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新闻舆论引导的中国风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奥运会是世界人民的盛会, 在伦敦奥运会中, 各种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并没有因为忙于观看比赛而停止。自由的媒体, 多元的舆论, 使新闻传播成为现代社会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新闻舆论, 为公众搭起了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平台, 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中国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体现了中国体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价值观上的变化。超越国界、超越人种, 神话与现实, 胜利与失败, 媒体充分显示了中国新闻舆论的气度与风范。

一、奥运的中国体制

现代奥运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 中国历经60多年的努力, 28年前再次走入奥运大家庭, 从基础差、底子薄、人才弱, 跃升至世界奖牌前列, 成为竞技体育强国,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就在于凝心聚力, 团结协作, 共谋发展, 对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 目标清晰坚定, 努力持之以恒。举国体制使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连创佳绩, 它所创造的正能量, 正激励我举国人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体育振兴, 是中国政治开明、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的综合体现。举国体制在实现金牌突破上功不可没, 世界上最好的训练条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教练, 锻造着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 中国代表团在举国体制强大后盾的支持下, 刻苦训练, 奋勇拼搏, 不断创造佳绩。如果完全靠社会赞助和个人努力, 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奥运会项目中,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几乎全部来自个人或者双人项目, 没有一块金牌来自集体对抗的项目, 这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 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要靠继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才能得到解决。由此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 择优乘势而上, 才能快速地走上中国体育发展的快车道。

看电视直播比赛的人, 都对中国的体育竞技给予了极高的期盼, 快乐和自信的主流感受在比赛中展示, 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充分凸显。举国体制使中国从默默无闻的东亚病夫, 变成了举世瞩目的竞技体育强国;从曾经居后的惨淡排名, 跃居世界大国前列。这给整个民族带来了强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新闻舆论让受众看到奥运冠军获奖的场景, 国旗高高升起, 国歌在体育场馆唱响, 冠军热泪盈眶, 谁都会在此刻无比骄傲, 这些受众得到的认知, 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是无可辩驳, 没有争议的证据, 中国人确实很强, 还需用其他数据去说服人们相信中国的强大吗?于是新闻舆论的二次传播, 用它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叙述了事实。社会需要强大的正能量, 中国需要通过努力走向新的高度, 民生问题逐步解决, 举国体制逐步完善, 全民体育逐步开展, 这就是奥运新闻舆论引导的力量。也许会有很多负面的声音, 但是奥运会进行的每一天, 更多的人关注的仍然是奖牌总数。虽然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格局正处于动态变迁中, 但是, 在中国面临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 它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精神支柱。

二、奥运的中国精神

1908年, 《天津青年》杂志, 发表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够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那一年, 奥运会也是在英国伦敦举行。1932年, 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 刘长春作为四亿中国人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奥运会, 由于旅途劳顿, 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第五、第六名, 未能进入决赛, 但他却迈出了一个民族走向奥运赛场的第一步。1984年, 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353人出席了这次盛会, 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获得金牌, 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此次, 奥运会中国位列金牌榜第四, 和52年前相比, 中国人民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2008年, 中国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体育代表团人数1099人, 金牌总数位列世界第一。百年圆梦, 中国人经过顽强、执著的努力, 团结合作, 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奥运梦想的实现。伦敦奥运会, 中国军团, 共获38金, 创境外参赛最好成绩。有8个项目是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有17个项目是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乒乓球运动员王皓连续三次进入奥运决赛, 虽未夺冠却不言放弃;刘翔面折磨人的伤痛, 勇敢走向赛场, 迎接挑战;体操运动员陈一冰, 用完美的表现, 展示了中华民族超越的勇气;自行车运动员郭爽、宫金杰不仅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高超技术和水平, 更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文明和风范。他们勇于拼搏, 吃苦耐劳, 团结互助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同, 这就是中国精神。

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 中国选手王克楠和彭勃在男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中因最后一跳失误, 导致金牌旁落。当时一些国内媒体以相当严苛的措辞予以点评, 更有报道称之为“不可饶恕的失误”。八年后的伦敦, 同样是男子三米板, 同样是最后一跳丢掉了快到手的金牌, 秦凯受到的责难就小得多, 媒体和网络上尽是鼓励的声音。在话语的变化中, 可以见出中国民众价值共识的变化, 对无论胜败者的敬仰, 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2]这就是奥林匹克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让体育健儿超越自我, 创造佳绩, 提升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受到各界新闻舆论的高度关注。无论是质疑、偏见还是误判、争议, 我国运动员都表现出极大的坦然和宽容, “伦敦碗”四处飘扬的中国红, 汉语“加油”成为助威主调的竞技场, 成熟的大国形象, 让世界为之倾倒。

