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边城》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启示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沈从文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独具特色的文人。他坎坷传奇的经历、边地风俗气息的浸染、“乡间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上的冲击、抉择,促使他有意避开“政治”的影响,用纯粹的文字表现出对“人”的深刻思考,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描绘剖析、对道德的批评判断。在当代人文情怀缺少的社会,他的文字荡涤着我们的思想,净化着我们的心灵,代表作《边城》就是这样一部给予我们当代人启示的中篇小说。

1人文精神

“人文”两个字 ,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辞》中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大自然的造化,“人文”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辞海》中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我们今天提到“人文”的时候,往往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精神,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然后是能够坚持这种观念的一种勇气。人文精神是对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的追求,关注人的命运、尊严与价值。在本质上人文精神就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秉持人文精神,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它的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2《边城》中的人文精神

分析《边城》中的人文精神,不妨从《边城》的创作说起。《边城》是怀旧之作,沈从文写的是桃花源里的故事,这个桃花源或许有过,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经不复存在。他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 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所以,这位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以怀旧的形式描绘着自己的梦,这种梦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追求。

2.1 向美

“美”是什么 ? 美是一个人对某对象的一种感受 ,美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沈从文是对美无限崇尚的作家。他所追求的美是纯净的、自然的,就象大自然的甘泉,清澈明亮,让人回味无穷。《边城》是一部绘“美”的作品,它远离了“政治”的环境,完全从一个游子和文人的角度,给这里的人物、故事布置了一个“唯美”的舞台。

美之一,静穆之美。《边城》里的自然有着永恒的宁静。清山绿水、渡船、深翠细竹、桃花、紫花布衣裤……还有边地特有的那种悬挂户外的五谷蔬菜等等。在沈从文的笔下,边城仿佛是一个静止的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仍沿袭着古老的传统,城市的喧嚣、浮躁还没有波及到这里。

美之二, 热闹之美———边地纯朴民情风俗。作品中是这样写热闹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一个王字。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往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多么隆重的节日呀,沈从文极尽细节之描写,仿佛这个小山城的所有子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美之三, 人之美。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沈从文笔下人“美得别有一番摸样”。翠翠出场了,她头上没有值得炫耀的光环,沈从文只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巧,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是青山绿水所孕育的自然之子,天真纯洁,清新灵动,是沈从文供奉的“希腊小庙”里的女神。

本来离乡近20年, 沈从文在大都市见惯了喧嚣和五光十色,但是笔尖下流淌着的这些文字:青山绿水、鼓声点点、朴实民风,莫不打动着我们的心弦。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尘世环境的嘈杂、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掩饰。这唯美的世界是一种安慰剂,家乡的这种青翠、这种鼓声让作者感到踏实和安祥; 是一个避风港,小山城的和谐、和睦,无不让他找到一时甚至一生的精神歇脚石。

2.2 尚善

善之一,平民百姓的重情重义。《边城》中的人物是边地乡间的普通小人物, 主要是老船夫和他的家人、当地船总和他的家人,还有水手、娼妓等等平民百姓。这些人物构成了沈从文作品中的边地人物群像。塑造这一群像,沈从文充满着呵护之情。在船总的身上看不到“商人”、“老板”的圆滑、世故、唯利是图;在团总的招婿事件上,没有官匪霸道;在兄弟的“夺爱”过程看不到反目为仇;甚至这里的娼妓都是重情重义之女。在这一群像中,没有“坏”人,无论什么层次的人都是那么和谐的相处,都是那么的为他人着想。正如批评家刘西谓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而简单的灵魂, 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

善之二,“爱”的咏叹。写一群重情重义的人还不够,沈从文更以“爱“为核心,讲述着这群人的爱情、友情、亲情、乡情。

爱情是这篇小说的中心情节。傩送是小说的男主角,是选择两情相悦、一贫如洗的翠翠还是官宦之女、丰厚陪嫁的团总女儿? 这对于他来说并没有纠结和犹豫,而是坚定地选择前者。亲情在这篇小说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量。爷爷与翠翠祖孙之间的相依为命,天保和傩送兄弟之间的公平竞歌,天保傩送与父亲之间的理解宽容,无一不让我们感觉到这种种爱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淳朴民风、真情实感、宽容之心的体现。如果读过沈从文的《八骏图》这类以都市之“爱”为主题的作品,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沈从文对边地之“爱”的追求。他是极尽讽刺之笔墨写大都市爱的扭曲、变态和虚伪,而以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文字来写边地之爱,真可谓爱之切,厌之极呀!

2.3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发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沈从文忧虑什么呢?

