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计划表

2022-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之前,有必要去理清工作思路,将工作目标予以细分,让我们提前去做好工作计划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学习计划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儿童学习计划表

儿童哮喘计划:让孩子悠然呼吸


医生在行动 2017年2月19日,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在北京正式启动。

中国首个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家庭自我管理缺位的状态正在发生改变。期待在未來,医生、哮喘患儿和家长之间,成为亲密的“控哮”合作伙伴。

无论何时走进田芸的家,都会感慨她在保持家居整洁干净方面的用心:扫地机器人搭配手持吸尘器保持家中一尘不染、窗帘床褥定期清洗深度除螨、就连卫生间的犄角旮旯都能常年清洁干燥。更不用提几年前她花费上万元装置的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组合。这些经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习惯,都是因为家中有一个哮喘女儿。

呼吸之间无小事

女儿果果3岁时患了一次感冒,感冒症状好转之后,却连续咳嗽了近一个月。医生明确诊断果果是哮喘,田芸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从那时候起,才逐渐开始了解哮喘。

田芸说:“家里很多因素我能控制,不种花草、不养猫狗、不铺地毯,但是在外面就难说了。”尘螨、霉菌、花粉、柳絮、二手烟、狗毛等等,大千世界中那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尘埃都是她的敌人,因为这些在健康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任何一样都有可能诱发果果的哮喘。

“提心吊胆”,田芸用这几个字形容自己四年来的生活状态。从幼儿园时期开始,果果每天只上半天班,随身携带着哮喘药物,一感冒必须去医院。每到换季,全家都如临大敌。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当炎症程度越重,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就越困难,症状还可能随着时间进行性加重,如果没有采取任何缓解措施,将会导致支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可能会危机生命。

田芸的朋友圈里有一个特殊的群,里面是16个像她一样的哮喘患儿家长,有些人甚至素未谋面,但相似的患病就医经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田芸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近二十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迅速增长,201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是3.02%,也就是说,全国哮喘患儿达600万以上,其中近30%的儿童哮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全国42家三甲医院接诊哮喘患儿的控制现况流调结果显示,哮喘,正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生存、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然而,就疾病本身来讲,哮喘并非“绝症”,而是一种能够通过自我管理得到良好控制的疾病。长期从事儿科呼吸道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申昆玲教授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表示:“哮喘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规范的过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医生、家长和患儿之间的伙伴关系。”

规范诊治+家庭管理

哮喘不仅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至少有22%的成人哮喘患者可以追溯到儿童期的喘息症状,而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哮喘患者会延续到成人期,对成人期的哮喘乃至后期有可能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造成影响,所以如何很好地防治儿童期哮喘,是摆在医学界和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际上,全球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哮喘教育和防治计划,如澳大利亚在三十年前就开始实施哮喘行动计划。国外有研究显示,哮喘行动计划在实施以后,哮喘的控制明显好转。表现在急性发作、非计划就医明显减少,同时哮喘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首个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2017年2月19日,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在北京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行动计划分为传统纸质版和手机应用程序(APP)两种形式。纸质版行动计划中,根据患儿哮喘控制状态依次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具体的评判指标方便家长识别,还有相应的应对提示,包括用药调整及是否需尽快就医等,从而使患儿家长能准确掌握孩子病情,及时发现“黄色预警”,通过调整药物等使哮喘发作得到缓解,避免出现“红色危险”。手机APP则可实现哮喘的远程管理,同时,可以通过日常监测数据的上传和分析与医生互动。

从群内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田芸马上登录并注册了“悠然呼吸”儿童哮喘管理平台,界面设计清新简洁,首页上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几个字。点击相应链接可以获取最新的哮喘文章、药物相关知识以及药物应用的视频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肺功能监测设备——像酒精测试仪一样吹一口气,智能峰流速仪就能自动在手机上记录肺功能参数并建立哮喘发作预警曲线。田芸可以每天定时监测果果的呼吸情况,并自动录入APP系统内。该系统也会根据果果的哮喘症状和呼吸峰流速,将病情按照交通信号灯似的分为绿、黄、红三类,每一类都有对应的用药指导。这种方式有点像田芸坚持记了几年的“哮喘日记”,不同的是,这种体验完全是智能升级版的“哮喘日记2.0”

李克强总理曾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措施,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李克强总理还多次强调,发展和利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通过研制推广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收集、分析医学大数据资源,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对于攻克高难疾病等工作也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需要发展的第二个重点领域,就是研制推广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和通过智能化设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服务。

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针对儿童哮喘疾病的特点,由申昆玲教授带领中国顶级儿科呼吸变态反应疾病专家,历时一年,推出了纸质版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同时,“悠然呼吸”儿童哮喘管理平台同步设计上线,一经推出便迅速被田芸和她群内的其他家长们接受。

“悠然呼吸”可以看作是一套针对儿童哮喘管理的手机“APP+”智能硬件的哮喘管理解决方案。在大多数移动医疗的慢病管理模式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医生端,一个患者端,由医生远程在线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诊断。然而,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哮喘病。由于儿童哮喘的发病往往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家中、学校或其他公共区域,因此,依托线上远程问诊,靠医生给患者做咨询,显然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通过智能峰流速仪等设备日常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并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哮喘病健康教育,家长可以及时识别患儿状况,了解哮喘发作先兆和急性加重时的处理方案,可以做到自我管理——以强调哮喘管理任务为核心的儿童哮喘行动计划,无形当中放大了患者及家庭的作用。

这一行动计划的推行意义不仅仅利于个人,申昆玲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APP平台,可以有效采集哮喘患儿的家庭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针对性地为哮喘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哮喘患儿的环境因素、地域差异和可能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和相关信息,为中国儿童哮喘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

儿童哮喘行动计划起航

今年的5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清新空气,舒畅呼吸”。在世界哮喘日来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向莉主任及其团队在医院医务处及宣传中心的支持下,举办了现场义诊咨询活动。不少家长在活动现场都拿到了一本关于儿童过敏哮喘知识手册。无论是知识手册还是掌上APP,在各种渠道的哮喘知识宣讲中,医生都在向家长们传递着这样的信心:儿童哮喘是可以临床治愈的,只要家长能够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定期监测肺功能峰流速值,掌握哮喘发作的缓解和控制方法,必定会大大提高整个儿童哮喘的控制率。
规范诊疗 在世界哮喘日来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向莉主任及其团队在医院医务处及宣传中心的支持下,举办了现场义诊咨询活动。

