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广西县域财政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县域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财政不仅承担本级行政事业的供给,而且更主要地还担负着扶持地区经济、工农业生产及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需支出的重任。广西作为贫困地区,如何摆脱县域财政困境是广西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县域财政;转移支付;政府职能;财权

[作者简介]苏明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

2007年,广西经济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5885.88亿元,同比增长14.9%;财政收入703.86亿元,新增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仍然比较落后。财政困难,特别是县域财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过半的县级财政存在赤字问题。因此,广西要想能够实现经济腾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财政困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广西县域财政困难的原因探析

从2000年开始,广西采取微调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专项支出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改进支农资金管理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又采取了包括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贯彻实施“三奖一补”办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等。这些都有利于摆脱广西县域财政困境,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广西县域财政困难。要从根本上使广西走出县域财政困境,首先必须弄清广西县域财政困难的原因。

(一)五级政府框架及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与财政体制的矛盾

县域财政困难的直接原因是县级政府职能与财权的失衡。从政府职能方面来看,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制度化的多层次政府间的职能划分规则,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不断增加,县、乡两级政府既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要履行相当的事权,而这些事权大多呈刚性,所需支出基数大、增长也快,无法压缩。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衡量政绩的标准是GDP,而不是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提供。在该政绩观指导下,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GDP的增加,成为基层政府的中心任务。市级政府为了实现招商引资,必然要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规模的道路、三通一平项目所需的大量资金主要依靠税收及预算外资金,必然要集中县乡政府的财力来保障资金的供应,加剧了县域财政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招商引资,有些地方还采取税收优惠或变相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财政返还),这又影响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目前广西有60多个县依靠自身财力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欠发工资和保障县乡政权正常运转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教育“两基”达标一项,广西县乡的负载就高达29亿元。

(二)财力上移,县域事权膨胀

一方面,分税制实施后,县级政府通过培植财源增加的财政收入,上级政府划走的比例偏大,地方留下的比例偏小。例如,除上级补助收入,我国某县地方财政收入1994年至2004年10年期间增长14.86倍;而同期,上划中央及省级财政收入则增长31.41倍。财力上移的直接后果是中央和省、市级在全部财力中所占比重上升,而县乡财政困难却凸现出来。

另一方面,县域财政出现“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这种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的状况。县、乡两级政府既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要履行相当的事权,而这些事权大多呈刚性,所需支出基数大,增长也快,无法压缩。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全国财政收入中央所占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50%左右,中央拿走的太多。对于财政收入不多的广西而言,地方财政能剩下的就更少,区级财政难以给县域财政足够的补助。如表1所示:

(三)“条条与块块”的体制冲突

我国作为转轨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没有理顺,因此“条条与块块”的矛盾尤为突出。许多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采用的是纵向垂直管理模式,如地税、工商、技术监督和国土资源管理等。由于这些部门不隶属于基层政府,而且垂直管理往往收入上划,这不仅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还造成了政府机构内部的财力分配不均。

经营性或准经营性的国有事业单位,以及政企合一的国有企业实行的是行业管理或垂直管理,使地方辖区的优质财源被分割。如铁路系统、全国性金融机构的营业税由中央政府征收;各省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及建成后道路的收费收入大多在交通系统内部运行,而县辖区内的支线建设需要县级财政出资。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有的甚至无力承担养护费用。

(四)财政管理中的监督制度不健全

县级财政困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财政运行效率低,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且资金浪费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财政监督制度不完善。县级人大在预算编制、审议、监督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形成对政府及财政运行的有效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居民及其代表无法有效参与和监督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过程,才造成了长期以来财政体制“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五)农业税费改革挤压县域财政空间

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我国自2004年起进行一系列农业税费改革,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这些举措对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却减少了县级财政收入。对于广西大部分县而言,农业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有的县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一直是县财政收入中的当家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左右,占乡镇财政收入的70%左右。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后,县乡财政收入锐减,使绝大多数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支撑的县乡陷入困难。

二、解决县域财政困难的对策

县域财政经济是国家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财政不仅承担本级行政事业的供给,而且更主要地还担负着扶持地区经济、工农业生产及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需支出的重任。破解广西县域财政困局,笔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完善区以下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理财解困的积极性

由于广西市管县的行政区划到2003年才基本完成,大部分地级市规模小(只管几个县,而且地级市所在地只有几万人口),经济实力弱,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如果市不管县,市级政府发展经济的作用空间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实际上,在广西市管县有不少的市管得不错,如南宁、柳州和桂林三个市财政收入占广西财政收入的近50%,这三个市下辖20多个县。南宁市2004年、2005年安排给下辖县的财力补助5亿多元,柳州、桂林两市对县也有较多的支持。

因此,广西在完善区下财政体制改革时,不应该采用“省直管县”模式,而是应该在中央确定对广西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框架内,打破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做法,把区级财力补助直接划到县级,同时赋予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资金调度管理的权限,充分发挥自治区、市、县(市)三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对那些缓解县域财政困难贡献较大的市,自治区给予奖励,鼓励市级政府将财力往下倾斜;对那些经常拦截自治区给县域财力补助的,或在县域财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仍然集中县乡财力的市级政府进行惩罚,强制下拨一定的补助给市辖县,并列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

(二)调整地方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基层政府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对于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减轻财政负担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那些肩负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公共部门,应该完善管理体制和职能,对于其一些可以通过第三方(营利性)机构完成的执行职能可以考虑交由第三方来执行,以提高执行成本和执行效率。对于那些拥有或变相拥有政府权力的事业单位,通过加强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杜绝这些事业单位将行政性收费变为为本部门牟取的不正当利益。对于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营利性机构的事业单位,通过改革成为营利性企业,从而减少财政供养。对于那些负责行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以尝试走行业协会的发展道路。这样既理顺了政府职能,又减少了财政供养,还增加了行政事业性收入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三)积极探索破解县域财政债务的途径与方法

地方政府债务是由财权与政府职能不均衡造成的。县乡的债务困境不仅严重制约了县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影响了政府的信誉,而且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还会增加金融风险。从总体上而言,地方政府依靠各种正规手段融资负债对于发展当地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属非法违规,但在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的情况下,也属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没有必要追究以往的责任。关键是如何解决现有债务和杜绝新的债务发生。要缓解广西县域财政困难,广西县乡的债务问题就不容忽视;但由于自治区财力有限,不可能大包大揽来解决,可以试行如下路径:

首先,摸清各个县乡债务的实际情况,分清各级政府的责任。要对县乡债务全面清理,对债务归属进行界定,对应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该由哪一级政府承担的债务就由哪一级政府承担,一级监督一级,分批分期逐步消化。对于一些比较明显属于公共产品购置造成的债务,当前又有资金解决的,如农村义务教育工程欠款,可以先还债后新置。当然这些款项一部分可由上级政府帮助,但其他要由自己解决。通过建立这样的解困机制,逐步帮助县乡化解债务。

其次,要防止不正常债务的叠加。要从机制和制度上,像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一样严格控制债务的不正常叠加;否则,新的财力支持可能会被债务叠加所抵消。

最后,还要树立还债也是政绩的观念,鼓励县级政府官员主动承担其还债的任务;并转变政府职能,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实现县级政府经常性预算的平衡,确保不再产生用于弥补经常性开支缺口的债务。

(四)完善转移支付体制

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县域财政困难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是通过“税收返还”的形式实现的。

在现有的转移支付体系中,由于广西的许多县税收本来就少,自然返还也就少。对于中央而言,可以通过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具体情况,按照“低收入地方多补贴,高收入的地方不补贴或少补贴”的原则,重新设置新的转移支付标准。

另外,改变原来的“按照各市县(区)的实有财政供养人数和实有标准支出来测算转移支付多少”的一次性对各市县区进行转移支付的形式。通过规范收支评估,分项目测算全区标准化支出需要,估算各地的标准化支出,以决定一般性转移支付额。保证条件相近的地区享受到基本相同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实现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上公平、公正、合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地方因收入努力程度不足或财政供养人员失控造成财政困难依赖一般性转移支付解决等问题。

(五)完善地方税体制,赋予地方适当限度的税收立法权

深化县域财政改革,重新考虑中央和地方间的税权配置问题。

首先,中央应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收立法权。除中央税、共享税及一些涉及到全国市场统一和企业平等竞争的一些重要地方税种由中央统一立法外,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税源状况拥有开设一些地方性税种的权力,扩大税收规模。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保留审批和否决权对地方政府形成制约。

其次,在税权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各地区间的差异,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等地方税种可继续由中央控制;对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税种可由全国人大拥有税收立法权,但征税权和征管权由地方控制。

最后,通过“费改税”将庞大的地方收费项目和非税收入纳入税收和预算管理体制,将会极大提高县域财政收入规模,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六)推动预算管理改革

完善预算管理是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缓解县域财政困境的重要途径。其措施包括:减少预算外资金、增强预算的完整性,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过快集中制度等。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持,节约政府运作成本,从而有利于县域财政解困。

(七)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县域财政困难。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能让老百姓收入增加和县财政壮大为目标,不必过分强调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要根据本县的实际和优势,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县级政府努力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使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县域财政还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民进城打工并不是解决农民增收的好途径,也不是解决县域财政困境的好办法,要立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来解决才是最佳选择。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村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要素流动,科技兴农等方式,激活农村生产力 ,利用县域内的资源,走新农村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县域财政的丰源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安泽.地方财政改革与思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杨之刚,等.财政分权理论与基础公共财政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蔡国华,冯喆.县域财政困难的制度原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1).

[5]张福淼.南平县域财政问题探析[J].财政金融2007,(1).

[6]黄远忠.调整和完善广西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7).

作者:苏明华

第2篇:浅析我国铁路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2005年7月22日,铁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宣布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客货运输、运输装备制造与多元经营四大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尽管铁道部不断出台措施引进外部资金参与铁路建设,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一、中国铁路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铁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属于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其建设经营在传统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的事情,银行、企业等只是铁路运输服务产品的消费者而不是投资者,这就大大地缩减了铁路资金的筹措范围。加之我国铁路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导致铁路建设对外部资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所以我国铁路建设一直以来采取的是政府投融模式。(2)融资构成比例失衡。一是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失衡。二是自源性资金和外源性资金失衡。三是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失衡。四是债务结构失衡。债务结构指的是债务的构成比例。(3)铁路融资市场化程度低。由于目前我国铁路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具有政府和企业的双重身份,铁路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所以社会资金无法对其进行投资,外商外资也无法对其参股、控股,而铁路运输企业自身也难以进行资本运作,只能通过金融市场来筹措所需资金。(4)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我国铁路资金来源主要有六个渠道:一是铁路建设基金;二是国债主要集中西部地区公益性项目;三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即合资铁路;四是市场化融资,包括股票、债券、项目融资、融资租赁等;五是发行中国铁路债券;六是银行贷款。

二、中国铁路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1)滞后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铁道部是铁路运输行业的政企合一的国家部门,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实行政行分开的国家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铁道部与铁路企业之间依然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2)高壁垒导致融资渠道狭窄。外部资金进入铁路运输业的三大壁垒(天然壁垒、体制壁垒、规模壁垒)。况且铁路资产专用性强,投资金额大,一旦投入就长期沉淀,退出壁垒就非常高,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保护或补偿投资者退出实施的政策。因此,高壁垒使得铁路融资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更加艰难,渠道更加狭窄。(3)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公平性。我国铁路目前由国家掌控,国铁以外的铁路在货物分流、成本收入清算、车皮调拨等都依赖于国铁,而国铁将给外部企业安排部分运输量时,实际上是对自身的一种利益的流失,因此国铁在进行安排时或多或少会不公平对待二者,这样就必然会扭曲市场竞争,打击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

