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公路水毁灾情汇报

2023-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交通公路水毁灾情汇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交通公路水毁灾情汇报

交通局农村公路水毁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防范和处置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和安全保通工作,根据《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云政发2006145号)文件、××州交通局《××州农村公路灾害和安全保通应急预案》

(楚交路200715号文件),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凡是在××县境内农村公路水毁等造成的公路灾害应急处置,均适用于本预案。

第三条 本预案制定的目的:公路水毁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处置,防止灾害扩大,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先人后物,减少损失。

第四条 成立水毁应急处置指挥部,一旦灾情发生,立即启动指挥系统,实施统一指挥。

第二章 应急组织机构

第五条 县交通局指挥协调中心

局指挥协调中心是县乡公路水毁灾害应急处理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部门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进行。

(一)总指挥:局长

(二)副总指挥:主管养护工作的副局长

(三)指挥中心成员:局办公室主任、财务股长、运政所长、海事处长、地方公路管理段段长、路政股股长。

指挥协调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方公路管理段,其段长兼任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地方公路管理段全体人员组成。

第七条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水毁灾情现场应急行动的具体部署和执行、应急队员的任务分配、应急物资调用。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包括以下成员:总指挥一名,副总指挥一名,联络员一名,后勤调度员一名,发生重、特大水毁灾害事故或州、县领导要求必须赶赴现场的事件时,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局指挥协调中心办公室组成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灾情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其它灾害事故按灾害事故性质划分启动相应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第八条 应急处理支持保障小组

应急处理支持保障小组是在必要时提供应急资源,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顺利完成的组织。应急处理支持保障小组由局指挥中心在必要时成立,由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

第九条 应急处理媒体新闻小组

应急处理媒体新闻是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处理媒体指导、采访、新闻发布会等一切相关事务,争取社会及公众对水毁灾害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置的理解和支持,应急处理媒体新闻小组由局指挥协调中心在必要时启动,由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

第三章 机构职责

第十条 指挥协调中心职责

(一)负责启动所有适当的应急程序和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灾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负责组织和指挥,实施应急抢险工作,并逐级上报相关情况。

(二)草拟与处置情况相关的文稿。

第十一条 指挥协调中心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局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及管理工作,收集有关改进应急预案的建议。

(二)负责收集并保存外援机构相关信息,公安、消防、卫生医疗、安全监察、新闻等部门和人员联系方式;收集、整理、评估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并及时上报指挥中心。

(三)具体组织实施指挥中心应急指令。

第十二条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职责:

(一)负责现场评估、报告,组织实施救援;建立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贯彻执行指挥中心的指令,如有需求,提供其要求的信息;

(二)协调和控制灾情现场的净化和抢险保通工作。

(三)应急行动结束后,进行灾情现场应急行动总结并向上级部门递交书面报告。

第十三条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职责:

(一)决定(如还未决的话)是否属于重大紧急情况,是否应启动非现场应急计划;

(二)确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指挥实施;持续判断事态的 发展,确定事态可能的进程。

(三)与消防、公安、安监、上级主管、工会负责人做好协调。

第四章 灾害等级的划分和预案启动的条件

第十四条 灾害发生后,交通系统要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原则,及时、迅速、有序、有效地积极组织人员投入抢险,同时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向各级主管单位报告;并如实反映灾害和抢险保通情况。

第十五条 接到灾害报告后,交通行政主管领导应带领职能部门人员立即赶赴出事地点,组织抢险并按灾情报告要求逐级上报到州交通局。

第十六条 灾

第2篇:公路水毁

17公路水毁的预防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全面预防,重点治理”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72 173)

①洪期前的检查: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结合不同的道路条件,在雨季前

1、2月进行一次预防水毁的技术检查

②认真清理疏通排水系统:对边沟、截水沟、暗沟等排水设施,在雨季前和雨季中进行疏浚、修理,经常保持完好,以发挥排泄雨水的作用

③加固、修理可能被水毁的各类构造物:包括排水沟的修理和加固,桥梁基础的加固和修理,涵洞及过水路面的加固和修理,挡墙护坡等构造物的修理与加固

④坍方、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坍方的治理要重视导水、排水、做好排水设施,整修加固边坡,设置挡土构造物,做好管养工作。滑坡的防治要做到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设防滑构造物,维持土体平衡。泥石流的防治要大量植树造林、铺种草皮;在泥石流形成区要平整山坡、修筑阶梯、填挖沟缝,控制水土流失;修筑截流排水工程以稳定山坡;修拦渣构造物;对泥石流严重地点要加强巡视检查,观察变化动态,同时采取力所能及的防治措施,竭力维护行车安全

