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整体执行情况报告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目整体执行情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项目整体执行情况报告

关于《加强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定》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去年9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极大支持。下面,我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一年多来决定的执行情况。

一、贯彻落实决定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后,省高级人民法院及时召开党组会和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认真研究确定贯彻措施。我们认为,执行难的集中表现是当事人逃避执行现象严重,自行履行率过低。主要症结是执行查控效率不高,不履行义务的成本太低,使得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有机可乘、有利可图。大量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有限的司法资源难以承受,引发了个案执行中的不作为、不规范等现象,这反过来又加剧了执行难。贯彻人大决定,进一步破解执行难,必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执行查控能力,使被执行人无法逃避执行;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各种手段,加重拒不履行义务的成本,使被执行人不敢逃避执行;强化执行监督管理,破除消极执行、违法执行现象。对照决定提出的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惩戒力度、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切实增强执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实效等五个方面的要求,经深入调查、系统总结,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草了《关于完善全省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提交省综治委解决执行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讨论,获得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17家成员单位的支持,今年2月3日省综治委正式印发执行。

全省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体系包括执行征信、执行查控、执行惩戒、执行监督、执行保障等五个工作系统。其中,执行征信系统旨在建立执行失信信息的管理、发布、共享机制,运用失信信息记录的杠杆,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执行查控系统的核心是建立完善法院与相关部门内网“点对点”执行查控机制,使得执行查控更加便捷、高效。执行惩戒系统强调不仅运用罚款、拘留等法律手段施以惩戒,同时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资源优势,使拒不履行的债务人在融资、投资、出境、获得荣誉、从业任职资格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止,使拒不履行行为付出应有的成本。执行监督系统主要通过完善当事人监督、分权制约监督、上级法院监督、法律和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舆论监督,加强执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公正、高效、廉洁执行。执行保障系统是要为执行工作提供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和智力保障。

执行工作五个系统包含23个环节、54项措施,是对决定要求的分解和细化;每项措施都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部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形成了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抓手。

二、贯彻落实决定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议,今年3月2日,省综治委解决执行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省委领导到会讲话,省纪委、省公安厅、浙江银监局等成员单位负责人发言,对全省贯彻决定和意见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4月1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临海市召开现场会,推动全省法院加快工作进程。5至7月,组织为期3个月的全省法院重点案件集中执行活动,在实战中推进五个系统建设。8月中旬,省综治委解决执行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派出6个督查组,由成员单位副厅以上领导带队,邀请部分省人大常委参加,对全省11个市贯彻落实决定和意见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各地精心组织实施,工作措施步步深化,贯彻落实决定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执行征信系统初见成效

积极发挥省公共联合征信平台的作用,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与省信用中心建立联建共享机制,将全省法院超过3个月未结案件和所有程序终结案件失信信息在省公共联合征信平台“信用浙江网”上发布,每周更新,供社会公众查询并应用于政府监管、金融和招投标等领域,目前公布执行失信信息25万余条。执行失信信息发布后,有的企业失去了重点工程的投标资格,有的当事人在贷款时被银行拒绝。一些被执行人为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主动到法院履行了债务。据省信用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我省有90家参与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企业主动履行案件292件,标的金额1.81亿元。

各地法院与工商、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中级法院都与当地人民银行建立了信息对接机制,执行案件信息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作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办理信用卡、评估信用等级等事项的参考。温州市中级法院与市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市、县两级一次性同步建成法院执行案件对接金融征信系统机制。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等中级法院与当地工商局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将执行失信信息纳入工商企业信用平台,作为评定企业信用的依据,并依法限制被执行人担任法定代表人和公司高管。

对被执行人为国家机关以及党员、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的案件,向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通报。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通报此类案件1023件次。

(二)执行查控系统取得突破

在全省公安、工商、国土、建设以及金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法院执行查控模式更加多样、手段趋于强化。

一是建立内网“点对点”查询机制。温州市两级法院依托温州市政府信息平台,连接各相关单位,在内网上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地产、车辆等信息。绍兴市中级法院和德清、临海等20余家法院在当地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执行联络点,对接公安、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工作窗口,实现被执行人有关信息的即时、集约查控,执行联络点通过设立法院内网专线传递信息。还有一些法院设立执行查控室,可以直接登录当地建设、工商部门信息系统,或与各金融机构确定专人,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集中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这些工作模式改变了个案查控、上门查控的传统做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公安厅今年3月联合下发的《关于强化执行查控系统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为法院查询提供固定场所和终端,赋予相当的权限,法院确定专人可随时前往依法查询被执行人身份、住宿、车辆、出入境记录等信息。法院已决定司法拘留或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网上布控。已被裁定查封的被执行人车辆,公安机关在巡逻、事故处理、车辆年检等过程中发现的,现场进行控制并通知执行法院。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查询被执行人身份、住宿信息54035人次,布控被执行人2552人,控获被执行人1200人;查询机动车辆信息20268件次,控获车辆1115辆。61家法院完善了出入境报备制度,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发现报备人员有出入境证件的,及时通报执行法院扣押证件或宣布证件作废。我省公安协助执行的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省公安厅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表彰大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对举报被执行人财产实行奖励的规定(试行)》,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把奖励经费纳入法院财政预算。今年以来,全省已经有32家法院开展了执行奖励,共奖励329人次,颁发奖金29万余元。27家法院建立了律师调查令制度,委托律师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进行调查。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当事人信息查询系统,将全省70多万家企业的信用信息接入执行管理系统,各级法院可通过内网查询本省企业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建立当事人关联查询系统,可查询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在全省各地法院所涉及的诉讼和执行案件情况,从中评估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发现和控制可供执行财产。

(三)执行惩戒力度加大

全省法院充分运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追究迟延履行责任、拘留、罚款等措施,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进行惩戒。今年以来,对4203件案件追加迟延履行金1372万余元,拘留被执行人4165人次,罚款144人次,总额232万余元,罚款数量和力度高于往年。各地法院还在当地主流媒体设立曝光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对被执行人进行曝光,全省法院共曝光执行案件9971件。

强化刑事惩戒,严格执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加强公安、检察、法院之间的配合协调,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行为。温州、南湖、安吉、临海、椒江等地细化了拒执罪情形及认定的证据标准和条件。去年9月以来,全省共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冻结、扣押的财产罪案件45件50人。

(四)执行监督继续强化

一是接受外部监督。认真落实关于执行公开和告知、执行听证、执行信访、申请变更执行法院等一系列制度,接受当事人监督。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浙江法院网”开通当事人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各级法院的执行办案进展信息均纳入该系统,当事人凭密码可以上网查询其案件的办理情况。同时,各级法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检察监督,认真对待舆论监督,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二是强化分权制约。制定和落实合理配置执行权、执行重点环节监督管理、执行案件结案方式、立审执兼顾等一系列制度。全省法院实现了执行立案权由立案部门统一行使,执行审查事项由执行审查机构或审查人员负责,执行委托评估拍卖由法院对外委托鉴定机构行使,执行异议之诉由相应的审判机构负责审理的分权制约模式。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案外人异议之诉和许可执行之诉案件的指导意见》,下发全省法院施行。

三是提升执行质效管理。2008年,借助信息化办案方式录入各类办案信息,在全国各省区率先自动生成26项办案数据,评估全省三级法院审判执行质量效率的运行态势,每季度公布通报。今年9月,全省执行质量效率评估数据实行单列,设定了民商事案件实际履行率、委托案件实际执行率、执行款平均发放天数等13项评估指标和6项调研指标。通过这一套评估数据,全省103家法院执行局可以看清工作在全省上下左右之间的位置和差距,有效扭转年度办案“前松后紧”的积习,并及时发现和弥补办案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制定和落实执行款物管理、执行案件协调、执行案件监督、执行工作质量效率评查、执行队伍廉政教育等多项制度,完善上级法院监督机制。

(五)执行保障进一步加强

全省各地都成立了综治委解决执行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24次,协调解决执行工作机制建设和执行重大疑难案件中的问题,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全省已经有54 家法院增设了执行内设机构,其中30家法院的执行内设机构增设到3个以上。全省103家法院都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并有326名法警派驻执行机构,执行快速协同反应能力得以提高,执行力量有所加强。

执行办案经费基本得到保障,执行救助资金来源渠道有所扩大。温州、金华、衢州等地就保障和扩大司法救助资金来源采取了专门的措施。今年全省法院已向2566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款1704万元。

执行宣传进一步加强。各地法院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宣传执行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新闻发布会33次,发表新闻报道676篇次。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与省信用中心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执行征信系统建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20多家媒体都作了报道,社会效果良好。