三、中国铁路融资困难的对策分析

(1)公益性铁路融资模式分析。主要渠道有政府预算内拨款,申请以政府担保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的优惠利率贷款,发行铁路建设债券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下面两种方式: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即政府通过招标选择私人企业,由私人企业出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与私人企业签订购买服务合同,明确服务期限和付费标准。这种方法融资的好处在于不仅私人投资企业可以实现对利润的合理预期,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积极性,同时政府可以避免由于在短期内一次性投入大笔资金而造成财政收支失衡。二是受益人支付方式。随着铁路的建成并通车,必然存在一部分会显著受益的企业和居民群体,因此可通过受益人支付方式将受益群体的一部分获利转为对铁路建设的投资,从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2)经营性铁路融资渠道选择。一是“设施使用协议”型融资模式。该模式是以设施使用协议为基础,在设施的提供者和设施的使用者之间达成的一种“无论使用与否均需付款”性质的协议。在该类协议中,设施的使用者通常承诺在融资期间,定期向设施的提供者支付一定数量的预先确定下来的使用费,并保证无论使用与否均需付款。项目投资者可以利用与项目利益有关的第三方(即项目设施使用者)的信用来安排融资,从而分散风险。二是信托融资模式。具体实施可考虑由铁道部或铁路建设总公司出面成立信托投资公司,以项目运营收入、沿线综合开发收入作为收益来源。为促进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快速发展,必要时还可以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和国有资产作担保,从而吸引公众的投资和降低融资成本,三是BOOST和

BLT融资模式,BOOST即建设—拥有—经营—补贴—转让,是

BOT模式的一种变形。在该模式下,项目的投资方在项目建成后,在授权期限内,直接拥有项目资产并对项目进行经营管理,但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或可能会因为非经营管理原因造成项目经济效益不佳,因此要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授权期满后将项目的资产转让给政府。四是以土地开发权取得资金。我国的铁路要想获得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急需建设的铁路无偿划拨土地。并考虑将铁路沿线一定范围的土地开发权和广告经营权赋予铁路投资者,使投资者通过沿线土地商业价值的增值和沿线广告出让收益获得一种交叉补贴,从而提高其投资铁路的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李忠.铁路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中国铁路.

2005(3)

[2]李红昌.铁路投融资体制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金融.

2009(12)

[3]郭婧.论“铁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J].企业导报.

2010(2)

作者:赵静妍

第3篇: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 要】初中物理对于整个初中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知识,也是学生往后深入学习物理的基点,亦是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奠基石。初中物理是集理性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对初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鉴于此,本文特对初中物理这一学科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做出以下几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现状 应对措施 自主思考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以实验为前提下的科学论证。初中物理更是学生在物理这一学科的启蒙阶段,考虑到初中物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这些学科。因此,最近几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物理的困难程度也大大降低;但纵是如此,学生依旧学起来吃力,只能懂得老师讲的简单的概念及公式,做题时不懂发散思维,只会死背硬记和套公式,即使这样,一些简单的题还会做错。这种现象不禁引起学校的重视和我们初中物理教学者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对物理的掌握力度不够,又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于是,笔者根据多年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及研究调查,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困难原因及应对措施做出了一下几点分析研究。

一、原因分析

(一)初中生对物理理解浅薄

实践是物理知识得以构建的基础,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则是物理学习的目的。物理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精炼准确,它不会用过多的语言去验证它的理论,需要学生自行理解,没了过多的牵引,学生自然理解困难。同时,学生对初中物理认识浅薄片面,不够了解也就让学生产生了物理不重要的这一错误观念;加之虽然每一门学科知识皆来源于生活,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物理知识运用较少,就算见到了,也想象不到是运用了物理科学,更不知道是如何运用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能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物理成绩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照搬课本,理解粗浅

初中生由于刚接触物理,并不具备应有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只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做浅显的了解,然后把公式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像学数学一样,考试或做题的时候只懂直接套用。自然而然,学生的物理知识得不到扩散,学习层次依旧停留在表面。

(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而目前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意识,例如,学生在上课前不会预习、不了解一节课的基本框架、内容要点,在上课听讲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跟上老师的思维,甚至于造成所听非云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时懒得做笔记,只单纯的听老师讲,认为自己这么简单的一定会记住,可时间一长也就忘了,老师在课上讲过什么大概也记不得了。另外,学生学习较为死板,不懂灵活变通;他们在做练习题时,对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的题目迎刃而解,可题目稍微换一换,相当于只换汤不换水的题,改个名字就不認识了。这就说明学生平常在学习的时候只懂“题海战术”,不知举一反三,思维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二、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看法和理解

想要学好初中物理,就必须对它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要明确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对物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带领他们领悟物理的世界,帮助他们发现物理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会触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也使学生思维得到良好扩散。但是,教师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必须有好的方法。比如,给学生讲讲与物理相关的人物,介绍这些名人与物理有关的事迹;或者给他们放些与物理有关的视频或影片;又或者是带学生去生活中找找关于物理的应用。相信只要有好的方法就不愁学生找不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不要照搬课本,要深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把老师的话和书上的重点当作圣旨,以为背下了便会做题了;于是在做作业或考试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套用公式的题目外,其他稍微需要转一下弯的题目,对他们来说就有了难度,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必须采取措施。比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光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是需要把握的,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去证明这些公式是怎么来的,又可以延伸到什么地方;并且,老师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多多与学生互动,或者用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些重点公式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力學原理这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力学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也就打开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相当于有了学好初中物理的金钥匙。而初中生年纪尚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且性格叛逆。所以,老师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耳提面命;比如,老师在每堂课下,都要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前预习,让他们对下堂课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对不能理解的部分做下记录,方便在课堂中提出并解决。在课堂上,老师要嘱咐学生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记笔记,才方便学生课后复习或查阅。另外,多给学生布置一些由基础延伸过来的课后习题,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力;由此改变他们以往死板的做题方式;相信假以时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可以养成。

三、结束语

物理对初中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学生学起来有些费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代表初中物理学起来就真的那么困难;只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摸索,一起探究方法,相信物理学习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并且越来越有趣。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是很重要的,但老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度,不能过多严厉苛责,也不能放得太松。原因是初中生本身调皮叛逆,内心却也脆弱,放的太松,他们便会随心所欲,难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可如果老师稍微严厉,便会让他们受到打击。另外,物理本身要求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整个教授过程便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因此,老师一定要特别注意调节课堂氛围,缓解严肃的气氛,尽力把物理学习变得趣味化,轻松化;学生不会觉得物理课堂很压抑,反而觉得老师幽默、好相处,对物理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物理成绩自然会有提高。以上便是我对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看法,望大家共勉。

