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科医生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上海全科医生

澳大利亚全科医学教育对上海全科医生培养的启示

摘 要 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主力军,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和能力不强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澳大利亚全科医生的培养、职业培训和持续职业发展项目,结合上海市全科医生的现状,对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继续教育 全科医生培养 澳大利亚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是上海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全科医生通过与社区内家庭签约的形式,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综合、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制度的主要执行者[1],所以全科医生培养就更显重要。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职业培训的介绍,为本地区全科医师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障和服务系统

1.1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障

每个澳大利亚公民均享受国民医疗保险,这是我们讨论任何与澳大利亚卫生体制有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险不仅仅是“每个人都有保险”,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保险”[2]。澳大利亚的医疗费用占GDP的9.3%,人均医疗费用2 699美元。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险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Medicare公费医疗 凡在澳大利亚的公立医院内住院或手术的公费患者,只要是国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食宿、医疗、护理、以及出院后续治疗均是免费的。在医院之外的医疗机构,如医生诊所、医疗中心等接受的医疗服务也可以按照规定报销全部或部分费用。

药物补贴 购买批准的处方药物时,个人只需支付部分药费,而且每种药物自付费有上限,剩余部分由政府补贴。同时制定了安全临界线,药物费用超出此临界线后,患者自付比例更低。2011年的药物安全临界线为1 317.20澳元,其后每个药品的自付费为5.60澳元。

私人医疗保险 政府鼓励私人医疗保险发展,目前45.0%的人有私人医疗保险,保费的30.0%由政府补贴,2006年老年人补贴提高到35.0%。私人诊所就医可享受更短的等候时间、更多就医选择和附加服务,如牙科、助听器、眼镜和隐形眼镜、假肢、理疗、脊柱按摩、家庭护理等。

1.2 澳大利亚的卫生服务

澳大利亚现有公立医院746家,占全国70.0%的总床位;私立医院560家,(不提供急诊服务)和23所公立精神病医院。平均每1 000人中有2.5名医生,其中家庭全科医生(GP)为34 500名,专科医生(specialists)为15 300名。平均每1 000人中有10.2名护士,包括专业护士(本科学历)和见习护士(大专学历)。

在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实行聘用制,全科医生可在各家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流动。全科医生的服务意识较好,事业和责任心较强。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全科医生起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患者到其他医疗机构就诊需要全科医生转介。根据病情将患者转给专科医生或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如理疗师、足病医生、语言矫正师等;也可以转诊到专业的卫生服务机构,如护理之家、听力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或精神卫生服务中心等。遇到急症患者直接去医院急诊室就诊。

2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学教育

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包括本科阶段的教育、毕业后培训和持续职业发展3部分,其中以毕业后培训为核心。

医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后,必须经过1~2年的实习医师培训和2~4年的住院医师培训,方可向州医学委员会(medical council)申请注册医师资格。而要想成为一名全科医师还必须完成3年的全科医生培训,通过澳大利亚全科医师学会组织的考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2.1 本科教育设置全科课程

澳大利亚在医学本科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全科医学的理念和技能,澳大利亚15所医学院校均开设了6~8周的全科医学课程。医学生在毕业前夕,要参加时间不等的城市和乡村全科医生实习,使医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一些全科医学知识,并对基层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和特点有初步了解。

2.2 全科医生职业培训

1973年,联邦政府建立并投资全科医学毕业后培训项目,以解决全科医生短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的全科医学培训由自愿逐渐转为强制,在法律层面上要求全科医生必须参加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组织的培训。

2001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公司(GPET),代表政府管理全科医学培训项目。该公司采取招标的方式,向其他机构或组织采购全科医学培训服务。目前澳大利亚有17个区域培训中心,形成了覆盖整个澳大利亚的区域化全科医学培训网络体系。

澳大利亚的毕业后培训分为两个部分,职业教育前培训(prevocational general practice placements programs,PGPPP)和职业培训(Australian general practice training programs,AGPT)。

职业教育前培训是向职业培训的一个过渡阶段,其目的是为医学毕业生提供一个专业的、有良好监督的全科医学实习岗位,增强医学毕业生在偏远地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信心和兴趣,引导医学毕业生以全科医学工作为终身职业。

职业培训的时间为3~4年,职业培训一般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个月的综合性医院培训,学员要完成特定岗位的轮转,内容包括内、外、妇、儿、急诊、精神、心血管、糖尿病等诊疗技术;第二阶段是18个月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学员在全科医师的督导下从事全科医疗、社区卫生、预防保健等工作;第三阶段是6个月的扩展技能培训,这一阶段的培训多数也是在社区全科医疗岗位完成。准备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的学员还需增加1年的时间在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岗位接受培训,学习麻醉、急救、土著人疾病、诊疗器械应用等知识技能。

2.3 全科医生考试制度

全科医学培训考试由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ACGP)举办,考试分为三个部分。①应用知识测试 主要目的是考察学员对独立开业所必需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考察其知识的广度和运用能力;②关键决策问题 目的是评估学员在全科医学案例中的临床决策能力,重点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步骤;③临床部分 目的是测试学员在健康咨询、患者诊查以及同行讨论等情境中的知识应用、临床推理、临床技能、沟通技巧以及专业态度,是一种临床表现的评估。

2.4 全科医生继续教育

RACGP于1987年建立了质量保障和持续职业发展项目。2008年RACGP又推出了“2008-2010年质量保障和持续职业发展项目”。全科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接受RACGP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即持续职业发展项目。

持续职业发展项目保证所有全科医生都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项目的特色是增强了项目的深度、灵活性和标准化,使全科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益。项目设计了3类模块:①重点内容 包括临床审计、循证医学杂志俱乐部、全科医学科研等10项活动内容;②参加经过认证的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和活动 包括研讨会、发表研究结果、参加短期培训等;③非认证培训 主要是自学活动。每个全科医生必须完成第一类活动中的2项,并完成“基本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课程。

3 对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启示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为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结合上海市的特点,我们对上海市全科医师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3.1 提高全科医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目前的全科医生培训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在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到社区实践基地和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这种安排仍未摆脱重临床轻全科的意识,澳大利亚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时间超过了综合性医院的培训。国外全科医学的一项实验表明,家庭医学带教实习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选择家庭医生作为自己今后职业意愿的比例[3]。因此要加大社区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增加在社区实践基地的实习时间。全科医生培训要注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重点放在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上;以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提高为主,如心肺复苏、放射和心电图读片等;掌握临床预防的方法,为居民提供从生命孕育到终结全过程的健康服务。

3.2 提高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水平

在上海,全科医师中本科学历的比例也不高[4],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现状。要建立公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与指导制度,定期组织大医院专家教授到社区讲课、带教和业务指导,组织急救演练,开展病例讨论等。全科医师的工作量一般较重,需要注意继续教育的统一管理,一方面要避免只有少数人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减少同类型培训班重复学习。提高继续教育的水平,选派优秀人才出国学习、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组织社区科研项目等也是继续教育的途径。借鉴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制度,上海的全科医师可以每周半天到综合或专科医院进修,其余时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或上门服务,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赖小玫, 刘朝杰, 裴丽昆, 等.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方法对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J]. 卫生软科学, 2009, 23(4): 470-473.

