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停电应急预案

2022-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煤矿井下停电应急预案

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

摘要:伴随着WiFi技术的持续性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化,在大多数领域都得到了明显的应用,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的成绩。煤矿井下作业期间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救援,此时对于井下的信息沟通依赖性非常高,这也是决定救援效率以及安全性的关键。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工作安全性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WIFI;煤矿井下通信;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0. 引言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通信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尤其是带有比较独特优势的WiFi技术已经涉及到了人们的生产、生产等环节。借助WiFi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能够更好的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从而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因为煤矿井下的安全事故存在隐匿性特征,内部与外界的表现差异并不相同,救援的方式需要基于井下实际情况而决定,所以做好无线通信显得非常重要。对此,探讨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灾害的事故特征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不仅会导致煤矿生产形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同时还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1]。对此,在煤矿井下开采工作中,需要时刻准备好应急救援工作。煤矿井下工作期间,借助紧急救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后的负面危害,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问题,煤矿井下作业期间,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及时进行救援也可以更好的缩短救援速度,这对于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可以提供可靠的支持。在煤矿井下开采期间,假设出现矿灾事故,救援人员应当及时做好相应的救援工作,在工作中需要直接下到井下危险环境当中,特别是矿井当中的环境因为比较复杂,所以对于救护人员也会形成一定的危害影响。对此,在救援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救援的效率与安全性,规避救援者在救援工作中伤亡现象,在救援过程中需要讓救援人员及时获得灾害发生情况,并与地面工作指挥者对救援的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从当前我国的煤矿井下救援工作的开展经验来看,其核心问题在于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通畅,应用的救援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无法满足煤矿整体救援工作需求。随着近些年技术设备的不断提高,促使煤矿安全得到了明显的保障,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依赖性也在不断的提高,想要更好的降低事故危害,就必须从通信技术角度着手,借助无线通信技术为煤矿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 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

煤矿井下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时需要完全切断井下的电力供应,再加上煤矿井下的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救援工作方面必须有成熟且完善的救援系统建设作为基础,从系统结构层面上来看,应急救援系统主要涉及到地面上的指挥调度中心、井下的无线链路以及灾变现场救护队。井下无线链路主要是通过救援基地、无线传输链路以及采集终端、布放装置等多个主体一同构建,每一个主体部分都会对井下路由结构的相关性能形成影响[2]。对此,在建设期间,需要注重不同环节结构性能的判断,尽可能保障系统结构的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在井下开采期间,煤矿发生灾害之后需要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应对:1、地面援救指挥调度中心基于实际情况设计救援方案并进行论证,保障所应用的救援方案保持高度合理性,按照所指定的方案开展相应的救援工作;2、救援队伍在进入到井下进行救援时,需要携带相应的设备、电缆,快速且准确的进入到预先制定的位置,并完成对有线电缆的敷设,快速完成相关设备的搭建,并在井下快速的完成救援基地平台的建设。与此同时,在井下构建救援基地时需要和地面救援的调度中心进行沟通,完成不同信息的传递并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3、灾害周边的情况不明区域时,很容易发生二次灾害,此时如果救援人员进入这一区域可能会导致额外的人员伤亡风险问题。对此,基于这一情况可以借助WiFi技术作为支持,借助无线接力的方式,布设自动化装置,在不需要救援人员直接进入灾害现场时快速完成无线通信的监理工作,促使通信通道快速想灾害现场延伸,最终达到救援现场[3];4、救援人员在达到相对安全区域之后,在救援工作中可以借助已经建立完成的WiFi网络,借助随身配备的数据设备,与被救援区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和井下救援基地、地面救援指挥调度中心进行沟通,及时沟通并借助语音方式交流信息,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救援地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异常情况的及时反馈;5、煤矿井下的不同数据都需要借助井下救援基地而开展,最终将不同数据传递到地面救援指挥调度中心,从而为救援调度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促使救援工作可以合理开展。

在无线通信信道方面,无线通信信道属于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性环节,救援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将控制命令和计算机上的WiFi链路中心节点FFD1发送到小车上的RFD采集终端上,这一终端可以在运行期间获得救援基地的命令数据,并将命令数据传递给小车,按照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在具体操作中,采集终端可以基于自身环境反馈信息数据,对于返回的不同信息都可以借助采集终端和前一级的节点信号强度进行分析,并在救援中救援人员可以哪找接受到的信息强度构建相应的信息链路。在这一信息沟通期间,假设信号强度达到系统的门限值,此时会发出相应的指令并停车,此时救援人员可以借助井下救援计算机发放链路节点的投放命令,并完成投放任务之后再次启动小车。WiFi的应用在具体过程中主要是以自主网功能为主,在应用WiFi时,两个节点通信距离在超过通信范围之后,新投入的节点会自动加入到已经建设完成的WiFi网络当中,从而转变为路由当中的一个全新节点,促使通信链路可以得到适当延伸,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在WiFi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面,硬件主要涉及到数据采集以及链路路由设备两个方面。针对井下的WiFi无线通信系统,其要求采集终端设备带有三项功能:1、借助不同传感器实现环境数据与相关参数的采集;2、发放环境数据给救援基地;3、接收到救援基地的控制命令并进行操作。采集终端设备在硬件设计上需要基于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采集终端的硬件框架中,串行通信口采用UART0用于瓦斯浓度、温度等传感器的连接,USB接口用于WiFi模块的连接以及数据储存器。仿真器接口应用于JTAG接口,促使设备快速仿真调试。链路的路由器设备主要完成信号的接力这一需求,其主要的器件便是WiFi模块,针对路由器而言,对于模块的主要操作在于模块参数配置相关问题,所以应用PC设备上的串口,借助AT命令或者是开发专用配置软件的方式实现对模块的参数配置调整。借助仿真实验的方式可以明确具体的参数指标,并基于WiFi的技术实现应急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系统本身的信息传输速率快切稳定,延时小、性能比较稳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WiFi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在许多领域中WiFi都有着比较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且从具体应用情况来看也获得了许多的成效,例如JZX879、USR-W600等型号已经可有效应用于井下应急通信。对此,在煤矿井下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建设期间,也需要注重WiFi技术的应用,借助WiFi作为支持,快速的完成相应的救援任务,尽可能降低煤矿井下灾害的发生危害,尽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从而提高整个煤矿生产安全性,为煤矿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青松,杨维,丁恩杰,等.煤矿应急救援通信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通信学报,2019,40(05):167-183.

[2] 陈汉章,汪洋.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急联动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14(7):121-125.

[3] 刘韬,周毅.基于ZigBee的煤矿井下甲烷浓度检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23(21):411-412.

