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分子生物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为庆祝2011“国际化学年”,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和德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届生物材料与生物基高分子中-德联合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9日-30日在德国美茵兹召开。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张希院士率领中国高分子学者代表团一行9人参加了研讨会。

第一篇:分子生物论文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了世界前列。为尽量减少对人类环境的污染,许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进行生物可降解。本文主要探讨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现阶段的开发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 生物

1、前言

现代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类。20世纪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迅速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随着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大量应用, 废弃的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治理白色污染和寻找新的友好型非石油基聚合物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 生物降解材料正是治标又治本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生物降解机理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分为光降解与光学化降解、机械化学降解、热降解与热学化降解、臭氧引发降解、离子降解、辐射分解降解以及生物降解等。生物降解是指高分子材料通过溶剂化作用、 简单的水解或酶反应,以及其他有的机体转化为相对简单的中间产物或小分子的过程。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过程可分为 以下4 个阶段:水合作用、强度损失、物质整体化丧失和质量损失。依靠范德华力和氢键维系的二次、三次结构的破裂而引发的高分子水合作用以及可能因化学或酶催化水解而破裂的高分子主链使高分子材料的强度降低。对交联高分子材料强度的降低,可能由于高分子主链、外悬基团、交联剂的开裂等造成。高分子链的进一步断裂会导致分子量降低和质量损失。最后分子量足够低的小段分子链被酶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总之, 生物的降解并非是单一机理,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的协同作用, 还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物理化学过程。目前为止,除了生物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机体内的降解还被描述为生物吸收、 生物侵蚀及生物劣化等。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农业、园林、水产以及装潢、包装、卫生、 化妆品等领域,由于成本等因素,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医疗工程领域。

3.1农业、园林、土木等用材

农业、园林、土木等用材包括苗圃用膜材、树根包装袋、防草用地膜、多功能卷材、坡面防护绿化卷材等。各种膜材和功能片材的使用时间不同,有的要求 1 个季节,有的最少要求 1- 3 年,例如:在树苗培植的几年时间里,用于植树方面的材料最终慢慢降解回归土壤. 目前,一些先进的农业国家不断投资建造以家畜粪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堆肥生产装置,农用等可降解塑料也可通过这些装置回归自然.

3.2装潢、卫生、生活、杂品

装潢、卫生、生活、杂品、医疗用材包括地毯垫布、包装袋、壁纸、帽子、内衣、餐巾纸、桌布、茶叶袋等等。以上大多数都是一次性用品,用后掩埋或燃烧均无毒气产生,还可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变为堆肥, 回归自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具有生物体适应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与生物体相接触的地方,今后还将研究出更广泛的用途.例如:一种称为 “自由树脂” 的材料,能在60℃热水里化成一团软泥,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装饰品、玩具、文具等。冷却后,有足够的强度并长期不变形,再加热后又可以形成新的造型。

3.3包装工程中的应用

在包装行业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大量废弃的包装材料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仅靠减少使用量是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的,采用降解性高分子才是可行的办法。目前,各种包装材料中聚乳酸具有最大、最有潜力的应用市场。聚乳酸的阻气阻水性、可印刷性及透明性良好, 并且其基本原料乳酸是人体固有的物质之一,对人体无毒无害,在食品包装市场上有很大的前景。

很多大公司都看好这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可口可乐公司在盐湖城的冬奥会上用了50万只聚乳酸塑料制成的一次性杯子,这些杯子只需40天就可在露天的环境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3.4生物医学领域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原理是在机体生理条件下,通过水解或酶解,从大分子的物质降解为对机体无损害的小分子物质或者是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自行降解,最后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完全吸收和排泄出去,对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生物降解材料已被广泛用于人造皮肤、缝合线、体内药物缓释剂和骨固定材料等外科手术中。聚丙烯、尼龙及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制成的医用缝合线不能被机体吸收,会产生排异的现象,而且在伤口愈合后还要进行再次手术才能去除。采用聚L-丙交酯(PLLA)、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等制成的外科缝合线,可在伤口愈合后自动降解并被生物体所吸收,无需拆线,现已商业化。用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造皮肤可应用于治疗烧伤换皮等场合。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可将抗生素类药物及骨生长调节蛋白、骨生长因子等植入材料中,可以防止感染并促进骨愈合,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使药物在体内能够保持有效的浓度,减小或消除副作用,尤其是在植入或附于病区时,则更能显示其优越性。微胶囊技术在控制药物定时释放、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和有效利用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前景展望