[2] 黄婉霞, 张立威, 王家骥. 中澳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比较与思考[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3): 472-474.

[3] Park H. The effect of family medicine clerkship on the preference for family medicine as a career choice in third year medicine students[J]. J Korean Acad Fam med, 2003, 24(12): 444-450.

[4] 张勘. 上海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展望暨国内外概况[J].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10): 847-848.

(收稿日期:2013-3-12)

作者:史超

第2篇:上海市奉贤区全科医生激励措施实施现状调查

摘 要 目的:通過对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激励措施的落实及反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建议。方法:于2019年3—4月将上海市奉贤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所在地域划分为偏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接合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不同类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采用随机数表法、以50%的抽样比例进行分层抽样。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由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副主任或人事科负责人填写,共发放11份问卷,回收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22名受访者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为受访者所在区级、街道镇政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对全科医生实施的激励措施内容和实施现状等。结果:偏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名居民配置全科医生人数最多,平均为(7.10±3.20)名。22名受访者均表示区级层面的激励措施得到了落实,其中6名受访者认为专项补贴发放速度较慢,10名受访者认为专项补贴额度与自身工作量不对等,6名受访者希望激励措施能够放宽限制条件。2名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单位镇政府对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全科医生发放每年1 200元的补贴,对全科医生的职业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2名受访者均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针对全科医生的专项激励措施。结论:虽然上海市奉贤区、街道镇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个层面均对全科医生采取了相应激励措施,但现有激励措施在落实及时性、工作量与报酬对等性、编制与规培条件限制及科研激励政策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全科医生;激励措施;实施现状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centive measures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Fengxian District of Shanghai

PAN Danying1, GU Chunmei2, CAO Weiyi2, PENG Yan3, TANG Yan1, JIN Jiahui4, WENG Zhixian5, ZHANG Jie3

(1. Nursing Department of N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99, China; 2. N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99, China; 3.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of N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99, China; 4.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N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99, China; 5. Pharmacy Department of N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of incentive measures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Fengxian District of Shanghai,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rimary health care services. Methods: From March to April 2019, 22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Fengxian District of Shanghai were divided into remote rur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general rur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urban-rural fring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ccording to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were stratified sampling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d 50% sampling ratio. It was filled out by the deputy director in charge or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under investigation, a total of 11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11 were returned and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100.0%.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 method was used to interview 22 respondents, the main interview contents were the incentive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t the district level, sub-district office, community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levels. Results: The number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per 10 000 residents in remote rur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was the largest, with an average of(7.10±3.20). All 22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incentives at the district level had been implemented, and 6 of them felt that special subsidies had been distributed slowly, ten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amount of special subsidies was not equal to their own workload, six respondents hoped that incentive measures could relax restrictions. Two respondents said that the town government of their own unit paid 1 200 yuan per year for senior medical staff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whic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occupational stabilit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ll 22 respondents said there were no specific incentives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Conclusion: Although Shanghai Fengxian District, sub-district office, town governmen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nd other levels have adopted corresponding incentives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but the existing incentive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imeliness,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workload and remuneration, the limitation of preparation and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the incentive polic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 incentive measure; implementation status

基层医疗机构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级诊疗制度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科医生作为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为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1],上海市奉贤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上海市奉贤区财政局于2019年1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奉贤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按类型、地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进行划分并采取相应激励措施,提高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各类医学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本次研究通过对各层面激励措施政策在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落实及反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加快社区全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上海市奉贤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所在地域划分为偏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A类社区)、一般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B类社区)、城乡接合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C类社区)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D类社区),其中A类社区8家、B类社区8家、C类社区5家、D类社区1家。于2019年3—4月对不同类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采用随机数表法、以50%的抽样比例进行分层抽样,最终抽取A类社区4家、B类社区4家、C类社区2家(D类社区只有1家,无需抽取)。

選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医务科负责人/人事科负责人和分管副主任各1名、共22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在本单位工作半年以上;(2)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22名医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2.0±5.9)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1.4±6.0)年;男性6名,女性16名;大专学历2名,本科学历20名;护理专业1名,医学技术专业1名,西医全科专业16名,中医全科专业4名;初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2名,副高职称8名;分管副主任11名,医务科负责人3名,人事科负责人2名,全科医生6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定量研究

调查问卷由调查组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人数、每万名居民配置全科医生人数、全科医生所在岗位及职称。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副主任或人事科负责人填写,共发放11份问卷,回收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2 定性研究

访谈内容由调查组经查阅文献后拟定。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22名受访者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为受访者所在区级、街道(镇)政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对全科医生实施的激励措施内容和实施现状等。

由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名全科医生担任访谈员。访谈分两组进行,2名访谈员一组,其中1名负责提问,另1名负责录音和补充提问,每组访谈持续时间为60~90 min。

1.3 质量控制方法

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说明问卷填写的目的和要求,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核查,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法。

遴选具有丰富访谈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访谈员,并在访谈前对其进行统一培训。访谈过程中,先向受访者说明访谈的目的和意义,经受访者同意后进行记录和录音。访谈结束后,由主访谈员总结此次访谈所采集的主要观点,确认访谈对象无其他补充内容。结合访谈录音和现场访谈笔记形成访谈转录文本,通过邮件或微信发给受访者进行确认。采用内容分析法将电子文本资料整理成规范的访谈记录,提取访谈记录中的有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精简,形成描述性语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类社区全科医生配置情况

每万名居民配置全科医生人数最多的为A2社区,最少的为B4社区,A2、A4社区无高级职称全科医生,B4社区无初级职称全科医生(表1)。

A类和B类社区全科医生人数最少,平均为(16.00±4.69)名和(15.75±8.10)名,D类社区最高,为44.00名。A类社区每万名居民配置全科医生人数最多,平均为(7.10±3.20)名,B类社区最少,平均为(2.95±1.01)名。

2.2 访谈结果

2.2.1 区级层面激励措施

22名受访者均提到了《实施意见》,意见内明确了农村卫生人才专项补贴(简称专项补贴)的内容,具体补贴标准为A类社区全科医生5 000元/人/月,B类社区全科医生4 000元/人/月,C类社区全科医生3 000元/人/月,D类社区全科医生2 000元/人/月。专项补贴为财政统一拨款,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后发放。

22名受访者均表示区级层面的激励措施得到了落实,其中6名受访者认为专项补贴发放速度较慢,4名受访者认为专项补贴措施吸引力不足,10名受访者认为专项补贴额度与自身工作量不对等,6名受访者希望专项补贴措施能够放宽限制条件。

受访者13:“专项补贴为按季度发放80%,年底发放20%,但全科医生经常无法按时收到专项补贴金额。”受访者8:“医生普遍认为专项补贴的存在意义不大,他们选择工作主要看单位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等等。”受访者12:“全科医生认为工作量、工作强度与发放的专项补贴金额不对等。”受访者9:“有正式编制的全科医生与没有正式编制的全科医生待遇有一定差异,很多非编制内全科医生会选择去其他同工同酬或收入更高的单位发展。”受访者17:“未参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享受不到专项补贴待遇,希望能放宽限制条件。”

2.2.2 街道(镇)政府层面激励措施

2名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A类社区镇政府对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全科医生发放每年1 200元的补贴,对全科医生的职业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名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B类社区镇政府制订了教育卫生人才评优相关政策,但尚未实施。其他18名受访者均表示,本单位所在镇政府无相关激励措施。