作者:王占强

第2篇:煤矿停电应急预案

1、所有井上、下变电(站)所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突发停电时,立即将停电影响范围、地点及时报告矿调度室与机电科科长及科值班负责人员。调度室要及时通知机电矿长。机电科长及科值班负责人必须立即通知抢险人员做好抢险准备,并赶赴矿配电房现场指挥。重大问题必须像矿调度室汇报。

2、井上下变电(站)所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必须试打电话,务必将电话挂好,保证通讯畅通,井上变电站(所)还必须试验电台。

3、 井下高压跳闸后,应立即报告机电科值班负责人及科长,机电科值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检查处理,尽快恢复送电。

4、 当正在运行的供电回路受到雷电、大风、大雨等袭击或其他原因造成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机电科立即组成抢险队,有一名科领导带队赶到事故现场,查找事故原因,尽快恢复供电。同时矿配电房值班人员应及时与供电处电调联系,倒换备用回路,并报告矿调度室。

5、 矿必须制定井上下大面积停电应急操作程序方案和注意事项,并按操作方案对配电工进行培训、考试,组织模拟演习。矿配电工必须熟练掌握矿井大面积停电应急操作程序、方案和注意事项,考试不及格经补考还不及格者,必须调离确配电工岗位,确保事故发生后从容应对。

6、当发生矿井全部供电回路中断供电事故时,矿配电房值班人员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和机电科值班负责人,机电科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并迅速拉开配电房6KV(10KV)电压等级的所有开关,与供电处电调联系并按各矿实际情况请求采取措施进行临时送电,迅速恢复风井通风、主排水泵房排水、副井提升。送电时要注意观察继电保护情况,避免误送事故线路导致再次跳闸。停泵期间泵房工作人员要时刻观测水位,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配电房还要及时请求供电处电调以最快速度恢复35KV或其它备用线路供电。

7、地面供电恢复后,井下变电所值班人员,接到复电命令后,按以下原则执行:

先送高压,再送低压(机电科负责送到低总),送高压前,应拉掉各采掘头的低压馈电开关。先送涌水量大的地区和高瓦斯地区,最后送一般地区。采掘头送电前,必须经瓦检员检查瓦斯,经瓦检员同意后,才准对采掘头送电。

恢复送电的情况,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区(科)值班负责人汇报清楚。

1、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实现国家对煤矿这个特殊行业供电系统安全运营,做好停电事故应急预案,达到供电设施安全可靠运行,及时有效地做好我公司停电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杜绝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我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针对我公司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重于泰山”的管理观念,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我公司马电力供应情况特制定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确保煤矿企业发生停电后能快速响应、迅速处理、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人员及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

1.2编制依据:

《煤矿事故停电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为《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煤矿安全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以及相关其它管理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翼城县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矿区供配电设施、设备发生异常或停电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1.3.1、548(黄家垣)线停电;(事故、临时、计划)

1.3.2、565(庄

里)线停电;(事故、临时、计划) 1.3.4、自备电源(发电机)不能正常启动;

1.4应急预案体系

1.4.1、成立停电事故指挥部

总 指 挥: 李

副总指挥:刘岩峰

李治华

员:赵佐元

张万虎

高连龙

刘岩兵

姚存茂

停电事故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由王青担任。

停电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网络

1.4.2、具体分工及职责:

(矿长):是停电事故的总指挥,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处理停电事故。

(机电矿长)是停电事故的副总指挥,负责对矿井停电事故总体安排部署,负责外围事务,及进了解停电原因,负责对矿井停电事故总体安排部署,负责了解停电原因,时间、地点和范围。

(机电队长):是停电事故的副总指挥,负责配合机电矿长协调对矿井停电事故总体安排部署,同时对停电事故负责记录,查询、上报,并绘制全矿井供电系统图。

(机电副队长):是停电事故的主要成员,负责对井下停电事故总体安排部署,同时对停电事故负责记录、查询、上报,并绘制井下供电系统图。

(生产矿长):是停电事故指挥部的主要成员,负责停电事故后井下生产人员的安全撤离。

(安全副矿长):是停电事故的主要成员,负责全矿井停电事矿处理的全面安全工作。

(电工):是停电事故指挥部的主要成员,负责地面某一电源停电后的送电、发电等具体工作,同时与当地电部门联系确认停电原因,范围和时间。

(电工):是停电事故指挥部的主要成员,负责停电后恢复送电时对地面主扇的开启工作。

(电工):是停电事故指挥部的主要成员,负责停电后恢复送电时对井下水泵送电开启工作。

(电工):是停电事故指挥部的主要成员,负责停电后恢复送电时对井下各系统送电检查工作(并对井下变电所恢复送电时全面检查)

(调度室主任):是停电事故指挥的主要组成人员,矿井一旦发生停电事故,调度室负责通知停电事故相关成员,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进行停电事故处理。

1.5应急工作原则

1.5.1、我公司应当严格落实停电时的应急措施,一旦停电必须迅速撤出人员,按规定检查、排放瓦斯合格后,方可恢复供电。

1.5.2、我公司必须成立安全用电领导组,建立健全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执行的组织机构。

负责编制停电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组织演练。在发生停电事故的情况下,按照预案做好事故抢险及应急处理工作。

1.5.3、我公司在恢复供电时,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检查、排放瓦斯。

1.5.4、自备发电机提供备用电源时,在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保安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1.5.5、我公司应针对实际供用电状况,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停电情况有预见性,要针对停电范围,停电原因分别作出停电后的应急措施。

1.5.6、当供配电线路、配电设备等因故障造成停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分别采取应急措施。

1.5.7、我公司在制定应急中,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程序、步骤等内容;保障人身安全的各项措施必须到位。

1.5.8、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涉及到我矿所有的生产人员和电力操作人员都必须应知应会。

2、煤矿的危险性分析 2.1矿井概况

我公司位于桥上镇庄里村,批准井田面1.279Km2,主采2#煤层,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采用斜井与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斜井断面3.8m2,主斜井皮带运输,主皮带机型号为STJ800型皮带输送机一部,功率95×2KW;副斜井安装有BDKNo15型主扇风机两台,功率45KW×2,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井下水仓并安装2GC5×10型号离心泵3台,功率37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本矿井通过每年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绝对涌出量1.16m3/min,相对涌出量2.67m3/t,煤尘具有爆炸性。

我矿采用双回路供电,其中一路供电由黄家垣548KV供出,一路由庄里565KV供出,实现了双回路电源供电。矿井自备电源400KW发电机组两台,可同时投入使用地面高、低压配电设施、设备齐全可靠。

2.2危险性分析

565(庄 里)和548(庄 里)均停电(事故、临时、计划),自备电源(发电机)由于平时检修不及时、维护不当,或油料准备不足,造成不能正常启动,使矿井瞬间失去电源,四大系统均已瘫痪。这种情况下,井下的值班人员及采煤工人,将失去生命安全保障。

3预防的预警

3.1危险源监控

我公司结合危险源的预测,根据实际情况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现已安装KJ78AKJ138型煤矿专用装置两套,用于瓦斯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随机监测,这部分现已与全市联网。 3.2预警情况

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已安装两套预警系统,工作信号系统和警报系统,规范了对矿井的各类人员,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即使解决各类不安全的因素,奠定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4、应急响应处置程序

4.1停电后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措施:

4.1.1、发生停电事故后回采工作面的人员撤离路线:

矿井一旦发生停电事故, 回采工作面人员首先由带班长带领,立即组织工作面人员从运输顺槽撤离,撤离时人员不得慌张、乱跑,以免撞伤或过于消耗体力,工作面人员撤至进风大巷休息十分钟等待送电,如十分钟不能及进送电,工作面人员应顺着运输大巷撤出井口(回风顺槽内人员,停电后通过风门撤至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同工作面人员一起撤离)

4.1.2、发生停电事故后掘进工作面人员停电撤离路线:

工作面—运输顺槽—一运输大巷—斜井—地面

4.1.3、发生停电事故后井下运输工撤离安全地带的路线:发生停电事故后,各运输地点的工作人员原地等待十分钟,如果还不来电,采区皮带运输巷工作人员、;回采工作面顺槽皮带机工作人员、掘进工作面皮带机共作人员可由各机电组长带领,沿运输巷撤至一下山风运输大巷等待十分钟,如果还不来电,可通过主要运输大巷出井。主斜井皮带巡带工,主运输大巷机组人员停电等十分钟后可随之出井。