通过贯彻落实决定,建设综合治理执行难五个工作系统,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执行工作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案件执结率上升、涉诉信访率下降,执行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的效果。今年1至10月,全省法院新收案件205068件,同比上升7.74%;结案185890件,同比上升17.17%;未结案38661件,同比下降18.95%。执行案件结案率82.77%,同比上升5.41个百分点;实际执行率56.69%,同比上升5.27个百分点;执行标的清偿率46.56%,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民商事案件实际履行率75.57%,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全省执行人员人均结案92.24件,同比上升10.92件;每个案件平均执行天数68.89天,同比下降14.23天;月均存案工作量为2.15个月,同比下降0.6个月。来省涉执信访率(执行信访数与同期执行收案数之比)从去年的万分之五十八,降至今年以来的万分之三十二;进京涉执信访率为万分之三点九,低于全国平均值13个万分点。2009年全省执行人员违纪违法4人,比上年下降了33%。今年以来执行人员违纪下降至1人。最高人民法院今年6月在我省召开全国法院执行机制建设现场会,推广执行工作五个系统建设的做法。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年来我省执行工作虽然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但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决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

(一)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因少数执行法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个案执行不力、不公问题依然存在。有的执行法官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有消极畏难情绪;有的业务比较生疏,办案效率、质量不高;有的在工作中对一些确属无法执行的案件,对申请人未做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当事人产生误解;执行队伍中违纪违法现象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廉政建设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二)执行力度尚需加大。少数案件办案周期过长,有的未穷尽执行措施即中止执行程序。一些案件执行中应该罚款的未罚款,应该执行延期履行利息的未执行,满足于执行申请标的,未依法惩戒违法行为。限制融资、限制高消费、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获得荣誉等间接强制手段的运用还不够有力有效。

(三)监督管理还有漏洞。各地法院主要资源投入案件执行,监督管理力量相对不足。有的法院错案和瑕疵案件责任倒查制度没有完全落实。上级法院提级执行、指定执行的力度还不够。有的案件当事人的执行异议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执行案件查询系统中有的信息点公开不及时。

(四)执行保障仍需加强。由于执行收案持续上升,法院案多人少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媒体对法院曝光执行收取广告费,执行人员加班没有津贴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此外,法院外部环境中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执行工作的发展。如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较为滞后,还有一些部门对协助法院执行工作存在“额外劳动”的观念,执行联动机制建设进程受到技术和观念的制约;有的政策制度安排不合理,如规定必须到人民银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才能查询被执行人账户开户银行名称,影响工作效率。

下一步,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将紧密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继续深入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各项要求,统筹长远目标和现实需求,加快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机制建设。长远目标是:通过致力于全社会重诚信守信用的法治体系的建成和司法权威的真正确立,形成当事人自动履行为主、法院强制执行为辅的工作局面。现实目标是: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努力营造各部门联动威慑的良好执行环境和便捷工作机制;大力运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充分用好所有的法律手段和强制措施;管好执行队伍,加强执行权力的监督制约,规范好执行行为。

(一)加快推进执行工作五个系统建设。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综合治理执行难各成员单位的支持,对五个系统已经明确的23个环节、54项措施,继续狠抓落实、逐项验收,争取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意见提出的任务。同时,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内容,不断完善执行征信健全、查控高效、惩戒有力、监督严格、保障充分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

(二)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建设。进一步拓宽视野,把执行工作放到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中去谋划思路、寻求发展。抓住当前全省开展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的契机,主动与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在健全执行联动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扩大被执行人失信信息的应用范围,加大失信惩戒,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对执行案件多发的行业、企业,提醒注意控制风险。

(三)继续加大执行力度。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各项强制执行措施,依法惩戒有履行能力而逃避履行、拒不履行的行为,确保有财产的案件全部、及时执结。对全省法院适用罚款、拘留、限制出境、执行迟延履行金等强制措施的情况,适时组织检查,防止执行措施失之过软。抓紧协同公安、检察统一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证据标准,准确打击此类犯罪。落实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全面建立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着力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强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扎实开展委托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建立起长效机制,提高委托执行的效果。

(四)继续强化监督管理。逐步统一全省执行局内设机构,优化职权配置,形成权力制约。完善全省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将执行立案、准备、实施、结案等阶段全部纳入流程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运用执行质量效率评估体系,对各级法院实际执行率、平均办案天数等主要指标每月评估、每季通报,督促排名靠后法院及时整改。把办理执行异议、复议、信访等案件作为重要的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个案中存在的执行不力、执行不公等问题,严格责任倒查制度。继续落实公开执行制度,完善执行案件查询系统,认真接受党委、人大、检察、舆论等各方面的监督。

(五)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不懈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正面引导、激励,及时查纠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树立执行队伍公正执法、勤勉敬业的职业形象。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执行技能,高、中级法院分级负责,每两年对执行人员进行一次轮训。明年年初将组织执行人员综合素质考试,未通过考试的要离岗培训。配齐配强执行人员,建立执行人员与各业务部门审判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确保执行人员的文化程度不低于所在法院人员的平均水平。守住廉洁执行的底线,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及时诫勉不良苗头,对违法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含糊,绝不护短。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08年以来,在省委的领导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省高级人民法院加强廉洁司法建设,坚持从严治院动真格不护短,在机关内部先后严肃查处了4起处级干部违纪案件,整肃了机关风气、弘扬了司法正气。但是,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今年7月以来,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先后发生了立案一庭副庭长潘华山、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童志兴等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暴露出我们在队伍教育管理上还存在漏洞,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潘华山故意杀人案给全省乃至全国法院队伍带来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我对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负有领导责任,深感痛心,教训十分深刻。在对队伍管理进行了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决定在全院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廉洁司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深刻剖析潘华山、童志兴等违法犯罪案例,开展全院大讨论,全面查摆干警自身在廉洁自律和院机关在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门纳谏,认真整改,务求实效,让广大干警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切实从反面典型教育中受到震撼,吸取教训,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从而更好地坚守公正廉洁执法的底线,力争把坏事变成好事。同时,我们部署全省三级法院院长在10月份分别上门走访了400余位全国和省人大代表,主动通报上述涉案情况,征求对改进法院工作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目前,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和全省各级法院干警思想稳定,队伍团结,认识统一,各项审判、执行工作开展正常。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压力和考验,继续带领全省法院,一如既往地为民司法、秉公办案,坚持从严治院、从严治警不动摇,坚持严肃查处不廉不公、违纪违法问题不动摇,全面加强对干警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在省高级人民法院打造一支公正廉洁为民的法院队伍,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真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作者:齐奇

第2篇: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护理实验室建设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项目单位概况

二、项目立项情况

(一)项目决策情况。

该项目的硬件设备类型和数量是依据本学科的几个重点研究方向的科研内容及使用该实验设施的学生人数来确定的,项目预算是通过市场调查,根据现行设备的市场价格及优先使用顺序做出的合理计划。

(二)项目主要工作内容。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搞好项目建设

2.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报帐提款手续

在财务管理上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 3.严把工程改造关

认真配合施工方做好监理、准备工作,使工程开工、验收、备案规范化。工程开展时,对隐蔽工程实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质量问题消除在验收之前。对本环境改造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工序,应采取全过程跟踪。本工程施工面广,施工点多,应不定期现场巡视,把一些比较突出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暴露出来,及时得到改正。同时,密切监督工程进度是否按原计划发展,如工期拖延应查明原因,及时汇报、协调。总之,必须使专项资金得以有效利用,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4.推行设备招投标制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招标。招标申请严格按项目申请的内容提出,经过财务、审计、主管领导、学校招标委员会主任的审查签字。招标办按照招标法,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过程中组织多方面专家组评审。在三家投标公司中,从价格、质量、服务三方面考虑,最后确定武汉恒福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联袂复兴义齿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中标。中标单位确定后,及时签订供货合同。设备到货和学科实验室改造完成时,均组织了由多人参加的验收。所有资料均建立了档案。

5.认真做好设备验收、调试工作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管理员会同设备厂家人员、档案室资料员及护理学院有关人员开箱验货。验货准确无误后,将技术资料交资料员保管、存档,设备交护理学院部门保管使用,随机备件由设备科清点后按备件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设备调试,设备调试由设备科负责组织协调,由供应商负责调试,护理学院配合。调试期间的材料及物资领用由护理学院配合人员负责领取,工程管理科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工程管理科科长审核,费用列入项目费。设备调试试用期间,护理学学科实验室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参数记录。设备调试正常后,由设备科负责组织技术科、财务科、安保科、设备供应商以及护理学学科实验室等共同验收。设备科负责设备运行效率、设备运行参数资料的搜集整理;护理学学科实验室负责设备使用情况的资料整理。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总目标。

