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慎独慎微

2023-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做到慎独慎微

防微杜渐做到“慎微、慎独”

——读《防线》心得体会

前些日子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高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高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我不禁想到,廉政工作不正像这扇“破窗”,如果没有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些小小的行为和毛病,初期往往不太在意,当出现不可弥补的问题时,后悔晚矣。

翻看《防线》中的一个个案例,清正廉洁的也好,贪污腐败的也罢,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如何清廉或如此腐败。要说其中的区别,简单地说,其实也就是一字之差,清廉者以“严”字律己,腐败者以“贪”字利己。对于很多小问题,要做到防微杜渐,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严以律己,慎微

防止腐败要从“小事”防起,“不以恶小而务之,”要时时处处“慎微”。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作风的腐化正是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崩溃的突破口。因此生活中的“小事”忽视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严以律己,慎独

拒腐蚀、永不沾要成为做人的一种境界和追求,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一丝不苟,才能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要做到清正廉洁,侥幸心理要不得,不少人滑向腐败的深渊都是由于心存侥幸。“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都要严以律己,光明磊落才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心中不能失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

严以律己,正确使用权力

正确使用权力,自觉抵御不正之风,要坚持党性原则,过好“人情关”。在人情面前要讲原则、讲正气,不能“义”气用事,更不能违背原则去拉关系,牺牲原则去交朋友。用手中的“权力资源”去偿还人情债。因此,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用好手中权力,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工作,一身正气,秉公办事。

第2篇:慎独、慎微、慎思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才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回想自己走过的这些路,从无知的孩提时代无所畏惧的漫天空想到现如今所要承担的各种各样约束自我的责任,有时羡慕旁边周围人与物所拥有的那些所得,有时感叹自身前途时运,有时被喧嚣社会环境所逼迫的无奈,有时偶尔也庆幸自己经过努力和运气所换来的个人微小成功。独处的时候思维难免会走到过去,多年的时间仿佛是流星一瞬间的滑过。真的感觉人的一生确实是一场戏,导演和演员都是自己,这场戏中所留下的怀念是唯一永恒的东西。闲暇时看一看历史变迁,读一读孔孟之道,想一想人生哲学,参一参工作思路,悟一悟自我得失。 保留自己心中的那一份静谧的田地,给自己灵魂留一份升华的空间。

自己身处军营,在这个环境领域中有着自己本身的特点,条例条令规章制度,坚决服从令行禁止,一横一竖都体现着部队整齐划一,强化着战斗力模式统一。每天的生活都好像被编辑了程序一样,按照时间节点一步一步的运行。然而部队里的每个人又都是来自繁杂的社会,偶尔和地方的亲戚朋友的谈话交流又会让营墙里面的人产生一种彷徨。在各种各样潜在规则的范围内,现实套路和实际运行中的各种“累”也难免会让人的心境发生紊乱,加之自身的实力付出与期望的收获回报之间的落差更容易让人身心疲惫。这就是每个人在大家面前是成功快乐的,而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却是失败悲观的。在前进的道路上缺少真正的引导,害怕独处,不敢正视自己,直接导致自己失去自我,精神上崩溃,缺乏真正的价值成绩感。时而盲目跟随,时而逆来顺受,时而自暴自弃。内心的想法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表露,稍不留心也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更何谈工作,何谈理想。对上级交给的任务亦是力不从心,草草应付。军营是一个集体,这里有很多人,有很多事,因此,自己身在集体的大环境中一定要正确把握自己,在集体中自我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慎独”。不能让自己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潮流中,眼光不能局限在那些狭小的利益中。人应当有大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时刻保持自己最初的那一份理想,不卑不躁;时刻提醒自己前进的方向,不迷不弃;时刻回忆自己的那些珍惜,不虚不贫。