18公路水毁的种类急发生原因:(176)

①路基被冲刷成缺口:原因:路基边沟的断面过小,沟底纵坡小而不顺,高低不一,加之被挖方边坡上塌垮的土石淤泥所堵塞,或者涵洞数量少/位置设置不当,涵洞堵塞导致边沟内的水不能宣泄

②路基沉陷:原因:一,路基修筑在不良地质的坍滑体上,当受地表地下水作用时,造成路基下滑;二,填方路基坡脚被暴雨洪水冲空,边基失稳引起路基开裂下陷

③冲刷淹没路面:原因:暴雨洪水的冲刷,面板和基层之间出现缝隙而导致面板沉陷。 ④坍方:原因:一,地质不良,二,边坡上下岩石硬度不同,风化程度不一,三,边坡高而陡,坡面表土无植被覆盖,四,修建公路时,开挖石方,采用了不当的大爆破,震裂了原岩体结构,五,在路堑边坡上开石取土或挖空了坡脚 ⑤滑坡:原因:受地质和水文因素影响

⑥泥石流:原因:一,山体岩石节理发达,裂隙多,岩石破碎,表面风化剥蚀严重,二,山坡较陡且坡面无植被,水土易流失,三,局部山坡区域内暴雨强度大

⑦桥涵冲毁:原因:桥涵基础埋置深度不够,桥跨处河床压缩过大或孔径偏小或桥头路堤边坡未采取防护措施,还由于洪水时,河流上游木筏,漂木等漂浮物急剧冲击墩台给桥梁下部构造造成损坏。

19公路水毁抢救与修复:(179) 一, 汛期中的检查、洪水观察及值班制度:①大雨天和洪水期间,道班应进行巡路,检查桥梁、涵洞、路面、路基等构造物,以便及时发现坍塌、阻塞等问题,如发现严重的水毁并危及行车安全,应立即设立警告标志或禁止通行标志或设立路障,并将水毁情况向上级汇报,②掌握洪水动态,进行水文观测,③雨季防洪值班,如道路雨天巡路制度,水毁情况汇报制度等 二, 及时组织抢修水毁:①水毁抢修原则:“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恢复,先路基桥涵,后路面”②水毁抢修工程,一般按临时性质来考虑,并且对抢修方案的使用材料要注意考虑尽可能为恢复时所利用或不防碍恢复工程的进行③水毁抢修的组织领导:依靠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沿线群众的大力支持,解决协调处理好在抢修过程中涉及到的沿线单位和群众利益的有关问题,以保证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水毁抢修是公路养护单位洪期中的首要任务。 三, 切实搞好水毁恢复:①在安排水毁恢复工程时,应当:“保证重点,照顾全面”,②恢复工程不能简单的照原样修复,应重新设计,努力做到设计合理、安全③水毁恢复工程的管理。要先设计后施工,批准了设计文件再开工,坚持做好施工过程中上午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

第3篇:公路水毁的成因

公路水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水毁是指公路沿线的工程设施由于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到损坏的现象与过程,是各地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属于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山区道路每年都有公路水毁现象的发生,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公路通行能力,重者桥梁冲毁、中断交通。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因此,了解公路水毁的成因,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对彻底根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公路畅通的一个必备前提。

1. 公路水毁的类型和成因。

公路虽然主要是作为交通运输建筑物,但一旦受到水流的作用,如跨河桥梁与河道并行的公路等,又会因是水工建筑物的性质而遭遇到很多水力学问题。

公路建筑物遭遇的水力学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毁,系因洪水造成的各种程度的破坏;另一类是水害,是因洪水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公路水害主要有:公路因洪水淹没而中断交通;小桥涵、路基边沟被泥沙堵塞而需要疏通;道路被泥沙淤积而需要清除等。公路水毁从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

