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莺莺传赏析

2023-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元稹莺莺传赏析

莺莺传

07110224 黄嘉杏

读《莺莺传》有感

很早的时候我便知道了《西厢记》 ,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那时历史课上,看完了老师给我们播放的《西厢记》以后,我就记住它了,因为它给人一种很幸福的爱情的感觉,它描绘的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那时候我是知道它是经过改编的,但是我并不知道它的原作,也没有想过去看它。上大学以后因为选择了中文系,我才开始去接触古代小说,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原作《莺莺传》后,我便对它印象很深刻,因为这与我的想像是有很大出入的。我觉得它的悲剧的结局让人感到很惋惜,这与改编后的《西厢记》给人的感觉很不同。

《莺莺传》讲述的是书生张生到蒲州游览偶遇崔家人,当时崔家人遭到士兵的追捕,二恰好张生与军人有过交情,便救崔家人于危难之中。张生初见崔家女儿莺莺时,就被她给吸引了,对她念念不忘。后来张生通过莺莺的丫环给莺莺带话,丫环红娘不敢,便提议张生写诗。张生于是写了两首诗让红娘带去给莺莺,莺莺当时是出身于士族家庭的大家闺秀,她约了张生出来,拒绝了张生。张生还是日日思念着莺莺,有一天,莺莺主动去看张生,待到天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后来,张生常常以文字来表达爱意,莺莺大多不看,脸上也不太看得出表情,张生猜不透她内心的想法。不久张生要到西边去考试,莺莺觉得他要弃她而去,便弹奏了一首《霓裳羽衣舞》,伤感得旁人都落泪了。张生离去后,考试不中留在京城,后又写信给莺莺,莺莺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张生的感情,她希望张生自己保重,不要记挂着她,后会无期。张生把莺莺的断肠信给自己的好友看,告诉好友他对莺莺的情意已断,好友讶异地问他原因,他说居然说莺莺是尤物,不危害她自身,就一定为害他人。他觉得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因此只好克制感情。后来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另娶了妻子。

我觉得作品主人公崔莺莺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她有强烈的爱情需求,她渴望爱情,她喜欢张生,但是她却把自己的内心隐藏得很深,为了不让人察觉出来,她甚至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后来她终于踏出了自己主动追求爱情的第一步,在当时那么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她把自己献给了自己所心爱的人,但后来张生却因为要考试而抛弃了莺莺,这让莺莺的内心很受伤害。张生其实也算一个悲剧之人,一开始他对莺莺念念不忘,后来莺莺有主动接近他,可他却弃莺莺而去,后来又被莺莺拒绝,他便说莺莺是尤物,同时还把与莺莺一起的事告诉他人,在各自都成立家庭后,他依旧想见莺莺但却遭莺莺拒绝。

矛盾是这短篇小说的主线,虽然讲述的只是张生和莺莺两人的爱情,但是不难从短小的篇幅中看到两人的矛盾,他们在爱情面前放不开,不敢勇往直前,总是畏畏缩缩,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莺莺不敢完全冲破礼教的束缚,她想爱却不敢多爱,虽然有主动但最终选择了放弃。张生不想放弃对功名的追求,他想爱却不忍放弃前程。不难看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爱情虽然存在,但却并不是自由的。如果当时的张生在收到莺莺的信时,他能够为了心中所爱去争取一番,而不是与旁人说到莺莺是尤物的话,或许结局也就不一样了。毕竟莺莺是大家闺秀,有所顾虑也是应当的,她最终选择放弃或许也是因为张生爱的不够。

悲剧的爱情总是让人心伤,有情人难成眷属在当时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在当时,莺莺能够主动找张生,这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张生对莺莺的抛弃,遭到了大家的抨击,一个对爱情始乱终弃的人,总是不被世人接受。

第2篇:论唐《莺莺传》与元《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变化

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的原型便是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两篇佳作同讲一个故事,却有不同的结局。《莺莺传》中崔莺莺与张生在柔情蜜意后,最终莺莺被张生始乱终弃,二人各自另娶另嫁。经年之后,张生“适经其所居,耐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终是劳燕分飞。而《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在经过“闹斋、寺警、赖婚”等等波折之后,张生取得功名,衣锦还乡,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何相同的故事却有不同的结局呢?