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家庭自我管理缺位的状态正亟待改变。过去,不少哮喘患儿家长,孩子一咳喘就往医院跑,症状一缓解就停止用藥。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也许能够帮助患儿家长们避免这些错误的做法,更好地识别哮喘症状,了解哮喘日常的控制方法和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案,了解孩子由于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和风险,并懂得如何避免。“哮喘行动计划实际上是联系医生、家长、患儿的纽带,是建立医生、家长、病人合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申昆玲教授说,“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建立,填补了儿童哮喘管理方面一个空白,我们希望哮喘行动计划的推广,能够在全国进一步提高儿童哮喘的整体管理水平”。

由于京津冀地区有着相类似的大气环境和生活习惯,率先在京津冀试点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及悠然呼吸APP管理平台,正是为了完善和优化整个儿童哮喘管理流程,磨合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在临床和家庭管理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配合下一步的全国普及和推广。考虑到地域的不同,首批试点医院中,分别在北京选择了4家医院,天津3家,河北3家(包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跨3个省、直辖市、5个地区、10家医院。对于这种跨区域的联合项目,则通过统一制定方案、分区管理、定点跟进的形式来推进。如北京设有项目核心成员团队负责设计和部署试点项目的整体方案,每个地区指定项目负责人,每家医院设立了项目协调人员,配合项目的推进和项目的临床支持。同时,在APP平台上也设有客户服务团队,负责家庭监测产品的应用和指导、APP使用流程的解答和相关的应用及技术支持,确保每一个入组患儿都能够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监测和记录。这也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医疗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各地的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分析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在我国,儿童哮喘还存在着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不规范、哮喘诊疗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等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呼吸病学重点学术带头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在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表示:“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吸入疗法和规范的诊疗措施在我国都还不够普及。不但在基层医生中,甚至在专科医生中也依然存在着对哮喘认识及诊疗的误区。所以从儿童和成人的角度,共同推进对哮喘的有效防治和规范化诊疗,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推进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儿科医生哮喘诊疗知识的教育、培训和普及工作。同时,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也应当是一个全社会有关儿童哮喘的教育工程。这个过程需要长期有效的普及和扩散。一方面,要让更多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了解哮喘的诊疗方法、治疗方案,懂得如何评估治疗效果,如何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向患儿家长普及如何识别哮喘症状,处理不同状态下的哮喘发作,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管理。这仍然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申昆玲教授表示:“下一步会进行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三年的万里行推广,让每一名儿童哮喘医生都懂得哮喘的有效管理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势必也会形成儿童哮喘分级诊疗的模式,最终达到哮喘这一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基层管理和家庭有效控制,减少和降低哮喘患儿的非计划就医和急性发作情况,降低医疗成本和开支,提高儿童整体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柳

第2篇:探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 要】目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对策。方法:对流动儿童重点分布地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现状。结果:当前流动儿童共2146人,而流动儿童刚迁入时的持证率96.68%;接种证补证率3.23%.五苗接种率,需要完成全程的疫苗均在94%以下。结论:对于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要进行重点管理与追踪,对儿童家长进行相关免疫接种知识的宣教,提升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对策

1 前言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儿童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群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早在70年代中期我国就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其主要内容是“四苗防六病”,2007年国家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计划免疫内容,本文对计划免疫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如何更好的推广计划免疫提出一些建议。

2 针对我市的调查研究现状

我市作为中国较大的现代化城市,徐英、徐丽华、朱利华等对我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晓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0位我市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卡介苗接种率97.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6.0%,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0.9%,麻疹活疫苗接种率为88.6%,乙脑疫苗接种率为81.3%;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活疫苗五苗全程接种率为23.8%。总体上看,我市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率低,尤其是五苗全程接种率明显偏低。

王德耀、美友芬、陈磊等认为,流动人口骤增是我市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服务与管理具有重要社会卫生学意义。他们对我市闵行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父母职业及居住时间对儿童建卡率有着重要影响,而与父母籍贯和文化程度并无联系。他们研究认为,建立与健全流动人口卫生工作网络,严格制度化管理,提高卫生服务质童,是实施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的关键。

刘萌,钱序从学校卫生老师处收集学生的计划免疫接种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接种点的医务人员进行结构式问卷个人深入访谈。发现,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五苗全程接种率仅为33.3%,明显低于当地户籍学生的接种率96.2%。对医务人员定性访谈发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容易中断;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保健意识差,及其经济状况等影响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医务人员对流动人口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且工作量大,与前来接种的流动人口沟通有困难。

发现外来人口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都很重视;对计划免疫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外来儿童学校中计划免疫知识的教育得到了加强,但仍需完善“凭证入学”制度结论尽管这4种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影響我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

3.1 监护人因素: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欠缺,或对接种点陌生而不重视,部分流动人口从农村转来,文化程度低,计划免疫知识匮乏,对预防接种观念和意识簿弱,生活条件有限,是影响流动儿童家长不重视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

3.2 宣传工作欠缺或不到位:流动儿童多分布在砖厂、建筑地、集贸市场、工厂等,儿童监护人多忙于工作、挣钱。或因居住条件差,无法看到电视或收听广播宣传。

3.3 计划外生育儿童:流动儿童中部分儿童为超生儿童,家长怕外人知道和逃避计生工作人员,经常更换住所,更不敢主动去进行建卡、接种,导致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服务难以到位,导致漏建卡,建证发生,预防接种工作难以开展。

3.4 工作人员因素:有些从事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怕苦、怕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导致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建证和免疫接种。

4 对策

4.1 完善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流动儿童的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定期的调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时的进行优化。将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常规的管理工作中去,成立流动儿童管理档案,并定期的上报给相关的管理部门。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接种管理制度,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要积极与居委、学校、幼托、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对薄弱区域,如集贸市场、工厂、建筑工地、出租屋等,要定期调查、上门走访、入户登记,一旦发现流动儿童,现场建卡、建证,及时补种,建立联系制度,城乡之间建立计划免疫横向网络,互通信息及时联系。[3]耐心解释,取得监护人的配合,留下2个联系电话,以方便随访、追踪。

4.2 加大宣传力度

1986年经国家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免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当日在广场、市场等人口密集地方宣传。平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流动宣传车、标语、电子滚动屏幕、接种证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反复开展免疫接种知识宣传教育,让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到预防接种部门建卡、建证,主要求免疫接种服务。

4.3 领导重视,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

领导积极参与每年开展上、下半年查漏补种工作,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年终考核指标,并定期对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4.4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

