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选择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外国文学选择

文学在艰难中选择:大众文化与纯文学的较量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电子软件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学传播的方式也逐渐打破原有的纸质传播方式,使得大众文化持续流行和高涨,进而与纯文学形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碰撞。其中,大众文化以其世俗化、人性化、功利化、实用化等诸多特点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由于其具有无形的消遣和解压功能,很快占据了原来纯文学地盘的报刊、书刊、图书馆。本文着眼于文学在选择过程中的艰难,力图从不同角度,探究大众文化与纯文学之间的较量与争锋。

关键词:大众文化 纯文学 艰难选择

新时期以来,小说和诗大多走向了随意与自由书写的道路,走向了更贴近世俗生活的经验叙事和个人化人生体验与感悟的叙述。这一时期的作家也相应面临着两难选择的处境。一方面,一些作家不愿意放弃精英立场,仍然幻想着文学可以像八十年代那样能够成为时代情绪的代言者,不断的针对社会、时代发出文学的感慨之音,以文学来启蒙时代与精神,就人性、社会道路、站位立场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力图坚持精英化的文学立场。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消费市场和图书市场的干预影响,使文学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困境,不少文学刊物为获得生存,不得不改变其运行模式,将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编入书刊;而一些作家,包括原本精英文学的书写者,面对市场文化的导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我的写作对象、方法、受众等,开始大范围的从纯文学转向大众所喜爱的通俗、现实、趣味性的写作,向中国传统的阅读经验回归,从而使得文学在艰难中选择。

一.世界化格局下的文学选择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与选择,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地球村,所有的文学文化也相应变得丰富多彩、颜色不一。这一时期与前几个时期的文学相比,外延愈来愈大,内涵越来越复杂。

文学的世界化色彩不断加深,中国的文学也不断向世界文学靠拢,与世界文学相互吸收融合。事实上,中国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不断向西方先进文学汲取优秀的养料,来扩展我国文学的广度与深度。这一时期,作家开始不断从内容的选择、技巧的运用、人物的安排等不同角度来探究中国文学的写作取向。在我看来,这一时期,不光是传统的制度和思想形式被打破,更重要的在于向世界文学学习的时期,我们的学习是相对全面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从观念到写作技巧,从对社会的把握到人物价值观念的取向,中国作家一一都借鑒过来,并加入中国传统的书写方式,使得文学写作开始从原来单一模式化的纯文学写作转向多样化的、色彩斑斓的大众文化的写作。就文学作品本身来看,作家选择写作对象是不再单一的只选择符合社会主流导向的社会化人物,书写社会所共有的文化导向,而是把眼光逐渐放到了一些边缘化、底层的小人小物,书写在社会的进程中,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及个人化人生体验。有人曾说,没有西方文化的借鉴与学习,就没有今天多样丰富的大众文化,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确,从一定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西方文学的翻译与研读,就不会让中国的作家了解到,写作还可以那样书写,人物还可以那样选择,也因此,一些翻译家的语言极大的改变了中国作家的写作文风,使文学呈现多角度发展。

因为世界化文学的发展,中国的文学也不再是传统的纯文学形式,作家开始从模仿和迷失中挣脱出来,开始用自我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世界,从纯文学的书写转向更具世界化、国际化形式的大众文化的书写。作家也以自我独特的创作才能,创造出大众所喜爱的文学文化,使得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不可忽视分割的一部分。

二.商业元素影响下的文学选择

(一)文学在市场化背景下的艰难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学在市场化、城市化背景下也进行着艰难的选择和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为了获得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它就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文学作为一种供读者消费的产物,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就必须的考虑读者大众的需求,面向市场化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欲望化的书写。”[1]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市场和出版业进一步的开放,文学也面临着被市场所选择的局面。面对日益现代化的市场,文学想要生存下去,如果坚守纯文学的书写的话,因其社会的选择,其坚守立场就会变得飘忽不定,越来越难以在市场化的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考察多名作家成名经历,当他们的新作品面世时,为获取人们的关注度,作品中必然伴随着大量非文学因素的渗透,并且由于市场化文学的导向,一个新作家的出现,也拥有一定的市场运作方式,加入了一定的商业元素,使得文学不单单是文学,而是市场、读者、文化所共同塑造的成果作品。在这样一个快速经济的时代,由于外力的存在,作家似乎来不及深思就匆匆动笔,以一系列迎合大众化口味的笔触来书写一些具有情节冲突的作品,由此,如果一部小说获得成功,随之而来的便有一系列类似小说的出现。这类大众文化文学不管是在字数上还是小说出版数字上都让人惊讶,但真正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优秀作品少之又少。不管是在作品的审美上,还是作品的认可度上,大众文化与纯文学相比,都有一定的偏差和不同,也使得在这个时代,读者对文学的取向,逐渐偏向大众文化的阅读,而相应忽视纯文学的内涵与时代精神。

(二)信息化、网络化、影视热对传统文学的冲击

这个时代,文学不再是单一的纯文学的代名词,而是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精英文学等一系列的统称。同时“对于文学传播来说,媒介不仅充当着作品发表的中介,同时也通过对作品的选择尤其是通过文学活动、文学论争、文学批评来形成的一种创作取向,最终构建创作理论。”[2]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网络、影视对文化文学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冲击力越来越大,很多作家开始从传统的出版刊物转向网络化写作,通过网络平台,传达时代文学不同的声音。“信息化、网络化、影视热对传统文学样式的冲击,使文学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迫使作家们重新认识文学的性质和功能,考虑自身的适应能力。”[1]过去,人们对网络文化一无所知,近年来,随着网络自身技术的方便,使得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很多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作家交流,而作家的写作也受读者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原来的写作倾向。于是,一大批新兴作家在网络上展露头角,占据着一大批青少年读者,从而网络在新时期以来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与影响。几乎新时期的作家,在网络上,都拥有各自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留言等形式同读者进行双向交流,并由此扩大自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这时,纯文学也不再单纯的从一个角度来书写故事,而是吸收各种文学文化,从多方面来创作人们喜爱的大众文化。

三.社会文化的导向及人们文化价值的选择

在任何时代,文学创作不可避免的便是社会文化及大众文化价值取向所导致的文学创作的不同。“意识形态不是单一意见的运作,而是透过论述串联语意形成论述的场域。”[3]各个时代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古代,人们奉行文化服从政治的选择,近代,开始由单一的国内视角转向世界视角,当代,文学开始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创作众多读者所喜爱的文学文化。“当代文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经典化过程具有更大的未知数和不确定性。”[4]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不管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上,还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中,我们都更加注重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一些符合时代社会文化导向的文学作品,以此引领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作为一种表现人的文学,面临着一系列时代和文化的难题。比如说:女性在当代的价值意义?传统文化是否还有精神导向?知识分子是否为了经济利益,一昧迎合读者口味?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时代所共同认可的,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创造文学文化。在书写文学作品时,作者需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文学的发展,换言之,文学文化创作必须符合社会国家所认同的主流价值来书写,不能一昧的为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书写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损害国家利益的作品。在大众文化和纯文学的选择中,把握到社会道德的度,也就一定能都在文学领域中获得相应的地位立场,得到不同读者的喜爱与广泛传播。

四.结语

新时期以来,时代环境、社会思潮、审美意识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大众文化和文学的较量中,文学虽有一定的缺失与不足,但从整体来看,文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大众文化由于其形式内容的多样化,在文学市场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逐渐占领着广大的读者群;纯文学也因其长久不衰的深刻内涵,一直影响着读者。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不管讀者或是作者,都进行着艰难的选择,但不得不说,两者都在彼此的较量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别样的方式促进了中国文学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达.重新发现文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05).

[2]杨琳.回归历史的本真[D].兰州大学,2008(05).

[3]张锦华.《传媒批评理论》[M].台北:黎明文化,1993年版第249页.

[4]贺绍俊.文学的尊严[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03).

(作者介绍:李英,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者:李英

第2篇:外国优秀教材的选择、改编及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国际营销学”课程选择、改编及其应用外国优秀教材的教学改革实践,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改编外国优秀教材对推进教学改革和塑造课程特色具有其独特功能。在整体上塑造出以教材为媒介的国际化、以教材为导引的时代性、以教材为基础的多目标性的特色。并体现在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

关键词:外国优秀教材;国际营销学;教学改革

教材的选择是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之一,教材是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从事师范教育的著名学者乔伊斯和韦尔(Joyce & Weil)等人提出的:“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的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教学模式》一书,对22种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并用较为规范的形式进行分类研究和阐述,“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设法考察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1]“大部分学科都把教科书或教材看作重要的或核心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和相应的补充或指导材料在目前课程改革中仍然受到了极大的重视。”[2]基于此,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外国优秀教材所长可以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构造课程的特色。

一、《国际营销学》教材的现状与比较

目前,国内《国际营销学》教材可谓不计其数,各版本教材各具特色。根据教材的来源和文字,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是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编著《国际营销学》教材起始,教材数量迅速增加,适应各个教学层次的教材非常丰富,教材质量也达到了一流水平,代表性的有甘碧群、罗国民、陈启杰、金润圭、王秀村和崔新健、胡正明、常士正、李世嘉等主编的各种教材。国内优秀教材从国际营销环境的特点入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吸纳和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界前沿研究的成果。在“九五”和“十五”编著出版了本科和高职高专层次的国家级教材。国内教材的主要优点:教材具备完善的系统性,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考虑了中国学生的背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是,与国外优秀教材相比,在教学背景资料和文献支持上相对弱些,教学支持资源欠缺。

二是翻译的外国优秀教材。这类教材也有十几个版本介绍到国内,这些教材更多地适合于作为教学辅助读物,而不适合作为国内的教材。这些教材既代表了世界发达国家高校比较流行的版本;同时也反映了《国际营销学》教材的国际水平,代表性的版本:如菲利普·R.凯特奥拉[3]、基根[4]、乔尼·约翰逊[5]、迈克尔·津科特[6]、苏比哈什·C.贾殷[7]、安德鲁·麦考利[8]等主编的版本。外国教材具有其突出的优势是,反映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教材内容体系完备,案例和参考文献资料丰富多彩。但是,比较而言外国教材:内容比较松散,基本理论、原理及观点掺杂在各种案例和资料之中,中国学生往往会有所不适应;内容比较多、篇幅过大(教材过厚),不适合国内本科教学课时的要求。这些教材更多地适合教学参考用书。

三是外国原版教材。包括外国版和影印版。近年来,伴随双语教学的需要,国内还出版了几个版本的外国原版(英文)教材,大多数为影印版,代表性影印教材有Warren J.Keegan[9]、Michael R.Czinkota[10]、TaylorW.Meloan & John L.Graham[11]、Syed H.Akhter[12]等。这些教材有的已有中文翻译版本。这些原版教材与翻译教材具有相同的优势,尤其在强大的教学支持资源方面更加突出。但一般而言,这些影印原版教材价格都比较高,同时篇幅比较大,一般在600~800页区间。单就价格高和篇幅过大两个因素就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国内教学中的使用。加上与翻译教材存在的一些同样的问题,更加影响了其在本科教学中的使用效果。

二、《国际营销学》教材的选择与改编

外国优秀教材与国内优秀教材各有其所长。选择不同的教材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无疑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以及把握中国视角的国际市场营销,有助于学生理解国际市场营销理论;选择原版的外国优秀教材,无疑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跨国文化冲击,感悟国际营销中的“自我参照准则”障碍及他国视角的不同,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国情和文化;选择翻译版的外国优秀教材,可以发挥外国教材的优势,同时比采用原版更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

外国优秀教材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特点。按照阐述视角分类,国外《国际营销学》至少有两类优秀教材十分流行:一是将国际市场营销视作企业的一种营销职能,其阐述框架基本围绕营销策略组合(4Ps)展开,除强调环境变量外与“市场营销学”分析逻辑和理路相似;一是将国际市场营销视为企业的一项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其阐述框架按照跨国化经营的逻辑和程序展开,更多地涉及企业层面的经营战略抉择。Philip R.Cateora &John L.Graham[13]与Warren J.Keegan的教材分别属于前后两种类型的代表之作。前者除强调环境变量外与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分析逻辑和理路有相似之处;加之第10版在2000年就以翻译版介绍到国内,因此,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一体系相对比较熟悉。