1.1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降,路基的不均匀下陷,将造成局部路段的基层破坏,进而使路面破损,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龟裂等,降低路面行驶质量,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形成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有:

(1)填方路段填料选择不当,施工过程中超厚度碾压,压实度不足; (2)路基结构组合不合理,弯沉过大,路面防水差,雨,雪水渗入路基;

(3)路基排水措施不当,路面、边沟形成积水;

(4)缺少必要的排水和防护措施。

1.2路基坍塌。

路基坍塌主要指路基土体或沿线山体(或土石混杂的堆积物)遇水软化,在较陡边坡无支撑的情况下,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剪切力,超过了粘结力和摩擦力所构成的抗剪力,因而土体沿松动面下坠散开。路基坍塌破坏了路基的整体性,损害了路面的通车功能,易造成交通中断,是比较严重的水毁病害。形成路基坍塌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合理的排水措施,路基极易冲刷;

(2)路基边坡土质松软、坡度过陡,缺乏必要的挡土墙等防护措施;

(3)构成路基的土质极差,岩石风化严重,遇水软化。

目前公路水毁的重点主要是在山区公路上,不少路段与河道并行,一面傍山,一面临河。很多路基是半挖半填或全部由填方筑成,填方多由开山废渣填筑。尽管填方中有大量的大块石构成路基边坡,但未做冲刷防护加固措施。这样的填方路基边坡在一般洪水条件下,因水位较低、流速不大,坡脚块石又较大,坡脚边坡比较平缓,是能够抵御洪水冲刷而保持路基边坡的稳定。但在较大洪水条件下,水位较高、流量过大,而边坡上部的块石又较小,且含有不少石屑和土壤,坡度也比较陡,因此边坡中的石屑、土壤、小块石被冲走后,大多就造成了路基坍塌,出现很多缺口或半个以上路基被毁。在公路路基的水毁中,这样的水毁占多数。 另外,也有不少沿河路线,由于河道变迁,使原来离河岸还有一段距离的路基,因河岸被冲而临近河边或遭到水毁,这类水毁多出现在宽浅变迁河段上。在深挖段路基中,两侧山体由于坡度过陡,石质较差,山上积水渗入山体或沿开挖面下泄,就形成了山体滑坡或泥石漉。

1.3桥涵破坏。桥涵破坏主要是指在山洪暴发情况下,洪水冲刷淘空桥基,使桥梁失稳损坏或涵洞被毁,形成桥涵破坏的原因有:

(1)涵洞位置不当,孔径偏小,满足不了排洪要求;

(2)涵洞进口处理不当,泄洪时发生洪水流向偏差;

(3)桥位选择不当,河床的地质条件差,极易发生冲刷,进而影响桥梁基础及墩台结构;

(4)桥涵日常养护差,长期得不到清理,发生堵塞,水流不畅;

(5)河床变化较快,水流偏差较大。 桥涵水毁一旦发生,轻者洪水涌上路面,破坏路基路面,重者桥涵被冲断,从而中断交通。因此,桥涵类水毁是公路水毁预防中的重中之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1.4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

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主要是指挡土墙、驳岸等防护工程在不断受到水流冲刷下基础失稳,产生滑移破坏,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1)防护加固工程地基软弱或基础设置不深;

(2)位置选择不合理,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

全国各地区公路养护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毁抢修和修复,每年都要修复不少路基防护构造物。由于设计这些防护工程时往往凭经验估算,有不少基础埋得很浅,有的还由于施工质量差等原因而遭到重复水毁,即:修了被冲,冲了再修,有的重复到3次以上。路基冲刷防护工程不但没有明显增加,还出现“旧账未清、又欠新账”的现象,这种弊病也是造成构造物易被水毁的原因之一。

现在还有不少公路测设单位对山区小型排水构造物的测设缺乏系统设计,必须强调的是:山区排水构造物不但要排水,还要输沙,很多山区公路的边沟和小桥涵因忽略了输沙因素而造成堵塞,水漫路面,冲毁路面和路基,从而造成较大的公路水毁。

2. 公路水毁的防治

对于公路水毁,应预防为主,清除水毁隐患,仿患于未然;水毁恢复,也要有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队伍,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修一处、保一处,这也是公路水毁防治的大方针。

