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服装制版与工艺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理论基础

(一) 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 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 就业竞争压力大。近年来, 我国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创业。但是, 目前高校的教育过程中, 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缺少对于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 导致在学生的观念中, 认为创新创业是遥不可及的。以下为毕业比对于创新创业理念的分析: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为了满足日渐提高的社会用人需求, 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目前, 教育界所指的创新教育分为狭义、广义两种。狭义是指一种教育活动,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广义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的新型教育理念。第二, 创业教育, 是指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新领域开创式的从事商业活动, 同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 模仿他人的商业项目自行创业的行为。第三, 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融合到高校的教育之中,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 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 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 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 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

要促进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服装制版与工艺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首先要认识到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服装的要求也在逐渐变化。因此在高校服装行业教学中应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对高校服装制版与工艺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进行革新。打破以往传统服装观念的束缚, 注重教学中的多元化。在目前的高校服装制版与工艺教学中, 倾向于重视学生的自主择业观以及就业观, 回事了对于学生自主创业观念的培养。所以, 在教学中, 革新教学观念, 摒弃落后的教学思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教育是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 扎实理论基础, 提高实践能力才能够具有创业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 结合服装制版与工艺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结合探析

(一)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的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较为落后, 已经无法满足现金社会对于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人才的要求, 也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因此, 应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将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出发, 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适当增加时间课程以及增加项目化课程与校企合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创业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 可以从设置以下课程内容:通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创业方向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等环节。例如, 在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联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设置相应的情景模拟, 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由教师讲解知识点以及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操作。

(二)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高校学生创业的基础, 在服装制版与工艺学习中要掌握服装材料、色彩以及服装结构等。除此之外, 应为创业做好知识储备,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打版、服装洗涤以及保养、服装市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等。除了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外, 想要创业成功, 还必须要具备有关的法律以及社会知识。创业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中可能多有波折, 因此学生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因此, 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为重要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配置创新创业课程, 对目前的专业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应用, 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 不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 导致了学生的就业创业率低。而院校的课程设置潜移默化的会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影响, 在课程设置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起来。

三、教育资源建设

(一) 教材资源建设

在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学中, 所采用的教材存在落后或者差异较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对于服装专业的教学要求发生了改变, 但是目前部分院校还采用以往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存在同一课程教师采用不同教材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无法形成整体的思路。因此, 要对教材资源进行建设。根据目前的课程需求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材的编写。

(二) 课程资源建设

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可以整合教材、讲义, 重构教学内容。建立高校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资源库等, 资源库中不仅具有专业内容同时应具有创业方向内容。

(三) 实训资源建设

目前, 针对高校主要设置了工艺实训室、立体剪裁室以及打版实验室等。在是目前高校学生不断增多, 实验室建设速度慢, 目前的实训室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高校应该结合目前专业教学需求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更新实验室设备以及增设实验室。满足学生的工艺缝制以及印染等教学需求,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除此之外, 目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领域, 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应加强做媒体设施建设, 更新专业设计软件以及实践课程辅助软件。校企合作也是实训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在增加校企数量的同时, 要深化合作, 加强技术攻坚人才培养等。

(四)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院校可以定期的开展服装设计竞赛等活动, 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活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等。在竞赛中,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地创业氛围。除此之外, 构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入的项目合作。

四、教学方法改革

(一) 项目化教学方法

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课程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例如, 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课程既有前后承接, 又可单门课程完成服装工艺成品制作。因此, 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给出项目成果目标, 学生积极思考项目方案, 过程中由教师指导, 从而在项目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化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的课程参与度高,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小班化教学方法

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课程中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多数为技能课包含了设计技能、缝制技能等。所以在授课过程中, 可采用小班授课的教学方法。小班授课有利于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情况具有针对行的进行指导,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三) 创新考核方法

由于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的特殊性, 结业课程考试时应以提交作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采取的非纸质考核, 在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给出分数时容易受到主观观念的影响。所以,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应创新考核方法, 从学生作品的美观性、公整性以及完整性出发。同时, 创新考核方法, 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院校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 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受到了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的重视。因此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及依据该理念执行相应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高校应根据院校专业自身的情况, 积极进行才培养模式革新。

摘要:在大众创业的趋势下, 院校服装专业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但目前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认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以及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结合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服装制版,服装工艺,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汉.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 2017, 37 (1) :125-128.

[2] 邓淑容, 庄良杰.地方高校创新学分实施路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 2017, 37 (4) :112-115.

[3] 李立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辽宁丝绸, 2015 (4) :66.

[4] 孟繁琨, 孔晓红.国外应用技术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17 (9) :77-80.

[5] 姜伟.论创业教育中教学实践化和评价的辩证统一[J].中国高等教育, 2017 (5) :47-50.

上一篇:纪录片拍摄中的现场控制下一篇: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