作者:熊燕

第4篇: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学习困难原因对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应的,青少年的健康程度和智力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从理论上讲,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也应该有较大的提高。但现实是,尽管有相当多的学生各方面的水平都出类拔萃,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诸多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里,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浅析其原因及对策。

.学习动机不恰当,导致学习困难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

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而不是在活动之外,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老师们都知道,有些学生不须老师多操心去督促、鼓励就能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取得令家长、老师以及学生本人都满意的好成绩。这主要就是内部动机在起作用。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知识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一种内在需要。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持这种动机的学生不是因为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为了达到其他的一些目的。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甚至连哄带骗的情况下才来学习的。他们认为自己委曲求全来学习,是在为父母和老师作贡献,经常会威胁我不给你读了。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二种,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当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动机不恰当而导致学习困难时,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首先,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抵制社会上的不在正之风,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知识为目标的动机,以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避免失败的意向。其次,不能只给学生一些诸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倍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解答历史题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看图,从什么角度思考等,也可事先讲解一个类似的题。如果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应该让他们从力所能及的题目着手,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成立天文和环保兴趣小组、野外地质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失当,将会导致学生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等一系列严重的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失当的常见表现是:不能同时运用眼睛、耳朵、嘴巴和手等多种感官;复习形式单调;死记硬背、不动脑筋;看书不做记号、听课不做笔记;不会有效利用时间。

当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策略的问题时,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常用的有三种。第一,指导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可举例说明。在具体应用中要不断重复强调学生眼到、手到、心到,采取得力措施要求他们在课本上做记号,认真记笔记。第二,完形训练模式。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所有成分。第三,合作学习模式。许多学生可能已经发现,当自己和同学讨论一个问题时,双方均获益非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问,互相纠正错误和遗漏。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解决问题的学生,其学习和

保持都有效得多。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对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没有有益帮助。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社会纷繁芜杂的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心理问题。曾有这样一项对全国将近万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心理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考试时思想难以平静,知觉范围变窄、思维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

学生焦虑的原因一般是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对出现焦虑症状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的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加以克服。有个其他成绩都不错,惟独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跟我谈心时说:我觉得我该记的知识都记住了,该理解的也理解了,题目可以说是做得最多的,但每次历史还是考不好。我现在好怕考历史!这个学生我比较了解,她的话句句属实。之所以历史成绩总是不理想,实际上是因为过于紧张,急于摆脱历史成绩不理想的焦急心态所致。我对她说:你现在不需要在历史上有更多的投入。我建议你回家休息时多看看电视(由于是高三学生,他们一般回家休息时也自觉复习功课),你肯定是能取得好成绩的。她听了我的话,结果历史成绩还真上来了。

抑郁

焦虑是个人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就会出现抑郁。学生抑郁的表现主要有: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学习,失去满足感;自尊心减弱、认为自己不是搞学习的料、从消极的方面看事物、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缺乏学习动机、被动学习;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等。这样肯定会使学生正常的学习遇到极大困难。在现实中,造成学生抑郁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紧张、生理异常现象等。

在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进行帮助时,首先要弄清楚学生抑郁的根源。针对根源,协调家长、同学和其他老师共同努力,给学生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学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此外,还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服用抗抑郁药物也可以缓解症状。

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学生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其主要表现是自私自利、无责任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不肯承认错误等。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学习不在乎,往往又由于他人不愿与之交往而无人帮助,结果导致学习的严重困难。

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人格缺陷一般都是后天教养的产物。由于我国的人口政策,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受到溺爱,缺乏惩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惩戒;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从未受到挫折,因而没有能力尊重与关心他人。父母提供的不正确的行为范例等是影响人格缺陷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原理,为有人格缺陷的人提供良好的行为范例,奖励他们对良好行为的模仿,促使他们将社会规范与外部价值纳入到自我结构中,对于矫正他们的人格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当然,矫正过程一定得有父母的有力配合。

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的原因还有很多,上面只是谈到了最常见、最普遍的三种原因及相应的对策。教师作为教人者,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5篇:高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建议的建议供你参考。

3.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这方面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

3.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3.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

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高中--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 “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3)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常见物质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之,我们同学经过认真的学习体会以及练习,就会逐渐体会到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继续感受到对自我的挑战和思维运动的乐趣!

化学学习法:口诀学习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意思是说,化学虽说属理科,可也如同文科一样,要背、要记的东西不少。不少孩子就是因常见的化学元素等记不住而开始厌恶学。既然如此,编些好记好背的日诀,辅助孩子学习,当然就大受欢迎了。

限于篇幅,这里仅摘录几段口诀介绍如下: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

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

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硫的物理性质:

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

硫化氢的性质:

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1体积水溶解2.6体积的H2S,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和硫,有还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

苯的化学性质:取卤硝,磺加烧。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碱水取,醇碱消。

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氧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

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

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

一、二,铁

二、三,

碳、锡、铅在

二、四寻,

硫为负二和

四、六,

负三到五氮和磷,

卤素负

一、

一、

三、

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说明:以上八句歌谣,概述了236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包括固定价和可变价。

盐的溶解性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请看,这些口诀、歌谣,是不是能够给我们一点帮助?

稳度高中:掌握学习方法 学好高中化学

培养良好习惯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自我归纳总结

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

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当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即将踏入高中校门的同学们,最好利用暑假的大好时机复习初中化学知识预习高 中化学知识。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学好高中化学课程。

如何获得高中优势 进入高一的十个要点

论坛我爱四叶草发表:

大家从初中进入高中了,一定会感到不适应。在初中大家都是佼佼者,回想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迈进高中大门时的勃勃雄心,真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可是很有可能一学期下来,几个回合之后便败下阵来,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众人称霸我无能的失落。产生这种失落感我想这很自然,因为我们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大家面前设下一道道难关。因此很多同学在诸多方面就出现了很多不适应。

一、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即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也有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高中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以探究的观念对待每一个问题。