另外,各地方每年都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水毁,对这些水毁进行认真调查和技术总结非常重要。通过调查总结,寻求水毁真正原因,才能比较切合实际地进行水毁预防和水毁修复设计。同时也可搜集大量现场资料,对使用的科技成果进行检验、筛选和改进,积极推进科技的发展,对加快防治公路水毁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认为出现的洪水一旦超过了设计标准,公路建筑物遭到水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使公路建筑物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就趋向于采用更罕遇的设计洪水标准,例如:将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或者将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二遇。这就促使公路桥梁趋向于修得更高、更长,公路路基修得更高,从而大量增加工程投资。

认真研究公路构造物的水毁情况,不难发现,公路构造物遭到的水毁主要是由于设计依据不符合实际,或是公路构造物遇到了设计时未料到的水力条件。

就桥梁而言,其可能遇到的水力条件是随桥位河段的河道演化(自然或是人工的)而发生变化的。随着洪水的增涨,桥梁可能处于由不漫水到漫水的水力条件,因此除了桥梁超过极限洪水以外,广义而言,所有的桥梁都可视为漫水桥。桥梁遇到的水力条件(如墩台冲刷、承受的动水压力和浮力等)在洪水位与桥面齐平时最为不利。洪水继续上涨,水位高出桥面后,桥梁遇到的水力条件一般并不比水位与桥面齐平时更为不利。因此,在进行桥梁水文、水力设计时,如果将洪水与桥面齐平时的水力条件考虑进去,则桥梁在任何大小洪水条件下的安全就得到了保证,桥梁就可免于水毁。这样桥梁采用什么样的洪水频率设计就不是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而属于经济上的考虑,即:考虑桥梁在其经济使用年限内,桥梁因漫水中断交通可能受到的经济损失与提高设计洪水频率标准减少桥梁漫水经济损失而增加的建桥投资何者更为经济合算的问题。

就路基而言,目前公路构造物中,浆砌片石挡墙用得最多,一方面用来支撑路基填土以保证路基的必要宽度,同时又起到防御洪水淘刷路基的作用。挡墙受到洪水冲刷时在挡墙处产生一种沿墙面向下的下降剪力,使挡墙处出现很大的局部冲刷力和冲刷深度,当水流与挡墙正交时,冲刷最深,水流越大,冲刷也越深。随着水深的增加,当水面与挡墙路面齐平时,冲刷深度达到最大值,洪水继续上涨漫上路面,挡墙基础的冲刷深度并不增加。所以,挡墙基础按水位与路面齐平时的冲刷深度埋设,就可达到安全可靠而免于水毁。或者采用丁坝或铅丝笼的保护,这时,挡墙基础可以埋得很浅,在河床下有一安全深度即可,不作冲刷计算。丁坝可采用漫水丁坝,坝头冲刷在水位与坝顶齐平时达到最大值,按此设计修建的路基冲刷防护构造物群,也同样可以在任何大小的洪水条件下达到安全可靠。

从上述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在新建公路的勘测设计和已建公路的水毁防治中把水力问题处理好,大部分公路水毁可以得到解决,即使遭遇到超过设计标准的罕见历史特大洪水,公路也未必出现更多的水毁。

3. 水毁的具体防治措施3.1路基沉陷的防治

(1)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应特别注意对路基进行加固,可采用换土法、掺石灰法、石灰桩法等多种加固方法,使路基达到足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在进行路基设计时,切不可用透水性不同的土无序填筑,要采用级配良好的砂性土等填筑路基,当确需用透水性不同的土填筑路基时,应将透水性强的土填筑路基下层,透水性不强的土填筑路基上层。

(3)沿河路堤、河滩路和桥头引道等长期浸水路基要设置堤岸、护坡等防护措施。

(4)路基边沟纵坡不小于0.5%,单向排水长度不宜超过500m,应分段设排水沟、涵洞将水引出路基,以免水积聚在边沟内而下渗,影响路基稳定。

(5)在地下水位浅的路段,应铺设砂(砾)垫层以阻断毛细水上升,以免影响路基路面稳定,路面基层宜采用水泥稳定土类、二灰稳定碎石类以提高路基路面水浸稳定性,并具有足够的强度,面层宜采用密实型路面结构以防止雨水下渗。