齐抓共管,信息共享,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把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做好:计免工作人员定期到派出所、计生等部门收集辖区内新流入儿童情况;并有派出所设立宣传栏,介绍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工商所给流动人口办理营业执照时,做好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并且发放上级疾控中心印发的免疫宣传资料。与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相互配合,严把凭证入学、入托制度,及时发现未种、漏种儿童,告知其家长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查漏补种,通过对流动儿童实行全程健康监护,使流动儿童学生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免疫接种。计免工作人员主动与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服务站联系,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时,协助登记流动人员的家庭基本情况,有无流动儿童,详细了解记录有流动儿童家庭的具体门牌号、租住时限、联系电话及联系地址,告知并督促流动儿童父母亲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登记、建卡、接(补)种。

5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要加强我市政府的部门间协作,促进免疫接种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流动人口进行妥善管理,掌握本区域内流动人口的分布于变化情况,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免疫服务工作。在此次调查的2146名流动儿童中发现,家长的依从性与接种疫苗的全程接种率有很大的联系,保健科发现对有门脸房相对稳定工作的家庭有利于上门督促及时接种补种;还有是文化层次较低,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针对流动儿童我们可以采取加强调查摸底,积极补建接种证并做好查验,把流动儿童转入的全程接种率提升上去。在进行免疫服务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解决问题,解决工作当中的阻力,促进各项措施的进行,对本区域的流动儿童进行有效管理。

6 结束语

城市的外来人口众多,对外来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传染疾病,保证儿童健康的关键。了解外来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分析外来儿童接受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有效的干预因素,对于流动儿童采取有效的计划免疫管理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周苏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J]江苏预防医学,2011.19(1):45-47。

[2] 王创新、李兆民、夏淑红等,儿童计划免疫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5(1):62。

[3] 何建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

[4] 沈平.中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

[5] 陈瑄.西安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山大学,2011.

[6] 林君英. 西安市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3(6):548-549.

作者:王慧华

第3篇:医院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的现状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医院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的现状与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2008年12月计划免疫接种的1252例儿童接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宣传,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未发生重大的传染病。结论: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有目的、有计划使用生物制品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将抗原物质接种于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

关键词 计划免疫 儿童接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216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实施疫苗流通严格的管理和接种程序,我院在计划免疫工作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宣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252例儿童。其中出生后在24小时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者有1251例;1个月内按规定的接种程序来接种卡介苗者1247例。除5名儿童因病或其他原因推迟时间接种外,全部均按计划免疫程序和时间完成了各种疫苗的接种计划。另外有271例院外出生的儿童也来我院进行了建卡接种。

方法:严格按照疫苗操作规程要求和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对居住在我辖区的7岁以下儿童全面进行各种疫苗的接种,并建立健全接种儿童的信息档案,做好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的宣传。接种前要告知其监护人接种疫苗的适用对象、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

健康宣教要点

接种前宣教:①要做好接种前的健康宣教,主动和居委会联合,走出医院到社区,把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到社区,每个季度要进行1次新知识的宣传,及时给家长和群众讲解各类疫苗的预防知识和儿童按年龄段应及时接种哪些疫苗,使家长都能了解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的意义。②在各居委会报刊栏及医院内报刊栏,以文字、宣传画等形式,进行一些有关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详细介绍各种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如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病、白百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病等。并将过去一些儿童因各种原因未及时接种以上疫苗而引起的一些疾病或后遗症的图像,以展版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加大力度,促进群众及时和进一步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使他们能相互转告,并及时带小孩来进行预防接种。③抓住给出生婴儿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时机进行宣教指导,向家长讲解疫苗的作用和程序,告诉她们出院后,要按医院规定的时间带小孩来建卡和进行其他疫苗的接种。并将以上内容设制成一本《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告知书》,填写清楚接种的时间,然后交给家属,以便提醒按时接种。④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与管理,这也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難点、盲点。对流动人口来说,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大多无固定住所或居住条件较差,也无法看到电视和收听广播宣传。很多家长忙于打工、经商、挣钱,对于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应该接种什么疫苗或到哪里去接种,对计划免疫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认为计划免疫接种是无所谓的,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要定期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对流动人口进行宣传讲解,让他们明白给自己的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接种时宣教:①在家长带儿童来院建立保健卡时,我们必须要观察和了解婴儿皮肤是否有黄染、生病不适或免疫缺陷病等,如发现有以上情况时,告知家长暂时不宜接种,待儿童病好后再来接种。因为儿童生病期间接种疫苗后,由于有一些疫苗的不良反应可加重小孩的病情。另外小孩在用药期间,可影响疫苗在体内的应答反应,而达不到良好的免疫效果。②按儿童接种程序,填写各种疫苗接种的预约时间,同时建立卡、证各1份,卡留在我院入档备查,而把证交给家长保存。③因疫苗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此要将各类疫苗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设制成表格及小册子,以墙报张贴和讲解的方式进行宣教。告诉家长要认真学习我们医院《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告知书》内容,特别是里面的各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禁忌证和接种效果。告知家长在接种卡介苗后3天内,局部不能浸温水;如接种后10~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红点,4~6周局部出现红肿及化脓点也属正常反应;注意不能触摸挤脓和擦药,让其自然结痂脱落留下卡痕。在接种百白破疫苗24小时后,个别儿童会出现低热、烦躁不安、疲倦等全身不适反应,医护人员要向家长说明2~3天后就会好转,此时应注意保暖,让儿童休息好,多饮水。如果体温超过38.5℃时,要及时来院处理。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前后要1小时内不能热饮热食,特别是不要喂母乳或牛奶及其他代乳品,以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等。④做好各种疫苗接种程序的健康宣传工作,让家长知道广东省规定儿童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乙肝疫苗第1针,1个月后接种第2针,6个月后接种第3针;儿童出生24小时内还要接种卡介苗1针;2个月后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第1次,3个月服第2次,4个月服第3次;儿童3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1针,4个月接种第2针,5个月接种第3针;儿童满8个月后接种麻疹疫苗1次;9个月接种乙脑疫苗1次;18~24月龄再加强麻疹、百白破1次;2周岁时加强乙脑疫苗1次。其他疫苗按国家规定时间接种。以上疫苗的接种,需在儿童身体健康时才能接种,如遇生病期间,可推迟时间接种。⑤举办形式多样的母婴卫生知识及预防接种知识学习班,让家长了解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在婴儿出生后要及时到医院建立预防接种证,并按计划及时让婴儿接种疫苗。

