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安全使用常识

2022-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业机械安全使用常识

农业机械安全使用常识及故障简单维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我国农业领域正在不断走向机械化做工,不仅增强了农业效率,也增加了农业产量。但是由于不断出现的新型农业机械,农民对机械的使用和维修的方法了解的都较少,经常会出现各种操作不当的现象,不仅缩短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也伴随着使用危险。因此本文对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常识和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及维修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字:农业机械;使用常识;机械故障;维修方法

一、农业机械的重要性

机械产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当代社会的生产效率,各种农业机械贯穿这农业生产的前后,同时农业机械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等多个方面。随着相关机械的普及和运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并且使农业施工规模化,和标准化。节约了水,农药,化肥等多种资源,为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农业机械的使用常识

不同的农业机械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但是对于农业机械来说不管是哪些机械都应有一下使用常识:首先在进行农业操作前,应当充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且熟练掌握正确的机械操作步骤。其次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机械状态,机箱是否有漏油情况,零件之间的磨损情况,并且还需要经常对机械进行保养维护[2]。之后则是对操作人员的常识要求,比如在操作相对较为大型的农业机械时,操作人员要注意自身的服装,避免操作过程中距离机械过近,被机械部件缠绕,同时尽量不穿凉鞋,或者鞋底较薄的,避免被尖刺类的机械或者木刺伤到。另外则是不能随意改装农业机械,农业机械都是用工厂生产的零件组装而成,操作员进行随意改装会造成机器损坏,性能降低等情况。最后则是农业机械中没有座位的地方严禁坐人。在农田间工作的机械大多都机身晃动很大,在没有固定作为的机身上坐人,很有可能会出现掉落的情况。此上仅是农业机械使用中常识的部分情况,更多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农业机械的不同来总结其日常使用中的常识。

三、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一)农业机械中常见故障

目前机械方面大部分还是有钢铁,塑料等各种零件组成,那么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磨损则是会肯定出现的,如果不注意给机械进行保养并且及时更换零件,就会引发故障。而由塑料等零件组成的部分则是会经常出现破损的情况,也需要定时进行检查修补[2]。总结来说可以分一下几种:一是零件损坏,在农业机械使用的过程中,二是农业机械在运输过程中爆胎,导致的安全隐患。三是农业机械中常出现的漏油,漏气等情况。四是塑料制品经常会破损的情况。

(二)故障发生原因

农业机械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直由于机械本身零部件使用寿命的原因。二是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三是农业机械周边的环境原因导致的。对这三点原因进行分析:

1、机械本身的使用寿命。农业机械当中的零件都是有使用时长的,根据零件的位置不同使用时间也不相同,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零件之间的不断震动,造成了不断的磨损,甚至过度使用的话会导致零件变形情况。另外静止不动的农业机械相对较稳定,如果是需要在田间进行收割,或者运输的机械使用时间都会相对较低,比如拖拉机,收割机等。

2、操作人员的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首先是由于操作人员对农业机械操作程序不够了解,在过程中操作步骤不对导致机械内部运转出现的问题,比如操作收割机时,操作人员使其行驶速度过快,导致作物堵塞滚筒,比如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超载运输,也会导致运输机械零件损坏。

3、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存放环境导致的使用故障,首先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件之间的不断震动而造成的磨损加剧,甚至会导致零件变形,从而使得机械不运转和降低使用效率以及安全隐患,其次是农业机械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没有进行维护保养,造成零件腐蚀氧化,如油箱漏油漏气等情况。

4、农业机械故障简单维修

农业机械的故障维修,一方面的日常的养护及检查,用于防患于未然,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的情况。这种防范未发生的故障需要相关的技术或者操作人员定时定期的对农业机械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并且对损耗严重的零件进行保养或者更换的措施。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操作人员对农业机械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能够根据机械外部的情况判断出问题的部位,进行维修[3]。比如在农作物堵塞收割机滚筒式,操作人员要及时停止机械运作,并且对滚筒当中的作物进行清理,并检查滚中的轴承是否有损坏,并且判断是否需要更深层次的修理。另外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应急方案,有技术人员或者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给出建议,提前准备相关以损坏的零件。如气缸套、活塞、冷却水腔等相关零件和部位的必要零件,这些部位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通常都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并且还可以直接有操作人員进行更换。最后则是农业机械当中零件的腐蚀和氧化问题,农业机械很多零件都是暴露在空气当中,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过后,最外层的保护层脱落过后,机械就会被锈蚀,也常常会导致机械运转不通畅,被氧化和锈蚀的部分变得脆弱,在机械运作过程中也会导致安全故障。因此就需要操作人员定期为机械进行保养,上润滑油等。如果因氧化腐蚀等原因,导致零件损坏,那么只能重新购买零件并进行更换。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本文以农业机械安全使用常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进行了论述,对于安全使用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操作人员对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和检查,以及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随着农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对机械进行良好的维护与保养才能够发挥农业机械的性能,降低人工劳动力,进而对社会和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子源,李荣龙,黄宏宇,刘国雄,袁计超,尤佳.风幕式喷雾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1,52(19):19-20+23.