在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里,是成是败,关键取决于崔莺莺的态度与想法,所以故事的结局如何跟崔莺莺的自身有着极大地关联。两篇文章中的共同女主角崔莺莺有着不同的性格,由于她的主导,所以才让两篇文章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研究对比崔莺莺的形象变化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故事的内涵。研究崔莺莺的形象能弥补在《西厢记》和《莺莺传》两部书整体的解读上对人物形象不够全面、具体的空缺;能通过对比,知晓为何同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结局,从而为我们揭开这个谜。

现在对崔莺莺的形象分析研究,主要是针对一本书,而并非是两本书的对比。主要以时代背景来分析崔莺莺的性格特点,很少从女子对男子的感情,以及女子的感情要求方面来看。不管是《莺莺传》还是《西厢记》,都是围绕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来描写的,故事的发展方向如何,还是要看人物的性格与意愿,这就是《莺莺传》与《西厢记》“同人不同命”的原因所在。

但就在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方面的想法较少,多数是以背景来解析莺莺的性格。如在《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第三辑》中牛晓霞在剖析崔莺莺的叛逆性格是写到:“莺莺作为相国家的小姐,出身高贵显赫,‘针黹女工,诗词歌赋,无不通晓’。深受贵族儒教文化熏陶是必然的。贵族家庭的教养,要求她一切行动都必须合乎规矩礼法。其父因病告殂后,家庭视力一落千丈。十九岁的莺莺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一定深谙人情冷暖,直到世态炎凉,所以自己也会自我要求其言行举止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以安慰孤苦伶仃的老母亲。所以她和张生的爱情在老夫人赖婚前都是秘密进行的,发乎情,止乎礼。因此,当老夫人赖婚时只能暗地垂泪、埋怨。所以她才会有闹简、赖简的反复多变,假心假性;她才会和张生长亭送别。”

岳上铧在《牡丹江教育学报》上发表的《崔莺莺形象再解读》中提到:“崔莺莺的第二美的第二个表现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表现,是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意识以及对功名利禄、仕途经济的不屑。在这样一个思想被扭曲、情感受压抑的时代,敢于对礼教束缚、婚姻包办说“不”,敢于漠视门第观念,坚定的将“情”字置于名利之上,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勇气,这种勇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是 难能可贵的。我国的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想通过相互爱慕实现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是几乎不可能的,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家族统治者手中,正如《诗经.南山》中所说‘娶妻之如何,必告父母„„娶妻之如何,匪媒不得。’莺莺正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其相国小姐的身份已经注定了她的命运,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大家闺秀,用自己熊熊的爱情火焰燃烧了封建婚姻的枷锁。表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反抗力量。”

爱情是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的事,时代条件与社会背景固然重要,但相比较下,

人的本性与欲望才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故事的结局是分是和,都要看双方的意愿。这就是人的本性。

从崔莺莺与张生几次重要的见面,相见后崔莺莺的感情变化来分析:

首先崔莺莺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对爱情有期待有渴求,在普救寺中,张生出现了,在对的时间遇见了一个对的人。张生“性温茂,美风容”这样的一个少年郎正是每个闺中女子所期望遇上的良人。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与张生的首次见面是在张生解了普救寺之围后,在崔老夫人的酬谢宴上。崔莺莺“久之,辞疾”,在崔老夫人怒斥后“久之,乃至。”可见,起初,崔莺莺并不愿与张生见面,在崔老夫人的一再催促及怒斥后,才姗姗来迟。张生救了崔莺莺一家老小,出于感谢,崔莺莺拜谢张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是她迟迟不出,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不合常理的。

