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化学与生活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高中教育环境不断完善,各类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资源储备愈发完善的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在多方助力下,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提升愈发重视,化学教学生活化在其中尤为关键。

第一篇:化学与生活论文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编号:O6(2015)21-02-03

作者:周学新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

总之,现代生活与化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不管是生命本身作为一个过程,还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须依赖的外在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化学。没有生命还有化学,没有了化学就绝对不会再有生命存在。化学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作者单位:吉安市永新县高溪中学 343400)

第二篇:浅谈化学与生活

摘 要: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所以,学习化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提高自己及家人甚至社会的生活质量。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会发现化学在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魅力。

关键词:化学;食疗;生活

一、用化学的思维去观察和看待生活

比如,看到一种饮料想的是有哪些元素。再如,看到“镜子”,想到镜子是由银镜反应制得的。“钻石”无论多昂贵都只是碳,C原子作有规律的排列而组成的晶体而已。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化学的思维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因此,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去认识自然的奥秘。

二、化学在食疗和药疗的应用

如,醋的作用:在烹调蔬菜时,放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率。患有胃酸分泌过少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可增进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疗;醋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慢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

三、运用化学知识提高审美和生活质量

喷泉、五颜六色的烟花,还有鸡尾酒的五彩斑斓都是化学物质的优雅体现。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的一切,你会发现原来化学是这么的美,这么的有用。好多养生之道也是从化学角度去分析和运用的。例如:由于胃酸过多的胃病,当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是药三分毒,所以通过食疗是最好的,所谓的养胃就是这个意思了。如,常吃一些碱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杨桃和柠檬都是碱性水果。有胃溃疡的胃病者就不能吃小苏打成分的胃药。

生活上很多东西都跟化学紧密联系,只是我们缺少观察和分析。如,魔术师拿着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瓶无色的溶液后,只要靠近不需要接触就会看到冒白烟,看来很神奇甚至很邪乎,原来那两种溶液就是浓盐酸和浓氨水挥发出来的两种气体结合得到白色固体氯化铵的结果(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气体中形成烟)。若是我们能从化学的角度去看事物,我想生活会更加精彩。

化学在给人类带来美和精彩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给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带来威胁。如,淡水资源受到威胁,空气污染严重,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还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赤潮、白色污染等。所以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装修房屋的器材中挥发的甲醛及苯的同系物都是有毒的物质,这就是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屋要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否则,会毒害我们的身体。

总之,化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只要你运用得当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美感和乐趣,应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甚至危害。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看事物,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信化学会成为你生活的快乐伙伴。

作者:张春秀

第三篇:让教学生活化,拉近高中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摘要:在高中教育环境不断完善,各类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资源储备愈发完善的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在多方助力下,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提升愈发重视,化学教学生活化在其中尤为关键。生活化教学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实践,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真正意义,在提高学生化学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从而打造更为全面型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据此,从生活化教学着手,分析了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化学教学

引言:

高中化学的很多知识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优点,提高生活化教学应用意识。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降低学生学习的陌生感,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巧妙创设,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進一步挖掘其学习潜力,促进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1]。

一、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生活与教育存在本质联系,也可以说开展教育的部分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生活。高中生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思考能力,而针对高中所开展的化学教学活动,并不能一味的仅是将知识点灌输于学生,如若只是让学生背诵相关公式和概念,即使学生明确知识点内容,也无法将其合理运用。只有引导学生“消化”知识点,将化学知识应用到极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内容较为复杂,而理论内容的呈现过于抽象,但从课本内容了解化学知识缺少全面性,正因化学科目的此项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常感到迷茫,难以理解知识重点[2]。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对学生提出许多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聚苯乙烯是否可以作为包装材料、为何夏天雷雨过后会感觉空气清新等,此类问题更贴近于生活,也更利于学生去探索,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加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从而强化化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二、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突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要将教材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来思考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率[3]。

例如,教师在讲到《塑料、纤维和橡胶》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一下生活中用到这些材料的物品,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三种材料之间的差异,之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给学生播放与这节内容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等,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或者教师在讲到相应的化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探讨不同的物质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二)引导学生思维,实现化学知识与生活融合

教师应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生活经验,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将化学知识于生活相联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训练学生化学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际过程中需注意,化学知识不可脱离生活,应以化学知识为主生活为辅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为主观的参与到带有生活化的化学知识学习中。

如教师在讲解“乙醇和乙酸”一课时,应明确二者的区别,乙醇作为可燃物且具有挥发性,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带有乙醇物质的有哪些物品。乙酸带有刺激性气味,常出现在何处?假设此时父母在炖鱼,在锅中放入一些醋后,鱼肉所带有的腥味便消失不见,而其中的原理为何?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获取答案,教师可在第二天收集最终结果,同时对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如:之所以乙酸能够缓解鱼的腥味,因为乙酸又被称作醋酸,食用醋中含有醋酸成分,因此,能够与鱼产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鱼肉中带有的腥味。教师可组织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实践延伸,如:“同学们在了解乙酸成分后,思考乙酸还有其他何种作用?”通过进一步思考,加深化学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课堂训练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积极性,真正地达到巩固学生所学,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训练目标,应注重在课堂训练环节多下功夫,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训练体验。一方面,做好课堂训练习题的设计与筛选,尤其应注重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设问,增加课堂训练趣味性。为给学生带来训练的紧迫感,应注重规定好训练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提问学生代表,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存在哪些理解上的误区,而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真正地能够明白、理解、掌握。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课堂训练经典习题的摘抄,并做好解题的总结与反思,发现与及时夯实知识薄弱点的同时,掌握解决化学问题的相关思路,更好地把握相关解题细节,尤其能够及时纠正认识上的错误,理解上的误区,在以后训练中遇到类似问题,能够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如:在讲解“电化学”知识后,为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电化学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训练时可联系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手机设计相关问题。为学生展示手机电池充电与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要求学生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写出对应电极反应的电化学方程式,分析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并能熟练地计算出电子转移的数量。

课堂训练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紧跟理论知识以及例题的讲解,认真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充分明确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将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以更为轻松、愉快的方式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打造全面型人才,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瑞娟.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0(29):119-120.