[2]裴洪轩.浅谈现代农业机械管理与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J].南方农机,2021,52(19):68-70+74.

[3]常江雪,白学峰.基于综合利用率及报废更新问题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21,48(05):7-9.

作者:刘洋

第2篇: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2009-6-22 发布

阅读

129 人次 来源: 区植保植检站 作者: 本网编辑

一、合理选择用药品种

①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②对路药剂中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③同一药剂品种,优先选择高含量产品。④同一品种优先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溶性粒剂等。

二、安全配制农药

一是用准药量。根据病虫情报要求或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二是配药。应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1)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2)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三是注意配药安全。配制农药应在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的地方进行,药剂要随配随用。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的办法,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中安全贮存,不得转移到其他包装中,如饮料瓶或食品的包装。不能用瓶盖量取农药或用装饮用水的桶配药,不能用盛药液的桶直接向沟河取水,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

三、科学使用农药

一是把握好用药时期。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轻,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因此,多数杀菌、杀虫剂并非效果不好,而是错过了最佳使用时间;二是把握好用药量、用水量。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其实,在农药有效浓度内,效果好坏取决于药液的覆盖度,如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土壤墒情差,必须加大对兑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在喷施杀虫、杀菌剂时,充足的用水量十分必要,因为虫卵、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邻近根系的土壤中,如果施药时用水量少,就很难做到整株喷透,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暴发。一味加大农药使用浓度会强化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三是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四是注意轮换用药。在一个地区,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必然会引起效果下降,导致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正确的做法是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五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四、安全防护

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施药需注意以下事项:一要检查施药药械是否完好。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溢漏,污染皮肤和防护衣物;施药场所应备有足够的水、清洗剂、急救药箱、修理工具等。二要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施药结束后,应立即脱下防护用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中。带回后立即清洗2~3遍,晾干存放。三要注意施药时的安全。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要始终处于上风位臵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牙签、草杆或水来疏通。四要掌握中毒急救知识。如农药溅入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最近的医院就诊。五要正确清洗施药器械。施药药械每次用后要洗净,不要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农药废弃包装物严禁作为它用,不能乱丢,要集中存放,妥善处理。

五、安全贮存

一是尽量减少贮存量和贮存时间。应根据实际需求量购买农药,避免积压变质和安全隐患;二是贮存在安全、合适的场所。少量剩余农药应保存在原包装中,密封贮存于上锁的地方,不得用其他容器盛装,严禁用空饮料瓶分装剩余农药。应贮放在儿童和动物接触不到,且凉爽、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不要与食品、粮食、饲料靠近或混放。不要和种子一起存放。因为农药的挥发物有较强的腐蚀性,农药和种子一起存放,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三是贮存的农药包装上应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标签。

第3篇:安全帽使用常识

电力(电工)安全帽的分类及使用科学常识

一:电工安全帽的分类安全帽的分类按适用范围可分为Y类(一般用途)和T类(特殊用途)两种。Y类安全帽是指该类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而T类安全帽除了具有Y类安全帽应该达到的基本性能要求外,还应具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特殊性能要求。电力行业要求安全帽具有防止触电事故的绝缘特性,电力(电工)安全帽即为T4类安全帽。电工安全帽根据其附加功能的不同,又分为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和普通电工安全帽。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即在普通T4类安全帽的内部安装一支“近电预警器”。二:电工安全帽的使用科学常识

1、电工安全帽工作环境”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安全帽国家标准(GB2811-2007)A.4规定(T4类)绝缘性能电工安全帽“适应于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即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的作业人员都应当佩戴T4类具有绝缘性能电工安全帽。我国目前在电力用户最终端的变压器一般都是由10千伏的三相交流电变压为400伏三相交流电,因此“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环境,不仅专业的电工需要电工安全帽,就是普通的建筑。石油。化工。造船等行业也需要,一是国家规范规定有必要;二是多一重绝缘功能防护更安全。