4.1.4、井下瓦斯工、放炮工、水泵工、变电所电工等其他人员停电后可随采掘人员等待或者出井。

4.2停电事故的处置程序及流程:

4.2.1、根据《煤炭安全规程》要求,煤矿必须双回路供电,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始终在热备状态。如果任何一路停电,及时将另一回路投入运行,主要设备必须在十分钟内全部送电,根据这一要求,井下发生停电事故后工作人员可在安全的地点等待十分钟,如果十分钟不来电,井下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准备出井。

4.2.2、发生停电事故后,地面电气值班人员,立即进行换路操作,并及时通知各单位负责人在十分钟内送电作业,如果双回路换路操作失败,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发电机组人员发电,发电正常后通知主扇司机开启主扇进行排风,主扇启动后排水、提升系统可以开启,井下各系统暂停送电,不得生产,确保自备电源的可靠运行。

4.2.3、地面发生停电后,供电负责人员或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并向各路变电站了解停电原因、故障地段,根据自己权限范围和能力,立即组织抢修或者协同供电部门一并组织抢修,使其即早恢复通电。

4.2.4、启动备用电源,自备发电机组的措施:

地面双回路供电主电源停电后,立即启动备用电源,如果备用电源停电,发电机组立即启动,并根据要求执行送电范围。

地面电气值班人员必须及时了解主、备电源工作情况,并按有工作信号系统和警报系统,一旦某一回路停电,立即发出警报或信号,值班人员应立即将一回路开关断开,并悬挂“严禁合闸”标示牌。实施完整的保安措施后,再将联络柜开关合上,及时切换另一回路供电。发电机组人员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发电机组可根据主、备电源供电情况及季节用电情况适时对发电机预热,特别是冬季,每天发电机组开启不少于15分钟,并根据设备检修时间及时进行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试运转记录、工作记录,保障发电机组经常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随时起动,投入运行。

4.2.5组织开展抢修的措施; 4.2.5.1任一回路10KV线路出现故障的抢修措施: 如果在矿区内10KV线路任一回路出现故障发生停电,公司立即启动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机构,据人员分工投入工作程序。①换路送电利用备用电源进行工作;②立即通知线路所辖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停电,说明故障线路地段,并配合供电所工作人员进行抢修;③如果本公司高压、低压配电设备出现故障,造成全矿井停电,值班人员立即通知机电管理人员,上报停电事故应急指挥部,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首先启动备用电源送电,如果自备电源无法送出,立即启动自备电源进行送电,如果自备电源也无法送出,根据停电应急预案组织机构人员分工,立即通知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撤离,停电指挥部工作人员产即组织故障排查,确定故障原因,立即组织抢修,抢修线束后进行试运行,确认一切正常后进行送电工作。

4.2.5.2、煤矿在停电应急处理时,应及时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取得支持与援助。

4.3应急结束

矿井发生停电事故通过抢修恢复供电时,首先启动通风系统(主扇投入运行),进行瓦斯排放,矿调度室停电指挥部值班人员必须严密监视配电室及开启设备运行情况。当班瓦斯员入井首先对水仓、井底周围进行瓦斯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水泵司机方可入井进行排水工作。同时主斜井提升系统开始启动,在通风、排水、提升系统正常开启的情况下,瓦斯员对井下各机电硐室,巷道,进行瓦斯检查,确认无危险后,井下变电所值班电工开始对井下各生产系统进行送电,确认瓦斯浓度低于0.5%时方可启动局扇进行工作面供风,井下一切设备送电结束后,确认役备运行下常时,方可解除指挥部人员值班。

5、信息发布

停电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措施

值班人员应二十四小时值班,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通过看、听、闻判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煤矿一旦10KV线路任何一回路停电,根据上级规定高压停电,电力部门应提前通知用电单位,用电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值班人员,立即对高压另一回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行是否下在常,如果电力部门没有通知,突然停电,煤矿供电值班人员产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总调汇报停电线路,停电时间,同时机电队长或值班人员,立即报告电力主管部门,需要电力部门配合解决的要写出申请,否则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

6、后期处置

恢复送电后,改进供用电状况的反思措施:

发生停电事故恢复送电后,电力部门,用电单位要认真总结停电事故原因、地点、损失程度、发现时间、排除能力、进行反思,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事故的发生对线路、设备、人员进一步完善,对设备结构,设备更新,线路巡检时段,作适当调整,有利今后供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7、保障措施

7.1通信保障:

我公司根据各级管理部门的要求,不但完善了各管理人员的通信系统,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状态,13835743941,13700583233,而且配备一部固定外线电话4957328,满足各种情况下应急处置的通信要求。

7.2应急救援队伍保障:

结合实际情装况,不但成立了我公司的应急救援队伍,而且与当地供电单位签定协议,要求供电单位在我公司出现停电应急问题处理时,及时给予设备支持和人力的援助。

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nbsp;我矿结合各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我矿的用电设备进行了认真登记,并根据专业人员的建议,地面配备变压器315KVA、和80KVA—一台,隔离变压器3台,分别为SJ9—2000KVA、SJ9—630KVA、SJ9—500KVA,井下配备变压器315KVA两台,10KV电缆300米,380V电缆500米,井下水泵两台。

7.4经费保障:

为彻底消除我矿的安全隐患,我矿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经济,矿领导决定,定专用资金10万元,作为固定金,有供电问题时首先支付,保障停电应急预案的真正落实。在必要的情况下,我矿车辆、人员、物资,基本能满足要求,仅最大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8、培训和演练:

本预案制订后,从2008年3月1日起执行,我矿每年要进行一次演练,通过演练与实践相结合,培训科对新入矿或复产后的员工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并记录在案,上岗员工,至少一个星期由培训科安全培训一次,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体制,规范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程序、步骤、做到停电事故指挥部人员各项技能应知应会,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

翼城县东沟煤业有限公司

二OO八年三月

第3篇:煤矿停电应急预案

山煤集团蒲县豹子沟煤业矿井停电应急预案

一、电源概况:

1.1蒲县豹子沟煤业公司临时 10KV开闭所担负着矿井建设前期供电,两回电源分别由黑龙关110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的576Ⅱ回农用线和582工业线通过架空线路采用T接方式,再经YJV22—8.7/15kV 3×50mm2×2电缆,从终端杆分别引入10kV开闭所进线柜,由于采用T接方式,导致供电不可靠,因此另备一台1000KVA发电机组经升压变压器引入开闭所作为第三回路进线电源,从而提高了本矿的供电可靠性。

1.2 电气主接线方式: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三回进线、6回出线、l回母联、1回隔离、2回PT、2回电容器。0.4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分别向矿建前期的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地面施工及豹子沟办公生活供电。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蒲县豹子沟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内,用电设施或设备发生异常或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2.1、582线停电;(事故、临时) 2.

2、576线停电;(事故、临时) 2.3、582和576均停电;(事故、临时) 2.

