及机械设备,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任务,质量达到合同要求。业主也严格履行合同条款,按合同规定作好计量支付及组织协调工作。在施工管理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自警自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从招投标到施工管理的质量检查验收、资金拨付、工程变更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始终严格遵守中纪委、交通部、省纪委、交通厅及公路局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廉洁规定,从自身廉洁自律做起,不谋私利,秉公办事,自开工至今,未发生一起向施工单位介绍劳务队、介绍施工与所管工程有关的材料供应商、介绍施工机械的事件,未发生过接受、索要施工、监理单位钱物、有价证券、礼品的人和事,也未发生任何转、分包工程的行为,更未接收到任何与质量问题、廉政问题有关的举报电话。

(三)、建立资金管理专用帐户,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为了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我们建立了建设资金专用帐户,并要求各施工单位也建立了建设资金专用帐户,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对每次到位的建设资金,严格按比例拨付,并在每次检查中,都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的流向,避免了建设资金挪作他用。

(四)、规范变更设计管理,防止国家建设资金流失,杜绝转分包工程行为的发生。不合理的变更设计,通常是腐败滋生的一大漏洞。为了对当地人民负责,更为了严格控制预算并确保工程质量,使有限的工程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我们严把设计变更关,对变更我们严格按程序上报。

(五)、加强工程结算及材料采购的管理,确保按比例拨付建设资金。在建设资金的结算、拨付上我们建立了“质量责任卡”,严格按合同履约程度、质量责任卡反映的质量进度对建设资金按比例支付,对经驻地监理签注认可、质量达标的工程数量予以支付,否则,一律不予支付。通过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和价款结算程序,坚决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和挤占挪用工程资金的现象,有效预防了工程质量检验、工程结算、付款等环节中出现渎职、行贿、受贿行为,确保工程资金的公正、合理拨付。

在材料采购上,项目办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业主对材料采购未采取二次招标,也未介绍任何中间商及供货商,施工材料由各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实际自行采购,但项目办加强了对所购材料的检查、验收。如对钢筋、水泥等重要原材料采备时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都抽样市公路局中心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才准许大量采购,把好了所购材料的质量关。

(六)、设立举报电话,强化社会监督。早在开工之初,我们就将举报电话公布在施工牌上,接受社会监督,自开工至今,未接到任何与廉政问题有关的举报电话或举报信件。领导干部和全体人员奉公守法,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自工程开工至今,业主自始至终都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合同规定以及党中央和各上级单位制定的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不断加强职工教育,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强化了参建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了参建人员的从业行为,有效地预防了腐败现象发生,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五、对各参与单位的总体评价

(一)对设计单位的评价

按合同中的约定展开工作,设计交底细致、明确。参与建设、监理单位组织的技术方案确定。工程中没有因设计不当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参与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及工程竣工验收。

(二)对施工单位的评价

按合同、图纸中的约定开展工作,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能自觉按照设计图和规范进行施工。现场机构组织到位,施工组织设计较完善,执行情况较好,工程质量实体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三)对监理单位的评价

按合同中的约定开展工作,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督促施工单位按图纸和规范施工。监理人员配臵较合理。

六、对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价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履行合同情况良好,工作程序符合有关要求。

2、施工单位按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有关验收规范标准。

3、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4、工序报验、工程材料设备检验等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真实、齐全、有效,

工程外观检查情况良好。

5、该工程质量合格,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七、项目管理体会

(一)加强项目实施前各项筹备工作

本工程前期建设的业主是三明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三明市城市建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后,项目业主变更为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一作为项目业主的城投公司刚组建,按建设部门的程序实施招标存在困难;二本工程线路短,主要工期目标为与台江大桥同时完工通车,以便该路段与台江大桥的交叉口具体协调布臵及各种管线的协调连接。三是本项目属市政道路与国道205线重叠,项目可参照国省道路面改造形式的相关文件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争取部份资金。

鉴于以上原因,最终该路段项目的具体形式是按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进行建设,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实施办法。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施工和管理。

市公路局在管理人员使用上,抽调了一些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员,全面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订实施,使各项工作在一个统一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工程的正式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在工程质量方面,加强了质量抽检频率。建立了完善的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体系。在此基础上,业主每月组织人员对全线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要求为准,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采用改性沥青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使用,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为今后国省干道白改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通过江滨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一年多的建设,在工程管理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程序,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留下了一些遗憾。如部分管理措施、规章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完工路面在超重车辆作用下不同程度出现了早期破损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程管理中予以改进。

