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临桂两江镇规划图

2023-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桂林临桂两江镇规划图

针对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住建局一副局长醉驾撞人

针对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住建局一副局长醉驾撞人、财政借款“埋单”事件,临桂县住建局负责人20日下午向媒体通报称: “由于伤者生命垂危,在肇事者本人已完全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为了救治伤者,我们决定救人为先。由肇事者所在单位临桂县住建局向县财政借款133万元,用于垫付医疗费。事后,有关部门将肇事者两处房产处理后,用于归还财政垫付款。”

2010年10月5日晚10点左右,临桂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富得酒后驾驶单位车辆,行驶至临桂县金水路时,撞上骑电动车的阳姓父子,导致两人受伤。随后,伤者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但由于父亲阳双发因伤势严重,至今昏迷不醒。

官方称,事件发生后,临桂县组织全力救人。伤者住院治疗期间,肇事者李富得先后支付12万多元医疗费。伤者家属所在单位临桂县市容局也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捐款。“除捐款外,我们单位每天还派两人到医院看护病人。”临桂县市容局局长李永超说。

2010年11月24日,李富得被临桂警方刑事拘留,随后被免去临桂县住建局副局长职务。同年12月7日,李富得被逮捕。

目前,伤者仍在治疗当中。肇事者的两套住房已进入司法处置程序。(记者 周利朔)

( 编辑:孙璐 周楠 ) 【字号: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2篇:桂林两江四湖——榕湖、杉湖分析报告

榕湖、杉湖的分析报告

榕湖和杉湖是两江四湖中的其中二湖,是我们在桂林实习的最后一站,也是感受最为深刻的一个地方。

第一部分——榕湖、杉湖概述

榕湖、杉湖位于桂林城中央,阳桥的两侧,西通桃花江,东通漓江。榕杉湖是榕湖和杉湖的统称,在阳桥处相连,两湖自古就一直互通互连,如同姐妹,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榕湖、杉湖最为具有观赏性的其实是它上面跨越四座桥——榕溪桥、古榕双桥、北斗桥、玻璃桥以及一个湖心岛;这几座桥都有特殊的来历和形状,下面逐一分析介绍:

榕溪桥在丽泽湖与榕湖相交处,原址为一段壅塞内榕湖与榕湖之间的堤涵,桥型是仿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的桥型,内涵深厚、韵味无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桥长26米,宽9米,桥身上由汉白玉石铺成,下由石块垒成,桥整体简洁,线条突出,由一种简单的美感。

古榕双桥由汉白玉湖中倒影,如中秋满月。双桥玉带桥的桥型,而北京圆明园园林桥梁中典型的具有中国双桥是人行并列双桥,桥的弧

建成,晶莹洁白,玲珑剔透,桥型参照了圆明园天宝坞天宝坞玉带桥桥型是中国传统的汉白玉石拱桥。古榕度很大,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当初设计方案时,古榕双桥只是单桥,后在开挖基础时发现单桥桥体太宽,失去了玉带桥的灵秀,如果缩小桥体,路基础又会太宽,桥与路不协调。通过商议最后确定的“双桥”同时解决了桥体美观、与路面协调、方便交通等一系列问题。

北斗桥又称九曲桥,东连湖心岛,西接古南门,连接榕湖湖岸与湖心岛,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汉白玉桥,全长126.25米。桥采用独柱独梁挑板结构,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七星分布,故名北斗七星桥。桥面栏杆都用高级汉白玉做成,雕刻有充满民俗风情的吉庆图案,蜿蜒而又曲折,桥下

鱼儿嬉戏,与周围的景致极度融合。

玻璃桥长22.4米,宽2.64米,是我国第一座采用特别水

晶玻璃构架的实用性桥梁。无论是外部立面,鱼廊屋顶,还是桥面承重部分,均采用工艺精致、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制品为构件,甚至连柱头、栏杆和饰件也都是用水晶玻璃专门熔铸的。桥拱为五跨贴水型拱桥,只供观赏,不可通船。该桥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是晶莹剔透,异常迷人。入夜之时,在梦幻般的灯光烘托下,让游客产生漫游仙境的感受,为榕、杉湖景区的一个亮点。玻璃桥集中体现了现代玻璃的工艺水平。

第二部分——榕湖

榕湖的游览示意图

由简图可看到,榕湖分为两个,以古榕双桥为界隔开,以西为榕湖

(一),以东为榕湖

(二),整个景区的园路设计和景点分布很清晰,景点一一紧扣着环形路线,环形路线是公园园路设计最常用的形式,这一种布局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游客游览全部的景点,而且可以方便公园管理,所以榕湖的园路设计在这里不作过多分析,最主要分析是榕湖的驳岸处理、道路铺装、桥和亭的布局与整个湖的视线关系即对景处理。

