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资料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政治学习资料

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点燃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摘要】目前职业学校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乏味,教学形式单一,使学生无法对政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所以如何优化政治课堂教学,点燃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已成为当前政治课堂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兴趣;政治教学;情感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做好引导。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精心的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导入,同时要注意课堂问题的设计,注意问题设计的过程及方法,运用框架式的总结方式,制定出合理的课堂练习问题,做好课后作业的安排与检查,并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来配合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政治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由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互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独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尤其在职业学校教育阶段,学生大多处于感情的敏感期,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印象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并注意自己的言语,对于学生应该多鼓励、多引导、多沟通,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要最大程度的包容与谅解,并鼓励他们积极的改正,树立自信和勇气。通过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融洽,教师还可以通过上课的语言及动作,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备课,做好课堂导入

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讲课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尤其是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的分析,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并根据以前上课的情境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在精心备课的前提下,还要在课堂上做好教学内容的导入。课前导入的主要目的就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教学的氛围中。对于课前导入的设计,一方面要注意导入内容的形式,如何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形式,或者小组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在设计时,还要注意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用学生关心的事情作为导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注重情感教学,开展多种课堂设计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快乐教学、开放教学等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而这些模式的共同之处就是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所感悟和启发,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的感染下,能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问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贴切,课堂活动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让活动充满新颖和创意,课堂活动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分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走向现代化,扩展学生的视野范围,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程度。在教学实践中,要想办法既能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又要有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性更强,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巧妙提问,制造课堂思考热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要对某个问题产生疑问,就会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遇到问题,会用心寻找答案所在。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扣人心弦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发言;同时对于学生的各种观点教师都要包容看待,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并鼓励他们相互辩论,共同寻找合适的答案,制造课堂思考热点。可以看出,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并能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报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效果就会大幅度提高。

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但前提是要点燃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精心准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结合教学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触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政治课堂形成一种愉快、互动、包容的思想碰撞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吴丽萍.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2).

[2]赖长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

作者:朱曙光

第2篇: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政治社会化;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

摘 要: 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目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形式过时等困境,探索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势在必行。以政治社会化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高校教职工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但政治学习形式存在着方式陈旧呆板、系统性不够等问题。因此,为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宣传部的核心作用,应建立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新模式,针对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和学校各二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政治学习,并健全教职工政治学习管理考核制度。

文献标志码:A

一、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

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赫伯特·海曼在其《政治社会化》一书中提出〔1〕,他借助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的范畴提出了政治社会化的概念。而政治社会化通常指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了解政治制度、培养政治参与能力,最终形成政治观点和立场的过程〔2〕。因此,政治社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政党和其他政治组织都建立在公民良好的政治社会化前提基础上,没有合格公民意识,就难以保障公民权利。同时政治社会化也是维护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通过政治社会化,国家把能体现自己意志、利益并且有利于实现政治统治目标的政治理想观念、政治道德观念、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向社会广泛传播。可以说,没有政治社会化,就难以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涉及到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育是促进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完成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个体在与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的互动中,不断受到政治教育所带来的观念和信息的刺激,并逐渐将其内化进自己的态度和人格结构中,使其成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从而确立明确的政治方向。现代国家都非常重视国民的政治教育,在各级教育层次(大、中、小学)里都设置了关于政治制度、公民参与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高等学校教职工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群体,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主体,他们在高校担任着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因此其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观念。而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政治观念会决定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953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指示》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确立。近60年来,该项制度在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素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维护高校稳定、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二、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

尽管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一些单位对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有待改进。

首先,由于部分高校过分强调教师科研业绩,使得教师比较注重科研项目、成果和科研经费,而对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不太重视,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有些单位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经常被其他工作占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加之,随着住房货币化分配、高校职称评审和科研项目的竞争,高校教职工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观愿望有所降低。

其次,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在形式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方式陈旧呆板。一些高校仍沿用学文件、读报纸、传达会议精神等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方式,这样不能很好地激发教职工学习兴趣,容易造成教职工被动学习。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传统学习形式已不能满足年青教职工的求知欲望。二是在政治理论学习水平上有待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学术性和知识性的有效引导,造成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一定偏差。三是在学习组织上力度不够。今后应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完善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知识结构。四是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抽象化、文件化。政治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较多而社会实践活动很少,造成教职工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上发挥应有的作用〔3〕。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即使面临诸多的困难,我们仍然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高校这块阵地,这是高校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有效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三、当前高校教职工的思想状况

为准确了解当前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情况,我们于2011年对西南交通大学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座谈、访谈提纲6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870%,收回座谈、访谈提纲6份,回收率为100%。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分别来自土木、机械、电气、交运、信息、政治6个学院,其中包括不同年龄段、性别、民族、职称和党派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于自身职业持较高的评价,教职工总体上思想积极向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我们希望了解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评价(appraisal)和认同感(identity),以便针对高校教职工的自身特点制定学习方案。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老师对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人格魅力、学术道德、敬业精神、廉洁自律、师生关系、育人意识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三项为: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教师分别占到了98%、96%和96%(见表1)。表1中数据说明,教师对本职工作具有较高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

在问到“您对自己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时,有6%的教师表示“非常满意”,54%的教师认为“比较满意”,两者共占60%(见图1)。

本校教师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虽然大多数教师对于工作持满意态度,不过仍然有40%的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满意度表示一般和不满意,这说明有一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为了了解教师对于国家发展的信心,我们也设计了相关选项,调查显示,在判断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时,有90%以上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明显得到改善等问题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