建议接养单位加强公路两侧红线控制的管理和日常养护工作,禁止超重超限车辆的通行,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

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做好三明市各项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7篇:2016年度校长廉洁自律执行情况报告

增福乡三合小学校

2016年度校长廉洁自律执行情况报告

2016年度过去了,回顾这一年的工作,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一年时间又相对很慢,因为在这一年中我常常为自己未能取得什么成绩而十分的惭愧。苦恼的日子难熬。下面我就整理出得一份简短的汇报稿,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内容难免粗漏,甚至不值一提,希望老师们谅解。

一、政治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一学期来,我始终牢记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深入贯彻“全教会”、“基教会”精神,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确立长远的工作目标。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之一,我恪守着这样几条信念:一要真诚。真诚地对待每一项工作,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情趣。二要正直。坦坦荡荡地面对各种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公正地处理和解决问题。让校园处处充满着和谐。三要务实。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实实在在地做一些工作,真真切切地干出一点成绩。让校园处处洋溢着团结、奋进的气氛。

做一个有理想的领导,做一个有责任感的领导,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对得起自己“俸禄”的领导,一直是我的追求。也许明天我就不再是什么领导,但理想、责任、良心依然是我今后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二、管理工作上,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竭尽全力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做到以下三点:(1)认真上好一门本专业的课。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边学习边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中,及时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及时与教师们交流听课的心得,共同探讨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了解教师们课堂教学的情况,把握实际,争取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主动权。另一方面,集思广益,和教师一起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把先进的经验和理论贯彻下去,平等的交流远比开大会作报告的效果好。近年来,全体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3)会同校级领导认真制订好学校工作计划。指导、督促开展好每一次教育活动。从计划的落实到活动的组织再到活动后的总结都提出的明确的意见,使每一次活动都有主题、有步骤、有成效,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研、科研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存在问题

1、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时候多,主动创新的时候少;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工作的时间虽多,但工作的效率低、质量差,工作实绩显现得少。

2、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平时注重了学习,但学得不深,学得不透。学习的层次不高。尤其是文化素养、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8篇:工程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篇一:公路工程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工程概况

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是铜川市“φ”字型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三级公路标准低、路况差,严重制约铜川西部煤炭外运和沿线乡镇经济发展。此段公路改建等级的提高,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铜川西部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此工程项目设计起于耀州区柳林镇九里坡头,(设计桩号k0+000),经柳林镇、瑶曲镇、崔家沟、止于印台区崾岘梁与省道305线相接,路线原设计终点为k43+894.452,按耀柳路统一里程,此改建工程项目的起点统一里程桩号为k24+063.800,终点统一里程桩号为k66+271.827,全长42.208公里。(原工可研批复路线长度为44.285公里,因施工中局部路线发生多次变更,实际最终竣工路线长度为42.208公里)。技术标准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桥涵设计荷载汽-20、挂-100,路线设计时速每小时40公里,路基设计宽度8.5米,路面行车道设计宽度8.0米,路面结构层为30cm厚石灰土底基层或30cm厚石灰土稳定天然砂砾底基层,18cm厚水泥石灰土稳定天然(或级配)砂砾基层,4cm厚中粒式沥青砼,3cm厚细粒式沥青砼。路缘石宽度为2×0.25米,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结构满铺式进行硬化处理。路线平曲线最小半径9m(k35+400原下穿铁路立交处),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8.3m,直线最大长度580.222m,最大纵坡8.74%,最短坡长50m,竖曲线最小650m。全线新建桥梁3座,由陕西交通公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铜川公路管理局勘察设计所完成全线路基、路面及其它沿线设施的设计。公路下穿铁路立交桥2座由西安铁路分局勘测设计所完成。 全线共征用各类土地313亩,拆迁建筑物9534.7m2,拆迁各类电杆535根。共完成路基土石方64.847万m3,沥青砼路面351.342km2,水泥混凝土路面47.020 km2,大桥1座,中桥2座,旧桥利用9座,涵洞94道,下穿铁路立交桥2座,防护工程53068m3,排水工程23426m3,反光标志牌82块,完成全线路面标线、绿化工程42.208公里,完成水毁工程55处(其中k36+ 800处山体滑坡正在抢修),在建瑶曲收费站1处。