2、电工安全帽保护范围及原理安全帽国家标准(GB2811-2007)的规定,电工安全帽的绝缘标准为:当安全帽接触400伏及以下电压时,安全帽泄露到人头的电流小于或等于1.2毫安(苏电之星牌安全帽为0.2毫安,即绝缘性能优于国标6倍),从而保障佩戴人的安全。因此电工安全帽主要保护原理是400伏及以下电压接触时的绝缘保护功能。`

3、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保护范围及原理报警电工安全帽除具备以上(2)所述的普通绝缘防护功能外,还具备400伏以下接触或近电预警功能;尤其具备400伏以上“安全距离”外的近电预警功能。按照国家标准规定T4类电工安全帽对400伏以上电压接触是不起绝对的保护作用的,尤其作为1千伏以上的高压电不需要接触就可能发生放电等触电事故的。因此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就应运而生,起到了“近电预警”功能。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主要保护原理是“近电预警”提示功能,而不是接触绝缘功能。

4、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使用方法使用前,电压选择开关置于相应的电压档,然后按住自检,能发出轰鸣(发音)信号后,即可正常使用。可选择220伏-500千伏的近电电压范围,当佩戴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人进入预设电压范围内,即发出近电自动轰鸣报警或真人发声语音报警,以提示佩戴人不要再靠近带电物体,以免触电。

5、一般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使用范围(1)200伏-380伏架空电力电缆,报警距离:0.4米-0.6米;(2)10千伏架空电力电缆,报警距离:0.8米-1.0米;

(3)35千伏架空电力电缆,报警距离:1.8米-2.0米;三:电工安全帽相关的电科学知识

1、三相交流电一般家庭用电均为单相交流电,然而电流的大规模生产和分配以及大部分工业用电,则都是以三相交流电路的形式出现。高压输电线,通常是四根线。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V):电流的单位千安(KA)/安(A)/毫安(mA)。

2、安全电压36伏除规程规定的高压、低压两种电压外,还有一种安全电压。所谓安全电压:是相对于高压、低压而言,是指对人身安全危害不大的电压。电压值一般为36伏、24伏及12伏。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直也是不相同的。一般约为1—10万欧(但也有更低的),如按800欧左右考虑,经实验分析证明,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极限电流约为50毫安,即0.05安。在此前提下再据欧姆定律计算,得知人体允许承受的最大极限工频电压约40伏。故一般取36伏为安全电压。

3、安全电流10毫安(mA)。人体对电流的反映:8-10MA: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4、安全距离的其他规定高压的,根据《安规》的数据,各级电压与人体的安全距离500kV:5m 220kV:3m 110kV:1.5m35kV:1m 10kV:0.7m 低压电基本不需要什么安全距离。

第4篇:水电燃气安全使用常识

全使用水、电、燃气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安全使用水、电和燃气。

水、电、燃气与生活息息相关,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应采取“两分钟防范法”(即睡觉前和出门前各拿出一分钟时间分别检查一次家中的水源、气源、火源和门窗)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首先是用水安全:应该做到保持饮用水清洁卫生,不喝生水、脏水,最重要的还是要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并采取一水多用和循环使用的节约用水方法;其次是用电安全,必须做到:不得私拉、私接电线,不得在电杆和拉线附近逗留和玩耍;最后是燃气使用安全:未成年人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大人在使用燃气时,应守在旁边直至使用完,使用完后应及时关闭总开关,遇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视生命,安全使用水、电和燃气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5篇:壁挂炉安全使用常识

使用燃气壁挂炉注意事项 不少人有种误解,认为壁挂炉供暖花费较大,其实这是由于不会正确使用所致。壁挂炉的优势在于节能、环保,正确使用其花费不比集中供暖高。

1、 必须使用与产品铭牌上标定的燃气种类相符的燃气,其它燃气禁用。

2、 接入电源插座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

3、产品的安装和维修服务必须由授权的合格专业人员完成。

4、产品应该与一个在性能和热负荷都匹配的采暖网和热水输送管线相连接。

5、使用产品时,必须注意通风和换气。

6、应在产品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由于非专业人员安装、调试、维修不当或用于产品规定的使用范围外造成的人员、动物或财产损失,公司不负责合同条款上和合同条款以外的责任。