但同时显示,高校教职工由于受经济收入、住房、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压力较大,部分教职工焦虑感较强,其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在调查教师生活困扰时,有38%的教师认为目前最主要的生活困扰是经济收入,还有23%和20%的教师分别选择科研压力和住房压力。此外,有6%的少数教师选择“子女成长与发展”,还有5%和4%的教师分别选择“身体健康”和“社会保障”等(见图2)。

本校教师目前的主要生活困难在回答“您在工作方面面临的最主要困扰”时,有24%的教师认为“教学科研经费不足”,有21%的教师认为是“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有16%的教师选择“考核机制不合理”,还有12%的教师选择了“工作负担太重”(见图3)。

本校教师目前的主要工作困难总之,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一方面高校教职工具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对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十分关注,对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也比较乐观;但另一方面,高校教职工由于收入较低普遍存在着住房、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压力〔4〕,特别是对青年教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事业发展前景及生活质量优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的关注。要解决高校教职工在思想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需要学校通过教学科研制度改革,为高校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应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采取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政治理论学习的模式,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觉悟,保证高校稳定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新模式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必须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切实克服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防止把政治理论学习拔得过高,从而影响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二是防止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只单纯强调教学科研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5〕。应该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对接,使其成为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

具体地说,我们在探索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新模式时,必须考虑到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特点,采取有效学习形式来提高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第一,学习内容应结合实际。政治理论学习主管部门要关心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生活与心理状况,要敢于触及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政治理论学习和解除教职工思想疑虑以及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政治理论学习主管部门平时必须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于不同职称、政治面貌、学历、专业背景、年龄的教职工采取不同的学习措施,以提高教职工政治学习的针对性,对于在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青年教职工,应给予关心,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

此外,还要根据国家形势和党委宣传部工作需要,对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作适当调整,以引导教职工正确的思想认识、增进其思想交流,变空泛的形式主义学习为理论联系实际,以突出社会、经济重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把被动的思想教育转化为教职工自愿的主动学习。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教职工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正确的认识,但也有少数教职工在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看法,这需要我们今后加大引导力度,不断提升高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思想水平。

第二,学习方式分门别类。政治理论学习主管部门要根据学校各二级单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校的党政部门与教学科研院系、理工科院系与人文社科院系等,都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形式。对于不同职务的教职工,在学习上也必须加以区分,以满足不同的岗位要求。对于学校各级领导与党员干部,应采取集中学习、坚持自学以及学习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引导他们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以便他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增强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并在自学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办班、分期轮训的方式来保证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学习。对于一般教职工,主要采取平时安排具体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和内容,可利用知识竞赛、组织参观、演讲会、有奖征文等形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第三,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组织学习的核心作用。高校教职工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尤其是政治学院的教职工本身就是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如果高校党委宣传部的组织者没有高超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是很难得到他们的肯定的。因此要取得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良好效果,学校党委宣传部应该加强对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和指导。党委宣传部可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国际国内形势、学校的中心工作等,制定出内容丰富又切实可行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并为广大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还可采取举办理论学习专题讲座、组建“政治理论学校宣讲团”等,以吸引教职工的眼球,增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对于学校各二级单位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以进一步推广其学习经验〔6〕。

第四,加强政治学习的考核管理。首先,学校各二级单位要做好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考勤、记录与总结工作,并安排好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其次,加强对政治理论学习效果的考核,考核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平时按照学校党委规定的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大家按计划自学;二是教职工通过学习后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掌握的如何,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程度;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问题,坚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以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7〕;四是将政治理论学习与部门工作实际相结合,并在日常工作中能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建立一套新的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有效模式,可促进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使政治理论学习成为广大教职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需要〔8〕,即实现政治观念的内化,使政治理论学习变成自己内在的需要而不是成为政治任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是某些高校主管部门强压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是广大教职工被动学习。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让政治理论学习变成教职工的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这也是政治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总之,要想取得好的政治理论学习效果,就必须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党政工作相结合,重点解决制约各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9〕;二是将政治理论学习与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为教职工解决一些切身利益问题;三是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具体的管理工作相结合,认真听取教职工的建议,使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10〕;四是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教职工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受到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提升其政治社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H.Hyman.Political Socialization: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M〕.Glencoe:Free Press,1959:25.

〔2〕Edward S.Greenberg.Political Socialization〔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9:122.

〔3〕李玉泉,李 波.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模式创新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23-28.

〔4〕俞海洛.对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必要性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2,(3):78-81.

〔5〕张国启,王忠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路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1-56.

〔6〕张耀灿.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规律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8.

〔7〕周瑞法.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一个必须突破的理论与实践双重背逆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8-102.

〔8〕夏武祥.如何提高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J〕.才智,2008,(16):259.

〔9〕何土荣.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实践方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6):554-555.

〔10〕余德华,朱 敏,肖建昌.增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5):89-92.