目标就是监督资金的使用,提高产出效能。具体如下:

(1)本项目将建成仪器设备配套齐全、运转良好、管理规范的护理学学科实验室,为护理研究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争取未来2年内获得省部级科研课题3-5项,资助经费达15万元,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篇,为我院护理学走向全国同行业前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本项目建设,更好地顺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彰显中医护理的优势,培养出理论基础牢、实践技能好、中医特色浓、信息素养高、创新意识强,富有团队精神的复合型护理人才。进一步增强师生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

(3)通过本项目建设,形成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逐步丰富实验室网页的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护理教学与科研。

2.项目分年度阶段性目标。

(1)2013.5-2013.12完成实验场所的改造。

(2)2014.1-2014.12月完成设备的购进、安装与调试。 (2)2015.1-2015.12月设备投入使用并统计、分析产出效能。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一)业务管理情况。 1.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实行校、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共同负责学科实验室的建设。 2.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规范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科学编制年度预算;经费开支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规范经费支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完善学校内部专项经费监督体系,对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建设期末,对学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3.项目采购情况及招投标情况。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招标。招标申请严格按项目申请的内容提出,经过财务、审计、主管领导、学校招标委员会主任的审查签字。招标办按照招标法,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过程中组织多方面专家组评审。在三家投标公司中,从价格、质量、服务三方面考虑,最后确定武汉恒福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联袂复兴义齿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中标。中标单位确定后,及时签订供货合同。

4.项目质量控制情况。

学校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遵守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项目合同、验收报告齐全并及时归档,项目实施人员、场地设备落实到位,制定项目质量要求以及标准,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措施。

5.项目调整情况。

项目按期完成,未出现调整。

6.项目验收情况。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管理员会同设备厂家人员、档案室资料员及护理学院有关人员开箱验货。验货准确无误后,将技术资料交资料员保管、存档,设备交护理学院部门保管使用,随机备件由设备科清点后按备件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设备调试,设备调试由设备科负责组织协调,由供应商负责调试,护理学院配合。调试期间的材料及物资领用由护理学院配合人员负责领取,工程管理科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工程管理科科长审核,费用列入项目费。设备调试试用期间,护理学学科实验室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参数记录。设备调试正常后,由设备科负责组织技术科、财务科、安保科、设备供应商以及护理学学科实验室等共同验收。设备科负责设备运行效率、设备运行参数资料的搜集整理;护理学学科实验室负责设备使用情况的资料整理。

(二)财务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

本着逐步更新设备,稳步推进改革的原则,2013年申请经费450万,当年资金全部及时到位,为设备的采购提供了保障。

2.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财务管理按照学校的财务制度严格进行,所有付款手续均有经手人、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和主管校领导的审查签字。在财务管理上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 3.项目资金实际使用和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实际开支情况。

2013年申请经费450万,当年资金全部及时到位。2014年项目支出395.84万,2015年项目支出50.78556万,项目余额3.37444万元。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在资金管理上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认证,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所有付款手续均有经手人、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和主管校领导的审查签字。

4.其他。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招标。招标申请严格按项目申请的内容提出,经过财务、审计、主管领导、学校招标委员会主任的审查签字。招标办按照招标法,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过程中组织多方面专家组评审。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产出完成情况。 (1)实际完成情况。 项目按计划全部完成。 (2)项目完成及时性。

项目按期完成。

(3)项目质量达标情况。 全部设备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

(4)项目成本控制情况。

基本符合项目预算,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

2.项目效益实现情况。 项目绩效目标按计划完成。具体体现如下: (1)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在“首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为护理学院研究生及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平台。护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等工作。多数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担任医院、护理学院院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有的毕业生在国外深造及就业,他们以优秀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

(2)拉动纵向或横向项目经费支持

协助护理学科先后获得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资金100万元。借助此平台获得省部级资助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2015年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15项),资助经费多达百余万元,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十余篇、SCI源科研论文多篇。

(3)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4)有利于人才引进

我院拥有一支以知名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学缘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担任护理实验指导的教师27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5人,中级职称者11人。博士8人、博士在读3人,硕士1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凭借此平台2015年又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引进客座教授3名。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护理学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按预定计划进行实施,实施的程序、措施、手段都符合相关政策和规章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成果得到本学科师生的应用。特别值得借鉴的是:

1.本项目立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项目紧紧围绕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进行。服务于本科教学,仪器使用率高,收益大。

2.实行校、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共同负责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学校严格按照《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规范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科学编制年度预算;经费开支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规范经费支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完善学校内部专项经费监督体系,对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实时监控建设项目资金动向;建设期末,对学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3.在项目建设方面,按照实验室发展目标,科学制定计划,稳步推进;在经费使用方面,执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经过学科实验室及学科负责人签字、学院审查、财务处审核等程序;购买仪器设备时,经过学科建设分委员会论证,设备与资产管理处和招投标办审核,严把质量关,最后由财务处执行相关的资金使用规定进行报销。将建设经费用在刀刃上,力求是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方面:首先是“智能综合模拟人爱因斯坦”用于本科学生的实训和考核,但由于这些仪器相对比较昂贵,加上学生数量多,仅仅1套这样的设备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其次,护理学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以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科实验室科研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成效,因此学科实验室建设绩效在短期内难以评估。

政策建议:1.继续加大对护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护理学实训室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加强护理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另外,在学科实验室人才引进方面学校给予政策倾斜。2.更多的关注对实验室建设一个周期(如3-5年)的评价、考核,短期内的考核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三)其他。

改进举措:1.进一步加大护理学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与共享力度,建立护理学科研实验室对外开放机制,实现资源共享。2.加大对研究人员的引进力度。3.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4.合理分配实验室投入资金。护理学实训室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加强护理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使之与护理学实训室齐头并进,为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第3篇: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篇一: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 目 执 行 情 况 报 告

工程名称: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日期: 2011 年 11月 28 日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概况

(一)建设依据及项目实施办法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省道路面改建计划的通知》(闽路计[2009]8号)和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闽交建[2006]53号)进行建设。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江滨南路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南部,本次施工段南起城关大桥下,南接205国道和泉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口,施工全长约2.08公里,属城市二级主干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等级:城市ⅱ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主要工程数量:沥青混凝土路面7.23万m2/2.08km

4、路面等级及宽度:机动车道采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期15年,路面红线宽度为33米,路面结构及宽度如下图所示: 说明: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000---k0+560、k1+547.957---k2+128.9775地段。

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560---k1+547.957地段。

(三)工程进度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原定工期三个月,因受设计图纸总体变更的影响(台江接线处平交变更为下穿)及征地拆迁的影响,该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

(四)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设计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监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设管理情况

本工程办理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

(一)前期工作 1.设计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2.施工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三明市公路局养护改造工程时行招标,根据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招标 。本次招标由三明市公路局进行招标,邀请三明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且具有公路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公路二级及以上的企业参加投标,参加投标单位的有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盛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永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永安燕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恒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沙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开标过程由三明市交通局监察室和三明市公路局纪委全过程监督。 3.监理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监理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万安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三明市公路局李昌瑞同志为该建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黄启林为该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的管理工作。

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派端木辉为城投业主代表,全面负责拆迁及相关的协调工作。 2.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市公路局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篇二: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是由十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承担,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草地站、郧西县畜牧局、竹山县畜牧局等相关单位合作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项目于2005年6月申报,2005年9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批复实施,2007年12月结束。现将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马头山羊是驰名全国的肉皮兼用型地方良种,已载入国家品种志,十堰市年饲养量为112万只,年出栏52万只,为农民养殖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杂交的效益远比饲养地方品种高,致使地方品种保护愈来愈困难,为了较好地兼顾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同时改变常规方法保种耗资巨大的缺陷,本项目采用《马头山羊标准》(db42/t244-2003)成果和胚胎冷冻保存、基因标记辅助选择、计算机辅助选择等高新技术,对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中试与示范。转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⑴依据《马头山羊标准》,选择特、一级初产每窝3羔或经产每窝4羔马头山羊母羊为胚胎供体,进行超数排卵,收集胚胎,采用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进行冷冻保存。⑵利用马头山羊适应性好、产羔率高和波尔山羊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开展波尔山羊与马头山羊冻精配种杂交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以优良的波尔杂交一代羊作为培育马头山羊新品系的基础群,为新品系培育奠定基础;⑶采用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和计算机辅助选择技术,培育马头山羊快速生长品系和高繁殖力品系。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下达后,省科技厅、畜牧局、十堰市畜牧局、科技局等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十堰市畜牧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部署。一是以十牧发