7、产品的安全装置和自动调节装置在设备的整个使用期间都不得擅自改动。

8、在冬季可能结冰的环境下,必须保持给热水器通燃气和通电,并开通管路系统的阀门,以使热水器的防冻和防卡死功能起作用。

9、如果长期不使用热水器,请关闭气源并切断电源。这时在可能结冰的环境下,必须将热水器及管道内的水排干净,以防结冰冻坏。

10、出现故障时或运行不正常时,可先对照说明书故障和处理方法进行检查,如不能解决问题则请立即通知专业的维修人员,切勿自己拆装或维修。

11、不得把产品安装在室外,因为设备及其防冻系统仅仅是用于在室内使用。

12、清洁热水器前,应关闭总电源。身体潮湿时或赤脚时,不得触摸热水器。

13、不要杂安装产品的房间里留下易燃物质,不要用棉布、纸堵塞排烟口及进气口。

14、不要让可能引起危险的物品接触热水器。

15、不要把包装材料散留在小孩能触及的地方,这些包装材料可能有潜在的危险。

16、如果闻到燃气或未燃烧产物的气味时,不要使用电器设备例如开关、电话等用具。这时立即关闭 燃气总阀门、打开门窗给室内通气,然后查明原因并通知专业的维修人员。

17、在采暖期过后,暖气片里的水应尽量保留,这样可减缓暖气片在空气的氧气速度(也称为水保养)。在新采暖期来临前,可将暖气片的陈水放掉,换成新水。

18、为保证燃气壁挂炉的圆运行特性和效率处于现行法律和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应严格地定期进行维护,每年由壁挂炉公司授权的人员进行一次检查。

19、为避免浪费时间和费用,应提前联系,安排好设备年检的时间。检修能够做只能由专业知识的合 格技术人员进行。在对装在烟囱附近或排烟装置内的结构或附近工作或维修后,应由合格人员检查其效果。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保持门窗封闭性;室内温度调为18~20℃,室温过高易造成浪费。

第6篇: 使用液化气安全常识

1、如何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瓶

首先要学会更换减压器。检查减压器上的密封圈是否脱落丢失,还要注意减压器与角阀为反扣连接(即反时针旋转),切记安装时不要拧反了。安装好后用手晃动减压器本体,如摆动就需重新安装。

第二要学会试漏。用户还可以经常用肥皂水刷一刷软管、接口处、减压阀与胶管部位的连接,检查有没有漏气。

第三要学会点火。点火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如果两次以上没有点着火的话,就要立即停止打火,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有液化石油气外漏,要停两分钟以上等泄漏的气体散去,再尝试第二次点火。千万记住不要开排风扇,如若这时开启排风扇,空气中充斥的高浓度混合气体,遇到打火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第四点要学会调风。在使用液化气过程中,如果发现壶、锅被熏黑了,或者发现火灭了,火焰发红或发黄,这时候液化石油气和空气的比例可能不合适,需要调整风门,把风门调至正常,使火焰形成蓝色。

第五点是一旦出现了着火事故要学会冷静处理。应用浸湿的毛巾立即把气瓶角阀截门关上,并将气瓶转移到室外空旷处防止爆炸。此外,液化气罐不能私自拆装更不能倒置和横放,至于浇热水等方法加热钢瓶也是万万不可取的。阳光的强烈照射也会导致液化罐爆炸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禁止在地下室等不通风的居室内使用液化石油气罐,液化气罐中的残液千万不要乱倒,也不能私自修理,液化罐出现漏气现象应立即送回销售点更换。若出现漏气事故与减压阀损坏,这与胶管老化有直接原因,应该购买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的正规产品。而减压阀使用期限为五年,胶管密封圈使用期限为三年。检查一下液化气部件有没有老化现象,只要有一点点老化现象就要赶紧更换新的部件,千万不要马虎从事。

2、安全用气

煤气和液化气是当今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煤气的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等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人体若吸入一定量的煤气或液化气就会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一)预防煤气、液化气事故的措施

1、选用合格的用具。

2、煤气灶应放在通风良好、周围无易燃物的地方。

3、使用煤气时,必须有人照看。

4、不能私装、改装煤气用具。

5、定期检查煤气软管、接头,防止老化、松动。

6、不能在煤气管上吊挂重物。

7、不能把电器设备的接地线接在煤气阀上。

8、临睡前、外出时,关闭所有煤气开关。

9、装有煤气管道、煤气用具的厨房等处,不能睡人

(二)使用家庭燃气用具的注意事项

1、应选用经燃具质量检测站检验合格的家用燃具。

2、应熟悉各种燃气用具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3、不要私自接装燃气用具。

4、使用场所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5、若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后再使用。