1驳岸处理 ○榕湖的驳岸处理均是人工摆放天然山石而成的连贯湖岸线,驳岸内侧种植各类灌木(有攀缘类、匍匐类、直立型)植物的覆盖,掩盖住了山石顶端突兀的轮廓,使得驳岸看起来很自然,山石下端则是与湖水相融,轮廓线亦被软化,加上湖水清澈,倒影清晰,整个驳岸线看起来舒适,平静,实为一大观赏亮点,这一种驳岸处理方式虽然在其他园林也常见用到,但是对于大湖面的运用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处理成既可以掩饰湖岸单调也可作为亲水平台的也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榕湖的驳岸处理还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下面两图是榕湖驳岸东西各一角观赏,整个湖岸都是有山石排布,此起彼伏,形成一定的节奏韵律。

榕溪桥左侧驳岸观赏 榕树门处驳岸观赏

2道路铺装 ○榕湖的道路铺装主要用材是花岗石板材和卵石以及混凝土彩纹路面

左图是下水井盖周围处理的铺装设计,芝麻黑花岗岩工字铺的中央用卵石按一定纹路铺设在井盖周围,卵石颜色与井盖颜色相近,协调统一,而二者颜色又与花岗岩颜色形成较大反差,但是整体看起来却很和谐,卵石与井盖更像是一幅画,三种材质的对比使这种效果更加突出。

右图是另一处小园路的铺装设计,是卵石和花岗 岩交替镶嵌铺就,花岗岩处理成了机刨面,卵石竖铺 两者的纹路相近,但又有些许差别,整体很协调统一, 富有一定的趣味性,铺装设计可以借鉴。

左图是混凝土彩纹路面,处理的很成功,不仔细看会产生真的是石头铺的一样,这一种园路铺设方式是比较经济的方式,而且效果也比较好,榕湖多处用到了这一种路面,在雨后的榕湖看起来,这样一条小路,别有一番味道,尤其是在林荫路部分,意境很美。

同种材质的石凳和地面铺装 不同材质的栏杆和园路铺装

以上两种铺装是工艺比较精美的,榕湖的园林很注重材质之间的对比但是又将它们处理得很协调,以上两处可以看出,休息区和游赏区都是不同的格调,但是功能划分很清楚,工艺手法处理地也很精细。

3桥和亭的布局与整个湖的视线关系 ○ 榕湖的亭有系舟亭、芙蓉亭、蘑菇亭、朝霞亭、船舫五个,桥则有古榕双桥、北斗桥、榕溪桥还有以夜景出名的玻璃桥四座,这些亭和桥散布两个榕湖,沿湖岸游览路走,不同的视觉角度看到的桥与水面、亭与水或驳岸形成的景色各不相同,有宽有窄,有远有近,视线关系把握得很好,这些视线关系让人处在景区内产生不同的感觉,流连忘返,效果甚佳。

左上图是在系舟亭望向西北处的榕溪桥,宽阔水面与湖边树木形成倒影,远桥掩映其中,此处视线宽阔,自榕溪桥逆时针转水平角120度均有景可看,比如正西方向的榕树门、芙蓉亭均可尽收眼底(右上图),此处的远景意境深远,颇有不可穷尽的意味。

左图是榕溪桥远眺古榕双桥,站在榕溪桥顶360度水平角上均有景可看,视线穿透较好,与芙蓉亭、古榕双桥、系舟亭、迎宾桥均可形成对景,四周树木围绕,山石驳岸相衬,不可谓最佳赏景点。

榕溪桥望向迎宾大桥 古榕双桥望向榕溪桥

古榕双桥眺望北斗桥和湖心岛 从古南门看系舟亭

还有多处对景之处如北斗桥与古榕双桥两相望、北斗桥与玻璃桥两相望等,这里不一一详细解析,总之榕湖的亭和桥布局上均会借助外围景物作为背景,做到一点控面,面灭聚点即在一个点上可以看到多处景物,形成视野开阔感,而远景处理则是由近景的延伸,湖面镜像至视野灭点而创造出无止尽的效果。

4榕湖园林其他元素分析——以湖心岛为例 ○

此处可作为园林小品分析,左图是拱门与两旁的假山,拱门可作为框景而看,背后的浓密树林创造幽深环境,有引导人继续探幽的作用,两旁的假山一是衬托拱门的作用,二来其还可以作为休憩的石凳作用,因为它不仅立体感强,是个可观之景,而且它比较低矮平整,游人可休憩于上,观赏对岸景色,颇有意味。

右图是蘑菇亭入口处的窗

景,文化石工字铺在窗口,颜色古朴,长上些许苔藓,窗里窗外的景形成一个对比,窗里是树木,立石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复古亭,窗外则是几块立石,虚与实的对比,站在窗外的看,引人入境,希望进一步探索窗里的景物。

这个是与蘑菇亭相连的复式

廊,走在走廊看景物,便是静与动的对比了,因为临水的原因,在这条廊上看景物可以把榕湖

(二)南岸的景色收进眼底,而且湖心岛内侧的假山石群也可在这里隐约看到,产生景物的跳跃感,颇为赏心悦目。

下面附上榕湖其他一些不同角度的图,供参考:

湖心岛假山群入口 湖心岛假山群出口

湖心岛拱门里小广场 船舫处看音乐喷泉

至此,榕湖的园林分析主要就是看与被看、铺装、引导与暗示等处,此外还有多处存在漏景、藏露、渗透与层次、空间对比等相对较少见到的可分析之处,就不再做详细的分析,榕湖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景点,园林设计方面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实习回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园林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杉湖