[2]王映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智力,2020(29):133-134.

[3]徐立.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新智慧,2020(27):53-54.

作者:张昕

第四篇:浅谈现代生活与化学的关系

【摘 要】化学学科是较深层次研究的一门课程,它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它与人类的健康关系甚是密切。本文主要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探讨了化学与居住健康、使用健康、饮食健康等方面,为化学学科发展促进人类现代生活健康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化学;现代生活;居住;使用;饮食;健康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它与能源、材料、信息、环境保护、国防、生物工程、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類,创造了美丽的地球。在大学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都联系着我们的生活,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可以说化学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我们要运用好这些知识,真正做到“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让化学服务人类生活,为当今社会造福!

一、化学与居住健康

在房子装修时,应尽量选择无毒、清洁的涂料。刚装修完毕的房子应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个月,方可入住。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与涂料接触。同时,科研机构要积极研发各种无毒涂料,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环境产品认证体系及环境友好涂料标准,引导世界涂料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化学与使用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洗涤剂,它是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都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在这些被包装得多彩多姿的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正在不知不觉地依赖着它。在使用着化学洗涤剂的同时,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着危害。

三、化学与饮食健康

据研究,人从食物中摄取的硝酸盐在胃和肠道内可被硝酸还原菌还原为亚硝酸,生成的亚硝酸对人体主要危害包括:①进入血液,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将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输送氧气的功能下降,造成缺氧,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②胃中形成的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它与人体蛋白质代谢生成的仲胺或酰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亚硝胺或亚硝酰胺。它们在体内的积累会诱发消化系统癌症。因此,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及人体对硝酸盐的摄入量,对保护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人口控制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这些世界性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有机化学,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制合适高效的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是有机化学中的难题。面对世界能源危机,如何高效的利用H能源也是有机化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必须得到高效综合的利用,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使合成纤维的利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化学家可望在未来几年里创制和开发出多种新型催化剂,使我国的煤、天然气和煤层气的综合优化利用取得优异成绩,从而减缓我国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此外,化学家在大规模、大功率的光电转换材料方面的探索研究将导致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而化学家从事的新燃料电池及催化剂的研究可在21世纪初出现突破,电动汽车将向实用化迈出一大步,这将改变人类能源消费的方式,同时提高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化学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对指导人类健康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工业将成为一种对人类对环境友善的绿色工业。化学是无限的,化学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帮助我们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用化学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更清洁的环境,化学将迎来她的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荣国斌主编.有机化学基础[M]].上海: 2006

[2]傅献彩,姚天扬.编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万彩霞,张会平.绿色化学与环境友好涂料[J].河南化工,2007,(11)

[4]尹明静.饮食与健康[J]. 社区医学杂志,2007,(4)

[5]《世界化学研究中心之形成及其转移的透视》 余天桃

作者:许慧

第五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生活化学联系初探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化工产品,身边随处可见化学现象,如肥皂、洗衣粉的使用,铁钉生锈,药品的使用等,化学已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化学实验教学与生活中的化学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来共同探讨一下。

现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使用的是新版本的化学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人教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上,加大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将原来高中化学教材三册课本上的部分知识有机融为一体,但对学生要求不高,难度不大。而且,新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实物、实况彩图,让学生首先从视觉感官上乐于接受。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上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中经常遇见的化学现象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生活环境中认识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深入浅出,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上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介绍的几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等,均是取材于实际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让学生易于理解,并能够解释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化学现象,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优越感。因而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现阶段,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有效地将课堂教学融入社会生活实践中,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比如说,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生活中各种金属制品的腐蚀与防护,菠菜的营养价值,如何安全地获取饮用水,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橡胶制品,在饮食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在家居装修房屋过程中如何合理、安全地选用各种装修装饰材料,以及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可以提神,海带中富含碘可以有效防治甲状腺肿大,等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涉及化学知识,运用到化学知识,都与化学密不可分。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联系,互相融合,化学实验教学与生活化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听水厂工作人员介绍自来水的净化设备及其净化处理过程,让学生积极感受身边的化学。带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化工产品的原料取用、生产过程以及使用途径等。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理解课堂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满足感、成就感。

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若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大实验力度。若实验减少,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实验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随堂进行,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动手制作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生活中产生的许多废旧品,加以改良,均可制成自制教具,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如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矿泉水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气球、废旧电池、吸管等,均可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如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电解水实验、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实验等,都可用自制教具完成,且效果良好。让学生自己收集矿泉水瓶作反应装置,用气球作收集气体的装置,一次性注射器可以随时补充反应溶液,用输液管充当导气管,还可以观察有色气体的流动状态。自己收集、制作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态度更加认真。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化学与生活的相互关联,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乱丢废弃物,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以及产生的生活垃圾到周围环境,处处联系、运用到化学知识。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

作者:陈全凤

上一篇:护士科研论文下一篇:环境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