(三)正确使用液化气瓶须知

1、钢瓶应直立摆放,严禁加热、火烤、横放、摇晃、日晒。

2、正确装卸减压阀。

3、不可互相倒气。

4、不乱倒液化残液。

(四)燃气、液化气泄漏时的处置方法

1、迅速打开门窗,加速通风。

2、立即关闭煤气开关,停止使用煤气。

3、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关电器用具。

4、用肥皂液涂抹法,查找漏气部位。 (1)将肥皂或洗衣粉加水调成泡和溶液。

(2)用毛笔蘸上肥皂液涂抹在怀疑漏气的部位。 (3)发现泡沫或气泡增大,即表明该处是漏气点。

5、查出漏气部位可暂用胶布包扎,并及时报告煤气公司,请求修理。

(五)燃气、液化气中毒人员的抢救方法

进入浓度较高的事故现场时,抢救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用温巾、毛巾等捂口,减少吸入;不要穿鞋带钉的鞋子,以防产生火星引起爆炸。

1、立即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2、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流通处。

3、及时对中毒者进行针对性救治。

轻度中毒者可解开衣领、裤带、松开衣服,喝浓茶、咖啡,并注意观察。

重度中毒者应一面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一面拨打“120”急救中心,迅速送往具备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六)燃气液化气失火时的求助措施

1、立即关闭煤气开关或液化气阀门。

2、用温布扑打或覆盖着火点。

3、或用家具灭火机扑灭。

4、若液化气发热发烫,可用冷水浇洒,使其降温。

5、灭火同时,勿忘向“119”报警。

3、管道气用户安全须知

一、室内装饰时不得将燃气管道进行包装密闭。

二、不要私自拆卸或改装燃气管道,严禁挪动燃气设施,燃气管道上不得吊挂杂物。

三、连接灶具的胶管使用一年以上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四、对怀疑漏气的地方可用肥皂水涂在管道上进行检查,如发现冒气泡,则此处就是泄漏点,请立即通知供应单位处理。

五、不使用无检测合格标识的燃气器具。

六、使用燃气时应开启通风设施换气和开窗通风,使用过程中不要离人。

七、在遇管道停气时应关闭管道阀门,送气后应先开窗或开排风扇,再按正常程序开启灶具。

八、用完燃气后或临睡前要关闭煤气表尾阀。

4、钢瓶使用多长时间需检验

国家标准规定:充装15公斤或小于15公斤的钢瓶,自制造日期起,第一次至第三次检验的检验周期为4年,第四次检验有效期为3年,充装量为50公斤的钢瓶,每3年检验一次。对使用期限超过15年的任何类型的钢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5、燃气灶具安装设置应注意什么

燃气灶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厨房内;利用卧室的套间或用户单独使用的走廊作厨房时,应设门并与卧室隔开;安装燃气灶具的房间净高不得低于2.2米;灶个可燃或不耐火墙壁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灶面边缘与木质家具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2米;灶具钢瓶或燃气立管应保持0.5为水平距离,与燃气表保持0.3米水平距离。

7、为什么不能将钢瓶倒立或卧放使用?

将钢瓶倒立或卧放使用,减压阀将失去减压作用甚至被破坏,直接影响减压阀的正常安全使用,极易造成漏气,一旦遇到明火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另外,还会造成残渣堵住出口嘴,容易形成泄漏。

8、为什么不准用火烤、开水烫或暴晒钢瓶?

如用火烤、开水烫或暴光晒钢瓶,钢瓶会超过所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而导致超压,易发生事故;还会使钢瓶产生局部应力和变形,损害材料性能加快钢瓶腐蚀,减少使用寿命,不利于钢瓶的安全使用。

9、为什么不准私自钢瓶过气?

钢瓶过气是指用户私自将一钢瓶中的液化石油气倒灌进另一钢瓶或其它小容器,这是严重的违规操作,易形成重大的火灾隐患。第一,过气胶管直接输送液体,未经减压,承受的是较高的饱和蒸气丈夫,过气胶管易发生破裂;第二,在过气过程中,各连接部位易发生泄漏;第三,操作者无专业技术知识,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火源无法杜绝,一旦泄漏,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10、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自己刷油漆?