该项目总投资为8996.7809万元。2002年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7月31日建成。该项目由铜川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进行全线质量检测,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

二、项目建设执行情况

(一) 项目前期工作的执行情况 铜川市计划委员会以铜计发〔2001〕26号文提出项目建议书,陕西省计委以陕计基础〔2001〕203号文件批准立项。2002年5月24日省计委以陕计项目〔2002〕454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2002年6月12日陕西省公路局以〔2002〕405号文件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进行批复,批准预算8996.7809万元。其中:财政债卷5000万元、省补助投资50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

本工程项目被列入铜川市2002使用国家财政债卷建设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为了加强该项目的管理,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由副市长张东武挂帅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铜川市交通局局长张东省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朱金行、高传明同志担任。市交通局于2002年5月成立了以高传明同志为法人代表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二) 项目管理执行情况

1、建立健全管理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下设一个综合部,一个柳崾路现场管理组,管理处成立伊始,及时编制了《铜川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管理办法》、《现场管理组管理办法》、《综合部岗位职责》、《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廉洁自律制度》等相关规定,以加强管理,明确措施,形成了工作制度化、目标责任化的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2、工程招标执行情况

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 2002年4月组织编制了《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招标实施方案》,并经省计委陕计项目〔2002〕354号文件批复,按照此方案的要求,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分七个施工段,由地方政府按照“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式先期实施,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又为后续路面的施工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有利的工作面。

2002年4月铜川市交通局组织成立了招标领导小组。除路基土石方外,其余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标。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均是近五年施工业绩好、管理水平高和履约能力强的公路二级以上资质的施工单位。本次招标由铜川市交通局纪监室负责招标全过程监督工作,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紧张、有序而严密的进行。

2002年3月编制完成监理招标文件,2002年4月完成监理招标工作。由于路线较长,工程规模大,监理组织机构组成以陕西林华建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驻地监理办、铜川恒远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第二驻地监理办的一级监理管理模式。 2002年5月完成施工招标文件和《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评标办法》的编制工作,2002年5月16日至2002年6月7日完成全线路面、防护、桥涵工程的施工招标评标工作。全线分为九个合同段,第一合同段k7+686柳林大桥;第二合同段k17+328及k17+421黑牛蜗中桥;第三合同段k6+820~k16+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四合同段k16+000~k25+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五合同段k25+000~k33+2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六合同段k33+200~k43+894.452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七合同段k33+358及k34+157公铁立交桥;第八合同段为全线防护工程及小桥涵工程,第九合同段为全线沥青砼路面工程及交通工程。

第五、

六、

八、九合同段由铜川市路桥工程公司承建、第一合同段由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二合同段由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三合同段由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承建、第四合同段由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第七合同段由西铁三原工务段建筑工程运输公司承建。

总之,通过工程施工、监理招标,选择了施工业绩好的施工和监理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占地拆迁及环境保障执行情况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结合省、市有关规定,及时编制了《柳崾公路环境保障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柳崾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柳崾公路环境保障实施办法》,铜川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柳崾公路建设用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的通告》,在公路沿线张贴公路建设宣传标语,散发公路建设政策法规传单,为柳崾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监督力量。

按照省、市政府有关征地拆迁文件规定,为减少征迁难度,统一政策,节约投资,市指挥部办公室、市项目管理处通过和工程所在地印台区及耀州区政府协商,征迁及环境保障工作由地方政府承担,市政府同县区签订“征地拆迁及环境保障责任协议书”,建立了奖罚措施。为此,各县区政府由一名主管领导挂帅,县区相关部局为成员,以县区交通局为牵头单位,沿线乡镇主抓征迁工作。当地政府“一个窗口”对外负责征迁工作,工程征迁中,各征迁办主要领导吃住在工地一线,现场办公,耐心细致地做好征迁过程中村民的思想工作。对个别村镇群众提出的不合理的补偿要求,征迁组现场召开面对面的对话会、座谈会,和村民们促膝谈心,增强群众对公路建设重要性及其对于村民生产生活即将带来的巨大利益作用的认识,从思想上消除群众的无理念头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对沿线所涉及的征地、拆迁、青苗补偿费等实行现金直通车,及时予以兑付。由于征迁工作机构健全,政策到位,责任明确落实,采取了封闭式征迁和环境保障管理的模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