(责任编辑:舒莉霞)

作者:乔真真 阮琦 马艳娟

第3篇:自主学习,完善初中政治教学

摘要:初中政治课是一门道德修养学科,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做人的准则。为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笔者提出自主学习,以此完善初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吕叔湘曾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由此可见自主学习的启发性。但“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政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九年级政治课中,讲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内容时,在课堂上笔者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收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地联系八年级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材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材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二、学生独立阅读是自主学习的中心环节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师讲课的真谛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去掌握知识。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培训,提出学习要求,创造自学条件。如向学生提供自学提纲,或要求学生找出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划出不理解或有怀疑的问题,还可以出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对信息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做自学笔记。教师要通过指导阅读教材,指导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在学生独立阅读时,教师还应巡视课堂,关注全体学生,了解学习情况,进行必要检查,收集学生疑难,对自主学习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具体操作分为两个环节, 即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小组讨论就是在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各种感兴趣的“热点”,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讨论题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其他人倾听,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畅所欲言,民主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通过讨论,让学生辨别是非,做出选择,得出结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地读书、思考;即解决应该怎样认识问题,更要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长避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教师在讨论中要巡回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及时引导,注意发现对立面,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小组交流时每个小组由前后四人组成,并进行具体分工,如要有人记录发音以及讨论结果,对讨论的结论进行加工,小组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热热闹闹走过场。

大组交流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先由某一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汇报该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由其他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再由各自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集体性质的争论中发展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增长新知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点、难点时,由于对学生的潜力估计不足,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得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想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地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成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话、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会获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重启发,多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段文义.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交流,2009(3)

[2]陈崇立.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8)

作者:霍淑芹

第4篇:政治学习材料要求请老师们把政治学习内容写到政治学习

政治学习材料要求:请老师们把政治学习内容写到政治学习笔记上,不得摘录其它内容,并注明本文所定时间、题目,每页300字以上,本学期共8篇,写十六页,计5000字以上;于期中考试前学习“之一”至“之四”篇,写八页。期中考试后学习“之五”至“之八”篇,写八页。要求认真阅读,书写规范,力求图文并茂。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二十六中校本培训材料(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之一

【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 秦艳友 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 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人物事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 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 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东 天下英雄气】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人物事迹】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买买提江·吾买尔 盛德表一乡】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人物事迹】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王宽 君子抱仁义】

【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人物事迹】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特别致敬: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人物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最多掌声和最高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2016.3.3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二十六中校本培训材料(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之二

1、要有学习思想

所谓有“学习思想”,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学习。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2、要有反思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第14条指出: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追问:⑴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⑵我的教学有效吗?⑶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⑷哪些教学环节还需加以改进?

反思应当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善课前教案、撰写教育日记、听后思等不失为好方法。

3、要有合作思想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会合作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应成为一种工作必需.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新课程实施下的教师,“合作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4、要有创新思想“

有思想的教师,也一定是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

5、要有写作思想

所谓具有写作思想,就是说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便于自己进一步反思,以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写作最有效、便捷、灵活的方式是写教育随笔 ,具有写作思想是成为一个有思想教师的重要条件。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不断的总结,经常地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2016.3.17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师德

——二十六中校本培训材料(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之三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三载,我品尝了甜酸苦辣,各种的味儿,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教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教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教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教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有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小插曲,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在教学《猫》这课时,学生非常喜欢,十分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愉快,我教起来也很轻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也参与到朗读当中,范读课文,正当我读到“枝折花落”这个词语时,一只胖胖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停下来,问道:“有什么疑问?”那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的词语读错了,“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读“shé”,不是读“zhé”,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问那学生:“你有什么根据?查过字典了吗?”那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查过字典的!”我马上请有字典的学生查阅了一下,结果这个“折”字是一个多音字,里面有三个读音,shé的读音是“断了”的意思,与课文中的枝折花落的解释相符,顿时,我脸上红了,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不起,也许老师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你们还可以去查阅其他的字典进一步核实,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以后,也要象这个同学那样,遇到疑问要多查字典,多查阅资料。”这样,他的脸上才略显满意的神情。

课堂上这个小小的插曲给了我不小的感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教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例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经过几次观察后,我确定了是该生所为,此时,我把该学生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握住他的小手,亲切地说:“我现在是你的朋友,特意来聆听你的心里话,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说出来,那就敞开你的心扉,尽情地向我倾诉说吧。”孩子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内心的痛苦,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他打我„„很痛„„”此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终于明白了一切,孩子想得到的东西,家长不给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孩子平静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孩子很喜欢找我聊天,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

2016.4.7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篇四:2016年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二十六中校本培训材料(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之四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教师道德主要是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的表现。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这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民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每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率先垂范,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⑶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师道规范。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对未来所表示的关注和寄托。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 ⑷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是处理教师与教学劳动关系中的教师道德规范。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 ⑸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提倡在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良好道德风气,同一学科的教师,可能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教学时间有长有短,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这是正常现象。同事之间有实际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特别是同一学科的教师,要从教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出发,不要拆台,互不服气,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提高。同事之间真诚相待。

2016.4.28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第5篇:政治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2018.8.2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8年6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过去5年,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过去5年,我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构筑了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从脱贫攻坚任务看,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其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在剩余3年时间内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发展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脱贫难度更大。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必须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 2 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根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进展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全面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二)任务目标

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三)工作要求

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避免陷入“福利陷阱”,防止产生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要合理确定脱贫时序,不搞层层加码,不赶时间进度、搞冲刺,不搞拖延耽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强化脱贫光荣导向,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结构,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造血输血协同,发挥两种方式的综合脱贫效应。

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强化基层帮扶力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培养了解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干部队伍。

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5 学习时间:2018.9.7

二、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一)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攻坚,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深度贫困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攻坚,实现农网动力电全覆盖。加强“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加快解决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加大深度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网络全覆盖。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整合资金、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

(二)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

全面实施“三区三州”健康扶贫攻坚行动,重点做好包虫病、艾滋病、大骨节病、结核病等疾病综合防治。加强禁毒脱贫工作,分级分类落实禁毒脱贫举措。采取特殊措施和手段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全面落实边民补助、住房保障等守边固边政策,改善抵边一线乡村交通、饮水等条件,启动实施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加快推进边境村镇宽带网络建设。稳妥推进新疆南疆土地清理再分配改革,建立土地经营与贫困户直接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