受访者3:“镇政府向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及其他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发放每年1 200元的补贴,医生对此普遍反映较好。”受访者9:“镇政府制订了教育卫生人才评优相关政策,但尚未开始实施。”受访者17:“我们单位所在镇政府没有相关补贴。”

2.2.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激励措施

22名受访者均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标化工作量计算绩效额度,体现了多劳多得,通过发表论文给予版面费报销及一定奖励的方式鼓励职工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家访、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外地员工关怀慰问,但没有针对全科医生的专项激励措施。

受访者15:“多劳多得、鼓励科研工作、外地员工关怀慰问等激励措施是面向全部医务人员的,不是专门针对全科医生制定的。”受访者19:“带教也应有一定的奖励,应根据带教级别和质量制订奖励标准。”

20名受访者认为绩效额度差别较小,无法提高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8名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绩效额度难以调动全科医生的科研工作积极性。

受访者1:“绩效额度的差别较小,无法带动全科医生参与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受访者19:“全科医生的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即便有报销和奖励等措施,但他们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全科医生的专业技術职称晋升与科研工作相挂钩,大家普遍觉得科研压力较大。”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偏远农村和一般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人数均少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分析每万名居民配置全科医生人数后发现,全科医生配置最多的为偏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为(7.10±3.20)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2]要求,2030年每万名居民应配置5名全科医生,说明偏远农村地区每万名居民全科医生配置人数已达到相关要求。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远郊、农村地区的全科医生人数或每万名居民全科医生配置人数相对较少[3-5],与本次调查结果不完全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国家及上海地区层面发布了一系列偏远地区卫生人才激励政策[6-7],为向远郊及农村地区输入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区级层面,奉贤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机构主要通过专项补贴政策激励全科医生。在街道(镇)政府层面,1家偏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镇政府对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全科医生发放每年1 200元的补贴,1家一般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镇政府制订了教育卫生人才评优相关政策,但尚未实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全科医生所在单位通过绩效考核、科研激励、关怀慰问等方式激励员工,但没有针对全科医生的专项激励措施。《实施意见》是上海市奉贤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上海市奉贤区财政局为吸引医学人才、提升医务人员待遇而制定的农村卫生人才专项奖励政策。本次调查显示,每万名居民配置全科医生人数最多的为偏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说明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偏远地区全科医生流失的问题[8]。从受访者所反馈的激励措施实施情况来看,专项补贴发放不及时、专项补贴额度与工作量不对等、限制条件不利于非编和在编非规培人员等问题成为吸引和留住全科人才的主要阻碍因素。薪酬与工作量是影响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难通过现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9-11]。

综上所述,虽然上海市奉贤区、街道(镇)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个层面均对全科医生采取了相应激励措施,但现有激励措施在落实及时性、工作量与报酬对等性、编制与规培条件限制及科研激励政策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艳玲, 余芳, 陈艳黎, 等. 我国全科医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9): 1543-1546.

[2]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0〕3号[EB/ OL]. (2018-01-24)[2020-12-20].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8-01/24/content_5260073.htm.

[3]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9): 609-612.

[4] 杨慧敏, 尹德卢, 辛倩倩, 等.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现状和继续医学教育内容需求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10): 1591-1594.

[5] 邵黎兵, 吴晓东, 黄栩, 等. 上海市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医师就业现状[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 25(7): 655-657.

[6] 孙晓明, 周徐红, 荆丽梅, 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探索[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5): 362-364.

[7] 尹爱田, 王文华, 杨文燕. 基于WHO卫生人力战略目标的我国农村卫生人才政策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12, 31(1): 43-45.

[8]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 关于奉贤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5-08-15)[2020-12-20]. https://www.fengxian.gov.cn/shfx/ Zfxxgk/20151110/005001_6a8375c9-ecaa-48cd-964b-695c0e749607.htm.

[9] 王安琪, 尹文强, 马广斌, 等. 基于模糊-冲突模型的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困境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4): 395-402.

[10] 韩竹梅, 史玲, 刘瑶, 等. 上海市某区全科医师工作满意度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上海医药, 2019, 40(6): 11-14.

[11] 李觅琼, 史玲, 沈丽萍, 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意识与需求问卷调查分析[J]. 上海医药, 2017, 38(8): 17-20; 59.

作者:潘丹英 顾春妹 曹伟艺 彭燕 唐燕 金佳慧 翁志贤 张洁

第3篇:上海市徐汇区全科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

摘 要 目的:通過对上海市徐汇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升全科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8—10月以参加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的徐汇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38名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在线平台推送调查问卷,共计收到有效问卷538份。结果:患者就诊时,询问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的全科医生65名(12.1%),询问患者吸烟史的348名(64.7%)。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仅有2家(16.7%)配备简易肺功能仪,仅有2家(16.7%)开展肺康复服务。164名全科医生(30.5%)能够正确选择肺功能分级标准,414名(77.0%)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进行肺康复训练,324名(60.2%)认为自己不具备肺康复管理能力。结论: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不足、缺乏肺康复管理能力,二、三级医院的呼吸科专家应指导全科医生学会如何操作肺功能仪,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坐诊和带教,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全科医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能力。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科医生;横断面调查;认知;肺康复

Cognitive survey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LI Jun1, WANG Liming1, YU Ronghuan1, MAO Junjie1, ZHOU Fang1, WANG Baoqing2(1.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of Central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1,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of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knowledg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GP) in 12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PD of GPs. Methods: From August to October 2019, 538 GPs from 12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Xuhui District who participated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classes held by the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Central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were selected as survey object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hrough the online platform, and a total of 53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Results: When the patients visited, 65(12.1%) GPs asked about the number of acute episodes per year and 348(64.7%) GPs asked about the smoking history of the patients. Of the 12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only 2(16.7%) were equipped with simple pulmonary function instruments and only 2(16.7%) provid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One hundred and twenty-four(30.5%) GPs were able to correctly select the pulmonary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ur hundred and fourteen(77.0%) believed that patients with COPD should undergo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324(60.2%) GPs believed that they did not have th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Conclusion: Knowledge of COPD of GPs is insufficient, and they lack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respiratory specialists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should instruct GPs how to operate pulmonary function instruments, organize business training, regular consultation and teaching, and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bility of COPD of GPs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eneral practitioner; cross-sectional survey, cognitiv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以不全可逆气流受限为表现、进行性发展且合并多系统受损的肺部疾病。COPD是常见病,其致残、致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是取得积极疗效的关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的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对患者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GOLD 2019版指南[1]提出,除药物治疗外,肺康复治疗在COPD康复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12家中心全科医生COPD及肺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升全科医生COPD管理能力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8—10月以参加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的徐汇区12家中心的538名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

538名全科医生中,男性190名(35.3%),女性348名(64.7%);平均年龄(38.5±13.2)岁;本科学历449名(83.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9名(16.5%);初级职称115名(21.4%),中级职称329名(61.2%),副高及以上职称94名(17.4%);既往1年内从未接受过COPD继续教育培训的72名(13.4%),接受过1次及以上的466名(86.6%)。