[2005]27号文件组织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包括资金、人员、车辆等后勤支持。以十牧发[2005]26号文件组成项目实施课题小组,项目承担单位十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牵头,抽调全市畜牧系统副高以上职称业务骨干,与华农大动科院及省畜牧局专家教授20余人组成技术专班,并与项目合作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协调和整体推进。二是迅速制定项目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落实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和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强化了工作责任。三是落实项目地点和项目区域,确定郧西县马头山羊种羊场作为超排和胚胎冷冻保存地点,和高繁殖力品系及快速生长品系核心群场,郧西、竹山、房县作为示范区域,建立波尔山羊鲜精人工授精配种站点25个,开展波马经济杂交和育成杂交工作。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建立了无菌操作实验室1个,胚胎冷冻保存间1个,改扩建实验羊栏50间,新建了饲料贮备库150平方米,工作生活区200平方米,购置了超排、胚胎冷冻保存和山羊冻精制备所需的液氮、药品和各种器械、设备,完成了基础群建设和良种引进工作。四是制订落实各项技术规程和操作程序,如《马头山羊超排日程表》、《波尔山羊颗粒冻精制备及输配技术》等,较好地贯彻项目技术路线。五是认真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以华农大动物科院教授、博导杨利国同志及华农大博士生、硕士生为主,培训山羊同期发情、超排、采胚、检胚和胚胎冷冻保存及胚胎移植技术,开展技术培训50余人次,培养技术骨干20余人。以十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和畜禽品种改良站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重点培训山羊采集、稀释、冷冻、解冻和输配技术,开展培训4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1000余人次。

通过两年来的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完成了项目设计的实施内容:一是选购买优良马头山羊供体母羊450只,采用同期发情、超排技术,收集胚胎6426枚,冷冻保存6300枚,平均每只母羊获有效胚胎14枚,最高达26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植100枚,成功31只。该研究使马头山羊优良品种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永续利用,不必担心品种资源灭绝,也不必再划定保护区域,广大养羊户可以利用优良肉用品种波尔山羊自由进行杂交,促进农民养羊增收。二是从省波尔山羊种羊场引进特、一级波尔种公羊50只,投放到郧西、竹山、房县等主产区的25个重点乡镇和养羊大户,开展波马杂交试验,并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共采集制备波尔山羊冻精523680份,年杂交改良马头山羊26万只,生产36万只波马杂交一代商品羊,占全市2006-2007年肉羊出栏总量99.86万只的36%,通过对2000余只波马杂交肉羊统计分析,杂交一代羔羊初生重达2-2.5千克,比马头山羊初生重提高50-100%,10月龄波马羊日增重比纯种马头山羊日增重增加50克,出栏重增加7.5千克,只平增收可达125元。杂交改良直接经济效益4500万元。三是在全市范围内选购初产每窝3羔或经产每窝4羔以上母羊采集血样500余份,开展马头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研究,分析马头山羊母羊fecb、feex基因、抑制素a亚基因、褪黑激素ⅰ型受体aⅰ亚型基因、促卵泡素β亚基因在扩增序列位点c-a的突变,通过分析该突变引起haeⅱ酶切位点的变化,判断产羔数变化,该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据此组建了5只种公羊和55只基础母羊的高繁殖力新品系核心群。同时根据体尺、体重测定,从波马杂交羊群中选择体型外貌与马头山羊接近、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一代羊作基础母羊,组建了快速生长的马头山羊种公羊25只、波马杂交一代母羊230只的快速生长新品系核心群。以上三大主要内容均圆满预期目标。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成果熟化程度:该项目成果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品种资源保护和品种经济杂交利用之间的矛盾,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保种方式的种种不足,成功地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经过两年的转化实施,技术成果的熟化程度很高。

2、项目技术水平:一是马头山羊、波尔山羊经济性状分子标记筛选取得重大突破。为克服传统山羊育种周期长、见效慢、花费高的缺点,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进行马头山羊、波尔山羊早期和超早期选择,用以培育高繁殖力品系和快速生长品系。采用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共筛选到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17个,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7个,微卫星标记10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16个,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2个,微卫星标记14个。利用筛选到的分子标记进行山羊早期选择,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和计算机辅助育种,大大提高了选择准确性,加速了遗传进展,缩短了育种周期。该研究项目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1篇(if=2.168),核心期刊论文2篇,会议论文9篇(2篇论文被评为会议优秀论文),另有6篇论文待发表。二是应用超数排卵和胚胎冷冻技术保护马头山羊品种取得了研究成果。通过对马头山羊的超数排卵、胚胎冷冻及对冻胚质量检测等研究,探讨了一种最优的建立胚胎冷冻库对马头山羊进行品种保护的方法,并培养了数十名技术人员和5名研究生,其中3名均顺利毕业,并提交了研究成果。

试验从处理方法、配种方法、母羊体况、冷冻和解冻方法等方面研究马头山羊超数排卵和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及冻胚移植,进一步检验胚胎冷冻效果及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选择上胎产羔数多、膘情中等的母羊,同时运用lhrh-a3与p4进行超排,每隔84h本交或人工授精均能取得良好的超排效果;细管玻璃化和ops玻璃化冷冻均可用于胚胎的冷冻保存;进行大规模同期发情时,建议选择经产母羊做受体,用费用较低的孕酮海绵栓处理,可提高移植妊娠率。目前各技术人员均能掌握这一方法,并能熟篇三: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

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申报了《农业物 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由桐乡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经过近一年精心实施,项目已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现对项目做总结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针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人工漫灌、渠灌导致费工、费

水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通过硬件设施的改造,配上相应的控制设备及软件对作物生态环境实施远程网络查询和控制,实时察看每个测试区域的各种土壤、环境和光照等生态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实现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控制和网上展示,以达到农业生态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精确的肥、水、药等数字化使用管理的目的。 本项目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运行良

好,基本完成项目原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设计、安装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及具备远程控制及网络共享、电磁阀控制线路系统、节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流程等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达到了精准控制作物需水量,减少人力投入的目的。

二、项目指标完成情况2.1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至2014年9月,项目共布臵农业物联网应用作物栽培精准控制

系统设备亩,其中龙翔街道元丰村亩,洲泉镇马鸣村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xxx亩试验基地聘用管理和技术人员共3人,全年共支付工资 万元。项目实施前种植基地共

需要x名工作人员,每年支付人工工资 万元,每年可节约管理成本 元。 由于信息反馈及时,管理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科学、措施得当,

水肥灌溉适合,植保防治迅速及时,试验基地种植的西甜瓜平均亩产xxx公斤,较之前提高产量xxx%,且品质能得到有效提升,按今年市场平均售价2.5元/公斤计算,xxx亩试验基地共增收 元。

2.2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情况

项目推广试验基地面积(精确)亩,通过农业生态信息采集及智

能管理技术应用,营造相对独立的作物生长环境,摆脱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品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明显提高单位产出经济效益,每亩平均可增加经济收入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同时项目推广肥水同灌、精准施肥,显著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有

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每亩平均可节肥公斤,明显减轻了种植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对于我市农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2.3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对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及具备远程控制及网络共享、电磁阀控制线路系统、节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流程进行功能原理介绍,例如这样通过项目实施,红地球应每亩留果穗1600穗,每亩留枝2500个,每枝留主稍叶13个,副稍叶12个为最佳,全年施全氮15公斤、全磷15公斤、全钾30公斤效果最好。农场78亩红地球种植区共产葡萄162240公斤,经抽样统计,平均穗重1300克,单果重15克,以2012年红地球平均售价 7.8元/斤计算,实现了亩产效益32448元;以现代信息技术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监测及智能控制技术的结合应用,通过相应的电脑软件集成控制,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处理、监控和物联网管理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自动化管理。

2、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项,包括 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名称: ;软件著作权10项,专利号: ,名称: 。

3、编写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论文一篇。(发表期刊、期号)

三、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计划投入总经费167万元,实际投入资金万元,比计划投资减少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已于年 月日到位,其余由公司自筹。

四、推广应用前景分析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地增长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设施农业势在必行,通过摸索出一整套适合本地区生产的、行之有效的,能实现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的系统,优化资源配臵和生产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主动性,减轻盲目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所应用的技术成果将适用于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化果蔬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及广大果蔬种植大户生产基地,推广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10月18日

第4篇: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 目 执 行 情 况 报 告

工程名称: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日 期: 2011 年 11月 28 日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概况

(一)建设依据及项目实施办法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省道路面改建计划的通知》(闽路计[2009]8号)和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闽交建[2006]53号)进行建设。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江滨南路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南部,本次施工段南起城关大桥下,南接205国道和泉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口,施工全长约2.08公里,属城市二级主干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等级:城市Ⅱ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主要工程数量:沥青混凝土路面7.23万m2/2.08km