通过对外国优秀教材进行改编,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内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双语教学的需要。Philip R.Cateora&John L.Graham合著的《国际营销学》,从1971年第1版推出到2005年第12版,经过不断修订和充实,框架体系日臻完善,内容丰富多彩,是该领域颇具影响的权威教科书。为了更加适合我国高校相关专业该课程的教学需求,考虑国内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课程学分与课时及学生对教材价格的要求,根据多年使用原版教材第10版和第11版的课堂教学经验,在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特色的前提下,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编。[14]改编中奉行“思想上全球化,行动上本土化(Thinksglobally and acts locally)”这一国际营销的核心指导理念,主要改编依据与内容:一是根据选修课程删除原版中可能重复的内容;二是保持本书始终围绕营销职能主

线的阐述框架,删除相对独立的部分内容;三是为了保持国内教学视角的一致性,删除部分典型美国视角的内容;四是考虑教师选用案例的标准差异较大,仅保留部分案例供参考。教材经过改编,由原版的6大部分19章改编为4大部分13章,由原版的697页压缩到改编后的390页,无论在内容还是篇幅上,都更加适合国内的教学。

三、《国际营销学》改编版的应用与教改

以外国优秀教材改编版所长塑造课程特色。应用外国优秀教材,推进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围绕教材所长的教改实践从整体上塑造和形成课程的特色:第一,以教材为媒介的国际化。改编版教材推动了课程教学与国际全面接轨,促进了教学内容和考评的国际化,以及教学思维的国际视角和分析问题的全球化,由此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体会和克服国际市场营销学中最主要的屏障——自我参照准则(SRC)。第二,以教材为导引的时代性。改编版教材促使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标准等各个方面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教材全面反映和跟踪了这一领域最新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成果。第三,以教材为基础的多目标性。改编版教材适合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国际营销专业知识,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改编版教材推进教学改革塑造的课程特色,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与体系

“国际营销学”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国际营销管理问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背景下全面对外开放的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改编版教材突出营销环境尤其是文化因素对于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特别强调国际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互联网的工具性应用以及阐述普遍适用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市场营销分析框架与思径的形成。教材为实现教学目的,针对本科教学的课时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及教学组织计划方面,充分发挥了改编版教材的优势。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们试用了改编版教材,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重点推行了以下做法:

(1)结合教材各章所设置的提要、学习目标、小结及其练习题,教学中以阐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突出学习重点和复习掌握知识点的训练。给学生进行导读和释疑,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全书汇总了“跨越国界”的独特性、幽默性和趣味性的事例。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诸如:我们采用了课堂讨论、课堂小作业、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对于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加深跨国文化的理解、巩固教材的知识有所帮助。

(3)教材附录提供了“教学案例”和《国家手册》。教师运用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得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结合《国家手册》提供的资料,对国际市场进行了模拟营销分析。如结合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余作业:对某产品在某个国家进行的市场营销给予分析、策划,学生组成小组查找、收集、分析资料,形成作业报告,期末课堂师生共同分享学生小组的成果。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落到了实处。

(4)改编版教材配有教辅支持材料——由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提供,包括教师教学手册、教学幻灯片、录像、试题库、网络资源及其时事案例等。我们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了课程的中英文幻灯片,使学生及时了解国际营销组织、各类信息、著名企业提供了方便。

3.考核方式

改编版教材促进了考核方式的改革。我们采用“平时成绩10%+学期学业成绩10%+期末成绩70%”考核方式,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总之,《国际营销学》选择、改编及其应用外国优秀教材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改编版教材对推进教学改革和塑造课程特色具有其独特功能。针对国际化课程的特点,选择、改编和应用外国优秀教材,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快速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结合外国教材优势形成课程的特色。

参考文献:

[1]Joyce,B&Weil,M.Models of Teaching[M],Englewood.M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72.

[2]张廷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J].山西教育,2005(4).

[3]菲利普·R.凯特奥拉(Philip R.Cateora),约翰·L.格雷厄姆(John L.Graham).国际市场营销学(第1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基根(Warren J.Keegan).全球营销管理(第7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乔尼·约翰逊(Johny K.Johansson).全球营销(第3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迈克尔.津科特(Michael R.Czinkota),伊尔卡·朗凯恩(Ilkka A.Ronkainen).国际市场营销学(第6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苏比哈什·C.贾殷(Subhash C.Jain).国际市场营销(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安德鲁·麦考利(Andrew McAuley).国际营销学:全球化消费,地区性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Warren J.Keegan.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6/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Michael R.Czinkota.International Marketing(7/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Taylor W.Meloan & John L.Graham.International andGlobal Marketing:Concepts and Cases(2/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2]Syed H.Akhter.Global Marketing:Concepts,Strategies,Practices,Text & Readings[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3]Philip.R.Cateora,John L.Graham.International Marketing12th,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5.

[14]崔新健改编.国际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2th 英文)(教育部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双语教学推荐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崔新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冬梅]

作者:崔新健

第3篇: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与选择

摘 要:网络文学批评要改变其与网络创作不相适应的格局,需要正视网络作品海量阅读、评价标准无从依傍和评价方式形殊而理异等现实困境。要破解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呼吁批评家真正进入网络文学现场,二是建立网络文学批评的通变观,三是打通写、读、管、评各环节,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共同体”。

关键词:网络文学批评;困境;主体选择

一、引言

网络文学批评之所以成为当前的一个焦点话题,显然不是源于批评界的某种理论嗜好,而是基于网络文学创作实践的需求。近年来网络文学的爆发式增长,让本来就有些薄弱的网络批评愈发相形见绌、声音微弱,赶不上呼啸前行的创作快车。于是,网络文学批评特别是学院派批评颇有些处境尴尬——一方面在网络文学界遇“冷”,不被网络写手和网民读者看好;另一方面又被传统批评视为“小道”和“边缘”,相对于积淀深厚的主流文学批评,网络文学批评似乎是“不入流”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快网络文学批评建设,倡导刚健有为的网络批评,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二、网络文学批评的三重困境

网络文学批评也属于文学批评,需要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规范,发挥文学批评的应有功能。但网络文学批评又不同于传统的或曰常规的文学批评,因为它是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所以它给文学批评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也使文学批评面临着诸多的困惑。

1.作品阅读量的困境

阅读是批评的先导和前提,而网络文学批评首先碰到的难题便是阅读的困难。网上的作品浩如烟海却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小说,动辄百万、千万字的篇幅,给阅读带来很大压力。网络上已经出现1.7亿字的超长篇小说《宇宙巨校闪级生》①,淡然的超长篇《宇宙与生命》超过2700万字,雷云风暴创作的《从零开始》连载了11年,已有2022万字,仍在更新;心梦无痕的《七界传说》达1900多万字②,而数百万字的小说、特别是玄幻类小说,在网络上可谓比比皆是。③就像电视连续剧需要播放50集左右方可产生最佳广告效应一样,受阅读市场“粉丝”跟读的“眼球效应”影响,网络小说为了付费阅读的需要和优质IP的影响力积累,必须要有一定的篇幅才能对阅读者形成“粘性”,产生“欲罢不能”的吸引力。一旦“粘”住了读者群,有时哪怕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粉”们也愿意硬着头皮跟读下去,因为他们还在期待下一次“续更”的“爽点”。于是,已被欲望机制驱动的“粉丝跟读”将会约束着写手持续写下去,出现“有人读,我就写”、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注水”长篇也就不稀奇了。

这种基于读者选择的“超长”写作并不代表艺术的创新或审美的进步,但从经济效益看,对于作者和网站经营显然是有利的,苦就苦了那些试图评价网络文学的批评家和研究者——生而有涯之人生面对有如恒河沙数般的作品,谁也无法穷尽巨量的阅读对象。即如当下火爆的类型小说而言,要想把几十种类型化作品梳理一个轮廓尚且不易,遑论在“类型的海洋”沙里淘金,掌握文学批评的话语自信!当然,如果人们只是在网上做一个“跟读的粉丝”即兴点评,或是去网络社区、某一作品的论坛参与在线评论,就具体作品的内容和写法发表几句阅读感言,阅读也许不是一件难事。但如果人们要发表文学“长评”,或者在传统媒体发表对网络作家作品鞭辟入里、切中肯綮的学术批评,没有对网络文学的长期浸淫,没有对作品的仔细阅读,都是不可想象的。网络作品数量多、篇幅长的“阅读难”问题,让许多有心介入的评论者要么望而却步,要么做一目十行的浅阅读,难以进入网络批评深入堂奥之门径,“阅读难关”便成为网络批评在技术层面的首要难题。

2.评价标准的困境

网络改变了人与世界原初的艺术审美关系,网络文学创造了不一样的文学,这使得传统批评标准一夜之间成为“昨日成规”,难以照搬过来用于评价新兴的网络文学,而新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起来,网络文学批评似乎变得无所依傍,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严重疏离,形成“创作热”和“批评冷”的强烈反差。因此,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正经历着难以规避的观念转型和标准重建。

从学理逻辑上看,网络文学仍然需要坚守人类赋予文学的逻各斯原点,其批评标准应该有助于评判和构建这种文学的人文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同时,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又必须切中“网络”和“文学”双重背景下的艺术创新,能够回应网络时代的文学发展和文学问题。比如,除了传统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之外,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还应该有读者层面、产业层面、技术层面的评价尺度。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可以是分层、分级的,既需要坚持思想精深、内容精湛、艺术精良等纯文学的高标准,也需要有诸如生活的认同感、情感的代入性、阅读的快感、大众娱乐性、“续更”的完本率、与读者的互动性,甚至持续原创的时长年限、作者的版权观念、网络道德操守与法律法规意识等一般性的、更为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都应该纳入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建构的视域。

在笔者看来,基于当下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其批评标准至少应当回答如下关键问题:网络时代文学评价的社会价值导向与文学价值导向应该如何坚守?网络时代的文学应怎样达成其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与市场效益的统一?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该怎样均衡美学标准、读者人气、经济效益等评价范式来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形式、审美风格的鉴赏和评价?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应如何分析网络文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文本的异同?评价网络时代的文学该怎样把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玄幻、穿越等类型化写作手法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当前,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界对这些问题探讨不多,有些研究才刚刚开始,有的问题还很少有人触及,已有的网络文学批评实践也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是自说自话、各说各话,这种状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变。

3.评价方式的困境

这里所说的评价方式,主要指文学批评的表达方式和成果传播的载体形态。传统的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重要一翼,长于对批评对象做学理分析,其成果一般是以公开发表(出版)的报刊、著作形式形成批评的影响力。网络文学诞生后,仍然有许多批评家特别是关注网络文学的学院派批评在沿袭这种批评方式,但更多的网络批评即网民批评却是在网络上完成的,网络“在线批评”已成为网络文学批评的主要方式。

今天,我国的网络文学批评已经形成一个由三类批评主体构成的三大批评阵营:即由传统批评家构成的学院派批评,由传统媒体人构成的传媒批评和以文学网民为主体形成的在线批评。这三类批评各有侧重:学院派批评是一种理性化的学术批评,注重学理规范和观念逻辑;传媒批评注重新闻时效的影响力,关注社会效益和市场反应,具有价值的引导性;而网络在线批评则以即时表达为主,讲求真话实说和悦心快意,往往三言两语,点到即止,却难免蜻蜓点水,或剑走偏锋,有时只图口舌之快却不负文责。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三个阵营各展其长,但并未形成兼容互补之势。

从有助于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大计考虑,要使网络文学批评发挥在社会主流文化中的影响力,需要掌控批评话语权和传媒主动权的“精英批评”与主流媒体更多地关注网络文学,用主流的声音为网络文学“站台”,改变网络创作与网络批评严重失衡的状况。