1.2 研究方法

课题组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2]和GOLD 2019版指南[1]的相关内容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全科医生一般资料、接受COPD继续教育培训情况、中心近1年门诊COPD患者占比、COPD诊断评估及其他相关检查、对COPD患者肺康复认知情况和对COPD患者肺康复管理能力6个方面,共30题。

通过在线平台推送问卷,在推文内对问卷的内容及填写要求进行详细解释,由被调查的全科医生通过手机终端自行填写并提交问卷。本次调查共计收到调查问卷562份,经质控员核对后确认有效问卷5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5.7%。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心近一年门诊COPD患者占比

门诊COPD患者占患者总数30.0%以下的有450名全科医生(83.6%),占患者总数30.0%~50.0%的80名(14.9%),占患者总数超过50.0%的8名(1.5%)。

2.2 COPD诊断评估及其他相关检查

2.2.1 COPD临床症状、急性发作风险评估

在患者就诊时,询问有无慢性咳嗽、咳痰的有460名全科医生(85.5%),询问有无活动后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的269名(50.0%),询问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的65名(12.1%),询问患者吸烟史(包括主动或被动吸烟)的348名(64.7%)。

知晓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3]对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有204名全科医生(37.9%),知晓采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4]对患者进行综合症状评估的有271名(50.4%)。

2.2.2 COPD肺功能診断评估认知情况

12家中心中,仅有2家(16.7%)配备了简易肺功能仪。486名全科医生(90.3%)认为肺功能检查是COPD诊断的金标准,448名(83.3%)认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70%可诊断为气流受限,227名(42.2%)认为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可进行肺功能分级,164名(30.5%)能够正确选择肺功能分级标准。

2.2.3 COPD诊断相关检查认知情况

336名全科医生(62.5%)认为需要进行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376名(69.9%)认为需要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量及血气分析,107名(19.9%)认为需要进行心动超声检查。

2.3 对COPD患者肺康复认知情况

12家中心中,仅有2家(16.7%)开展了肺康复服务。414名全科医生(77.0%)认为COPD稳定期患者应进行肺康复训练,认为肺康复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389名(94.0%),认为能够提升患者活动耐力的215名(51.9%),认为能够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的158名(38.2%),认为能够促进排痰、缓解疾病相关症状的38名(9.2%)。

认为肺康复治疗内容包括呼吸练习的有515名全科医生(95.7%),包括改变生活习惯(戒烟)的309名(57.4%),包括耐力和有氧训练的174名(32.3%),包括心理干预的107名(19.9%),包括阻抗训练的50名(9.3%)。

2.4 对COPD患者肺康复管理能力

324名全科医生(60.2%)认为自己不具备肺康复管理能力,其中276名(85.2%)认为最缺乏的管理能力是疾病评估监管,244名(75.3%)认为是康复指导,114名(35.2%)认为是临床用药,98名(30.2%)认为是家庭护理指导。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大型调查结果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9.9%,其致残率高,危害性大,疾病负担较重[5-7],因此早期发现及进行干预治疗能使COPD患者获益更大。

3.1 COPD患者就诊率低

本次调查显示,83.6%的全科医生门诊COPD患者占比低于30.0%,这与社区全科医生COPD诊疗能力有所欠缺相关;12家中心中,仅有2家(16.7%)配备简易肺功能仪,说明基层医疗机构普遍缺乏COPD诊断仪器。《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8]提出,中心应提供简易肺功能测定服务,目前上海正在逐步推广此项工作。二、三级医院的呼吸科专家应指导全科医生学会如何操作肺功能仪,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定期下沉至中心进行坐诊和带教[9-10],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全科医生的COPD诊疗能力。

3.2 全科医生对COPD认知不足

本次调查显示,全科医生对COPD的评估方法掌握不全面,急性加重风险相关症状知晓率仅为12.1%,肺功能分级评估准确率仅为30.5%,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中应增加对更新指南的解读,并将评估量表、问诊内容等制作成电子病例,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全科医生对COPD评估内容的认知度。

3.3 全科医生缺乏肺康复管理能力

GOLD 2019版指南[1]指出,应积极推广非药物治疗和疾病管理。全科医生应对COPD患者进行全面疾病评估,为患者提供综合及个性化干预管理服务,包括康复锻炼、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和敦促患者改变行为方式[11]。本次调查显示,12家中心中,仅有2家(16.7%)开展了肺康复服务,且有60.2%的全科醫生认为自己不具备肺康复管理能力。建议组织呼吸科、康复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担任COPD的教育培训师资,让全科医生全面掌握肺康复管理相关能力。

参考文献

[1]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19 Report[EB/ OL]. [2020-10-09]. https://goldcopd.org/wp-content/ uploads/2018/11/GOLD-2019-v1.5-FINAL-04Nov2018_ WMS.pdf.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4): 255-264.

[3] Mahler D, Wells CK. Evaluation of clinical methods for rating dyspnea[J]. chest, 1988, 93(3): 580-586.

[4] Jones PW, Harding G, Berry P, et al. Development and first validation of the COPD Assessment Test[J]. Eur Respir J, 2009, 34(3): 648-654.

[5] 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Lancet, 2018, 391(10131): 1706-1717.

[6] 包鹤龄, 方利文, 王临虹. 1990-2014年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Meta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1): 119-124.

[7] 陈荣昌, 赵东兴. 应重视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和患者特点[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40): 3121-3123.

[8] 国务院办公厅.《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国办发(2017)12号][EB/OL]. (2017-01-22)[2020-10-0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14/ content_5167886.htm.

[9] 朱惠仙, 贺明, 严妍. 医联体分级诊疗管理模式对全科医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影响[J]. 上海医药, 2019, 40(12): 9-11; 59.

[10] 高永丽, 张海霞, 倪晓琴. 医联体-家庭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 2020, 41(3): 347-349.

[11]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 17(11): 856-870.

[12] 顾丹, 朱兰. 上海市徐汇区全科医师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程度调查[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11): 64-65.

作者:李俊 王黎铭 余荣环 茅俊杰 周芳 王葆青

第4篇: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全科医学课后感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随着近年来医改的深入,政府和社会愈来愈认识到培养全科医生重要性。全科医生是公众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学已经成为医改成功的重要学术支撑。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已成为新医改的方向标。

学完全科医学这门课后,我对于全科医学这一学科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全科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全科医生(GP):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又称家庭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family physician)或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有着不同的职责。专科医生负责疾病形成之后的诊治,通过深入的研究来认识与对抗疾病。而全科医生则是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关注的中心是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是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的。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但可以帮助专科医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而且还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呢?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应具备以下几项素质。

首先,当然是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

在国外,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全科医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分配,是需要到大型医院就诊还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治疗。全科医生在病人就诊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对于全科医生的知识综合性有很高的要求。在澳大利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需要经过三阶段的培训:第一阶段,5年制的医学院校本科学习;第二阶段,住院医师培训;第三阶段,全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在这种制度培养的制度下,保证了全科医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更好的对于疾病进行分类和初步诊断。尽管,这种培训模式在中国实施起来不太容易,但作为一名全科医生,要时刻注意医学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技能。