二、一定要培养或提高自学的能力

在新课程方案的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学能力是这一能力的基础,培养自学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在初中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没有自学习惯,但进入高中后老师对学生的个别督促检查明显减少,而代之的是学法的指导。这就需要同学们自觉加强自学的能力。第一,自学需要坚强的毅力为后盾。学习过程中第一遍看不懂时,就要想想看不懂的原因。若是由于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就要复习回顾一下,再看第二遍,直到看懂为止,学习没有坚强毅力是不行的;第二,要边看书边动笔,该圈的圈,该点的点,该记的记。这样既能防止你走神又能强制你积极思维寻找重点难点,从而提高看书的效率;第三,要善于归纳总结,把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纲来,使记忆条理;第四,要善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主要是做题,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加深理解。我想我们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产生矛盾--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要认真听课

第一,要在自学(或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急于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的驱使下你的听课效率一定会很高;第二,就是你感到上课之前这节课的内容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听老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描述的、解释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你不认为老师那简洁准确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严密的推理不正是你所缺乏的吗?这样下来你一定会感到这节课的确受益匪浅。第三,注意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免上课时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不能平静下来。第四,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巧记笔记

课堂做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呆听傻看,这样的后果是要么睡觉要么走神;第二是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笔记是要记的,但记什么?我认为(1)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2)记典型的例题和重要的思想方法;(3)当时没理解的问题。总之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五、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时间是在自习上或饭前饭后,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回顾一下课上学习的内容。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分析例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把小节写在卡片上,以便带在身上随时随地的复习。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

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六、关于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得牢固。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另外,就是对题目我们不能只局限在会做上,还应把准确性和解答的完美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同学们不是常有考试时觉得大部分都会做,可就是得分很少的经历吗,这就是你平时不重视做对和做好的原因。若会做的题都能做对、做好比你多会做几个题得分还要高。

七、正确对待例题

听老师讲例题或自己看例题时,先不要看分析和解答,看懂题意后自己作,真不会再看分析,看完分析后能做出吗,能就自己做一做,做不出,再看解答,看懂了再自己做,做完了再对照;会做时做完了也要看着人家的解答分析比较。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这个例子所教给我们的思想方法。且不可看完题目就看解答,有时好象看明白了,其实不然,不自己动手做一遍你是弄不清楚其中奥妙的。

八、要改变两个错误观点

对学文科的认识,有些同学认为学习语文我没少用功夫,可就是成绩还是和原来一样。殊不知学习语文是一个慢功细活,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你没体会到在你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也能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吗?没有耐心、没恒心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对学理科的认识,个别同学认为做数学题太浪费时间,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不如背几个单词、查几个词语收获明显。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对理科学习不了解的表现。第一,学习理科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探索研究未知世界,寻求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不正是理科学习的目标吗?第二,只有通过你认真的钻研得来的东西才是你终生难忘的东西,这里面包括结论、方法和感受。不少同学不就是由于通过自己钻研出了一道难题而改变了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的吗?第三,你就是做不出这道题而在你研究这道题的过程中不是也复习或学到了很多知识吗?虽然你还不知道到达目标的正确道路,但你起码知道走哪些路是行不通的,这难道离正确的路还会很远吗?急功近利是干不成大事的。有的同学对文科或理科不感兴趣,那是你没有感悟出她迷人的地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你不感觉他和下面那条理严密的完美证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九、要抛弃依赖思想增强责任感

可能大家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依靠父母,上学依靠老师的习惯,在初中时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就去问老师,你至今不能忘记老师那耐心细致的认真讲解,而对她那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到敬佩。可这也种下了你不善于独立钻研的种子,养成了学不好就怨老师教的不好的观点。你不可能永远在别人的呵护下生活、做事,要知道你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象宇宙中的一弃儿,除了自己没有任何指望。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要自己想想再想想,你会发现

你的大部分问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的。真想不出了再去问。要树立学习不好我的责任的意识。

十、关于做计划

计划一定要有,有长计划,还必须有短安排。当你从一生、十年、五年的角度来观察眼前的一天时,就不由自主地增强了紧迫感,即使个别得过且过的同学,也会变得严肃认真起来,更珍惜时间,更注意改变犹豫、拖拉的不良习惯,以挤出更多时间学习。那么怎样做计划呢?(1)要结合自己的实际,(2)要有具体目标,(3)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每天都做,每天都不能完成的现象。抓落实要记账。你的学习一定要有一本帐,你什么时候做得好记下来,什么时候错了题也要记下来(注:帐本上只记“今天错题为《备忘录》××页×题”)。课下几时做了哪一学科还要记下。把你生活中锻炼、学习的分分秒秒正确、错误都记录在你的帐本上,这样记下来,在校生活中,每天约有一页32开纸的记录量,不在校时可能有两页32开纸的记录量。在星期和假期里千万不能间断。把你的帐一天天积累起来,这就是你所走过的人生之路。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

高一十七班 :

陈仕富

陶绍平

胡庭宁

第6篇: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王红胜

摘要:高一往往有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有困惑,不知道如何学好化学。本文简要分析了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包括教材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学生的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中情况谈了几点对策,旨在对高一的学生学习化学和高一的化学教师教授化学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一学生 学习化学 困难原因 对策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中高一层次的教育。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她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科学课的影响及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

1、 教材的原因

初中科学课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科学教材相比,化学部分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 教师的原因

47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再加之有的科学课教师是由物理或生物教师兼任,对化学的教学是边教边学,导致学生学的化学知识多数只限于记忆,而理解得不是很深。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出,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归纳等,没有形成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学生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再有的学生上课忙于做笔记而忽视老师的讲解,理解得很不到位。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学不好干脆放弃。有的学生从开始就有读文科的想法,上化学课可以说是完全不听,就更 谈不上学得好了。 二.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她们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48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摸清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化学,哪怕是初中没有学好化学。

2、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和方法。

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 49

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能做的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力求成功且现象明显。尽量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要慢慢的引导,分析错误的原因,逐步引导如何正确分析。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可以在课下进行。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 “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加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化学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一般规律要能理解且回用,特殊的要记住。