目前,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开发与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外普遍承认,降解塑料比同类现行塑料的产品价格要高许多。聚合物的降解性必然会损害产品的持久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的力学性能,从而限制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尽管如此,随着环保法规的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降解聚合物市场继续增长,尤其是在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然而就目前研究的成果而言,欲使其普遍使用仍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开发低成本、 具有降解时控性和高效性的生物塑料是这一领域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总结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使得它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同时也为减少环境的污染,为人类创造一个无污染的环境发挥巨大的作用。今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主要应针对聚合物的基本性能、成型加工性能及价格等方面有竞争性的高分子品种。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主要原料(如己内酯、乳酸、乳酸甲酯等)及高聚物的产量大、成本低的生物工艺以及新的聚合工艺和新的高分子改性技术上,加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进一步加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作者:吴电亮

第二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面向青岛农业大学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课,该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学生对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理解。本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详细说明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并加以探讨,寻找适合本专业的最佳教学方案。

关键词:教学探索;生物功能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

中圖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成立于2011年,专业成立时间短,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非常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与吸收材料》、《生物材料学》、《无机生物材料》等。其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界定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探讨其讲授方法、发展其教学规划、增强该课程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课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是一门交叉课程,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及材料等学科专业均有开设,相互之间密切相连,其研究与开发兼有重大的社会与经济需求。此课程在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中开设,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医用高分子的概念、分类、结构、应用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物功能材料的研究兴趣,提高其自主思考、创新能力。相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相关研究尚短,理论不成熟、系统,且内容众多、繁琐,而该课程开课学时仅32学时。这样的课时设置给我们的授课带来了极大难度。如何上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将是该课程授课教师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作者从事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凸显其在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中的作用,介绍相关见解和体会如下。

一、课程内容与学生(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素质、能力之间构效关系的建立

课程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直观材料,是指导学生思考、分析、学习的基本要素。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选择合适的讲授内容,应遵循原则如下:

1.课程内容是否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一个优秀的课程内容预示着成功了一半。本教学中部分章节重点讲述人工器官、医疗诊断用高分子材料,如牙科材料、眼科材料、医用缝合线等,贴近生活中的应用,一下子拉近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大家的距离,在让学生感觉有趣的情况下引发他们的思考,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击溃社会、校园传播的“读书无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

2.课程内容是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本专业为生物功能材料,致力于生物功能材料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培养,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密切联系“生物”、“功能”、“材料”三概念。选择一本《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材,并不意味着本教材所有内容均需详细讲解,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重点讲解,不相关的则可只言片语带过。如绪论中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由来的讲解,可用0.5学时或更少的时间讲述;而对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则需重点讲述。有目的、有选择性地讲授课程内容,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应用讲解。

3.课程内容是否紧跟学术前沿?《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中,部分章节对典型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进行了讲解,如聚乳酸、聚磷酸酯等。本科学生主要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一定程度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化学、材料合成方法、技术的发展知之甚少。讲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时,适当介绍相关材料研究的最新热点,如聚乳酸的合成方法、特殊的性能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4.课程内容与开设课时是否匹配?针对课时较少的现状,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讲述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其和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再次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工器官、医疗诊断、药物缓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接着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改性;最后依据前面信息,总结关系规律,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方法。这样既保证了对该课程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有了初步了解,又没有因为课程过难或过多给学生造成负担。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探讨

众所周知,大学的课堂基本上都是教师高谈阔论,学生按部就班,到了考试周就划重点,疯狂背,及格就万事大吉,但这并不是我们设计的目标结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真真正正地学到知识。因此,有必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应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可具体、直观、生动地表达抽象的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比如,制作材料合成、加工、性能表征及应用的视频,打破传统的“说—听”教学模式。新的方法是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让学生主动学,让学习效率更高。材料包括材料的组成、材料的性能、材料的使用,三者之间环环相扣,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很好的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一种材料的产生,更能锻炼同学们的整体思维。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更多的是课余时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探讨性的问题,鼓励同学们成立小组相互讨论,引导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到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增加自己的眼见,丰富知识。使同学们在课堂学的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讲到一种材料,如硅胶,可以作为隆胸的材料等。通过具体实际的例证说明此种材料的用途,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认真地做笔记,在做笔记的同时也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互动式教学,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紧密沟通交流。作者在课堂上采取提问、讨论与学生上讲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相容性与安全性知识点时,在课前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补牙时使用劣质材料,则会导致牙齿发炎、疼痛,分析其原因、阐述理由。让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下次上课时,可让学生先就自己的结论相互讨论,教师进行纠正或补充。这样既促使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让学习的效率更高。更好地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稳扎、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优秀专业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无疑改革和创新才是动力源泉与保证。

参考文献:

[1]喻湘华,鄢国平,李亮,郭庆忠,杜飞鹏,郭俊芳,张桥.材料化学专业生物医用高分子课程教学探索[J].教改论坛,2012,26(1):58-59.