在笔者看来,当前更重要的是倡导批评家的网络在线批评。因为在线批评不仅更切合网络文学的文本生产机制和传播特点,也有助于网络批评与网络创作的互动沟通,真正让网络批评以“网络”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数字化网络所规制的“宏媒体”“元媒体”和自媒体具有强劲的整合力和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力,网络文学创作、传播、阅读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在线批评的直接有效性和批评趋势的必然性与适恰性,从网络特别是自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看,“上网批评”和“批评上网”都将是网络文学批评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期待,今天“三类批评主体构成三大批评阵营”的彼此分立、互不往来的状况尽快得到改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中三者尽快形成一股合力,成为一个整体,就像消除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界限一样,逐步弥合学院批评、传媒批评、网络在线批评的边界,创建网络文学批评的“中国板块”。

三、批评立场的主体选择

1.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呼吁批评家真正进入网络文学现场

这是网络文学批评的第一步,也是批评主体的首要选择。评价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应该并只能从对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的本体为据,这是我们了解网络文学、评价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绕不过去的一道“铁门槛”。对于网络文学批评者而言,“便是点击网站,阅读作品,下足新批评派所倡导的‘细读’工夫,了解和把握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作品形态、传播载体和接受方式,以及功能结构与意义蕴含等”④。切入现场,做一个网络文学的“局内人”,从而赢得网络文学批评的话语权,这是网络批评的前提。并且,批评家仅仅“入场”还不够,还需要“入眼”“入心”,做一个网络“潜水者”跟踪阅读作品,也可以做一个“粉丝”为某一个网络写手“站台”甚至“打赏”,参与对网络作家作品的社区、论坛讨论,或点赞、或吐槽,或跟帖、或长评,跟作家互动,与网友交流,始终保持对网络文学现场的关注度和兴奋点。

但时下我们看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中有两种情形容易形成阻隔:一是“旧制嵌入”模式,二是“技术至要”模式。前者先入为主地简单套用传统的文学理论体系和批评标准来评价网络文学,评论者不是从网络阅读出发,有些甚至很少上网,并不熟悉网络作品,只是凭着在传统文学熏陶中积累的理论经验,便无比自信地面对网络文学发言,比如网络文学“垃圾论”“低俗论”“口水论”“媒介论”等即属此类。这种评价多是“把传统的文论学理简单套用到网络文学身上,用中外经典的文艺理论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实施‘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式的疏瀹与反思,急于构建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让这只本该黄昏时高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黎明时便折翅起飞,结果不仅对实际的网络文学现象体认有‘隔’,也于这一新兴文学的理论开启无补,导致网络文学研究的聚焦失准与凌空蹈虚”⑤。后者同样不是从网络作品出发,或者根本不把网络文学当作“文学”去评价,而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技术传媒的文化符号,以技术分析代替艺术评判,用工具思维漠视网络文学的人文蕴含,其评论充斥着一串串技术性术语和英文符号,读来让人一头雾水,笔下的评论文章不乏“网络”特色却与“文学”相距甚远,说到底,还是对网络作品阅读不足,体验不深,只能“入场”却不能“入心”。这样的批评滑向了技术的槽模,而脱离的却是文学的正途。

2.建立网络文学批评通变观

文学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文学变化带来的文学批评变化同样如此,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当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把文学带到“赛博空间”的时候,文学批评要想回应文学现实,只能顺变,不能“逆袭”,改变与调适才是最好的出路。哈佛大学研究互联网治理的专家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称互联网是人类“光荣、毁灭与救赎的预言”,因为网络硬软件服务功能的“完美的执行”就意味着“行为规则和判决规则的不受欢迎的瓦解”⑥。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互联网怎么了?》一书中提醒人们:“数字化技术将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关键不是设想一个炼狱(dystopia)或者乌托邦(utopia),而是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尽我们所能以最好的方式去理解它们的结果。”⑦著名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也早就对传媒技术带来的变化有过精到的预言,他说:“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⑧互联网这只“魔兽”已经不可抗拒地改变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改变了社会面貌和文化规则,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格局,评价文学的体系和标准当然也应发生变化。只不过这个变化需要找到两个支点:一个是网络文学创作实践,让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既要有“文学”的维度,又要有“网络”的视野,能够“接地气”地回应现实;另一个是“文学性”的逻辑原点,即吸取传统文学批评理论观念中那些不变或不能变的元素,如人文的、审美的、艺术感染的、普世价值的文学要素,这样的文学批评才会是“文学”的批评而不是其他批评。

具体来说,基于主体立场的批评通变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批评主体身份的通变。网络批评是开放的,可以是有门槛的,如在传统媒体(书、报、刊)发表网络文学评论就会有专业性的要求;也可以是无门槛、零成本的,如网络在线批评。也就是说,网络文学批评不再是职业批评家的专利,而是批评话语权的下移与解放,使普通网民都有了面对作品发言的权力。而批评广场的众声喧哗能让创作者听到更多的“逆耳之言”,其所体现的以真话对抗虚假、用犀利替代陈腐,以及在“读—写”互动中实现的间性对话,显然有助于改善文学批评的学术生态。

第二,批评标准的通变。批评家应该基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批评标准的多维性。因为“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显现于对作品的肯定与否定的评判中、争议于传统与创新之辩,并合谋于商业与技术之维”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探索性、不确定性与可塑性,决定了批评家必须要有通变的立场和心态。正如研究者建言的:“建构合理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明确合理的价值预设和历史性、语境化原则,网络文学的网络化存在方式是确认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存在论依据”,因而,通变的批评标准必须考虑新媒介下的新文学,如“网络功能发挥尺度、跨媒介及跨艺类尺度、技术性—艺术性—商业性融合尺度、‘虚拟世界’开拓尺度、主体网络间性与合作生产尺度、‘数字存在’对存在意义领悟尺度、‘数字现实主义’美学尺度体系整体构成”⑩,这些尺度本身也无时不处在变化与建构之中。

第三,评价方式的变化。网络批评应该倡导不拘一格,可以是长评,也可以短评;可以是逻辑剖析性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可以发表在传统媒体上,更多的可能是在线批评;可以是庄重典雅的风格,也可以是戏谑调侃的风格……无论是哪种批评方式,只要是对解读网络作家作品有利,有助于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我们就应该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去适应。

3.打通写、读、管、评各环节,建立文学批评的共同体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一个生产链、产业链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文学共同体”。由写手创作—网站管理—读者欣赏—学者评说—市场检验—政府监管等诸要素创生的业态结构,构成了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社会学和生产美学。网络文学批评也应该这样,也需要建构一个由创作(作者维度)、管理(政府维度)、经营(网站维度)、阅读(读者维度)、评论(理论维度)五位一体的“批评共同体”,而不是批评家或文学网民的单打独斗、各说各话。这个共同体应该以理论评论学理逻辑为中心,创建批评的多维互动方式,以此形成网络文学批评的良好生态。

从“批评—创作”的维度上说,批评家要和网络作家交朋友,主动阅读作品,关注写手的创作与成长;网络作家也应该主动接近理论评论者,形成沟通与交流的良性机制,实现批评与创作的“对眼”与“对点”,而不是彼此观望,互不往来。文学评论家冯牧先生曾说过,批评家和作家的关系应该是平等交流的关系,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不应当像契诃夫那样把评论和创作看成是“绳子和马”的关系,也不应当像爱伦堡那样将其看成是“木耳和树”的关系,而要像贺拉斯在《诗艺》中比喻的那样:创作好比“刀子”,评论好比“磨刀石”,磨刀石虽然切不动什么,但却可以使钢刀锋利。作为批评家,应该让自己的评论助推创作的“锋刀利刃”;而网络作家也应该虚怀若谷,敢听真话,视批评家为文学同道和前行路上的挚友。

从“批评—管理”的维度上说,网络文学批评需要自觉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积极配合政府管理,打击利用网络文学传播有害内容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网络文学创作与经营恪守行业规范,以自律抵制市场乱象,积极为网络文学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文学管理者也需要依托网络批评获得文学舆情,把握创作动向,推介优秀作品,为网络批评保驾护航,使网络批评成为洞悉网络文学实践的晴雨表和驱动力。

从“批评—经营”维度上说,网络文学批评应该沟通创作与市场,为网站经营作品提供艺术定性和市场定量的有效信息,助推文学网站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文学市场,扩大作品影响力,延伸优质IP的产业链,形成可选择性价值导向。同时,网络批评也应该促进网站经营者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运用新媒体技术,组织和传播优秀作品,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把好内容质量关,抵制趋利媚俗之风,发表更多经得住大众评价、专家评价、历史评价和市场检验的好作品。文学网站也需要积极配合文学评价活动,为批评行为提供后台信息,把支持文学批评纳入网站管理的工作内容。

从“批评—阅读”的维度上说,网络文学批评有责任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作品中引导读者目光,形成欣赏导向,帮助读者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网络作品,以便“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一方面起到“沙里淘金”、抽茧剥丝的艺术遴选效应,另一方面又可以防范有害作品对读者的危害,起到阅读市场的净化作用。

注释

①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网络小说《宇宙巨校闪级生》,作者是紫峰闲人。该小说总字数超过340兆,如换成中文计算多达1.7亿汉字。这是一部用VB语言编写并全自动完成的超长篇小说,全书至少描写了1.7万个有着不同姓名、不同容貌、不同特长的人物,描述了2.7万种造型新奇、行为怪异的怪物。据报道,完成这部超长小说只用了37个小时(不包括编程时间)。作品极具创意和想象力,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述,都可用怪妙绝尘、难寻对手来形容,因为这些效果的产生主要是借用了强大的电脑计算能力。

②雷云风暴的《从零开始》已在起点中文网连载11年,当前已有2022万字,仍在更新中。心梦无痕的《七界传说》,共1900多万字。参见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35165,2016年9月16日查询。

③另有研究者统计:“起点文学网目前超过1000万字并且还在继续更新的小说有4部,它们是雷云风暴的《从零开始》,现在是1380多万字(此为2013年的数字——笔者注),元宝的《异能古董商》1160多万字,陈风笑的《官仙》1150万多字,黄金战士的《重生之妖孽人生》1100多万字。另外还有四部超过九百万字,接近1000万字。800万—900万字之间的也有8部。超过500万字的有80部。超过200万字的多达1049部,字数在100万—200万字之间的达1100部,意即超过100万字以上的小说多达2149部。这还是起点一家的情况。”见聂庆璞:《网络超长篇:商业化催生的注水写作》,《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④⑤欧阳友权:《中国物联网研究基点及其语境选择》,《河北学刊》2015年第4期。

⑥[美]乔纳森·齐特林:《互联网的未来》,康国平、刘乃清等译,东方出版社,2011年,第101页。

⑦[美]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易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3页。

⑧[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6页。

⑨禹建湘:《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求是学刊》2016年第3期。

⑩单小曦:《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问题反思及其在媒介存在论批评视角下的构建》,《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

责任编辑:采 薇

作者:欧阳友权

第4篇:外国文学选择题

1. 《神曲》的主要内容取材于( )。

A. 历史 B. 神话传说 C. 圣经故事 D. 意大利现实生活 2. 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是( )。

A.表现宗教思想 B.歌颂人类美好的感情 C.为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 D.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3. 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 )

A.拉丁语 B.希腊语

C.意大利语 D.希伯来语

4. 在《神曲》中维吉尔象征的是( )。 A.理性

B.信仰

C.神学

D.智慧

5. 除( )外,其它均是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组成部分。 A.《地狱》

B.《炼狱》

C.《人间》 D.《天堂》 6. 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 )。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

B.他企图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 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却屡遭失败 D.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7.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了除( )以外的艺术手法。A.写实

B.对比

C.嘲讽

D.夸张 8. 在《堂·吉诃德》主人公凭空想象的心上人是( )。 A. 杜尔西内娅 B. 索菲利亚 C. 桃丽娜

D. 贝亚特里丝

9. 《堂·吉诃德》第二部中塞万提斯塑造的卡拉斯科这一人物,是一个(A. 哲学家

B. 文学士

C. 牧师

D. 医生 10. ( )是第一位从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的译者。 A. 林纾

B. 陈家麟

C. 傅东华 D. 杨绛

)。11.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是一个( )。

A.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 B.个人奋斗者形象 C.女冒险家 D.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

12. 《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使用“布尔乔亚”一词具有的含义是( )。 A. 资产阶级