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 50

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为我国化学教育、化工、化学理论研究输送人才。

51

第7篇: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姓名

(山东医专 医学基础部 临床医学专业 10级临床---班 学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随着高校的扩招, 医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困难问题已经凸现。文章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方面, 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当在社会大力支持、学校正确导向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上, 完善社会就业体制, 加强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变医学生就业观念,从而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生 就业观念 能力培养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从2004年起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同样, 医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也以每年10% - 50% 的速度增加, 2010 年医科专业毕业生有119万, 是继2009 年后第二个超百万毕业生的年头。虽有数据显示,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根据专家预测,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大量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农业、工业、高端涉外行业等方面。由此可见, 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不明显, 同时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医学生难以做到及时、充分、合理就业,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形势下研究医学生的就业现状, 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的。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人数上升, 就业率日趋下降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 医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严重失衡。目前, 各层次医学毕业生已由供不应求变为究生供不应求, 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 专科生供过于求 。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 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 预防、影像学、麻醉学和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 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 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率正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二)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 且层次逐渐提高

医学生大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医院工作, 但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 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 有的还出现了超编。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 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 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三)基层人才断层日趋严重

尽管中西部地区医学人才较为紧缺, 基层农村缺医少药, 但本科生多数不愿意去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岗无编, 没有高年资医生带, 业务容易荒废、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还有一些基层医院病人少、效益低, 没有能力接受大学毕业生, 医疗服务水平无法提高, 医院经营状况惨淡,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普遍出现毕业生下不去或留不住的现象。

(四)医学毕业生已把考研作为就业的最佳途径

由于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仍很突出。大多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毕业生, 有的直接打出了科生免谈, 最低研究生 的录用招牌。因此, 考研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多的选择,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由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灵通,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 个重要途径。更有部分学生把考研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 放弃了就业、实习,丢失了就业机会。

二、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

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由于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力供需不平衡, 劳动力结构层次不合理, 造成我国大部分行业普遍就业困难。伴随着行业、专业对大学生需求的冷热不均, 医学生也面临地区需求冷热不均的现象。地区需求的冷热不均影响了医学生的就业取向, 大量毕业生像其他专业学生一样, 蜂拥挤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 广大农村, 尤其是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 基层医疗机构也亟待充实大批医疗人才, 但毕业生大多不愿选择此类单位。此外, 医学生就业市场尚在建立中, 在医学生就业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的仍是公立医疗单位, 此类单位非常看重学历、外语和科研能力, 硕士已成为学历要求的起点。由于数量和用人成本等原因, 非公有制医疗单位大多数要求尽快产生效益, 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和离退休专家。各级医院的发展重点基本上也从扩大规模转变为内涵建设,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倾向招聘紧缺专业毕业生; 多数用人单位不太注重人才储备, 有些盲目提高学历层次。

(二)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

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当前高校与市场人才的供需的匹配性差距较大, 矛盾较多, 尤其表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方面。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还没有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 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 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缺乏全程、严格的规范与评价体系。此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就业服务不够主动, 就业指导师资紧缺, 职业化程度偏低, 就业工作投入不足, 没有真正实现就业工作的 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专业化 。

(三)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 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 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 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他就业机会, 医学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临床岗位, 普遍就业预期偏高。此外因首次就业, 毕业生多对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不熟悉, 没有很好地掌握有关择业的方法与技巧、程序与步骤, 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多数毕业生不太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 找工作存在依赖学校和家人的心理, 就业主动性不够。多数毕业生缺乏艰苦创业意识, 不愿意去基层医院。

三、 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 为医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 其主要标志就是服务体系、竞争机制、调控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健全。所以,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 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首先, 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稳定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行的政策和法规。要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 既要规范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管理, 又要保护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渠道, 以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 再次,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医学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山区就业。

(二)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实现医学人才的最优配置

医学院校要构建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 指导学生了解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加强就业技巧训练, 指导医学生从容应对就业障碍。应在低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并在高年级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 宣传有关就业的形势和信息, 使学生找准位置, 端正就业思想, 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目标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择业标准观, 以积极主动、实事求是的就业态度更好的就业。

(三)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学院校应该把本科培养任务定位于巩固大学基础教育, 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人文修养、有良好医德医风的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高质量医学人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只死读书、做书呆子, 而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多掌握一些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加强自我学习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要适应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能触类旁通。同时, 用人单位都希望来本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 决定了医疗活动是多部门、多科室、多层次人员合作起来进行的,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 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活动效率和患者依从性, 减少医疗纠纷, 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四)拓宽就业思路, 调整医学毕业生的期望值

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 大众化 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 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 医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都呈递减的趋势, 大中城市、大医院的用人需求逐渐趋高, 而基层医疗单位的需求逐渐抬头。国家非常重视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今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 城市重点补充社区, 农村重点补充乡镇, 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医学毕业生生应主动降低就业层次, 拓宽就业地域, 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 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 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单位工作; 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 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 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才能实现医学生及时、充分、合理就业。

参考文献: [ 1]姜 鹏, 孟令军, 刘 喆. 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J]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9): 1094- 1096. [ 2]翟理祥.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 J] . 职业,2007, 21: 70- 71. [ 3]江凌凌, 童 燕, 刘晓鲁.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J]. 西南军医, 2007( 4): 108- 110. [ 4]杨 泰, 姜 鹏, 陈 敏. 社会需求对医学生就业取向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7): 513- 515. [ 5]岩 磊, 王 爽. 对医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思考[ J]. 辽宁教育研究, 2007( 5): 102- 103. [ 6]吕世军, 马 博. 对新时期医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J]. 药学教育, 2007( 3): 7- 9.

第8篇: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探析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中高一层次的教育。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她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 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出,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争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她们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3.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3.2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育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和方法。

3.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加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3.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第9篇:呼吸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在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中,由于病人或机械的原因,常常听到或看到声或光的报警,这些信号是提醒在场的人员必需对病人或机器进行检查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病人的呼吸困难加重,病情恶化,甚至病人死亡。因此,正确处理好呼吸机报警,是呼吸机使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呼吸机的使用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呼吸机应用时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监护,应有必要的监测设备,如X线机、血气分析、测压表、测氧仪等,并应使所有的在场人员明确,报警对病人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出现报警时,不仅仅是单纯消除报警信号,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报警原因。

呼吸机常见的报警范围设置:分钟通气量:低分钟通气量:不低于3。5—4升 ;高分钟通气量不大于10升 压力: 高压不大于40㎝H2O,低压不小于10 呼吸:8—35 窒息间隙:20秒

常见的呼吸机报警原因有通气量、压力、动力、氧浓度和窒息报警等。其处理的步骤大致是相同的。

⒈通气量报警:

⑴患者原因触发了通气量低限报警: ①病人自主呼吸能力差,在使用IMV、SIMV、PSV、CPAP等方式时,由于病人呼吸频率慢、节律不齐、潮气量小等原因,造成病人呼吸不充足,使每分通气量减少而触发报警。此时,应在原通气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控制性通气的次数或压力或潮气量,部分病人如自主呼吸太弱,应改为控制性通气。 ②病人气道不通畅 ,特别是定压通气时表现明显。应及时解除梗阻,吸出分泌物:如为粘稠痰液堵塞,应给予充分湿化,定期排背吸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如为气管痉挛所至,可由定压改为定容,并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解除气管痉挛,也可在原定容基础上增加适当的通气压力,以保证足够通气量。

⑵呼吸机或导管设施触发通气量低限报警:

①给予的通气量少:如设置的TV小或压力不足或频率慢;在定时限压持续气流的呼吸机中气流量小、呼吸时间短等均可致每分通气量(mv)少,而触发报警。应重新核查通气的条件,增加TV、压力或频率、流量或吸气时间等。

②低限报警设备太高、通气量表显示不准确:此时病人通气情况良好,无通气不足表现。应重新设置报警界限,或用潮气量表重新校正MV。

③死腔过大:在机械通气条件未变化情况下,额外增加了呼吸机管道,或湿化瓶内液体过少等。 应尽量减少额外死腔,去除鼻腔外过长的气管导管 (小婴儿宜保留2~3cm ),使用呼吸机本身固定的管道,去除延长管,经常检查湿化瓶的液面。

④漏气:包括气管导管或套管过细而发生的漏气,呼吸机各联接管道间松动、连接管破裂,湿化瓶封闭不严和呼吸机内部的漏气。应将管道连接紧密,有破裂或不严密时应更换管道;如插管或套管稍细自插管处漏气,可适当增大潮气量和吸气压力;如太细,应更换插管或套管;在应用CPAP或PEEP时即使较少的漏气也应更换管道。

⑤脱管: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及严重并发症,根据脱管位置可分三种:一是移位于咽下部:表现为在送气时能听到漏气声,可用喉镜直接看到脱出的位置。另一是移位于食道内:其症状是腹胀、胃部听到呼吸音,在呼气时插管内无气雾形成。第三是脱出口腔外。已经确立脱管,应立刻重新气管插管。

此外,气源压力低,机械工作压力不足,也可引起通气量低限报警。应更换气源,调整工作压力。

⑶病人触发了通气量高限报警:多见于自主呼吸强的病人,在使用 IMV、 PSV、 SIMV、CPAP等方式时,由于自主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增大,使病人的自主通气量增大,触发通气量报警,如高热,疼痛,烦躁或有其他刺激时,病人可呼吸增快。此时主要给与对症处理,如必要的降温,止痛,镇静等。

⑷呼吸机设置不当,触发高限报警:

①通气量报警的上限设置太低;此时病人无不适现象,应重新进行报警上限的设置。

②TV或MV设置过大,应重新核查通气条件。

③触发敏感设置不当,重新设置。

④在使用Sigh时出现的短暂的报警,可不必处理。

⑤MV测量表显示出错,此时应使用通气量表进行校正。

⒉压力报警:

⑴病人的原因触发压力高限报警:

①病人咳嗽、疼痛、缺氧、分泌物阻塞或吸入气体温度过高等刺激引起不适,躁动不安时,自主呼吸与机械呼吸对抗,可激发高压报警。上述情况应对因治疗,给予镇静,必要时可使用肌松剂,“打断”病人的自主呼吸。

② 肺部出现并发症:当出现气胸、肺不张、肺部炎症加重、肺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时,肺的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行容量控制等通气方式时,可发生压力报警。前两者与呼吸机的使用与调节、气管插管等有关,是较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X-线可发现。在新生儿病例,气胸可通过透光试验及早发现,以便行胸腔闭式引流。肺不张常由粘液栓堵管或气管套管插入过深等引起的,也是常见的通气并发症,因此,为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在机械通气时应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充分湿化,及时补充液体,拍背吸痰,经常变换患者体位,胸部理疗等,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同时应调整好气管套管的位置。

当肺部炎症加重、肺气肿、肺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时,由于肺的顺应性的降低,也可出现压力报警现象,此时,主要是处理原发病,支气管痉挛时,可气管内或静脉应用解痉剂。

⑵呼吸机或导管等设施触发高压报警: ① 插管过深,而进入一侧主支气管(以进入右侧常见,应根据胸片提示的深度,重新调整插管; ②导管中积水或分泌物阻塞:导管中积水不反流至病人呼吸道,可无症状。进入呼吸道可引起“水淹”。使呼吸道阻力增大,触发高压报警。应及时清理。并观察有无气道痉挛,必要时镇静;③呼吸机管道和气管插管本身的堵塞如扭结、打折等,常同时有通气量的报警出现。应立刻脱离呼吸机,气囊给氧;解除扭结和打折或更换导管;④高压报警设置太低:病人常无症状,需重新设置报警限值; ⑤呼吸机或导管设置触发低压报警:主要有插管型号不合适、导管破裂或连接处松动致漏气,约占气管并发症 1/3。其处理同该原因致通气量低限报警相同。

⒊ 氧浓度报警:

⑴低限报警 :当氧气供应不足、氧电池耗尽或插入不合适、新更换氧电池未能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一般在24小时内)或低限报警设置值太高时,可出现氧浓度低限报警。其处理即给予充足的氧供;及时更换氧电池;在新氧电池使用前,可先接触空气24小时或接触100% 纯氧 1小时;合理设置低限报警。

⑵高限报警:当压缩空气的压力不足、空气和/或氧气压力不符合呼吸机的工作压力时,或氧浓度高限报警的设置值太低时,可触发该报警系统,此时应调整空气、氧气的压力和比例,重新设置氧浓度的高限报警值。

⒋动力报警:

⑴电源动力报警:由电源中断(如保险丝融断、电源线脱落、停电等)引起,呼吸机以外的电源故障容易发现,可得到及时处理,如为呼吸机内部的电路故障,则应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但此时应注意,当发生上述故障时,均应先使病人脱离呼吸机,然后再行机械的维修。

⑵气源报警:表现为呼吸机的工作压力不足,分为:①空气压力不足,如空压泵故障,使空气压力达不到工作压等。②氧源不足,氧压力达不到驱动压,如氧气耗尽,工作压力预入过低等,均应及时调整压力或更换气源。

⒌窒息报警:常见于呼吸节律不整、自主呼吸差的病人,在辅助机械通气时易于见到,其治疗方法是积极处理原发病,并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总之,在上述诸多报警原因中,机械事故约占 50%以上,而源自病人的因素是最多且最重要的。对报警状态的处理原则是:当发生呼吸机报警时,如果不能立刻明确报警的原因或虽已明确报警的原因却难于一时排除时,均应立刻使病人脱离呼吸机,进行气囊给氧,然后再进行报警原因的检查及进一步的处理.