建立接种制度和计划

虽然医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为一体的场所,但计划免疫工作在医院所占的空间是比较小的。为了提高医院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我们建立健全了有关接种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和分工范围,实行了严格的考核。我们每天都要查看儿童的接种卡,按照接种时间与家长联系,提醒按照规定的日期进行接种,以保证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效果。而且每年在制定计划免疫计划时,都要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纳入年初工作目标计划中,对7岁以下流动儿童,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建立信息档案,建立联系方式。要不断加强工作的协调性。每月要不定期到应该接种的儿童家里了解疫苗接种后的情况,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处理,避免有些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偶然患病,而家长以为是接种疫苗所致,故没有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看病而延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的发生。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动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与教育部门积极配合,严格把好凭预防接种证入托、入学制度。如发现未种、漏种的儿童要随时进行补卡、补种。在流动人口较多,儿童流动频繁的社区,开设临时接种点,对流动儿童及时接种。

讨 论

计划免疫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这是预防儿童各种传染病发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针对各种疫苗接种的程序和要求,我们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方法,进一步强化和普及了预防接种知识的重要性,对控制相应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预防接种率和人群的免疫力,控制和消灭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钊.计划免疫培训学员手册.卫生部卫生防疫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3,11.

2 王晓军,张荣玲.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和影响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5):300.

3 彭荣铃,王婕,兰文秀.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的宣教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11:1029-1029.

4 姜新建,王忆春.医院地段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探讨.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9,12:3.

作者:洪玫仙 许淑月 洪少鸣

第4篇:儿童学习计划表

? 星星班暑期作业——

1.复习《三字经》人之初——老何为。

2.复习5以内的点数,复习三角形、圆形、方形,复习方位:上、下、前、后、内 外 。 3.认识数字1—5,复习数数1—20。 4.口述日记《寒假趣事》。 ? 星星班开学需带物品—— 1.生活照:5寸、7寸各一张。

2.学习用品:彩笔、油画棒各一盒【晨光、24色】;铅笔、橡皮、田字格本各2个; 文具盒1个。【凡是学习用品,都写上孩子的名字】 ? 星星班下学期计划 ——

学习内容:1.写数字1—10。

2.认读数字1—20。 篇二:学习计划表模板

级研究生学习计划表

(注:可根据实际内容调整表格,但不超过1张a4纸张双面。

第5篇:儿童学习乐器的误区——谈儿童学习电子琴

提要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兴乐器,以其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独特功能,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但因目前电子琴尚无统一型号、功能,又无统一教材教法等诸种原因,儿童初学者不但达不到练功的目的,而且一旦换了别的电子琴便束手无策。因此,电子琴不宜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入门乐器,还是钢琴、小提琴等传统常规乐器更为适宜。关键词电子琴儿童学习乐器***电子琴有着丰富的音色,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并且具有自动节奏、自动和弦等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舞厅、歌厅及音乐会上很受欢迎的乐器。由于电子琴的上述特点,对于富有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很自然地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对于我国目前唯孩子兴趣为准则的众多儿童家长来说,为了使孩子能在音乐方面有所进步,纷纷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了电子琴。有人学,就得有人教,于是乎,

一、儿童学习乐器,重在打基础。电子琴是新兴的电声乐器,它的型号、功能都不统一。随着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电子琴还会不断发展变化,很难固定为哪一种模式。乐器本身不定型,何能打好基础呢?儿童学习电子琴,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已能较熟练地操纵自己的琴并能演奏一些乐曲,但是,一旦换了别的琴却显得束手无策。就是因为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电子琴其功能、操作键不统一的缘故,特别是一些孩子学琴时用的琴档次较低,若遇到档次较高的琴几乎无法下手。电子琴的发展速度较快,更高档的琴会被不断推出,在低档琴上演奏惯了,如何能适应高档琴呢?琴童家长以为孩子学习电子琴可以像学钢琴等乐器那样为将来打基础的想法是不合实际的。

二、电子琴没有定型的教材及教学方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琴教材大都是根据钢琴或手风琴教材改编的,并不十分适合电子琴演奏。因为电子琴的触健既不同于钢琴,又不同于手风琴。钢琴的键子较硬,其声音的大小,音色的好坏都同演奏者的触键方法有直接关系;手风琴键子的软硬虽然同电子琴差不多,但是手风琴声音的大小及音色除了演奏者手的控制外还要受风箱的制约。这两种乐器虽然同电子琴都属健盘乐器,但前者在触键方面是有很多学问的,每个练习曲都有所侧重,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一个练习曲可能是针对手指、手背、手腕、肘、小臂、大臂等某一点而写的,需要学琴者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把握。通过对这些练习曲日复一日的练习,久而久之就有了正确的触键感,也就有了俗话讲的“功夫”。而电子琴由于键子过软,而且力度、音色等不在乎手的控制,所以,虽然练习同样的曲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练功的目的。琴童家长以为使用与钢琴、手风琴差不多的教材,学了电子琴就可以为将来学习钢琴、手风琴打基础,这纯粹是一种误解。学习了电子琴如果再想学钢琴或手风琴,除了识谱能起点作用外,触键的感觉几乎等于零,还得从头学起。

三、由于电子琴是新兴乐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国真正科班学过电子琴的寥寥无几。但为了迎合儿童学习电子琴的潮流,全国城乡办起了难以计数的电子琴培训班。众多的培训班进一步掀起了儿童学习电子琴的热潮,热潮中又有更多的培训班办起来。在众多的办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合格的。这些教师要么是电子琴方面的专家,要么是由钢琴或手风琴改行的。但也有相当多的办班者是为了赚钱。更有一些人,本来功底很差,甚至有些拉二胡的、吹管乐的、弹琵琶的,为了赚钱也办起了电子琴培训班。大概由于学电子琴的人太多,饥不择食的缘故吧,培训班竟大部分门庭若市。试想盲目随大流,让孩子参加电子琴培训班,后果会怎么样呢?难道不是不言自明吗!