3.2路基坍塌的防治

(1)路基坍塌多见于山区公路,因此在公路选线时应避免经过地质水文不良地段,尽量采用台口式路基以减少路基外侧填方。

(2)路堑必须设置边沟,对于较长的路堑必须设置合理的纵坡,当纵坡较大,且有冲刷可能时,应加固加深或改用跌水与急流槽等设施。路堑挖方上侧距离挖方坡口5m外应设置一道或多道截水沟,以使地表水汇入截水沟引到排水沟或涵洞排出。

(3)对于开挖段或半填半挖段,两侧山体坡度必须开挖到位,必要时设置合理碎落台,对于地质不良路段,应采用喷铺、或防护工程、或生物固化来加固,防止山体滑坡或泥石流。

3.3桥涵破坏的防治

(1)对于山区沿溪线公路,一般应每隔300m设置一道涵洞,通常要设置在凹凸曲线顶部和纵坡的陡缓变坡处,穿越村庄路段为排除村庄地面排水也应设置涵洞。涵洞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0cm的钢筋混凝土管涵或墙身高不小于100cm的钢筋混凝土板涵或石拱涵。对于山区公路,涵洞不仅排水而且输沙,如果孔径太小,流沙及杂物堵塞涵洞后,人工难以进入清淤,使涵洞排水功能减弱,一旦山洪暴发,涵洞极易被冲毁。

(2)涵洞进水口应浆砌一段片石铺砌,当涵前排水沟纵坡较大时,应建急流槽或跌水等构造物以减缓流速。

(3)所建桥梁除保证桥梁安全外,还应根据水流情况修建导流坝等调治构造物,以保证桥梁在设计洪水位时不被冲毁。

(4)对于桥基已被淘空的桥梁,应立即用混凝土填筑桥基淘空部分,然后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加固桥基,在桥梁上游修建合适的导流坝、丁坝等调治构造物,使水流均匀流畅地通过桥孔。

(5)加强桥涵的日常养护,保持桥涵排水最好状态。

3.4防护工程与加固工程损坏的防治

(1)防护与加固工程在地段为软弱的地基时,要采用换土或砂砾、碎石、灰土等进行填筑。

(2)防护与加固工程基础埋深,对于无冲刷地基,应在天然地基以下至少1m,对于有冲刷地基,应在冲刷线下至少1m。

(3)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填料中的水份,防止墙后积水致使墙身受到额外的静水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清除粘土填料浸水的膨胀压力。

(4)路堑挡土墙后地面应做好排水处理,设置排水沟,必要时夯实地表土以减少雨水和地面水下渗,而墙趾前的边沟则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

(5)浆砌块(片)石墙身,泄水孔尺寸可为5cm×10cm、10cm×10cm、15cm×20cm或直径为5~10cm圆孔,视泄水量大小而定。泄水孔的间距一般为2~3m,上下泄水孔宜错开布置,下排泄水孔的出口应高于地面。若为路堑墙,出水口应高出边沟水位0.3m,若为浸水挡土墙应设在常水位以上0.3m。

(6)沿河路堤设置挡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布置,注意设墙后仍要保持水流顺畅,不要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

另外,要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工作,预防工作搞好了,水毁就会减少,水毁抢险自然也就会随之减少,所以水毁预防和抢险之间有互为消长的关系,这就说明了“防重于抢”的重要性及其经济效益。但在公路水毁的防抢工作中,还存在“抢重于防”的现象,特别是对滑坡、崩塌的处理,不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均采取清除的方法,少有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积极采取综合治理者,以致有的小型滑坡、崩塌越清越大,越清越多,花费也相应增大,最后变成难以治理的大型滑坡、崩塌。

防治公路水毁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要不断以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工程实践,虽然造成公路水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十分重视预防水毁,公路水毁灾害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公路水毁损失也将会大大减少。

第4篇:农村公路水毁损失情况的报告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农村公路水毁损失情况的报告

省交通运输厅:

6月中旬以来,我市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并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这次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量高度集中,是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给我市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据水文部门统计,16日8时至20日8时,全市平均降雨282毫米,降雨量最高的东乡县达到506毫米,黎川县6小时降雨量达167毫米。