4、路面等级及宽度:机动车道采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期15年,路面红线宽度为33米,路面结构及宽度如下图所示:

说明: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000---K0+560、K1+547.957---K2+128.9775地段。

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560---K1+547.957地段。

(三)工程进度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原定工期三个月,因受设计图纸总体变更的影响(台江接线处平交变更为下穿)及征地拆迁的影响,该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

(四)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设计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监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设管理情况

本工程办理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

(一)前期工作 1.设计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2.施工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三明市公路局养护改造工程时行招标,根据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招标 。本次招标由三明市公路局进行招标,邀请三明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且具有公路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公路二级及以上的企业参加投标,参加投标单位的有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盛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永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永安燕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恒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沙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开标过程由三明市交通局监察室和三明市公路局纪委全过程监督。

3.监理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监理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万安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三明市公路局李昌瑞同志为该建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黄启林为该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的管理工作。

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派端木辉为城投业主代表,全面负责拆迁及相关的协调工作。

2.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市公路局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 市公路局及项目部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

④加强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要求各施工单位、驻地办严格履行合同承诺,认真执行合同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涉及设计不完善和错漏现象,业主、驻地监理办都能按工程变更程序要求认真执行。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江滨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全线完工,总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安全是工程建设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为了确保江滨南路(台江段)路面改造工程健康、顺利进行,业主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与施工劳务队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规范了安全生产的合同管理,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各施工单位在进场初期,都对各自的劳务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并在施工中不定期地开展对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了其安全意识,提高了参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各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各个路口、弯道、单行道等路段都设臵了安全标志、标示牌,并配备了专人指挥、疏导交通,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自开工至今,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进度管理。 为使开工初期施工单位能在短期内走向正轨,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同监理工程师一起,组织检查主要人员、机械设备进场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情况。针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改正,使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基本达到投标书要求,工程很快进入正轨。

根据工程总体计划,下达年度计划,各合同段按工期要求和下达的年度计划,做出月施工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执行。为保证各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克服了行车干扰大,季节不利,资金到位率低,工期紧等困难,自我加压,日夜奋战。市公路局领导不定期突击检查项目的落实情况,经常抽调人员进行质量抽检工作,特别抽检夜间施工中的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加大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最终保证了主体工程按期竣工。

5.工程变更

业主、驻地监理办制订了严格的变更程序。先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再由监理单位和设计代表签认,最后由业主审查签认、审批。在变更审批过程中,对不合理的变更,我们坚决不予上报。由于对工程变更把关严格,有效控制了预算,杜绝了不合理、超规模、超投资现象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了国家建设资金的流失。本工程为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相对较为简单,路面施工除部份地段因受房屋拆迁限制无法施工(如台江口路段),数量与图纸出现了少量的增减外,路面结构层均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无变更发生。

6.工程造价控制

为了严格控制投资,公路局制订了严格的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控制程序,建立了施工单位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台帐。工程伊始,就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对合同段的工程设计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复核,并报批;复核后确认的数量在未产生设计变更时即作为工程结算的最终数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再做变化。在计量支付时,要求各承包人应附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计量凭证和试验质检资料。未附相关试验质检资料的不予计量支付;试验质检资料不合格者,不予计量支付。坚持尊重设计,变更设计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级把关,严加控制。

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减少工程投资,节省每一笔费用,对工程资金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一是认真细致地对待每次支付,严格审核,做到了每支付一项费用,原始资料齐全真实,有根有据。

二是严格管理变更设计,防止产生漏洞,实行了施工单位、监理、业主联合现场办公,大小变更,业主必须深入现场一杆插到底,制定变更方案,核定工程数量,审批上再严格把关,变更工程完成后,三方再到现场具体量验。

三是精打细算,坚持建设标准不降低。

四是为了保证到位资金全部用于此项目,防止施工单位资金调用于其它工程,规定施工单位为本工程项目建立一专用的银行帐户,大额资金及材料款的拨付受业主的直接监督,以保证业主提供的资金能专款专用。在资金结算和拨付及时方面,业主尽了最大努力,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江滨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至目前为止完成工作量1.03亿元,而目前该项目实际落实资金700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7.廉政建设(包括措施建设和执行,有无人员违法、违纪,以及因不廉政被处分或被起诉)。

廉政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江滨路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管理中,我们建立健全工程廉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双合同”管理,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廉整建设两手抓,把守合同、重信誉,全面落实施工、廉政合同条款,建立“质量责任卡”,严格计量支付,严格变更程序,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作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效益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并在全体管理人员中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工作,增强了全体参建人员的廉政意识,规范了从业行为,有效地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建立健全工程廉政管理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在廉政建设方面,我们抓好了三项工作,有效预防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是建立廉政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制度管理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2009年11月中旬,项目办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展开了驻地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对工程廉政制度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和项目负责人廉政责任制,监理单位法人代表、项目总监廉政责任制,施工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廉政责任制等六项廉政管理制度,并将各项制度装框分发给各施工、监理单位,实现了工程廉政的制度化管理。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强化廉洁奉公意识。

(二)、订立合同,严格履约,规范了工程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我们积极推行“双合同”管理,与施工、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我们还督促施工单位与各自的施工劳务队签订了《砂石料供货》、《机械租赁》、《劳务合作》三大协议,并督促施工单位与水泥、钢材等供应厂家签订了水泥、钢材供应合同,规范了工程廉政建设的合同管理。同时,项目办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条款规定投入管理力量及机械设备,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任务,质量达到合同要求。业主也严格履行合同条款,按合同规定作好计量支付及组织协调工作。在施工管理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自警自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从招投标到施工管理的质量检查验收、资金拨付、工程变更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始终严格遵守中纪委、交通部、省纪委、交通厅及公路局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廉洁规定,从自身廉洁自律做起,不谋私利,秉公办事,自开工至今,未发生一起向施工单位介绍劳务队、介绍施工与所管工程有关的材料供应商、介绍施工机械的事件,未发生过接受、索要施工、监理单位钱物、有价证券、礼品的人和事,也未发生任何转、分包工程的行为,更未接收到任何与质量问题、廉政问题有关的举报电话。

(三)、建立资金管理专用帐户,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为了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我们建立了建设资金专用帐户,并要求各施工单位也建立了建设资金专用帐户,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对每次到位的建设资金,严格按比例拨付,并在每次检查中,都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的流向,避免了建设资金挪作他用。

(四)、规范变更设计管理,防止国家建设资金流失,杜绝转分包工程行为的发生。不合理的变更设计,通常是腐败滋生的一大漏洞。为了对当地人民负责,更为了严格控制预算并确保工程质量,使有限的工程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我们严把设计变更关,对变更我们严格按程序上报。

(五)、加强工程结算及材料采购的管理,确保按比例拨付建设资金。在建设资金的结算、拨付上我们建立了“质量责任卡”,严格按合同履约程度、质量责任卡反映的质量进度对建设资金按比例支付,对经驻地监理签注认可、质量达标的工程数量予以支付,否则,一律不予支付。通过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和价款结算程序,坚决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和挤占挪用工程资金的现象,有效预防了工程质量检验、工程结算、付款等环节中出现渎职、行贿、受贿行为,确保工程资金的公正、合理拨付。

在材料采购上,项目办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业主对材料采购未采取二次招标,也未介绍任何中间商及供货商,施工材料由各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实际自行采购,但项目办加强了对所购材料的检查、验收。如对钢筋、水泥等重要原材料采备时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都抽样市公路局中心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才准许大量采购,把好了所购材料的质量关。

(六)、设立举报电话,强化社会监督。早在开工之初,我们就将举报电话公布在施工牌上,接受社会监督,自开工至今,未接到任何与廉政问题有关的举报电话或举报信件。领导干部和全体人员奉公守法,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自工程开工至今,业主自始至终都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合同规定以及党中央和各上级单位制定的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不断加强职工教育,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强化了参建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了参建人员的从业行为,有效地预防了腐败现象发生,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五、对各参与单位的总体评价

(一)对设计单位的评价

按合同中的约定展开工作,设计交底细致、明确。参与建设、监理单位组织的技术方案确定。工程中没有因设计不当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参与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及工程竣工验收。

(二)对施工单位的评价

按合同、图纸中的约定开展工作,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能自觉按照设计图和规范进行施工。现场机构组织到位,施工组织设计较完善,执行情况较好,工程质量实体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三)对监理单位的评价

按合同中的约定开展工作,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督促施工单位按图纸和规范施工。监理人员配臵较合理。

六、对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价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履行合同情况良好,工作程序符合有关要求。

2、施工单位按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有关验收规范标准。

3、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4、工序报验、工程材料设备检验等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真实、齐全、有效,