四、琴童及家长还有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盲目乐观,孩子们学了一段电子琴之后,能演奏几段简单的旋律,经电子琴自动节奏、自动和弦一渲染,听起来挺热闹,使琴童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弹得不错。家长则产生更大误解,以为孩子进步很快。大多数琴童家长可以说都是外行,他们听不出好坏,但喜欢比较。特别是喜欢同学习其它乐器的孩子比较。比如有两个孩子素质差不多,同时学习乐器,一个学习钢琴,一个学习电子琴,学完一段之后演奏同样的乐曲,电子琴由于许多自动功能介入,一般人听起来效果要比钢琴好。但是,在热闹的乐曲中,有多少成分是琴童自己演奏的呢?一般家长怕是不得而知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乐器自身的电脑演奏的。儿童刚开始学琴时并无主见,全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目前出现的电子琴热,完全是由于一些人的错误引导造成的。希望家长同志们不要只顾孩子一时的兴趣,应引导自己的孩子步入学习音乐的正路。写此文的目的并不想否定电子琴这种乐器,更不想否定许多人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方面的功劳。应该说,电子琴是一种很优良的乐器,而且今后肯定还会有大发展。这里只是想说,电子琴不宜作为儿童学习乐器的入门乐器。孩子们在步入音乐殿堂的时候,不应把电子琴作为阶梯,至少可以说,有比它好得多的阶梯可供攀登。比如说钢琴、小提琴、手风琴。这些乐器相对来说历史较长,经过无数次改进已基本完美。既有可供各个年龄段儿童学习的各种型号的琴,又有系统的教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些乐器上打好基础,将来既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本门类的演奏家,也可向其它方面发展。就说演奏电子琴吧,只要具备钢琴或手风琴的基础,演奏一般电子琴乃至更高级、更复杂的电子合成器,只要认真熟悉一下它的各种功能及开关,稍微练习即可演奏得很好。我们目前许多优秀的电子琴演奏家原本大多是由钢琴或手风琴改行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学习上述乐器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学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等。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学习管乐器。总之,除了电子琴外,可供儿童学习的乐器很多,可以说,所有传统的常规乐器都可以学习。当然,具体到每个儿童,需要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乐器。关于儿童学习乐器的好处,不少报刊杂志都作过介绍,尽管说得很多,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学习几年,得益终生”。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儿童学习乐器的好处。现已实行五天工作制,孩子们的闲暇时间更多了,会有更多的孩子投入到学习乐器的热潮中来。为了在音乐方面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请慎重为孩子选择乐器。

第6篇:儿童学习乐器的误区——谈儿童学习电子琴(1)

提要 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兴乐器,以其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独特功能,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但因目前电子 琴尚无统一型号、功能,又无统一教材教法等诸种原因,儿童初学者不但达不到练功的目的,而且一旦换了别 的电子琴便束手无策。因此,电子琴不宜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入门乐器,还是钢琴、小提琴等传统常规乐器更 为适宜。

关键词 电子琴 儿童 学习乐器

* * *

电子琴有着丰富的音色,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并且具有自动节奏、自动和弦等常规乐器 所没有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舞厅、歌厅及音乐会上很受欢迎的乐器。

由于电子琴的上述特点,对于富有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很自然地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对于 我国目前唯孩子兴趣为准则的众多儿童家长来说,为了使孩子能在音乐方面有所进步,纷纷为自己的孩子购买 了电子琴。

有人学,就得有人教,于是乎,一时间各种类型的电子琴培训班遍及全国城乡,众多的儿童投入了电子琴 的学习。然而,这实实在在是儿童学习乐器的一大误区。

何以下此结论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儿童家长参考,不妥之处,请音乐界同行指正。

一、儿童学习乐器,重在打基础。电子琴是新兴的电声乐器,它的型号、功能都不统一。随着科技事业的 高速发展,电子琴还会不断发展变化,很难固定为哪一种模式。乐器本身不定型,何能打好基础呢?

儿童学习电子琴,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已能较熟练地操纵自己的琴并能演 奏一些乐曲,但是,一旦换了别的琴却显得束手无策。就是因为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电子琴其功能、操作键 不统一的缘故,特别是一些孩子学琴时用的琴档次较低,若遇到档次较高的琴几乎无法下手。电子琴的发展速 度较快,更高档的琴会被不断推出,在低档琴上演奏惯了,如何能适应高档琴呢?琴童家长以为孩子学习电子 琴可以像学钢琴等乐器那样为将来打基础的想法是不合实际的。

二、电子琴没有定型的教材及教学方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琴教材大都是根据钢琴或手风琴教材改编 的,并不十分适合电子琴演奏。因为电子琴的触健既不同于钢琴,又不同于手风琴。钢琴的键子较硬,其声音 的大小,音色的好坏都同演奏者的触键方法有直接关系;手风琴键子的软硬虽然同电子琴差不多,但是手风琴 声音的大小及音色除了演奏者手的控制外还要受风箱的制约。这两种乐器虽然同电子琴都属健盘乐器,但前者 在触键方面是有很多学问的,每个练习曲都有所侧重,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一个练习曲可能是针对手指、手 背、手腕、肘、小臂、大臂等某一点而写的,需要学琴者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把握。通过对这些练习曲日 复一日的练习,久而久之就有了正确的触键感,也就有了俗话讲的“功夫”。而电子琴由于键子过软,而且力 度、音色等不在乎手的控制,所以,虽然练习同样的曲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练功的目的。

琴童家长以为使用与钢琴、手风琴差不多的教材,学了电子琴就可以为将来学习钢琴、手风琴打基础,这 纯粹是一种误解。学习了电子琴如果再想学钢琴或手风琴,除了识谱能起点作用外,触键的感觉几乎等于零, 还得从头学起。

三、由于电子琴是新兴乐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国真正科班学过电子琴的寥寥无几。但为了迎合儿 童学习电子琴的潮流,全国城乡办起了难以计数的电子琴培训班。众多的培训班进一步掀起了儿童学习电子琴 的热潮,热潮中又有更多的培训班办起来。在众多的办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合格的。这些教师要么是电子 琴方面的专家,要么是由钢琴或手风琴改行的。但也有相当多的办班者是为了赚钱。更有一些人,本来功底很 差,甚至有些拉二胡的、吹管乐的、弹琵琶的,为了赚钱也办起了电子琴培训班。大概由于学电子琴的人太多 ,饥不择食的缘故吧,培训班竟大部分门庭若市。

试想盲目随大流,让孩子参加电子琴培训班,后果会怎么样呢?难道不是不言自明吗!