其次,全科医生还要是一名生活经验丰富,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的医生。 全科医生面对着的是一个区域长期固定的人群,全科医生的职责中不仅有治疗疾病还有预防疾病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全科医生面对的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需要长期对患者进行医学干预,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这些都需要全科医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好的融入社区人群中,只有得到所管理的病人的充分信任,才更有利与全科医生的工作开展,病人才更愿意配合全科医生的工作。

第三,全科医生要有高尚的品质。

高尚的品质和是每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医生面对的对象是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医生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事关人命,不能有一丝的疏忽,不能有不良的心理,这就要求医生要有高尚的品质。

最后,我个人觉得十分重要的是,全科医生要是一名好的心理医生。

近来,有文献(对全科医生开展系统心理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可行性研究,刘冬莹,2010)对于在全科医生中开展心理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充分证明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分析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作者提出全科医生应掌握的心理卫生知识与技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心理的个体差异;掌握实用的心理测量与诊断方法;了解冲突、挫折与应激的心理过程;了解心理障碍的特征表现;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从心理学角度了解社区常见心身疾病;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心理特点与易发生的心理问;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护理方法。一个好的全科医生要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这样才更利于全科医生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更有利于全科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拥有了以上的素质,就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资本,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我个人认为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要充分认识到全科医生不是万能的,全科不等于全会,所以正确的辨别哪些疾病是全科医生的职责范围,哪些疾病是要依赖全科医生起作用,对于全科医生也是至关重要的。试想,若全科医生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过于自信,很容易造成疑难重症患者的延误诊治。当然,目前国家对于社区全科医疗的一些政策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国家通过政府投入的方式,减轻全科医疗的机构的经济压力,可以避免全科医生为了经济利益而“过度挽留”患者。只要全科医生不是过度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不会出现延误病情诊断的情况的。

以上就是我在学完全科医学这门课后的心得体会,我的观点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够通过以后的学习能够更好的认识全科医学这门课。

第5篇:全科医生培训系列文章之“全科医生如何接待病人”

[文章]全科医生培训系列文章之“全科

医生如何接待病人”

来源:北京吴春容全科医学研究中心作者:吴春容

当一位病人走进全科诊室时,全科医生应该如何接待病人,这是大家都比较困惑的问题,没有一个定论。全科医学“个性化服务”的原则早已经告诉我们,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针对不同的病人,应该采用不同的接诊技巧。当然,很少有危急重症患者进入全科诊室,进入全科诊室的病人一般都是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所以,不必专门考虑如何与急症患者交往,只需考虑如何进行急症患者的院前处理和合理转诊。

进入全科诊室的病人一般都是全科医生熟悉的病人,也有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本社区的居民。全科医生的服务理念应该是通过全科诊室的服务逐渐与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建立长久、密切的朋友式关系,因此,全科医生在全科诊室中只看到一个人或病人,但要关心与这个人或病人有关的人,如家庭成员、周围邻居、单位同事等。从一个人扩大到一个家庭,再扩大到一个人群,逐渐扩大到社区全体居民。

全科医生在接待病人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

1.学会打招呼

打声招呼,这是一般的接待礼仪。如果连招呼都不打,病人会觉得不被关注、不受重视、不被尊重,医生很不礼貌,很不友好。其实,全科医生不必很热情地与病人打招呼,毕竟病人不是来享受什么,而是不得不来,简简单单地说一句:“您来了。”表示关注。一般不说:“您好!”病人心理想:好什么好,好的话我能来吗,就是不好才来的。

最好能记住对方的姓名,有一些已经很熟悉而且与全科医生年龄相近的病人,全科医生可以直呼其名,这样显得亲切。年龄比全科医生大的病人,可以称呼“王大爷、李大娘、张大妈”等,年龄比全科医生小的病人,可以称呼“小李、小王”等。能记住对方的姓或姓名,会让对方很感动。

病人进入全科诊室时,全科医生应该站起来。“王大爷,您来了。”一声简单的招呼,让对方心里热乎乎的。记住,不要主动与病人握手。

2.请病人坐下

“快请坐。”得让病人坐下来,而且,坐的距离要合适,不能离医生太远了,也没必要太近了,一般控制在60—80厘米的距离。让病人坐在医生的右侧,有利于交流和检查。如果有必要,可以适当地移动一下凳子,以便使病人与自己保

持适当的距离。在示范区评估中,有的暗访员在做体验式就诊时,全科医生一直让他们站着看病,根本就没意识到应该请病人坐下看病。

3.不要一味地微笑

一些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全科医生微笑着服务,这是很不合适的。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不适和痛苦,全科医生的微笑会让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如果病人本来就感觉很痛苦,全科医生的微笑会让病人感觉很不舒服。病人心里想:这医生安的什么心,我很痛苦,他却很高兴,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因此,不要一味地盲目微笑,该微笑就微笑,不该微笑就要保持严肃。全科医生在感情或情绪上应该与病人共鸣,病人高兴,医生也高兴。病人痛苦,医生应该表现出严肃和同情。病人说:千金难买医生的泪。如果一位医生为病人的痛苦流下同情的泪水,病人会把医生看成亲人。

4.先关心人

现在的医生有一个通病:过分关心疾病,却很少关心病人。有的医生恨不得就直接问:你得了什么病,需要开什么药。医生不愿意多说话,也不愿意听病人说太多“没用的话”。其实,病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也深恶痛绝,不要认为病人无所谓。因此,如果全科医生第一句话就问:你哪里不舒服?病人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位医生也只关心病,不关心人。

全科医生应该先看一看眼前的这位病人怎么样,应该看人问话。如果是一位首诊病人,可以问一问家住哪里,做什么工作,等等。如果是一位老病人,可以问问病人最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还可以直接说:看您很不舒服,慢慢说,别焦急,感觉自己怎么啦?先关心人,是为了让病人觉得医生对人感兴趣,愿意帮助人。先关心人,是为了与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区别开来,别一上来就冷冰冰地问:你哪儿不舒服?先关心人,是一种理念上的要求,提醒全科医生,看病先要看人。先关心人,不是一种机械的要求,不是说一定要把病人的各个方面都问清楚了,才能进一步了解病,了解人和了解病有时需要交替进行。先关心人,还不是指全面了解人,没必要等全面了解人以后,再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关心一下人,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营造一种亲切感,接下去该问什么就问什么,但总的来说,必须问清疾病与病人的生活背景之间的关系,而不能仅仅问病。

5.注意接待细节

细微之处显真情。关注细节,最容易打动病人,最直接体现全科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关注细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关注病人身上的细节,如病人的表情、语气、无意识的动作、穿着打扮等,如果病人说话支支吾吾、动作焦虑不安,那就表明病人有难言之隐,这时,全科医生应该有意识地关紧门,并保证尊重病人的隐私,为病人保密;二是全科医生自己身上的细节,如衣着打扮、表情、无意识的动作、语气等,全科医生在为病人检查前洗洗手,让座前擦擦凳子,表示关注时身体往前倾等。有一位男的全科医生让一位女病人躺在检查床上,拉上帘子,二话没说,伸手帮女病人去解裤带,结果,女病人很尴尬。全科医生的仪表也很