钢瓶在检修期内,也会出现锈蚀使用壁变薄,如用户自行除锈刷漆,掩盖了钢瓶锈蚀状况,不利于充装时对钢瓶外观的安全检查。

11、城市公福用户使用燃气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城市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一定压力下输送和使用,这就要求用户特别注意:

1、液化石油气容易产生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因此,在装有燃气设施的厨房里切忌住人,一旦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睡在厨房中的人不能及时发现,很容易中毒身亡。

2、使用燃气的厨房里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在燃气设施上禁止拴绑绳索、吊挂物品,以免造成室内管道燃气泄漏。

3、点燃燃气灶时,要有人在旁看守,防止沸水溢出将火焰浇灭。

4、要经常检查燃气胶管是否老化、破损。由于温度的影响,重物挤压等因素,都能使胶管隙缝而使燃气泄漏。如遇到此种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管。

5、在使用燃气时,一定要按程序操作,不得打开燃气灶后再找点火用品。带有自动点火的灶具一次点不着时,应立即关闭灶具开关,不得将开关打开过长以免燃气外漏。点燃灶火后要观察火焰燃烧是否稳定、正常。火焰燃烧不正常时要调节风门。

6、燃气泄漏时,闻到燃气味道后应立即打开门窗。发现漏点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立即报告燃气公司或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7、长期不使用燃气应关闭表前阀。

8、使用燃气后应关闭表尾阀。

12、燃气灶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中应有人照看,观察燃烧情况,调节火焰,防止汤水溢出或风吹将火焰熄灭而造成燃气外漏。

2、公福用户的一切燃气设施允许私自拆装或迁移,当设备确需迁移应向燃气公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以确保安全。

13、使用燃气表的注意事项

1、发现燃气表有漏气或其他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报告燃气公司,千万不可擅自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2、不得擅自改装燃气管道,移动燃气表的位置,更不准私自拆卸、改装燃气表。私自拆卸、改装燃气表,燃气公司将视为违章,处以罚款。

3、要保持燃气表的外部清洁、卫生。燃气表不能与带腐蚀性的物质接角。燃气表表现的油污、灰尘要随时用温布轻轻擦试干净。严禁用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擦洗或用自来水冲刷。

4、燃气表上禁放物品,避免重物碰撞。

5、燃气表内部机械零、部件发生小故障,有“哽…哽…”的响声,或燃气表不过气时,严禁用重锤或其他东西敲击而要及时报告地区燃气管理站。

14、如何查找室内燃气漏点

当室内出现异味时,应意识到可能是燃气设备系统漏气。正确查找燃气泄漏点的方法应是:用肥皂涂抹在可能出现漏气的地方(如煤气表接头处、表前阀处、尾阀处、所有丝接处),连续起泡,就可以断定此处是燃气泄漏点。查找时可用软毛刷或毛笔、画笔蘸肥皂水涂抹。绝对禁止用明火查找漏气点。

燃气泄漏是很危险的,用户发现漏应及时采取堵漏应急措施。如遇到室内燃气管道漏气,可用温布把漏气处的燃气管道包好扎紧;如果漏气点在阀门后,先要将燃气阀门关闭,同时立即报告燃气公司。当室内燃气泄漏浓度较大时,禁止开和关所有非防爆开关。因为燃气泄漏很容易在室内形成燃气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性气体,遇明火就会引起燃气爆炸,后果不甚设想。此外还引起燃气着火的可能性,人身躲闪不及也会烧伤。

第7篇: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常识

一、用户怎样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1.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必须做到“二先二后”。

即先检查、后使用,先关阀、后熄火。点火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打开门窗,以利通风透气,如室内已有液化气泄漏,必须加强通风,待气味消失后方可点火。

2.对新用钢瓶必须认真检查,新灌气钢瓶在首次使用之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采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瓶体,以及角阀、减压阀、胶管等接口部位是否有漏气。

3.用户应经常检查液化气设备是否完好无损,重点注意管道、灶具开关器件、角阀、减压阀、胶管接头、计量表、胶管、密封垫、密封圈等,防止因器件老化、密封不严而发生泄漏。 4.超期钢瓶应及时检验,不可凑合使用。钢瓶使用期限为15年,并且期间每4年检验一次。

5.燃器具在使用时应有人看管,防止火被风吹灭以及水、汤溢出将火浇灭。

6. 钢瓶位置不要靠近热源,不得将钢瓶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不得将钢瓶靠近明火,更不得用开水浇钢瓶或用明火烘烤钢瓶。在正常情况下,钢瓶距离炉具应不小于1米。若钢瓶与灶具之间是通过胶管连接的,胶管长度最好不超过2米。在安放钢瓶时,至少要求与灶具外侧之间保持0.5米的安全距离,与暖气设备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而且在同一房间内不

得使用其它火炉。

7.使用液化气的房屋应注意通风换气。使用液化气取暖炉或淋浴器的用户,尤其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因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燃烧不充分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8.钢瓶必须直立使用,切记不得横放或倒放使用。

9.使用“火等气”的正确点火方法。即先打开钢瓶角阀开关,再划着火柴,移近炉具火眼,然后用另一只手拧开炉具上的开关进行点火。

10.不得乱倒残液。

11.不得擅自拆、修、迁液化气管道及附件。

二、 发生民用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后怎么办?

