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汇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

摘要:目的:《伤寒论》是一部伟大的中医经典著作。然而,历代注家对《伤寒论》原文的理解却多有不同,在《伤寒论版本大全》中记载的注解著作就达1604种之多。从注家的观点来看,历代医家大多以脏腑经络理论来注解《伤寒论》条文,而对同一条文,不同医家在脏腑经络的病位、病机的认识方面差别较大,很难融合统一。如何融合不同注家的观点,阐明仲景《伤寒论》经文的本意,这对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课题以《伤寒论》厥阴病篇为研究对象,采用知识元统计的方法,把20位有代表性伤寒注家对条文症机观点的认识进行分类汇总,全面了解不同注家对条文症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借助演绎推理的方法,从八纲层面构建脏腑经络病位与表里病位、病机与虚实、寒热病性的对应关系,尽可能在八纲层面融合不同注家的观点,试图阐明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的真实含义。方法:1.文献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部注解《伤寒论》著作,摘录其厥阴病篇相关条文的注解文本,以宋版《伤寒论》条文为轴心,分类汇总不同注家的注解,并逐条校勘后进行统一编码,形成研究文本。2.知识元分析法:构建病证要素知识元编码系统,对研究文本进行知识元标记,知识元类型包括症状、病机、病邪、病因、病位、预后、治法、医论等。知识元为一段连续的文本,是最小的、完整的知识单元。知识元标记采用XML语言,文本标记工具为Oxygen XML editor 17.0软件。3.数据库方法:知识元标记后的文本,通过数据转换工具,转换为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工具为Microsoft Access 2010。4.数据分析法:在数据库中对知识元文本进行人工切词,采用SAS软件对人工切词后的文本进行术语提取,并进行语义消歧处理。然后采用SQL查询语句编程,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采用SAS软件的Proc Report功能直接输出为Word文档。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还要进一步输出为Excel数据表,并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5.演绎推理法:对数据分析后的汇评结果进行演绎推理分析,总结出每条条文可能的八纲病机,演绎推理的规则为:(1)构建病位要素与表里和半表半里的对应关系;(2)构建病机与虚实、寒热病性的对应关系;(3)根据虚实、寒热病性对应阴阳总纲;(4)对无法对应的症机关系进行个别讨论分析,可结合方证进行反推。结果:1.对厥阴病篇条文的归纳认识:从20位注家中提取出的厥阴病篇条文共62条,厥阴病篇有56条条文,另外涉及霍乱病篇有4条条文,太阳病篇有2条条文。不同医家对厥阴病篇的总条数认识有区别。其中,成无己57条,方有执54条,张遂辰57条,喻昌47条,张璐54条,柯琴27条,程知51条,张锡驹55条,张志聪55条,吴谦41条,邵成平55条,黄元御50条,舒驰远48条,陈修园56条,尤在泾55条,高学山47条,郑钦安48条,汪莲石55条,祝味菊56条,彭子益54条。2.注家对条文症机观点的汇评与展示:按照症状分别对20位注家注解的症机要素进行了汇评,并采用可视化的关联图进行了整体症机特点的展示,可方便查看不同医家对条文的症机认识。3.构建了脏腑经络的病位、病机与八纲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注家的症机观点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进行了对应,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推理过程的展示。4.厥阴病篇条文八纲分类结果可概括为:第一,326条提纲证,是反映厥阴病阴、虚、寒,兼有热的主要病机特点。第二,病机、治法、治禁、转归四大类条文;其中,病机的条文是337条和340条,病机分为虚实两种,表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和冷结膀胱。治法的条文是335条、349条、381条,病机特点是阴、虚、寒和阳、实、寒(寒热并见)。治禁的条文是330条、333条、347条、364条、376条,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376条是阳、实、热的痈脓症。转归的条文是89条、327条、328条、331条、332条、334条、336条、339条、341条、342条、343条、344条、345条、346条、348条、358条、360条、361条、362条、363条、365条、366条、367条、368条、369条、380条。这些条文的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329条、363条、365条、367条表现为在里的阳、实、热,主症表现为脉数、口渴、便脓血等。从八纲分类总体看,这四大类症状以阴、虚、寒居多,伴有阳、实、热;病位以在里为主,或有表,或半表半里。因此,四大类反映了厥阴病虚实寒热错杂,病位主里的特点。5.厥阴病篇症状的八纲病机特点:主症以寒、热、下利为主。涉及的症状分类有:痈脓症类的病机特点为在里的阳、实、热;汗症类主要有阴、虚、微热和真寒假热;饮食、烦躁症类的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其中,痈脓、饮食症类的病位以半表半里为主;汗以先寒后热、真寒假热的半表半里为主,和病位在表的郁冒汗出。渴症类的病机特点分为2种,一是阳、实、热,如360条、367条;二是阴、虚、寒,如329条;腹症、面、呕吐、咽喉、郁冒、喘、蛔虫、四肢、小便、胸胁等症类的病机主要是阴、虚、寒为主。6.厥阴病篇23条方证条文的八纲分类特点:(1)病位特点:以“里”为多,其次是病位在半表半里、表里兼有和表。第385条无病邪作用,故无病位。326条、338条、357条、375条、379条的病位和焦膜(胸腔、腹腔、膈膜)关系密切,病位定义在半表半里。病位在表的条文是351、352条,其余的病位均以里为主。(2)病机特点:从阴阳、虚实寒热对方证条文进行病机分析,方证条文的病机以阴、虚、寒为主,兼有阳、实、热。7.厥阴病篇主症的方证分类:(1)下利:1)阳、实、热:半表半里的热,用栀子豉汤;里实热证,用白头翁汤;里实热兼有积滞,用小承气汤。2)阴、虚、寒:病位在半表半里兼有饮,用茯苓甘草汤,半表半里兼有热用麻黄升麻汤、乌梅丸;病位表里兼有用四逆汤、桂枝汤,先里后表;病位在里的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2)厥冷(寒):1)阳、实、热,病位在里的白虎汤;2)阴、实、寒:病位在里的瓜蒂散;3)阴、虚、寒:病位在半表半里的茯苓甘草汤、乌梅丸;病位在表的当归四逆汤;病位在里的四逆汤类。(3)发热:1)阳、实、热: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病位在里用白头翁汤;2)阴、虚、寒:真寒假热用四逆汤类。(4)其他类:呕吐、痛、烦躁、汗、饮食、蛔虫、四肢、心下(心)、腹、渴、小便、误下、咽喉、痈脓、燥屎、谵语,其病机特点基本不出八纲范围,是寒(厥冷)、热、下利、脉象等主症的伴随症状,病机多呈现寒热错杂特点。结论:1.对20部《伤寒论》注家提到的厥阴病篇条文共62条,按照症机单元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术语规范、汇总分析,并采用表格、关联图的形式进行了客观展现。2.所选20部注家对厥阴病篇的观点,均从脏腑经络病机的角度对仲景条文进行了分析,从汇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注家对病位、病机的认识差距较大,难以在脏腑经络层面对不同注家的观点进行融合,得出一个较为统一的症机结论。3.从八纲层面,构建了不同注家对条文病位、病机的观点与八纲对应的关系,从脏腑经络病位、病机与八纲的关系来看,似乎能融合不同医家的观点。由此推测,仲景对厥阴病篇条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八纲分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半表半里病位,基于胡希恕、汤本求真和姚荷生半表半里(焦膜)的观点,包括了焦膜包被的各脏器的症状,如咽喉、膈、心包、心下、肝、胃、厥阴经等部位的症状。4.根据条文八纲分类的结果,认为厥阴病的症机特点为:厥阴病属阴证、虚证,在虚寒的基础上兼有热,外邪以在半表半里为主,兼有在表和在里不同。根据上述厥阴病机特点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归属于厥阴病的条文主要有326条、327条、328条、329条、331条、332条、333条、334条、336条、338条、339条、341条、342条、344条、345条、346条、348条、353条、357条、359条、366条、370条、389条,而厥阴病篇其他的条文具有鉴别诊断等意义。