强降雨过程导致我市农村公路遭受大面积、毁灭性的破坏。路基坍塌,边坡塌方,桥涵冲毁,水泥(油)路及砂石路面病害严重。截至6月29日统计,全市农村公路累计损毁桥梁9733延米/659座,坍塌方1728619立方米/2701处,冲毁路基2545357立方米/1614.68公里,水泥路面1784142平方米/1099.542公里、砂石路面3740080平方米/884.19公里、沥青路面43000平方米/10.5公里、涵洞8378道,冲毁护坡150601立方米/990处、驳岸、挡土墙95240立方米/957处,累计造成32个乡镇,646个行政村中断交通,全市农村公路直接经济损失达4.618亿元。

其中6月21日傍晚临川区唱凯堤决堤,致使临川区罗针镇、罗湖镇、唱凯镇、云山镇,四个乡(镇)56个行政村受淹。导致罗针镇、罗湖镇、唱凯镇、云山镇四个乡镇的乡村公路交通一度中断,据初步统计,仅临川区农村公路损毁桥梁1185延米/30座,冲毁路基60879立方米/482公里,冲毁水泥路面41057平方米/128公里、砂石路面68452平方米/385公里,冲毁涵洞1285道、驳岸、挡土墙2587立方米/5处,坍塌方3795立方米/7处,农村公路直接经济损失达8250.02万元。目前,仍有一些乡村道路受淹,后续统计工作仍在继续。

灾情出现后,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深入受灾现场了解灾情,指挥水毁公路、桥梁的抢修工作。我市各级交通部门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及时组织力量,调集人、机、料,清理塌方,抢修便道,奋战在水毁公路抢修第一线,并及时下拨抢修费用。县(区)交通部门工作人员上路加强公路巡查和清障排险工作,保障农村公路安全运行。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截止6月29日,我市先后投入14.38万人、经费9219.97万元抢修水毁农村公路,已抢修通25个乡镇、434个行政村,还有7个乡镇、212个行政村未恢复交通,目前,正在组织抢修。

由于我市农村公路水毁严重,各县(区)告急,而且灾情还在继续,抢修工程量大,经费紧缺,恳请省交通运输厅解决我市农村公路水毁抢修经费为盼!

附件:公路水毁损失情况统计表

朝阳【wlsh0908】整理

二0一0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5篇:2010年水毁修复工程公路施工总结

酒泉公路总段2010年水毁修复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G312线、S214线、S314线、S

216、S302线为酒泉地区重要干线公路和旅游出行要道,对酒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2010年5月以来遭受多次降雨,公路水毁严重。根据公路局和总段要求,敦煌公路管理段、玉门公路管理段、肃州公路管理段、马鬃山公路管理段、金塔公路管理段分别负责管养路段水毁修复工作。主要工程数量有:S314线修复山洪冲毁路基5545m3/9处、推筑导流土坝8960m

3、修复浆砌片石导流坝66m3/1处,清理路基边坡淤泥4060 m

3、路面泥石流淤积900 m3;修复K124+320党河大桥浆砌片石护坡及基础52 m3; S214线北大河大桥增设混凝土导流坝73m3/18m、混凝土护坡基础102m3/40m,施工围堰150m;S214线黑河大桥修复浆砌片石锥坡120m3/50m,浆砌片石护坡124m3/45m,浆砌片石截水墙182m3/60m,改移河道土方6000m3; S216线K78-K190段修复冲毁路基4489m

3、沥青路面1587m

2、防洪导流坝2586m3,清理路面淤泥1998m3,K162-K235段修复冲毁路基4693m

3、沥青路面2268m

2、防洪导流坝4486m3,清理路面淤泥3682m3; G312线K2896-K2897+800修复路基缺口3000m3/1处,沥青路面160m

2、路缘石2.4m3/320块,导流土坝3150m3/600m,维修K2882+

110、K2918+400、K2918+920、K2920+050、K2920+050、K2920+950、K2919+340、K2820+490、K2920+780 处6道园管