在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崔莺莺不是不愿出来,而是早已到来,正躲在一旁偷偷地看着这位救命恩人。作为一个被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崔莺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陌生男子,更不会有与陌生男子同桌吃饭的机会。而现在,在崔家遇险,惊魂未定之际,张生挺生而出,请来了杜确吓退了乱兵,保住了莺莺一家的性命。这样英雄救美的男子正是每个闺中女子所幻想的伴侣。况且,张生青年才俊、风流倜傥,崔莺莺难免心动。但是从女儿家的矜持心态出发,虽然有意,却不好意思马上现身,所以她极有可能躲在某处,偷偷观望。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第一次见面时在张生游览普救寺时不期而遇,彼时,崔莺莺在红娘的陪伴下捻花正欲往佛殿上耍去来。张生远远看见远处的佳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红娘发现有人“那壁有人,咱家去来。”面对红娘的慌乱与催促,书中用一个小小的括号写了崔莺莺的反应“旦回顾觑末下”,崔莺莺并未着急离去,而是回顾之后才施施然离开。就是这“临去秋波那一转”,让张生不顾功名,在普救寺常住,只为佳人。

就是崔莺莺的这样一个小小动作,泄露了她的内心。花样年华的女子,被养在深闺里,从未接触外界,明知有人在远处望着她,她不慌不乱,不听劝告与催促,回头环顾,说明崔莺莺并不害怕,相反还很好奇,她想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看着她,这个人是否能做她“伤春感秋”的“解药”。

从《莺莺传》与《西厢记》中那个与张生的第一次见面可以看出,《莺莺传》里的莺莺颇具小女儿家情态,矜持且聪明。《西厢记》里的莺莺较之更为大胆,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厢记》中的莺莺血肉更加丰满,更吸引人的目光。也正是这样的莺莺才敢于不顾一切,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

对比两部书中的“闹简”: 《莺莺传》中张生恳请红娘将自己所写的情诗带给崔莺莺,不久“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正是这首《明月三五夜》带给张生无限的希望,他于月夜翻墙而入,本以为可以和佳人互诉衷肠,却不料等待她的不是佳人娇羞的面庞,含情的眉眼,而是“端服严容”以及严厉的斥责。张生满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与希望而来,却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

真的是张生理解错了诗中的含义吗?事实并不是如此,张生苦读数载,怎会弄错这四句诗的意思呢?那么问题必然是出在崔莺莺的身上,崔莺莺为何有如此反复无常呢?这其中另有玄机,诗的内容就是邀张生半夜前来相会的,但是崔莺莺这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她在不能完全肯定张生的心意,不完全了解张生的品性时,她怎么敢放心大胆的交出自己的全部身心呢?所以她故意约张生前来,

就是为了考验张生,看他的品德到底如何,是不是值得托付一生。

至此,有人不禁又有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我能肯定崔莺莺是故意为之?崔莺莺给张生的诗中已经很明确说明了邀张生相会于月上西厢之时,在哪见面呢?要张生从半开的窗户里偷偷潜进莺莺的房间。张生到了西厢之时“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从红娘的问话中就可以知道,红娘对于张生的到来时毫不知情的。古代女子就寝时必然关窗锁户,且此时崔家一家客居在外,不可能开着窗户就入睡,这样不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了吗?那窗户到底谁打开的呢?张生来时,红娘已经睡熟,显然红娘并不知道窗户是开着的,不然她不可能这么大胆放心的入睡。很显然,窗户是崔莺莺在红娘睡着之后自己打开的,就是为了方便张生进来。再则,红娘去请崔莺莺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崔莺莺就穿戴整齐“端服严容”的走了出来,这说明此事的崔莺莺根本就没有就寝,而是等着张生的到来。一般的女子,在得知自己的闺房半夜闯进了男子之时肯定吓得花容失色,可崔莺莺不慌不忙的数落了张生一通,条理分明,字字铿锵。这崔莺莺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因此,从开着的窗户,莺莺整齐的衣衫以及她对张生义正言辞的职责,我们可以肯定,崔莺莺就是故意为之。她想通过这件事来试探张生对自己出于一片真心,还是一时的兴起。崔莺莺在此表现出的事她对感情不肯定还有自己对张生的希冀。她拿自己的名节打赌,赌张生对她的感情。这样的一个女子迫切地希望得到爱情,但是又害怕受到伤害,所以才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