[2]赵长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C13051),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6631334)。

作者简介:李海银(1982-),男,山东济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有机功能高分子。

作者:李海银 师进生 耿发 王传峰

第三篇:中德化学会共同探讨生物高分子发展未来

为庆祝2011“国际化学年”,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和德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届生物材料与生物基高分子中-德联合学术研讨会” 于2011年11月29日-30日在德国美茵兹召开。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张希院士率领中国高分子学者代表团一行9人参加了研讨会。

在开幕式上,德国化学会主席M. Droscher 博士回顾了德国化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近年来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认为举办针对某一特定主题的双边学术交流会议是一种有效的模式,表示德国化学会非常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化学会在各个层面的交流合作。张希院士代表中国化学会致辞,他首先对德国化学会的邀请和会议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随后简要回顾了中国老一代高分子科学家与德国科学家的合作与交流历史,以及对中国高分子学科发展的影响。他还结合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强调说明了中西方文化、思想交流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与会中德学者能通过此次会议获得新的学术思想,建立将来的长效合作伙伴关系。德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席

G. Oenbrink 博士感谢中国代表团的到来以及马普高分子所为承办此次会议付出的努力,他讲到以“生物材料与生物基高分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目的在于促进发挥化学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0名德国高分子学者和8名中国的该领域学者在会上分别做了学术报告,60多位来自德国大学、工业界、马普所的高分子学者和学生全程参加了会议。德国学者的报告集中高分子合成化学及高分子新材料,包括:通过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及工业化应用前景,基于生物大分子的新型高分子的设计合成、组装及其生物学应用;中国学者的报告包括:通过微生物方法和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生物可降解聚酯,更多的集中在高分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德国高分子界的前辈H. Ringsdorf参加了会议并专门宴请了中国代表团。

(中国化学会)

第四篇: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研究,具体从《分子与细胞》模块核心概念的筛选与梳理,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与步骤,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等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望能为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策略

近年来,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已被明确提出并被重视[1]。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探究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核心概念又是整个学科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来说可以起到提挈纲领的主导作用,为此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分子与细胞》模块核心概念的筛选

1.1核心概念的筛选方法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表征。核心概念是由重要概念、原理等构成的学科结构中的主干,是能经受得起时间检验的某个学科领域的中心知识,具有统领性、迁移性、概括性、可选择性等特点。我国生物教育界非常关注核心概念教学,认为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是高中教材中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是学习生物学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评价研究》一书中用案例指出,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应建立在高中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基础上,即,首先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核心概念;其次,通过构建概念图,思考概念间的联系,归纳核心概念;第三,通过分析、梳理和排列概念性知识内容,区分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第四,通过不同教材的“交集”以及问卷调查,强化核心概念。

1.2《分子与细胞》模块核心概念的筛选与划分

《分子与细胞》模块共6章内容,本文认为其核心概念的筛选与划分应遵循如下几点:首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中的章前导言、本章小结、每节课的问题探讨等,并通过专家访谈,初步确定核心概念;其次,通过设置合理的问卷,并对不同职称、学历等教授、教师等发放问卷,最终确定每章节的核心概念。如,第1章核心概念为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第3章核心概念为细胞通过各组分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等。

2.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一般步骤

通过以上研究,作为一名高中生物一线教师,认为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一般步骤为:(1)立足教材,研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结构,并进行问题定向的任务驱动式学习,使学习目标具体化、层次化;(2)制作概念图,构建核心概念知识体系,使概念更有系统性,以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帮助理清思路;(3)采用陈述句的方式来表述核心概念,并以“章”为单位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以为整章内容的教学起到提挈纲领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地调整核心概念教学设计,以多种教学策略优化组合,使教学更加流畅、更加有效;(5)在授课前、授课中及授课后开放性地评价核心概念教学的成果,并通过教学评价,从教学的方法、策略、问题的设置等多角度进行调整,使教学更加实效,教学目标更加得以实现。

3.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

3.1概念图教学

不同的教与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概念图可以通过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促使学生把握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一方面通过制作概念图,史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使用概念图教学后,学生的认知方式为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认识事物更加理性和全面[2]。具体的,以概念图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基本程序为: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找出关键概念→学生梳理支持关键概念的一般概念和生物学事实→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导学生构建概念图→构建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有意义学习。

