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举措(通用3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举措1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 万人,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就做好2008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部署,推出七大举措。

1.公共就业服务

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相关机构要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主动开展公益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活动。

按照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的要求,加快完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

2 .技能培训与就业见习

劳动保障部门将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组织专场职业技能鉴定,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努力使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专业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各地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支持,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见习毕业生,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3.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

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将就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 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各地和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适应新形势需要,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

4.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各地和高校要及时总结和推广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以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劳动保障部门与高校要加强合作,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创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5.树立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

开展主题突出、生动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推广“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

6.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积极组织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见习,按规定落实培训、鉴定补贴和见习基本生活补助。各地要对离校回原籍的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岗位帮助。各地要采取综合措施,力争到2008年底,使半数以上返回原籍登记失业的毕业生能够实现就业。

7.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应根据就业新形势和就业工作任务要求,按照《就业促进法》及有关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工作举措2

措施

近年来,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坚持以强化“三大管理”为牵引,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从三个方面加强保密工作。

一是完善文件资料的定密、解密制度。按照《保密法》《检察机关定密系统应用规则》之规定进一步明确检察工作中密件的产生范围,依法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重点加强反贪局、反渎局、侦查监督科、举报中心、公诉科等保密工作要害部门的管理;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密件的定密工作和核密工作,对那些密级难以确定的密件,及时向上级请示或者向保密工作部门请教,保证涉密信息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宽严适当,确保不出现不定密、乱定密、滥定密、调整不及时的问题。

二是完善规范对涉密文件资料的收发、传阅、销毁、登记等程序。该院建立《国家秘密载体收文登记薄》《国家秘密载体发文登记薄》《非国家秘密载体收文登记薄》《非国家秘密载体发文登记薄》《国家秘密载体传(借)阅登记薄》《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登记薄》等,严格区分涉密载体与非涉密载体,从而改变涉密与非涉密载体混合登记的现象。针对涉密电子文档的浏览与下载,该院相关部门登记在册,在一定时限内监督使用人员做好清理、清退、删除涉密电子文档。

三是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网络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文件,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每台电脑均设立了开机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粘贴了标识编号、密级和责任人,并与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将保密工作落实到个人。对系统内各用户终端、服务器和移动设备实行定时自动监控查杀,防止病毒或恶意代码传播。对非授权外部连接进行主动阻断。所有涉密台式终端均安装电磁干扰器,传输线路加装传导干扰器,严禁用户私自安装软件。

此外,面对“互联网+检务公开”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该院先后设立“新密检察”官方微博、微信,入驻“今日头条”客户端,不断扩充网上检务公开平台。建立和完善同步完善信息保密审查机制。2015年至今,该院已通过审核的重大案件信息、工作动态、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各类信息1753条,切实做到信息公开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慎重。

据悉,今后该院将把保密安全教育纳入常态化学习教育工作,将保密日常知识在院局域网上,并将遵守保密工作情况纳入检务督要内容,对部门实行“一岗双责”,签订保密责任书。组织保密人员定期对对涉密、非涉密电脑、密钥等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切实增强全院干警的保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夯实新密检察保密工作的“安全墙”。(文/张胜利 杨意)

工作举措3

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就业新路。通过开通“就业110”服务热线、建立创业融资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就业”新技术、建立就业“四方合作”服务新机制、建立农村劳动力实名制入库常态管理、鼓励基层创新等六项举措,推动该市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截至12月底,该市新增就业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941人,城镇登记失业为3.99%,劳务输出110万人,劳务收入19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开创就业服务新领域。2014年,该市面向社会开通就业110服务热线“2959110”,在全市收录了2.7万余个空岗资源,采取市、县(区)分级的方式,求职者通过热线,实现“不挑不选三个工作日就地就近就业”.此举开创了就业服务新领域,在四川属首创,华西都市报、凤凰新闻给予了报道关注。

创建融资服务新模式。经该市政府批准,筹措资金1亿元,成立了内江市创业小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同时降低门槛,加快放贷速度,提高贷款额度,每年可提高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为5000名以上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

探索就业服务新技术。该市引入GPS定位、手机客户端APP、微信等新技术,打造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开放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该市四级联网覆盖,求职者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全程办理。与中国就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入职业指导CETIC测评系统,在四川建立首个职业指导诊室。

建立就业服务新机制。该市建立“政府、企业、媒体、求职者”四方联动机制。秋季用工座谈会首次采用“场内座谈+场外互动+现场连线”的形式进行,加深了就业部门和用工单位、求职者之间的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形成劳动力管理新常态。该市加大了农民工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工作力度,通过出台管理考核办法、开展操作培训、落实工作经费,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实现常态化,登记外出农民工110.08万人。劳动力实名制管理、动态更新成为新常态。

鼓励基层创新取得新亮点。该市鼓励基层就业创新,该市隆昌县采取招聘会举办在基层、岗位开发在基层、培训课堂设在基层、平台建在基层的“四个基层”工作法,促进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该市资中县建立了返乡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及就业去向实名制管理台账,随时掌握每一名返乡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及就失业状况,针对性地提供“一对一”的提供就业服务。该市威远县将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移至城市花园户外广场,每月定期举行,吸引了省内外多地知名企业进场招聘。

上一篇:学科发展教育法学论文下一篇:光纤光缆通信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