王兆才在《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写道:“‘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此一炷香„„(做不语科)’。此时无声胜有声,已不是红娘所说的‘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这样简单。她清楚自己爱上了张生,多么希望与张生结为连理,但是这可能吗?不但老夫人那儿通不过,就是自己也觉得“于礼不合”,能说什么呢?所以不语。崔莺莺出身于名门,从小受封建礼教的熏陶,使她无论在言语还是行事方面都会潜意识的遵从礼教的约束,但青春勃发,两心相印的爱情又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她。这怎能不让她矛盾苦闷?于是‘心中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长吁科)。’

就在莺莺长吁短叹的时候,躲在墙角的张生在此感觉到了莺莺的“动情之意”,便吟诗一首试探,莺莺即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此时的莺莺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身心完全被爱情控制了,还是红娘把她从情迷的状态警醒‘姐姐,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莺回顾下)。’临走还不忘回头再看张生一眼。接下来第四折《闹斋》中,在二月十五日的道场上,莺莺又‘泪眼偷瞧’、‘好生顾盼’了一下张生。这种队爱情炽热的追求,必然引起她内心的更大痛苦。从此,她是‘神魂荡漾,情丝不快,茶饭少进’,‘每日价情思睡昏昏’,一筹莫展‘真是好烦恼人也呵’!

就在刻骨铭心地思念中,机会终于来了。叛将孙飞虎为夺莺莺,兵围普救寺,张生智退贼兵,老夫人答应张生同女儿结为秦晋。这对莺莺来说,是个希望,原本以为就能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遂了心愿,不料老夫人的“赖婚”,要‘将比目鱼分破’,‘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张生气氛,莺莺埋怨。但正是由于“赖婚”,反而使莺莺更爱张生,后边的戏也越发好看。

自《赖婚》这一折后,由《琴心》、《前侯》、《闹简》、《赖简》组成了一个单元,深入地表现了莺莺内心思想的矛盾斗争过程。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在花园夜听张生弹琴,当她听红娘说张生要走时,央求红娘:‘好姐姐呵,是必要他再住着一程儿!’许诺‘好共歹不着你落空,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

了志诚种?’并随后让红娘去探望相思成疾的张生。张生趁机把一封向莺莺吐露衷情的书简让红娘带回去。当莺莺看到张生给她的信时,剧中这样写道:‘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突然怒骂起红娘:‘小贱人,这东西哪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你这小贱人下截来!’读到这里时,往往对莺莺的这一举动有些费解:莺莺此时已经对张生爱到极致,可怎么突然对张生的简帖生气了?有人认为这是对红娘有所顾忌,故意装模作样,我看不能作如此简单理解,否则莺莺的性格就流于平面化了。如果说开始莺莺对红娘还有所防备的话,后来她让红娘所做的一切穿针引线之事,至此应该引红娘为知己了。实际上,莺莺面对简帖的举动,恰是莺莺潜意识真实的流露。如前所说,在她的骨子里,浸透着那些平时老夫人所灌输的腐朽的东西,当她只在内心向往爱情时,尚会发生冲突(其表现是伤心苦闷);而由内心向往一旦变为现实行动,情况就更加不同。看了这篇传情的简帖,加之红娘又在旁边,刹那间双重的刺激使她的潜意识浮了上来,意识到这是违背礼教规范的事,恼羞成怒,变脸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对此,红娘很清楚,就在张生拜托红娘捎给莺莺简帖时,红娘的第一个反应是:‘恐她番了面皮。’显然红娘知道张生这种简帖传情的举动对莺莺的刺激将会很大,莺莺将无法承受。这也是红娘之所以没有直接将简帖交给莺莺,而是放在妆盒上的原因。至于红娘所说:‘俺小姐有许多假处’,不能理解为莺莺的行为是虚假的,在红娘看来,莺莺一方面在自己频繁的流露出对张生的爱恋,一方面又极力掩饰这种感情,确实是有些矫揉造作,似乎故意为之,之所以觉得“假”,这符合红娘那种快人快语、直接干脆的性格。但我们也绝不能因此把“闹简”之举理解为莺莺装模作样,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是合理的,这正说明封建礼教的毒害之深。