市指挥部办公室及项目管理处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同时在全线路基、路面施工单位中分别开展了“六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潮,确保了国债资金项目如期完成。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其二是针对土石方施工任务及“民工建勤”的特点,项目管理处下设现场管理组,与驻地办一起联合办公,及时解决工地变更等事宜,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三是对沿线地质不良路段,尤其是k33~k43+894段地下水位高,层间水丰富路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处理,增加了纵向盲沟,铺筑了土工布,对于路床标高60-80cm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均采用天然砂砾逐段进行换填,消除了质量隐患;四是开展科技兴路活动,与长沙交通学院共同完成了路基层状土的压实变形观测及工后沉降研究,目前该项目正在观测研究阶段;五是对沿线构造物与市质站共同进行了破坏性检查,要求返工挡土墙及涵洞7处,对含灰量及压实度不足的路段返工4处,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中桥的浇筑空心板梁砼强度进行抽查,存在抗压强度不足,分析原因为进场秦岭525水泥为假冒水泥,材料把关不严,报废了6片梁,这件事在全线引起了震憾,增强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六是在2003年春季最不利季节对全线路面弯沉进行了检测,重点对涵洞、挡土墙墙背路段及弯沉不足路段进行了全面挖除,厚度小于30cm的路段用c20砼进行了加固处理,大于30cm的路段下部采用c20片石砼等方案进行了修补,消除了质量隐患。七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根据铜川地区其它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经验及后期病害特点,结合柳崾公路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和重型车辆多的特点,为确保面层的施工质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对k6+800~k43+894段普通石油沥青砼路面面层变更为sbr-ii型改性沥青砼路面,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八是对桥梁结构物从始至终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高度责任心。充分利用已建构造物。如k18+050及k18+250两座双曲石拱桥,建于70年代,无设计施工资料,能否满足新的设计荷载和使用要求,经长安大学检测加固后符合要求,节约了拆除重建的费用。九是抓好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柳林大桥桩基,为防止施工质量出现,所有桩基预制梁由陕西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检测,确保关键环节万无一失。

④加强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要求各施工单位、驻地办严格履行合同承诺,认真执行合同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涉及设计不完善和错漏现象,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根据省公路局工程变更程序要求,制定了柳崾公路工程变更管理规定权限,业主、驻地监理办都能认真执行。 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还特别注重桥涵构造物的外观质量,树立典型工程,选择构造物外观比较差的典型和外观比较好的典型工程,组织全线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监理召开质量现场专题会议,由外观好的施工单位介绍经验。同时,责令差的施工单位拆除重做。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做到措施到位,保证外观质量。为提高管理水平,在全线开展了以比质量为前提,比进度、比管理、比安全、比文明施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由业主和驻地办联合成立考评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各合同段施工单位的考评工作,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对质量达不到规定分值的,当月不考评、不受奖,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建设项目部技术组每月配合市质量监督站对全线各标段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坚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将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柳崾公路全线完工后,总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但今年7月下旬、8月28日及9月28日至10月4日铜川市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柳崾二级公路属于沿溪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各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沿河路段特别严重。经调查,全线共发生沿河路基冲刷坍陷、挡墙及路肩悬空、边坡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毁路段43处,累计经济损失达人民币350万元。经市交通局和市项目管理处组织抢险,截止2003年10月30日全部抢修恢复完毕。

这次水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段地质情况复杂,受投资限制一些设计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尽完善,高填方边坡较大的路段未设出水口,路面雨水、水沟流水及沿河洪水集中冲刷,加之砂砾材料回填的边坡透水性强,边坡稳定性差,受冲刷后极易淘空、沉陷。其次本项目的路基工程采取乡镇“民工建勤”方式施工,路基土石方施工时对涵洞及挡土墙等结构物的关键部位及半填半挖、填挖交界路段的施工环节抓得不紧,经验不足,导致路面局部路段沉陷开裂等病害。