(1)切断气源。当用户发现管道或燃具失火,应迅速关闭计量表前总阀或钢瓶角阀,切断

气源,火也就自然熄灭。

(2)用袋装干粉灭火。如发现着火点,可迅速从干粉袋中抓一把干粉,朝火焰处用力打下

去,火即熄灭。 (3)用干粉灭火机灭火。当燃烧面积较大时,可用干粉灭火机灭火,但灭火人员必须站在

上风侧方向。

(4)覆盖窒息灭火。家中如无灭火设备,可将棉被、麻袋或衣物浸湿盖到起火部位,使火

熄灭。

(5)浇水降温。如果火势大而无法接近钢瓶等供气设备,则可以不断地向上浇冷水,通过冷水的降温,使钢瓶等设备不至于因火焰烧烤使压力猛增而导致爆炸。

(6)灭火善后。用户在扑灭火灾后,也要及时将计量表前总阀或钢瓶角阀关闭,防止继续漏气。同时要打开窗户加强通风,使液化石油气散发掉。

(7)报警。发生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单位和个人,除了要组织扑救外,还应及时向公安消防

部门报警,以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 为什么要注意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

液化石油气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为严重。这是由于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状态,易与空气混合,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达到2%左右,就形成爆炸气体,如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因此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特别是防止火灾的发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生死存亡的头

等大事。

四、 液化石油气的违章使用:

①用两个钢瓶私自倒灌气,发生接口漏气或胶管破裂漏气。

②烘烤钢瓶或私自倾倒残液。

③煤炉等其它明火炉与气炉同室混烧,一旦漏气即被引燃。 ④私自调整减压阀,使之失灵,致使高压气体直接喷出。 ⑤私自乱拆、乱动管道、计量表、减压阀、角阀等设备,造成漏气。

⑥重瓶放置不合适,比如距明火较近,或是放在室外受太阳曝晒,使钢瓶内压增加发生事故。

⑦用木棍抬钢瓶,将角阀手轮挂在木棍上导致角阀损坏而漏气。

⑧在燃具周围堆放易燃物或空烧燃具烘烤衣物。

⑨在液化石油气管道上悬挂物品或撞击管道,造成管道断残、泄漏。

五、 液化石油气钢瓶储运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装卸、堆放钢瓶的场所应严禁烟火。 (2)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滚动、碰撞。 (3)钢瓶在车厢应直立放置,以一层为宜。15公斤以下钢瓶不得超过两层安放,并应采取措施,放置稳当,严防途中车辆颠簸碰坏钢瓶及角阀,引起气体泄漏。

(4)运输途中若发现钢瓶有泄漏时,应认真仔细查找漏气原因,关闭堵漏。应尽快疏散漏

气钢瓶至安全地带,进行安全监护。

(5)钢瓶储放区域设备应接地可靠,防火、灭火器材齐全,照明防爆,通风良好。地面应

铺设耐油导电橡胶板或防静电水泥地板。

(6)钢瓶放置应按重瓶、空瓶、检验钢瓶、报废钢瓶分类集中堆放。

六、 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爆炸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1)材质不良或加工有缺陷; (2)气瓶受各种原因的腐蚀;

(3)由于违章操作、充装过量、日光曝晒、靠近热源等; (4)由于没做到专瓶专用,使瓶内装入能引起爆炸的混合气体;

(5)在运输、装卸中发生撞击;

(6)气瓶阀脱落。

七、 使用液化气石油气钢瓶有哪些安全要求?

(1)不得敲击、碰撞; (2)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3)气瓶不得靠近热源; (4)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5)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

(6)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气瓶。

八、 员工接到用户报告液化石油气钢瓶有泄漏怎样处理?