这种斗争不是短暂的,它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故在“闹简”之后又有“酬简”约会时的变卦。当“闹简”之后红娘真的要把简帖送给老夫人时,剧本中这样写道:‘(旦做揪住科)我逗你耍来。’真的是在逗红娘玩吗?其实这句道歉的话才是一句假话,是为自己刚才不由自主的言行找借口。此时的莺莺经过红娘‘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一句话的刺激,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老夫人知道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刹那间恪守礼教的“我”消失了,又成了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莺莺,并接着询问红娘;‘张生两日如何?’

经过了“闹简”这次内心斗争之后莺莺追求爱情的“我”更大胆了,敢于在“酬简”中密约偷期。然而在张生跳墙践约之时却又变卦了剧中写到;‘(做跳墙搂旦科)(旦云)是谁?(末云)是小生。(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之,有何理说?(末云)呀,变了卦也!’明明是自己酬简约张生前来,可张生搂住她时,这是何等动作,惊吓之际,很自然地另一个“我”出现了:‘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即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绝无干休。’活脱脱是老夫人的声口。请不要责怪莺莺的又一次变卦。因为她毕竟在视自由爱情为罪恶的环境中生活了十九年,要她一下子改变思想中那些封建礼教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她需要进行艰难的挣扎,需要不断战胜自己。她要成为一个新人,实在是太难了,要经过多次反复斗争才能成功。其实性格的深邃就是揭示灵魂深处这种不断突破自己(不像自己)又不断的回复自身(像自己)的双向逆反运动过程。一个具有丰富个性的人物性格,总是不断的突破自己,背离自己,同时,又总是要克服这种突破和背离,从而产生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动荡、不安;而人

物的个性正在这种冲突中得到生动的表现。莺莺形象的魅力恰在于此。”

对比两部书中的“酬简”: 《莺莺传》中,张生夜半至西厢被严词斥责之后,张生本已对这段感情绝望,不料“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是谁会在深夜到访?“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莺莺深夜前来所谓何事呢?自然是来跟张生成就姻缘的。前面说到,莺莺作诗月夜相邀张生,是对张生爱情的考验,考验的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张生确实温文尔雅,没有做出无礼的举动,也没有立即就心灰意冷离开普救寺,而是选择留下,继续等待。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张生最终等来了莺莺,成就了好事。小女儿家的心思最是难猜。莺莺由最初对张生爱情的不确定,在经过对张生的重重考验之后,莺莺终于敢于跨出最艰难的一步,跟张生私定终生。事情到此,好像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可是在初次私会后,莺莺又躲了起来“是后十馀日,杳不复知。”直到张生写了《会真诗》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后,崔莺莺才又与张生双宿双飞。崔莺莺这样反复无常的行为到底是为什么呢?

据我猜测,是因为莺莺的爱情遭到了老夫人的阻挠。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男女自由相爱结婚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当时在酒席之上,莺莺与张生就已一见钟情,但是她的母亲只表明了张生对崔家的救命之恩,而不是小说戏曲里常有的英雄救美之后,英雄最终抱得美人归。所以崔母是不赞同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的。故莺莺在窥知了母亲的这一想法之后,她只能隐瞒自己内心的感情。而她邀张生于月夜在西厢相会却又斥责张生的行为,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她爱上了张生,想通过这样一次考验,来看看这个男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倾心相爱。如果张生在遭到责骂之后,就选择离开,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张生经受住了这次的考验。在莺莺与张生结合之后,她又有十馀日对张生不理不睬,在我看来,这是她对张生的第二次考验,也是莺莺最终要做出决定的关键。如果张生在得到莺莺之后,就离开普救寺,那这样的人,自然就不值得莺莺付出自己的全部身心,但是张生又一次选择了等待,选择表明自己的心。所以莺莺在先于张生结合之后,才告知自己的母亲,崔夫人无奈之下,只好说:“我不可奈何矣。”先斩后奏,在这样的情况下,崔夫人只能同意。