市指挥部办公室及项目管理处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同时在全线路基、路面施工单位中分别开展了“六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潮,确保了国债资金项目如期完成。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其二是针对土石方施工任务及“民工建勤”的特点,项目管理处下设现场管理组,与驻地办一起联合办公,及时解决工地变更等事宜,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三是对沿线地质不良路段,尤其是k33~k43+894段地下水位高,层间水丰富路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处理,增加了纵向盲沟,铺筑了土工布,对于路床标高60-80cm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均采用天然砂砾逐段进行换填,消除了质量隐患;四是开展科技兴路活动,与长沙交通学院共同完成了路基层状土的压实变形观测及工后沉降研究,目前该项目正在观测研究阶段;五是对沿线构造物与市质站共同进行了破坏性检查,要求返工挡土墙及涵洞7处,对含灰量及压实度不足的路段返工4处,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中桥的浇筑空心板梁砼强度进行抽查,存在抗压强度不足,分析原因为进场秦岭525水泥为假冒水泥,材料把关不严,报废了6片梁,这件事在全线引篇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 目 执 行 情 况 报 告

工程名称: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日期: 2011 年 11月 28 日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概况

(一)建设依据及项目实施办法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9国省道路面改建计划的通知》(闽路计[2009]8号)和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闽交建[2006]53号)进行建设。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江滨南路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南部,本次施工段南起城关大桥下,南接205国道和泉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口,施工全长约2.08公里,属城市二级主干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等级:城市ⅱ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主要工程数量:沥青混凝土路面7.23万m2/2.08km

4、路面等级及宽度:机动车道采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期15年,路面红线宽度为33米,路面结构及宽度如下图所示: 说明: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000---k0+560、k1+547.957---k2+128.9775地段。

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560---k1+547.957地段。

(三)工程进度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原定工期三个月,因受设计图纸总体变更的影响(台江接线处平交变更为下穿)及征地拆迁的影响,该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

(四)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设计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监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设管理情况

本工程办理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

(一)前期工作 1.设计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2.施工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三明市公路局养护改造工程时行招标,根据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招标 。本次招标由三明市公路局进行招标,邀请三明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且具有公路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公路二级及以上的企业参加投标,参加投标单位的有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盛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永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永安燕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恒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沙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开标过程由三明市交通局监察室和三明市公路局纪委全过程监督。 3.监理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监理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万安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三明市公路局李昌瑞同志为该建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黄启林为该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的管理工作。

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派端木辉为城投业主代表,全面负责拆迁及相关的协调工作。 2.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市公路局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篇三: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受理编号:2009f20010236合同编号:2009gb2f20033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09~2010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 目 名 称:优质超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山区转化与示范 单 位 名 称: (公章)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单位法人代码:42999032-6 项目执行期: 自2009 年6月 1日至2011年10月 1 日 项目支持方式:无偿 项目支持金额: 50万元 单位法定代表人: 张鹏 电话:

通讯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弘扬路439#邮政编码:561000 传真:0853-8645877 编写日期: 2010 年 12月29日 监理单位: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优质超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山区转化与示范项目 2009年~2010工作总结

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的要求,2009年~2010,安顺市农科所主持在贵州省的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地区等地实施了高产耐密玉米品种中试、示范。通过“顺单6号”高产示范,挖掘和展示该玉米品种的高产潜力,宣传和示范高产品种及主要栽培技术,并带动提高大面积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贵州省科技厅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2009~2010项目各项指标任务。现将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概述 “顺单6号”(原名:“安2032”)是安顺市农科所针对贵州“立体农业”生态特点及农民的种植习惯,育成的优质、耐密的超高产玉米品种。在2004-2005年省区试中平均亩产616.5kg,比对照增产15.6%,2007-2008年高产示范,亩密度达4200-4500株,最高亩产量933.1kg;品质达国家饲用一级玉米品质标准,容重达到810g/l,比一级容重标准710g/l高14.3%,属高容重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贵州省审定。

项目期内在贵州海拔1000-1880m山区进行中试、示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高产繁殖、制种技术研究。使成果熟化,尽快应用于生产。

2、总体目标

项目期内计划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顺单6号”的配套高产栽培、繁殖、制种技术研究,建立种子生产、加工配套技术体系;制种6000亩,平均单产250 kg/亩,种子质量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亲本扩繁300亩,平均单产250kg/亩,亲本质量达国家原种标准。实施“顺单6号”的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大面积示范60万亩,平均单产指标500kg/亩,比当前主推品种亩增产80kg以上。高产示范5000亩,平均单产700kg/亩(其中高产示范核心区面积300亩,平均单产800kg/亩)。

3、阶段目标

项目自2009年6月开始实施,2011年9月完成,共分二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09~2010年