忧之一,命运之忧。这是小说故事告诉我们的忧。《边城》写了一个美丽边地小城, 写了一群充满爱的人。这群充满爱心的人,收获的却是无奈。老船夫无法左右孙女的婚事,只能发出“一切要来的都得来”的无奈声息,在风雨交加之夜离开人世;一夜之间,翠翠成了孤儿,而她所爱的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留给她渺茫希望;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傩送的爱 ,意外地客死他乡,傩送背负着对哥哥的内 疚 ,离开家乡 ,离开翠翠……还有什么比失去“爱”更痛心的呢?这一群“爱人”的人物,在获取“爱”的过程中,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事件的交织中走向了悲伤。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这就是沈从文的忧患意识在作品中的浅层面的体现。

忧之二,社会之忧。这是小说深层的思想内涵,也是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他自己说过,“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

这座偏远小城,躲不开“外界”的冲击。“我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也许我命里只许我撑个渡船。”这是傩送所讲的一句话,而边城的几个女人也围绕着傩送选择“渡船”还是“碾坊”展开了议论。

“碾坊”与“渡船”的较量 ,实际上是边城子民头脑中义与利的取舍。“渡船”无疑是古朴的原始的传统文化的象征,选择渡船,意味着传承、捍卫了这种传统。而“碾坊”对于这种传统却是一种异质,———地位、金钱、物质对婚姻的介入。这种异质与边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淳朴民风截然相反, 惟实惟利的价值观已悄然进入了边城,不可抗拒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较量带来了无法挽救的结局:天保死了,老船夫死了,白塔倒了,傩送出走了。“异质”的介入是可怕的!

沈从文就以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是他所不能认同和接受的。他以“向美”、“尚善”的情怀为我们构筑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是无奈的。惟实惟利的人生观已经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扭曲,已经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坍塌———小说中的白塔倒了,就是这样一种象征意义。

因此,《边城》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苦心和严肃:“将文学当成一种宗教,自己存心当殉道者,不逃避当前社会做人的责任———不怕一切很顽固单纯努力下去。”他的责任就是重建民族品格,他希冀用湘西世界保存的那种自然的、健康的生命形式作为参照,用向善和向美的文学理想来探求“人的重造”这一过于沉重的题旨。他就象翠翠在渡口寂寞、执着地等待那份爱情一样,也寂寞、执着地憧憬着民族的美好未来。钱谷融说:“文学艺术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读罢《边城》,沈从文热切深厚的“向美”、“尚善”的精神和他的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值得我们后人钦佩。

3《边城 》中的人文精神对当代人的启示

观照当下,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这种多元的社会特点,必然带来人们思想上的冲击,心灵上的挣扎。沈从文的不朽之作或许是拯救我们当代人的一碗心灵鸡汤, 会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我们要敬畏“美”

在沈从文的眼中,他心目中的美就是干净、纯洁。而我们这个社会的“美”太多了,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物极必反,“美”变得庸俗和凌乱。对任何人或物都可以标注成自由美、凌乱美、嘈杂美……虽然对“美”的看法,我们不能整齐划一,但是眼花缭乱的“美”的背后是缺乏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是一种扭曲了的、过度放大了的、没有标准的审美观。

自然山水是美的,但是有的商家建一个小区,修一座假山,修一条小水沟,就可以打出“依山傍水”的广告;电视节目应该是传播美的,但是这个娱乐的时代,当一个又一个选秀节目跌破我们传统思维的眼镜的时候, 我们发现身边的年轻人的审美观悄然发生了变化,“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这是滥用“美”的典型,是利益至上、物质至上的审美观。我们并不是说谈“美“就不能谈利益和物质 ,而是当利益和物质成为评判美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时,“美”就不再是“美”,而是一种交易,成为了一个商品。遗憾的是,我们当下,这种“美”的追逐似乎成为了一种风气,一种趋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分男女,不论老少,每一个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会有着强烈的好感,但是带着功利性的追求“美”,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美的本质。在审美观念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应该敬畏“美”。

敬畏是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有了敬畏,我们对美的评判就不会随意;有了敬畏,我们就会有思考,有选择;有了敬畏,我们就会执着于生活、工作、学习本身的乐趣,孜孜以求,愉快进取。敬畏美,是对自我生活、对人生的负责;敬畏美,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负责。

启示二,我们要坚持以“善”为本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就指出了做人的标准———善。想想《边城》中的人物,船总失去了大儿子天保之后,并没有一味的责备翠翠的爷爷,更没有反目成仇;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两人并没有手足相斗;翠翠的妈妈没有听从爷爷的劝告,爷爷仍然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孙女。这群人的善良成全了他人的生活,心存善念,便是晴天!

以“善”为本,就是要推己及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以“善”为本,就是要讲究文明,能够遵守规章制度;以“善”为本,就是要敢于担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有人会很无奈地说,我想当善人,我想做好事,但是我怕好心没好报,甚至被别人倒戈相报。如果人人都这样自危,“善”就烟飞灰灭了,我们还是谨记《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人从自我做起 ,坚持以“善”为本,善就会成为坚固的的高楼大厦。沈从文所追求的那种人文环境也不会是一场梦了。

启示三, 我们要重振道德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不同步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诱发了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扶”与“不扶”的纠结、“老实人吃不吃亏”的讨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与当代道德观的博弈。这种博弈也正好说明了在当代社会我们的传统美德越来越缺失。

因此, 我们要有勇气重振道德, 道德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障。我们要敬畏美,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生活、思想、行动,我们要坚持以“善”为本,从行动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只有这样,我们的道德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下的我们犹如当年的沈从文, 看到了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文明道德的滑落。沈从文以一个文人的执着和热切来表达他对道德的追求,这种追求虽然有局限,但是他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勇气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摘要: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蕴含着作者“向美”、“尚善”、“忧患意识”的人文精神,他对美和善的追求是执着的,我们当代人应该在沈从文的这种精神感召下敬畏“美”、重振社会道德,既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文精神,启示

上一篇:浅谈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的体会下一篇:沙特炼油项目施工阶段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