4、自备电源(发电机)不能正常启动; 1.4停电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1.4.1、成立停电事故指挥部 总指挥:孙百锁 常务副总指挥:高宏 副总指挥:

成员: 李世芳 杜希民 常志成 李志锋

停电事故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由王银记担任。

所有变电(站)所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突发停电时,立即将停电影响范围、地点及时报告矿调度室与机电科科长及科值班负责人员。调度室要及时通知机电矿长。机电科长及科值班负责人必须立即通知抢险人员做好抢险准备,并赶赴矿配电房现场指挥。重大问题必须像矿调度室汇报。

3、井上下变电(站)所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必须试打电话,务必将电话挂好,保证通讯畅通,井上变电站(所)还必须试验电台。

4、 井下高压跳闸后,应立即报告机电科值班负责人及科长,机电科值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检查处理,尽快恢复送电。

5、 当正在运行的供电回路受到雷电、大风、大雨等袭击或其他原因造成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机电科立即组成抢险队,有一名科领导带队赶到事故现场,查找事故原因,尽快恢复供电。同时矿配电房值班人员应及时与供电处电调联系,倒换备用回路,并报告矿调度室。

6、 矿必须制定井上下大面积停电应急操作程序方案和注意事项,并按操作方案对配电工进行培训、考试,组织模拟演习。矿配电工必须熟练掌握矿井大面积停电应急操作程序、方案和注意事项,考试不及格经补考还不及格者,必须调离确配电工岗位,确保事故发生后从容应对。

7、当发生矿井全部供电回路中断供电事故时,矿配电房值班人员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和机电科值班负责人,机电科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并迅速拉开配电房6KV(10KV)电压等级的所有开关,与供电处电调联系并按各矿实际情况请求采取措施进行临时送电,迅速恢复风井通风、主排水泵房排水、副井提升。送电时要注意观察继电保护情况,避免误送事故线路导致再次跳闸。停泵期间泵房工作人员要时刻观测水位,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配电房还要及时请求供电处电调以最快速度恢复35KV或其它备用线路供电。

8、地面供电恢复后,井下变电所值班人员,接到复电命令后,按以下原则执行: 先送高压,再送低压(机电科负责送到低总),送高压前,应拉掉各采掘头的低压馈电开关。先送涌水量大的地区和高瓦斯地区,最后送一般地区。采掘头送电前,必须经瓦检员检查瓦斯,经瓦检员同意后,才准对采掘头送电。

恢复送电的情况,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区(科)值班负责人汇报清楚。

无计划停电停风时预防瓦斯事故措施

为预防无计划停电停风时瓦斯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措施: 一.

1.主扇因停电停转时,主扇司机应立即打开防爆门,以利自然通风,并迅速向矿领导、矿调度及通风、安监等部门汇报。

2.井下瓦检员应把工作面所有人员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掘进工作面巷口、采煤工作面正付巷口打花闭、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3.如井下主要巷道中呈无风状态或微风时,由值班矿长决定全矿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地面。

4.队组人员在撤出工作面时,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应清点人员,并指定专人把所有电器开关打至零位。

二.恢复送电

1. 来电后,主扇司机先关闭防爆门,再启动主扇,并

通知有关领导及部门。

2. 主扇启动30分钟后,经瓦检员检查中央变电所CH4

浓度低于0.5%且风流稳定正常,机电部门方可向中央变电所送电。

3.采煤工作面经瓦检员检查CH4低于1%,CO2低于1.5%且风流稳定正常,方可由指定人员依次由外向里逐台送电,正常工作。。

如CH4超限或风量低于平常风量时,应检查通风系统,

如果是风门打开,应关闭;如挡风墙损坏,应修复,待通风系统正常后,且CH4浓度降至1%以下时,方可送电工作。

4.局扇供电后,经瓦检员检查局扇及局扇启动装置附

近10米范围内,风流中CH4浓度低于0.5%,工作面CH4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人工启动局扇,同时由指定人员由外向里逐台送电。

5.如工作面CH4浓度达到或超过1%且低于3%时,瓦

检员可按瓦斯就地排放措施进行排放。(瓦斯就地排放措施附后)

如CH4浓度超过3%时,应汇报有关领导及通风部门, 由通风部门制定专项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按措施排放。

三.瓦斯排放顺序

1.原则上顺风流方向,由外向里逐台排放,如各台局扇均为独立通风系统时,可同时排放。

2. 串联通风时,应先排放串联工作面,后排放被串联工作面。

3.具体排放顺序由通风科确定,每次通风系统变化或调整后,要重新确定排放顺序,并三班向瓦检员传达贯彻。

瓦斯就地排放措施

当掘进工作面CH4浓度低于3%时,适用本措施。

1. 排放区域回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内,都必须撤人、断电,并派人放警戒,无关人员不得逗留。

2. 排放瓦斯启动局扇时,要断续点击开关启动局扇,开启时间要短于停止时间,待工作面积聚的瓦斯吹散后,再启动局扇,使风流由里向外整体排放。

3. 在排放时,瓦检员应站在全风压风流与回风流汇合处靠近新鲜风流侧检查混合风流中CH4浓度及CO2浓度,并控制在1.5%以下。如CH4浓度超过1.5%时,应停止局扇运转,待全风压风流与回风流混合处CH4浓度及CO2浓度降至1.5%以下时再断续点击局扇开关进行瓦斯排放。

4. 局扇正常通风后,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CH4浓度及CO2浓度,稳定在1%以下时,再检查工作面出风口风流中CH4及CO2浓度,如高于1%继续排放,待稳定在1%以下,再由外向里逐步检查巷道回风流及工作面的CH4及CO2浓度。只有回风流及工作面的CH4浓度低于1%,CO2低于1.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依次由外向里逐台恢复供电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5. 串联通风工作面,必须待工作面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CH4浓度降至0.5%以下时,方可排放被串联工作面瓦斯。排放方法与措施同上

第4篇:煤矿停电应急预案

XXX煤矿

停 电 应 急 预 案

XXXX年XX月XX日

XXX煤矿停电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

概况

XXX煤矿位于高坪乡金林村境内,矿区交通便利,距XXXXX公里。该矿属扩能技改矿井,拟从X万T/a,扩能至X万T/a。现正在技术改造过程中。井田面积XXX㎞。该矿实行斜井开拓。主井担负通风、煤炭运输,副井担负通风、材料运输及人车运行,风井实现专用回风井。该矿属高瓦斯矿井,矿井正常涌水量XXm/h,最大涌水量XXm/h。现主采XX煤层。煤层平均厚度XXm,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亦无爆炸性。该矿机械化程度较高,井下煤炭运输均采用刮板运输机和皮带机;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护,放炮落煤。 矿井主要通风机功率为xxKW(对旋式),矿井设计风量为xxxm/min(最困难时期),实际进风量为xxx m/min。风机设置了正反向启动装置,当井下发生火灾,需要反风时,可启动反风装置,实现全矿井反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矿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一回路来自高镇母线xxKV高压输电线路;另一回路来自高鸭母线xxKV高压输电线路。矿区部采用井下高压下井到中央变电所中性点未接地的变压器降压为xxV后,向井下各配电点及电器设备供电。地面由两台变压器中性点未接地降压为xxxV后供应到各用电场所。煤矿自备电源(柴油发电机KC—xxxKW1台)。 第二部分

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333

32以贯彻党的安全方针和政策为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影响范围,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编制目的

加强对煤矿停电事故的有效控制,规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有关科室职责,建立健全指挥统

一、协调有力、决策科学、资源共享、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确保我矿生产环节中发生发生停电事故时,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分组负责

煤矿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煤矿停电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各有关科室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2.班队为主,反应迅速