(3) 繁殖“顺单6号”亲本原种300亩,产种7.5万kg,保证2010年制种所需亲本种子; (4) “顺单6号”制种6000亩,生产种子120~150万kg,满足2010~2011年中试用种;(5)开展高产栽培及制、繁种配套技术研究,初步提出“顺单6号”大面积推广及繁殖、制种的高产技术路线。

本阶段投入项目资金47万元,用于中试、示范补助、亲本扩繁、制种、仪器设备购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农户培训、资料费等方面。 第二阶段 2011年

(1) 完成“顺单6号”中试、示范面积39万亩,平均产量500kg/亩 (2)高产示范面积3000亩,平均单产700kg/亩,其中高产示范的核心区面积100亩,平均单产800kg/亩; (3)完善“顺单6号”高产栽培技术、制种配套技术体系; (4)完成项目田间验收、总结及项目结题验收。

本阶段计划投入项目资金13万元,用于中试、示范补助、项目验收、培训等方面。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

1、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机构完备

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是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的保障。a、成立了由安顺市农科所所长张鹏为组长、农科所玉米研究室、安顺新金秋公司、安顺市农推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方案的审查和督促实施,协调项目用地、资金和物资到位工作;b 、成立了由张鹏所长为组长、科技开发部主任、科研科科长、玉米研究室主任为副组长,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实施小组,其职责:①制定技术实施方案;②负责示范区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和补助物资的发放工作;③督促和指导农户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④建立展示区高产示范工程档案、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总结工作。 (2)项目分工明确

项目实施分工明确,保证了人员、技术到位。安顺市农科所负责制定技术实施方案和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相关承担单位负责示范区规划和组织落实工作。

(3)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了有效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保障项目任务完成,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按照所发(2004)46号文件《安顺市农科所科研质量考核管理奖励实施方案》、《安顺市农科所科研项目责任追究制度》规定严格进行管理。

(4)物资供给及时、管理科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示范点农户给予物化补贴(直接发放物资),补贴标准为尿素35kg/亩、磷肥20kg/亩、钾肥20kg、复合肥1包(25kg)、锌肥1kg、顺单6号3kg/亩,其中,种子、肥料补助面积699.1亩,种子补助面积2980亩;并由我所投入农药统一雇工进行病虫害防治。对示范样板点进行动态管理,在劳务及物资费用上实行总额控制,对达标完成任务的在规定补贴上给予一定比例上浮,对不达标或不能完成任务的减少或取消补贴。

(5)技术措施到位:示范样板点由所统一发放技术资料,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指导。每点派3名科技人员长期驻点包片包户进行田间技术指导,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到示范点进行督促检查保证了人员、技术的到位。做到“管理、组织、任务、人员、措施、督察”六落实,良种、物资供应到农户,技术指导到田头。(6)抓好高产连片示范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办示范、搞样板、建立高产连片示范点,定产量定指标,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高产连片示范的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效果显著。

2、主要技术措施

项目实施中围绕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采取了三项适合贵州生产实际的技术措施 (1)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直播

在玉米生产中品种是玉米增产的核心,规范化栽培增加“密度”是增产的基础。针对目前我省、市玉米生产中品种的选用、栽培“密度”和规范化栽培技术问题是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问题,项目实施中大力推广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直播栽培技术,有效提高玉米生产上单位面积的栽培密度,从而确保玉米产量提高。该项技术操作简易,不再新增加其它投入,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见效果,农民省工、易掌握、易接受。该项技术的推广增产效果明显,确保了项目大面积示范产量指标的完成。 (2)育苗移栽

杂交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是玉米生产中一项有效增产的栽培技术,一是解决冬季作物与夏季作物之间的茬口紧张问题;二是集中育苗,出苗整齐、茁壮,移栽后群体整齐,为高产打下基础;但在我市及黔中地区春旱现象严重、土壤粘重、农村劳动力外出多劳动力紧缺,推广杂交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项目采取选择水源条件较好、农民容易接受的地方引导、指导农民实施“顺单6号”育苗移栽技术。特别是核心示范区,通过采取育苗移栽保证了项目各项技术指标的到位,为实现高产示范指标提供了技术保障。 (3)配方施肥、氮肥后移技术

通过推广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改变传统的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习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节本增效,降低了农民投入,也降低了项目投入,同时减少肥料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氮肥后移技术促进了后期灌浆充实,提高了子粒的饱满度,为实现高产提供了保证。