B. 商人

C. 城镇居民、庸人

D. 革命者 13. 包法利夫人的丈夫是( )。

A. 查理

B. 罗道尔弗

C. 玉斯旦 D. 赖昂 14. 《包法利夫人》第二卷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 A. 鲁昂

B. 永镇

C. 巴黎

D. 道特 15. 《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 )。

A. 《外省风俗》

B. 《一个纯洁的女人》 C. 《风俗研究》

D. 《1830年纪事》

16. 歌德所说的:“像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是指莫里哀的作品是( )。

A.《吝啬鬼》

B.《伪君子》 C.《可笑的女才子》 D.《太太学堂》

17. 《伪君子》的主人公( )是典型的宗教骗子。 A. 奥尔贡 B. 艾耳密尔

C. 达尔杜弗

D. 大密斯

18. 《伪君子》中的女仆( )是反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A. 桃丽娜 B. 艾耳密尔

C. 白尔奈尔太太 D. 塞利曼娜 19. 《伪君子》中达尔杜弗的语言特点是( )。 A.矫揉造作、堆砌词藻、玩弄教义 B. 犀利、明快 C. 生动、朴素 D. 简洁、清楚

20. 莫里哀呈递了三次陈情表后才获准公演的喜剧是( )。 A. 《恨世者》

B. 《多情的医生》 C. 《吝啬鬼》

D. 《伪君子》

21.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从构思到脱稿,前后延续的时间是( )。 A.20年

B.40年

C.50年

D.60年 22. 除( )外,其它均是歌德晚年完成的重要作品。

A.《西方与东方合集》

B.《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C. 《浮士德》第二部

D. 《汤姆·琼斯》 23.《浮士德》中肯定创造和劳动的名句是( )。 A.种我们的园地要紧。

B.无论我们到哪里寻找快乐,快乐总在那儿等候。

C.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有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D.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大自然索取。

24. 按照浮士德和魔鬼打赌的约定,语涉( ),浮士德就失败了。 A. 停留

B. 快乐

C. 爱欲

D. 灵境 25. ( )的运用是贯穿《浮士德》全剧的主要特色。 A. 写实手法 B. 对比手法

C. 幽默讽刺

D. 象征手法

26.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塑造了一个仁爱的化身,即

主教。

A克洛德

B米里哀

C西朗

D丁梅斯代尔 27.雨果在作品

的序言中指出:“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

A《海上劳工》

B《巴黎圣母院》

C《悲惨世界》

D《九三年》

28.《悲惨世界》通过三个人物即

的遭遇,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一个人间地狱。

A冉·阿让、芳汀、沙威

B 冉·阿让、马德兰、芳汀

C冉·阿让、米里哀、沙威

D.冉·阿让、芳汀、珂赛特 29.冉·阿让因失业和饥饿偷了块面包,坐了

的监狱。

A19年

B20年

C16年

D15年

30.雨果说过:“但丁用诗歌造出一个地狱,而我试图用现实造出一个地狱。”在这种观点指导下,作品

写成了一幅历史壁画。

A《海上劳工》 B《九三年》 C《悲惨世界》 D《巴黎圣母院》

31.《红与黑》是19世纪

奠基作。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感伤主义 32.《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索黑尔是一个

的人物形象。

A.浪漫而富有幽默感

B.具有平等意识、反抗意识和进取精神

C.善良、天真、无知无畏

D.外表高傲、内心怯懦

33.法国19世纪作家在小说

中借人物之口提出了镜子说,指出:“小说是人们在路边来回移动的一面镜子。”

A.《死魂灵》 B.《艰难时世》 C.《高老头》 D.《红与黑》 34.于连在花园中与

握手的哑剧,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A.玛特尔小姐

B.鲍赛昂夫人

C..爱玛

D.德瑞那夫人

35.《红与黑》的小说故事主要发生在三个地方,即

A. 维利埃尔、、巴黎德·拉穆尔侯爵府 B. 苏城、帕玛修道院、巴黎古物陈列室

C. 维利埃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德·拉穆尔侯爵府 D. 维利埃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金融交易所 36.《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

的巴黎。

A.1819年末至1820年初

B.1819年末至1822年初 C.1819年底至1832年初

D.1819年至1830年

37.《高老头》中,高老头对女儿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

。 A.得到女儿的侍奉颐养天年

B.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C.被女儿抛弃中风惨死

D.原谅了女儿重享天伦之乐 38.

是《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巴黎遇到的“人生导师”。 A. 高老头和伏脱冷

B. 鲍赛昂夫人和高老头 C. 伏盖太太和伏脱冷

D. 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 39. 《高老头》中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是

A.伏盖公寓和拉丁贫民区

B.伏盖公寓和贵族府邸

C.贵族府邸和圣·日耳曼区

D.伏盖公寓和德·拉穆尔侯爵府 40.《高老头》通过四条线索的穿插来组织情节,其中的人物

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A.拉斯蒂涅

B.伏脱冷

C.高老头

D.鲍赛昂夫人 41.目前我们看到的《死魂灵》译本是它的

A. 第二部

B.第一部

C.第一部和第二部

D.不完整的第一部 42.对《死魂灵》书名的正确理解应是

。 A.死去的农奴/死去的地主

B.人死后的魂灵

C.死去的农奴

D死去的农奴/虽生犹死的地主 43.泼留希金是《死魂灵》中的

形象。

A.甜腻腻的梦想家

B.凶恶、顽固的旧式地主

C.地主恶少式无赖

D.吝啬到病态的守财奴 44.《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遍访四乡地主的目的是

。 A.收购死魂灵以牟取暴利

B.向四乡地主催缴欠债 C.探望老朋友巩固友谊

D.考察俄国农村庄园的现状 45.

是《死魂灵》这部作品的主要艺术风格。 A.委婉含蓄

B.黑色幽默

C.含泪的笑

D.犀利的讽刺 46.十九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罪与罚》的作者是:

A 托尔斯泰

B 陀思妥耶夫斯基

C 普希金

D 冈察洛夫

E 屠格涅夫

47.《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中心内容是反映大学生

的犯罪与被惩罚。

A 卡拉马佐夫

B 拉斯科尔尼科夫

C 梅思金

D 马尔美拉多夫

E 列文

48.第一部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是:

A 穷人

B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C 群魔

D 罪与罚

E 白痴

49.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作品是:

A 卡拉马佐夫兄弟

B 群魔

C 白夜

D 白痴

E 罪与罚

50.《罪与罚》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是人类苦难的象征,在她身上体现了敬奉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被认为代表了作者“以自我牺牲来解救人类苦难”的理想。

A 塔吉雅娜

B 索尼娅·马尔梅拉多娃 C 安娜·卡列娜

D 娜塔莎·罗斯托娃

E 卡秋莎·马丝洛娃

51.“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一名句出自以下的哪一部作品?

A 安娜·卡列尼娜

B 复活

C 死魂灵 D 战争与和平

E 少年 52.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题词“申冤在我,我必报应”被认为是理解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这一题词引自西方的哪一部经典?

A 古希腊神话

B 荷马史诗

C 圣经

D 神曲

E 浮士德 53.“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这句名言精辟地概括了十九世纪农奴制改革之后的俄罗斯社会现实。这句话出自小说

A 战争与和平

B 哥萨克

C 复活

D 安娜·卡列尼娜

E 一个地主的早晨

54.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以两条情节线并行发展的独特结构著称于世。其中一条线索表现城市上流社会生活,以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为代表;另一条线索则表现乡村庄园生活,以另一位重要人物的活动来贯穿。这个人物是

A 卡列宁

B 奥布朗斯基

C 沃伦斯基

D 聂赫留朵夫

E 列文

55.《安娜·卡列尼娜》中最能够体现作者托尔斯泰家庭幸福观的女性人物是

A 吉提

B 佩托西公爵夫人

C 安娜

D 杜丽

E 卡秋莎

56.高尔基的创作中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的小说是

A 在人间

B 母亲

C 阿尔达莫洛夫家的事业 D 克里姆·沙姆金 E 童年

57.作为真实反映现实的一部经典之作,小说《母亲》取材于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就是

A 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

B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

C 1917年十月革命

D 1861年农奴制改革

E 1905年民主革命

58.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完成了长篇小说《母亲》。小说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工人革命家

的形象。 A 保尔·柯察金

B 叶甫盖尼·奥涅金

C 巴威尔·弗拉索夫

D 彼埃尔·别竺霍夫

E 安德烈·鲍尔康斯基

59.高尔基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的小说《母亲》着力塑造了一位由逆来顺受家庭妇女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

的形象。

A 塔吉雅娜

B 瓦丽娅

C 娜塔莎

D 尼洛夫娜

E 卡秋莎 60.1906年在美国一边宣传革命、筹集革命经费,一边完成了长篇小说《母亲》的著名作家是

A 罗曼罗兰

B 奥斯特洛夫斯基

C 阿·托尔斯泰

D 裴多菲

E 高尔基

61.1982年《百年孤独》的作者“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位作家是

A M.A.阿斯图里亚斯的里亚斯

B 加西亚·马尔克斯

C A.卡彭铁尔

D J.J.鲁尔福

E 巴勃鲁·聂鲁达

62.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作品是

A 枯枝败叶

B 蓝宝石般的眼睛

C 大妈妈的葬礼

D 家长的没落

E 百年孤独

63.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把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创作了堪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的

A 总统先生

B 佩德罗·帕拉莫

C 家长的没落

D 百年孤独

E 城市与狗

64.《百年孤独》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小说中承载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兴废的偏远村庄

,被认为是近代拉丁美洲的缩影。 A 危地马拉

B 海地

C 马孔多

D 委瑞内拉

E 洪都拉斯

65.小说《百年孤独》大量使用了古往今来各种经典著作和民间流行的众多神话与传说。其中马贡多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大雨的情节就是来自

的故事。

A 古希腊神话

B 日尔曼部落神话

C 阿拉伯天方夜谭

D 圣经

E 拉丁美洲民间传说

66.1954年美国作家

由于小说《老人与海》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A 威廉·福克纳

B 艾兹拉·庞德

C T·S·艾略特

D 欧内斯特·海明威E 约翰·斯坦贝克 67.为作者海明威赢得了1952年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是

A 太阳照样升起

B 老人与海

C 永别了;武器

D 丧钟为谁而鸣

E 乞力马扎罗的雪

68.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出自他的名著

。 A 老人与海

B 在我们的时代里

C 太阳照常升起

D 永别了,武器

E 第五纵队

69.从20世纪二十年代起海明威便开始在作品中探讨人与暴力的关系,开始塑造“硬汉”性格的人物形象。《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

则是早期硬汉形象的发展和升华。

A 享利

B 乔顿

C 桑提亚哥

D 杰克•巴恩斯

E 罗伯特·乔丹

70.小说《老人与海》充满象征和隐喻。老人是现代人的象征,他的失败是人类命运的隐喻。而大海则象征着

A 海洋文明

B 自然景观

C 大自然的强大力量

D 老人的硬汉性格

E 充满暴力、不可理喻的世界

1-5CCCAC 6-10BAABD 11-15ACABA 16-20BCAAD 21-25DDCAD 26-30BCDAC 31-35BBDDC 36-40ACDBA 41-45BDDAC 46-50BBDEB 51-55ACDEA 56-60BACDD 61-65BEDCD 66-70DBACE

第5篇:外国文学选择题答案

1.古希腊神话中的月神是 ( D ) a 阿佛罗狄忒 b 雅典娜 c缪斯 d 阿尔忒弥斯

2.表现古罗马祖先的光荣业绩的史诗是 ( A ) a《埃涅阿斯纪》 b《伊里昂纪》 c《埃达》 d《尤利西斯》

3.《罗兰之歌》是 ( A ) a中世纪法国民族英雄史诗 b中世纪晚期西班牙骑士文学 c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圣徒传说 d 中世纪北欧体系英雄传说

4.但丁《新生》的歌咏对象是 ( B ) a劳拉 b 贝阿特丽采 c玛甘泪 d 弗兰采斯加

5.彼得拉克的《歌集》的主要诗体形式是 ( D ) a颂诗体诗 b哀歌体诗 c牧歌体诗 d十四行诗

6.大学才子派是指 ( A )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家 b法国贵族派人文主义集团 c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d意大利中世纪后期诗歌流派