杉湖的面积相对于榕湖要小很多,而且两者相连在一起以阳桥为界,所以在园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还是有小小差别的,其中主主要的就是杉湖有特设的观景台——知音台,铺装有小差别,驳岸有小差别,桥的差别最为明显,下面进行逐个比较分析:

1铺装分析 ○杉湖的道路和小广场铺装大部分与榕湖的相似,但是局部有小差别,相比之下,杉湖的道路铺装节奏和韵律感更强,花纹图案也更富有变化,材料方面除了使用花岗岩石板、水泥、卵石、木板之外,还有多处使用到了广场砖、地板砖,除此之外,由于杉湖日月双塔附近的地势较周围地势低,所以,岸边的园路还设置了挡土墙,挡土墙的材料是大的黄色卵石,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布,形式好看。

左图是杉湖日月双塔附近的道路铺装设计,是简单的交替重复,卵石和大理石板交替铺设,形成了材质和颜色对比,比较自然,榕湖也有这种形式的园路,但是用的材质不一样,最主要的差别就是这里了,但是两种路面设计都有同样的效果,就是都形成了简单交替韵律,运用较广。

右图便是挡土墙及其下边的园路铺装了,整个挡土墙均是由这种大的黄色卵石建的,形式很像古路竖立起来的样子,看起来凹凸不平,但是搭配上种于墙上的植物和长在石缝中的植物,看起来就很好看了,这一种挡土墙的形式在其他园林中比较少见,可以借鉴到其他园林设计当中,并加于改进。

以上两种是杉湖跟榕湖在道路铺装上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杉湖还在某些路段增置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品,也可以算是作为铺装的一部分,这些小品是招财蛙的石雕、水族石浮雕,招财蛙在桂林是比较受人崇敬的一种动物,间接反映桂林的一种文化俗韵,水族石雕则是衬托鲤鱼跳龙门的,两种工艺都很精细,比较活泼形象,值得借鉴。

招财蛙面向湖水 水族石雕

2驳岸分析 ○杉湖的驳岸,只有局部用了山石,其他地方都是现代简约式的驳岸处理——块石堆砌或者混凝土浇筑,相对于榕湖没有那么的自然。

上图的驳岸便是杉湖的驳岸处理了,可能是因为杉湖的面积较小的原因,没有完全的使用山石作为驳岸材料,而且杉湖多处都是浮滩,种植着水杉,形成了一些小的湿地景观,为了保留对这些小滩涂的最佳观赏,没有使用山石作为驳岸。

3桥、塔的形式、桥与观景台、桥与双塔、观景台和双塔的视线关○系

杉湖的桥并不多,只有两座,而且与榕湖最大的差别就是杉湖的桥都是很矮那种,而且榕湖的桥都是汉白玉桥,而杉湖桥的材质就是大理石,简单地说,杉湖的桥更像是一个观景亲水台,可能是日月双塔处在杉湖中心,为使游客更好的观赏日月双塔,形成步移景异效 果的原因吧。日月双塔座落在杉湖中,日塔为铜塔,位于湖中心,高41米,共9层,月塔为琉璃塔,高35米,共7层。两塔之间以18米长的水下水族馆相连。铜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面、翘角、门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地面等均由钢材铸锻而成,并以精美的铜壁画装饰,整座铜塔囊括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日月双塔是桂林两江四湖夜景重要的景色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桥与观景台——知音台的视线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对景关系,因为桥并没有太多观赏之处,而且其背景也并不是很突出,所以视线关系侧重于桥和双塔、观景台和双塔。

这两幅图是同一个地点拍摄的,就是杉湖其中一座曲桥上拍的,两图结合起来看,很

明显,在这一座曲桥上看双塔,视角不错,而且因为是曲桥,在桥上边走边看双塔,看塔的实现会不断变化,当沿桥向西走的时候走到双塔入口处时,双塔并为一塔,视线重叠了,感觉就有点像月亮追着太阳走,果为名副其实的日月双塔。由于没有进去双塔里面,所以从双塔向外看的视线无从分析,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双塔是最中心且是至高点,那边的视线是辽远型的,视线效果定然不会差。

左图是从知音台望向双塔的视线关系,双塔形成一个透视关系,加上大的湖面,整体观赏效果很好,是一个不错的观景点,而且这里是拍摄双塔的最佳点,构图关系很好,背景内容丰富,园林中称这种视线关系为看与被看,可以加于学习利用。

其他一些视线关系:

以上两处视线是沿杉湖行进时拍摄的,有了树影的遮挡,使得双塔景色更优。

以上便是杉湖和榕湖的大体分析,还有很多处没有做详细分析,但是主要的分析点还是分析到了,并且两湖还做了一些比较,因为两湖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已经在分析中指出了;总之,杉湖和榕湖都是比较成功的园林处理成果,园林布局、园林功能分区上有许多可以供园林规划人学习之处,有待细细体味。

上一篇:mba外语下一篇:法医学案例分析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