三、项目进度完成情况 项目期阶段完成大面积示范26.7万亩,加权平均亩产524.61kg;完成连片高产示范面积3679.1亩,平均亩产700kg以上,其中核心区面积699.1亩,经有关专家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亩产871.28kg;完成亲本扩繁329亩,生产母本种子6.25万kg,平均亩产261.51kg/亩,生产父种子2.33万kg,平均亩产258.89kg/亩;在四川省、云南省共完成“顺单6号”制种6017.8亩,生产杂交玉米种子152.25万公斤,平均亩产253kg/亩。项目期主要从种植方式、密度、n肥施用方法、微肥用量等方面进行“顺单6号”高产栽培技术专题研究,并进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调查和制种技术研究。总结出“顺单6号”在海拔1000~1800米的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顺单6号”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已经获得受理;培训各层次人才共计669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全面完成项目阶段合同任务。

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1、大面积示范

为使“顺单6号”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三农”,2009~2010年,项目在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完成示范面积26.7万亩,为项目阶段合同指标21万亩任务的127.14%,加权平均亩产524.61kg,为项目合同指标500kg任务的104.92%,各示范点平均单产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达80kg以上,完成项目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示范面积和产量指标的阶段合同任务(表1)。

本阶段在安顺市的紫云县猫云镇、普定县白岩镇、西秀区大西桥镇和黔西南州兴仁县共完成连片示范片4个,超计划1个,高产示范面积3679.1亩,超计划2000亩指标任务83.96%,其中核心区面积669.1亩,超计划200亩指标任务234.55%。经省、地、县有关专家测产验收,两年加权平均亩产871.28kg,是高产核心示范产量指标700kg的124.47%。 由于玉米大面积连片示范样板展示直观,宣传、辐射效果显著,对加快新品

种、新技术应用推广步伐意义深远。因此,2009~2010年项目组在紫云黄土,共完成连片高产示范面积2369亩(2009年实施完成1000亩、2010年实施完成1369亩),平均亩产700kg以上,其中核心区面积289亩,经省、地、县有关专家测产验收,两年加权平均亩产887.39kg,是高产核心示范产量指标800kg的110.92%。其中2009年共完成高产核心示范面积150亩,经市农委组织市内有关专家及相关技术员临田随机选取上、中、下三类肥力地各1块,进行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亩815.81kg;2010年完成高产核心示范面积139亩,经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省内有关专家临田随机选取上、中、下三类肥力地各1块,进行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亩产967.91kg。完成2009~2010年高产示范目标任务

第9篇: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一、项目名称

《虾夷扇贝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根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所确立的总体目标,到2007年来,全县新增底播增殖面积40万亩,新增浮筏养殖规模8万台,新增增养殖业户1500多户,增养殖品种10余个,鱼类海上网箱养殖也得到长足发展,鱼类养殖品种达4种,养殖规模5000多箱。其浮筏养殖产品产量年可实现8万吨,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利润2.5亿元;底播增养殖产品产量可达5万吨,销售收入可达5.1亿元,利润3亿元。

在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针对大量的增养殖产品销售价格不稳定和价格被流通领域所控制,广大增养殖业户微利生产的现状,我们适度调整了实施方案,把水产品加工业纳入了整个行动计划之中,通过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直接带动海水增养殖的稳步健康发展,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能力4万余吨,推广“五合一”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增养殖业户增产增收,规避增养殖业风险,同时达到双赢的目的。在众多加工企业中,我们重点在全县5个乡镇中扶持5个科技龙头企业鼓励他们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农民增收及县财政增收情况,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培训、人才总结及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成果、专利、标准、新产品、奖励等)情况,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其它效益情况。

