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语文总结

2022-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学期语文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初二上学期语文总结

初二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doc上2012-2013

初二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努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初二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多看书多学习,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以德育人,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工作认真负责。

二、教学方面:这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形成一定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总结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结构,掌握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习惯。考虑好如何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等。然后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力求简洁易懂,布置好作业。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2、 积极参与听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3、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 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也有助于班主任的工作。以身示范,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学生不只要努力学习,

更要学会做一个好人。注重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让学生在领略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四、努力方向:进一步提高个人知识能力水平,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断努力,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积极努力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初二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2012—2013上

付永梅

第二篇:初二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完成了初二

五、六班的教学工作。

由于是新接的班级,还是初二,同时又是初次接触新课改,又有年组的教研工作,所以本学期的工作有些繁琐,任务也较重。不过这也是一种挑战,使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学期之始就努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想清每一件要做的事情的思路和程序,今天,回头再看这一学期的工作,完成的还是较好的。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在本学期我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主要教学工作:

(1)、基础教学工作

进行了以新闻通讯,散文,说明文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阅读教学20篇;古代散文,诗歌课文教学10篇;作文教学7篇;语文活动课5次。

(2)、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1、融洽师生关系,激发求知欲,激发学生课堂上“我要学”的欲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

2、开设了“课前演讲”。继续上学期的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说话为主),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美文、聊时事。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

3、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

①利用现成的课本进行说明文阅读训练。这其实是我们平时操作得最多的方法。许多同学对语文课不抱任何信任感,他们认为考试与课本是根本脱钩的,花那么多力气来学课本简直是浪费时间与精力,倒不如多买几本参考书做做练习。这种看法大错特错,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有价值的文章,无论从内容还是表达方式方面值得研究。而且,当老师在讲解这类课本时,其实也是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及阅

读文章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找出说明方法,如何思考文章结构,又如何在说明文中理解说明顺序,在字里行间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不断训练学生如何寻找关键句和中心句,借次提高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为同学进行说明文课外阅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②增加阅读量。俗话说,熟能生巧,要使解题过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阅读训练就要有足够的训练量以及足够的训练心得和对训练的高度类型化的概括。因而,仅仅局限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针对阅读材料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信息量大、思考力度深,欣赏价值大的说明文、记叙文,用增加阅读量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面,积累一定阅读知识和技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寻求答案,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3)、作文教学坚持有序有层次有目标地进行。多写少改详评。 ①、首先解决写作来源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真实、写生活,才能有东西写,也才能写得好,写得动人--于是进行了以“真情实感最动人”为主题的选材指导与训练。本学期我编辑整理了“成长故事40个”作为话题作文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增加积累。

②、其次解决写作技巧问题。现在中考中特别要求作文中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同时要有至少一个细致的场面描写并且要求文章要有新意。于是又重点进行了“如何抒情议论论好”、“场面描写最生动”“话题作文如何创新”三个专题的训练。作文中要想和高分,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立意。立意深刻才能博得改卷老师的一致欣赏。于是以“立意深刻得高分”的训练也进行了几节课。每次训练的步聚大体相同:讲解要求---出示片段范例---片段练习写作---片段修改练习---全文欣赏---全文写作---讲评---部分修正。其间穿插学生的师生、生生的交流和指正。为了防止“写”与“不写”一个样,我特别抓好最后一关,这也是作文训练中最容易忽视其实是应有收效的一步。如果这部分人真正掌握了,那么全班人才是真正掌握了,作文训练其实也正是为这帮人服务的。因为会写的根本不用你教的。

③、抓基本功的训练。综观历次语文考试,作文失分最严重的都是基本功问题,平实参加有关的语文改卷也深有体会。因此,对学生的书写能力,对一般的叙事能力,以及语言、修辞等坚持长期不懈地一周五天地检查督促辅导。在五班,每天让学生坚持写100字以上的书法,并抽时间进行堂上指导,使学生真正有所进步,对不认真的给于批评教育。让学生进行优秀文句语段摘抄,每周抽一节课的5分钟左右检查背诵情况。而对六班就采用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抄一些优秀范文进行学习。经过以上种种努力,学生的作文水平确实有较大的长进,作文的一般技巧与书写的能力都大有改观。绝大部分学生作文都