四、琴童及家长还有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盲目乐观,孩子们学了一段电子琴之后,能演奏几段简单的旋 律,经电子琴自动节奏、自动和弦一渲染,听起来挺热闹,使琴童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弹得不错。家长则产生 更大误解,以为孩子进步很快。大多数琴童家长可以说都是外行,他们听不出好坏,但喜欢比较。特别是喜欢 同学习其它乐器的孩子比较。比如有两个孩子素质差不多,同时学习乐器,一个学习钢琴,一个学习电子琴, 学完一段之后演奏同样的乐曲,电子琴由于许多自动功能介入,一般人听起来效果要比钢琴好。但是,在热闹 的乐曲中,有多少成分是琴童自己演奏的呢?一般家长怕是不得而知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乐器自身的电脑演 奏的。

儿童刚开始学琴时并无主见,全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目前出现的电子琴热,完全是由于一些人的错误 引导造成的。希望家长同志们不要只顾孩子一时的兴趣,应引导自己的孩子步入学习音乐的正路。 1

第7篇:儿童学习声乐方法

前言

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特别喜欢唱歌,但由于一些身不由己的原因而没办法通过请老师来学习声乐,我的孩子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我特别能体会到这种苦恼与无奈。由于人生的幸运,让我的孩子有机会与音乐结缘,有机会找老师学习唱歌,同时我自己也下了特别大的功夫深入钻研关于声乐发声的若干技术控制要领,通过巨声春天老师给孩子的纠正和我自己的钻研,我越来越懂得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什么样的,那里还有针对唱歌的私人订制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取之所长,补其所短,根据学生不同程度,为学生制定个人教学计划,针对性的教学,切实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自由的调动身体的力量,放开声音、富有激情的歌唱。越来越懂得不会唱歌的人唱不好歌的原因。

初学阶段的训练时的现象很多家长都说过:我的孩子唱歌跑调,节奏不在点儿上,像他这样的,能唱歌吗?其实儿童在初级阶段唱歌时,就存在着音准及节奏不稳的现象,起因很多,如:歌曲速度较快或较慢、节奏较复杂、音域太高或太低、对歌曲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准和节奏,因此训练音准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视唱练耳。耳朵听不准音,就谈不上唱准音;演唱时跟不上音乐节奏,就谈不到表现音乐。因此,基础视唱训练和声乐训练要一同抓起,对音准、节奏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在演唱歌曲时,才有可能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唱歌跑调还受其它方面的影响,如:歌唱气息支持不够、歌唱位置不够、换声点没有充分的准备等等,通过不断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演唱技巧及演唱风格。

呼吸练习: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开口就唱,如何运用气息呢?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回忆感受一下引导学生做一些表演,如上体育课时跑步后气喘吁吁时的样子,模仿的基本像时,让他出说说身体的感受吗?还有腰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能边表演边发出声音吗?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时,同样使用上这些感觉吗?你的声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儿童能把这些感受记得非常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声乐的目的。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需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声母咬的要准确、快速,声母咬完之后,马上与韵母迅速结合,立刻唱出每个字的韵母。在比较抒情的歌曲中不急于归韵,过早的归韵就会出现沉重的鼻音,当在快唱完这个字的韵尾处时,再快速归韵,这样有利于歌唱声音的连贯和感情的充分表达,从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打开喉部练习:也就是发声训练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喉部打开时,如直接给他们说要把喉部打开,小朋友是不能理解,可以给他们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来给他们打比方,如:当你唱歌的时候你要想想老师在你嘴巴里面放了一个鸡蛋(是竖着放的),你的喉咙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会很好奇的试一试、想一想,然后你告诉他,这就是喉部放松的感觉。

发声练习一般都采用单纯的母音,欧洲传统唱法用 A E I O U 五个母音,我国传统汉语用 A E (E) I O U 六个母音构成的单韵母以及若干个复韵母1 A发 A 母音时,口腔开度大,嘴成自然状态,舌平放,A 是母音中最闪亮的因素,一般都用A 母音开始发声,A 是歌唱发声引长和发挥共鸣作用最理想的音素。

A 音可以调整出三种状态和效果

1.靠前的A音,上颚略提,声音的焦点集中在上牙门齿后,这时的A 音集中且明亮度大

2.适中的A 音,上颚提的较高一些,声音集中再软颚和硬颚中间,这时A音集中,圆润而明亮

3靠后的A音,上颚提的更高一些,声音焦点集中再软颚部分,这时的A 暗而浑厚2 i发 I 母音时,口腔闭合并留一缝隙,嘴型呈扁平状,嘴角展开,舌尖抵下齿背,I 音的声带张力好,有较明显的明亮度,由于口腔开度较小,门齿空隙窄些,说话时无碍,但发声歌唱时,口腔适当开一些,避免声音避塞在咽喉腔内,喉头可保持E 音状态,但不可太用力,这样可获得明亮圆润的 I 音,发声练习 I 音时 ,喉头易上移,舌根也易紧,解除这种状态的方法,可在 I 音 冠以子音L N M 唱成 LI NI MI ,由于舌尖和唇参与运动,可缓解喉头和舌跟的紧张状况和喉头上移的倾向,

使 I 音圆润而明亮。

3 U发U 母音时 嘴前撮呈圆行,舌的后部升高,一般人很少从U 母音开始练习发声,因为他暗淡,不容得到满意的明亮度,常常用它来调节声音色彩,一些人唱U音时,喉头上移甚至不恰当的用力以获取U母音的明亮度,这样的练习U母音是错误的,实际上U母音是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稳定喉头,放松喉部肌肉,最理想的U 母音,如果用打哈欠的感觉开喉,撮嘴,放松喉部肌肉唱U音,喉头就会自然向下移动到发声的最佳位置,由于舌后缩而增大了口腔前部空间,U母音的共鸣响度也就在口腔前部整个空间和“面罩”部分形成。特别是喉头位置偏高的初学者,从U母音开始练习可较快的收到喉头稳定的效果。

E(鹅)和 e (哎)

鹅和哎母音作为发音练习都有其不足之初,E 鹅音要求舌尖后缩,舌后部稍高,喉部着力发鹅音时,易产生喉头声音过重,喉紧而不利于打开喉咙,e音舌前伸,且前部隆起成哎音,声音较扁而横,不容易获得理想的共鸣效果,发声练习e母音时,实际上是按美声唱法发声练习所用的e母音要求练习,既发e音时,舌平放,并开口呈e、ei之间的状态,后咽壁和舌根离的开一些,利用喉咽部分空间增大而打开喉咙,e音既有I 音的张力和明亮度,又有A 音圆润结实,声音宽而浑厚的效果,而且还有使喉头向下稳定的作用,一些发A 音 I 音 困难的初学者,用e音练习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 O发O 母音时,口腔张开但嘴形略圆,舌后缩,舌的后部略高,O 母音宜找到较理想的口腔共鸣,产生圆润的音色,有调节声音色彩的作用,她本来具有类似U母音喉头自然向下稳定的机能,发声时本能的追求O音的明亮度会致使喉部肌肉紧张,因而初练O 音时,保持U母音喉头状态,只是嘴型较U音开大些,亦可在O 音前冠以 L N M 以获得正确的O 音。