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深度贫困地区专项扶贫资金、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增加安排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债券限额。规范扶贫领域融资,依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投入。新增金融资金优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新增金融服务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对深度贫困地区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实行差异化贷款利率。保障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发展等用地,对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指标不足部分由中央协同所在省份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不受指标规模限制,建立深度贫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机制。深度贫困地区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依法加快审批。在援藏援疆援青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选派倾斜支持力度。

三、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项目优先列入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组织国家级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鼓励中医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基地。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

7 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贫困村,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推动邮政与快递、交通运输企业在农村地区扩展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有效做法,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到户帮扶干部承担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贫困户提供便利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动员大型电商企业和电商强县对口帮扶贫困县,推进电商扶贫网络频道建设。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制定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条件适宜地区,以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光伏扶贫。支持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利用扶贫资金发展短期难见效、未来能够持续发挥效益的产业。规范和推动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将产业扶贫纳入贫困县扶贫成效考核和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引导各地发展长期稳定的脱贫产业项目。

(二)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实施就业扶贫行动计划,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脱贫覆盖面。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岗位补贴、场租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扶持企业在贫困乡村发展一批扶

8 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推进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治安、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增加劳务收入。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加强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在外出劳动力就业较多的城市建立服务机构,提高劳务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东部地区要组织企业到西部地区建设产业园区,吸纳贫困人口稳定就业。西部地区要组织贫困人口到东部地区就业。实施家政和护工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打造贫困地区家政和护工服务品牌,完善家政和护工就业保障机制。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实现东西部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全覆盖,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帮助有在东部地区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办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

(三)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

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稳妥推进分散安置并强化跟踪监管,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原则,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

9 贫困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在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异常恶劣地区,结合行政村规划布局调整,鼓励实施整村整组搬迁。今后3年集中力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确保具备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应搬尽搬,逐步实施同步搬迁。对目前不具备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优先解决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今后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压茬推进,通过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和有助于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其他形式搬迁,继续稳步推进。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接续服务工作,引导搬迁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四)加强生态扶贫

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到2020年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岗位40万个。加大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支持力度。探索天然林、集体公益林托管,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建设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队),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和储备林营造。推进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力度,将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向贫困地区倾斜,在确保省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前提下,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严重石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移民搬迁撂荒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范围,对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生态核心区内的居民实施生态搬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深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

10 入股造林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更多受益。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

(五)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

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辍学率,稳步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在辍学高发区“一县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加大贫困地区教师特岗计划实施力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对口帮扶工作,国培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重点支持贫困地区。鼓励通过公益捐赠等方式,设立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用于表彰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乡村教师。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加大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开展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行动。

(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严格费用管控、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

11 费标准、规范转诊和集中定点救治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政策的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在定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贫困县建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医院对口帮扶,全国963家三级医院与832个贫困县的1180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为贫困县医院配置远程医疗设施设备,全面建成从三级医院到县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1个全科医生特岗。支持地方免费培养农村高职(专科)医学生,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后,补充到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贫困地区可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直接面向人才市场选拔录用医技人员,选拔录用时优先考虑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紧缺人才。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健康服务。加强对贫困地区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开展专项行动,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开展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实施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管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治。贫困地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扩大到所有贫困县。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落实签约服务政策,优先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将脱贫攻坚与落实生育政策紧密结合,倡导优生优育,利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力量,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宣传教育。

(七)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推广简便易行的危房鉴定程序,规范对象认定程序,建立危房台账并实施精准管理,改造一户、销档一户,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要求,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因地制宜推广农房加固改造,在危房改造任务较重的省份开展农房加固改造示范,结合地方实际推广现代生土农房等改良型传统民居,鼓励通过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方式,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落实各级补助资金,完善分类分级补助标准。加强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支付给农户的资金要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户。建立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

(八)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

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由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继续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加快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设施。鼓励各地通过互助养老、设立孝善基金等途径,创新家庭养老方式。加快建立贫困家庭“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家庭赡养、监护照料法定义务,探索建立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对地广人稀的贫困地区适度降低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

(九)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

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深入实施“福康工程”等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优先为贫困家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对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鼓励地方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集中托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间照料、邻里照护服务。逐步推进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帮助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多种形式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要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

(十)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鼓励各地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选树一批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推广“星级评比”等做法,引导贫困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

14 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第6篇:政治业务学习资料

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意见(选学)

集体备课基本要求

1.一条原则:操作简捷,实用可行,便于推广。

2.二个目的:以备代训,备研结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提高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3.三种分组:①以年级分组(平行班较多的大型学校);②以学段分组(平行班较少的学校,可分为低、中、高三组,或低、高两组);③以学科分组(小型学校)。可根据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数量多少,自行确定,任选一种。

4.四个固定:固定时间(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时间半天);固定地点(每个备课组的活动地点相对固定),固定研究主题(每学期或每个时期每组要有相对固定、明确的研究主题),固定集体备课流程。 集体备课流程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综合各校实施的集体备课流程,制定集体备课基本流程为“布置任务,确定主备――深钻教材,初写教案――集中讨论,达成共识――修改简案,设计详案――实施教学,相互听课――反思教学,公正评价”六个环节。

1.布置任务,确定主备。第一次集体备课提前1周布置,以后每次结束时安排布置下次集体备课内容,确定主备人。

2.深钻教材,初写教案。备课组所有成员接受任务后要做好三件事:

(1)分析教材。

(2)收集资料。

(3)设计教学。

3.集中讨论,达成共识。集中讨论交流时,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单元备课:首先对本单元(或下阶段)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重难点,确定本单元(或课型)主要的教学方式或方法。

(2)课例分析:对确定的一节有代表性的典型课进行讨论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①教材分析②学情分析③教法分析

(3)环节分析:主备人按教学的各个环节,分步介绍设计方法,各成员通过发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补充修正,择取较好观点,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①导入

②学习新知

③巩固、应用与拓展

④板书设计

⑤主持人安排布置下阶段集体备课的任务,确定主备人。

4.修改简案,设计详案。根据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主备人及每位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或风格,有针对性的修改简案,设计自己的教学详案。

5.实施教学,相互听课。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详案进行讲课。原则上要求:通过集体备课的课,讲课时要组织所有成员进行听课。

6.反思教学,公正评价。讲课之后,每位成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写出教学反思,备课组要组织所有成员进行评课。看集体备课的教学思想、设计理念、教学方法等在课堂上是否得到体现,是否得到贯彻落实?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情况是否一致?能否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再生成?等等进行说课、评课,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国家兴盛,人才为本。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措施,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局面。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第7篇: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教师政治学习资料(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作者:张丽芳 发布日期:2010-10-7 16:51:17 浏览量:7837

教师政治学习资料(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一——教师要继续学习

有很多条理由支持教师可以不再学习,比如,教师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很辛苦;教师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学生绰绰有余;教师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差了,等等。

但支持教师应继续学习的理由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教师如果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我们原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这在过去是个“真理”,教师将人类知识的精华部分、基础部分嚼烂了给学生,学生牢固掌握了以后,就是做还了走向社会的全部标准,可能受了这样的传递式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还可以成为社会精英呢!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以至于许多人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质疑,这质疑来之于知识的变化,而学校却缺乏应对之术。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以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上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应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太多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

而且,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习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最终,因为学习,你拥有你的工作,你将学习与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实现了。

能胜任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二——学会倾听不容易

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声波在耳膜上的震动和电化脉冲从内耳向大脑中枢听力系统的信号传递”。听是入耳,是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在说话,你听到了,别人的话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与马路上汽车喇叭声,窗外的鸟叫声本质上没有区别。

而倾听则不同,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只有人类才会倾听,倾听是很累人的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倾听为什么会比较疲劳,是因为倾听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让听到的内容与自己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比照,并与讲话内容发生冲撞或融合,只有产生冲撞或融合了,听到的才对你有意义。倾听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义的活动,当你认为别人的讲话对你有意义,你才不会坐立不安,才会有可能忘记肉身的存在,也就忘记了疲劳。

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让别人倾听;一名成功的教师也是如此,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可想像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又怎么教得好书?此外,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姿态,不善倾听,就不太会交到真正的朋友,也不会有家庭关系的融洽,因为有时人们仅仅需要你倾听,倾听就足够了,一个不善于倾听的人,他的人生也许会因此而非常失败。

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技术,我认为倾听更是一种美德。善于倾听的人身上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质,这种力量超出你对别人的道德说教而非常自然地就能赢得人们对你的尊敬和爱戴。

倾听还是一种你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对你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等这类因素的挑战和训练。

而且倾听还是一种丰富情感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个感情麻木、心灵冷漠的人居然会倾听!倾听是一个逻辑的归纳、综合、演绎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

倾听可以使你的心与智两方面越来越发达,我们没有理由不倾听。

可是,有心理学家指出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说倾听是“艺术”,是因为倾听是倾听者的创造性劳动;说倾听“失传”,是心理学家认为,好多人已不那么乐于和善于倾听了。有些人不愿意倾听,我不想过多地分析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倾听,因为那是个复杂的问题。我只想多分析一下人们不能正确地倾听的原因,如果我们找到了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那么或许可以找出解决之道。

首先是精力不够集中,精力不集中是无法倾听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精力不集中,心理上的原因主要是体力上的,体力不支使精力不易集中;而有些人的认知风格也会导致精力不集中,比如有些人一向更适合于通过阅读而不是倾听来与外界交流或获得信息。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生理问题,那我们应该表示谅解。

有些精力不集中则是由心理问题造成的。比如有些人习惯性的走神,如果这些人平时注意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志品质,那么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其二,是听人讲话时太集中关注了细节,错过了要点。比如在听讲演时,讲演者为了吸引听者,要经常在讲演中穿插一些故事、笑话或材料是为观点和讲演内容主干服务的,你如果只被这些次要信息吸引,却错过要点,说明你的听讲能力有待提高。

其三是习惯于太主观武断地听讲。有时我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相信只要说话者一开口就知道他所要讲的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太过于确信了自己以后,就不太愿意听他们实际想说什么,有时我们根本就不会耐着性子倾听了。太带有主观性的先入为主的听法是听者与讲者的错位。

其四是太注意演讲的方式和个人外表、口气、习惯,而忽视了内容。虽然讲话者可能不漂亮,普通话不标准,姿态不好,或者甚至你平时和他有意见,但这都和你的倾听关系不大,千万别受这些因素干扰。

但愿我向教师提这条建议是多余的,可是我还是要提,是因为学会了倾听,我们才可能通过倾听而学会别的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三——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

(陶行知语)

——题记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教育家,无不是有魅力的教师。 大教育家孔子是有魅力的。虽然,他的一生大多在游学或流亡中度过,但是无论在多么困苦的条件下,他的身边总是有许多学生相伴。孔子晚年,子贡与他朝夕相处,成为孔子巨大的精神安慰。孔子去世,子贡按常规服了三年丧,之后,又独自守墓三年,表现出对孔子无比的虔敬。

