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案数学

2023-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撰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托班教案数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托班教案数学

托班数学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 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 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 活动准备: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三、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三、活动流程:

四、活动过程:

1、 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游戏:作客。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 游戏:娃娃请客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 游戏:送礼物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第2篇:托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分辨大和小(托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学会辨别大小的基础上,能够按大、小分类

3、学会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

活动准备:

1、两个不同大小的篮框

2、演示用的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许多大的和小的花

活动过程:

1、语言直接导入

——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神奇啊?因为它充满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老师念咒语带大家一起去吧!小朋友要闭上眼睛哦!(念咒语) ——在念咒语的同时将道具展示在幼儿面前。

——请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的东西啊都分成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说大的时候出示大的对比物。说小的时候出示小的对比物),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大和小分辨出来呀?

2、辨别哪个大,哪个小,尝试以大、小进行分类

——分别出示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的”、“小的”。

——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都有自己的房子,大的宝宝要进大房子,小的宝宝要进小房子,可是它们没有脚,需要我们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送回家。 ——教师演示如何分类,并指导幼儿将大的对比物放到大篮框,小的对比物放到小篮框。反复练习几遍。

3、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我们要回家,这些宝宝们要谢谢我们的小朋友,请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朵花。但是呢,需要小朋友说出这个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让我们找找还有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第3篇:托班数学活动教案

东湖幼儿园2008学第二学期教师期中检查活动设计稿

托一班数学活动教案《开汽车》

执教者:沈 彦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1”、“2”、“3”。(重点)

2、能找到和自己胸饰上相同的数字。(难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汽车胸饰,分别标上“1”、“2”、“3”的数字。大的“1”、“2”、“3”胸卡一套。

2、三张标有“1”、“2”、“3”数字的椅子。

3、开汽车的音乐。

4、小动物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入场引题。

每位幼儿分一辆小汽车卡片,组织幼儿玩“红绿灯”的游戏。教师提醒个别托儿红灯停、绿灯行。

二、巩固“1”、“2”、“3”,并通过游戏感知。

1、 游戏“小汽车找妈妈”。

大汽车出示卡片,并问“几号汽车宝宝在哪里?”几号汽车宝宝回答“在这里。”并开到大汽车旁边来。

2、 游戏“说说我是几号车”。

小动物找汽车宝宝来做朋友,小动物问“你是几号车?”小汽车回答“我是几号车。”

3、 游戏“小汽车找家”。

大汽车的指令“几号车回家了,这次几号车回家了,最后请几号车回家。”小汽车开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椅子处。可让幼儿互换汽车卡片,大汽车指令“请小汽车们回家了”。小汽车开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椅子处。

三、回停车场休息,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创意很适合托班幼儿学习感知数字,因而我选择了这个“开汽车” 的教材。幼儿对小汽车很是喜欢,并且平时也比较喜欢玩“红绿灯”的游戏,因此以小汽车“红绿灯”的游戏引题,提起了幼儿的兴趣,对于我一下环节的开展很有利。

原本打算每个幼儿发三辆小汽车,同时感知数字

1、

2、3,但考虑到幼儿会因此而混乱,反而一辆小汽车的教学会比较清晰,结果活动的反映也正如我所料的,一辆汽车也能同样感受数字

1、

2、3。而三个游戏的层层递进,幼儿的配合也不错,尽管会有个别幼儿需要个别指导,但整体的进度还是可体现,叫完整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不过在本次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连续的游戏让孩子比较兴奋,有些收不回来,因而导致了对个别幼儿的指导抽不开身。对于这些个问题的解决,我打算再生成延伸课程,更融会贯通的让幼儿巩固知识内容。

第4篇:托班数学活动《分果子》教案

一、活动目标:1.学习

2、

3、4的分解组成。2.知道

2、

3、4各数分成两份各有几种不同的答案。活动准备:1. 自备白毛、花猫卡片各一张,小鱼卡片16张;数卡14. 2. 幼儿用书、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 游戏:对数。

a 教师:我们来玩对数的游戏,你们报的数和老师报的数合起来是5.如老师报1,幼儿则报4。

b 教师有意识地按从14或从41的顺序报数。

c 请全体、小组或个别幼儿报出相应数目的数,与教师的数合起来是5。

2.以给白猫、花猫分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a 教师出示小鱼和白猫、花猫,提问:4条鱼分给白猫、花猫,每次白猫分得的鱼要不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

b 请部分幼儿上来将16张鱼卡片分四次分给白猫和花猫,每次分四张,其他幼儿观察。

c 引导幼儿集体观察和讨论:每次都把四条鱼分给两只猫了么?每次分成两份的数目都不相同么?分成两份的数目合

起来是4么?记的和分的一致么?

3. 幼儿操作活动。

a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按操作语要求完成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b 分别请几名分不同数量物品的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活动和记录的结果。

c 集体检查记录结果,是否按总数要求分物品,判断其分合是否正确,有无遗漏和重复的,并进行改正。

4. 小结

2、

3、4分成两份各有几种不同答案并认读分合式。

第5篇:托班数学教案:连线游戏

准备: 从超市广告纸上剪下一些物品的图案,这些图案之间有关系的。

将选好的图片随意贴在地板上,数量不要太多。

水笔和抹布。

玩法指导: 幼儿把有图片的地板放在桌面上。

幼儿用笔把两样可匹配的东西用线连起来:肥皂和肥皂缸,书和书包等

规则及注意

事项玩好后可以擦干净再来一次。

活动结束,整理好材料。

第6篇: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说大小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分辨大与小

2.在游戏中感知大与小

3.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手偶小熊、大、小皮球、挂图(大、小苹果一苹果树)、大、小盒子

设计意图:对托班幼儿来说体验物体的相对性有一定困难,在认识比较大小物体模糊,我设计了这节《说大小》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小熊)谁来啦?今天小熊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2.看小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

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

1、 有几个皮球呢?(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带来几个呢?哪个大呢?哪个小呢?(学说大球、小球)

2、 谁会用手势做一做大球的样子?那小球的样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

3、 游戏大与小。师:大球。幼:边说边做动作。(教师说的速度由慢到快)

4、 比大小

(1) 老师和幼儿比大小手,谁的大?谁的小?

(2) 幼儿自由交流。

(3) 游戏《拍手、跺脚》

师:“大手拍”(老师拍三下),小手拍(幼儿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老师幼儿一起拍)

跺脚的方法同上

(设计意图:幼儿看一看,做一做,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初步认识和感知大与小)

三.游戏。

摘苹果。

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看看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出示苹果树图片)这是什么树呀?树上结满了什么样的苹果?红红的苹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几个带回去呀?师:但要按要求摘,大苹果放进大盒子,小苹果放进小盒子

幼儿按要求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的乐趣中进一步感知大与小)

上一篇:解除合作协议范本下一篇:雾都孤儿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