各生产环节反应迅速,事故应急工作实行工作实行法人、矿人负责制,各方面工作由矿长全权指挥,相关科室人参与,做到反应迅速。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该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采区全矿性停电、区域性停电等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无计划停电过程的应急处理,但对于有计划性停电也可以参照本预案在事前制定停电组织、安全措施,落实停电期间各分管部门人员的责任,做到有备无患。

三、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由于煤矿供电系统的特殊性,停电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较多,其造成的后果也因停电范围的大小及停电时间的长短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煤矿停电事故可能发生在高压端(供电站停电、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等)、煤矿地面变电所、井下配电点,设备及开关安设地点、低压供电线路等地点。停电后可能造成全矿性停风而停产,以致于造成井下瓦斯积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四、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一)成立应急组织和机构,其组织机构如下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各单位参加停电事故组织及处理人员名单如下: 调度室:XXX 机电队长及电工:XXX 掘进队长:XX 维修队长:XX 安全员:XXX 瓦检员:XXX 矿山救护队:

(二)应急机构组成人员的职责

1.矿井发生停电事故后,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必须赶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设在煤矿调度室),组织处理。矿长是负责处理停电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前,由矿技术负责人或值班矿长指挥,如果值班矿长对事故处理的全面指挥工作不能有效地领导,矿长有权予以调换,并及时指派能胜的人员负责指挥,并授于全部权力和责任。 2.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技术负责人的协助下,根据停电范围及时间,制定停电事故处理计划;

2)矿技术负责人:是矿长处理停电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停电事故处理计划。

3)各有关副矿长(副总指挥):根据停电事故处理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任务待命,及时调集所必须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总指挥根据停电性质,严格控制人员入井。

4)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停电事故处理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高浓度瓦斯积聚区的瓦斯排放等工作。

5)驻矿安全督察员:根据停电事故处理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停电期间的安全组织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

6)机电队队长:根据矿长命令,组织所有电工全面负责停电后的备用电源启用及电器、电路故障处理工作。

7)各采掘队长及维修队长:按照矿长或总指挥命令,负责组织本分管区域范围内的安全员、瓦检员及班组长配合停电事故的处理及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8)当班安全员:在分管队长的指挥下,组织各作业点瓦检员及班组长待命,并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9)当班瓦检员:在队长及安全员的指挥下,组织该作业点的班组长及其成员待命。

10)当班生产班长:在安全员及瓦检员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班组的人员有组织地撤到地面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并在指定地点待命。 11)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长、矿技术负责人、以及矿其他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向下传矿长的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停电期间的组织脱及安全工作。

12)考勤和矿灯发放室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自救器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持有经指定的副总指挥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严格检查,制止入井。

13)材料供应部门负责人:及时准备好必需的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14)值班电话接线员:接到矿调度室的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计划》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所列各单位人员到矿调度室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及时传达矿长命令。

(三)通讯联络方式

第5篇:****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为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效控制火灾事故灾害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煤层不存在自然发火的可能性,但矿井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井下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及胶带输送机,易发生电气设备火灾或胶带输送机火灾。

1、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 (1) 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 (2) 胶带输送机机头及机尾;

2、矿井火灾的危害程度分析:

(1)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死亡; (2) 火灾有可能导致瓦斯、煤尘爆炸; (3) 火灾可能造成大量设备和资源被毁。

3、可能发生的季节:全年。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严格落实各项防灭火措施。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4、自救互救,安全抢救。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5、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准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逐步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指挥:各副总经理

指挥部成员:各副总、安监部、工程部、机电部、通防部、供销部、财务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保卫部、救护队等主要负责人。

2、组织机构及职责

1)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①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②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③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④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⑤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⑥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⑦ 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2)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是矿事故处理的第一指挥者,在事故现场协同事故单位第一责任者,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 事故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参与制定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操作。 4)总工程师、各副总工程师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时的技术保障工作,对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进行分头把关。 5) 安监部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 6) 保卫部职责:

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7)通风部职责:

负责日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 8) 机电部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保证各类设备运转正常。 9)办公室职责: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伤亡、中毒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10) 供销部职责: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11)救护队职责:

负责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矿山救护大队的行动计划,组织各中队参加事故抢险救灾。

12)工会: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13)办公室:负责事故抢救所需车辆的调配。 14)财务部: 保证抢险资金及时到位。

15)人力资源部:做好应急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1)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防止出现明火:井口房和扇风机房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有烟头或用火炉取暖;井下等候室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设立防火门。 2)预防放炮起火:要严格火工品管理制度,放炮员按章操作,按正确方法装药,使用好水炮泥,保证炮眼封泥长度,不准使用可燃物代替炮泥,不准放明炮、糊炮。

3)预防电气火花: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失爆现象发生。 4)预防磨擦起火:禁止穿化纤衣服入井,皮带运输、轨道运输、各种保护传动、滚动装置完好。

5)井下全部使用阻燃皮带、阻燃风筒和阻燃电缆。

6)加强对大巷架空线的管理,禁止使用可燃性材料进行腰帮背顶。 7)井下火药库、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皮带机硐室、人车候车室、井口房等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由保卫科定期检查。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由通风部管理,消防器材的数量、品种、规程按需要储备齐全,定期检查,对失效的要及时进行更换。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要熟悉常见火灾的扑灭方法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熟知本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8)随着井下采掘地点的变化,不断完善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加强消防水管路系统的管理,检查和维修。

9)每年组织一次区域性的火灾救灾演习,开展全矿职工在灾害面前如何救灾和如何进行自救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全矿职工在灾害面前的自救应变能力。

(2)内因火灾(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我矿煤层属不易自燃类煤层,但仍然按自燃类煤层管理。

1)111901回风顺槽、111901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加强对煤层温度的监测。

2)加强对采区防灭火的管理,定期对密封墙内的气体、温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回风巷及其它可能发火地点加强监测,做好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工作。

2、预警行动

调度室接到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的信息后,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通知矿领导及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五、报告程序

1、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报告: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和撤人准备工作。

(2)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汇报总经理、矿值班领导及相关部门。

(3)矿领导、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抢救等事故处理工作。

2、现场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

3、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见贵州****煤炭开发有限公司通讯录:(附后)

4、通知、报警形式均采用电话。

六、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Ⅱ级(重大事故)响应、Ⅲ级(较大事故)响应、Ⅳ级(一般事故)响应等。

(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30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 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等。

(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10~29人死亡,或造成 50~100人中毒、重伤,或造成 5000~1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等。

(3)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3~9 人死亡,或造成 30~50 人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4)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Ⅳ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1~3 人死亡,或造成 3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2、响应程序

矿井井下火灾事故发生后,矿井调度室负责启动报警器报警,调度室应同志立即撤出井下人员。

当进行Ⅰ、Ⅱ、Ⅲ级响应行动时,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当进行Ⅳ级响应行动时,事故发单位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1)应急指挥

煤矿发生火灾事故,指挥部启动并实施本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需要上级部门或地方政府应急力量支援的,通知相关部门,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全力控制事故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发生。 (2)应急行动

事发单位和应急救援队伍,必须有效的实施先期处置、救助伤员、组织撤离。 (3)资源调配

指挥部全力调动相关救援队伍、物资。 (4)应急避险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相应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提供紧急救护装备、特种药品并派专家和医防人员进行支援。 (5)扩大应急

