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银行业绩比较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我国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摘要:对我国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富有充足的实践意义,这一研究可以为银行制定相关股利政策提供参考与依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金融新格局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银行上市公司数量也逐步增加。数据显示,2008到2012年,我国银行业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383.6亿元、6684亿元、8991亿元、1694.39亿元和1.24万亿元。这一超高的利润水平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同时暴露出由于长期依靠高额存贷利差获取巨额收益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因此,对影响银行利润因素的研究与分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银行利润的多少又取决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好坏,所以本文选取股利政策角度,来探讨其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期发现我国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政策之一,以它为出发点探讨其对上市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从而为银行提高经营业绩进行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善提供依据,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是对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阐述,同时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最后对论文整体框架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关于股利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股利政策理论与企业经营绩效理论进行阐述。股利政策理论包含传统股利政策理论、现代股利政策理论与行为股利政策理论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正是以现代股利政策理论中的股利的信号传递理论和股利的代理成本理论这两大理论为基础。对于企业的绩效评价理论,本文主要从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变来进行说明,通过对比各种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的优劣,以期选择一种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来完成本文相关研究。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叙述。包括我国商业银行概况与上市银行的股利政策两个方面。商业银行概况是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作用与现状以及我国上市银行近五年利润情况的介绍。银行股利政策部分包括对股利支付方式的叙述和对研究期内股利支付情况与特点的描述。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研究模型的设定与研究假设的提出,对所选样本在研究期间内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假设的成立性,从而得出相关结论。第六部分是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对上市银行股利政策提出相关建议,同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相关研究的改善方法。 本文实证分析的具体内容为:通过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8到2011年净利润水平和股利支付方式与数量的分析,初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而后提出相关假设,建立模型,将所需数据收集整理带入Eiew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对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以每股收益指标代表银行经营业绩。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现金股利的发放与银行每股收益成正相关关系。现金股利的发放意味着公司管理者预计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向好,盈利能力提高。现金股利发放的数量体现着上市银行的获利水平与发展政策。公司股利发放与否和股利发放的多少都可以传递给投资者与公司经营情况相关的信息,发放现金股利会使投资者预期银行未来有良好的的发展前景,这样他们便会积极进行投资,如此往复促进银行的持续发展。 2、股票股利与银行经营业绩之间存在不确定的关系。股票股利既能减少现金流流出公司,使该部分现金流留存于企业用于再投资,又能使股票的流动性增强,从而增加投资者对于该上市公司的兴趣。此外,由于在股票市场中发放现金股利和发放股票股利在税赋上存在差异,所以投资者对公司送股普遍欢迎。但是,由于我国上市银行股本总额数量往往较大,造成股价上下波动不显著。所以,投资者对于股票股利的反应并不敏感。 虽然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存在这种不确定关系,但并不能否认二者之间的其他未知关系。而且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行业股票股利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样。本文仅是在对银行业的研究中发现股票股利与经营业绩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在对其他行业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像旅游业、钢铁业等行业的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股利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具有一定的信号传递功能,特别是现金股利,虽然与国外证券市场相比信号传递功能较小。同时也可以发现我国上市银行股利分配形式非常单一,缺乏灵活性。股票股利这种股利分配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上市银行却并未广泛采用。 本文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我国上市银行股利政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研究,本文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选取我国银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银行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与其他行业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国内对于银行业的相关研究也非常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上市银行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提供一定的依据。 当然由于客观条件与本人知识结构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都是通过手工从上市银行历年的财务报告中收集,但由于这些财务报告中同一年相同指标的数据也会存在差异,这就会对实证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2、考虑数据收集与资料整理的问题,本文只选取了2008年—2011年这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这就造成样本容量较少。因此本文只是对此期间内银行的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了短期分析,并不能代表其长期趋势。对于该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本文只是对我国银行这一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没有进行跨行业比较。此外,由于衡量银行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有很多替代指标,究竟哪一个更能代表银行的经营业绩也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与考究。 4、本文仅选取每股收益(EPS)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虽然公司的盈利信息能通过每股收益指标充分反映出来,但只选取这一个指标作为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收集数据资料的现实困难与统计分析数值的缺失,本文并没有采用别的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这点有待日后弥补完善。

关键词:股利政策;经营业绩;上市银行;股利理论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股利政策理论概况

2.2 国外研究动态

2.3 国内研究动态

2.4 小结

3. 股利政策理论与经营业绩评价指标选择

3.1 股利政策理论

3.1.1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

3.1.2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

3.1.3 行为股利政策理论

3.2 企业绩效理论与评价方法

3.2.1 企业绩效理论

3.2.2 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

4.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4.1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概况

4.1.1 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进程

4.1.2 商业银行的作用

4.1.3 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4.1.4 我国银行业2008-2012年利润情况

4.1.5 我国上市银行特征

4.2 上市银行的股利政策

4.2.1 上市公司股利的主要形式

4.2.2 我国上市银行近五年股利分配特点

5. 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之间关系分析

5.1.1 上市银行整体经营业绩情况

5.1.2 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5.2 实证分析的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5.2.1 实证分析样本的选取

5.2.2 样本总体描述

5.2.3 研究设计

5.3 实证分析的模型设定与分析方法

5.3.1 研究假设

5.3.2 建立模型

5.3.3 实证分析方法

5.3.4 实证分析结果总结

6.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上市银行相关建议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花文化论文提纲下一篇:中职幼儿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