部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有大的方针做指引,“责任奉献”意识时时铭记。但凡是大事业都是一些小事情所构建的。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口话:一天过去了,都干了些什么。这和大的时代紧迫感有些格格不入,很容易将自己置于之外。大事业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定位,导致忽略了小事情的存在价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貌似这样平静的生活也是一种惬意,但正是这种惬意往往就是巨大的灾难。有这样一个小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水杯中慢慢地加热,水温从室温逐渐升高,观察青蛙的反应。水中的青蛙很是惬意,全然不觉察周围生存环境的致命变化,慢慢的水温到达几乎沸腾的阶段,青蛙表情依旧是安逸,青蛙的生命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已经结束。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投入到一杯沸水当中时,青蛙根据自身本能,迅速跳跃逃离,虽然身体受些伤但依旧是活着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关乎自身的一些小变化小事情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起到质的影响,但如果不引起注意,这些小事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的飞跃。小到影响个人的前途发展,大到让整个军队国家产生变故。有人说部队是一个磨人的地方,身处在部队的营墙之中,如果不时刻警惕自己做到“慎微”不仅仅是慢慢的颓废,更进一步就是变废了。“磨人”的事情只是自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是自己把这些构建大事业的小事情给忽略了。就对个人而言,千里大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同样存在,一个人在工作中刚开始的尽心尽力,然而在马上要成功的时候却因为一件小事儿功亏一篑。一个人无论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然而就是一个小举止就让领导对其失去信任。就如常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所以说,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慎微”,重视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不要像那只青蛙一样,安逸的生活环境只会让自己忘记跳跃求生的本能。

就结合自我而言,从明事之时起就步入学校,寒窗苦读几十年,学习各种各样文化知识。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学的东西更加繁多。自古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前学校所接触的是为工作而奠定的基础,工作之后的思考更是工作的重要内容。

部队中每一项任务都有它的特殊缘由,都有其来因后果,然而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人、事、物都是不同的。其思考的重要性尤为显现。一个人成熟的一项标志就是看他会不会思考,做事情有没有自己的思路。大的事情上讲究原则,小的事情上合乎情理。对待取得的成就保持一种宽广的心态,对于自身侥幸心理的缺点正确认识改正。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以事业为重,与其说这是在思考工作,这也是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现如今,社会处于一种大的格局变化时期,军队也处在一种变革时期,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思潮不断涌入部队,注入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之中。很多的“功利思想”不断冲击着每个人,做一件工作,完成一项任务,不去看在这一过程当中工作和任务的本身价值所在,而是首先看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只顾眼前的所得,更不用说是自身的成长。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现实”,但这种扭曲的短浅目光会直接漠视我们正确的思考价值取向。久而久之,放在眼前磨练的机会就被错误的价值思考所失去,那么,什么时候去成长,什么时候才成熟。因此,面对物欲横流的环境,要保持自己的那一份谨慎的思考,做到“慎思”。不要被表面的所得影响了让自己把握发展的机会的流失,毕竟机会是有限的,同样机会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论是否成功,是否有价值,是否犯错,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成长。

慎独、慎微、慎思。让自己真正安下心来,没有时间去抱怨,也没有机会去等待。身处部队军营也好,将来步入社会也罢,留住自身心灵的那一份缓存空间,把握住自己,进而去成长自己。

第3篇:慎独慎微

慎独慎微、廉洁自律

---学习薛小平先进事迹体会

昆仑燃气兰州公司董事长薛小平作为廉洁从业模范干部候选人,廉洁自律,清清白白干事。在其先进事迹学习材料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做事要“四慎”:一慎权,做到权为民所用;二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慎欲,经得起各种诱惑;四慎独,加强自我监督。

《礼记.中庸》中孔子讲:“君子成慎乎其所不同者,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慎独慎微这既是党员干部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也是思想情操的一种更高境界,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修养达到高度的自觉程度。做到慎独慎微,这既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也是立身之本。

我深知,作为保定中石油昆仑液化气有限公司经理,虽然只是众多分公司中的一员, 但在这个公司里我们领导干部也是处于中心地位、公众人物,我们的举动和言行都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形象。在公众场合,我们会做好表率,保持领导形象,但是,在自己认为员工看不到的时候能不能做到言行有度、严格要求自己呢?这就需要我们有较高的修养和定力。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慎