7.创造了卡冈都亚与庞固埃父子两代形象的是 ( D ) a斯威夫特 b屠格涅夫 c 伏尔泰 d拉伯雷

8.塞万提斯自己说创作《堂吉诃德》的目的是 ( A ) a嘲笑骑士文学 b表现侠义精神 c揭发教会腐败 d歌颂自由平等

9.17世纪法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C ) a贵族沙龙文学 b 巴洛克文学 c古典主义戏剧 d 感伤主义小说

10.超验主义思想最集中体现在谁的创作中 ( D ) a华盛顿 欧文 b库柏 c惠特曼 d 爱默生

11.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是 ( C ) a歌德 b席勒 c 赫尔德尔 d克琳格尔

12.湖畔诗人是指 ( D ) a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 b 雪莱、骚塞、华兹华斯

c拜伦、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d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13.哪个流派鼓吹“为艺术而艺术” ( B ) a荒诞派 b唯美主义 c浪漫主义 d 古典主义

【依旧不是很确定】

14.马克 土温的《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主要批判了美国的 ( C ) a 资本主义剥削 b种族压迫 c 拜金主义 d 虚伪的民主制度

15.海明威因为哪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D ) a 《太阳照样升起》 b《丧钟为谁而鸣》 c 《永别了,武器》 d《老人与海》

16.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a 哈代 b 托尔斯泰 c 华盛顿 欧文 d 乔治 爱略特

17.肖洛霍夫反映普通劳动者在卫国战争中的经历的小说是 a《静静的顿河》 b《一个人的遭遇》 c《被开垦的处女地》 d《看瓜田的人》

18.在人物形象塑造时,主张以生物学分析代替社会学分析的文学流派是 a 象征主义 b 唯美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自然主义

19.《复活》男主人公是 a“小人物”典型 b“多余人”形象 c 忏悔的贵族 d 专制官僚

20.《猎人笔记》在屠格涅夫的创作中属于 a浪漫主义的散文随笔集 b 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c感伤主义的旅行笔记 d 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集

21.劳伦斯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是 a《儿子与情人》 b《虹》

c《恋爱中的女人》 d《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22.提出“间离效果”的戏剧家是 a梅特林克 b布来希特 c 豪普特曼 d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23.《琼斯皇》是奥尼尔以 为主要倾向的剧作。 a自然主义 b 象征主义 c 表现主义 d 现实主义

【依旧不是很确定,因ABCD都有被选。。】

24.托马斯 曼以象征作为总体结构的小说是 ( A ) ( B ) ( D ) ( C ) ( D ) ( A ) ( B ) ( C ) ( C ) a《布登博洛克一家》 b《浮士德博士》 c《魔山》 d《威尼斯的死亡》

25.左拉将自己的作品构思为“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 D ) a《黛莱丝 拉甘》 b《金钱》

c《萌芽》 d《卢贡 马卡尔家族》

26.〈《大卫 科波菲尔》〉是谁的自传性小说。 ( A ) a狄更斯 b 萨克雷 c司各特 d哈代

27.《呼啸山庄》是谁的作品 ( C ) a盖斯凯尔夫人 b 夏绿蒂 勃朗特 c爱米莉 勃朗特 d 安妮 勃朗特

28.莫里哀《伪君子》中的谁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 ( A ) a答丢夫 b奥尔恭 c 桃丽娜 d 欧米尔

29.标志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 ( D ) a《格列佛游记》 b《克拉丽莎》 c《蓝登传》 d 《鲁滨逊飘流记》

30.德国文学中第一部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是 ( D ) a《浮士德》 b《威廉 退尔》 c《威廉 迈斯特》 d《少年维特之烦恼》

31.拉伯雷的代表作是 ( D ) a《十日谈》 b《羊泉村》 c《新生》 d《巨人传》

32.《伊里昂纪》中的两个主要英雄是 ( B ) a赫克托尔、普里阿摩斯 b 赫克托尔、阿基琉斯 c俄狄浦斯、赫克托尔 d 帕特洛克罗斯、阿基琉斯

33.《奥德修纪》的主题是 ( B ) a和平 b 冒险精神 c 宗教 d来世思想

34.《列那狐传奇》中的列那是 ( A ) a市民的典型 b无产阶级的典型 c封建贵族的典型 d神职人员的典型

35.开俄国文学小人物先河的是 ( C ) a《上尉的女儿》 b《穷人》 c《驿站长》 d《外套》

36.首次使用“多余人”这一文学概念的评论家是 ( B ) a 莱蒙托夫 b赫尔岑 c 屠格涅夫 普希金

37.被视为“迷惘的一代”宣言书的作品是 ( C ) a《永别了,武器》 b《丧钟为谁而鸣》 c《太阳照样升起》 d《气力马扎罗的雪》

38. 《荒原》的作者是 ( A )

a T • S • 艾略特 b庞德 c 叶芝 d马雅可夫斯基

39.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是 ( D )

a k b 约瑟夫 c 卡尔 罗斯曼 d 格里高尔

40.《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中的黑奴形象是 ( B ) a汤姆 b 吉姆 c 哈克 d 道个拉斯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大学才子派”最主要的作家是 ( ABCD ) a 马洛 b 李利 c 格林 d 基德

2.下列属于古典主义文学特征的是 ( ABD ) a 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 b 注重理性,要求自我克制 c 常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 d 模仿古代,重视格律

3.莫里哀创作全盛时期揭露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本性的作品是: ( CD ) a《唐璜》 b《恨世者》 c《乔治·唐丹》 d《悭吝人》

【不是很确定】

4.塑造了贵族的衰微和没落的作品是 ( BC ) a 《老古玩店》 b 《复活》 c《弃妇》 d《巨人传》

5.表现反抗思想的作品是 ( ABCD ) a《浮士德》 b《失乐园》 c《力士参孙》 d《复乐园》

第6篇:英美文学选择

1.Charles Dickens is a great writer in 2.The early inhabitants in the island we now call England were __.B. Britons

3. In 55 B. C., Roman troops led by

4.The Roman occupation in Britain5.Old English came into being by theD. 7th

6. In Britain became a Roman province.B. 43 A. D.

7.The Anglo-Saxon period ended inD. 1066

the life of the gleeman. A. “Deor’s Lament”

is an early English poem about love. C. “The Husband’s Message”

10. is an early English poem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the sea.B. “The Wanderer”

the early English literature.D. “Beowulf”

12. Grendel isa monster described in

13.The Roman occupation lasted for about 400 years in Britain, and in all the Roman troops went back to their continent and never returned.D. 410 A. D.

14.__C__ is the first important religious poet in English literature. C. Caedmon 15.When we speak of the old English prose, the first name that comes into our minds is who is the first scholar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has been regarded as father of English learning.D. Venerable Bebe

16.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romances fall into groups as matters of __ABC___. A. Britain B. FranceC. Rome

rimed English verse. A. Layamon’s Brut feudalism in England.D. Norman Conquest

19. Shakespeare’s plays written between are sometimes called “romances” and all end in reconciliation and reunion.D. 1608 and 1612

20. Miranda is a heroine in Shakespeare’sD. The Tempest

Shakespeare’s Sonnet. Never before Imprinted.(《莎士比亚十四行诗》)which contains 154 sonnets.D. 1609

22. Shakespeare is one of the foundersB. realism

23. Among many poetic forms, Shakespeare was especially at home (good at) with the A. dramatic blank verse

24.In the plays, Shakespeare used aboutB. 16000

has been called the summit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C. W. Shakespeare

26.In 1066, with his Norman army, succeeded in invading and defeating England. A. William the Conqueror

27.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mostD. Chaucer 28.The prevailing form of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isC. romance

of the Arthurian romances. A.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30. William Langland’s is written in the form of a dream vision.B. Piers the Plowman

31. 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three

languages existed in England at that 43. Spenserian Stanza is created by time. The Normans spoke A. Edmund Spenser for hisB. Frenchpoem

44.It was the first English religious reformers and the first printer, who gave the readers Chaucer’translator of the Bible.C. Wycliffe s The Canterbury Tales.B.

33. Piers the Plowman describes a series William Caxtonof wonderful dreams the author dreamed,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a Bible. C. Authorized Bible

46. The sea-dogs as Francis Drake and

B. feudal John Hawkins encouraged by established the first English colonies.w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in romances. B. Queen Elizabeth

A. loyalty47. The English bourgeoisie came to

35.The most famous cycle of English froe in the arena of history after the ballads centers on the stories about a

legendary outlaw calledB. 48. is the key-note of the Robin HoodRenaissance.D. Humanism

36. the “father of English 49.English Renaissance started in the poetry” and one of the greatest

narrative poets of England, was born in 50.The period of is called the London about 1340. A. Geoffrey Elizabethan Period or the Age of ChaucerShakespeare.B. 1516—157837. Chaucer died on the 25th October 6 knights representing 6 1400, and was buried inD. virtues: Holiness, Temperance, Chastity, Westminster Abbey Friendship, Justice and Courtesy. A.

38. Chaucer’s earliest work is his The Faerie Queene

a translation of the French 52.The answer to the dominant Roman de la Rose, which was a love thoughts in The Faerie Queene allegory enjoying widespread popularity in the 13th and 14th centuries not only in France but is the first philosopher of throughout Europe. A. The Romaunt of industrial science . C. Francis Baconthe Rose__ is F. Bacon’s well-known

40. In his life-time Chaucer served in a book.D. Essays great variety of occupations which had is the most famous essay in impact on the wide range of his Bacon’s Essays.C. Of Study

writings. Which one is not his career? 56.Sidney’s _an attack on poetry and drama as “the

41.Chaucer composes a long narrative school of abuse.” A. Apology for Poetrypoem named based on 57. _ is the Poet’s Poet of the Boccaccio’s poem “Filostrato”.Renaissance.C. Edmond Spenser B. Troilus and Criseyde

42. English Renaissance started from

第7篇:华南师范汉语言文学自考选择填空近代文学必备

一、选择、填空

1、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文学的性质是

反帝反封建。

2、 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3、 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是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4、 189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5、 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于1898年以《天演论》为题正式出版。

6、 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7、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王国维。

8、 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9、 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人。1864年他在《杂感》中提出我手写吾口,1887年他在《日本国志》中对这种思想作了明确的表述。

10、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裘廷梁。他于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11、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

12、近代文学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

13、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14、近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识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15、由于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致使文学的读者群也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16、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爱国主义诗人有龚自珍、魏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林昌彝。

17、早期的康有为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18、19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出现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等。

19、1895-189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多"寻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新诗。

20、梁启超的散文《清代学术概论》,形成了"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的"新文体"。

21、传奇剧本有梁启超的《新罗马》、《劫灰梦》。

22、《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

23、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性,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就开始表现出来。其标志是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流的形成。

24、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

25、光绪末翻译的外国书籍已有533种。

26、在社会思潮方面,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如社会进化论、民族民主革命、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等思想。

27、林纾一人所译的小说,已刊未刊者加在一起,达183种之多。

28、周桂笙译的《毒蛇圈》是当时中国最早的用白话直译的小说。

29、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先后在日本创办了《清译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

30、"宋诗运动"代表诗人有程恩泽、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堤、金和。

31、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精髓。

32、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辟"诗文辞随录"专栏,在《新民丛报》开辟"诗界潮音集"专栏,在《新小说》开辟"杂歌谣"专栏,作为新派诗的主要阵地。

33、"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于1902年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来的。

34、南社从1909年至1923年为止,共举行雅集24次,出版南社机关刊物南社丛刻22集。

35、宋诗派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

36、宋诗派的诗学观点仍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

37、"曾门四弟子"是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张裕钊。

38、曾国藩打着"中兴桐城"的旗号,选辑《经史百家杂钞》,用以扩充《古文辞类篡》的界域。

39、《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词曲概》、《赋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

40、"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年间"诗人不专宋盛唐者"的一个诗歌流派。标举"开元"、"元和"、"元佑"的"三元"之说,"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