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应向地方政府申请组织救援。事故发生影响群众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地方政府组织群众的撤离、疏散的安全防护。 3处置措施

(1)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瓦斯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 (2)切断火区电源。

(3)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确定井下通风制度,其中:在进风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采用反风或使风流短路的措施。在井下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控制火区供风量;在入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必须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的主风流逆转的措施;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及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都必须: 1)不致瓦斯聚积、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 2)不致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3)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或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积聚的地方; 4)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5)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并规定隔离火区而建筑的密闭墙位置和建筑顺序。封闭火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

6)必要时应将排水、注浆、充填、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应按照《**煤矿2010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井上、井下防突所需要的材料库,储备灭火器材、施工材料等必须的救灾装备、物资等。

2、应急准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的时间。同时,矿方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第6篇:Xxx煤矿停电应急预案

一.目的:

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置全矿停电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全矿安全、职工稳定和财产安全。

二.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制定本预案。

三. 停电危险特性及影响

非计划、事故等停电具有突然性,一旦发生将打破煤矿正常生产秩序,给安全生产带来许多危害。如通风中断,必将造成矿井瓦斯聚集,有可能会造成瓦斯爆炸、瓦斯燃烧、人员窒息等重大事故;如排水中断,有可能会造成淹井事故,这些事故直接危及整个矿井财产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 四.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我矿应对和处理因电力影响生产、电力设施被破坏、发生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对煤矿安全和生产引起的各类事故。

(2)本预案用于规范在电网发生停电事件下,各相关区域、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事故抢险与处置、电力供应恢复等工作。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电力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重特大电力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和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职工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规范电气设备,避免发生电力供应危机;开展停电恢复控制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电网恢复预案;提高矿井停电事件处理和应急救援综合处置能力。

(2)统一指挥。在矿长、机电负责人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 调下,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电网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矿井职工思想的稳定、恢复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

(3)分工负责。按照分层分人、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制订和完善电网应急处理和恢复预案,保证电网尽快恢复供电。

(4)保证重点。在电网事故处理和控制中,将保证重要设备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必要手段,防止发生系统性崩溃和瓦解。提高整个系统恢复速度。

五. 组织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由矿长、机电负责人、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当班电工等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矿井停电应急处理、事故抢险、电网恢复等各项应急工作;

(2)协调各相关用电点之间的关系,协助指挥停送电工作;

(3)研究应急决策和部署;

(4)决定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宣布进入电网Ⅰ级停电事件状态,发布具体应急指令;宣布解除电网Ⅰ级停电事件状态。

2.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办公室主要职责:

(1)落实应急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

(2)执行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

(3)组织制订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情况;

(4)掌握应急处理和供电恢复情况;

(5)负责信息发布。

六、应急方案的实施

1、行动原则

①、调度室:发生异常停电,调度室值班人员要迅速与机电专业人员联系,由机电分管责任人迅速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确认是否属供电网停电和需停多长时间。确认原因后按下列次序通知有关人员:

a、供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事故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

b、属矿内供电设施故障、井下电缆故障造成停电,通知机电部门进行处理;

c、外部供电网异常停电,短期不能恢复正常供电的,通知值班电工启动自备电源(一时与供电部门联系不上,先通知值班电工启动自备电源); d、外部电源和自备电源都不能供电时,通知井下撤离所有作业人员,并打开主扇防爆门。 ②、机电部门:当接到电缆或供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报告,机电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抢修,及时恢复供电。

③、值班电工:当使用线路停电后,要立即切换备用线路。当两路线都无电,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原因。接到发电调度命令后,立即按安全操作规程启动发电机。要求停电后10分钟内启动自备电源。

2、供电安全预防措施

①、机电部门对所有供电设施必须制定、季度和日常检修计划,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做到供电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②、切换备用电源和启动自备电源,必须确保投切满足供电部门电网安全运行方式的要求,不得向停电线路反送电。

③、恢复送电,首先送主抽风机,待总回风瓦斯降至0.75%以下,方可向井下送电。

④、恢复送电时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送电;

⑤、自备发电机应有供24小时发电的柴油储备量。

3、井下瓦斯预防措施

①、生产技术部门要编制瓦斯治理专项安全措施。 ②、井下恢复供电后,在各工作面尚未开启局扇前,必须由瓦检员检查局扇、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按《煤矿安全规程 》和有关安全措施操作。

七. 应急响应

1. 事故停电

1)、事故停电是指外供电线路发生事故造成停电,这种停电分大面积停电无法恢复和瞬间闪断两种。

2)、事故停电由于属于突发事件,所以情况一般都非常紧急需要各部门协调工作。

3)、配电值班人员发现停电后要第一时间询问供电部门停电原因,及时通知矿长 ,夜间要通知值班矿长、各相关值班岗位。

4)、查明原因后要立刻采取措施确定处理案。

(1)严重事故停电无法立刻恢复要立刻按计划停电预案处理进行备用线路转换投送(珙县线路停电时可转换筠连线路)。 (2)瞬间闪断停电是由于故障较小没有形成跳闸造成瞬间失压,这种停电情况按正常送电流程对高低压配电柜进行恢复送电,送电流程与变换线路送电流程一样。

(3)送电完毕要电话查询闪断故障原因,了解详细后在工作日志进行登记交接。

(4)如连续闪断超过两次要停止送电,进行备用线路转换待供电部门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根据矿井情况进行专用线路恢复。

2.煤矿停电应急处理

1)、配电值班人员接到或发现停电事故停电后立刻到事故现场确定事故原因、事故造成停电范围和影响区域。

2)、如停电面积影响较小要及时通知各部门做好停电后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如夜间发生问题要及时通知值班矿长,详细说明停电原因、影响面积、处理情况以及应急措施。

4)、立刻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首先要确定故障点,断开故障点将故障范围降到最小。

5)、要尽量采取临时线路保障矿区用电和必要的设备用电供应。

6)、对事故处理情况要及时与各部门沟通,说明事故处理进展情况,让各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7)、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及时恢复用电并通知各部门、夜班值班矿长及相关岗位。

8)、供电正常后要对事故点进行监督跟踪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9)、事故处理完毕运行正常后要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发生故障原因从管理或对设备和线路进行相关改造,并整理文件备档。

3.计划停电

1)、计划停电是指供电部门对线路进行计划检修。计划检修前两天到供电部门办理工作票。

2)、值班室接到通知后要立刻报各部门,书面通知各部门详细停电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职工的解释工作 。 3)、整个供电处理完成后在工作日志上详细登记操作时间、步骤、人员存档。

八、方案管理

本方案每年修正一次,遇供电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补充,并报有关部门审批。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XXX煤矿 2013年3月4日

第7篇:煤矿停电应急预案煤矿供电技术规范

煤矿停电应急预案

介绍矿井供电系统概况以及正常供电运行方式。

2、所有井上、下变电(站)所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突发停电时,立即将停电影响范围、地点及时报告矿调度室与机电科科长及科值班负责人员。调度室要及时通知机电矿长。机电科长及科值班负责人必须立即通知抢险人员做好抢险准备,并赶赴矿配电房现场指挥。重大问题必须像矿调度室汇报。

3、井上下变电(站)所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必须试打电话,务必将电话挂好,保证通讯畅通,井上变电站(所)还必须试验电台。

4、 井下高压跳闸后,应立即报告机电科值班负责人及科长,机电科值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检查处理,尽快恢复送电。