工程外观检查情况良好。

5、该工程质量合格,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七、项目管理体会

(一)加强项目实施前各项筹备工作

本工程前期建设的业主是三明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三明市城市建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后,项目业主变更为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一作为项目业主的城投公司刚组建,按建设部门的程序实施招标存在困难;二本工程线路短,主要工期目标为与台江大桥同时完工通车,以便该路段与台江大桥的交叉口具体协调布臵及各种管线的协调连接。三是本项目属市政道路与国道205线重叠,项目可参照国省道路面改造形式的相关文件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争取部份资金。

鉴于以上原因,最终该路段项目的具体形式是按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进行建设,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实施办法。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施工和管理。

市公路局在管理人员使用上,抽调了一些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员,全面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订实施,使各项工作在一个统一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工程的正式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在工程质量方面,加强了质量抽检频率。建立了完善的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体系。在此基础上,业主每月组织人员对全线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要求为准,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采用改性沥青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使用,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为今后国省干道白改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通过江滨南路(台江段)道路改造工程一年多的建设,在工程管理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程序,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留下了一些遗憾。如部分管理措施、规章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完工路面在超重车辆作用下不同程度出现了早期破损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程管理中予以改进。

建议接养单位加强公路两侧红线控制的管理和日常养护工作,禁止超重超限车辆的通行,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

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做好三明市各项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5篇: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一、项目名称

《虾夷扇贝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根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所确立的总体目标,到2007年来,全县新增底播增殖面积40万亩,新增浮筏养殖规模8万台,新增增养殖业户1500多户,增养殖品种10余个,鱼类海上网箱养殖也得到长足发展,鱼类养殖品种达4种,养殖规模5000多箱。其浮筏养殖产品产量年可实现8万吨,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利润2.5亿元;底播增养殖产品产量可达5万吨,销售收入可达5.1亿元,利润3亿元。

在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针对大量的增养殖产品销售价格不稳定和价格被流通领域所控制,广大增养殖业户微利生产的现状,我们适度调整了实施方案,把水产品加工业纳入了整个行动计划之中,通过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直接带动海水增养殖的稳步健康发展,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能力4万余吨,推广“五合一”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增养殖业户增产增收,规避增养殖业风险,同时达到双赢的目的。在众多加工企业中,我们重点在全县5个乡镇中扶持5个科技龙头企业鼓励他们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农民增收及县财政增收情况,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培训、人才总结及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成果、专利、标准、新产品、奖励等)情况,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其它效益情况。

到2007年底县财政收入15301万元,比2005年9083万元增长68.5%;

全县渔农民人均收入2007年达到19元,比2005年的人均12479元增长了28.4%,超过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指标。两年间共研发新产品10余个,增养殖新品种5个,申报各类专利7项,研究制定产品地方标准8个。在实施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中我们着重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确立长海县海域养殖容量与增养殖潜力调查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生命科学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水产学院的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6年5月开始进入实际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参与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近50人,县财政连续两年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二是确立虾夷扇贝穿耳吊养试验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确立主要是探索虾夷扇贝浮筏养殖新的模式,拓展深水筏式养殖空间。该项目经两年的试验研究于2002月20日,在大连市科技局组织下召开了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穿耳吊养和笼养的对比试验研究,探索了虾夷扇贝穿耳吊养关键技术,形成了实用性较强的生产技术工艺,且具推推广价值,总体水平国内领先。通过该项目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一条生态养殖新模式,为该产品的筏式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三是加强优质高效新品种引进及苗种繁育。为确保增养殖业提供优质高效苗种,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栉孔扇贝杂交选择育种”、“皱纹盘鲍杂交育种及其养殖工艺体系”、“北美深水大扇贝引种及远缘杂交苗种繁育技术试验”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试验,在增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增养殖业生产效益,进而也推动苗种的健康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长海县是以海洋渔业为主导的海

洋经济大县,在海水增养殖业中虾夷扇贝是主导产品,为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以解决增养殖业户单纯依赖销鲜的生产局面,为此近两年我们在虾夷扇贝深加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新产品试验与开发,先后开发出虾夷扇贝柱连籽、虾夷扇贝半壳贝、面包屑贝柱、玉兰贝柱

、蒜球贝柱、杭椒喜贝、辣爆扇贝、冻煮扇贝串、鲜味全贝、鲜味贝柱、喜贝柱、盐烤全贝、香辣裙边、脆贝裙、番茄裙边等10余个新产品,为虾夷扇贝精深加工开拓良好局面,有力地带动了海水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人才培训活动。为提高海水增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生产技能,我们始终把技术培训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适用技术培训。2006年至2007年全县共组织各类技术培训40余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编印各种贝类增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技术丛书5000余册,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0000余份,免费发送增养殖业户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县电视台开办科技海岸线专题栏目,播放各种技术讲座30余次,投入经费10余万元,投资10万元建立了农信之窗和科技信息网站,为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试点县(市)在资金、组织管理及人员等方面制定的相关配套措施,试点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经费筹措使用情况。

在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共投入经费4.6亿元,一是增养殖业户和水产品加工业自筹资金2.57亿元;二是金融系统扶农资金小额信贷2亿元;三是县本级财政扶持资金250万元;四是国家科技

部支持资金78万元。

上述资金主要用于新增浮筏养殖和底播增养殖生产物资、苗种等购置和水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等4.5亿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费500多万元,各类技术培训70多万元,开展送科技下乡等科技服务50多万元。

为保证富民强县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监督与协调。县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科技局、政府办、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发展改革局、环保局、质量监督局、农行长海支行的一把手任成员,办公室设在科技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为推动这个项目的有效实施,县委、县政府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新增海域推广虾夷扇贝穿耳吊养技术的优惠政策》,对开发新海域从事虾夷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的业户,采取用海优先安排,三年免征海域使用金,三年内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00%奖励给企业等政策。出台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海岛建设的意见》,县财政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资金,按照“统筹配置,突出重点”原则,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创新以及重大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等。

五、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

我们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中,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认真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的实施,注重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各产业技术含量。二是加大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三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这是保证各类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四是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五是引领企业同大专院

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结成合作伙伴,走合作研发、成果共享、利益双赢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比如说: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张国范研究员主持,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本成果以种质特性研究为基础,以良种培育为核心,以健康苗种和高效养殖技术为主线,培育出“大连1号”杂交鲍性状有势的生物学基础,解决了养殖皱纹盘鲍的大规模暴发性死亡问题,使杂交鲍养殖成为稳定持续高效品种。杂交鲍苗种出苗稳定提高4~5倍,存活率提高1.9倍,生长速度提高20%,养成周期缩短1/4~1/3,生物学零度降低1.4摄氏度,耐温上限提高2摄氏度。该项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存在问题与建设

在实施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中,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浮筏养殖模式需要进一步改变,以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二是健康优质苗种繁育仍然十分重要,需要继续研究与试验。三是水产品精深加工尚未向海洋生物制药和海洋保健食品领域拓展。四是由于县本级财力有限,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更加稳步扎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一是继续 加大新品种引进繁育及试验,为增养殖业不断提供优质高效品种。二是加强浮筏养殖模式的研究与试验,探索出一条健康生态养殖新途径。三是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多途径、多渠道融资,加大对科技投入力度。五是继续开展同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及新产品研发,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各项工作。

第6篇: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

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申报了《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由桐乡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经过近一年精心实施,项目已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现对项目做总结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针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人工漫灌、渠灌导致费工、费水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通过硬件设施的改造,配上相应的控制设备及软件对作物生态环境实施远程网络查询和控制,实时察看每个测试区域的各种土壤、环境和光照等生态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实现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控制和网上展示,以达到农业生态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精确的肥、水、药等数字化使用管理的目的。

本项目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运行良好,基本完成项目原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设计、安装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及具备远程控制及网络共享、电磁阀控制线路系统、节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流程等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达到了精准控制作物需水量,减少人力投入的目的。

二、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2.1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至2014年9月,项目共布臵农业物联网应用作物栽培精准控制系统设备 亩,其中龙翔街道元丰村 亩,洲泉镇马鸣村 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Xxx亩试验基地聘用管理和技术人员共3人,全年共支付工资 万元。项目实施前种植基地共需要x名工作人员,每年支付人工工资 万元,每年可节约管理成本 元。

由于信息反馈及时,管理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科学、措施得当,水肥灌溉适合,植保防治迅速及时,试验基地种植的西甜瓜平均亩产xxx公斤,较之前提高产量xxx%,且品质能得到有效提升,按今年市场平均售价2.5元/公斤计算,xxx亩试验基地共增收 元。 2.2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情况