关键词:症机;厥阴病;伤寒论;数学演绎法;考证研究

学科专业:中医学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厥阴病篇研究的重要性

1.2 历代研究厥阴病篇的方法

1.3 对厥阴病篇病证要素考证的意义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流程和方法

3.1 研究流程

3.2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1 历代对厥阴病的研究概述

1.1 厥、厥阴、厥阴病的含义

1.2 厥阴病篇病证要素的认识

2 历代对厥阴病本质的概述

2.1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说

2.2 肝风内动说

2.3 主寒说

2.4 主热说

2.5 主虚说

2.6 其他论说

3 历代对厥阴病提纲和主方概述

4 厥阴病篇条文归属与厥利呕哕

4.1 厥阴病条文归属

4.2 厥利呕哕的研究

5 厥阴病篇其他的研究现状概述

6 厥阴病篇“症机”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厥阴病篇注解条文症机汇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提纲条文汇评

2.2 病机条文汇评

2.3 治法条文汇评

2.4 治禁条文汇评

2.5 转归条文汇评

2.6 方证条文汇评

3 讨论

3.1 厥阴病篇解读方法分类

3.2 从脏腑经络病机角度论厥阴病篇症机特点

3.3 厥阴病篇条文八纲分类

3.4 厥阴病篇症状的八纲病机特点

第二部分 厥阴病篇原文的八纲分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厥阴病篇条文出现的症状与频率

2.2 厥阴病篇条文机法禁归八纲分类

2.3 厥阴病方证症状八纲与病机分类

3 讨论

3.1 八纲分类与汇评病机的关系

3.2 条文八纲分类的结果讨论

3.3 主症的八纲病机分类讨论

课题的特色与创新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 课题的不足

2 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伤寒论》厥阴病篇注疏原文引用情况表

附录2 20部注解《伤寒论》厥阴病篇疏注文本(另附)

上一篇:园区网防火墙管理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阅读训练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