重要,如果全科医生满脸胡子,头发很乱,穿的衣服很脏,病人就会觉得医生的档次和水平很低;病人往往很注意全科医生的表情,如果全科医生皱一下眉头,病人就会感觉问题很严重,如果全科医生说话的语气很神秘,病人会觉得医生有什么严重的事情没有告诉自己;三是注意服务的细节,如详细解释病情、耐心说服教育、反复强调重要的事项、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负责等。全科医生有必要把所有的服务环节都画出来,对每一个服务环节进行管理,实施全过程感动。

6.重视与病人告别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告别的那一刻,而医生往往不重视这一刻。如果开完处方,夹在病历本中,扔给病人,什么话也不说,就让病人离开,这会让病人感觉很愤怒。全科医生应该在与病人告别之前,对病人做一次简单的总结:您的问题是这样的┅┅,所以,您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

一、

二、三┅┅,您已经完全明白我说的话了吗?。要对病人做一些承诺:如果您感觉有什么不好,马上来找我,随时可以与我联系,我会马上帮助您┅┅,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就把我当作自家人。“好了,今天先这样,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全科医生应该站起来,把病人送到门口,说一些告别的话:您走好,祝您早日康复!当然,如果全科医生还想多了解一些情况,但今天的时间又不允许,可以预约病人什么时候再来,但不能说:欢迎您经常光临我们这里。全科医生可以说:如果您觉得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过来和我聊聊。

在病人离开之前,要确认一下:记下病人的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或电子信箱了吗?给病人联系卡了吗?病人是否忘记拿自己的物品?

第6篇:全科医生制度

(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二)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四)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协助转诊。

(五)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

(七)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八)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专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技能。

(九)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第7篇:全科医生团队

全科团队长:

(二)职责:

1、协调中心各部门与团队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

2、不断提高、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科学合理地做好人员安排及绩效考核工作;

3、配合中心质控小组定期对团队签约工作进行考核;

4、承接、安排公共卫生相关条线在团队签约工作中展开;

5、合理划分团队家庭医生在社区的签约责任区域。

全科医生:

(二)职责:

1、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病情信息,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医疗需求。

2、负责与社区居民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好每个签约居民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

3、签约从重点人群开始(社区老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逐渐铺开到每个家庭,途径:1)门诊自愿签约 2)区域划分签约;

4、做好签约患者的预约门诊工作、上门服务及电话咨询;

5、定期为签约居民作健康讲座及健康保健宣传资料发放;

6、做好社区患者在中心或上级医疗机构的入院、转诊工作,提供绿色通道;

7、做好上级医疗机构下转社区患者的康复随访工作。

社区护士及公卫医师:

(二)职责:

1、团队护士在中心护理部和团队护士长的统一领导安排下进行工作;

2、协助全科家庭医生做好签约准备工作及签约后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3、为全科家庭医生的签约患者合理安排预约门诊时间;

4、积极参与全科团队上门护理、医疗咨询、社区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工作;

5、完成护理常规工作。

其他人员:

儿保、妇科医护人员:

(二)职责:

1、做好与条线相关社区居民(儿童、孕产妇)的签约工作;

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发放等工作,定期随访,并与辖区内的团队医生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3、做好每个签约居民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

第8篇:全科医生题解

2011年全科医师网上培训必修课后练习题

1、 对于以病人为中心错误的叙述是:头痛医头。

2、 古希腊医学的四元素-四体液、、、、对应关系是:火-热-血液。

3、 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架是:自然哲学。

4、 经验医学逐步转变为实验医学的时期是:16世纪。

5、 医生的技能和临床水平主要取决于:临床思维水平。

6、 关于高科技医疗手段叙述错误的是:运用高科技手段使临床误诊率降低。

7、 先收集资料再进行分析的临床思维过程是:归纳法过程。

8、 诊断思维的类型不包括:批判性思维。

9、 批判性思维的批判内容不包括:高科技检查结论。

10、 为提高诊疗水平,关键学习老师的:思维过程。

11、 高科技引入临床后,误诊率没有下降反而升高,原因是:不会仪器操作。

12、 全科医学的哲学方法是:具有科学基础的整体论方法。

13、 关于全科医师评价服务对象叙述错误的是:必修以医生的看法为主。

14、 全科医师对患者进行指导的遵循原则错误的是:首先进行新理论、新知识。

15、 社区诊断的主要内容:全选。

16、 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不包括:询问病史。

17、 基层医疗的特征不包括:间断性。

18、 全科医生的诊断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

19、 常规了解病人的就医背景时不包括:司法背景。

20、 家庭对个体的健康或疾病的影响有:全选。

21、 家庭对健康影响具体体现在:全选。

22、 哪一种家庭类型不属于扩展家庭:核心家庭。

23、 家系图的作用是:全选。

24、 关于家庭生活周期的描述,哪一项错误:孩子离家创业。

25、 社区诊断的目的:全选。

26、 社区最易发的慢性病是:高血压。

27、 收集人口学资料信息,哪项错误:交通通信。

28、 COPC的基本步骤:全选。

29、 家庭的功能:全选。

30、 传统基层诊所和COPC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COPC采用药物和非药物。

31、 COPC的实施对象是针对:社区。

32、 社区诊断中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报刊剪辑法。

33、 心里应激课引起:全选。

34、 患病后产生的焦虑心理,属于:情绪反应。

35、 哪项不属于心理性应激源:噪音。

36、 哪项不属于文化性应激源:居住环境。

37、 关于神经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患者不主动求治。

38、 不属于神经症的情绪症状的是:强迫。

39、 不属于广泛性焦虑症状的是:濒死感。

40、 神经衰弱的核心症状:精神易疲劳。

41、 慢阻肺稳定期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吸气延长。

42、 FEV1/FVC小于70%,FEV1大于等于80%预计值,或有无咳嗽、咯痰症状,属于:

1级。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慢阻肺病情严重度分级,正确的是:高、轻、中、重、极重度5级。 慢阻肺疾病患者活动与休息的体位,正确的是:全选。 慢阻肺患者健康教育包括:全选。 COPD在日常活动中哪个呼吸动作正确:腹式呼吸。 家庭氧疗的目的:维持重要器官的氧供。 COPD患者家庭氧疗的流量(L/MIN)是:1-2. COPD患者家庭氧疗的原则:低流量持续。 护士协助COPD患者训练腹式呼吸,护士可以一手放在患者的:腹部。 肺部叩击排痰正确的方法是:每一肺叶叩击频率120-180次/分。 关于慢阻肺疾病描述正确的是:均不正确。 关于慢阻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城市高于农村。 关于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正确的是:全选。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性物质,哪项不正确:尼古丁。 可能参与慢阻肺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包括:全选。 筛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可疑病人。 对慢性疾病自然史设计的三级预防措施的二级预防是:有病早查早治。 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不正确的是:疾病监测用来确定病因。 普查的应用原则不正确的是:普查的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 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教与计生指导。 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符合优先解决的是:高血压病。 健康档案的内容不包括:日常行为方式和宗教信仰。 市场调查确定优先解决的原则不包括:可操作性。 全科医生的社区意识是指:通过一个人了解这个人的家庭及背后人群。 康复医学工作特点:全选。 按康复目标的分类哪项不正确:初期目标。 哪项不是康复治疗组成员:患者家属。 对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内容是:全选。 哪项不是社区工作的评估方法:患者评估。 脑卒中流行病学中的“四高”不包括:治愈率高。 哪项属于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中的不可干预因素:年龄。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2-4倍。 关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视物正常。 关于脑卒中患者的现场处理及急救正确的是:全选。 哪项不属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原则:可以间断性进行。 关于脑卒中患者站立、步行训练错误的是:护理人员站在患者健侧。 关于脑卒中患者上、下楼梯训练错误的是:患足先上、健足先下。 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全选。 关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哪项不正确:慢阻肺。 LOVC比徒手肌力检查方法共将肌力分为:6级。 肩关节正常的运动方式不包括:内翻。 康复评定的目的是: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等。 康复评定一般至少进行:3次。 进行抗阻运动时,该肌群的肌力至少要在:4级。 运动疗法的禁忌症不包括:骨折愈合后。