项目推广试验基地面积(精确)亩,通过农业生态信息采集及智能管理技术应用,营造相对独立的作物生长环境,摆脱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品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明显提高单位产出经济效益,每亩平均可增加经济收入 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同时项目推广肥水同灌、精准施肥,显著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有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每亩平均可节肥 公斤,明显减轻了种植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对于我市农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2.3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对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及具备远程控制及网络共享、电磁阀控制线路系统、节水与自动灌溉系统流程进行功能原理介绍,例如这样通过项目实施,红地球应每亩留果穗1600穗,每亩留枝2500个,每枝留主稍叶13个,副稍叶12个为最佳,全年施全氮15公斤、全磷15公斤、全钾30公斤效果最好。农场78亩红地球种植区共产葡萄162240公斤,经抽样统计,平均穗重1300克,单果重15克,以2012年红地球平均售价 7.8元/斤计算,实现了亩产效益32448元;以现代信息技术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监测及智能控制技术的结合应用,通过相应的电脑软件集成控制,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处理、监控和物联网管理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自动化管理。

2、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项,包括 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名称: ;软件著作权10项,专利号: ,名称: 。

3、编写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论文一篇。(发表期刊、期号)

三、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计划投入总经费167万元,实际投入资金 万元,比计划投资减少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已于 年 月 日到位,其余由公司自筹。

四、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地增长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设施农业势在必行,通过摸索出一整套适合本地区生产的、行之有效的,能实现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的系统,优化资源配臵和生产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主动性,减轻盲目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所应用的技术成果将适用于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化果蔬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及广大果蔬种植大户生产基地,推广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18日

第7篇: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

简介: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内容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关键字:公路改建,执行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区xx至xxxxx二级公路是xx市“φ”字型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三级公路标准低、路况差,严重制约铜川西部煤炭外运和沿线乡镇经济发展。此段公路改建等级的提高,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xxxx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此工程项目设计起于xxx柳林镇九里坡头,(设计桩号K0+000),经柳林镇、瑶曲镇、崔家沟、止于印台区崾岘梁与省道305线相接,路线原设计终点为K43+894.452,按耀柳路统一里程,此改建工程项目的起点统一里程桩号为K24+063.800,终点统一里程桩号为K66+271.827,全长42.208公里。(原工可研批复路线长度为44.285公里,因施工中局部路线发生多次变更,实际最终竣工路线长度为42.208公里)。技术标准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桥涵设计荷载汽-20、挂-100,路线设计时速每小时40公里,路基设计宽度8.5米,路面行车道设计宽度8.0米,路面结构层为30cm厚石灰土底基层或30cm厚石灰土稳定天然砂砾底基层,18cm厚水泥石灰土稳定天然(或级配)砂砾基层,4cm厚中粒式沥青砼,3cm厚细粒式沥青砼。路缘石宽度为2×0.25米,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结构满铺式进行硬化处理。路线平曲线最小半径9m(K35+400原下穿铁路立交处),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8.3m,直线最大长度580.222m,最大纵坡8.74%,最短坡长50m,竖曲线最小650m。全线新建桥梁3座,由陕西交通公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铜川公路管理局勘察设计所完成全线路基、路面及其它沿线设施的设计。公路下穿铁路立交桥2座由西安铁路分局勘测设计所完成。

全线共征用各类土地313亩,拆迁建筑物9534.7m2,拆迁各类电杆535根。共完成路基土石方64.847万m3,沥青砼路面351.342km2,水泥混凝土路面47.020 km2,大桥1座,中桥2座,旧桥利用9座,涵洞94道,下穿铁路立交桥2座,防护工程53068m3,排水工程23426m3,反光标志牌82块,完成全线路面标线、绿化工程42.208公里,完成水毁工程55处(其中K36+ 800处山体滑坡正在抢修),在建瑶曲收费站1处。

该项目总投资为8996.7809万元。2002年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7月31日建成。该项目由铜川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进行全线质量检测,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

二、项目建设执行情况

(一) 项目前期工作的执行情况

xxx市计划委员会以铜计发〔2001〕26号文提出项目建议书,陕西省计委以陕计基础〔2001〕203号文件批准立项。2002年5月24日省计委以陕计项目〔2002〕454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2002年6月12日xxxx公路局以〔2002〕405号文件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进行批复,批准预算8996.7809万元。其中:财政债卷5000万元、省补助投资50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

本工程项目被列入铜川市2002使用国家财政债卷建设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为了加强该项目的管理,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由副市长张东武挂帅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铜川市交通局局长张东省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朱金行、高传明同志担任。市交通局于2002年5月成立了以高传明同志为法人代表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二) 项目管理执行情况

1、建立健全管理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下设一个综合部,一个柳崾路现场管理组,管理处成立伊始,及时编制了《xxx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管理办法》、《现场管理组管理办法》、《综合部岗位职责》、《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廉洁自律制度》等相关规定,以加强管理,明确措施,形成了工作制度化、目标责任化的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2、工程招标执行情况

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 2002年4月组织编制了《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招标实施方案》,并经省计委陕计项目〔2002〕354号文件批复,按照此方案的要求,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分七个施工段,由地方政府按照“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式先期实施,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又为后续路面的施工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有利的工作面。

2002年4月xxxx市交通局组织成立了招标领导小组。除路基土石方外,其余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标。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均是近五年施工业绩好、管理水平高和履约能力强的公路二级以上资质的施工单位。本次招标由铜川市交通局纪监室负责招标全过程监督工作,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紧张、有序而严密的进行。

2002年3月编制完成监理招标文件,2002年4月完成监理招标工作。由于路线较长,工程规模大,监理组织机构组成以陕西林华建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驻地监理办、铜川恒远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第二驻地监理办的一级监理管理模式。

2002年5月完成施工招标文件和《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评标办法》的编制工作,2002年5月16日至2002年6月7日完成全线路面、防护、桥涵工程的施工招标评标工作。全线分为九个合同段,第一合同段K7+686柳林大桥;第二合同段K17+328及K17+421黑牛蜗中桥;第三合同段K6+820~K16+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四合同段K16+000~K25+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五合同段K25+000~K33+2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六合同段K33+200~K43+894.452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七合同段K33+358及K34+157公铁立交桥;第八合同段为全线防护工程及小桥涵工程,第九合同段为全线沥青砼路面工程及交通工程。

第五、

六、

八、九合同段由铜川市路桥工程公司承建、第一合同段由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二合同段由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三合同段由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承建、第四合同段由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第七合同段由西铁三原工务段建筑工程运输公司承建。

总之,通过工程施工、监理招标,选择了施工业绩好的施工和监理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占地拆迁及环境保障执行情况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结合省、市有关规定,及时编制了《xxxx公路环境保障征地拆迁补偿标准》、《xxx公路水土保持方案》、《xxx公路环境保障实施办法》,铜川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柳崾公路建设用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的通告》,在公路沿线张贴公路建设宣传标语,散发公路建设政策法规传单,为柳崾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监督力量。

按照省、市政府有关征地拆迁文件规定,为减少征迁难度,统一政策,节约投资,市指挥部办公室、市项目管理处通过和工程所在地印台区及耀州区政府协商,征迁及环境保障工作由地方政府承担,市政府同县区签订“征地拆迁及环境保障责任协议书”,建立了奖罚措施。为此,各县区政府由一名主管领导挂帅,县区相关部局为成员,以县区交通局为牵头单位,沿线乡镇主抓征迁工作。当地政府“一个窗口”对外负责征迁工作,工程征迁中,各征迁办主要领导吃住在工地一线,现场办公,耐心细致地做好征迁过程中村民的思想工作。对个别村镇群众提出的不合理的补偿要求,征迁组现场召开面对面的对话会、座谈会,和村民们促膝谈心,增强群众对公路建设重要性及其对于村民生产生活即将带来的巨大利益作用的认识,从思想上消除群众的无理念头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对沿线所涉及的征地、拆迁、青苗补偿费等实行现金直通车,及时予以兑付。由于征迁工作机构健全,政策到位,责任明确落实,采取了封闭式征迁和环境保障管理的模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