到2007年底县财政收入15301万元,比2005年9083万元增长68.5%;全县渔农民人均收入2007年达到19元,比2005年的人均12479元增长了28.4%,超过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指标。两年间共研发新产品10余个,增养殖新品种5个,申报各类专利7项,研究制定产品地方标准8个。在实施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中我们着重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确立长海县海域养殖容量与增养殖潜力调查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生命科学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水产学院的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6年5月开始进入实际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参与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近50人,县财政连续两年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二是确立虾夷扇贝穿耳吊养试验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确立主要是探索虾夷扇贝浮筏养殖新的模式,拓展深水筏式养殖空间。该项目经两年的试验研究于2002月20日,在大连市科技局组织下召开了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穿耳吊养和笼养的对比试验研究,探索了虾夷扇贝穿耳吊养关键技术,形成了实用性较强的生产技术工艺,且具推推广价值,总体水平国内领先。通过该项目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一条生态养殖新模式,为该产品的筏式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三是加强优质高效新品种引进及苗种繁育。为确保增养殖业提供优质高效苗种,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栉孔扇贝杂交选择育种”、“皱纹盘鲍杂交育种及其养殖工艺体系”、“北美深水大扇贝引种及远缘杂交苗种繁育技术试验”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试验,在增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增养殖业生产效益,进而也推动苗种的健康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长海县是以海洋渔业为主导的海洋经济大县,在海水增养殖业中虾夷扇贝是主导产品,为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以解决增养殖业户单纯依赖销鲜的生产局面,为此近两年我们在虾夷扇贝深加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新产品试验与开发,先后开发出虾夷扇贝柱连籽、虾夷扇贝半壳贝、面包屑贝柱、玉兰贝柱

、蒜球贝柱、杭椒喜贝、辣爆扇贝、冻煮扇贝串、鲜味全贝、鲜味贝柱、喜贝柱、盐烤全贝、香辣裙边、脆贝裙、番茄裙边等10余个新产品,为虾夷扇贝精深加工开拓良好局面,有力地带动了海水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人才培训活动。为提高海水增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生产技能,我们始终把技术培训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适用技术培训。2006年至2007年全县共组织各类技术培训40余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编印各种贝类增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技术丛书5000余册,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0000余份,免费发送增养殖业户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县电视台开办科技海岸线专题栏目,播放各种技术讲座30余次,投入经费10余万元,投资10万元建立了农信之窗和科技信息网站,为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试点县(市)在资金、组织管理及人员等方面制定的相关配套措施,试点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经费筹措使用情况。

在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共投入经费4.6亿元,一是增养殖业户和水产品加工业自筹资金2.57亿元;二是金融系统扶农资金小额信贷2亿元;三是县本级财政扶持资金250万元;四是国家科技部支持资金78万元。

上述资金主要用于新增浮筏养殖和底播增养殖生产物资、苗种等购置和水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等4.5亿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费500多万元,各类技术培训70多万元,开展送科技下乡等科技服务50多万元。

为保证富民强县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监督与协调。县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科技局、政府办、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发展改革局、环保局、质量监督局、农行长海支行的一把手任成员,办公室设在科技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为推动这个项目的有效实施,县委、县政府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新增海域推广虾夷扇贝穿耳吊养技术的优惠政策》,对开发新海域从事虾夷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的业户,采取用海优先安排,三年免征海域使用金,三年内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00%奖励给企业等政策。出台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海岛建设的意见》,县财政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资金,按照“统筹配置,突出重点”原则,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创新以及重大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等。

五、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

我们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中,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认真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的实施,注重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各产业技术含量。二是加大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三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这是保证各类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四是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五是引领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结成合作伙伴,走合作研发、成果共享、利益双赢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比如说: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张国范研究员主持,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本成果以种质特性研究为基础,以良种培育为核心,以健康苗种和高效养殖技术为主线,培育出“大连1号”杂交鲍性状有势的生物学基础,解决了养殖皱纹盘鲍的大规模暴发性死亡问题,使杂交鲍养殖成为稳定持续高效品种。杂交鲍苗种出苗稳定提高4~5倍,存活率提高1.9倍,生长速度提高20%,养成周期缩短1/4~1/3,生物学零度降低1.4摄氏度,耐温上限提高2摄氏度。该项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存在问题与建设

在实施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中,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浮筏养殖模式需要进一步改变,以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二是健康优质苗种繁育仍然十分重要,需要继续研究与试验。三是水产品精深加工尚未向海洋生物制药和海洋保健食品领域拓展。四是由于县本级财力有限,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更加稳步扎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一是继续 加大新品种引进繁育及试验,为增养殖业不断提供优质高效品种。二是加强浮筏养殖模式的研究与试验,探索出一条健康生态养殖新途径。三是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多途径、多渠道融资,加大对科技投入力度。五是继续开展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及新产品研发,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各项工作。

上一篇:大学生求职经历下一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