87、 主要运动疗法技术包括:关节活动、关节松动、肌力增强、肌肉牵拉技术。

88、 心理性残疾致残原因包括:意外性、疾病、社会文化因素。

89、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主要内容为:有三项。

90、 神经心理评定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心理测验法。

91、 认知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机能之一,包括:感知、记忆、注意、表象、思维。

92、 标准化的记忆测量是:韦氏记忆测验。

93、 康复心理治疗按治疗的内容方式分类,错误的是:以上都不是。

94、 为做好支持疗法,要做到:保证。

95、 关于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哪项错误:都不是。

96、 关于森田疗法错误的是: 具有疑症素质的人,内力强、求生欲望强。

97、 放松疗法的核心是:通过各种固定的训练程序,反复练习达到。

98、 关于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说法最全面的是:全选。

99、 疾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是:意识状态。

100、 精神检查中认知水平的检查不包括:意识状态。

10

1、 询问患者“早餐内容、小学同学名字”检查的是患者的:记忆力。

10

2、 观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仪态要注意:全选。

10

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不包括:药物治疗。

10

4、 锥体外系反应包括:全选。

10

5、 关于恶性综合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与剂量无关。

10

6、 关于服用抗精药物引起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说法不正确的是:焦虑、烦躁、消极悲

观。

10

7、 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不包括:生活自理能力。

10

8、 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是:讲授。

10

9、 培训操作技能的最重要方法是:示教与反示教。

110、 在社区健教的印刷类宣传品中,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是:宣传册。

1

11、 使用评论法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保证时间不少于:5-10分钟。

1

12、 使用讲授法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每次30-60分钟为宜。

1

13、 不属于应急医疗处置的疾病是: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

1

14、 属于自伤的药物与心理处置的是:全选。

1

15、 不属于不合作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是:患者较信赖医生。

1

16、 关于自伤的紧急处置方法,错误的是:如生命体征平稳,则不作处理。 1

17、 关于对首诊确定患者及其亲属的健康教育职责中,正确的是:全选。

1

18、 突发公卫事件的范围不包括:流感。

1

19、 突发公卫事件的自然灾害不包括:火灾。

120、 突发公卫事件分级不正确的是:肺鼠疫属于重大事件。

1

21、 关于突发公卫事件的报告,错误的是:卫生部门确认后4小时上报。

1

22、 尊重原则是指:尊重病人在道德、法律上接受服务的权利、医疗自主权。 1

23、 医疗行为的“双重效应”是:有意的直接效应,非有意的间接效应。

1

24、 知情同意的四要素不包括:自由表示的不同意。

1

25、 关于知情同意原则哪项错误:讲明其疾病无法治疗。

1

26、 知情同意的关键要求不包括:全部信息的解释。

1

27、 重塑医患信任,医护人员应注意:全选。

1

28、 属于十二项核心管理制度的是:全选。

1

29、 与患者沟通要注意:全选。

130、

1

31、

1

32、

1

33、

1

34、

1

35、

1

36、

1

37、

1

38、

1

39、

140、

1

41、

1

42、

1

43、

1

44、

1

45、

1

46、

1

47、

1

48、

1

49、

150、

1

51、

1

52、

1

53、

1

54、

1

55、

1

56、

1

57、

1

58、

1

59、

160、

16

1、

16

2、

16

3、

16

4、

16

5、

16

6、

16

7、

16

8、

16

9、

170、

17

1、

17

2、

17

3、 防范医疗纠纷应注意:全选。 不属于防范医疗纠纷的行为有:没必要向上级请示。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立法概况叙述错误的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中国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的时间是:1997年。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规定城市卫生服务的基本工作内容共有:13项。 知情同意的内容包括:全选。 哪项不属于身体伤害:受侮辱歧视。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价值原则。 关于医患关系叙述错误的是:医生处于被动交流状态。 良好的医患关系作用有:全选。 平日里的医患沟通技巧有:全选。 关注每一个接待的患者应:全选。 应对将起的医患冲突行为错误的是:单方面听医务人员解释。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 酒依赖患者停饮早期会出现哪些表现:都不是。 哪种疾病会引起复杂性醉酒:癫痫。 啡类依赖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全选。 关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错误的是:较重者可用阿扑吗啡。 健康教育目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 对于健康教育的正确理解:以调查研究为前提,进行健康信息。 危害健康行为是指:角色行为超前。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 不属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指标体系的是:环境污染指标。 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哪项除外:清淡饮食。 人体每天最低的能量消耗值是:1800千卡。 碳水化合物产热占总量的55-65%。 评价一个人营养状态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体重评价法。 哪项不是钙的生理功能:提供人体主要热量。 成人钙每天的适宜摄入量是:800mg。 对幼儿来说,每天的进餐次数最好为:5次。 幼儿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 中学生午餐摄入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0%。 成人早餐摄入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0%。 哪项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对肠炎的饮食调理原则描述错误的是:多吃含糖食物。 发生痢疾时,给予的食物中最好含有的维生素是:维生素c。 对于慢性胃炎的患者,不正确的饮食调理原则是:增加粗粮。 慢性胰腺炎易进食: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半流质饮食。 急性肾炎易进食:低蛋白饮食。 关于母乳喂养的优点,错误的是:初乳含有较少的分泌型lgA。 钙缺乏可引起:佝偻病。 口角炎多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类。 反甲患者应补充:铁剂。 钙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奶类、蛋类摄入少。

17

4、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最低层是:谷类。

17

5、 全科医学学科是:起源于18-19世纪以来的西方国家通科医生。

17

6、 全科家庭医学被批准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业是在:1969年。

17

7、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于:1993年。

17

8、 全科医学概念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17

9、 促使全科医学产生的背景不包括:环境污染的加剧。

180、 何种属性不是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是否以治愈率和病人满意度考核服务质

量。

18

1、 英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

18

2、 国外将家庭医学批准为第20个医学专科的年份是:1969年。

18

3、 英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包括:综合性医院。

18

4、 社区常用健康教育形式不包括:旅游。

18

5、 三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减少治疗失误。

18

6、 开展社区临床预防工作常用的方法不包括:对社区居民生活补贴。

18

7、 全科医师的医学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不包括:努力提高人民生活。

18

8、 从全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影响医患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医生家庭状态。 18