5、 当正在运行的供电回路受到雷电、大风、大雨等袭击或其他原因造成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机电科立即组成抢险队,有一名科领导带队赶到事故现场,查找事故原因,尽快恢复供电。同时矿配电房值班人员应及时与供电处电调联系,倒换备用回路,并报告矿调度室。

6、 矿必须制定井上下大面积停电应急操作程序方案和注意事项,并按操作方案对配电工进行培训、考试,组织模拟演习。矿配电工必须熟练掌握矿井大面积停电应急操作程序、方案和注意事项,考试不及格经补考还不及格者,必须调离确配电工岗位,确保事故发生后从容应对。

7、当发生矿井全部供电回路中断供电事故时,矿配电房值班人员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和机电科值班负责人,机电科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并迅速拉开配电房6KV(10KV)电压等级的所有开关,与供电处电调联系并按各矿实际情况请求采取措施进行临时送电,迅速恢复风井通风、主排水泵房排水、副井提升。送电时要注意观察继电保护情况,避免误送事故线路导致再次跳闸。停泵期间泵房工作人员要时刻观测水位,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配电房还要及时请求供电处电调以最快速度恢复35KV或其它备用线路供电。

8、地面供电恢复后,井下变电所值班人员,接到复电命令后,按以下原则执行:

先送高压,再送低压(机电科负责送到低总),送高压前,应拉掉各采掘头的低压馈电开关。先送涌水量大的地区和高瓦斯地区,最后送一般地区。采掘头送电前,必须经瓦检员检查瓦斯,经瓦检员同意后,才准对采掘头送电。

恢复送电的情况,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区(科)值班负责人汇报清楚。

无计划停电停风时预防瓦斯事故措施

为预防无计划停电停风时瓦斯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措施:

一.

1.主扇因停电停转时,主扇司机应立即打开防爆门,以利自然通风,并迅速向矿领导、矿调度及通风、安监等部门汇报。

2.井下瓦检员应把工作面所有人员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掘进工作面巷口、采煤工作面正付巷口打花闭、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3.如井下主要巷道中呈无风状态或微风时,由值班矿长决定全矿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地面。

4.队组人员在撤出工作面时,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应清点人员,并指定专人把所有电器开关打至零位。

二.恢复送电

1. 来电后,主扇司机先关闭防爆门,再启动主扇,并

通知有关领导及部门。

2. 主扇启动30分钟后,经瓦检员检查中央变电所CH4

浓度低于0.5%且风流稳定正常,机电部门方可向中央变电所送电。

3.采煤工作面经瓦检员检查CH4低于1%,CO2低于1.5%且风流稳定正常,方可由指定人员依次由外向里逐台送电,正常工作。。

如CH4超限或风量低于平常风量时,应检查通风系统,

如果是风门打开,应关闭;如挡风墙损坏,应修复,待通风系统正常后,且CH4浓度降至1%以下时,方可送电工作。

4.局扇供电后,经瓦检员检查局扇及局扇启动装置附

近10米范围内,风流中CH4浓度低于0.5%,工作面CH4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人工启动局扇,同时由指定人员由外向里逐台送电。

5.如工作面CH4浓度达到或超过1%且低于3%时,瓦

检员可按瓦斯就地排放措施进行排放。(瓦斯就地排放措施附后)

如CH4浓度超过3%时,应汇报有关领导及通风部门,

由通风部门制定专项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按措施排放。

三.瓦斯排放顺序

1.原则上顺风流方向,由外向里逐台排放,如各台局扇均为独立通风系统时,可同时排放。

2. 串联通风时,应先排放串联工作面,后排放被串联工作面。

3.具体排放顺序由通风科确定,每次通风系统变化或调整后,要重新确定排放顺序,并三班向瓦检员传达贯彻。

瓦斯就地排放措施

当掘进工作面CH4浓度低于3%时,适用本措施。

1. 排放区域回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内,都必须撤人、断电,并派人放警戒,无关人员不得逗留。

2. 排放瓦斯启动局扇时,要断续点击开关启动局扇,开启时间要短于停止时间,待工作面积聚的瓦斯吹散后,再启动局扇,使风流由里向外整体排放。

3. 在排放时,瓦检员应站在全风压风流与回风流汇合处靠近新鲜风流侧检查混合风流中CH4浓度及CO2浓度,并控制在1.5%以下。如CH4浓度超过1.5%时,应停止局扇运转,待全风压风流与回风流混合处CH4浓度及CO2浓度降至1.5%以下时再断续点击局扇开关进行瓦斯排放。

4. 局扇正常通风后,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CH4浓度及CO2浓度,稳定在1%以下时,再检查工作面出风口风流中CH4及CO2浓度,如高于1%继续排放,待稳定在1%以下,再由外向里逐步检查巷道回风流及工作面的CH4及CO2浓度。只有回风流及工作面的CH4浓度低于1%,CO2低于1.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依次由外向里逐台恢复供电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5. 串联通风工作面,必须待工作面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CH4浓度降至0.5%以下时,方可排放被串联工作面瓦斯。排放方法与措施同上

采区供电技术规范

采区供电安全技术规范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机电科有一名副科长或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分管采区供电,负责采区供电的日常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体组织督促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定、管理办法的现场执行。

2.•机电科电气管理组,负责采区各类开关过流整定计算,采区供电负荷变动审批,绘制采区供电系统图,负责采区供电设备、电缆的选型计算。 3.•各采、掘区队都要明确一名分管机电的副区长,机电专业区队必须有分管供电的副区长或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本工区的供电管理工作。 二.采区供电设计

1.•采区设计中必须有完整、正规的供电设计,并按规定程序执行审查报批手续。

2.•采区供电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安装、运行,因现场条件变化与设计不符时,必须重新设计报机电科审批后实施。 三.采区变电所

1.•峒室设在新鲜风流内,峒室及出口防火铁门起5m内的巷道,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峒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两端各设一个出口。 2.•峒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门槛高度不得小于100mm,•门缝间隙不超过10mm,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巷道交通。铁门上应装设便于关严的通风孔,以便必要时隔绝通风。装有铁门时,门内可加设向外开的铁栅栏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 3.峒室两头分别配备不少于2个灭火器和0.2m3灭火沙箱。 4.•峒室的高度和宽度应能满足设备安装、检修、检查的要求。 5. 为便于停送电和检修安全,采区变电所必须安装高防总开关。 四.移动变电站

1.•安装地点无淋水、不燃支护、环境温度不超过30℃,并设置0.2m3沙箱及两个灭火器。移变周围安装不低于1.5米的封闭栅栏,高压侧悬挂“高压危险”警示牌,移变处必须张挂供电系统图和漏电试验记录牌板。

2.•移动变电站最高点与顶板支架最低点距离、与周围巷壁距离不得小于0.5m,•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0.7m,高、低开关的操作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m。