41、"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陈衍、陈立

三、夏敬观、郑孝胥、沈曾植、袁昶。

42、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同光体"诗派诗学理论的重要专著。

43、《射鹰楼诗话》的作者是林昌彝。

44、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同时提出"文界革命"。

45、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成立。

46、在近代社会激变的年代里,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涌进,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全面的冲突与交汇,如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被介绍到我国,逐渐形成了以进化论为主线的中外哲学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47、魏源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而且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论。他在林则徐编篡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地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

48、黄遵宪的一些诗作,如《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等,别具风味地表述了自己幼稚的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见解。

49、在《人境庐诗草序》中,康有为在清醒认识现实的基点上,盛赞黄遵宪的诗作"精深华妙,异境日辟"。提出"采欧美人之长,荟萃熔铸"。

50、康德、叔本华这些西方哲贤对王国维一生所走过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51、在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如《谈瀛录》、《扶桑日记》、《游历日本图经》、《日本新政考》、《东槎见闻录》、《使东述略》、《使东杂咏》等。

52、黄遵宪既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又是日本文化的介绍者。他于1879年和1889年先后完成了《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

53、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启发了国内维新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实行变法。

54、黄遵宪创作了许多反映日本历史、歌咏名胜古迹、描写风俗习惯的诗篇,它有助于我国人民对日本的认识和了解。如《西乡星歌》、《不忍池晚游诗》、《樱花歌》、《都踊歌》等。

5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发表在《新小说》第一号上。

56、梁启超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标明为"政治小说"的《新中国未来记》,演述维新派的政治理想。

57、新派诗的主要代表有:梁启超、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蒋观云、丘逢甲。

58、"四种力"指的是小说"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

59、王维国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60、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又办《国闻汇编》,所译述的《天演论》,便是在"汇编"旬刊第二期上开始连载。

61、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卷头凡例里提出信、达、雅"三点论",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翻译理论。

62、马君开是我国最早翻译英国拜伦《哀希腊歌》全篇诗作的作家。 6

3、曾朴与丁祖荫(初我)、徐念慈(觉我)一起被视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 6

4、曾朴特别喜欢法国浪漫派的作品,是介绍翻译法国文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6

5、从曾朴的整个文学翻译活动来看,是以介绍法国戏剧文学为中心。 6

6、《域外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直译"小说的开始。 6

7、《域外小说集》是中国第一部直译小说集。 6

8、《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情圣杜甫》、《屈原研究》是梁启超后期所撰写的。

69、王国维撰写了如《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等论文,首次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美学原理以及科学分析方法引进中国的文学批评。

70、王国维自1907年至1921年期间所著的《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著作。

71、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 7

2、郭沫若指出:《宋元戏曲考》最具总结性和学术性价值,被誉为"不仅是拓荒性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

73、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比较和分析,第一次揭示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7

4、鲁迅撰写的《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破恶性论》(未完稿)等宣传科学和文化思想的重要论文。(即鲁迅早期作品) 7

5、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诗人的反侵略的爱国诗章,如魏源的《江南吟》、《秦淮灯船引》、《寰海十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张维屏的《三元里》,张际亮的《食肉叹》、《浴日亭》,金和的《围城纪事六咏》,贝青乔的《咄咄吟》,林昌彝的《杞忧》。

76、黄遵宪的《今别离》以电报、摄影、轮船、东西半球昼夜相背等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表现离愁别绪的传统主题。

77、黄遵宪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大部分是政治诗、时事诗,是纪史议政的史诗。如:《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降将军歌》、《度辽将军歌》、《马关纪事》、《台湾行》,读他的诗,犹如一部诗体中国近代史。

78、秋瑾写了一些文字极其通俗,在形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政治鼓动诗,如《同胞苦》、《勉女权歌》。 7

9、秋瑾所写的白话诗的尝试,有《同胞苦》、《勉女权歌》。 80、柳亚子说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 8

1、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

2、近代主要诗人创作的大型组诗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魏源的《寰海十章》、姚燮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贝青乔的《咄咄吟》、金和的《围城纪事六咏》、赵函的《十哀诗》、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己亥杂诗》;丘逢甲的《离台诗》和《澳门杂诗》。 8

3、丘逢甲是新派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丘逢甲的作品集有《岭云海楼诗钞》。 8

4、广东胡晓岑的《火轮船歌》以新事物入诗,融合时事,笔力奇伟,比黄遵宪的《今别离》早了16年。

85、鸦片战争前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乘浙西词派衰颓之机,以比兴寄托相号召,响应者风从,遂有常州词派的崛起。 8

6、蒋春霖是鸦片战争后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

87、清季四大词人是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朱孝臧。

88、在近代词坛上,朱孝藏享有很高的地位,陈三立曾誉之为"近代词宗"。 8

9、秋瑾前期的诗歌创作多写风花雪月,离愁别绪,是她闺秀生活的反映。

90、"新文体"最后完成,以梁启超从《时务报》到《新民丛报》时期所发表的大量散文为重要标志。

91、魏源的《定庵文录序》主张"经世致用",以打破桐城"义法"的枷锁,"以经术作政论","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

92、冯桂芬的散文从"筹国用"、"改科举",到"采西学"、"制洋器"、"善驭夷",都与社会改革直接有关,对后来的散文改革和变法维新具有先导作用。

93、"新文体"又称"时务文体"、"报章文体"、"康梁体"、"新民体"。

94、专门用传统古文的形式宣传变法、宣传革命的作家的代表有严复、章炳麟、刘师培。在《〈天演论〉序》中,严复的古文被吴汝纶誉为"侵侵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95、龚自珍成组的散文文章有《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壬

之际胎见》、《古史钩沉论》。 9

6、冯桂芬的《复庄卫生书》是他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 9

7、冯桂芬的散文以政论为主,《校

庐抗议》是他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98、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散文作家,他的政治散文集有《

园文录外编》、《

园尺牍》。

99、王韬创作有《漫游随录》、《扶桑日记》等游记散文。

100、王韬根据外国报纸对普法战争的报道并结合自己的欧洲见闻所编译成的《普法战纪》,类似后来的报告文学,日本人将它与魏源所编的《海国图志》相提并论。 10

1、郑观应的散文大多发表在《循环日报》上,后辑入《盛世危言》。

10

2、新体散文,包括戊戌变法前后出现的"新文体"和辛亥革命前后的早期白话散文与新的散文体式两个方面。

10

3、康有为的长篇政论文章奏折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应诏统筹全局折》。

10

4、梁启超介绍西学与西方思想学说的文章有《亚里士多德之学说》、《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乐利主义者泰斗边沁之学说》、《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近代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论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0

5、《瀛寰琐记》是最早的文学刊物。

10

6、1892年上海出现刊登小说的期刊《海上奇书》。 10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东京创办《新小说》。 10

8、刊登小说和以刊登小说为主的文学期刊影响较大的有《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小说时报》、《小说月报》。

10

9、印刷业的发达,为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110、《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 1

11、《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是一部针对《红楼梦》的侠义言情小说。

1

12、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1

13、李宝嘉,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主要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庚子国变弹词》。 1

14、《官场现形记》在结构上基本上仿效《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形式,以官场的腐败黑暗为主线,把20多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故事和近百人的活动连缀起来。 1

15、刘鹗,字铁云,别号洪都百炼生。 1

16、《老残游记》形象地塑造了作者所熟悉的张曜、玉贤、刚弼等"清官"形象。

1

17、曾朴,字孟朴,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曾朴续写成《孽海花》,1905年以东亚病夫笔名由小说林社出版。

1

18、黄小配,又名世仲,笔名黄帝嫡裔,别号禺山世次郎,主要作品有《洪秀全演义》、《大马扁》、《宦海升沉录》、《

载繁华梦》。 1

19、《洪秀全演义》在结构上取法于《三国演义》的结构形式。 120、陈天华的《狮子吼》以舟山岛的民权村为背景。

1

21、苏曼殊的六部文言小说包括《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

1

22、苏曼殊的小说题材都是爱情悲剧。

1

23、鸳鸯蝴蝶派作家成员大多是江浙人,阵地在上海,《民权报》是他们的发祥地。

1

24、鸳鸯蝴蝶派作家虽然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维系,但他们都在"趣味第一"的旗号下走到一起。

1

25、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周瘦鹃、徐枕亚、李涵秋、李定夷、吴双热、王钝根等。

1

26、鸳鸯蝴蝶派小说在艺术上较多受西方小说的影响。 1

27、《打渔杀家》原名《庆顶珠》,又名《讨渔税》。该剧取材于《水浒后传》。 1

28、汪笑侬、陈去病和柳亚子一起创办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 1

29、汪笑侬主要的京剧剧本有《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哭祖庙》、《瓜种兰因》、《三骂》(《骂阎罗》、《骂安禄山》、《骂王朗》)

130、主要的戏曲改良班社有四川戏曲改良公会和三庆会、陕西易俗社、北京奎德社等。 1

31、早期话剧的形成是从1907年王钟声上海成立春阳社和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李息霜、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在东京组织春柳社,分别演出《黑奴吁天录》开始。 1

32、1910年任天知从日本回上海组织进化团。 1

33、主要的话剧团体有春阳社、春柳社、进化团。

1

34、南开新剧团正式成立于1914年11月。1909年演出由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编导的《用非所学》。 1

35、《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中,用似扬而抑的手法叙写扬州景物。 1

36、"九死一生"是贯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全书的中心人物,反映了从中法战争到1906年近20年左右中国官场、商场、封建家族的种种怪异现状。 1

37、年青的鲁迅在辛亥革命这一年创作了文言短篇《怀旧》。 1

38、侠义公案小说主要有《施公案》、《彭公公》、《三侠五义》、《永庆升平》、《圣朝鼎盛万年青》、《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等。 1

39、《三侠五义》原本是唱本《龙图公案》,后演变为章回小说《龙图耳录》,最后经问竹主人修改、润色成《三侠五义》。俞樾修订改名为《七侠五义》。

140、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称《三侠五义》为"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 1

41、狭邪小说主要有《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海上尘天影》、《海上花列传》、《九尾鱼》等。

二、简答题、论述题

1、 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什么?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近代文学的分期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

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 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初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发轫期。 2) 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期。 3)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

4)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学的低潮时期与中国新文学的萌芽。

2、 近代文学繁荣的标志是什么? 1) 文学观念更新迅速。 2) 文学理论成就突出。 3) 文学创作非常兴盛。

3、 辛亥革命后近代文学出现低潮,表现在哪些方面? 1) 小说创作的堕落。黑幕小说大行其道。 2) 诗文创作出现逆流。"同光体"统治了诗坛,"南社"逐渐解体;桐城古文与骈文沉渣泛起。 3) 戏剧走向没落。京剧改良未获发展;脱离现实的古装戏盛行于北方。

4、 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 1) 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海外题材,也有国内题材;从内容范围来说,出现了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 2) 在文学体裁上,在传统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派诗、白话诗、译诗;新文体散文、白话散文;长、短篇白话小说、翻译小说;京剧、地方剧、话剧等新体裁。

5、 怎样理解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

近代文学的过度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在创作方面,表现为新旧杂处,文白并存。

2) 在文学思想方面,表现为抱残守缺与观念更新同在。

6、 中国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 政治斗争的需要。反殖、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文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主题。 2) 西方文化的撞击。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艺术手法的吸取,都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3) 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4) 旧文学的没落和翻译文学的影响。翻译小说的兴盛在精神上给予中国近代小说家以营养。 5) 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读者群的扩大。由于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7、 如何理解近代文学新与旧的关系? 1) 新旧杂处、文白并存。

2) 封建文学的蜕变,近代文学的开端。

3) 爱国主义出现了新的内容-揭露和抨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维护祖国的尊严。

8、 何谓湘乡派?他们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1) 湘乡派是与"宋诗运动"同时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19世纪后期,曾国藩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招揽幕府才学,其中大多为桐城古文的名家,逐渐形成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桐城派的别支,因曾是湘乡人而得名为"湘乡派"。 2) 湘乡派的文学主张有:

A、 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倡言文章要"随时而变"。

B、 发展了理学家"穷理而致用"和桐城派"经济天下"的思想,明确地提出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

C、 在文学创作上强调从理出情。

9、 什么叫"诗界革命"?"诗界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诗界革命"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文学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对"诗界革命"作了理论性总结。

2) "诗界革命"的主要内容有:

A、 竭力创造和提倡新体诗,强调革命精神。

B、 要求作诗要有新发现、新创造,新意境、新语句、古人之风格。 C、 强调诗歌创作中"意境"的主导地位。

10、什么叫"南社"?"南社"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南社"是随着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以及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而出现的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 2) "南社"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B、 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 C、 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突出诗歌的民众性。提倡"布衣之诗"。 D、 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反对宗派,强调诗人的主体意识。

11、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评论方式有哪些? 1) 非常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大力提倡政治小说。

2) 在评论具体作家作品和探讨文学现象的过程中表述文学见解。 3) 注意吸收和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思想和美学观分析作家作品,探讨文学创作现象,进一步丰富了文学艺术的情感,注重文学的审美移情作用。

12、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是如何论述人们"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的原因的?论述的小说"支配人道"的四种力指的是什么? 1) 梁启超认为原因有:

A、 A、 能"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表现异境和理想,让读者开

阔眼界,了解"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

B、 能把人们的怀抱经历,喜怒哀乐,"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使人们对"行之不知,习矣不察"的思想行为,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C、 小说能真实而细致地描绘人生,让人们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的本性恒情。 2) "四种力"指的是小说"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 A、 熏,即小说能起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B、 浸,即小说使读者身入其,其思想感情受到渗透而不断地变化。 C、 刺,即小说能突然强烈地震动读者的心灵。 D、 提,即小说能产生一种"移人"的力量。

13、何谓"境界"?王国维从哪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意境"说的内涵及其审美范畴? 1) "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

2) 王国维从情与景、物与我,以及主客观的相互联系中,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和发展了"意境"说的内涵。主要有: A、 造境与写境。

B、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C、 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 D、 隔与不隔。

E、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14、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述) 1) 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有: A、 揭露现实,抨击"衰世"。《行路易》、《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等是代表作品。 B、 反对侵略,要求救国。《己亥杂诗》之八十五(津梁条约遍南东)、《己亥杂诗》之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等是代表作品。 C、 反对思想专制,呼唤个性解放。《能令公少年行》、《己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雷)等是代表作品。

2) 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点表现在:

A、 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如《能令公少年行》、《西郊落花歌》等作品。

B、 借物寄情,深遂含蓄。如他诗中一再出现"风雷"、"落花"、"萧剑"等意象。 C、 形式多样,风格多样。五七言古体诗、七言近体诗、七言绝句等。 E、 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诗歌语言一般表现为自然清丽,沉着老练。

15、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论述) 1) 黄遵宪著有诗集《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 2) 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有:

A、 表现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再现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歌颂奋起反抗、效死卫国的爱国将士,讽刺批判贪生怕死、苟且偷安的投降派。

B、 批判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呼唤开明政治和变革法度,倡言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建立富强开明的近代化国家。

C、 描绘海外山川景物,表现异国风土民情,展现新世界的新气象、新风貌。 E、 记录与再现家乡客家山川景物、民俗风情,表现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黄遵宪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在:

A、 笔法灵活多变,状物写事生动真切,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

B、 风格灵活多变,意境多种多样。早年甜俗浓丽、雄直率真,中年洋溢奔放、豪情勃发,晚年沉郁顿挫、气势磅礴。

C、 积极探索,不断努力,大胆创新,创作"新派诗",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D、 集中多长篇巨制,铺陈尽致,经常使用较长的诗句。 E、 语言浅显,以方言俗谚入诗。

16、比较秋瑾前后期诗歌创作的特点

1) 秋瑾的诗歌创作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 前期多写风花雪月,离愁别绪,是她闺秀生活的反映。

3) 后期是她创作的丰收期,后期作品中洋溢着的是忧国忧时的感慨,推翻清王朝的誓言,鲜明地反映出一个女革命家的英雄形象。

17、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述) 1) 柳亚子的诗词编为《磨剑室诗词集》,散文编为《磨剑室文录》。 2) 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

A、 政治抒情诗。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揭露人权蹂躏、民气不扬的可悲现实。

B、 怀友悼亡诗。柳亚子写了大量的怀友诗和赠友诗,表现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C、 反清讨袁诗。通过抒写南宋、明末清初的史事、人物,寄寓诗人对满清统治的批判。 3) 柳亚子诗歌的艺术特点有:

A、 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凉之风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美。

B、 语言、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新典丽,也有时含蓄蕴籍。 C、 所作多旧体诗,尤其长于七律和绝句。

18、如何评价近代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 它是传统散文的终结,现代散文的先导。 2) 它是中国散文的新解放和新发展。

3) 它是通向未来的现代白话散文的桥梁和纽带。

4) 它以自己强烈的政治倾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内容,爱国与民主的思想,以及散文体式的丰富性,显示出其时代的特色,表现了强烈的革新精神,呈现出散文近代化特征。

19、近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特征

1) 在思想倾向上,散文作家深重的危机和忧患意识,使散文愈来愈贴近时代,变革思想愈来愈强烈,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2) 在文体样式上,显示出空前的多样性、丰富性,新的散文体式出现后,很快便达到极高的成就。 3) 在语言形式上,出现了部分通俗化的白话报纸和白话文章。

4) 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的慷慨激昂、大气磅礴为主导的美学风格,展现出时代情感的特有的力度和亮色。

20、《五日风声》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根据是什么?(论述)

《五日风声》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根据是《五日风声》具备了报告文学所要求的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点。 1) 新闻性。《五日风声》的发表距"辛亥广州起义"失败还不足一个月,再现了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可见它的新闻性相当强。 2) 纪实性。《五月风声》的创作遵循着真实的原则,对起义的全过程进行真实的描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 文学性。《五日风声》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着力刻画了黄兴这一革命领袖的形象,性格鲜明,情节生动。作品以富于文学意味的语言,展示了一幅革命党人与清腐朽集团殊死决斗的画面,比较集中地显示了它的文学性特点。

21、近代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 印刷业的发达,为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 中国古代小说,经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题材、品种、创作手法、艺术技巧等都已经成熟,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民族气派的小说模式。 3) 西方文学的影响改变了人们视小说为"小道"、鄙夷小说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4) 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

5) 近代小说理论的崛起和繁荣,对小说创作也起着促进作用。

22、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例,谈谈主题、人物形象、创作手法的变化(论述)

1) 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批评时政、反对侵略、振兴中华是这时期小说的中心主题。眼光多注重现实,写现实,写政治,直论当今。写外国侵略、写社会思潮、革命风暴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时代特点和近代的社会矛盾。如从概貌上反映晚清、民国社会的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反映官场腐败的有《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 2) 小说创作艺术有了新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小说的结构形式上。

A、 以《官场现形记》为代表的块状结构类型。这种类型与《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 B、 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代表的网状结构类型。由众多的相对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但全书却有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故事若即若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C、 以《孽海花》为代表的类型。这种结构介于网状结构与块状结构之间。

3) 在众多的小说中,能体现时代精神,在艺术上又称得上文学典型的正面人物形象,除了黄小配的《洪秀全演义》外,几乎一个也没有。

A、 较多集中地写官僚形象,而官僚形象又主要写他们骄奢淫逸、穷凶极恶的淫虐本性,写他们对侵略者妥协投降,求荣媚敌的奴性。

B、 体现社会封建意识的崩溃,道德沦丧、尔虞我诈的现象层出不穷。 C、 写青年男女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的苦闷、抗争与消沉。

23、如何评价曾朴对《孽海花》的修改?

1) 《孽海花》初由革命派作家金一写作了六回,后交给曾朴续写。曾朴写成了《孽海花》20回,1905年以东亚病夫笔名由小说林社出版。1907年又完成了5回。20年后,即1927年,曾朴着手修改已经发表的25回,并新撰26至35回。

2) 这次改动,不仅调整了章节,内容也有所增删。中心思想变了,由反对君主立宪、鼓吹民族民主革命变成先立宪、后民主共和。

3) 小说的布局也变了,把革命派只作为一个派别,而不是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作为小说的纲来写。

4) 内容也相应有了较大的改动,最能体现小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的文字都作了删改。内容的修改,完全改变了小说的基调,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批判科举、批判封建专制变成为科举张目,为封建专制张目。

24、苏曼殊小说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何在? 1) 苏曼殊的小说题材都是爱情悲剧,苏曼殊小说的主人公大都具有近代青年人对新生活的渴望、追求和对于旧的封建伦理观念屈从的二重性。

2) 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性,虽然它不能给人指出前途出路,但它却提示了悲剧的时代内蕴和社会性,提示了封建道德观念给人沉重的枷锁,造成社会非人性的劣根,这是苏曼殊小说悲剧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25、鸳鸯蝴蝶派小说

1) 鸳鸯蝴蝶派起源于清末民初,它不是一个文学团体,只是一些文学观点、创作态度、作品的题材与风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作家群,作家成员大多是江浙人,阵地在上海,《民权报》是他们的发祥地。

2) 这一派作家虽然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维系,但他们都在"趣味第一"的旗号下走到一起。 3)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出现是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一步殖民地化和袁世凯复辟帝制、复古思潮泛滥的特有的社会产物。 4) 鸳鸯蝴蝶派小说在艺术上较多受西方小说的影响,比较注意人物心理、生活环境的描写,西方小说经常采用的补叙、倒叙、插叙等结构形式也常有采用。

三、赏析

1、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1)此诗是1839年在特殊情况下,因故仓惶离开北京而写的。他逼于无奈地离开京城的无奈心情,无奈的人生选择,不能有好的政治前途。

2) 2)离开北京,放弃了前程,再也不可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自己的政治生命由此终结。这对于有志向、有抱负的诗人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

3) 3)作者谋略加到自己的家,通过办教育的方式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希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他们身上实现自己的愿望,进而发挥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力。

4) 4)作者将自己家乡(杭州)视为自己灵魂的归依,在自己最失意、最落魄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乡,抚慰自己的情感,调适自己的心态,在家乡重新扬起新的生命的风帆,重新找回失去的事业空间。

二、分析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 1)此诗写于1839年5月路过江苏镇江,应道士的要求而写的一首青诗。

2) 2)作者在诗歌当中极力呼唤人才,希望人才不断地涌现出来,充实到国家各级各部门当中,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才干,为振兴国家作出贡献。

3) 3)作者对于压制人才的现状表达了强烈不满,对封建等级森严,唯上(为尚)主义深感不满,希望国家改变现有状况,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发扬人才。

4) 4)希望社会营造出一个宽容环境,允许更多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希望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人才,宽容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谭嗣同《有感一章》:

世间无物抵春愁,全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 1)本诗写于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时。

2) 2)作者对于自己的祖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心急如焚,寝食不安,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指出一旦割地赔款,就会面临亡国亡种的灾难,中国彻底地成为殖民地,希望全体国民提高警惕,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3) 3)诗人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表达了强烈愤慨,指出正是朝廷无能、军队的涣散、大臣的无能,导致战争的惨败。朝廷、军队、大臣应负全部责任,希望清政府从此焕发生机,不要丧失斗志。

四、何绍基的《春江》:

几处渔村矣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

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

1) 1)本诗是作者从江南一带游历之后回到自己家乡湖南道县写的。 2) 2)作者在诗中采取了多种艺术手法描绘自己家乡之美。(视觉、听觉、体觉、联想等方式)

3) 3)作者对家乡体现的自然美不仅是一种审美体现,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宁静和平凡,家乡对自己心灵的可贵。

4) 4)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歌都构成了在他看来是最美丽的画卷,将自己的家乡与外面的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第8篇:外国教育史选择题

2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D )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22.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B )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

23.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D )

A.直观性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24.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A)

A.道尔顿制B.葛雷制C.昆西制度D.文纳特卡制

25.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 A )

A.儿童对母亲的爱B.儿童对父亲的爱C.儿童对全人类的爱D.儿童对上帝的爱

26.20世纪2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其中心是(D)