6 u发u 母音时,嘴尽力向前撮成比u 更小的圆形,舌尖和I 的位置一样,在美声发声练习中没有u母音,u 是汉语母音的因素,这个母音具有I 声带的张力,又有u音喉头自然向下稳定的功能,一些发I 音 时喉头上移,声音过分尖亮的人,可练习u音以克服这种毛病。

面部自然放松练习:在歌唱时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一般来说,当面部保持微笑状态时,面部器官便会处在比较理想的位置,微笑时,笑肌被抬了起来。当笑肌随着微笑抬起后,口腔内部的硬颚和软腭也会同时抬起,喉咙在这种状态下也就自然打开,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歌唱状态。学唱过程中,特别是初学期,要经常对着镜子练习,检查是否有面部紧张状态,当出现不正常的状态时,要及时加以纠正,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就很难改掉,这样会直接影响学习歌唱的进度。

所以在少儿声乐教学中不可忽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声乐是表演艺术,发声方法是歌唱表演的基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是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教会学生理解歌词及音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作品。不但要教会孩子们“会唱”,还要教会学生可以适当的尝试自己地歌曲力度、、速度、情感的变化等的一些小小的处理。因此,注重学生歌唱时的表现力,让他们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总结、反思及探索。希望在今后的儿童声乐教学上能尽我的微薄之力,培养出更多祖国的花朵。

第8篇:谈谈儿童学习障碍

定 义

儿童学习障碍,也称学习困难。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正常范围,其智力测验分数(IQ)大于70,但在学校的学习中却有严重困难。具体说,即在一门或几门主要课程(语文、数学等)的学习中有特殊障碍,常常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及格要求。

学习困难的具体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差;

对读、写、算等方面的记忆差; 写字时看一笔写一笔,做作业的时间拖得太长;

写字常多一画,少一笔,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

阅读时常出现增字、漏字、跳行等现象,或者有速度太快、太慢、停顿次数太多的问题;

擅长朗读或背诵,但读后对内容一知半解; 对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

计算过程中常忘记进位和错位,忽略小数点或不理解运算符号; 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不足。

产生原因

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如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和外部因素(如学校、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两方面。事实上,在形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这些因素可单独作用,也可能相互作用。

生理因素

一些儿童学习困难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不良、遗传、感染或营养不良有关。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的组合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认知因素 儿童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学习动机、动力方面的问题及个性因素等也是形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许多儿童的学习困难是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造成的。所谓认知能力指的是个体了解与认识世界的一整套心理能力,包括动作、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认知能力与学习有密切关系,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失调都可以引起学习困难。认知能力是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差异,即有的能力发展得好,发展得快,而另一些能力发展缓慢,甚至出现缺陷。例如,一个一年级的6岁儿童,他的口头语言达到6岁水平,但在知觉—动作技能上的发展可能只达到3岁水平,不良的知觉—动作发展影响了他的学习,因为与语文、数学学习有关的识字、认数等学习技能的发展与知觉—动作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除了认知能力与基本学习技能的失调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个性、情绪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学习成绩。

1 环境因素

儿童生活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对儿童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家庭关系不完整、不和睦,常常使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而造成学习困难。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焦虑或反抗情绪,而过分的放任则会使儿童责任心不足,行为放纵,影响学业。老师的期望过高以及不合适的学校教育也会限制某些学生的发展。

如何帮助

对儿童学习障碍的研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习障碍儿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矫治学习障碍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在专门机构测试)、早预防、早干预。具体治疗宜采取综合方法、医疗与教育的协同十分必要。

学习能力训练

学习能力训练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基础上,从注意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数学计算、概念理解、逻辑推理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项目入手,通过专业教师耐心指导,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能力的训练还包括了对语言发育障碍(发音错误、口语表达明显低于实际年龄、语言了解困难)、孤独症(社交、语言能力异常,伴随刻板的重复活动)等儿童的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学习困难儿童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可以通过感觉统合功能训练来进行矫治。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活动强化训练,使大脑能将训练中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决策,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等。

心理咨询

学习困难儿童中大多数对学习无兴趣、求知欲低,经历失败的机会较多,容易形成自卑、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自我意识。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可调整他们的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改善自信和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性格。此外,这类儿童的家长也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并采取不合适的教养方法。

家长要改进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创造民主、祥和、欢乐的家庭氛围,改进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并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老师要了解并尊重学习困难儿童,帮助他们发展正向的自我观念。

国内国际研究动态

学习障碍现象,早在19世纪末即被西方一些医学界人士注意到,并试图从医学角度进行治疗。随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找到行为训练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到了80年代,教育、心理、医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解决学习障碍问题的法宝。在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克服学习障碍训练班遍及每一所学校,成为正常教育的一个分支。那些在集体中无法正常学习的孩子会被送到这里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认知能力训练,目标是使他们能返回主流社会,成为正常群体中的一员。

2 我国对于学习障碍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真正将学习障碍的儿童作为专门的教育研究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从早期的单纯教育研究逐步过渡到教育、心理以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研究的重点从探讨儿童学习困难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干预措施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

据调查:学习障碍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一般说有13%的学生在某一项或多项功课学习上存在困难,按比例推算,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大约有6290万学习障碍儿童。

因此,普及学习障碍知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帮助这些孩子,是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9篇:儿童学习声乐的好处

1:健身。科学的发声方法,需要人体各部分的配合,如,呼吸,丹田之气等,每天都把它理顺了,调匀了,练足了,无形中促进气血的循环,那对身体肯定是有帮助了。还有腰腹部肌肉的收缩,腔体、管道的共鸣等等。总之,唱歌是需要化巧力的,要身体各部分都调动起来,唱歌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身体的过程,一个健身的过程。

2:娱乐。听歌、唱歌的过程,绝对是一个赏心悦目,开心的过程,无论是朋友卡拉OK,或者路边、公园小唱,大合唱,都是很好的娱乐。现代社会,也有许多很好听的流行歌曲,艺术歌曲,值得我们去听,去唱。许多朋友在一起交往,聚会的方式,都采用唱歌,到歌厅一展歌喉,宣泄情感。甚至办公事,进行联络,沟通,公关等,也通过去歌厅唱歌的方式处理。通过歌声,唱歌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一句话,唱歌,使我们精神焕发!