国学大师季羡林是有魅力的。季先生的魅力, 来自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素朴。他走在人群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农民,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威严和压力。季老虽然离我们刚刚远去,但他的平常心、平常态、平淡至极的无言,必然会照出世人渺小、浅薄和虚华,也必然会引发我们深深的敬畏之情!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深厚学识的魅力,恰如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明灯,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自由的驰骋。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还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美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他能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把他们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它具有理性精神和挺立人格,有着纯正的生活追求,决不跪着教书,始终保持内心的澄澈与清明。他举止文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和激励人向上的力量。他不仅关注人生的功利,更关注幸福的内涵。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更会 用“真心” “真爱”去开启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给他们捎去和煦的春风,使他们快乐地、茁壮的成长。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有所担当。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心,用“我能、我行、我成功”强势心态,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必定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三尺讲台写春秋,满腔热血谱华章。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四——教师的完美定律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会有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老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会伤害学生。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好老师,起码我们不会平庸。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五——老师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朋友们!这个故事要用心去读。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六——学会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第一条

别与他人攀比

其实,你虽不是最成功的,但你肯定不是失败者,用不着灰心丧气。

第二条

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

这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我们眼中差生的产生。但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了眼前的差生。因为,眼前的差生能够让你的讲课无法进行下去,你犯不着如此,而差生的未来,也许是你永远也赶不上去的;所以,不要用言语去讥讽他们,诱发他们的叛逆精神。

第三条 别让自己成为新文盲 你以知识为载体,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成为你驰骋空间缰索。但这世界变化得比我们想象要快得多,因为你昨天也许才将WINDOW 98橾练熟悉,可恼他人今天使用的却是WINDOW XP。经过一段安稳而平静的教书生活后,我们不仅对新知识会感到欠缺,而且对新知识还有一种习惯性的拒绝。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是一个学习狂。

第四条

在床头准备好笔与本

做一个思考的老师,而思维的火花往往会在你上床后的那一瞬间,或者是在你醒来的那一时刻,有时甚至是在凌晨乃至你的睡梦中闪亮,在你的床头放一本记事本和一支铅笔,迅速地记录你思维的火花,这有助于你自身的提高,最终提升你自己。

第五条

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注

你不一定爱你的学生,但你既然从事了这一职业,就应承担你相应的责任,你得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你不要将关注仅仅停留在意识里,而应让学生摸得着,感觉得到。你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常与学生个别谈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声问候,这些都能让学生摸得着的关注。

第六条

要学一点幽默

幽默是生活的润滑剂。谁都不希望自己面前站着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的人,学生更是如此。掌握一点幽默的艺术,既放松学生的心情,同时也让学生走近了你。但幽默应止于讥讽,因为讥讽会伤害一部分学生,同时幽默也应止于无聊的调笑,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乐”而不学。

第七条

不要吝啬赞赏的语言. 你赞赏学生的成功,学生会再还你一个惊喜。 第八条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在面对让你厌恶的学生时,仍能面带微笑;而当你对学生暴跳如雷时,并不能表明你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事实上此刻的你也许心静如水。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心理战,好的老师肯定会如此与学生斗智斗勇。

第九条

每天一片“金嗓子”

警察腰间总别着一只枪,医生脖子上总挂着听诊器,老师的口袋中应装着“金嗓子喉片”,其用途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的。另外,你每天最好喝六杯水,用30分钟的时间在球场上跳动一下,在幽静的小道走动一下,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松自己的躯体,其作用也不必多言。

第十条

做快乐的教师

做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但你应该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快乐。你也得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窗口,让你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你自己。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不会在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遗憾,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无愧于你的职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七——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从实践操作层面和教师教学的技术和能力来讲,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教材的解读能力”。画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美术老师,作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数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原因就在于他们还不具备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价值的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把握的角度、坡度设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与学生的交往能力”。成年人一般都和成年人打交道,由于年龄相仿,就较容易设身处地地沟通和共鸣。教师却不同,是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成人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有很大区别,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别,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目前师生间的感情隔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师生无法享受教育幸福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良好的与学生的交往能力的缺失,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我认为,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纳入教师的基本功,是十分迫切的,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注意和学生多交往,在交往中掌握交往的技术、获得交往的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能力,这种艺术的本质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比如某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提醒了,又分神了,那可能是他在课外或课间,遇到了烦心事,你意识到这些,就能正确地处理,有效地组织了。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学生间或师生间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像一个军队首长要有处理突发战机变化的能力一样。战争,事关人的生命;教育,事关人的灵魂。之所以提出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们经常能看到,众多教师经常简单乃至粗暴地处理各种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突发事件,一些研讨课上,我们还能看到青年教师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试卷编制能力。”毋庸讳言,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的学校依然存在着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回避升学,回避考试,考试已成为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无可抵挡的要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试卷的大本营,“一体机”已成为生产试卷的专用机。很多老师不看试题质量,拿来就用,导致学生“花时多、收益小”。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编制试卷的能力已不容忽视。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不是要让教师从此没日没夜地去出试卷考学生,恰恰相反,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没有意义的试题不给学生做,从而让学生省出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知识都像人的衣服一样,会旧,会过时,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万变,知识和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爆炸过。正像一位商业人士讲的,你必须时刻睁大商业的眼睛,因为你一不留心商业信息和情报,你就会被无情的商海淹没。作为教师,如果你不睁大眼睛,不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你就会被淘汰。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八——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