3.•移动变电站应水平放置,不能水平放置时,其放置倾角不得超过10度。 4.•移动变电站的欠压保护、短路保护、高低压联锁、过负荷保护、漏电保护必须齐全可靠。为便于停送电和检修安全,距移动变电站附近10m范围内安装真空高防开关控制(移动变电站高压开关装备了隔离开关的除外)。 五.绘制供电系统图及负荷审批 1.•每月按标准用微机绘制采区供电系统图。内容包括:⑴各类变压器(移动变电站)注明型号、容量、编号。⑵各类开关注明型号、编号、整定值。⑶小型电器注明型号、编号,防爆电度表还要注明变比、容量。⑷各种电缆注明编号、长度、断面。⑸标出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和双风机双电源。⑹标出瓦斯断电器(监测电源)位置、接线方式、供电电缆。⑺标明电缆干线或支线距变压器最远点的两相短路电流值和电缆换算长度,校验灵敏度系数,并附有计算资料。⑻采区供电系统图要在采区变电所和移动变电站张挂,必须由专业部门、专业领导审核签字。⑼绘制井下高压供电系统图,末端到变压器或移动变电站。⑽供电系统图标题栏必须齐全,有设计、制图、审核、科长和机电副总工程师的签名。 2.采区增减负荷时,由施工单位的技术员或机电班长提前2天向机电科报送接火审批单,•机电科必须提前1天批复。审批后的回执单应详细注明接火开关(母线盒)的地点。当接火地点的开关(母线盒)不隶属申请接火单位管辖时,由机电科书面通知相关单位,并由管辖单位负责安排专人到现场协助工作。 六.供电电缆的选择 ⑴电缆的型号及电压等级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和实际用电设备的要求。 ⑵电缆正常工作负荷电流不得超过电缆的长时允许载流量。电缆截面应能满足短路保护灵敏度系数的要求。 ⑶设备正常运行时,电缆最远端的电压不应低于电网额定电压的90%。 七.掘进供电

1.•采区供电系统必须采掘供电分开;每台掘进用动力变压器的供电范围,不得超过3个掘进工作面,装备可靠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时可不受限制。 2.•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双风机双电源,两个电源来自不同两段高压母线供电的动力变压器(移动变电站),其工作风机的电源必须引自专供动力变压器(移动变电站),备用风机的电源可引自其它负荷的动力变压器(移动变电站)。 3.•掘进工作面装备的双风机双电源风机,必须能双向自动切换,其工作风机与备用风机必须有明显标志。只有主风机运转时,掘进巷道才能送电。

4.•在非瓦斯重点管理区的采煤工作面及上下平巷内临时补打掘进巷道时,允许在工作面上下两巷接火,除按规定办理接火审批手续外,还必须制定特殊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5.•掘进工作面必须有风电闭锁装置,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应立即自动切断迎头电源(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掘进迎头的所有非本安型负荷均须停电),严禁从掘进工作面以外的供电系统引入动力、照明、信号等电源。 八.回采供电

1.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2.•高档普采和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工作面刮板机、转载机、乳化液泵站等应采用1140V供电。

3.•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液压绞车与采煤机必须是同一电源,以实现同步联锁。

4.新安装和运行中的1140伏供电系统网络绝缘电阻值分别不得低于80千欧和60千欧,660伏供电系统网路绝缘电阻值分别不得低于50千欧和30千欧,否则应及时停电采取措施,提高网路绝缘。

九.检测设备、仪器使用管理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装备可靠的安全监测系统和防尘系统。

2.通风防尘设备、仪器必须具有“安全标志证书”、“防爆合格证”和“MA”标志,经机电科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下井。

3.检测设备、仪器使用的电缆,必须经集团公司阻燃电缆检测站阻燃检测合格后,方能下井使用。

4.机电专业根据通防专业的要求,将已办理负荷审批手续的双电源、双风机及风电闭锁开关等,安装在指定位置。掘进工作面装备的双电源、双风机必须能双向自动切换,每天由使用单位派专人做一次倒机试验,并留有试验记录。

5.通防专业需在采区供电系统接入安全监测系统时,要提前10天向机电科报送负荷审批单,将所要接入的瓦斯断电仪(分站)电源线、负荷线(断电线)、瓦斯传感器型号等内容标注清楚,待机电科批准后才能接火。

6.防尘系统接入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通防专业也要提前10天向机电科报送负荷审批单,待机电科批准后,将防尘系统的电源箱、电磁阀、水幕传感器等在负荷审批单上标注清楚,安装在指定位置。

7.安全监测系统及防尘系统的正常试验及日常维护由通防专业负责,机电专业负责监督检查,杜绝无设计、无负荷审批单的安全监测系统和防尘系统接入采区供电线路中。 十.安全保护试验及维修

1.•检漏继电器实行挂锁管理,无锁或锁坏视为不合格。并且每天试验一次,负责试验的人员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时间内进行。试验期间,各掘进工作面必须有一名专(兼)职局扇司机负责监视局扇运行情况,送电后及时开启局扇。检漏继电器每月进行一次最远点接地跳闸试验,供电线路延长后应补做一次最远点接地跳闸试验。

2.•双风机双电源每班做一次倒机试验,风电闭锁、电煤钻综保、照明信号综保每班试验一次,试验不合格必须停止运行汇报处理。

3.高压和低压防爆开关在井下使用超过6个月时,应对其过流保护装置进行一次检验和调整。每6个月对主要电气设备绝缘情况进行一次摇测。

4.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由机电维修工负责每5天检查一次,发现有疑问时,及时汇报工区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安排技术人员或通知机电科电管组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改动,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变更。

5.每月检查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摇测一次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

6.开关的标志牌应注明开关型号、容量、电压等级、整定值、用途、编号、维修人,开关整定值与实际相符;各类开关检查维修实行日历卡制度。 各类检查试验留有记录,存档备查。 十一.保护接地

1.局部接地极的装设:⑴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⑵装有电气设备的峒室和单独的高压电气设备;⑶设有三台及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⑷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⑸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和掘进巷道内无低压配电点时,上述巷道内至少应分别设置一个局部接地极。

2.•局部接地极应采用总面积不小于0.6m

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接地母线、连接导线、接地导线的连接、截面符合《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的要求。但当用钢铰线与裸铜线连接时,钢铰线与裸铜线的绑扎长度不小于200mm;镀锌扁钢与裸铜线连接时,裸铜线必须有线鼻子,并用螺帽和防松垫圈紧固。

3.•每季度对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测定一次,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得的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新安装的局部接地极在投运前必须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准投运。 十二.其它

1.凡需安装瓦斯检测断电装置、激光测量仪、电动防跑车等装置的采掘工作面及采区巷道,必须按接火审批规定办理接火审批手续,并纳入机电设备防爆性能的检查范围。

2.拆除或改变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及控制线、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须报告矿调度室,并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3.•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井下电器设备选用规定要求。 4.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5.在机械提升的进风的倾斜井巷(不包括输送机上、下山)和使用木支架的立井井筒中敷设电缆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6.4mm2及以上的阻燃电缆全部实行编号、挂牌管理,确保帐、卡、号、牌一一对应,且编号不得伤及电缆护套。

7. 防爆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无论采用压盘式,还是压紧螺母式,喇叭咀是否引入电缆,必须在压盘或压紧螺母与密封圈之间加金属垫圈。引入装置不接入电缆时,必须用公称厚度不小于2mm的钢质堵板封堵压紧。其顺序由内向外为:密封圈、钢质堵板、金属垫圈、压盘式进线咀或压紧螺母式进线咀。钢质镀锌堵板外径、金属垫圈外径与进线咀内径之差和密封圈外径与进线咀内径之差的规定相同。

8.压紧螺帽式线咀拧入螺管内螺纹扣数不少于6扣,外露不大于3扣。 9.防爆设备和小电全部实行编号、挂牌管理。

10.联络开关使用高防开关时,必须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和闭锁装置。

上一篇:大学生与构建和谐社会下一篇:班级纪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