3.2比较法教学

比较法作为研究生物和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比较法进行生物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异同,从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处延,可以将已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具体的,运用比较法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①符合学生思维和认知,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②确定合适的比较对象和比较项目;③比较要全面、清楚,不留知识死角;④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完成比较等。

3.3科学史教学

科学史教学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建构的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及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因此科学史策略是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而且,《课程标准》也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科学史策略教学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①教师要积极学习、搜集科学史资料,提高自身科学史素养;②要认真梳理教材中的科学史资源及与核心概念间的关系;③要深度挖掘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并使教学目标多样化、具体化、层次化;④拓展和开发科学史资源要适度,避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⑤对科学史资料的呈现方式要仔细研究,避免过于琐碎。⑥鼓励学生主动搜集科学史资料,避免学习消极等。

3.4其它教学策略

除了以上三种策略外,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教学还可以采用模型教学策略及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模型教学策略就是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促使学生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本质,解决一些问题。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合作探究学习使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会,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强大的自信和学习兴趣,进而提出并解决许多新的、更深刻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围绕核心概念,根据不同生物学事实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老师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因此生物学科的教学应重视核心概念教学。

参考文獻

[1]梁靖,王永胜.关于中学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108-109.

[2]佘建云,安军.采用概念图策略促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形成[J].生物学通报,2013,48(5):31-34.

作者简介:辛银平,女,汉,1977年3月生,本科,讲师,主要从事高中生物等方面教学工作与研究。

作者:辛银平

第五篇:浅谈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摘 要:环境工程微生物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有环境保护学、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学及环境工程这些相关的学科经过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的学科。目前我国在分子生物技术上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通过研究分子生物技术的实验方法及手段,将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促进不同领域向前发展,已经是很多研究人员关注的方向。将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以为环境工程微生物的领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文章主要研究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分子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应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有环境保护学、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学及环境工程这些相关的学科经过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的学科。环境工程微生物在微生物研究领域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在这个学科中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比较多,在这个学科中分子生物技术是一中新的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在现在的应用领域中,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同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的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研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在更多的领域中应用分子生物技术,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一、分子生物技术在微生物上的应用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不计其数,在平常我们注意到的大多都是肉眼可见的生物,但是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着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生物种类,在我们周围的泥土、河流、岩石、废水、大气中都存在着很多的微生物种类。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首先要从环境中的微生物着手研究。

相关的研究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受污染的物质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这些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对于环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另外有研究人员通过对垃圾进行微生物处理研究,通过分子生物技术的处理,在这些环境中都存在着很多中微生物,在垃圾中存在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某些垃圾。结合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生物技术在对垃圾处理及生物膜的研究中,根据微生物种群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的领域发展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技术,同时也为环境变化提供了反应理论基础。

二、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物讲解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垃圾废物的讲解和处理已经成为了治理环境的首要问题。环境污染中的污染物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人类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很多的污染物由于是化学产品,所以对于污染物的降解非常困难。研究出新的处理污染物的方法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目标。

在环境污染处理中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已经是高科技技术发展的产物。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实行对污染物的降解。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微生物种群中寻找到合适的可以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群,从而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污染物治理,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将环境污染的问题从不理性的降解困境中解救出来,虽然传统的治理方法可以达到降解的目的,但是却破坏了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所以为了改变传统治理方法带来的后续问题,使用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行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处理,是今后研究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方向。

三、分子生物技术在石油降解中的应用

工业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速度也是快速的,同时快速的发展带来的就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了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和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了工业发展后续处理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应用到环境工程领域中,对于环境治理是非常有效地。在环境污染中,由于石油造成的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一项,也是处理最困难的一项。

对于石油的污染目前主要有石油工业废水排放、油船泄露及石油化工用品废弃等等,这些石油污染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身体健康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对于解决石油污染的问题,很多的研究人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希望可以找到经济有效、绿色可靠的治理方法,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石油污染处理比其他治理方法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方法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以上这些优点是其他治理方法不具备的,所以受到了很多研究人员的推荐,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将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石油污染的处理中,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也使的分子生物技术在石油产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四、结语

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应用了分子生物技术,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加深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我们也找到了改造自然和治理自然的有效方法。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发展在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慢的,应用的范围也不是很防范,主要还是停留在学术研究上。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实现分子生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讨论,分子生物技术属于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和应用高价值,也从另一个水平上给予微生物的发展制造了一个平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显现,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理,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还没有很成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赵红利

上一篇:儿科护理论文下一篇:高项采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