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 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度大幅度提高。

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九——关怀身边每一个人 世界上有三类人,一类是强者,一类是弱者,一类是更多的普通人。我们经常关怀弱者,因为那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行为,虽然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对弱者表示关怀的行为其动机未必那么崇高;弱者关怀强者则不是一种值得大加倡导的道德行为。关怀若者是不容置疑的,关怀强者的动机往往令人生疑。

而对普通的人大多数人的关怀,是需要讨论一下,并大大地倡导一番的,因为我们身边大多是些普通人,我们都需要彼此关怀。

对普通人的关怀,首先表现在当普通人最脆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关怀。普通人在片刻间可能成为了弱者,这时他格外需要人们关怀。其实再坚强的人,一生中都会有非常脆弱的时候,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心理上的,有时又或是精神上的。比如你生气了,你生病了,你遇上不顺心的事了,这是你的同事和领导帮助你关怀你,你会感觉活着真好,也就会恢复生的勇气。去年,校工会在每一名教职工生日那天送上贺卡,我在贺卡上给每一名教职工写上一段祝福的话。为什么挑你生日那天送上祝福?是因为纪念你出生的那一天,出生那一天你是最脆弱的,特别需要周围人的关怀。

对普通的健全人的关怀除了在其特别脆弱的时候给予关怀之外,还要针对人性的弱点去关怀。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渴望快乐,所谓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快乐,至少不要为他们带去痛苦。那么人怎么才能快乐?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如果能生存、有安全感、有归属感、受到尊重、自我价值可以实现,这五个需要获得满足,那么就可以快乐了。

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因为每个普通人都有基本的生存本领。我想说,我们怎么去关怀普通人的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怎么才能为周围的那么多普通人带去安全感、归属感、尊严和个人价值?北郊学校要成为一所现代学校,要将世俗人道主义作为我们永恒的追求,那么我们仅仅关心那些弱者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们作为普通人,受到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怀,同时我们也关怀着别的与我们一样普通的人,那么,我们将变得更为崇高。

当那些关怀普通人的事迹一次又一次感动着我们自己时,我们必将体验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十——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三颗心:平凡心、责任心、事业心。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作为教师对工作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弋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队追名爱利、拈花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为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在平凡中我们要做到热爱我们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就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会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广泛地搜集最新的教育信息,自觉地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目标意识,及时地总结经验得失,并不失机地把有价值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探索出新的教育思路。同时,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教师就会甘于平凡、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心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摧残人才!教育本身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革命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不快”。如果教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作为教师、我们承前启后,某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转变。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未来的教师应做学生的顾问和向导,教师应是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由维持现状向创造探索转变。维持现状只能重复老路,满足于过去经验;创造探索则需批判性思考,提倡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三是由再现传统向研究未来转变。教育既是伟承性的事业,更是先导性的事业。再现传统只能囿于书本;研究未来,则需学少悟多,授人以渔。四是由单科一门向全能发展转变。为适应全面育人和教育职能多样化的需要,教师必须摆脱只能教一门专业,知识面窄的局面,要既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活动课,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变。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爱的履历,我们发展他们大多数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当然,成都市为知教育家的毕竟是少数,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但你的工作会因此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绝对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你就有了抢抓机遇的准备,你的眼光会更敏锐,你的思维会更活跃,你的热情会更充沛,你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你会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见教育发展的方向,你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带头人。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还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争做“创新之神”,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既有教育别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岁,能让梨”,令我们那肃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犹如盏盏明灯将人性引向光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职责的问题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所以要把“负责任”放在教育者前面,是因为教育并非万能的,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也不是所有教育活动和行为都行之有效的。不容否认,当今社会许多教育者虽然在从事教育工作,却并没有将其理解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他们首先是将其作为一项谋生的职业,然后才是主动或被动地教学。同样不容否认的,许多教育行为有时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如老师踩着白色垃圾经过时,学生学会的是熟视无睹;学生主动行礼问好,却遭遇教师面无表情的一瞥或故意忽视时,学生在体会无地自容感觉的同时,学到放纵自我和无视他人;教师随地吐痰或从绿化带上穿行,学生会淡化环保意识;教师打扫卫生时轻描淡写,学生就学会了敷衍塞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不批改作业时学生学会的是偷懒或应付„„

做负责任的教育者,实为职责所系。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展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亲,伸手弯了一盏灯、一扇窗子,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等,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同事及学生向上的热情。老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极大的热情。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完美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丰厚的底蕴,优秀的艺术表现,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爱学生应是教师多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责任的表现。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父母的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母的爱更强烈。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 老师们:

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探索规律、教书育人;教师的品格应该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师的信念应该是忠诚事业、无私奉献;教师的追求应该是不断进取、完善自我。

教师要以自身精深的才学,多彩的教学艺术去培育人;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严慈相济的爱去感染人;教师要以自身的时代责任感,奋斗不息的精神去引导人。

言教应该是不断研炼的艺术;身教应该是不断提高的修养;师德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称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思想、品德、学识、为人的光辉形象;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耕耘、勤奋、心血、汗水的甘甜硕果;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生、事业、教书、育人的灿烂丰碑。

以教育工作为职业的人,只会推推动动,得过且过,学无目的,改无行动;以教育为事业的人,定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学无止境,改有方向。

做一名教师必须时刻以师德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坚定的信念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巨大的力量去鼓舞学生天天向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满园的花朵,尽一名教师之职。