3:审美。声乐艺术,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不管什么歌曲,都紧紧围绕着生活,围绕着我们的情感。在歌曲中,我们体会着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们一定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点。“这首歌真好听,”“我最喜欢唱这首歌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审美取向的体现。久而久之,形成我们特定的审美思想。

4:教育。歌曲内容所表现的范围,是很大的。除了体现一定的思想,情感,方针,政策等 以外,还有许多生活、科学小知识。唱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比如一些 儿歌里面的算术歌,英文歌,诗词歌等。在唱歌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所以,唱歌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合唱,更好。因为合唱是集体活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配 合意识以及平等观念就会逐渐确立,这对培养独生子女的集体主义精神是非常有利的。在合唱队里学习唱歌,回到班级就是骨干,就可以教同学唱歌,带动更多的人学唱歌。通过教歌,就可以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锻炼工作能力。这不就是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吗?另外,有研究表明,唱歌,能够开发人的智力,使人脑更聪明。

5:演唱方便。唱歌没有固定的场合,没有太大的限制,小朋友唱,青少年、老年人都唱。走着唱,站着,坐着唱都行,身体就是你一生的乐器,走到哪儿,唱到哪儿,方便。不是你一定要随身带着才行。而且,你学会唱的歌曲,旋律,一辈子都不会忘,正所谓:唱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6:科学用嗓,助你成功。我们知道,人的嗓子,是我们和其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用于唱歌。人的嗓音各不相同,音色有好有坏,声音有明亮的,清脆的,沙哑的等等。但是,我们刚一出生的啼哭,听起来都是差不多的,都很清脆。为什么后来,有许多人嗓子出了问题,讲话费力,声音难听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病变等,还有就是不知道用嗓的科学,不注意保护等造成的。学习声乐,必然要学习科学的用嗓,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喉咙,不乱喊乱叫,同时,提高自己的发声质量,使你的声音更圆润,更甜美。这样,无论你讲话,朗读,做播音,主持人,都能很好的胜任,有更好的效果!

唱歌,是人人都会的。有许多人,没有学过唱歌,只靠模仿,凭感觉唱,也能唱得比较好,能满足一般的唱歌审美、娱乐的要求。但是,这是有局限性的。要想更进一步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艺术性,甚至成为歌唱家,歌星,那就必须要经过正规、科学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你嗓子的发声能力,歌唱能力,这样才行。简单的说,唱歌是肯定要用科学方法的,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单凭模仿,凭感觉唱,那是不够的。

要想学好声乐,必须找个好的老师,不然,方法学歪了,养成不好的歌唱习惯,改起来就麻烦了。很多老师不愿意教有毛病的学生,情愿教一张“白纸”(没有学过声乐的),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声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更符合孩子心理和生理需求。相对器乐曲而言,歌曲短小精悍,学会唱一首歌远比学习一首器乐曲所花时间要少得多,也容易得多。儿童能够自觉并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好听又简短的歌曲会使他在短时间就获得成功的快乐。

其次,声乐比器乐在音乐表达上更直观。声乐曲最大的特点也是最有别于器乐曲的一点就是——它有歌词,那歌词还朗朗上口充满童趣,能够让孩子马上就知道这个音乐讲述了什么故事要表达什么内容。而且,孩子能够很快就体会到由他自己来演绎来表现这个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器乐曲却是没有歌词的相对抽象的,孩子必须从老师一遍遍的描述和比喻中获得间接的感受和体验。

而且,器乐学习肯定比声乐学习要枯燥得多辛苦得多。不论学习什么乐器,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最少练习半小时以上,(这是5岁以下儿童练琴的最低时间限度了,其实就乐器而言,最好每天都练2小时,如果是打算以此为专业,则至少每天练5小时。)再加上乐器初学阶段都有非常多的基本功练习,枯燥而费力,孩子往往很难具备这样的耐力与兴趣。而唱歌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经有过自言自语一般地唱歌和编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在高兴时不自觉地哼起得意的小曲儿。可见,歌唱确实比器乐学习更具有天生的亲切感。

另外,童声合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性和集体归属感。歌唱节目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合唱了,一帮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站舞台上象模象样地分声部唱歌,看着特可爱特有童趣。在合唱的训练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自身的歌唱能力又使得他对他人声音和整个合唱队的声音有了认识,学习自觉地在声音和声部中进退,以达到整个团队整齐美好地歌唱。这是具备基本歌唱能力的孩子都能做到的,但学乐器的孩子就必须在长时间的学习训练之后才能参加器乐队的排练了。

成年人 1- 促进健康:

学声乐,当然一定要学呼吸,这是它的魂,呼吸分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呼吸可以很好的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有助于身体健康,听朋友说,有一位女士患有癌症,身体已经切去不少部位了,可她学了声乐以后,肺活量增大了,身体也好了很多。

2-调节心态,缓解疲劳:

歌曲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心情唱不同的歌曲,无论是它的词还是旋律都可以起到调节心态的作用,著名的作词人-林夕,他曾经写的一首歌词,帮助了一个忧郁症的患者做出病患,

2- 朋友们,人的心态很重要,学学声乐,有空去KTV,唱唱歌把烦恼压力等不好的东西发泄出来吧!可能有人会说,我不学声乐也可以去KTV唱歌啊,当然可如果不懂得如何运用嗓子,容易把嗓子喊坏啊!不能说烦恼没了嗓子坏了,也挺不值的嘛!

3-增加品味,夺得机会:

公司或朋友聚会当中,你高歌一曲,如果表现出众,不仅可以自己给自己增加自信,也可以使别人对你增加自信,对你刮目相看,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得到了一些赏识,得到了一个机会,可能还会得到一个美好的家庭!

当然我们不需要唱的和帕瓦罗蒂比优,但至少在身边的人眼里是个歌手,学学声乐,让你身上的光芒四射吧!

声乐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再创造艺术。作为声乐作品--歌曲,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体,是一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因此,它易学、易记,好的作品琅琅上口,一唱就会。它贴近生活,表达情感十分直接。它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种类繁多。儿童学习声乐的好出很多,可归纳如下:

一、美妙动听的歌声有益于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二、使孩子们了解生活,熟悉生活,从而热爱生活。

三、歌唱通过对一种理想的追求,有助于个性的形成,气质的培养;

四、使儿童广泛接触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歌唱能使孩子们思维敏捷,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增强其创造力。

六、歌唱能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咬字的能力。

七、歌唱有助于面部的表情,有益于增强表演能力;

八、歌唱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能使情感畅通,有益于平衡生活情绪,促进身心健康;还有是对身体的健康很有好处,可以促进呼吸循环,从而使肺部得到

锻炼。

上一篇:学生会部长工作感悟下一篇:陵园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