A.活动B.自然C.社会D.劳动

27.1810年,洪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是(B)

A.哈勒大学B.柏林大学C.哥延根大学D.慕尼黑大学

28.在法国教育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是(A)

A.《阿斯蒂埃法案》B.《费里法案》C.《富尔法案》D.《教育改革法》

29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C)

A.约翰.杜威B.本杰明•富兰克林C.贺拉斯•曼D.亨利•巴纳德

30 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A)

A.永恒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存在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

21.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C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西塞罗

2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 B )。

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耶稣会教育

23.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 B )。

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

24.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A )。

A.泛爱学校B.文科学校C.实科学校D.国民学校

25.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C )。

A.学区制B.中央集权制C.地方分权制D.混合制

26.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 D )。

A.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B.新大学运动C.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D.大学推广运动

27.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要求各州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类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 C )。

A.初级学院B.社区学院C.赠地学院D.技术学院

28.在英国教育史上,促成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教育法案是( B )。

A.《福斯特教育法》B.《巴尔福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D.《巴特勒教育法》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把智育视为教育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此现象发生于( C )。

A.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B.20年代的教育改革C.30年代的教育改革D.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改革

30.在现代欧美教育史上,重视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教学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 B )。

A.要素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存在主义教育

31.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D )。

A.勤奋感B.亲密感C.自我完善感D.自我同一感

24.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

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

25.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C)

A.毕达格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6.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B)

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D)

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28.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B)

A.卢梭B.夸美纽斯C.乌申斯基D.福禄培尔

29.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D)

A.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B.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D.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30.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A)

A.《巴特勒法案》B.《巴尔福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D.《福斯特教育法》

31.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D)

A.葛雷制B.昆西教学法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

3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A)

A.一般发展B.特殊发展C.全面发展D.个性发展

33.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D)

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 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

34.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A)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詹姆斯D.赫尔巴特

24.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A)

A.拜占廷教育B.阿拉伯教育C.基督教教育D.世俗封建主教育

25.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

26.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主义化的标志是(A)

A.西塞罗主义B.昆体良主义C.新托马斯主义D.新柏拉图主义

27.被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B)

A.量力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28.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B)

A.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B.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

C.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D.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 29.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C)

A.自然后果B.作业的作用C.感官教育D.游戏的作用

30.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A)

A.自由与合作B.活动与主动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D.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 3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C)

A.完全中学B.统一中学C.综合中学D.文实中学

32.“如果现在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有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么这只是表明,直到现在人对他的身体和荷包的健康的珍惜还是甚于对他的精神健康的珍惜,他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对他们的优良教育的关心。”作此表述的教育家是(A)

A.乌申斯基B.苏霍姆林斯基C.凯洛夫D.赞科夫

33.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着作是(B)

A.《经验与教育》B.《民主主义与教育》C.《我的教育信条》D.《教育与社会》

第9篇:比较文学选择判断题及答案

《比较文学》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源于(

A ) A.欧洲

2、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派形成于( A )A.19世纪70点带到20世纪初

3、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脱胎于( A )。 A.影响研究

4、比较诗学的名著《中国的文学理论》的作者是( B )。B.刘若愚

5、比较文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是( C )。 C、阐发研究

6、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是( C ) C.开放性

7、比较文学是( C ): C、一种语言艺术

8、比较文学的史前史可以追溯到( A )时代:

A、古希腊罗马

9、在比较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美两个学派的大论战发生于( A )A.20世纪50年代

10、在文学交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是( C )C.文字材料媒介

11、在发生学上与宗教关系较远的文类是( A

)

A.诗歌

12、在本国无大名声,但在国外声名赫赫的那类影响联系是( A ): A、超越影响

13、对西方文学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A ): A、基督教

1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B ):

B、佛教

15、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A )A.索绪尔

16、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 A ) A.索绪尔

17、中国两岸三地建立比较文学学科最晚的是( A )A.大陆

18、中国比较文学的萌生阶段是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的( A )时期: A、西晋

19、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和美学几乎都以( B )为主要对象: B、抒情诗 20、中国比较文学的萌生阶段是在( B )时期。B.西晋

21、将中国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的文学家是( A ): A、伏尔泰

22、以下文学理论术语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是( B ):

B、意境

23、法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建立于( C

)

C.里昂大学

24、法国学派认为比较文学是( A )的一支: A、文学史

25、法国学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 C ):

C、巴尔登斯伯格

26、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看法,以( B )的提法最有代表性。B.基亚

27、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父是( C ) C、宙斯

28、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 C

)

C.钟敬文

29、下列学者中属于美国学派的是(

B

)

B.雷马克 30、西方文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B )。 B.弗洛伊德

31、西方最早力图对文学做出分类的学者是( C ): C、亚里士多德

32、西方文学理论一开始就以( A )为主要对象: A、戏剧

33、西方文学中在发生学上和宗教关系最为密切的文类是( B ): B、戏剧

34、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C

) C.历史比较文艺学

35、国际比较文学第一次在亚洲召开大会是在哪个国家(

A

)

A.日本

37、美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建立于(

B )。 B、哥伦比亚大学

38、最早的比较文学学派是( A ): A、法国学派

39、我国近代以西学研究《红楼梦》而著称的学者是( C ):

C、王国维 40、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 A ): A、梵·第根

41、《拉奥孔》的作者是( B ): B、莱辛

42、《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作者是( C ):

C、韦勒克

43、《酉阳杂俎》的作者是( C ):

C、段成式

44、《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 B ): B、鲁迅

45、《管锥编》的作者是( C ):

C、钱锺书

46、《东方主义》的作者是( A ) A.赛义德

1

47、因作品中流露出哲学思想,而被成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家是( A ) A.欧里庇得斯

48、以批判与否定外国文学,从反面来支持本国文学传统的影响联系是( C ):C、反影响

49、接受美学最早产生于( B ): B、德国 50、创造英文的thematology(汉译为“主题学”)这一术语的美国著名比较学者是( A ): A、列文

51、人类最早创造的、兼有文学和宗教性质的精神产品是( A ): A、神话

52、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三标准最早是由( C )提出的。C.严复

53、( B )的小说翻译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着特殊的贡献。B.林纾

54、( B )是汉民族文学中的缺类: B、史诗

55、( B )是西方文学中的强项: B、戏剧

56、( C )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比较文学类型: C、阐发研究

57、( A )首次提出了“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艾田伯

58、( C )最先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一术语:

C、歌德

59、( A )国学者奠定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基础。 A.法国 60、( B )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

B.总体文学

二、多选题

1、在佛经翻译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有(ABCD)

2、在我国高校开设过有关比较文学课程的著名学者有(CDE)

3、下列作品采用了意识流手法的有(ABCD)

4、下列属于平行研究的是(ABCD)

5、下列文章属于讨论文学和艺术的关系的有( ABCDE )

A.《绘画与文学》B.《中国诗与中国画》C.《灵的文学和佛教》D.《插图之话》E.《音乐和文学的握手》

6、以下的比较哪几项是属于比较文学的(BDE): B、杜甫与歌德

D、屈原与但丁 E、《诗经》与《圣经》

7、以下哪几种观念是错误的(ABCDE):A、作家的独创性和外界影响是互相排斥的 B、“模仿”与创新是矛盾的C、“成功”就意味着给他国文学带去影响 D、影响就是相似E、作家的成就与名气一定和他的影响成正比

9、以下哪几项是属于平行研究的(ABE):

A、《诗经》与《圣经》

B、屈原与但丁 E、《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

10、以下哪几项是属于影响研究的(ABDE):

A、歌德在英国

B、鲁迅与果戈理

D、林纾的翻译 E、唐诗与英美意象派

11、以下属于跨学科比较的是(ABDE):A、诗与画 B、诗与禅 D、诗与音乐 E、诗与哲学

12、以下哪几种观念是错误的(ADE):

A、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没有一致性

D、东西方文论比较研究是不可能的

E、跨学科研究没有可行性

13、以下哪几项是属于主题学的(ABCD):

A、浮士德主题 B、唐璜主题

C、文学中的“水”意象

D、普罗米修斯主题

14、以下哪几项是属于比较诗学的(ADE)论题:

A、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D、刘勰与亚里士多德

E、东方美学对西方的影响

15、对接受研究影响最大的两个流派是(DE): D、接受美学 E、读者反应批评

16、对比较诗学贡献较大的著名学者有:( A.刘若愚B.王元化C.宗白华D.叶维廉E.钱钟书)

17、产生于西方的文类是(AD): A、流浪汉小说

D、十四行诗

18、产生于中国的文类是(BCE): B、变文

C、话本小说

E、章回小说

19、流浪汉小说产生或影响所及的国家有(ACD) 20、启蒙运动时期在比较文学史前史上影响较大的三位是(BCE): B、伏尔泰 C、莱辛 E、歌德

21、斯达尔夫人的两部名著是(BD):

B、《论文学》 D、《论德国》

22、属于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ACD):A、韦勒克

C、雷马克

D、列文

23、钱锺书的重要比较文学论著有(ACD):A、《谈艺录》 C、《通感》

D、《管锥编》

24、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三股潮流是(ACE):A、理论大潮 C、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E、“文化研究”的热潮

25、构成比较文学两大支柱的基本类型是(AC): A、影响研究 C、平行研究

2

26、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艺术四要素是(A、世界(或宇宙) B、作品

C、作者 D、读者)

27、亚里士多德的文学三分法将文学分为(ABC)三类:A、史诗 B、戏剧 C、抒情诗

28、主题学包括对(ABCDE)的研究:A、题材 B、主题 C、母题 D、情节 E、人物

29、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著作有( ABCDE ) A.《典论·论文》B.《昭明文选》C.《文章辨体序说》D.《文体明辨序说》E.《文章流别论》 30、四大译经家是:(A.鸠摩罗什B.真谛C.玄奘D.义净)

31、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西方文学名著有:A.《神曲》B.《失乐园》C.《复乐园》D.《力士参孙》E.《天路历程》

三、判断题( A、对,B、错)

1、比较文学等于文学比较。(B)

2、比较文学是在二战以后才繁荣起来的。(A)

3、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等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研究。(B)

4、中国的文学研究比西方发达。( B )

5、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接近于法国学派(B)

6、中国大陆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略早于台港地区。(B)

7、平行研究可以忽略作品的“文学性”。 ( A )

8、平行研究不包括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B)

9、现实主义原是一个哲学术语。(A)

10、法国学派的形成早于美国学派。(A)

11、最早的比较文学类型是影响研究。(A)

12、接受美学(也称作“接受理论”)是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A)

13、西方所谓“诗学”就是单指关于诗的理论。(B)

14、当前我国比较诗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中西诗学比较。(A)

15、文学与自然科学不可能作跨学科研究。(B)

16、茅盾在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一篇重要文章。(B)

17、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博马舍的同名剧作改编而成的。(A)

18、“变文”是佛教传入后给中国文学带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答案:A

19、阐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最主要的两种类型答案:B 20、母题包括了主题。答案:B

21、“原型”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答案:B

四、名词解释

第26题 .可比性(参考教材第21页) 第27题 .影响研究(参考教材第115页) 第28题 .比较诗学(参考教材第233页) 第29题. 超越影响:简单的说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言下之意就是,一些作家作品在本国得不到重视,不被认为是优秀的作家作品,但在其他国家或民族却深受追捧,声名赫赫,得到极大的赞扬。

五、论述题

第30题 (15.0) 分 试比较中西悲剧的异同(参考教材第190-191页)

六、问答题

第31题 (5.0) 分 为什么说“文学性”是平行比较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参考教材第132-133页)

第32题 (5.0) 分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有何关系

答: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

3 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文学,后来渐渐向社会学, 人类学和人种学靠拢,相互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文本解读则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但后殖民研究在文学领域亦硕果累累。对于文化研究的特点,不同的理论和学科取向有不同“版本”。

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一)比较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而比较文化研究 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

(二)比较文学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比较文化研究 拒绝高/低文化的二分论。

(三)比较文学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比较文化研究的文化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

(四)二者都跨学科。

上一篇:政府办联系领导下一篇:让学生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