呼吸机的维护保养

呼吸机是医院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 它作为对各种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提供呼吸支持的工具,常配备于各大、中型医院的呼吸科、急诊科、老年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近年来,随着危重医学和呼吸生理学的发展, 临床对呼吸机的需求日益增多。那么,如何保养好机器,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则尤为重要。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呼吸机使用前的检查与使用后的保养。 1 通电前检查

检查电源是否与呼吸机标定值相符,插头是否接触良好,氧气、压缩空气的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通常为275~620kPa 或40~90psi), 各通风口是否畅通;正确接好管道、模拟肺、湿化器等呼吸回路。 2 开机自检

大多数高、中档机型有呼吸回路密封性、呼出流量传感器、氧浓度、电磁阀等一系列自检功能,自检通过,说明机器基本完好。对那些无自检功能的呼吸机,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大致判断: 流量取24L /min, 吸气时间取1s 或潮气量取400mL,呼吸频率取15 次/min, 氧浓度取60%,此时最大气道压力约25cmH2O、通气量约6L /min 左右,可说明机器基本正常。此方法对有自检功能机型同样适用。 3 报警功能检查

通常对气道压力报警、分钟通气量(或潮气量)报警、吸入氧浓度报警、窒息报警及气源报警等几项功能进行检查。

(1)压力报警上下限:根据设置的通气参数, 呼吸回路中将产生最大气道压力(峰值压力),调节报警上限高于峰压10cmH2O、报警下限低于峰压2 ~3cmH2O 左右,采用调大潮气量(或使回路漏气) 等方法人为制造气道压力超出上(或下)限范围,此时有报警声响、灯闪,且呼吸机的呼出阀门打开, 可说明此项功能正常。

(2)分钟通气量报警:分钟通气量是衡量病人吸气是否充分的重要指标,设置的报警范围不能过宽,否则失去意义。

通常将上、下限设在实际分钟通气量的±25% 左右( 例如实际分钟通气量为5L /min,上、下限报警约分别设为6.

25、3.75L /min 左右)。分钟通气量多点分别检查(人为制造超出范围,方法同上),应有报警声响、灯闪。

(3)吸入氧浓度检查:病人吸入氧浓度也是治疗的重要参数, 氧浓度的大小一般采用氧传感器俗称氧电池来测定,氧电池是易损器件,即使不用,随时间的延长能量也会自然消耗,通常寿命6~12个月。氧电池性能下降直接影响氧浓度监测的准确度, 因此要经常进行氧浓度的检查。大多数高、中档呼吸机具有氧浓度自检, 对无自检功能机型而又没有外接的氧浓度表,可用下述方法简单判断:分别用纯氧和压缩空气通气, 观察潮气量大小, 若无明显变化基本判定氧浓度正常。

(4)窒息报警:这也是呼吸机的重要指标, 可将呼吸机的模式设置在自主呼吸,待十几秒钟后(有些机型窒息报警时间可调)应有窒息报警提示。较高档次机型会将开始设置的自主呼吸模式自动切换到指令通气模式。

(5)气源报警:将氧气或压缩空气去掉一路,此时应有相应报警提示。 4 辅助功能检查

(1)触发灵敏度检查: 由于是模拟肺,因此只能检查压力触发灵敏度。将工作模式设置在辅助通气模式, 触发灵敏度置最灵敏处(如-2cmH2O),当呼吸机在触发窗时,用手挤压模拟肺,呼吸机应能被触发。

(2)PEEP 检查:PEEP 分别多点设置检查,让呼吸机工作几个周期,稳定后观察压力波形的基线或压力表的呼末压力值(有些机型具有数据值大小的显示),设置值与测量值的误差应小于10%。

(3)吸入、呼出潮气量检测检查:大多数呼吸机有两个流量传感器: 一个在吸入端,用于测量呼吸参数的设定值;另一个在呼出端,用于监测实际值,改变呼吸机的潮气量进行多点观察, 二者误差在10%以内。

上述各项检查无故障, 可用于病人治疗(否则,应及时进行修理)。对于急救情况,由于时间因素,可简单作外围及报警范围设置检查, 再按上述介绍的无自检功能方法进行判断机器的好坏。 5 保养

呼吸机使用一次后,无论时间长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都要严格进行消毒。消毒是对呼吸机的管道回路而言, 有药物浸泡、气体熏蒸和高压蒸汽等方法任选。

使用浸泡的药物有多种, 如戊二醛中性溶液、泡藤片等,按规定的比例将冲洗干净的管路浸泡1~2h, 再用清水洗净。适用于金属、橡胶、塑料类。环氧乙烷熏蒸可穿透橡胶、塑料等,无腐蚀、无破坏性,但一次消毒后需一周时间环氧乙烷才能挥发尽,有过程长、价格贵、易燃等弱点,不常使用。

高压蒸汽法仅适用于金属及耐高温的部件, 不可用于硅胶等材料的呼吸管道的消毒。 特别提醒: 呼出流量传感器大多为铂金丝制作, 比发丝还细几十倍, 极易损坏, 价格也相当昂贵, 切不可用上述方法消毒, 必须按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进行。

同其它任何设备一样, 主动预防维护是维修工作的上策,它能防患于未然、减少设备不必要的损耗、最大限度地延长呼吸机的使用寿命

上一篇:初中音乐美术下一篇: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