独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严守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有的操守。按照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10月提出的“身下心下、多学多思、实干苦干、发扬团队精神、慎独慎微、淡泊名利”的“六点希望”,廉洁自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保定公司蒋巍)

第4篇:严格自律、慎独慎微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省式的自律训练,严格自律、慎独慎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把内心的底线守住了,才能更好的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怀着万丈高楼平地起、重视根基建设的心态,时时刻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革命事业无小事,每一天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第5篇:慎独慎交慎微

慎独

慎交

慎微

严格自律,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仍然能够自我约束保持一贯的谨慎,也不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去放纵自己,这就是慎独。在工作中是否能做到这点,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自已清楚,比如在招标中是否推荐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别人是难以察觉,这更多的是一个人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问题,甚至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

战国时期魏文候向李克征求宰相人选时,李克提出5条标准,其中之一“居视其所亲”说的就是识别一个人要看他平时与什么人交往,用常用的一句话解释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虽不能说是绝对的,但也说明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我们要“慎交”,在我们的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到底如何交往应该慎重,特别是与供应商的交往。供应商作为公司的一项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给公司带来利益,否则会适得其反,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是以制度为基础,我们的制度是比较健全的,如何与供应商建立合理的关系制度中有要求也有禁止,而不必一味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工作中交往对象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因为我们是在履行职务,不是个人行为,这还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免疫力”。

防微杜渐,要想避免大错误的发生,首先就要从自觉纠正小缺点、小错误做起,做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这就是慎微。我们常常也说细节决定成败,有时所谓的微小与重大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甚至不是一种事实,而是取决于自己的观念,如果心里认为是小事,那么即使是大事也就变成了小事,反之亦然,领导也常说做百货就是做细节,做小事,我们的成本工作也是如此,应关注每一个细节,制度规定的流程是否不折不扣的执行,对风险点是否做到事先识别与把控,是否努力将工作引向深入,是否对工作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回顾等等这些都是细节问题,需要长期的坚持。对待错误的态度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重复而细微的成本工作偶尔发生失误也很正常,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和做法,如果不是主动纠正、改进而是回避、掩饰,那么长期积累下来的就不再是小失误了,而是重大错误,甚至可能演化为舞弊。

慎独、慎交、慎微不仅仅是对做事的要求,也是对做人的要求,甚至更象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如能在完善的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个人又加强了自身修养,以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这将是一种完美。

第6篇:严于律己 慎独慎微

总书记曾指出,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是“入德之方”。曾国藩告诫子孙说:“慎独则心安。”慎独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是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准,也是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慎独”意味着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而有些领导干部恰恰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成为“两面人”,最终沦为“监狱人”。“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曾是河南省原交通厅厅长张昆桐的名言,而他却因受贿10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条幅来自省,却以受贿500多万元被判处死刑。一些干部手握权力,如稍有不慎,就会被拖下泥潭。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学会在诱惑面前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自觉自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慎独修正身,慎微走正道。“慎微”的意思是要重视和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一个在小节、小事上过不了关的人,也很难在大节、大事上过得硬。从被查处的腐败分子来看,几乎都是从“笑纳”一条烟、一瓶酒,“帮忙”签个字、批个条子等“小事”开始的,却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地滑向了罪恶的深渊。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在忏悔时说:“我收一个人的,就能收两个人的,今天能收一万,明天就能收两万,这样,越收越多,越收越大。”这种“小节无所谓”的思想实在是贻害无穷,正所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慎独慎微离不开自省。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各种诱惑,要做到慎独慎微,不使人生之船偏离正确的航道,就需时时自省。《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手握权柄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当有利可图时,须慎重考虑该不该得;当情面难却时,须明白社会正义大于私情;当挥霍浪费时,须想想还有未脱贫的群众。党员干部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为政之德,才能做到君子坦荡荡,从容天地间,才能无愧于百姓的殷切期盼,无愧于党和国家的重托。

上一篇:呕心沥血经典作文题目下一篇:年终履责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