有500字,90%的同学告别了涂改的坏习惯。

(4)、将文言文作为硬件,除在课堂上精讲多背外,把两单元的文言文知识总结成试卷、课件,变换形式让学生熟稔于心中,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语文教研活动

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详见语文教研组活动总结)

****

2004 12

第三篇: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由小编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语文试题栏目!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画横线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嶙峋(línɡxún)帷幕(wéi) 伧俗(cānɡ) 箱箧(qiè)

B.水澡(zhǎo) 笨拙(zhuō) 匀称(chènɡ) 桥墩(dūn)

C.轩榭(xuān) 惟妙惟俏(qiào)飞漱(shù) 泅水(qiú)

D.蹒跚(pánshān) 镂空(lòu)差使(chāi)愧怍(zuò)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融为一炉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人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C.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D.当云南彝良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3.指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台的“新国八条”措施,在限购、价格控制、信贷、税收等环节进一步加码,且行政干预力度进一步扩大。

B.“一票难求”促使众多在沿海务工的农民工以结伴骑摩托车返乡过年。“摩托车返乡”大军从沿海涌向内陆,踏上漫漫回乡路。

C.备受关注的翻拍电影《奋斗》4月2日上映至今票房平平,“米莱”一角的消失似乎成为众多影迷对电影版《奋斗》不感兴趣的最大原因。

D.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多种生活必须品价格迅速上涨,这就加大了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成本。

4.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⑤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⑤C.②④⑤③①D.④⑤③①②

5.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6.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3月10日,安义县男子朱贤度路见小偷一声吼,在与小偷搏斗中腹部被连刺两刀,他捂住流出来的肠子,仍奋力将歹徒压在身下。在这危急时刻,五位中学生挺身而出,帮助朱贤度一起制服了小偷。省委书记苏荣前往探望并指出,朱贤度及五位中学生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是正在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南昌市第二十九中学,省委副书记尚勇等看望了五位见义勇为的中学生,指出朱贤度及五名中学生的行为不是简单的见义勇为,而是在学习雷锋的过程中,一种自发的内在的表现。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雷锋精神。

A、苏荣就学习宣传朱贤度英雄事迹作指示。

B、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

C、尚勇一行来到南昌市二十九中看望见义勇为的好少年。

D、省领导看望见义勇为的英雄,并高度赞扬他们是在用生命践行雷锋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第四篇:初二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这次我担任三,四班的语文。对于三班的语文方面的情况,我是一点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更是一无所知。估计也不会像我过去的两个班那样,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步骤进行,因此,三班的学习习惯,方法要尽快培养,四班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基本情况

三、四班共有学生一百一十三人,应当说由于一年 的初中学习,学生的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了完整的课堂过程,从预习到上课,从课前到作业检查,都能顺利进行。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书写字体差,字体潦草,书写不规范。也不知三班的学生有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四班的能在学生老师的督促下,坚持了一年。学生的阅读习惯、预习习惯等都需加强。

采取的措施:

让学生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从培养习惯入手,从最基本的能力听、说、读,写做起,提升学生的素养。

听的习惯,学会耐心、细心专注的倾听,听懂别人的话,能抓住重点信息,牢记要点。

说的习惯,大方、清楚、得体、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恰当的,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读的习惯,学会朗读、默读,朗读时语音正确、吐词清晰,流利连贯,不添字,不丢字,尽量做到有感情,声情并茂、有声有色,抑扬顿挫。默读时,要快速,会用圈点勾画法。读书动笔,随时记录,提出质疑。

写的习惯,书写认真、干净、整齐、规范。无论作业,考试、练习都要一致。

记日记的习惯,自己的点点滴滴,自己的思索,自己的收获,随时记录,积累材料。

严格要求自己,备课认真,备好每节课,了解学生的学情,分析每篇课文,找准突破点。

虚心向别人学习,同事,网友,多看教育专著,语文报刊。

应用好学习的电子白板,做到课课应用,用好。

课时计划

第一、二周 第一单元

第三、四周 第二单元

第五、六周 第三单元

第七、八周 期中复习检测

第九、十周 第四单元

第十

一、十二周 第五单元

第十

三、十四周 第六单元

第十五--十七周 期末检测

第五篇: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初二语文组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15天(到腊月初10)的时间。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们语文组将做以下的具体安排:

一、系统复习

按单元复习。每单元2节课。

第一节课指导学生利用复习学案复习本单元的文学常识、课下注释及课后的字词积累、课文内容、思想感情、重点段的阅读等练习等知识点。

第二节课有针对性的对以上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强调,查找复习中的漏洞,总结做题的规律,知道做题技巧,形成能力。

第一单元(12月

23、24号)

第二单元(12月

25、26号)

第三单元(12月

27、30号)

第四单元(12月

31、1月2号)

第五单元(1月

3、6号)

第六单元(1月

7、8号)

二、综合测试(1月

9、10号)

讲评试卷,教师的讲解、讲评要侧重于答题的方法的指导。通过讲评,对学生进行考试前的指导要求,并进行作文的指导。

总之,我们语文组将利用最后的时间,给学生以指导,力争最后的胜利。

第六篇: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姓名 时间:120分钟 得分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它是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拿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① ,一览众山小。 ② 大漠孤烟直, 。

③ 苔痕上阶绿, 。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 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⑥ ,波撼岳阳城。

⑦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 。

⑧思乡是游子们永恒的主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游子悲苦的心情,崔颢的《黄鹤楼》中写道:“ ,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tuí 唐 ②穷愁 liáo 倒 ③ 狼jí ④ 杀戮

3.解释下列文言文加点字。(4分)

①虽乘奔御风 ②选贤与能

③神情与苏、黄不属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5. 选择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2分)

A 赵翼在《论诗》中谈起诗歌的创作、鉴赏的时候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B今天的海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肆无忌惮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D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遇到困难不能总是退避三舍。

6.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南京晨报》12月1日电 安徽又有一人感染禽流感死亡。面对邻省再次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江苏省、南京市卫生部门均表示密切关注。昨天,南京市卫生局还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拟新闻标题为: 。

7.仿造例句写一段话,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2分)

例句:失去了皑皑白雪,收获了美丽春天。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这样,如果没有失去,就不可能有收获。失去了 ,收获了 ;失去了明媚的太阳,收获了皎洁的月亮;很多时候,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也随即而来。

8.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二 、阅读理解(32分)

(一) 文言文阅读。

(二)、三峡 (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略无阙处( )

(3)晴初霜旦( ) (4)哀转久绝 ( )

10.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绝: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

C.故: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故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2.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2分)

(二)微波武器(8分)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微波武器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13.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 。(2分)

14.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2分)

构成: ;杀伤对象: 。

15.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2分)

16.第四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三)伤害(14分)

① 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丐寂寞的立在面食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里送。

② 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布到街上来。

③ 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一块破布,紧紧地包住他那瘦骨的一身黑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一个破碗,压在胸前。

④ 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⑤ 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⑥ 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事情并不感到惊奇。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也还是无力的。

⑦ 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⑧ 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仍然不开口,于是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口里“嘘嘘”做声。

⑨ 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来看我。

⑩ 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

? 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丐立在担子面前,畏怯地望着卖面的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嘴里。两个肥胖小孩却站到旁边一个卖糖的摊子前面去了。

? 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到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子仍然在原处。两个肥胖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立过的地方,用了同样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搁了一个星期。

? 我走到黑脸小孩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且也茫然地看我一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 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

? 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确仰起头看了看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黑脸。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斜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 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姓名。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的身子一股风似地飘走了,并没有一的点踪迹。

? 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人听一个老烟客讲明太子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画脚地讲得津津有味 。众人都笑,我却不做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 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后来再经过这个地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担前吃东西。

? 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休息。

? 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我想到那个黑脸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我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他还会带着冻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象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捱着日子么?

○22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的差别,他应该了解吧。从这差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许是很明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只眼角的泪水。他一定早忘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了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能够达到他的耳朵么?他会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年8月1日

(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7.作者用“但是”衔接第②③段,有什么效果?

(2分)

18.第⑤段中的“这样”指 ,

“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的原因是 。(2分)

19.第⑨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 ,“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 ”的意思是指 。(2分)

20.从文中划的描写中,你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理?(2分)

21.第○17段“我的心不在这里”与第○20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分)

22. “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13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是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2分)

23.第 ○21——○24段是“我”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2分)

三、作文

题目:欣赏_________ (补全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600字左右。

上一篇:初三暑假学习计划下一篇:初二物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