既然事已至此,莺莺做出了选择,崔母也已同意,按道理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可是他们没有成亲。为什么呢?因为张生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他要去为他的前途和事业拼搏。对此,莺莺并没有反对,虽然“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在张生离开的前一夜,莺莺躲了起来,没有见张生。幸好,不久之后张生回来了,但是莺莺有了一些变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生想看看莺莺作的诗文,莺莺不给看。她经常自己发呆,像在想着什么事情。常常独自在半夜弹琴,琴声哀怨婉转。为什么久别以后的相聚,不是甜蜜的,而是冷淡的。她独自在深夜弹奏的琴声,像在表明一个不祥的预感。这个预感是什么呢?不久之后就得到了印证。一个月后,张生又当西去,这一次,张生没有像上一次一样,在离去之前向莺莺表明自己的心意,而是“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决矣,恭貌怡身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有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唏嘘,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涟,趋规郑所,遂不复至。”由此可以

看出,聪明的莺莺已经预感到了她跟张生已经不可能有结果了。从张生的哀叹声中,她知道,这是她们最后一次相聚。莺莺是全心全意的爱着张生,把张生放在第一位。而张生把事业前途排在了爱情的前面,所以莺莺想要的简单幸福的生活,不可能在张生这里得到。张生也已经暗暗下了决心,所以在《莺莺传》中,张生与莺莺只能以悲剧结束。

而《西厢记》中,莺莺在“闹简”之后,爱情战胜了理智,人性战胜了封建制度。他们二人共处一室月余后,崔母猜出了二人的私情,通过红娘的巧妙周旋,崔老夫人以“三辈不招白衣女婿”要求张生在考取功名之后,再来迎娶莺莺。莺莺在长亭送别时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可见,莺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放在心上,她要的不过是夫妇二人长相厮守。临别时她叮嘱张生:“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器。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热恋中的情人最害怕分别,虽说“距离产生美”,但距离也会产生“小三”。况且在当时,交通不便,通讯工具不发达,一旦分别之后,很难得知对方的音讯,这样就对爱情造成了莫大的威胁。所以此番莺莺的告诫,这是自内心最直白的担忧。莺莺大胆的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也得到了张生郑重的承诺。分别之时,一送再送。此时莺莺恨不得眼前的这条路没有尽头。

从她敢大胆的直言感情与担忧,再到敢置老夫人的命令于不顾,一送再送。都显示出莺莺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为了爱情敢于斗争。

也正是一个这样的莺莺,才能坚持自己的幸福要靠争取,才能最终得到幸福。 《莺莺传》中的莺莺固然聪明,她虽然明白爱情的可贵,对张生进行了考验,也进行了一些斗争。但是,可悲的是,她最终没跨出自己心中的底线,她不敢挽留张生,明知道张生这一走,就会给他们的爱情带来危机,却什么都不说,甚至在张生两次临走之时都没有出来相送。这样虽然显示出她的聪慧与坚强,却不如《西厢记》中的莺莺敢爱敢恨,敢直言自己的心事,不如莺莺对爱情来得坚持。所以,《西厢记》中的莺莺在最初对爱情的追求,就比《莺莺传》中的莺莺来得大胆热烈,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女子才能最终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寻到自己的幸福。这样的女子也更值得人珍惜。

从一开始莺莺敢回头张望张生,到临别表明心迹,就注定了《西厢记》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必定能成为一代才子佳人故事的典范。再看《莺莺传》中的莺莺在最初的时候就只能躲在角落里张望,所以在最终分别的时候她还是选择避而不见。这样的女子虽然通透,悟出了自己的命运,却不直白可爱。躲躲闪闪怎么能抓紧幸福。故事中同一个人物的性格,就注定了她们不同的命运。真正阻扰爱情的不是封建制度,而是人的个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