接到用户报告后应首先告知用户,打开门窗通风,切断一切火源; 立即到现场,如可能可对泄漏进行必要堵漏或维修处理,将气瓶运回气站。

九、 简述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以化学作用为主,物理作用为辅,即干粉在燃烧区吸热分解,小苏打颗粒在离子状态下吸收活泼的氢离子和氢氧基离子,生成不活泼的水分子,使燃烧物的连锁反映中断,同时还产生一部分二氧化碳惰性气体起到窒息灭火作用。另一方面,干粉在一定的喷粉强度下,气流速度大于火焰的传播速度,产生切断作用,使火焰熄灭。

十、 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1)将干粉灭火器推至失火点,转身背向着火源(室外应放在上风风向),取下喷枪,展

开喷粉管;

(2)第一操作者拔掉铅封,旋开手轮,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桶体,使桶内干粉沸腾; (3)当表压升至0.14兆帕,第二操作者将枪口对准火焰扣动板机,使粉柱对准火焰边沿根

部,由近至远将火扑灭;

(4)在灭油池火灾时,粉气流不要冲击油面,避免油液漫流而加大火面,造成灭火困难。

十一、干粉灭火器怎样维护与保养?

(1)检查部件完好情况;

(2)半年应检查二氧化碳气瓶的重量(二氧化碳气体重量为1.0公斤)

(3)灭火器应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取用方便的地方,防止曝晒、雨淋,防止高温烘烤;

(4)桶体每五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3.0兆帕;

(5)压力表每一年检验一次;

(6)每二年检查一次桶内粉剂,如变潮,结块情况,应更换新粉;

(7)每使用一次后,应拆下安全阀调试,定压为1.8兆帕。

十二、户内液化石油气设施出现泄漏后怎么办?

闻到家中有液化石油气气味后,应采取如下措施:关闭钢瓶阀门、熄灭户内所有火种、打开门窗、不要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到户外拨打县液化气总公司服务热线:82375599

十三、如何正确连接液化石油气钢瓶?

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用户,燃具和减压阀是通过胶管连接为一体的,设备不发生故障时,就不必将它们拆开,而减压阀与钢瓶角阀之间是靠螺纹连接的,每次换气都要装卸一次。 胶管与燃具进口接口之间、胶管与减压阀出口接头之间都要连接紧密。接头带纹部分应完全插入胶管内,然后用管夹夹紧。胶管接好后应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不要绞拧,也不要让它受到尖

硬物体的挤压磕碰。

换气前卸减压阀,必须先将钢瓶的角阀关紧。因为燃具虽然已不能正常点燃,瓶内仍留有一定压力,如不关紧角阀,则当减压阀卸开后,仍会有气从瓶中喷出,这是很危险的。减压阀与角阀是以反扣相连接的,卸减压阀时用一只手将它端平,另一只手旋转手轮。卸下的减压阀要轻放,防止受损。换气后上减压阀,要先检查进气口密封圈是否变形或脱落,千万不要凑合使用,或用其他东西替代,而应换一个新的装上。密封圈出问题,会造成严重漏气。上减压阀时一只手平托阀体,将减压阀手轮对准角阀出口丝扣,用另一只手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直至减压阀不能左右摇动为止。有人怕上不紧,用工具拧得太紧,使密封圈变形,下次

反而不容易上紧了。

偶尔遇到减压阀与角阀丝扣不合拧不上或拧不紧的现象,不要强力拧合,一定要维修或更换

钢瓶。

十四、 液化石油气漏气点:

觉察户内液化石油气漏气容易,而查找漏点却费劲。漏气量大时,可以根据声音和气味寻找漏气点,而微量漏气时,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查漏:

※肥皂液查漏:肥皂液具有起泡沫的良好性能,利用气体渗透时会鼓起肥皂泡的特性,用肥皂液查漏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办法(没有肥皂,洗衣粉也可以)。用毛刷把肥皂液刷到怀疑漏气的接口、阀门或焊缝上,发现气泡即为漏点。有时因泄露压力高,肥皂液刷上去后立即起泡并吹破,不易被觉察,此时应细心地用蘸着肥皂液的毛刷直接贴到查漏处,气泡会连续出现在毛刷上,也可以注意听有否“嗤”的声响来判定是否有漏点。

※摸查漏:在肥皂液难以涂刷及视线之外的部位,可用手背敏感的触觉去摸,一般手背可感

触到漏气的存在。

※仪器查漏:如果自己难以查出漏点,则应通知公司使用专用仪器,如检漏仪等查漏。

上一篇:论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下一篇:学习监察法的免费