序。在项目开工前,管理处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例会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 市指挥部办公室及项目管理处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同时在全线路基、路面施工单位中分别开展了“六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潮,确保了国债资金项目如期完成。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其二是针对土石方施工任务及“民工建勤”的特点,项目管理处下设现场管理组,与驻地办一起联合办公,及时解决工地变更等事宜,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三是对沿线地质不良路段,尤其是K33~K43+894段地下水位高,层间水丰富路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处理,增加了纵向盲沟,铺筑了土工布,对于路床标高60-80cm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均采用天然砂砾逐段进行换填,消除了质量隐患;四是开展科技兴路活动,与长沙交通学院共同完成了路基层状土的压实变形观测及工后沉降研究,目前该项目正在观测研究阶段;五是对沿线构造物与市质站共同进行了破坏性检查,要求返工挡土墙及涵洞7处,对含灰量及压实度不足的路段返工4处,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中桥的浇筑空心板梁砼强度进行抽查,存在抗压强度不足,分析原因为进场秦岭525水泥为假冒水泥,材料把关不严,报废了6片梁,这件事在全线引起了震憾,增强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六是在2003年春季最不利季节对全线路面弯沉进行了检测,重点对涵洞、挡土墙墙背路段及弯沉不足路段进行了全面挖除,厚度小于30cm的路段用C20砼进行了加固处理,大于30cm的路段下部采用C20片石砼等方案进行了修补,消除了质量隐患。七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根据铜川地区其它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经验及后期病害特点,结合柳崾公路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和重型车辆多的特点,为确保面层的施工质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对K6+800~K43+894段普通石油沥青砼路面面层变更为SBR-II型改性沥青砼路面,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八是对桥梁结构物从始至终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高度责任心。充分利用已建构造物。如K18+050及K18+250两座双曲石拱桥,建于70年代,无设计施工资料,能否满足新的设计荷载和使用要求,经长安大学检测加固后符合要求,节约了拆除重建的费用。九是抓好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柳林大桥桩基,为防止施工质量出现,所有桩基预制梁由陕西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检测,确保关键环节万无一失。

④加强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要求各施工单位、驻地办严格履行合同承诺,认真执行合同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涉及设计不完善和错漏现象,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根据省公路局工程变更程序要求,制定了柳崾公路工程变更管理规定权限,业主、驻地监理办都能认真执行。

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还特别注重桥涵构造物的外观质量,树立典型工程,选择构造物外观比较差的典型和外观比较好的典型工程,组织全线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监理召开质量现场专题会议,由外观好的施工单位介绍经验。同时,责令差的施工单位拆除重做。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做到措施到位,保证外观质量。为提高管理水平,在全线开展了以比质量为前提,比进度、比管理、比安全、比文明施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由业主和驻地办联合成立考评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各合同段施工单位的考评工作,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对质量达不到规定分值的,当月不考评、不受奖,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建设项目部技术组每月配合市质量监督站对全线各标段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坚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将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柳崾公路全线完工后,总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但今年7月下旬、8月28日及9月28日至10月4日铜川市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柳崾二级公路属于沿溪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各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沿河路段特别严重。经调查,全线共发生沿河路基冲刷坍陷、挡墙及路肩悬空、边坡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毁路段43处,累计经济损失达人民币350万元。经市交通局和市项目管理处组织抢险,截止2003年10月30日全部抢修恢复完毕。

这次水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段地质情况复杂,受投资限制一些设计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尽完善,高填方边坡较大的路段未设出水口,路面雨水、水沟流水及沿河洪水集中冲刷,加之砂砾材料回填的边坡透水性强,边坡稳定性差,受冲刷后极易淘空、沉陷。其次本项目的路基工程采取乡镇“民工建勤”方式施工,路基土石方施工时对涵洞及挡土墙等结构物的关键部位及半填半挖、填挖交界路段的施工环节抓得不紧,经验不足,导致路面局部路段沉陷开裂等病害。

针对出现的水毁情况,市交通局、项目管理处及时组织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沿线勘察调查,对不同的病害逐个分析研究,提出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加固设计图纸。经过监理现场监督,施工单位全力抢修,除K36+800处滑坡外,其余路段均完成。

5.工程进度控制的执行情况

为使开工初期施工单位能在短期内走向正轨,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同监理工程师一起,逐个标段组织检查主要人员、机械设备进场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情况。针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改正,使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基本达到投标书要求,工程很快进入正轨。

根据工程总体计划,下达计划,各合同段按工期要求和下达的计划,做出月施工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执行。为保证各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克服了行车干扰大,季节不利,资金到位率低,工期紧等困难,自我加压,日夜奋战,并制订了《柳崾公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办法》。管理处高传明处长不定期突击检查项目管理会的落实情况,经常抽调中心实验室人员进行质量抽检工作,特别抽检夜间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积极配合协助质监站对各工程项目的抽查,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总体进度计划要求的各阶段任务目标的完成和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省公路局、铜川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交通局领导经常检查指导工作,给全体建设者以极大的鼓舞。由于加强了实施性总体进度计划的宏观控制,在施工中加大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最终保证了主体工程按期竣工。

6.工程费用控制的执行情况

为了严格控制投资,管理处制订了严格的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控制程序,建立了施工单位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台帐。工程伊始,就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对合同段的工程设计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复核,并报批;复核后确认的数量在未产生设计变更时即作为工程结算的最终数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再做变化。在计量支付时,要求各承包人应附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计量凭证和试验质检资料。未附相关试验质检资料的不予计量支付;试验质检资料不合格者,不予计量支付。坚持尊重设计,变更设计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级把关,严加控制。

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减少工程投资,节省每一笔费用,对工程资金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一是认真细致地对待每次支付,严格审核,做到了每支付一项费用,原始资料齐全真实,有根有据。二是严格管理变更设计,防止产生漏洞,实行了施工单位、监理、业主联合现场办公,大小变更,业主必须深入现场一杆插到底,制定变更方案,核定工程数量,审批上再严格把关,变更工程完成后,三方再到现场具体量验。三是精打细算,坚持建设标准不降低,本项目发生大小变更237项,增加变更资金1018万元,但工程费用仍控制在批准预算以内。四是为了保证到位资金全部用于此项目,防止施工单位资金调用于其它工程,规定各施工单位为本工程项目建立一专用的银行帐户,大额资金及材料款的拨付受业主的直接监督,以保证业主提供的资金能专款专用。在资金结算和拨付及时方面,业主尽了最大努力,而且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积极争取贷款,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柳崾公路施工图预算批复为8996.7809万元,而目前该项目实际落实资金6812.195359万元(其中:省筹拨款5000万元、省补助500万元,地方自筹3496.7809万元),与审批预算相比尚差缺口资金2173.352411万元。

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目建设任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该项目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项目竣工决算为8985.5477.70万元,工程节约投资11.23313万元,项目总造价控制在上级批准总预算之内。

三、尾留工程

1、K36+800处滑坡,目前正加紧施工,该处路基水毁工程预计2004年元月份完成。

2、K20+610瑶曲收费站工程,因上级审批建站晚,未能和整体工程一并完工。计划于2004年3月完成。

四、竣工验收的准备情况

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已于2003年 12月 6日进行了质量检测,各标段工程质量和总体工程质量均达到了优良标准。其中提出的修复、补救工程除K36+ 800处滑坡正抢修外,其余已全部完成,经监理工程师和铜川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督站检测,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

目前该项目已按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公路局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竣工文件、档案预验收和竣工决算。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等单位均已编写完成该项目的工作总结和报告,项目管理处已准备好竣工验收前的一切工作,现已具备竣工验收的条件。

五、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在征地拆迁环境保障方面,由铜川市政府同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落实责任,加大奖罚力度措施,为工程的征迁工作节约了资金,加快了进度。仅用半个月便完成了全线40多公里的征迁任务,打开了路线走廊,创造了铜川公路建设征迁史上最快速度,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未出现大的阻挠施工现象,给施工单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二)加强项目实施前各项筹备工作

在管理处人员使用上,抽调了一些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员进入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订实施,使各项工作在一个统一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工程的正式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在工程建设中,对部分施工图设计与实际地形不符的路段,结合具体地形情况,进行了设计变更,使设计与具体的工程情况相符合,提高了设计质量,进而使设计更好地指导施工,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如K33+358公路与铁路平交口,由市交通局与铁路部门联系沟通,将平交改为公路下穿式立交,双方共同承担改建费用,保证了行车安全,提高了通行能力。同时,在工程变更较多的情况下,为控制投资,对每一项变更均按审批权限结合实际进行了严格地审批,节约了工程资金,使总费用控制在投资范围内。

(四)通过在全线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各参建单位的生产潜力,加快了工程进度。由于在劳动竞赛中,将进度、质量和安全纳入重要控制指标,促进了各施工单位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工程的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五)在工程质量方面,加强了质量抽检频率。建立了完善的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项目部技术组每月配合市质量监督站对全线各标段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要求为准,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六)采用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同科研院校横向联系,提高试验检测手段,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七)通过柳崾公路一年多的建设,在工程管理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程序,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民工建勤”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方面管理措施不到位、还存在一些漏洞,部分管理措施、规章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完工路面在超重车辆作用下不同程度出现早期破损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程管理中予以改进。建议接养单位加强公路两侧红线控制的管理和日常养护工作,禁止超重超限车辆的通行,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做好铜川市各项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重大动物疫情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级会计经济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