”、“能手”、“骨"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50%;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areast-language: ZH">优秀者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摧残人才!教育本身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革命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不快”。如果教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作为教师、我们承前启后,某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转变。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未来的教师应做学生的顾问和向导,教师应是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由维持现状向创造探索转变。维持现状只能重复老路,满足于过去经验;创造探索则需批判性思考,提倡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三是由再现传统向研究未来转变。教育既是伟承性的事业,更是先导性的事业。再现传统只能囿于书本;研究未来,则需学少悟多,授人以渔。四是由单科一门向全能发展转变。为适应全面育人和教育职能多样化的需要,教师必须摆脱只能教一门专业,知识面窄的局面,要既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活动课,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变。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爱的履历,我们发展他们大多数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当然,成都市为知教育家的毕竟是少数,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但你的工作会因此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绝对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你就有了抢抓机遇的准备,你的眼光会更敏锐,你的思维会更活跃,你的热情会更充沛,你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你会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见教育发展的方向,你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带头人。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还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争做“创新之神”,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既有教育别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岁,能让梨”,令我们那肃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犹如盏盏明灯将人性引向光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职责的问题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所以要把“负责任”放在教育者前面,是因为教育并非万能的,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也不是所有教育活动和行为都行之有效的。不容否认,当今社会许多教育者虽然在从事教育工作,却并没有将其理解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他们首先是将其作为一项谋生的职业,然后才是主动或被动地教学。同样不容否认的,许多教育行为有时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如老师踩着白色垃圾经过时,学生学会的是熟视无睹;学生主动行礼问好,却遭遇教师面无表情的一瞥或故意忽视时,学生在体会无地自容感觉的同时,学到放纵自我和无视他人;教师随地吐痰或从绿化带上穿行,学生会淡化环保意识;教师打扫卫生时轻描淡写,学生就学会了敷衍塞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不批改作业时学生学会的是偷懒或应付„„

做负责任的教育者,实为职责所系。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展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亲,伸手弯了一盏灯、一扇窗子,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等,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同事及学生向上的热情。老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极大的热情。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完美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丰厚的底蕴,优秀的艺术表现,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爱学生应是教师多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责任的表现。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父母的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母的爱更强烈。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

老师们:

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探索规律、教书育人;教师的品格应该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师的信念应该是忠诚事业、无私奉献;教师的追求应该是不断进取、完善自我。

教师要以自身精深的才学,多彩的教学艺术去培育人;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严慈相济的爱去感染人;教师要以自身的时代责任感,奋斗不息的精神去引导人。

言教应该是不断研炼的艺术;身教应该是不断提高的修养;师德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称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思想、品德、学识、为人的光辉形象;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耕耘、勤奋、心血、汗水的甘甜硕果;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生、事业、教书、育人的灿烂丰碑。

以教育工作为职业的人,只会推推动动,得过且过,学无目的,改无行动;以教育为事业的人,定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学无止境,改有方向。

做一名教师必须时刻以师德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坚定的信念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巨大的力量去鼓舞学生天天向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满园的花朵,尽一名教师之职。

第8篇:学习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

心得体会

丰店卫生院党支部支部委员

章金硕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认真学习《党章》,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持‘五个必须’,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决与‘7个有之’作斗争。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组织纪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制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作风建设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从严治党要从严明党纪抓起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巩固党的团结统

一、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抓起。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纪律建设,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延安时期,我们党更是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以加强党的纪律、遵守党的规矩为主旨建立了一批党内法规制度。正是依靠铁的纪律,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历尽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如今,我国已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13亿人口的大国,我党正实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任务。毋庸置疑,继承和发扬守纪律讲规矩的优良传统,对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高悬纪律戒尺,才能转变作风、惩治腐败

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打赢反腐败斗争持久战和攻坚战,就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党的生存和发展,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遏制,“四风”问题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些地方政治生态还得不到良好建立,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时有发生或以隐蔽状态存在。仍然有一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热衷于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或是欺上瞒下、跑风漏气,特权思想严重,甚至因纪律的“破窗效应” 引发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能人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只有以铁的纪律和严的规矩加强党的建设,高悬纪律和规矩的戒尺,才能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完成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才能完成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增强遵规守纪、转变作风、惩治腐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纪律建设

要树立守纪律、讲规矩意识。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考验。党员干部要树立规矩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受党培养教育多年,为党做出巨大贡献的党员干部最终步入腐化堕落的深渊,就是从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开始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在受审时就曾痛哭流涕地悔悟,“我如

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惨痛的教训令人扼腕,应当引以为戒。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熟知规矩、尊崇规矩,始终在心里划出一道纪律和规矩的红线真正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和法治规则立起来,严起来,对权力怀有畏惧,“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要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维护中央权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敬畏法律,秉公用权,恪尽职守,带头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坚持 “五个必须”,遏制各种潜规则、关系网,从严管理干部,坚决防止带病提拔,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有权也不任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实干、廉洁施政的政治生态。

要强化违纪责任追究。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一堆纪律不如一次执行。要加强纪律建设,强化责任追究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执纪,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以猛药去疴的决心,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增强党纪的刚性约束,对违纪问题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提高违规违纪成本,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进一步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促进依法行政,加快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政治学习笔记学习心得

政治学习心得

丁春莲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要求,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下面是我的体会: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结合工作,我再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教改,是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育公平: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分重点学区,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今后高中“三限”择校会逐步取消,严格按照录取分数线进行招生,实现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我相信国家有能力逐步调整到位。

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点,作为教育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上一篇:高校教师思政讨论下一篇:村党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