涵管节沉陷错位、3道盖板涵墙身坍塌、盖板断裂; S302线芦草湾大桥维修锥坡240m

3、锥坡基础23m

3、夯填土方288m3。该项目于2010年7月10日开工,2010年8月10日完工。

二、项目机构

该项目由敦煌公路管理段、玉门公路管理段、肃州公路管理段、马鬃山公路管理段、金塔公路管理段参与施工。 本工程投入主要设备有:ZL50装载机10台,12T自卸汽车15台, 350搅拌机3台,8T水车5台,15KW发电机3台,电焊机2台;投入人力150人。

为了确保该项目施工任务在合同期内顺利完成,我单位按要求成立了项目经理部进行项目管理。另外还要求各部门积极做好服务,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各段负责人分段负责的责任制。

三、质量管理情况

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和信誉就是一个公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我项目部始终把工程质量问题放在首位,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牵头的质量保证体系,制订了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及规章制度,使本项目部的质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了层层质量责任制,进行奖优罚劣的检查制度,同时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常规试验器材,以试验来指导施工,这样从根本上把好工程质量关。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做好技术交接底工作

项目部首先组织有关人员相关规范及有关质量要求,做到

了如指掌,严格执行,精心制订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要点为指导,以三级技术交底,操作规程和工序交接检查为保证,严格各施工工序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整个工程都纳入到质量管理中来。开工前在技术负责人带领下,对整个施工路段进行了调查和复测,及时对原有路基、路面所存在的各种缺陷进行修复,做好各技术资料整理,并及时落实到人。

(2)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根据施工中所需材料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提早做好采备工作,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对主要的原材料如:水泥、碎石、钢材进行进场检测或检查合格证书上,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对砼拌合、标志制做,都采取集中作业的方式,还对各种材料配备专人管理,做到责任到人,这样确保了工程质量材料关。

(3)抓好施工管理

标线施划、标志制作安装都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操作,做到各材料配比准确、各分项放样到位,各工序工艺操作规范,在各道工序完工后经严格自检,监理抽验合格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每道工序施工时配有足够的施工人员、质检员、实验员和施工设备,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中,形成道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

四、施工进度控制

1、根据总合同工期要求、工程气候特点有效的组织施工,我部注重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按照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协调性、均匀性、

经济性原则,安排了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作业方法根据机械设备的配臵和工程特点,采用流水平行作业,按实际需求对人员合理调配,从而保证施工进度的要求。

3、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安排一致,在合同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五、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1)安全施工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范施工,从组织上对安全工作做好“三同时”,经常性对工程施工的安全事项进行检查,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式,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全体员工做到时时抓安全,事事讲安全。

2、制定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加强施工员工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知识竞赛、现场安全标语宣传等形式,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

3、施工现场均配备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等活动。

4、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与各项目分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抓好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的安全,在库房重地严禁烟火。

6、抓好防洪、防火、防盗工作。

7、加强安全防护、设施配备,重点作业点设臵醒目的安全防护标志。

8、发生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处理。

(2)文明施工

1、根据关于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我们制定完善有效的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2、料场、拌合站占地面积要满足施工要求,平面布局合理;场地内有临时排水设施,不积水,并砌筑围墙,料场需要按要求进行硬化,材料堆放要规范整齐,无混料现象,状态标识、标牌清晰;路边排水沟清理顺畅,无污水;各项消防设施和设备齐全、有效。

3、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六、环境保护与节约用地措施

1、重视环境工作

把环保工作作为施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真贯彻执行于施工全过程。

2、加强环保教育

组织广大施工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贯彻环保法规

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来地貌,因临时用当地按有关要求进行复耕。

4、加强废弃物处理

所有生产及生活垃圾均需定点堆放,外运至合适地点处理,不乱抛乱弃。

七、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评价

1、建设单位

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酒泉公路总段。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质量,坚决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各项要求符合

规范。多次召开工地会议,解决、协调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2、监理单位

该项目由甘肃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酒泉分公司监理。施工监理中依据热情服务、严格监理、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方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证该工程项目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快速有序的进行。

九、施工体会

在我们精心施工管理下,在合同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

经过这一次施工,我们更能体会到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做到精、细、严,才能实质性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其二由于水毁修复工期紧,任务重,一些检测方式无法满足快速检测要求,应适当采取快速检测方式;三是水毁修复要重视施工组织协调,以便短期内迅速完成工程任务,保证道路通行畅通。

上一篇:于平凡处唱响青春之歌下一篇:学生会换届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