9、 不属于家庭生活周期发展阶段的是:恋爱期。

190、 对患慢性病或行为受限的病人提供定期、持续性家访属于:照顾性家访。 19

1、 全科医生转诊病人的目的不应包括:其他医疗机构的有偿要求。

19

2、 不属于一级预防工作的是:病例发现。

19

3、 全科医生完成社区家庭医疗工作的主要助手是:社区护士。

19

4、 全科医生可及性服务的具体体现不包括:效果上速效。

19

5、 五星级医生的含义不包括:健康的教育者。

19

6、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机制叙述错误的是:、、、、、、、俗称家庭医生。 19

7、 哪项不是全科医生守门人机制的规则:团队合作制。

19

8、 全科医生的合作伙伴不包括:医学院校。

19

9、 全科医生的任务不包括:对社区患者全天候陪护。

200、 加强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全科医疗服务机构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 20

1、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全面质量管理。

20

2、 全科医疗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是:积极推行、扩大标准化。

20

3、 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筛选原则的是:领导的需求。

20

4、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中的效果、效益指标不包括:信息管理指标。 20

5、 哪项不是二级预防的措施: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20

6、 肥胖治疗的最初目标是减少现有体重的:10%。

20

7、 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

20

8、 BMI属于:比

20

9、 冠心病血脂异常,其中描述错误的是:载脂蛋白A升高。

210、 冠心病分型正确的是:无症状、心绞痛、心梗、缺血性心肌病。

211、 冠心病9个危险因素不包括:胆固醇。

212、 冠心病次要危险因素中错误的是:血脂异常。

213、 近年发现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全选。

214、 稳定性心绞痛、胸痛描述不正确的是:疼痛常发射至右肩。

215、 心梗的发作特点描述错误的是:常发生于午后。

216、 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哪项除外:肥胖。

217、 在一个月内疼痛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间延长、药物缓解作用减弱应考虑:不稳

定性心绞痛。

218、 心梗可能出现的症状,哪项除外:短暂心痛。

219、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处理正确的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220、 心绞痛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指导错误的是:首次剂量加倍。

2

21、 转院的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吸氧、剧痛用吗啡或杜冷丁、建立通道。

2

22、 护士对心梗患者及家属的院前急就知道,不包括:频早给予肾上腺素,硝酸甘油静

脉用。

2

23、 心梗院前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溶栓治疗在12h内效果好。

2

24、 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不包括:饮酒。

2

25、 哪项不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的典型体征:血压下降。

2

26、 冠心病流行病学特点正确的是: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

2

27、 关于心梗哪项错误:心电图显示病Q波,提示发生急性心梗。

2

28、 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错误的是:溶栓疗法。

2

29、 急性心梗病人突发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一分钟内心跳骤停、呼吸停止、

此时应首先采用的抢救措施是:胸外按压、人工通气。

230、 哪项不属于心理测验的方法:体检法。

2

31、 采用问卷法进行心理测验的是:EPQ。

2

32、 按测验功能分级,下列心理测验哪项是错误的:个体测验。

2

33、 心理测验的信度是指:可靠性。

2

34、 老年人膳食指导原则不包括:每天餐次应适当减少。

2

35、 1-2岁幼儿膳食指导原则不包括:餐次每日2-3餐。

2

36、 孕妇从妊娠第4个月起每天热能供给应额外增加:200kcal。

2

37、 哺乳期乳母每天应额外供给优质蛋白质:20-30g。

2

38、 中老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g。

2

39、 若疾病的预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则诊断试验的指标哪项重要:

SEN.

240、 对113名前列腺ca和217名非患者用RIA-PAP、、、SEN为:69.92%。

2

41、 关于NNH叙述正确的是:全选。

2

42、 哪项指标是诊断性试验中不稳定的统计学指标:预检值。

2

43、 PICO原则中的I是指:干预措施。

2

44、 在诊断性试验中,对疑似冠心病,运动试验阴性的患者不做冠脉造影检查,不会:

夸大敏感度。

2

45、 对于低危的高脂血症患者,对于血脂的干预应该:寻找证据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

根据患者意愿制定治疗方案。

2

46、 预后的循证步骤首先需要:发现临床问题,转化为可检索问题。

2

47、 Ia是指:前瞻性队列研究。

2

48、 循证临床实践的4A原则错误的是:Applicability、forthepatient。

2

49、 优秀的CPG的特点是:真实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实用性。

250、 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应用步骤包括:全选。

第9篇:全科医生面试题

1、作为社区医生,是如何看待这份工作的?

 当前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

理。因此有必要实行社区卫生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以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

 如果有幸成为一名社区医生,我将全力以赴,为社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

量。

2、社区医疗有哪几大功能?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大服务功能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

健康教育、传染病、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

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免费向居民提供。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是“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

3、社区医疗与医疗机构的区别是什么?

 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除了基本医疗服务以外,更多的是公共卫生。

 主动性。社区卫生提倡主动性服务,上门服务、搞家庭病床。在社区,不但

病人、亚健康人群是它的服务对象,健康人群也是它的服务对象。

 综合性。除了医疗以外,社区卫生服务还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

 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进行连续性服务。比如高血压,

要建立健康档案,始终追踪。5.可及性。社区卫生服务就办在居民家门口,按照规划要求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而且它的费用居民也能够负担得起。

4、社区医疗与医疗机构的关系是什么?

 当前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

理。因此有必要实行社区卫生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以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

 目前大中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难以实施的根源是利益分配

问题。因此,要实现双向转诊,必须处理好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5、对医疗纠纷的态度和处理原则是什么?

 医方针对医疗纠纷,要冷静思考,从容应对,如系医方之错,应在吸取教训

的同时,积极有效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 用协商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解决纠纷,是化解矛盾的好办法,但协商应建立在

政策、法律和事实的基础上,协商应明辨是非、以理服人,过度迁就对方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 医方因过错产生医疗纠纷,则赔付责任难免,对此各级医疗机构应构建相应

的赔付保障体系,如设立专项基金等。

 医疗机构还可借鉴道路交通事故赔付经验,由医患双方共同上保险,患者及

家属是否应得到经济赔偿或补偿,医方应赔付多少,由保险公司依据当事者约定或有关部门的决定与裁决作出理赔。

 鉴于目前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医方应以开明的姿

态,公示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依法向当事者提供病案资料,不人为地给患者及家属维权设置障碍。

6、你从事全科医生的优势是什么?

 从事妇产科十五年,上二线也有近两年时间了,有一定经验,具备较好的独

立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

 平时坚持自学,对“内外儿科”都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

 身体素质好,动作敏捷、反映也比较迅速,敢于面对工作压力。

7、全科医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

(1)基本素质:

 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要求医生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是当好一个全科医生的前提。

 出色的管理能力。全科医生必须要有自信心、自控力和决断力,敢于并善于

独立承担责任,掌控局面。

 执着的科学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全科医生工作相对独立,服务人群受

限,知识容易老化。因此全科医生必须严谨、敏感地对待业务工作,注重任何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主动接受、理解、运用新知识。

(2)知识与技能:

 与疾病诊疗和照顾相关的各种医学知识与技能;

 了解与病人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与康复相关的人文社会因素的知识与技

能,如病人的情况、遵医性、成本效益等;

 与服务体系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医疗服务体系利用、医疗管理、团队合作

等;

 职业价值观形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服务和诊疗的态度、价值观、职业责

任感等;

 与自身和团队业务发展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终生学习能力、参与科研和教

学能力等。

上一篇:研发中心简介下一篇: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