三、奥运的中国力量

伦敦奥运会上, 中国力量随着金牌榜的飙升不断振奋着人心。乒乓球, 中国队包揽了全部金牌, 张继科刷新乒乓球史上最快成就大满贯的男单纪录;羽毛球首揽5金;体操名将邹凯累金5枚, 成为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中国选手;跳水队获得6金, 举重队包揽5金、射击这些优势项目稳步提升。同时, 中国健儿还不断向欧美国家传统强项挑战, 一次次中国力量的爆发不断在伦敦上演:游泳赛场上, 孙杨和叶诗文成为“双冠王”, 并两次打破世界纪录, 中国游泳队获得5金2银3铜共10枚奖牌, 实现历史性飞跃, 成为构建中国体育新格局的中坚力量。击剑场上, 雷声夺得男子花剑冠军, 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在这个项目的奥运金牌榜上;女子重剑队以大比分战胜对手, 为中国赢得首枚重剑金牌;田径场上, 陈定打破男子20公里竞走奥运会纪录夺冠, 成为第一位夺得竞走金牌的中国男子选手, 为中国田坛史翻开新的篇章;水上项目, 徐莉佳获得中国在奥运会帆船分项上第一枚金牌, 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代表团虽然未能蝉联金牌榜第一, 但是这些进步与变化, 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

伦敦奥运会, 中国的新闻舆论氛围相当活跃, 各种言论在新闻舆论场中充分展现, 这是中国开放、自信的最好表现。然而各种言论和声音, 最终都汇聚在维护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维护社会的稳定上来, 因为, 人们通过奥运会更加明确, 只有国家强大, 实力稳进, 个体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提升幸福的空间。年轻一代受奥运精神的激励, 为自己也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得到更多的认可。新闻舆论最终回归到理性和大度。

四、奥运的中国希望

在伦敦奥运赛场上, 年轻的运动员尤其引人注目, 他们带着“90后”的标签, 实现着共和国的体育梦想, “在伦敦中国军团全部38枚金牌中, 23枚是由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选手获得, 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639名参赛运动员中, “90后”仅有31位, 占不到5%的比例, 且大多集中在跳水、体操等低龄化项目中。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 99位“90后”已占中国代表团运动员总数的1/4, 而金牌得主比例达到约1/3。”[3]他们不断刷新奥运会传奇, 续写崭新的奥运篇章, 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青春与活力, 必将成为未来奥运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中国太阳”21岁小将孙杨, 一人连摘2金, 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400米自由泳金牌, 是中国男子游泳数十年来的第一枚奥运金牌;1500米自由泳, 是中国男子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打破游泳世界纪录并且夺冠。失败也哭胜利也哭的孙杨表现了一个勇者的霸气与自信。“90后”新星叶诗文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200米个人混合泳双料冠军, 刷新世界纪录。她只有16岁, 表现堪称惊艳, 当回答记者关于违禁药品的询问时, 从容淡定。陈若琳仅仅用了4年拿到了4枚奥运金牌, 伏明霞用了8年, 郭晶晶用了12年, 做到这一切的时候, 分别是22岁和27岁, 而陈若琳只有20岁, 陈若琳帮助中国队拿到历史上第200枚夏季奥运金牌后说:“巴西奥运会, 我还想去。”还有一大批“90后”:羽毛球单打冠军李雪芮, 20公里竞走冠军陈定, 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曹缘和张雁全等等。中国的希望, 一切皆有可能, 小将们在强手环伺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在实现自我突破的同时, 为国家和个人都赢得了荣誉, 也为中国创造了新的历史。

伦敦奥运会, 一路领先奖牌榜的中国体育代表队成为各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16岁的中国小将叶诗文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冠军, 更引起西方舆论哗然一片,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 甚至英国享有世界盛誉的科学研究学术期刊《自然》都发出了质疑声。有的西方记者直接问她是否是“只会训练比赛拿牌的机器人”。当叶诗文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 (WADA) 的检查, 被验证未使用任何兴奋剂。《自然》杂志做出了公开道歉。中国人对待新闻舆论, 积极、豁达, 有理有据, 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未来的中国还将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下去, 任何舆论都将回归自然和客观。

伦敦奥运会结束了, 但是在本届奥运会中, 中国面对新闻舆论针对中国的举国体制、个人成绩的突破、中国走向世界的质疑,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度和风范。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加深, 新闻舆论系统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追赶上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

摘要:伦敦奥运会, 中国新闻舆论引导展现了全新的风貌。从奥运的中国体制、奥运的中国精神、奥运的中国力量、奥运的中国希望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个新的经济体正在快速发展, 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国风范。

关键词:新闻,舆论引导,中国风范

参考文献

[1] 发挥优势塑造中国荣耀科学发展增强国民体质.人民网

[2] 伦敦奥运视点:理解体育精神涵养大国心态.中国新闻网

[3] 薛原, 王继晟.青春风采绽放在奥运赛场——伦敦奥运会启示之三[N].人民日报, 2012.8.20

上一篇: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促进畜牧生产方式转变——武定县草原生态奖补项目实施综述下一篇:浅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